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走园区特色化之路,促产业高质量发展(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走园区特色化之路,促产业高质量发展(最新)
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园区是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X市把打造特色园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和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主抓手”,以园区特色化促进和优化产业布局、放大产业优势、增强产业活力,有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向特色园区聚集。对园区产业定位进行科学谋划、优化明晰,解决园区产业同质化、集群效应不足、招商无序竞争等突出问题。注重规划引领。出台指导意见,立足产业实际和发展趋势,统筹规划和引导园区产业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集中资源力量,聚焦推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注重示范引路。去年来,X挂牌成立X新材料(临澧)产业园、X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津市)产业园、X电子信息(桃源)产业园,鼓励在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全市园区特色发展打造示范样本。注重政策引导。制定特色产业发展政策,将重点项目、专项行动、试点示范优先布局在特色园区。统筹协调招商地与落户地的利益,
建立协调机制,共享引资成果。重点考核园区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去年,全市园区引进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过亿元产业项目达106个。
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工作向特色园区聚力。坚持创新思路抓突破、集中精力抓推进,推动特色园区发展,增强园区和产业发展动能。因园制宜活“龙头”,打造“镇园之宝”。立足园区定位和发展实际,培育壮大中联建起、金健米业、益丰大药房等龙头企业和产业旗舰。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如X经开区引进香港加多宝集团,投资30亿元,有力拉动健康食品产业发展。因产施策强“链条”,厚植产业优势。坚持产业链思维,主动嵌入全国全省产业分工,有针对性建链、补链、强链。如引进中国中车与大汉汽车合作,建设中车X工业园,全部达产可实现产值450亿元以上。因势而变抓招商,强化项目支撑。顺应产业转移形势,创新转变招商思路,提高项目引进实效。X在全省率先开展异地孵化招商,在北京中关村设立X科创未来智造中心,入驻落户高科技企业13家。创新开展园区结对合作,全市11个产业园区与沿海发达地区21个园区成功结对。依托驻外办事机构,整合招商资源和力量,创新设立北京、上海、深圳三大驻外产业招商服务中心,借力助推园区发展。
激活要素资源,促进要素向特色园区聚合。引导和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向特色园区汇聚,不断增强园区和产业活力。加强资金支持。市政府设立百亿产业发展基金、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专项资金,并用好市直单位争取国省政策性资金,优先支持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项目或企业。建成运营全省第二家基金小镇柳叶湖清科基金小镇,基金管理规模近200亿元,重点支持特色园区、优势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创新举办“智汇洞庭·科创X”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活动;实施“三名工程”,促成135家企业与国内外名校、名院、名所达成合作意向;中国科技开发院来X设立创新基地和创业孵化基金,为X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目前,全市园区已有院士工作站7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一批科研成果正加速转化为产业效益。优化营商环境。公布涉企收费、“最多跑一次”项目清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出台相关惠企措施,帮助企业降成本。开设重点企业微信群等服务平台,开展“产业立市·暖企行动”“园区服务主题周”等专项行动,有效解决企业反映的难点问题。创新选人用人和管理运行机制,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园区发展活力,促进园区形成高质量发展态势。
以艺术精品奉献人民
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文艺系统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工作者作为宣传思想战线一支重要的力量,必须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自觉落实增强“四力”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创作出更多精品,才能推动文艺队伍和文艺工作强起来,从而更好地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
锻炼脚力。“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任何一个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诞生,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艺工作者强“脚力”,就是要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基层中汲取精神营养,在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到人民中汲取智慧力量,使作品和表演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近年来推出的大型话剧《十八洞》,从最初酝酿到搬上舞台历时近3年。其间,剧组主创人员多次深入到十八洞村,接受乡村生活洗礼,体悟十八洞村村民脱贫攻坚的精神力量。参演演员更是从选定题材开始,多次到十八洞村生活,与苗族村民们同劳动、拉家常,晚上住在村民家中,深入体验村民们的真实生活。正是因为与贫困村民同吃住同劳动,寻找
和挖掘剧中角色的生活细节,更准确地刻画人物、拿捏表演分寸,把“精准扶贫”的故事搬上舞台,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到生活实践的最前沿,扎根生活沃土,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当下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推动解决创作浮躁、脱离大众等问题,提升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境界和创作水平。
提升眼力。“泰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文艺工作,既要高瞻远瞩,也要见微知著。文艺工作者强“眼力”,就是要“看得见”“看得准”“看得深”,淬炼发现真善美的能力、发现主旋律的能力、发现正能量的能力,从而创作更多精品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是作为艺术家必须要提高的一种本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善于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发现大智慧、大学问。近年来推出的音乐剧《袁隆平》,收获高口碑,不仅因为故事真实记录和反映时代,令人感同身受,还因为该剧许多细节也真实可信。“袁隆平要远离家人去海南育种,不忍告知妻儿的那一份不舍情;得知父亲离世时,念亲恩恨不孝的那一份悲痛情;去野外找杂交水稻掉到沼泽地,差点没了命的那一份奉献情;费尽心血找到并培养的6株不育株,被突发的洪水冲走时,情绪崩溃的那一份真性情;科研成果被认可时的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