一 新时代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的内涵与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评价的两个维度

实践性维度——社会需求逻辑

社会需求逻辑:

学术逻辑:

一、一流专业的标准

欧洲大陆体系:国家需求,社会需求

盎格鲁-北美体系:学术

一流的教学、科研、师资、设施、管理体制和机制——培养一流的学生。》》产教融合市场认可度行业影响度国际接轨度市场辨识度。

1)一流的教学》准确的专业定位

服务国家科技发展需要(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新工科)

准确的行业企业调研、科学的调研结果分析

准确的职业成长规律(工作岗位、工作任务、概要等等)

一流的教学》合理的培养模式+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准确有效的学校办学模式

合理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先进的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模式

互为支撑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等

一流的教学》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岗、创新、整合、迁移、应变)

科学的人才培养规格

科学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科学的课程体系(完备性、系统性、覆盖性等待)

科学的教学进程安排(学生认知规律)

一流的教学》一流的教学(软件)资源(数量与质量)资源是关键设计是核心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数量与质量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数量与质量

新型课程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数量、质量、利用率

国家规划教材使用率

一流的教学》一流的专业团队

师德水平

师资结构(年龄、职称、学历、双师、专兼、学缘、知识、能力、职业素质)

优良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学成果奖的数量与质量、教改项目数量与质量)

卓越的科研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研究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科技论文撰写能力、学术交流能力)

完备的教学能力(驾驭教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资源建设能力、课堂把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仪器设备使用能力)一流的教学》一流的实训实习基地

技术、知识、能力、技能(显性与隐性)并重

职业性(基地设置、设备配置、实验实训项目、布局安排、管理运行、工作流程、质量保证)

完整性(知识、技术、能力、技能、素质、课程、岗位)

系统性(基地设置、设备配置、实训项目等)

先进性(仪器设备先进性、超前性、后续开发性)

适应性(适应学生、适应教师、适应产业升级改造、适应科技进步)

开放性(开放程度、共享程度、产教融合程度)

产学研结合性

一流的教学》一流的教学管理

管理机构的科学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研室设置等)

管理智能的合理性(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工程训练)

管理手段的先进性(不仅仅是督导,而是要更高的层次)

一流的教学》一流的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管理

素质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养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坚持“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

一流的教学》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

监控体系(学校、主管部门、社会、学生)

反馈

2)一流的科研

数量

质量(科研成果/成果转化/高水平sci ei cssci/发明专利)

3)一流的师资

卓越的科研能力

完备的教学能力

4)有效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专业建设体制

专业管理评价体制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

5)一流人才培养

招生人数与招生质量

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生职业资格取证率实用性/认可度

学生职业技能大赛

社会、行业企业学生评价

二、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1、学术型和应用型

应用型人才(工程技术型人才(本科)、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工艺方案设计)、技术型人才(娴熟的操作技能,实践任务))

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能力为核心。不仅是岗位能力、更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技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超越于一般技能的“技术”,即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不仅包括经验技术,也包括理论技术。

总结:一流高职专业人才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超强的实践运用能力。

✓卓越的工程实践能力、一流的岗位(职业)适应能力。

✓卓越的应变能力和整合能力。

新信息技术和新制造会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生命链周期管理。

机器换人渐成趋势,简单岗位能力人员将被取代。

跨学科(专业)能力成为时代人才的主要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将被更加关注。一劳永逸的职业将不复存在。

✓卓越的学习能力,一流的迁移能力

2、高职一流人才的基本特征

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一线的相关岗位,成熟岗位是一线生、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岗位。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专业即专业群的设置与定位

1.专业、学科、专业群的内涵与特征

1)专业的定义

《实用教育大词典》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

《辞海》

《高等教育学》major

西方高等教育,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pro gram

2)学科的科学定义

3)学科和专业的区别

●构成不同,教师对应学科,学生对应专业

●追求目标不同,学科的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学科以知识形态的成果服务于社会,一般称之为成果。专业目标是人才,服务社会。

●划分与设置的原理不同。

4)学科与专业的联系

●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

●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

5)专业群的内涵与定义

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

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定位

1)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3)适应科学技术发展

新工科复旦宣言厦大共识

4)符合教育规律与学理要求

5)构建职教体系

6)专业边界合理、清晰

3.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构建逻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