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

合集下载

人比自己想象的要自由得多

人比自己想象的要自由得多

人比自己想象的要自由得多李银河 1952年生于北京。

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性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社会性学家之一,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著名作家王小波的遗孀。

12月18日,李银河发表博文《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承认王小波离世后自己有一位已相伴17年的伴侣,“他”生理上是女性,心理上是男性,并讲述跟伴侣相识相知相恋的故事。

王小波引用过一个人的话,前半句是:一个人如果二十岁的时候不是一个革命党,那他就一点出息都没有;后半句是:到了五六十岁还是一个革命党的话,你也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家伙。

我二十多岁时看《存在主义》,觉得人生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

人生非常偶然,也非常短暂。

当然,这事一旦想透了之后不能多想,再想就根本没有生活的动力了。

虽然生命最终没有意义,但是有些事对生命本身是有意义的,你要生活得美好还是丑陋,这个有意义。

把事情想到这一层,人活得会比较快乐。

大多数人生活在小快乐、小痛苦当中,每天计较着,一会儿喜一会儿忧的。

而我选择大痛苦、大快乐的生活。

想想宇宙和世界,那么大的宇宙,那么大的地球,人在上面像一只小蚂蚁,还有什么放不开的呢?比如说失去亲人是一个痛苦,可是你想想在世界的高度你的悲伤不过是沧海一粟,失去亲人的小痛苦自然就不算什么了。

对我来说,人生最痛苦的时光还是王小波去世那段时间。

有时候会想,他走得这么早;但是转念一想,我也没比他多活多久啊,在宇宙中,几十年也就相当于一秒钟而已。

这么想的话也就没什么了。

心里有大痛苦,自然有大快乐。

比如你活在这个世上你会觉得很幸运,每个生命的存在本身都是奇迹,要知道能活在这个世上是非常小的几率造就的,你能不感恩吗?人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我早年是更偏重于一些社会公共命题的东西,更注重表达想法,试图改变和影响一些事情的发展进程。

而现在,我慢慢把注意力转向享受自己的生活状态,这个转变可能和年龄有关。

李银河的“非出柜” 我为什么坚称自己是异性恋者

李银河的“非出柜” 我为什么坚称自己是异性恋者

李银河是已故著名作 家王小波的遗孀, 是中国 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 家、 性学家, 多年来出版多 部学术专著, 对中国同性 恋社群的研究颇受关注。 12 月 18 日李银河发布博 客文章 《对所谓拉拉身份 曝光的回应 》 , 详述了王小 波过世后, 她与一位 “跨性 别者” 相识、 相恋, 共同生 活 17 年的过程。 令很多网友感到惊讶 的是, 尽管李银河的伴侣 是一位 “生理女性、 心理男 性的人” , 她从头到尾都在 强烈否认自己是女同性 恋, 坚称自己是异性恋, 并 强调对方 “从外貌还是内 心看, 他都是一位地地道 道的男性” 。公众对于李 银河的异性恋说法难以接 受, 大家想不明白, 两个女 性的爱恋, 怎么可能是异 性恋, 即便一个女性身体 里的住着的是一个男人。 很多网友站出来攻击李银 河混淆概念、 逻辑错乱、 欺 骗大众、 矫情、 不光明正大 的 “出柜” , 不尊重同性恋 者。 12 月 23 日 早 晨 , 李 银河发布了一篇名为 《自 由奔放, 随 心 所 欲》的 博 文, 文章写道: “在发生了 被攻击和反攻击的事件之 后, 一位朋友写微信来说 祝生活 ‘静好’ 。非常喜欢 她这个 ‘静好’ 。周边人声 萧萧, 红尘滚滚, 生活一时 陷入湍急的漩涡, 如何闹 中取静成了一个考验。 ” 深圳晚报记者昨天就 这个问题专访了李银河, 请她详谈了为什么坚称自 己是异性恋者以及 LGBT 群体的认知。
深晚记者独家专访李银河, 详解 LGBT 群体相关定义的认知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李银河的 “非出柜” 我为什么坚称自己是异性恋者
让一只狗承认自己是猫是不诚实的
深圳晚报: 你在博客公布与大侠的爱 情生活之后引起热烈反映。大部分人对你 和大侠都表示祝福, 但是也不乏强烈攻击, 这里面有一大部分是对于你坚持称自己为 异性恋者表示不解和不满。有人说你矫 情, 有人说你玩文字游戏, 甚至有人说你恐 同, 因为大家都认为你应该是个标准的 “拉 拉” , 为什么你要这么坚持这个概念呢? 李银河: 如果我是一条狗, 我不可能承 认自己是一只猫, 因为这是不诚实的。我 强调自己是异性恋只是强调一个事实。在 中国, 大部分人对于社会学方面的性别知 识很缺乏, 至于 LGBT 这个词更是闻所未 闻, 但是这个概念在西方已经很普及, 甚至 在美国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观念了, 如 果奥巴马不搞清楚这个概念, 连竞选都不 能成功。 LGBT 是女同性恋者 (Lesbian) 、 男同 性恋者 (Gay) 、 双性恋者 (Bisexual) 与跨性 别者 (Transgender) 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 上世纪 90 年代, 由于 “同性恋社群” 一词无 法完整体现相关群体, “LGBT” 一词便应 运而生、 并逐渐普及。LGBT 现今已获得 了许多英语系国家中多数 LGBT 族群和 LGBT 媒体的认同及采用, 成为一种非常 主流的用法。而英语里还有 QUEER (酷 儿) 这个词, 包含了更多的非常态性倾向, 包括虐恋, 同性恋, 无性恋等林林总总。 QUEER 理论是西方后现代性理论的一个 代表。同性恋和跨性别的区别是什么?好 多都不知道。同性恋是在性倾向上的少数 派、 性倾向上的异常, 他们的性别认同是没 有问题的。跨性别的人呢, 是性别认同的少 数派, 性别认同有问题, 就是说他是男的却 觉得自己是女的, 但是他们的性倾向是没有 问题的, 是异性恋。至于恐同的说法, 更是 无稽之谈了, 中国第一本研究同性恋的书都 是我写的, 而且我一直在提出同性婚姻法 案, 从 2000 年开始提了多少次, 怎么会恐 同呢? 深圳晚报: 但很多人认为 “大侠” 毕竟 在生理上不是真正完全的男性, 他的性生 活方式也不能完全和男人一样, 你怎么能 说自己是和一个男人在一起呢? 李银河: 他不完全的男性身体并不妨 碍我把他当作异性来爱的。有个很好的例 子, 金星变性以后成为一个女人, 她嫁给了 一个德国男人, 还组成家庭收养了孩子, 为 什么从来没有人将金星的丈夫看做是一个 同性恋呢?哪怕他们的做爱方式也不能像 一般的男女那样。

王小波与李银河书信集

王小波与李银河书信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王小波与李银河书信集篇一:李银河坚称“异性恋”:王小波活着没后面的事儿新京报讯(记者伍勤)近日,网上流传一篇《李银河“拉拉”身份曝光》的文章,称李银河与一名中年妇女同居十余年却蓄意隐瞒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披着“为性少数群体维权”的光环,欺骗和利用中国同性恋。

对此,昨日下午,李银河在博客上发表《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声明,首次公开自己在王小波过世后已与一位Transexual(跨性别者)同居17年。

但是声明同时强调,她是异性恋者,并非同性恋者。

李银河在博文中一再把同居伴侣称作“他”,并表示伴侣是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

李银河称,“他”是一位女变男的变性者,学名叫Transsexual,并解释“他”作为Transsexual跟女同性恋者的区别在于,“拉拉”生理性别是女性,自身的性别认同也是女性,并且爱的是同性恋女性,“而他的生理性别是女性,但是自身的性别认同却是男性,他无论从外貌还是内心看,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性。

他所爱的只能是异性恋女人,而不是同性恋女人。

”博文中还交代了伴侣曾经对她的追求过程,以及两人的相恋过程。

文中提及工人阶级出身的伴侣为她写的情诗,以及自己是如何为之所动。

她说,“爱情从来是超凡脱俗的,它根本不管什么阶级阶层,贫富贵贱,也不管美丑年龄,甚至使性别都变得无足轻重。

”据介绍,两人已同居17年。

因为伴侣喜欢儿女亲情,他们从福利院收养了被父母遗弃的智力发育迟缓的男孩壮壮。

现在三个人生活在一起。

在这篇“回应”发布的几小时后,李银河对于自己在文中强调自己的“异性恋身份”又做了一个补充声明,表示之所以强调自己是异性恋者,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并不觉得自己因此就比同性恋者更正常,或者道德上更优越。

对话“王小波如果还活着,也不会有后面的事”昨日,李银河的博文发表后,立即吸引各方关注,有网友表示理解祝福,也有人表示困惑不解。

李银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她并不是同性恋者,也没有改变性取向,她是和跨性别者相恋的异性恋女性。

浅谈同性恋倾向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思路

浅谈同性恋倾向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思路

浅谈同性恋倾向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思路作者:刘海林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0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性恋这个群体也在不断地扩大。

目前,全球大约有3亿同性恋。

国内著名的性学者李银河曾宣称:中国同性恋群体的规模在7000万左右。

不过以上数据都是针对成年人而言的,由于青少年正处于性取向的探索期,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可粗略定义为同性恋倾向。

面对同性恋倾向的青少年,家长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来应对。

一、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同性恋倾向行为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我国性社会学家李銀河认为:“同性恋行为是指以同性为对象的性爱活动;同性恋者则是以同性为性爱对象的个人(男人或女人)”。

但这一概念是针对成年人而言的。

由于青少年时期是快速成长与变化的时期,青少年容易接受暗示,好奇心也特别强。

另外,遗传和成长经历也是同性恋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性取向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变数。

也就是说青少年还未成年,正处于性取向的不确定期和探索期,只能算作潜在的同性恋群体,所以笔者称之为“同性恋倾向”。

学生有同性恋倾向是指学生本人认为自己“喜欢”或“爱上”了某位同性同学,这种感觉不是同性间的友谊,而是爱情。

这种感情让他们心里有幸福感,想和对方在一起,还有诸如和对方接触时脸红、想身体亲近等身体性反应。

笔者认为,对于有同性恋倾向的青少年而言,父母家长对其的引导教育是最重要的,引导教育的前提就是家长本身对此的认识要正确。

也正是因为青少年的性取向还未定性,所以我们可以将青少年的同性恋倾向行为理解为一种性探索行为。

就像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小孩子,迈出的第一步一样,应是被允许去探索的,允许被纠正的。

当我们把它理解成一种探索世界的行为以后,也许就不会那么惊慌失措了。

二、正确应对青少年的同性恋倾向行为1.保持冷静,可定义为性探索青少年时期的性取向是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变数的,南京大学的陈亚秋就曾提出一个“假性同性恋”的概念,假性同性恋是指性心理指向异性,但性行为随外在境遇的变化而经历指向异性、指向同性、自发矫正为异性的性取向的变动。

允许同性婚姻可行吗_社会学家李银河发表一家之言_李银河

允许同性婚姻可行吗_社会学家李银河发表一家之言_李银河

在刚结束不久的全国政协 会议上, 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 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再 次委托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同 性婚姻的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 李银河博士为何 一直关注“同志”群体? 提案的 最终结果如何?日前, 作者连线 了远在北京的李银河博士。
作者: 这么多年来, 您为什 么 一 直 关 注“同 志 ”群 体 ?
能 ”, 说 明 等 到 条 件 成 熟 、阻 力 小 的 时 候 就 一 定 有 可
能。
作者: 有人说您对同性恋者的纵容会导致更多
的同性恋, 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李: 从研究表明, 一个社会的同性恋数字有一定
的比例, 并不会因为我们允许同性交往而导致更多
的人是同性恋。比如你自己是异性恋, 让你喜欢同性
T特别关注 记 者 调 查 EB I EGU A NZ H U
绍, 同性恋群体在社会上有一定比 例, 性活跃成年男同性恋的比例约 占性活跃者总数的 2%至 4%, 这是 一个不小的数字。
和异性恋人群一样, 同性恋群 体也有红灯区, 他们到这里寻求一 夜 情 。 情 况 糟 糕 的 是 , 2004 年 在 合 肥 市 3 所 同 性 恋 酒 吧 中 对 174 名 MSM ( MAN SEX WITH MAN) 进 行了性行为和健康状况调查, 结果 表 明 , 30 岁 以 下 者 占 80%, 约 50% 的 MSM 有同性偶然性伴。甚至有些 十几岁的孩子在没有定性的情况下 觉得好玩而盲目尝试。2004 年 1 月 至 2005 年 12 月, 安 医 大 与 美 国 加 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爱滋病预防研究 中心合作, 开展 MSM 人群社会 网 络 特 征 及 其 HIV 和 梅 毒 感 染 状 况 研 究 ,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HIV 感 染 率 为 1.81%, 梅 毒 的 现 感 染 率 为 8.10%。 这些数字都是极其高的。由于知识 的 缺 乏 和 没 有 保 障 的“婚 姻 ”, 他 们 中的部分人频繁更换性伴侣, 这样 的结果很令人担忧。

李银河:她的爱情从来不落俗套

李银河:她的爱情从来不落俗套

李银河:她的爱情从来不落俗套作者:黄佟佟来源:《畅谈》2015年第02期从1977年,她就深深地爱着一个叫王小波的男人,而1997年之后,她选择和一个叫大侠的跨性别者相守了十七年,这两个人,对李银河来说,都是男人,这也是她坚持自己是异性恋的原因,她从来不会否认自己的爱情,而她的爱情,从来都不落俗套“有没有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您的前后两任爱人都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您对爱人从来没有赚钱养家的要求,对么?”女学者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缓说道:“以前小波有一次问我,万一将来我在文学上不成功你怎么办,那你会不会特别失望?我想了想,我说只要咱们俩能特别快乐就够了,我觉得这个可能跟我从小看的那些名著什么的有关,爱情至上。

”这是2014年12月19日晚上采访李银河的两个半小时中的一个小瞬间,这位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女权主义者在面对这个对普通中国女人来说十分重要的问题时,脸上露出的茫然和困惑让我悚然心动,也格外惭愧,我知道,这个问题对李银河来说,的确是太庸俗了。

李银河从来不谈钱,对于一切物质,她似乎都有一种拒之于千里的漠然,别的女人趋之若鹜的华衣珠宝全部不在她的思想范畴之内——我面前的她,是一个无比朴素的女性,朴素到漫不经心。

匆匆从家里赶来的她,在北京的严寒里穿着一件嫩黄的羽绒袄,戴着一顶早些年时兴的红黑相间毛线帽子,没有化妆,因为眼晴刚刚动了手术,她自嘲现在跟一“乌眼鸡”似的,但是只要一坐定,一谈到她的专业领域,她就滔滔不绝,行云流水,“LGBT”,“transgender”,“transsexual”,各种专业术语不断出现。

她有老练的一面,对于她不想答或者不想了解的事情,她会“嗯”“啊”“哈”带过,这么多年和媒体打交道,她锻炼得耳聪目明,但绝不让对方为难。

而一旦离开公众领域,涉及生活层面,她的脸上就会惯常地出现迷茫的表情,她不知道“刷屏”和“腹黑”的含义,一个劲儿打听,渴望的神情像个刚从城堡里走出来的小女孩。

李银河和她的的神秘伴侣(多图)

李银河和她的的神秘伴侣(多图)

李银河和她的的神秘伴侣(多图)
李银河把这次事件戏称为“跨性别者的伟大胜利”,“大侠”更是率性地说,“没想到我的公开出柜成了一场社会的‘性教育’了,真欣慰啊!”近日,李银河和他的性伴侣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李银河的神秘伴侣“大侠”随着这次“非出柜”事件逐渐走入了公众的视野,也随之把跨性别群体置于了聚光灯下。

这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跨性别者、出租车司机出身、比李银河年轻12岁的伴侣的出场,让本就思想前卫的李银河看起来更加惊世骇俗了。

12月18日,女权主义者李银河更新自己的博客,发表了一篇惊世骇俗的文章《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坦承相伴自己的伴侣是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transsexual(变性者)”。

李银河也说“不”----乱伦,亲子关系的罪与罚

李银河也说“不”----乱伦,亲子关系的罪与罚

李银河也说“不”----乱伦,亲⼦关系的罪与罚这⾥所说的乱伦,是指狭义的乱伦,不包括《红楼梦》中焦⼤醉骂“......扒灰的扒灰......”,他骂的是秦可卿和公公贾珍的风⽉情。

狭义的乱伦,指的是⾎缘关系之间,三代以内吧。

在我的⼯作中,有过多例乱伦的咨询,来访者基本上是少年,少数是青年,都是⽹络咨询,⾄今没有过⼀例是见⾯咨询。

之所以⽹络咨询,是因为来访者纠缠在性欲望和伦理道德之中,想要找⼈倾诉,或者也想要获得专业⼈⼠的接纳,但他们没有勇⽓见⾯咨询。

⼏年前去⾹港游玩,在海关等待过关时,我注意到⼀对男⼥,感觉他们是⼀对母⼦,男孩⼦相貌很像他妈妈,男孩⼦瘦⾼,妈妈穿着修⾝的连⾐裙,风韵犹存,从他们的⾔谈举⽌和迷离眼神中,我感觉到他们是⼀对恋⼈,凭着职业的敏感,我的感觉很可能没有错,他们既是母⼦⼜是恋⼈。

据我接触的咨询案例来看,这绝⾮个例或者特例。

有⼀个来访者说他在11岁,全然不知事时,就进⼊了妈妈的⾝体。

有⼀个来访者说,在性⾏为的过程中,妈妈会情不⾃禁地说:“你是我的男⼈了。

”作为⼀名咨询师,不从道德的⾓度评判,从⼈性的⾓度看待问题,有⾜够的包容⼼,但乱伦除外。

李银河说的性⾏为三原则是:年龄14周岁以上;双⽅⾃愿;⾮公共场合。

乱伦虽然不违背此三原则,但在⼏乎所有⽂化中都有乱伦禁忌,⼀是近亲繁殖,遗传病⾼发,⼈种退化;⼆是造成伦理关系的混乱。

李银河在性三原则之外,也着重强调反对乱伦。

背负着伦理道德包袱的乱伦是怎样产⽣的和怎样持续的?独⽣⼦⼥政策除了引发许多显⽽易见的社会问题之外,乱伦是其中⼀个隐秘的社会问题,在多⼦⼥家庭中,乱伦不容易发⽣,因为条件不允许,在独⽣⼦⼥家庭中,存在有相对独⽴的空间。

家庭成员中⽗亲⾓⾊的缺失,⽐如单亲家庭;或者夫妻两地分居、丈夫经常出差;或者母⼦情感过于紧密,将⽗亲排除在家庭之外。

在夫妻关系中,丈夫⾓⾊的缺失,⼀⽅⾯,妈妈将情感寄托于⼉⼦;另⼀⽅⾯,中年⼥性强烈的性饥渴⽆处满⾜,再加之懵懂少年强烈的性好奇,在⼀次次的试探和犹疑中,最后⼀道防线被突破。

李银河对于同性恋的那些观点

李银河对于同性恋的那些观点

李银河对于同性恋的那些观点导语:作为国内持续关注同性恋现象的社会学家,李银河昨夜在自己的博客中大方回应“拉拉传闻”。

这些年来,李银河始终关注同性恋现象与同性恋群体,研究内容覆盖社会学、法律、医学等各个领域。

*事件回顾:李银河首谈17年“*变性*”爱侣*专题:独家采访李银河称在中国“出柜”很难我在此承认自己是异性恋者,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并不觉得自己因此就比同性恋者更正常,或者道德上更优越。

因为在我看来,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同样正常,在人格上也是完全平等的。

——《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谁让你搞同性恋了?谁让你搞一夜情了?谁让你换偶了?我只是告诉你,想做这事的人其实是有权利的,就连你这个不想做这事的人也是有权利做的。

你还想像有些国家那样绞死同性恋吗?你不能。

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不是中世纪了。

你不得不习惯于这个世界上有跟自己价值观不一样的人了,你不得不容忍这个世界上有跟自己性取向、生活方式不一样的人了,你不得不逐渐习惯于对一些事有权利做却不去做的现代新秩序了。

——《国人应当逐渐习惯对一些事有权利做却不去做的现代新秩序》那么在这个当代社会,一种对同性恋的全新观点,迅速地在观众中传播开来,这种观点的基调就是,同性恋不伤害他人,对社会也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它的性质相当于酗酒,或者自由恋爱,它不是犯罪和邪恶,也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一种属于少数人所有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于这种有异于常人的少数人的性倾向,已经有了更大的宽容度。

——《透析中国同性恋文稿》我想对同性恋家长说的是:首先,不必自责,孩子的性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家长做错了什么。

成因待考。

其次,要接纳孩子,不管他们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重要的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快乐。

如果不照孩子自身的样子接纳他们,老是试图去改变他们,他们不会得到一个快乐的人生。

——《如果你的孩子是同性恋》对于目前同性恋在我国法律地位的模糊不清,同性恋者当中大体上有两种看:一种是肯定现状的保守观点;另一种是否定现状的激进观点。

变性人可以过性生活吗 李银河回应拉拉身份

变性人可以过性生活吗 李银河回应拉拉身份

变性人可以过性生活吗李银河回应拉拉身份*导读:近日,李银河对自己“拉拉”身份的质疑做了声明,首次公开自己在王小波过世后已与一位Transexual(跨性别者)同居17年。

但是声明同时强调,她是异性恋者,并非同性恋者。

不过,变性人可能过性生活吗?……近日,网上流传一篇《李银河“拉拉”身份曝光》的文章,称李银河与一名中年妇女同居十余年却蓄意隐瞒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披着“为性少数群体维权”的光环,欺骗和利用中国同性恋。

.hzh {display:none;} 对此,李银河在博客上发表《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声明,首次公开自己在王小波过世后已与一位Transexual(跨性别者)同居17年。

但是声明同时强调,她是异性恋者,并非同性恋者。

* 变性人可以过性生活吗原来,还有跨性别者这种区别的存在,不过大家可能更好奇的是,变性人可以过性生活吗?据有关资料显示,变性人是完全可以过性生活的。

变性手术对跨性女来说,通常包含了睾丸切除、阴道成形术。

此外脸部女性化手术与隆乳这些手术也是性别重置过程中的重要部份。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恐怕要数事关日后性福的阴道成形术了。

手术时要切除阴囊表皮,留作阴道植皮之用;修剪龟头,重建阴蒂;还要修剪勃起组织做成阴道内衬等……总之经历一系列修修剪剪之后,阴道就可基本成型。

这种手术的一大亮点是用了阴茎皮瓣和尿道皮瓣作为材料重建阴道,由于保留了大部分的血管和神经,确保了良好的血液供应,在湿润度方面也还不错。

不过依然无法像正常女性阴道一样分泌润滑液,性交时仍需配合润滑剂来达到畅快的感觉。

不过,术后阴道会比天然阴道更深更宽,过紧的阴道会使女性在性交时感到疼痛,无法享受生活,男性也会面临磨破皮的窘态。

而新阴道与骶韧带的固定,也避免了在冲撞过程中发生垂脱等并发症。

李银河的同性恋观点有哪些什么是同性恋观点

李银河的同性恋观点有哪些什么是同性恋观点

李银河的同性恋观点有哪些_什么是同性恋观点*导读:大多数的人是在影视中了解什么是同性恋,并对相关的题材感兴趣。

但是现实生活很少人敢于承认自己是同性恋。

你是否知道什么是同性恋呢?社会学家李银河曾在自己的博文里大方回应拉拉传闻。

他们和普通人有区别吗?同性恋在中国并不少见,但是没有多少人敢于承认自己是同性恋。

他们和普通人没有任何的区别,和别人一样结婚生自己,以此掩盖自己的同性恋身份。

作为国内持续关注同性恋现象的社会学家,李银河昨夜在自己的博文中大方回应拉拉传闻。

这些年来,李银河始终关注同性恋现象与同性恋群体,研究内容覆盖社会学、法律、医学等各个领域。

*一、李银河是谁?李银河( 1952年2月4日),生于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李银河是中国第一个文科博士站的第一个博士后,她的代表作品有《婚姻法修改论争》《虐恋亚文化》《女性主义》等。

李银河长期关注性学问题,她关于同性恋婚姻、换偶等问题的言论,引起了众多争议和关注。

*二、什么是同性恋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

在正常社会生活条件下对同性成员在思想、情感和性爱行为方面持续表现性爱倾向,而对异性缺乏性爱倾向或十分淡漠的现象。

同性恋亦可有正常的性行为,在同性恋与异性恋两极之间,是一个连续的带谱。

*三、事件回顾:李银河首谈17年变性爱侣*专题:独家采访李银河称在中国出柜很难我在此承认自己是异性恋者,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并不觉得自己因此就比同性恋者更正常,或者道德上更优越。

因为在我看来,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同样正常,在人格上也是完全平等的。

*--《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谁让你搞同性恋了?谁让你搞一夜情了?谁让你换偶了?我只是告诉你,想做这事的人其实是有权利的,就连你这个不想做这事的人也是有权利做的。

李银河与变性者同居17年收养一个孩子

李银河与变性者同居17年收养一个孩子

李银河与变性者同居17年收养一个孩子2014-12-20 10:27:32近日,一则李银河与变性者同居的文章引来网友关注。

据悉李银河是已故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著名作家王小波的妻子。

针对网上流传的文章,李银河回应称,强调自己是个异性恋。

在王小波过世之后,她认识了一位异性者,已经同居了17年,还收养了一个孩子。

李银河介绍,她的伴侣是一位女变男的变性者,是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

据悉曝料李银河与变性者同居的文章称,李银河披着“为性少数群体维权”的光环,欺骗和利用这些人。

李银河在文中讲述了两人的爱情故事,并在博文的最后写道:“耳鬓厮磨时间长了,我们两个人合二而一,变得像一个人一样,爱情成为亲情,就像渡过了激流险滩的小船,徜徉在宽阔平静的水面上。

日子像流水般逝去,心中不再有波澜起伏,但是日子过得平静熨帖,其乐融融。

”<='' p=''>李银河与变性者同居17年收养一个孩子李银河《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全文:在网上看到一篇挺恶毒的关于我的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文章。

本来,一个人怎么生活,跟谁交朋友,属于个人隐私,我没有义务向任何人交代。

但是既然有人这么不客气地“爆料”,我也不得不交代一下,以正视听:我确实是个异性恋,不是同性恋。

这是我当初跟王小波结婚的原因之一。

不像中国七成同性恋都会出于环境压力跟异性勉强结婚那样,我跟王小波结婚不是出于压力,而是双方自愿的。

小波过世之后,我认识了一位异性者,他是一位非常典型的Transsexual(LGBT中的T),他是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

这样的人跟女同性恋的区别在于,他虽然身体是女性,但是自身的性别认同是男性,他所爱的只能是异性恋女人,而不是同性恋女人。

下面是我们的爱情故事,是我在写的自传中的一节。

由于这个特殊的变故,就提前公诸于世吧:她其实不是她,而是他,是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

他是一位女变男的变性者,学名叫transsexua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银河: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
网上看到一篇挺恶毒的关于我的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文章。

本来,一个人怎么生活,跟谁交朋友,属于个人隐私,我没有义务向任何人交代。

但是既然有人这么不客气地“爆料”,我也不得不交代一下,以正视听:
我确实是个异性恋,不是同性恋。

这是我当初跟王小波结婚的原因之一。

不像中国七成同性恋都会出于环境压力跟异性勉强结婚那样,我跟王小波结婚不是出于压力,而是双方自愿的。

小波过世之后,我认识了一位异性者,他是一位非常典型的Transsexual(LGBT中的T),他是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


样的人跟女同性恋的区别在于,他虽然身体是女性,但是自身的性别认同是男性,他所爱的只能是异性恋女人,而不是同性恋女人。

下面是我们的爱情故事,是我在写的自传中的一节。

由于这个特殊的变故,就提前公诸于世吧:
她其实不是她,而是他,是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

他是一位女变男的变性者,学名叫transsexual。

无论从外貌还是内心看,他
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性。

他性格中的男性度极高,超过很多男人。

因此,有时他被人误叫一声“先生”“大哥”会乐不可支;他生活中最尴
尬的事情就是,每次进公共女洗手间都会把里面的人吓一跳。

我们在一个酷儿聚会上相遇,那是小波去世三个月后的一天,加州大学的人类学教授丽莎拉我去散心,希望我从失去小波的悲痛中走出来。

聚会在西四羊肉胡同一位男同志的家里举行,记得我还约了《东宫西宫》的导演张元一起去,并且在那里首次见到被誉为中国法斯宾德的崔子恩。

我因为基本上谁都不认识,所以在聚会上显得很落寞,这时,“她”过来搭讪,并提起我们以前在一个女同志的见面会上见过一次。

后来他告诉我,从那次见面,他就“惦记”上我了,心想:要能跟这个人在一起该有多好。

我们互相留了电话,我心里想的是做女同志调查,而他心里早就暗恋上了我。

我们是相当有缘分的,证据就是他第一次约我,电话打来我就说对了他的名字,而且把我跟另一位老朋友的约会忘得一干二净,欣然去赴他的约了。

后来那位朋友好抱怨我,我自己也纳闷,像这样爽约的事在我是极少发生的。

我在人民日报的西大门等他,他竟是开着一辆深棕色的桑塔纳来的,记得我还暗暗猜测他的职业,因为当时有车的人很少。

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是一位出租车司机。

我们的第一次谈话是在麦当劳,这在当时还是很奢侈的一种消费。

我问他答,很坦诚,一切问题都如实回答。

我在一个本子上做了记录,这是我做同性恋调查时一直使用的方法。

记得结账时我要AA制,被他不容分说地拒绝了。

做社会调查按惯例是要付费的,哪有让对方结账的道理。

我哪里知道,在他心里,这并不是一个调查访谈,而是男女约会啊。

他陷入对我的狂热爱恋,对我来说完全是猝不及防,而且有点匪夷所思:虽然凭我的专业知识,我很快明白他是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
的变性者,而行外人大多是分不清变性者和女同性恋这两种人的,他自己也是一直在女同志的圈子里进进出出。

我对女人的身体是没有欲望的。

这怎么可能呢?
然而,他对我的爱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不由我不受吸引,不受感动。

当时的感觉,他就是上帝派来的一位天使,是专程来解救我出失去小波的苦海的。

没过多长时间,他就在我妈妈家住了下来:那时我已经从我们自己的小家搬出来,回到了妈妈家居住。

他就睡在一个窄窄的硬面沙发上,总共也就一尺宽,爱情的力量真是惊人,它可以让人吃世间无人能吃的苦,并且甘之如饴。

我妈妈生性极为简朴,而且老年人也没什么食欲,我家的晚饭从来都是清水煮面,里面放点菜叶。

我从小这么习惯了,他可没受过这种苦啊。

所以,后来他一直把那段时间的伙食叫做“吃爱情面条”。

他不但自己是工人阶级,而且他的父母也都是最最质朴的老工人,善良至极。

记得有次好友林春对我讲过这样一句话:“其实工人阶级中有很多人是非常优雅的。

”意思是优雅并不仅仅属于社会的上层和知识阶层。

虽然他们爱说粗话,也从来不享用高雅的文学艺术,但是优雅是一种生活态度。

优雅和质朴是可以并存的。

比如,托尔斯泰就穿粗布衣服下地干农活,而谁又能说托尔斯泰不够优雅呢?
关键是爱。

爱情从来是超凡脱俗的,它根本不管什么阶级阶层,贫富贵贱,也不管美丑年龄,甚至使性别都变得无足轻重。

一桩爱情只要是发生了,它就绝对是美的,伴以所有感人至深的细节。

比如,他告诉我,有段时间,他只要想到我,身体就出现一股热流,这热流从心口一直向下,贯穿全身,烧得他无可奈何。

这样的事情是不可反驳的,它有一种强横的力量,使人不得不臣服于它,即使是坚冰也不得不在这股热流的冲击之下融化。

他虽然不爱看书,但是爱情把他变成了一个诗人,他为我写过很多诗,我很喜欢,比如:
我想你
在每一个没有你的夜晚
我的世界凄凉而孤独
我是那么地爱你
以至一想到你
我的心就开始深沉
直到哭泣
从小波去世时起,我们已经同居了17年,我们还收养了一个孩子,他被父母遗弃。

我本来是不喜欢孩子的,所以我跟小波都是自愿不育
者。

可是他却喜欢儿女亲情。

于是我们从儿童福利院收养了壮壮。

他虽然达不到正常孩子的智力水平,却是一个非常漂亮善良的孩子,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

有时,我觉得他懵懵懂懂的样子就像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他的童年显得比一般的孩子长了许多,14岁还在上五年级,而同龄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

我常常用陈章良的例子鼓励他,据说陈是9岁上小学一年级的,现在不也是个大科学家了吗?
耳鬓厮磨时间长了,我们两个人合二而一,变得像一个人一样,爱情成为亲情,就像渡过了激流险滩的小船,徜徉在宽阔平静的水面上。

日子像流水般逝去,心中不再有波澜起伏,但是日子过得平静熨帖,其乐融融。

补充声明:
我在此承认自己是异性恋者,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并不觉得自己因此就比同性恋者更正常,或者道德上更优越。

因为在我看来,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同样正常,在人格上也是完全平等的。

就像一只猫承认自己是一只猫,不是一只狗,那只猫并不觉得自己比狗更正常,更优越,只不过它刚巧是一只猫,不是一只狗而已。

关于李银河:社会学家,性学家,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代表学术著作有《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同性恋亚文化》、《酷儿理论》等,退休后出版杂文集《我的生命哲学》、《我的心灵阅读》和《我的社会观察》。

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王小波的遗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