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身份曝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身份曝光:多年“无党派”中共秘密党员
正文我来说两句(65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5-02-02 08:35:25来源:综合作者:辽宁日报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郭沫若。

1
郭沫若。

[保存到相册]
郭沫若在1958年12月公开宣布入党以前,一直以“无党派民主人士”的身份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

其实,早在1927年8月,他就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所迫,曾长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以致有人怀疑他已“自动脱党”,所以才在建国后“重新入党”。

1978年6月,郭沫若逝世后,经中共中央调查取证,才搞清楚历史真相。

原来,郭沫若一直是一位“无党无派”的中共秘密党员。

“四·一二”政变前发表讨蒋檄文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

郭沫若在周恩来、孙炳文等人的推动和推荐下,毅然投笔从戎,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科长兼行营秘书长,开始以国民党左派人士的身份投身于国民革命。

同年10月,经邓演达提议,郭沫若被蒋介石任命为政治部副主任,随即前往南昌主持政治部在总司令部行营和江西方面的工作。

当时,郭沫若直接在蒋介石手下工作,蒋介石欣赏郭沫若的才干,希望他可以成为自己信赖、倚重的幕僚。

然而,事与愿违,郭沫若并非趋炎附势之人,他在政治上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与蒋介石共事,使郭沫若逐渐看清了蒋介石的庐山真面目。

3月31日,郭沫若奋笔疾书写了著名的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公开宣布了与蒋介石的决裂。

在蒋介石发动“四·—二”政变之前十多天,郭沫若的这篇讨蒋檄文犹如一颗巨型政治炸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可以说,在大革命失败前后的血雨腥风中,郭沫若是第一个公开站出来反蒋的文人。

恼羞成怒的蒋介石下令缉拿郭沫若,声称:“郭沫若趋附共产,甘心背叛,请开去党籍,通电严拿归案惩办。

”郭沫若随即被开除国民党党籍,成为了一名在逃的“政治犯”。

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着郭沫若公开举起反蒋的旗帜,他与共产党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四·一二”政变后,郭沫若到上海向周恩来汇报了蒋介石在九江、安庆捣毁党部、工会,屠杀民众的严重情况,并劝周恩来迅速离开上海。

周恩来联系到宁波、杭州、南京、上海等地发生的类似郭沫若反映的情况,随即会同赵世炎、罗亦农等人起草了致中共中央意见书《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但没有被接受,大革命最终归于失败。

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与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并领导了南昌起义。

郭沫若于8月3日晚到达南昌参加起义,并被委任为新成立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宣传委员会主席、总政治部主任。

随后,在起义部队南下至瑞金途中,郭沫若由周恩来、李一氓作为介绍人,与贺龙一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据李一氓后来回忆:“在瑞金的时候,周恩来同我商量,要介绍郭沫若入党。

究竟是郭沫若提出在先,还是组织上要他入党在先,现在无从说起。

我看这不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当时对郭沫若来讲,入党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当时,不管郭沫若是主动还是被动入党,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毅然参加了共产党,这的确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量,不是一般常人所能做到的。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利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郭沫若于1928年2月底去了日本,开
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流亡生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侵略,郭沫若忧心如焚,一心寻求时机回国抗日。

时至1937年5月18日,长期为郭沫若回国一事奔走的挚友郁达夫,一日之内给郭沫若连发两信,信中写道:“今晨因接南京来电,嘱我致书,谓委员长有所借重,乞速归。


原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随着国共关系的改善和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国民党内开明人士如陈仪、邵力子、张群、何廉、陈布雷等人不断向蒋介石“进言”,要求取消对郭沫若的通缉令,允许他回国为抗日贡献力量。

经过不懈努力,蒋介石终于答应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郭沫若毅然忍痛抛下心爱的日本妻子安娜和五个孩子,于7月25日离开日本,三天后回到上海。

几天后,国民党政府登报取消了对郭沫若的通缉令。

此后,郭沫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

抗战时期的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蒋介石决定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下设立政治部,由陈诚任部长,周恩来和第三党的黄琪翔任副部长,并请郭沫若出任负责战时宣传工作的第三厅厅长。

在郭沫若的领导下,第三厅利用一切可能条件,使其成为了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战斗堡垒。

1940年9月。

国民党政府假借政治部改组,撤消了第三厅,调任郭沫若为政治部部务委员,实际等于变相免去了郭沫若的厅长职务。

结果引起了三厅全体工作人员的强烈不满,他们集体提出辞职,要与郭沫若共进退。

国民党政府迫于压力,只好同意另组文化工作委员会,仍隶属于政治部,由郭沫若任主任。

但国民党政府明文规定:“文工会只能做研究工作,不能从事对外政治活动。

”不过,郭沫若可以将已辞去三厅职务的那些朋友重新安排到文工会共事,使这样一支文化队伍最终没有被国民党打散,从而得以继续发挥战斗作用。

在国民党陪都重庆,郭沫若的寓所成为了进步文艺工作者经常聚会的场所。

郭沫若在重庆为朋友们撑起了一小片自由的天空,所以大家都把郭沫若的寓所称为“重庆的小延安”、“国统区里的解放区”。

建国后重新入党和历史真相的澄清
1958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样一条报道:“中央国家机关党组织增添新力量,三百余名优秀分子光荣入党——郭沫若、李四光、李德全、钱学森等同志开始过党的生活。

”不了解郭沫若历史的人一定认为,这是郭沫若第一次入党,因为此前他一直以“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政治身份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逝世后,他的夫人于立群向党中央提出,希望在悼词中确认郭沫若的真正入党时间,并解释说:“大革命失败后,郭老去了日本,不少人认为郭老自动脱党;1958年报上发表郭老重新入党的消息,举国皆知,误认为这时郭老才是共产党员。

事实不是这样的。

郭老去日本以前,周恩来同志代表党曾经和郭老谈话,告诉他这是党中央的决定,派他去日本,党籍保留。

郭老不是自动脱党。

郭老不计较个人的事,所以多少年来,一直不提。

我希望党考虑这个问题。


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流亡日本十年,当然无法与党组织保持正常联系,因此有人认为他实际上已经“脱党”。

建国后,郭沫若在1958年重新入党的事实,更使许多人坚信他确实已在1928年“脱党”,否则怎么会再次“入党”?
为了搞清楚历史的真相,中共中央立即责成专人对郭沫若的入党时间进行了查证,并很快在档案资料中找到了郭沫若于1927年南昌起义后加入党组织的证明。

然而,对于郭沫若
在1937年从日本回国后是否恢复了党的组织关系等情况,由于年深日久一时找不到可供参考的文字证明。

当时,与郭沫若在一起工作的周恩来等党内老同志,绝大多数已经去世。

幸好,另一位了解郭沫若抗战期间活动的老同志邓颖超仍然健在,并很快对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后是否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等情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据邓颖超回忆,1938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武汉时期,曾经和郭沫若一起参加过党的小组会议。

当时,郭沫若和于立群刚来武汉不久,即在周恩来领导的党组织中恢复了组织生活。

不过,郭沫若的党籍虽然恢复了,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所迫,周恩来建议郭沫若继续保持秘密党员的特殊身份。

出于对党的最高利益的考虑,郭沫若忠诚地执行了党组织的决议,直到全国解放后,他才正式向党中央提出要求,公开其在党内的真实身份,而且还是以所谓“重新入党”的方式实现的。

此外,邓颖超还提供了一个重要证据:1938年秋天,于立群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入党介绍人就是邓颖超和郭沫若,这一重要材料很快就从于立群的档案中找到了。

如果郭沫若从日本回国以后没有恢复党籍。

当然就没有资格介绍于立群入党。

这样,郭沫若在1937年从日本回国后。

就成为了实为中共秘密党员的“无党派民主人士”,而且这一“秘密”一直保守了20多年,直到1958年“重新入党”。

事实真相调查清楚后。

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郭沫若追悼大会上所致的悼词中指出,郭沫若“一九二七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八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史终于恢复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摘自《文史天地》)
延伸阅读
郭沫若笔名的来历与含义
郭沫若一生使用过的名、号、别名与笔名多达五十余个。

几个主要笔名的含意是:
杜衎:郭沫若母亲姓杜,性格衎直(即刚直),取此名以纪念其母。

郭沫若在留亡期间思念老母,1929年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有关论文,署用此名。

坎人、易坎人:郭沫若少年时得过重症伤寒,留下听觉半聋的后遗症。

《易经》上的坎卦,说其“于人也为聋”,坎人、易坎人即为聋子之意。

郭沫若从1928年起翻译美国作家辛克莱的《石炭王》等书,用的都是易坎人的笔名。

鼎、鼎堂、郭鼎堂:郭沫若原名郭开贞,《说文解字》上说,“古文以贞为鼎。

”鼎而附之以堂取其音为“丁当”,取其义“鼎当”。

1931年郭沫若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毛公鼎之年代》,即署名鼎堂。

石沱、石沱生、郭石沱:与鼎有关,周代末期的鼎铭中称鼎为石沱,这是鼎的别名。

1934年,商务印书馆的郭沫若译作《生命之科学》,即署名石沱。

郭沫若:因为他家乡四川乐山的两条水,一条是沫水(即大渡河),另一条是若水,他少年时饮二水长大,所以他后来发表新诗时,就用了“沫若”这一笔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