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农业与食品产业
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生物经济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战略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合肥科迪维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合肥科迪维人力资源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合肥科迪维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商务服务业-综合管理服务资质空产品服务空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实施方案一、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引导各地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粮食、岭南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南药、饲料、特色食品及饮料、花卉、茶叶、现代种业、调味品等产业。
二、战略性产业集群(一)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重点发展新一代通信设备、新型网络、手机与新型智能终端、高端半导体元器件、物联网传感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产业。
(二)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立足沿海石化产业带,逐步形成东西两翼地区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向珠三角地区产业链下游精深加工供给,珠三角地区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向东西两翼地区供给的循环体系。
提升有机原料、电子化学品等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和高性能合成材料、功能性材料、可降解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占比。
形成以珠三角地区为核心的创新网络和制造网络,巩固扩大空调、冰箱、电假锅、微波炉等家电产品世界领先地位,做优做强电视机、照明灯饰等优势产业。
推动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四)汽车产业集群立足现有珠三角地区汽车制造业基础,发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配套和推广应用后发优势,坚持传统与新能源汽车共同发展,推广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扩大高端车型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车比重。
建立安全可控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显著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
(五)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引导各地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现代建筑材料、金属材料、化工材料、稀土材料等向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发展,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稳步提升关键技术水平和高端产品占比。
(六)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创新创意中心,以沿海经济带、各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的制造基地网络。
推动纺织服装、塑料、皮革、日化、五金、家具、造纸、工艺美术等行业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与新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时尚等融合,发展智能、健康、绿色、个性化等中高端产品,培育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
俄罗斯肉牛产业发展趋势
俄罗斯肉牛产业发展趋势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具备发展肉牛产业的巨大潜力。
近年来,俄罗斯肉牛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俄罗斯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俄罗斯肉牛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一、产业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大力支持农业发展,肉牛产业也受益于政策的支持,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俄罗斯农业部的数据,2019年俄罗斯的肉牛养殖户数达到了78.9万户,养殖的肉牛数量达到了3960万头,比2018年增长了6.8%。
此外,俄罗斯的肉牛养殖面积也逐年增加,2020年肉牛养殖面积达到了2890万公顷,比2019年增加了4%。
二、肉牛品种优化升级俄罗斯的肉牛品种以肉用品种为主,如西门塔尔、安格斯、利默里克等。
近年来,俄罗斯政府鼓励引进国外优良肉牛基因资源,通过改良肉牛品种,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
以2019年为例,俄罗斯从国外引进了超过1500头肉牛母畜,引进的肉牛品种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
此外,俄罗斯还注重本土肉牛品种的培育和保护。
如俄罗斯的新克拉科夫斯基牛,是俄罗斯肉牛的本土品种之一,该品种适应俄罗斯的极端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肉质。
三、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在俄罗斯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肉牛养殖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农牧业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一方面,俄罗斯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来监控牛只的生长发育、生态环境、饲料供给等生产环节,提高肉牛养殖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俄罗斯某些大型肉牛养殖企业利用无线传感器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对牛只饮水、饲料供给和草地利用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大大提升了养殖效益。
另一方面,俄罗斯借助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推广肉牛养殖技术和经验,提供相关农业政策和专业指导,加强农牧业生产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俄罗斯的一些农业信息网站和农业社交媒体平台为养殖户提供了养殖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
农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与影响
农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与影响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农业的顺利发展,农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不可低估。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不仅直接提供食品和生活必需品,还为其他产业提供原材料和市场,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对食品供给的贡献农业是食品的主要生产部门,农业发展直接决定了食品供给的充足与否。
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作物和畜禽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农业发展也改善了种植结构和畜牧结构,增加了优质农产品和畜禽产品的供给。
这为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人民的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提升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水平。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农民劳动所得也随之增长。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实现小农户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明显改善。
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带动了农村的消费能力,促进了农村市场的发展。
三、农业发展对工业化进程的支持农业不仅为国内工业提供原材料和市场,还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得到合理利用,减少了农业人口过剩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就业的增加。
同时,农业发展也为工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促进了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四、农业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促进农产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发展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农业出口,增加农产品的贸易额,不仅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还能够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同时,通过农产品的出口,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五、农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科学种植和农田水利建设能够改善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发展现代农业,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小麦产业研究报告范文
国外小麦产业研究报告范文1. 引言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国外小麦产业进行研究,以了解不同国家的小麦生产情况、市场需求以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外小麦产业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小麦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 国外小麦产业概况2.1 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小麦种植面积约为1.5亿公顷,年产量超过7亿吨。
国外小麦产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洲、欧洲、澳洲和亚洲等地区。
2.2 国外小麦品种分布国外小麦种植主要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大类。
春小麦适应温度较高的地区,例如北美洲和澳洲;冬小麦则适应寒冷气候的地区,包括欧洲和亚洲。
3. 国外小麦市场需求分析3.1 小麦消费结构国外小麦市场需求主要分为食品、饲料和工业三个方面。
其中,食品消费占据了最大比重,包括面粉、面包、面条等小麦制品。
饲料消费主要用于家禽、猪和牛等牲畜的饲养,工业消费则包括小麦淀粉和酒精等工业原料。
3.2 国外小麦进口和出口由于各国小麦产量和品质存在差异,国外小麦进口和出口活跃。
主要小麦进口国包括中国、埃及、巴西和日本等,而主要小麦出口国有美国、俄罗斯、法国和澳大利亚等。
4. 国外小麦产业发展趋势4.1 科技创新与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化是国外小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引入新的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能够提高小麦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2 可持续发展国外小麦产业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例如采用有机种植和环保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4.3 小麦品质提升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提高,国外小麦产业也在不断提升小麦品质。
通过选育新的小麦品种和改进加工技术,提高面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5. 结论通过对国外小麦产业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国外小麦产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洲、欧洲、澳洲和亚洲等地区;•国外小麦市场需求主要分为食品、饲料和工业三个方面;•国外小麦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科技创新与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以及小麦品质提升。
生物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趋势
生物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趋势生物产业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展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活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增长,生物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未来,生物产业的发展将有以下几个方向趋势。
1.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生物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对于药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同时,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将以大规模定制药物、精准医疗和新一代基因编辑等为发展方向,在疾病的防治、健康管理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 农业与食品生物科技的发展:农业是生物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未来的农业发展将借助生物科技实现高效、可持续的生产。
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包括转基因作物、功能性农产品以及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
未来,生物科技将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加快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安全化进程。
另外,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生物科技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和控制。
3. 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生物能源是指通过生物质制备的能源,该能源具有可再生性和低碳排放的特点。
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是解决能源问题、降低碳排放的一项重要举措。
生物能源产业的主要形式包括生物发酵能源、生物燃料和生物电力等。
未来,生物能源产业将注重提高生物能源的产量和效率,并进行能源利用的多元化发展,如生物能源与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结合。
4. 生物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生物环境保护产业是利用生物技术和生态学原理对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的产业。
未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物环境保护产业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生物环境保护产业的主要领域包括水、土壤和大气环境的修复和治理,并通过生物技术解决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
5. 生物材料产业的发展:生物材料产业是利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技术开发新型材料的产业。
全球畜牧业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畜牧业是全球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对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全球畜牧业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全球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为相关决策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银行、国际畜牧生产者协会(IFIP)等权威机构。
数据主要包括全球畜牧业生产、消费、贸易、投资等方面的数据。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标准化,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全球畜牧业发展现状1. 生产规模全球畜牧业生产规模庞大,涵盖了牛、羊、猪、家禽等多种动物。
据统计,2019年全球畜牧业总产量约为5.3亿吨,其中肉类产量约为4.4亿吨,奶类产量约为1.9亿吨。
2. 生产结构全球畜牧业生产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
发达国家以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家庭养殖和传统养殖为主。
在肉类生产中,猪肉产量占比最高,其次是牛肉和禽肉。
3. 生产区域分布全球畜牧业生产区域分布不均。
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是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区域,亚洲和非洲的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
四、全球畜牧业发展趋势1. 生产规模扩大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畜牧业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预计到2030年,全球畜牧业总产量将超过6亿吨。
2. 生产结构优化为了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全球畜牧业生产结构将不断优化。
发达国家将继续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发展中国家将逐步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3. 贸易格局变化全球畜牧业贸易格局将发生变化。
随着新兴经济体畜牧业的发展,亚洲和非洲等地区的肉类和奶类产品出口将逐步增加。
五、全球畜牧业面临的挑战1. 环境污染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应对这一挑战,全球畜牧业将加大环保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食品安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为保障食品安全,全球畜牧业将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提高产品质量。
欧盟粮食现状分析报告最新
欧盟粮食现状分析报告最新# 欧盟粮食现状分析报告最新## 引言欧盟作为全球农业重要的产粮区域之一,其粮食现状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分析欧盟粮食的生产、消费、贸易等方面的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 一、粮食生产欧盟拥有广阔的农田和先进的农业技术,为粮食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欧盟的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和大豆等。
### 1.1 小麦小麦是欧洲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占据欧盟粮食总产量的一大部分。
欧洲联盟的主要小麦生产国包括法国、德国和波兰等。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技术创新,小麦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 1.2 玉米玉米是欧盟的主要饲料作物之一,也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能源产业。
欧盟的主要玉米生产国有法国、罗马尼亚和意大利等。
近年来,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增加。
### 1.3 大豆欧盟对大豆的需求量巨大,但自给率较低。
因此,大豆主要由进口满足。
欧洲仍在努力增加自身的大豆产量,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 二、粮食消费欧盟人均粮食消费稳定在较高水平,且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
粮食消费主要分为食品消费和饲料消费两大类。
### 2.1 食品消费欧洲人饮食以主食为主,小麦制品是主要食品之一。
欧盟各国人均消费主食的数量相对较高,而对肉类、蔬菜和水果的需求也在增长。
### 2.2 饲料消费饲料消费是欧盟粮食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家禽、牛和猪等养殖业。
由于肉类消费量的增加,饲料需求也随之增加。
## 三、粮食贸易欧盟是全球粮食贸易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粮食进出口规模庞大。
### 3.1 出口欧盟主要粮食出口品包括小麦、大麦和玉米等。
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亚洲和非洲国家。
欧盟的粮食出口对维持国际市场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 3.2 进口欧盟对大豆、油籽和棉花等农产品的进口量较大。
进口主要为满足国内饲料需求和食品加工业的需要。
## 四、未来发展趋势欧盟粮食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荷兰“食品谷”,凭什么能成为农业界的“硅谷”?
荷兰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1700万人口挤在一个面积为4.2万平方公里的小型三角洲地区。
“荷兰”Netherland,国如其名,地势低洼,其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位于海平面以下。
而且可耕种的土地不多,很多土地都有过于潮湿的问题,水资源还很有限。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小国,早就放弃幻想,安安心心进口粮食吃就算了。
但荷兰,偏偏不。
这个农业先天不足的“弹丸小国”在科技农业的道路上一路狂飙,生生把自己燥成了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老大哥美国。
而且,这还仅仅用了全荷兰2%的劳动力!2022年,荷兰农产品出口较上一年上升17%达到1223亿欧元:它向美国人卖鸡蛋,向越南出口苹果和梨,德国人的餐桌上都离不开荷兰食材——差不多20%-25%的荷兰出口都是直供德国。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荷兰的确是顶尖的农业产业国,而这个农业国不是多点开花,而是集中用力。
比如“食品谷”,此地出产的农产品就约占据荷兰农业出口的1/3。
食品谷位于荷兰瓦赫宁根Wageningen,集中了众多国际食品公司、研究机构以及瓦赫宁根大学和研究中心。
该地区约有15,000 名专业人员从事与食品相关的工作,是众多食品跨国公司的所在地,比如雀巢、达能、联合利华、亨氏等世界级食品龙头企业。
我们今天就盘一下这个相当励志的“食品谷”的故事。
一、连接比要素本身更重要如上所说,荷兰开局就是一副烂牌,资源条件全球算是倒数;加上欧洲动荡,荷兰的农业产业停滞、人才流失美国的情况也很严重。
但是人就总要吃饭啊。
荷兰最初采取的就是“密集农业技术”,也就是说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高频次的种植、高投入的化肥和农药、灌溉系统以及其他技术手段来提升产量。
虽然密集农业技术可以短时间内提高产量,但长期来看,这种农业技术对环境和荷兰本就紧张的生活条件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因此,荷兰人迫切需要既能提高产量又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方法。
也就是说,必须走从“密集农业”到“生物经济”的转型之路。
36个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各发达国家的出口靠啥赚钱?
36个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各发达国家的出口靠啥赚钱?展开全文〖发达国家中的世界强国〗G7+韩国,美国是超级大国全方位的强大与厉害,美国、日本、德国三国为一流工业强国;英国、法国、韩国三国为二流工业强国;意大利、加拿大两个国家是三流工业强国。
这8个国家都是人口上3千万的国家,有一定的工业规模,其中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是世界上有相对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工业化比较全面的国家。
而意大利、韩国、加拿大只部分工业门类,不完备的,工业化也不全面。
意大利和韩国是半完整工业体系,加拿大就只局部工业体系了,如汽车工业体系某一门类发展起来。
世界另2个有相对完整工业体系且工业化比较全面的国家就是中国和俄罗斯,全球就中、美、俄、英、法、日、德7个世界工业大国,常说某种科学技术、某种尖端设备能制造的国家,都是这几个少有的国家,除了中俄两个是发展中国家,其它都是些厉害的发达强国。
美国的优势产业:金融业(华尔街掌控全球金融、美元霸权、大宗商品定价);军工产业(全套海陆空武器,领先世界销量与竞争力都是第一);高等教育科研产业(大学又多又强,吸引各国留学生;各大学科研多还产出超多,这是美国成为第一强国的核心力量);IT产业(硅谷的各类高科技公司,各领域高新科技都强悍);航空航天(卫星、飞船、GPS、大飞机领先其它国家一大截);文化产业(好莱坞的电影和动画、创意行销全球且影响力最大);现代农业(高度机械化、科技应用多);生物科技(制药企业多又强);汽车工业(品牌多技术先进);机械制造(重型与微小的都能造);电子工业(最先进的技术);网络产业(互联网都美发明的,互联网的经济和影响力都覆盖全球);船舶制造(大型军舰和航母像下饺子);游戏产业(游戏设计与厂商多,全球流行);旅游业(全世界人向往去美国)等。
美国是真全方位的强悍,不亏是超级大国。
美国的进出口:美国主要出口商品为:化工产品、机械、汽车、飞机、电子信息设备、武器、食品、药品、饮料等。
威尔士经济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威尔士,作为英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近年来,威尔士经济在不断发展中,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本报告将从威尔士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就业市场、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威尔士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宏观经济环境1. 国内生产总值(GDP)根据威尔士统计局数据,2019年威尔士GDP为352.6亿英镑,同比增长1.8%。
近年来,威尔士GDP增速相对稳定,但增速较英国平均水平略低。
2. 人均GDP2019年威尔士人均GDP为2.3万英镑,较英国平均水平低约5%。
这表明威尔士经济发展水平与英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3. 通货膨胀率近年来,威尔士通货膨胀率相对稳定,2019年CPI同比增长1.8%,低于英国平均水平。
4. 失业率2019年威尔士失业率为4.1%,较英国平均水平略低。
但近年来,威尔士失业率波动较大,需关注就业市场的稳定性。
三、产业结构1. 第一产业威尔士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
近年来,第一产业产值逐年增长,但占比相对较小,约为威尔士GDP的3%。
2. 第二产业威尔士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
2019年,第二产业产值约为威尔士GDP的22%。
其中,制造业占比最高,约为14%。
3. 第三产业威尔士第三产业是经济支柱,包括服务业、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
2019年,第三产业产值约为威尔士GDP的75%,其中服务业占比最高,约为63%。
四、就业市场1. 就业人数2019年,威尔士就业人数约为286万人,同比增长1.2%。
近年来,就业人数增速相对稳定。
2. 就业结构威尔士就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最高,约为57%。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比约为22%,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约为21%。
3. 就业质量威尔士就业质量相对较高,平均工资水平约为2.5万英镑。
但近年来,就业质量波动较大,需关注就业市场的稳定性。
五、投资环境1. 外商直接投资(FDI)近年来,威尔士FDI呈现增长趋势。
简述我国及世界食品工业发展史
简述我国及世界食品工业发展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饮食文化的国家,其食品工业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
在古代,中国的食品工业主要以粮食加工、食品制作、烹饪技艺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的食品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壮大。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食品工业也始终保持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古代中国的食品工业主要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不断演变出各种粮食加工和食品制作技艺。
从古代的酿酒、制酱、腌制食品到面食、米食等,中国的食品工业在古代就已经逐渐形成了初步的体系。
而在唐宋时期,中国的食品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特色食品、烹饪技艺和餐饮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饮食文化。
这段历史也被称为中国食品工业的黄金时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的食品工业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
在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食品工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工厂化生产、机械化加工和自动化技术。
从传统的食品加工到大规模的食品生产,中国的食品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饼干、糖果、饮料、方便食品等多个细分产业。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极大促进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
中国的茶、酒、豆制品、腌制品等传统食品以及新兴的保健食品、有机食品等受到了海外市场的广泛欢迎,中国食品工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中国的食品工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难题,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食品质量、品牌口碑、营养健康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工业需要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和提高质量水平。
世界食品工业发展史世界范围内,食品工业的发展历史也相当悠久。
从古代的粮食加工、食品制作到现代的工厂化生产、全球化竞争,世界各个国家的食品工业发展都经历了繁荣、衰落、兴盛的阶段。
在古代,世界各国的食品工业主要依托于农业生产和手工制作。
古埃及的面包、古希腊的酿酒、古罗马的腌制食品等都代表了古代世界各国的食品工业水平。
德国有机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口 罗 丹
“ 机 食 品 ” 是 从 英 文 有
O g ncF o 直译过来的 ,是指 ra i o d
来 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 系,完全 不 用 化肥 、农药 、生 长调节 剂 、 添 加剂等化学合 成物 ,不使用基
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 其 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
、
德 国 农 业 概 况
鼓 励 有 机 农 业 的 发 展 。 补贴 以每
德 国地 处 欧 洲大 陆 的 腹地 ,
土 地 总 面积 3 . 57万 km ,人 口总
二 、 德 国 有 机 食 品 行 业 的 公 顷20 国马 克 的形 式 直接补贴 0德 给农户。A L曾与德国中央农产 G
国家 进 口有 机 食 品 的要 求 。 目 机农 业认证 机构共 有 5 家 。有 9
机农 业 是一 种低 投入 的农 业方 式 ,
0 29 条例的有 小麦 、大麦 、油菜 、玉米 , 豌 前 ,德 国执行 2 9 / 1
和烟草 ,其中种植作物规模最大 是 解 决 欧 盟 农 产 品极 度 过 剩 的一 种 良策 ,德 国和欧盟 的其他 国家
一
机食品作 为一个规模性行业 ,在 德 国 已经 略显 雏 形 。
一
位置与气候条件 为其农业生产提
供 了 优 越 的 自然 条 件 。 发 展 现 状 分 析 德 国是 当今 世界 上最大 的有机 食 品 生 产 国 和 消 费 国 。在 欧 洲 ,
样 ,对有 机农 业 生产 进行 补 贴 ,
食品的发展 。根据欧盟 委员会有 新成员的入会 申请, 协会成员的组 关 “ 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及 食品的 织 管 理 、监 督 、抽 样 检 查 、技 2 9 /1 0 29 条例” ,德 国专门成立 了 术 咨询 、市 场 营销 等 r 作 目
各国水果产业发展状况对比
各国水果产业发展状况对比目录一、引言 (2)二、各国水果产业发展状况对比 (3)三、中国水果市场的规模与增长趋势 (5)四、水果行业的定义与特点 (7)五、全球水果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8)一、引言全球水果行业产业链不断完善,从种植、采摘、储存、加工到销售等环节,都在逐步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这有助于提升水果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水果市场的发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果消费国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水果消费不断升级,鲜果、加工果、果汁等多元化需求持续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之一,水果种类繁多,产量巨大。
近年来,中国水果产业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使得反季节水果的生产成为可能,水果的供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中国水果的出口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新兴市场(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水果消费增长迅速,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水果市场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其水果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巨大。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水果作为健康食品的代表,其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特别是新鲜水果和果汁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二、各国水果产业发展状况对比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然而,由于各国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政策以及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差异,各国水果产业的发展状况也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一)中国水果产业发展状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之一,水果种类繁多,产量巨大。
近年来,中国水果产业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使得反季节水果的生产成为可能,水果的供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中国水果的出口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从国内外食育研究现状分析食育发展趋势
从国内外食育研究现状分析食育发展趋势近年来,食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食育不仅仅是关于食品和健康的问题,它关乎到人类文化、环境、社会等多个方面。
在国内外,食育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食品产业发展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食育研究现状目前,我国的食育研究领域多为政府机构主导,并逐渐转向市场化、社会化方向。
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逐渐重视食育教育,加强自身品牌形象的建设。
同时,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社会各界对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推动了食育研究的发展。
另外,随着近年来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
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健康食谱,这也促进了食育研究的发展。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过程的不断加剧,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入城市,加速了乡村经济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食品种类的多样化、供应方式的多元化,让人们对食品的选择和利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我国食育研究比较集中在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方面。
政府和相关机构建立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和食品检测体系,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此外,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
在健康饮食方面,政府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并积极推广健康饮食、体育锻炼等,建立食育培训机构,培训食品行业工作者。
在国外,食育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学科领域。
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地,食育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一门课程,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和运动。
国际上已经形成了“食育联盟”的组织,旨在促进食育的发展和实践。
在美国,食育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注食品种类和健康饮食,二是关注食品文化和食品持续性问题。
这两个方向在实践中相互补充,对于推动美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促进食品可持续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欧洲,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监管体系,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的监管。
此外,欧洲还倡导了通货膨胀下的小农业和直接销售,力求实现平衡发展。
关于荷兰的资料
关于荷兰的资料一、概述荷兰,全称荷兰王国(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位于欧洲西北部,是一个以君主制为基础的议会制国家。
荷兰地理上被划分为12个省份,首都阿姆斯特丹,但政府和最高管辖机构设在海牙。
荷兰是欧盟和北约的创始成员国,全球第十六大经济体。
二、地理特点荷兰是一个平坦的低地国家,因此被称为“低地之国”。
其地理特点如下: 1. 河流和湖泊:荷兰有多条重要的河流,包括莱茵河和斯海尔德河。
此外,荷兰还有一些大湖泊,如艾塞尔湖和伊耶塞尔湖。
2. 国家海岸线:荷兰拥有长达450公里的海岸线,沿岸有许多美丽的海滩。
其中,北海沿岸的沙特海滩尤为著名。
3. 荷兰群岛:荷兰在加勒比海有一些群岛,包括阿鲁巴、库拉索和波内尔。
4. 平原和土地利用:荷兰主要由平原组成,土地利用出色,特别是种植业和畜牧业非常发达。
此外,该国还以花卉种植和园艺业而闻名。
三、历史与文化荷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对全球艺术、探险和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为荷兰的一些历史和文化要点: 1. 荷兰黄金时代:17世纪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是荷兰的鼎盛时期。
在此期间,荷兰成为世界第一大海上贸易国,并且享有独立统一的共和国地位。
2. 荷兰画派:荷兰以其著名的画家而闻名,如伦勃朗、凡高和维米尔等。
这些画家的作品被认为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珍宝。
3. 自行车文化:荷兰是自行车的天堂,自行车在荷兰是一种主要的交通工具。
荷兰的道路网络和设施鼓励人们骑自行车,因此自行车文化在荷兰非常普遍。
4. 花卉和园艺:荷兰以其美丽的花卉展示和园艺技术而闻名。
荷兰的郁金香是国花,每年春季的郁金香季节吸引着许多游客。
四、经济和产业荷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和发达的国家,有着稳定的市场经济体系。
以下为荷兰的一些重要经济和产业方面内容: 1. 国际贸易: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国际贸易在荷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港口之一。
地区投资机会亚洲欧洲还是美洲
地区投资机会亚洲欧洲还是美洲地区投资机会:亚洲、欧洲还是美洲亚洲、欧洲和美洲都是全球重要的投资目的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机会。
在选择投资地区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寻找最有潜力和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机会。
本文将分别探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投资机会,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各个地区的特点和机遇。
一、亚洲投资机会亚洲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口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
亚洲国家的发展速度迅猛,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
以下是亚洲投资机会的几个方面:1. 技术和创新:亚洲拥有世界上一些最具创新力的科技公司,如中国的华为、阿里巴巴和印度的塔塔集团。
投资亚洲的科技产业,将获得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的机会。
2. 金融市场:亚洲的金融市场发展迅猛,尤其是中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投资亚洲的金融行业将有更多机会。
3. 基础设施建设:亚洲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并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亚洲基础设施项目的机会。
二、欧洲投资机会欧洲是世界上最发达和稳定的经济区域之一,拥有创新的科技产业和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以下是欧洲投资机会的几个方面:1. 新能源:欧洲致力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
投资欧洲的新能源行业,将获得可持续发展和政府支持的机会。
2. 制造业:欧洲制造业传统强大,尤其在汽车、航空航天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投资欧洲的制造业,将获得高质量技术和国际市场的优势。
3. 创业投资:欧洲有着活跃的创业生态系统,许多初创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突破。
通过投资欧洲的初创企业,可以参与创新和成长潜力巨大的项目。
三、美洲投资机会美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
以下是美洲投资机会的几个方面:1. 科技创新:美洲拥有世界顶级的科技公司,如美国的谷歌、苹果和亚马逊。
通过投资美洲的科技创新项目,将获得高风险高回报的机会。
世界四大粮商世界五大粮商介绍
世界五大粮商简介说明:过去素有世界ABCD四大粮商之说,近些年来,随着华裔糖王郭鹤年等创办的新加坡丰益国际(国内也称益海嘉里)的迅速发展,四大粮商变成了五大粮商(具体见下表),现简单整理如下,以便对全球农产品及粮食加工行业有所了解。
整理:291X2015年1月17日一、A,即ADM公司ADM是Archer Daniels Midland简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加工企业之一。
1902年开始经营,公司成立于1923年,初期以单一亚麻加工为主要业务。
随着ADM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了面粉工业、食品加工业、饲料业、特殊食品业、可可业以及营养品工业等等。
二十世纪80年代起,ADM开始走向世界。
1983年在香港设立亚太分公司;1986年进行在欧洲的扩张,在荷兰和德国进行收购;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
时至今日,ADM已成为巨大而又盘根错节的跨国公司。
它旗下的企业包括食品、饮料、食疗以及饲料等,共约270家各种各样的制造工厂,分布在世界各地,从事可可、玉米加工,食品添加物、营养补助品、类固醇、食用油等的生产和市场推销。
除此之外,它还从事有关农粮储备与运输交通等大型行业。
ADM是当今世界第一谷物与油籽处理厂,美国最大的黄豆压碎处理厂和玉米类添加物制造厂,美国第二大面粉厂和世界第五大谷物输出交易公司。
在四大粮商中,ADM向来以注重研发著称,他不断通过化学研究支撑其发展状大,与宝洁还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几乎在生物燃料出现之初,ADM就迅速成为美国最大的生物乙醇生产商。
而在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生物燃料计划后,ADM更是双手支持,成是世界第一大活化燃油乙醇的生产者。
目前,ADM 在中国拥有150多名员工,是中国市场玉米、油籽、食品及饲料原料的杰出供应商。
ADM 还在与中粮合资的两家公司中拥有小部分股权——广东省东洲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和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的中粮艾地盟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ADM同时还拥有德国托福国际有限公司(Alfred C.Toepfer International,简称ACTI)的控股权。
丹麦养猪及猪肉产业
丹麦养猪及猪肉产业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丹麦养猪及猪肉产业调查报告丹麦的养猪及猪肉产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丹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并成为当今世界同行业的巨头之一.丹麦的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左右,但却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出口国,占世界猪肉出口总额的23%.据丹麦统计局统计,丹麦全国有养猪农场数量逐年减少, 2001年降为14,387个.其中,生猪出栏量超过1万头的农场有136个.2001年生猪存栏数为1261万头;生猪屠宰量为2,091万头;生产猪肉万吨,其中85%供出口,出口额达亿丹麦克朗约合亿美元,占丹麦出口总额的7%,占农产品出口的54%.国内市场销售额约为57亿丹麦克朗.主要国际市场为欧盟占全部出口的%,其中,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 其它欧洲国家%.欧洲以外国家,日本%、俄罗斯%、中国大陆及香港%、美国%.出口猪肉主要以冷冻或冷藏的分割肉为主,火腿肉和罐头制品出口也占有一定的份额.为了满足零售市场需求,直接进入零售市场的猪肉,都是剔骨、去皮、低脂肪的分割肉,零售部门不需再加工.丹麦是一个仅536万人口的国家,但猪肉产量次于中国、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巴西等大国,位居世界第七,而出口量世界第一,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其主要成功因素有以下几个原因:1、高水平的专业化和一体化服务体系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另一历史沿用名称:丹麦熏肉和肉制品委员会是一个合作社性质的农民自助组织.丹麦合作社的发展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合作社的起源是从养猪和乳制品行业开始的.因此,丹麦养猪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组织,形成了高水平的专业化和一体化服务体系.该联合会负责种猪育种、生猪饲养、屠宰、市场营销、检疫防疫、猪舍建设、动物福利等各方面的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而养猪农户的具体技术咨询和指导、治病防疫等一系列服务则是由技术咨询站提供的.由于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的特殊作用,所有的养猪农场、屠宰场及所属企业,都是该联合会的成员,合作社的发展就是每个社员自身经济利益的体现.作为猪肉产业的行会,其宗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障该产业农民的利益,是养猪行业的代言人,代表该行业与相关机构对话;与其所属的技术委员会和董事会密切配合,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开发新产品,为农场主提供各项技术服务;开展产业内部合作,推动养猪产业一体化中各环节的协调与合作等.为了保障该协会在政治上和立法领域的影响力,他们积极开拓渠道,搜集信息,判断其对本产业的影响程度,适时向议会及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有关法规的修改建议,提高本国猪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该会还是本国和一些国际机构的成员.丹麦加入欧盟,从整体上讲,对丹麦的农业和猪肉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丹麦的猪肉产品严重依赖欧盟市场,占出口总量的60%以上.为了能对欧盟施加影响,该协会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派常驻代表,参与政府协调和制定猪肉产业相关的欧盟政策.联合会的经费主要来自生猪屠宰税和会员费,即屠宰场每屠宰一头猪,按酮体肉重量计算,小于110公斤的,缴纳9克朗的屠宰税,大于110公斤的,缴纳克朗屠宰税,另外,屠宰场代为农户缴纳每头猪4克朗的会员费.2、丹麦养猪业的特色1、种猪育种为了保障丹麦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联合会非常重视种猪的育种,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育种体系,繁育肉质鲜美、体态健康的生猪,生产适合不同消费者的肉制品.他们的育种体系称为“杂交育种计划以下简单丹育”.为了完成这项工程,丹育联合了44家种猪场,共约有60个种猪群.丹麦种猪育种是交叉繁殖,以丹育兰德瑞斯、丹育约克夏、丹育汉普夏和丹育杜洛克等四个纯种体系为基础.第一代为核心群GREAT GRAND PARENTS,共有6,400头纯种母猪.在此基础上,培育出第二代GRAND PARENTS,即种猪繁殖群,又在种猪繁殖群的基础上,培育出生猪生产群PARENTS,目前约有100万头.生猪生产群繁殖的仔猪育肥后,供应屠宰厂.上述种猪的培育过程被形象的比喻为金子塔培育结构: GGP-6,400GP-36,000P-1,000,00020,000,000.种猪育种过程中,90-95%母猪采用人工受精的的方法,这样使不同种群之间建立起遗传关系,种公猪的精液最多只能与5%的种母猪进行交配,以防止近亲繁殖,优化品种.在中央测试站,对最具高期望值的种畜进行检测,大约半数被淘汰.选种的性能标准主要包括:日增重、肉料转换比、胴体瘦肉率、繁殖力窝产仔总数、肌肉内脂肪含量等.丹麦还采用无菌环境培养法SPF 进行种猪育种,提高生猪的质量.无菌培育法培育种猪,都是在具有高度卫生条件的猪场进行的,由专业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养猪场实行隔离封闭式管理.这些猪场没有特定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传染性痢疾、枝原体肺炎、萎缩性鼻炎、虱和疥癣等.该种猪群的生产多数是用剖腹产的方法,其目的是建立新种猪群.该类种猪交易都是通过SPF组织进行的,种猪的运输也是使用带有密封空气过滤器通风设备的专用车运输,其目的是避免转运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在提高种猪基因技术的同时,丹麦还重视提高母猪产仔率的技术水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数年的研究,通过提高受孕率、减小胎中猪仔体积,达到一胎多产仔猪的目的.按专业计算,丹麦目前母猪平均每胎多产仔猪个,年多产总量17,000多头.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丹麦种猪包括精液不但能满足本国市场需求,还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95年以来,我国已从丹麦进口了2200头种猪.丹麦猪的主要特点是健康系数高,瘦肉率高达60%.2、科学饲养: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的生猪生产部,承担猪饲料营养的综合研究.通过混合饲料和对饲料成份的检测分析,为养猪的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和最好的经济效益.丹麦的猪饲料以谷物为主,主要是大麦、小麦、黑麦、豌豆、豆粉等.另外,加少量油饼、动物脂肪、肉骨粉、蛋白等添加剂.丹麦法律严格禁止饲料中使用催长剂、荷尔蒙等生长激素.猪的饲养以科学的配方为指导,提高饲料转换率,丹麦养猪的料肉转换率在以上,平均日增重900克左右.饲料输送全部自动化,猪每天的进食量由电脑控制,根据不同生长期定时、定量喂养.饲养1千头生猪,仅需个劳动力.由于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丹麦猪的体重、身长、身高、瘦肉率基本相同,所以能在标准的自动生产线上进行屠宰.丹麦生猪饲养出栏天数约160天.该联合会还非常重视猪舍改善和改进生产体系等基础设施.其目的是提高猪的生产效率、改进猪健康条件和福利,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在这方面有专门技术人员负责.同时,他们还注重对养猪农民的技术培训,定期进行专业学习和发送技术资料.通过多年的努力,丹麦基本消灭了各种危害猪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如口蹄疫、典型非洲猪瘟、猪水泡病、伪狂犬病、病毒性脑炎、脊髓灰质炎、结核病和旋毛虫病等,保证了猪群的健康.丹麦国家食品和兽医管理局每月公布各类动物的“I、II”类疫情.养猪行业也非常重视检疫和防疫工作,极力消灭各种危害性疾病和容易传染给人类的病毒.目前面临的主要是沙门氏菌,超过100头猪的,都要定期进行检查,当前猪肉的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世界上只有丹麦和瑞典能达到这一水平.尽管如此,相关的产业部门和政府部门仍在不断努力,希望能消灭该病菌的存在.另一方面,农业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了技术保障,无论农民有何服务需求,都能从中心获得所需要的支持.因此,从生猪、肉制品加工和销售,除了政府的监督只能之外,还有行业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做后盾,多方面、多渠道地保障了行业生产的健康、卫生和安全.3、猪肉产业: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下设肉品研究所,开发猪肉新产品和育种技术,研究各种因素对生猪生长和屠宰、加工过程中猪肉品质的影响,利用先进技术自动测试肉的成份、瘦肉率、脂肪含量等参数,以保证猪肉产品的高质量和提高产肉率.丹麦几乎所有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都是合作社企业,由该合作社的农户所拥有,每人一票,年终按提供产品的多少平均分红.猪肉行业也一样,目前丹麦有三个生猪屠宰合作社,共20个屠宰场、13个加工厂.一线生产工人,根据生产工序的技术要求,均经过定期的技术培训,具备较高的生产技能.每个屠宰场都有国家兽医部门派驻的卫生检疫人员和实验室,每条屠宰生产线上都有卫生检疫人员对屠宰的猪逐个进行检查,这些公职人员的工作和收入都不受屠宰场的约束.但一旦发现问题,检疫人员立即会建议采取及时的改进措施,情况严重的,可要求关闭工厂.他们有绝对的业务权威.最大的屠宰合作社是丹麦科王DANISH CROWN,占丹麦屠宰量的%,它也是欧洲最大的屠宰联合体,第二大的屠宰合作社是Steff-Houlberg,占丹麦屠宰量的%. 两个合作社年屠宰生猪占丹麦出栏生猪的%.不同的消费群体对猪肉的品质有不同的要求,丹麦的猪肉出口按身体部位销往不同的市场,这样就能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例如,日本人喜欢里脊肉,美国人喜欢猪排,瑞典是后臀的主要市场,德国人更喜食母猪肉,而猪蹄、耳朵、尾巴恐怕就是中国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了.反之,如果没有市场分析和调研,产品与市场错位,不但价格平平,减少收益,还有可能失去应有的市场份额.丹麦养猪业和猪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和屠宰设备的现代化.早在60年前,丹麦屠宰合作社联合成立了一家公司SFK,专门从事屠宰设备开发和研究.目前该公司的软硬件设备不但能满足丹麦屠宰厂需求,还销往世界各地.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检测仪器,安装在自动化生产线上,通过探针对身体12个不同部位检测,能自动检测出猪肉的脂肪含量、瘦肉率等十多个参数,并自动扫描有关数据,根据固定参数,计算出每头猪的价格,不是简单的以活猪称重计算价格.丹麦屠宰场生产线的现代化程度相当高,活猪输入,末端即可生产出餐桌上的食品.生产线的前期工序如煺毛、开膛、切头、腿、尾、身体大块切割等都是电脑控制自动完成操作任务,不同生产过程和产品流向都通过安装在生产线上的自动系统输入控制中心.因为丹麦的劳动力成本很高,除了必要的人工操作,屠宰场基本上都是自动化作业.另一方面,养猪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饲养设备和肉制品生产设备的发展和现代化,不但满足国内需求,还销往世界各地.例如,丹麦开发了一种电脑控制的饲养设备,其原理是在猪的耳朵上装一芯片,控制其每天定量、定时进食,猪的食槽栏上装有扫描仪,前后有活动挡,每次只能有一头猪进食,电脑控制流入食量,进食后自动记录.如果在下次进食时间未到之前进入食槽觅食,电脑开关就不会启动放食.各种饲养设备的生产厂就有几十家.丹麦极为重视环境保护,努力将各种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丹麦的屠宰厂对生产线上的废水实行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为了防止氮流失和污染地下水资源,猪的肥料要经过发酵处理后按规定的时间春秋两次施入田间,化肥的种类和数量要严格按照专家推荐的标准施用,肥料和化肥施用后必须通过电脑网罗向农业部报告,农业部门定期抽查.法律对农场的面积和农场主可拥有家畜的数量有限定,规定了农场土地面积与施肥量的比例.每个农场饲养家畜的数量不超过500个单位,一个单位相当于一头奶牛、或三头种猪或30头生猪或2500只肉鸡.但一般农场在达到250个单位时,相关部门和机构就要对其环境效应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再决定是否同意其扩大规模.鉴于这些综合因素的限制,据该联合会推算,丹麦年生猪出栏量最多为2,500万头.丹麦的生猪收购原来实行特殊的价格和支付体系,生猪价格每周由三大屠宰合作社根据市场行情协调一次.多年来,丹麦对生猪屠宰重量做出了最科学的计算,屠宰后胴体重量在67-79公斤的价格最高,对高于79公斤和低于67公斤的,则按协调的不同档次价格计算.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实行了多年的协调价格体系已经被打破,各屠宰场根据自己的效益和市场行情确定生猪收购价,年底再根据收益分红.尽管如此,由于三大屠宰合作社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市场体系和份额,生猪收购价相差无几.协会项下还有几个经营猪肉出口的公司,代表三大屠宰合作社向国际市场出口猪肉.农场主作为合作社的成员,有义务将自己饲养的家畜供应给自己所属的屠宰场,屠宰场也有责任全部收购农户供应的生猪.屠宰场根据农户的通知,定期到农户家拉运生猪,所用运输车辆是专用车,而且每次运输后要清洗、消毒,避免批次之间的交叉感染.“动物福利”在发达国家已经不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了,尤其是家庭饲养业.欧盟立法规定,从2006年起,农场主养猪必须实施室内圈养或野外圈养的开放式方法,保证动物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丹麦是动物福利的积极倡导国之一,因此部分农户已经采用了开放式圈养法,而丹麦消费者更是急先锋,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只要标有符合动物福利规定的符号,就会受到消费者的积极青睐.保持食品的安全卫生是当今食品工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这方面,丹麦的猪肉生产行业实行了一系列肉制品加工的质量保证措施,达到世界上最高的卫生标准.在屡次欧洲各地的食品卫生事件中,均未波及丹麦.丹麦对食品生产建立了完整、可靠的可追溯链条系统,即“家谱”. 就猪而言,其基因历史可以追溯至少四代祖宗.从食品生产来讲,国家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制度,企业食品生产所使用的原料都有原始来源记录、使用记录和流向记录,制成品的各个储藏、运输、销售环节都有连续记录,今日生产的肉制品,明天就在市场上销售.尚若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发现卫生问题,可以追根求源,找出出现问题的环节.而这一切都可通过电脑迅速解决.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丹麦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我们特建议如下;1、增强集约化和互助经营.丹麦的养猪农场全部是专一的规模化饲养,而我国现代规模化的养猪场寥寥无几,我国大城市人口的猪肉消费一定量的供应来源于集约化的养猪场,但大部分是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饲养、自产自销,既是资源的消耗,也减少了经济效益.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注重个体生产,忽视了集约经济对农业效益的保障性.因此,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提高、扩大集约化经营,这不仅有利于质量管理,更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规模经济效益.2、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树立经济农业的模式.民办、民管、民受益,自愿、自助、自负盈亏.我国农村绝大部分仍是个体生产,没有经济农业的概念.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鼓励、支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构,树立经济农业的概念和生产模式,同时将减轻农民负担落到实处,使农民体会到有利可图,成为养猪农民的经济来源渠道.3、建立服务保障体系,增强现有农技推广站的技术实力,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服务.集约化经营和高质量的产品与农技站的专业技术服务互为需求、互为存在,也是互相促进与提高.政府有计划的鼓励重点发展,资助服务体系,尤其是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休戚相关的项目,如检疫、防疫等,给予大力的扶持与保护.建立保障基金,扶持有竞争力而实力不足的企业进入市场.欧盟的农业贴补政策值得借鉴.4、重视专业技术培训、教育.只有受过良好培训和教育的知识型人才才能饲养出高标准、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丹麦的农民都是绝对知识型、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而且还经常接受更新知识的培训,因此,生产观念和经济观念大大不同,而这正是我国农民的一个关键弱点.5、立足国内市场,展望国际市场.我国基本实现“小康”生活水平,肉制品的消费量越来越大,但生产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消费着的需求.但是发展养猪业,不但要立足国内市场,更要瞄准国际市场,尤其是周边地区.内地供应港澳地区的猪肉,是活猪运输到港澳后宰杀,还是比较原始的简单贸易,成本高,效益低.如果加工成切割肉后再输入港澳市场,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改善了投资和生产环境,增加了就业,其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可观.另外,邻近的日本和韩国市场的猪肉除台湾供应外,丹麦和美国是其猪肉主要来源地,日本市场也是丹麦猪肉在欧洲以外的主要市场.但是一定要作好市场调研,定位准确,保证高质量和适应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因此,从营销战略上开拓邻近市场具有潜力.6、国际间的技术合作,提高国产品种和效益.丹麦、荷兰、加拿大、美国等这样在世界上领先的发达国家,在品种更新换代、基因改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占领市场.我国是猪肉生产第一大国,国家也有大量的投入,但产出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成效不大.近20年来我国进口了数千头种猪,有的还建立了示范基地,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始终没有摆脱引进-淘汰-引进的不良循环.我国梅山猪是一个优良品种,产仔率高,在国际市场上都有知名度,如果吸取国外的技术和和引进优良品种,将进口种猪的资金用于开发、提高国产品种和质量,提高自身发展机制的良性循环体系.7、建立完善的监测、监督机制.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而食品卫生又是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健康和利益的大事,无疑有必要建立符合国际消费水平的卫生标准质量体系,同时建立监测和监督机制,使消费者食用放心食品,而不是顾虑是否会买到注水肉等令人毛骨悚然的劣质产品.。
欧盟的农业政策与农村发展
欧盟的农业政策与农村发展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是由28个成员国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也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欧盟的农业政策在其统一市场的框架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欧盟的农业政策以及它对农村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欧盟的农业政策框架欧盟的农业政策自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以来一直存在,并且在不断发展和调整中。
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农民的收入稳定、食品供应安全以及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欧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CAP)、农业环境保护计划等。
共同农业政策是欧盟农业政策的核心,通过对农产品价格和直接支付进行干预,以确保农民的稳定收入。
此外,欧盟还设立了农业环境保护计划,旨在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二、欧盟的农村发展问题尽管欧盟的农业政策致力于保障农民利益和农产品供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欧盟的农业补贴往往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一些大型农场主能够更多地受益于补贴政策,而小型农民则相对较少从中获得好处。
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的不平等问题。
其次,欧盟的农业政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存在一定的限制。
部分补贴措施可能会鼓励农民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从而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这与欧盟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存在一定冲突。
此外,欧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农村人口减少的问题。
随着年轻一代离开农村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减少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带来了影响。
因此,如何促进农村的经济多元化和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三、欧盟的农村发展机遇尽管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欧盟也为农村地区带来了一些机遇。
首先,欧盟的农业政策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收入和就业机会。
农村地区的农业和相关产业依然是一部分人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为农村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
其次,欧盟鼓励农村的经济多元化发展。
除了农业生产外,农村地区还可以发展旅游业、生态农业等非传统农业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的农业与食品产业
1.简介
欧洲作为世界上食品供应的关键地区之一,其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
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欧洲农业的现状、挑战以及对食品产业的影响。
2.欧洲农业的现状
欧洲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经营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
农业在欧洲国家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并
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食品供应。
欧洲农业的规模较小,但效率较高,
农产品质量也较高。
3.欧洲农业的挑战
尽管欧洲的农业发展相对较为稳定,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欧
洲农业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土地的极度利用和过
度施肥等现象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其次,农业劳动力的减
少也是农业发展的难题,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寻求更好的就业
机会。
此外,欧洲农业还需要面对气候变化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4.欧洲农业对食品产业的影响
欧洲农业的发展对食品产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欧洲农业的高
质量产品为食品产业提供了优质原材料。
欧洲的农产品因其安全、健
康和高品质而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欧洲的农业政策和标准
也对食品产业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欧洲的农业政策注重环境友好型
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商遵循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
这些要求推动
了食品产业的更新和改进。
5.欧洲农业与食品产业的互补发展
农业和食品产业是相互依存的,欧洲的农业与食品产业之间形成了
紧密的联系。
首先,农业为食品产业提供原材料和支持。
欧洲的农业
生产为食品加工和餐饮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维持着食品产业的
正常运转。
其次,食品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的增长。
食品产业的
需求促进了农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的提升,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
销售渠道。
6.未来展望
欧洲的农业与食品产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随着
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将更加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欧洲
农业将与食品产业紧密合作,在品质、安全和环保方面继续提升,满
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结语
欧洲的农业与食品产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欧洲农业的现状和挑
战对食品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并为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
未来,欧洲的农业将继续与食品产业紧密合作,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食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