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件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ppt

合集下载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6单元第29节 冼星海 课件(共16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6单元第29节  冼星海 课件(共16张PPT)

《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A“乌云哪,遮满天……拼命哪,莫胆 寒” 展示了什么样的场景?
《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B 想一想 :“我们看见了河岸,我们登 上了河岸,心哪安一安,气哪喘一喘!” 这几句的音乐情绪应该是什么样的?
《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 《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 《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第四部分: 尾声 ,号声震天、激流澎湃(同音重复)
《怒吼吧!黄河》作为《黄河大合唱》
的终曲,他给予了大合唱主题思想以总的更 高更深的概括,发出了强大无比的战斗号召。 觉醒了的中国人民已经团结成一个无比坚强 的整体,她要联合全世界革命人民,向法西 斯侵略者发起总的攻击,战斗的警号震天动 地!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第五乐章 第六乐章 第七乐章
第八乐章
黄河大合唱 作词:光未然
作曲:冼星海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黄河颂(男中音独唱) 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黄水谣(女声、混声合唱) 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混声合唱) 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保卫黄河(齐唱、轮唱)
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作业:课后 完整欣赏《黄河 大合唱》体会其 各个章节的表现 形式与创作手法。
冼星海共创作了数百部(首)音乐作品, 其中大合唱4部、歌剧1部、管弦乐组曲4部、 狂想曲1部,以及其他器乐独奏、重奏等大量 作品。
代表作品有:《救国军歌》、《在太行山 上》、《到敌人后方去》、《生产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等。
创作特征
冼星海的音乐作品既富有时代特点又超越 了时代的局限,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 力。他的音乐民族音乐语言鲜明,表现了中华 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被誉为“人民音乐 家”。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6单元第28节 聂耳 课件%28共34张PPT%29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6单元第28节  聂耳  课件%28共34张PPT%29

萧友梅
(1884~1940)
请注意节奏、关注乐句的长度、 歌曲表达的情感?
黄自
(1904~1938)
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 泪洒相思带
刘雪庵
(1905~1985)
萧友梅
(1884~1948)
刘雪庵
(1905~198 5)
讨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什么聂 耳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声乐 作品
金蛇狂舞
聆听:
1.脑海中浮现怎样的画面? 2.乐曲表达了怎样的音乐情绪? 3.乐曲中使用了哪些中国民族乐器?
民族管弦乐团声部图
中胡 二胡 二胡 高胡
打击乐
唢呐 笛笙
筝 柳琴
扬琴 指 挥
大提琴 低音提琴 琵琶 阮 三弦
上下对答呼应 句幅逐层减缩 情绪逐渐高涨
螺 蛳

达到全曲高潮
义 勇 军 进 行 曲
义勇军进行曲
创作于1935年
1982年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耳(1912-
1935)
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 生于昆明。
从1932年开始,到1935年 止,他曾经为八部电影、三部 话剧、一部舞台剧谱写了20多 首主题歌和插曲。
于1935年逝世,享年23岁。
器乐 作品

讨论:
聂耳生活的年代, 社会大背景是怎样的?
聂耳将乐曲的曲名定为《金 蛇狂舞》,反映了他对新中国的 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器乐 作品
声乐 作品
器乐 作品
爱国 工人 作品 作品
儿童 女性 作品 作品
《毕业歌》是影片《桃李劫》的主 题曲,号召有为青年走上抗日救亡的战
场.
杨 碧 君
人民音乐家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课件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04
CATALOGUE
冼星海的代表作品赏析
《黄河大合唱》
总结词
这部作品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和不屈意 志。
详细描述
创作于1939年,以黄河为背景,通过合唱、交响乐、独唱和朗诵等形式,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苦难与 顽强抗争。作品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九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其独特的音 乐风格和表现力,使整部作品成为一部反映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史诗性音乐作品。
家庭影响
尽管家境贫寒,但他的父母都十 分重视对他的教育。他们鼓励他 学习文化知识,培养他对音乐的 兴趣。
教育经历与音乐启蒙
教育经历
创作起步
冼星海在岭南大学附中和上海国立音 乐专科学校接受过教育。
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期间,他创 作了《风》《悲怆》等作品,展示出 他在音乐创作上的才华和潜力。
音乐启蒙
与西方音乐的融合
冼星海的音乐作品融合了东西方音乐元素,为世界音乐的发展注入 了新的活力。
提高中国音乐的国际地位
通过冼星海等音乐家的努力,中国音乐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 。
后人对冼星海的评价与纪念
高度评价
后人对冼星海的评价普遍很高,认为他为中国音乐事业做出 了卓越的贡献。
纪念活动
为了纪念冼星海,后人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音乐 会、展览等,以缅怀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作Hale Waihona Puke 影响《黄河大合唱》一经演出,立即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 热情,还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传唱至今。
与其他音乐家的趣事和合作经历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 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冼星海) (共15张PPT)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 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冼星海) (共15张PPT)
• (朗诵词)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 宰割?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 国! • (多声部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 •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 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 青纱帐里,游击靳逞英豪! •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 • 观看河边对口曲视频,思考歌曲演唱 形式是什么?情节如何发展?


《河边对口曲》
• 1、作品采用了对唱、齐唱两种演唱形式 • • 2、情节是从两个老百姓相遇、相互问答倾 诉,最后一同走上抗日道路。



学习《河边对口曲》
(朗诵词)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但是,我们难道永远逃亡?你听听吧,这是黄河边 上,两个老乡的对唱. (对唱,合唱)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 我问你,在家里,种田还是做生意? 拿锄头,耕田地,种的高梁和小米. 为什么,到此地,河边流浪受孤凄? 痛心事,莫提起,家破人亡无消息. 张老三,莫伤悲,我的命运不如你! 为什么,王老七,你的家乡在何地? 在东北,做生意,家乡八年无消息. 这么说,我和你,都是有家不能回! (齐唱) 仇和恨,在心里,奔腾如同黄河水! 黄河边,定主意,咱们一同打回去! 为国家,当兵去,太行山上打游击! 从今后,我和你,一同打回老家去!

• 冼星海代表作 • 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
样的群众歌曲
• 1、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形 式的《到敌人后方去》、《保卫黄河》等。
• 2、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的战斗图景、将抒情性与鼓动性或描绘性 与概括性结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等。 • 3、有表现工农群众的劳动生活、采用特定的劳动音调和节奏写成的 《做棉衣》等。 • • • 表现激昂慷慨的情绪和威武豪壮的气势;或以气息宽广的旋律、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_聂耳_冼星海ppt课件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_聂耳_冼星海ppt课件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六单元— —人民音乐家_聂耳_冼星海
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是聂耳在1934年根据传统音 乐<<倒八板>>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 曲.<<倒八板>>是将<<老八板>>的尾部变化 发展作为乐曲的开始部分形成的,故称<<倒八 板>>.在改编中,聂耳运用了传统的“隔凡”、 “螺蛳结顶”的手法,加强了锣鼓欢快的节 奏,速度加快了,突出了欢快的热烈气氛, 充满了生机,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 赛龙舟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最杰出的代表作品。该作品完成于1939年3 月。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具有悠 久文明历史的伟大祖国,歌颂了中国人民坚 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描绘了一幅幅中华民族 抗日卫国的壮丽图景。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混声合唱)、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 声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 来》(配乐诗朗诵)、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 声合唱)、
拓展与探究
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混声合唱《保卫黄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 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九个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500公里, 是我国第二大河,流域面积约75万平 方公里。上游多湖泊,含沙量少。中 游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显著增加, 其输沙量约占全河的90%。所以民间 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河一碗水, 半碗泥。”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因水 流缓慢泥沙积聚而形成“地上河”, 全靠人工筑堤。
《黄河船夫曲》的主要动机-----象征着斗争和力量 《黄水谣》的主题-----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宽广崇高 和自由奔放 《怒吼吧,黄河》-----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打败日 本侵略者

音乐鉴赏PPT课件

音乐鉴赏PPT课件
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 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
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国家种质牧草中期库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国相继颁布相关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最先加入国际
《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整个作品的旋律发展基本上建立在三个基本主题上:
《黄河船夫曲》的主要动机-----象征着斗争和力量
《黄水谣》的主题-----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宽广崇高 和自由奔放
《怒吼吧,黄河》-----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打败日 本侵略者
拓展与探究
• 1 《黄河大合唱》你有完整欣 赏过吗?你最喜欢那一曲呢?为 什么?
• 2 听一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 河》,跟合唱版的《保卫黄河》 有什么异同?
左翼音乐家介绍
任光(1900-1941),浙江人,早年在法国学习钢琴 修理和作曲,回国后从事歌曲创作和电影、戏剧配乐等 工作。其代表作有《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王 老五》等。前期创作抒情婉约,后期创作雄壮坚毅。还 写有中国乐器合奏《彩云追月》(1935年)等。对抗 日歌曲在国内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人民音乐家
聂耳 冼星海
聂耳
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从1933年起,他正式开 始了自己为左翼电影或戏剧配乐,写插曲等音乐创作生 活.先后写了《开矿歌》、《饥寒交迫之歌》和《卖报 歌》等。
1934年是他创作最旺盛的一年,当时他自称是他的 “音乐年”。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打桩歌》、《打 砖歌》、《码头工人》、《苦力歌》、《毕业歌》、 《大路歌》等等。此外,他还改编整理了《金蛇狂舞》、 《山国情侣》、 《翠湖春晓》、《昭君出塞》等民间 器乐合奏曲。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课件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课件

音乐教育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冼星海的音乐创作对后世的 影响
音乐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机遇 与挑战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冼星海的音乐作 品及其影响
冼星海作品在当 代的传承情况
冼星海作品在国 内外的影响力
当代音乐家对冼 星海作品的传承 与发展
未来展望与建议
挖掘冼星海音乐作品的艺术 价值与教育意义
推动冼星海音乐作品在当代 的传播与传承
探索冼星海音乐作品在未来 的创新与发展
促进冼星海音乐作品在全球 范围内的推广与交流
07
• * 在抗日战争时期,冼星海的音乐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为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 * 在新中国成立后,冼星海的音乐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为新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 冼星海的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意义 * 对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 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 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 旋律激昂,展现了冼星海的 音乐才华和爱国情怀
《义勇军进行曲》:节奏明 快,旋律激昂,展现了冼星
海的音乐风格和革命精神
《保卫黄河》:旋律激昂, 节奏鲜明,展现了冼星海的
音乐才华和民族自豪感
音乐创作特点与影响
冼星海的音乐创作特点: (1)以民族音乐为根基,吸 收西方音乐元素 (2)创作手法多样,包括交响乐、合 唱、独唱等 (3)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1)以民族音乐为根基,吸收西方音乐元素 (2)创作手法多样,包括交响乐、合唱、独唱等 (3)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课件

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课件
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气魄,造成急速的 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塑造了一 种斩钉截铁的形象,虽有停顿,但其中有振 臂高呼的力量。
聂耳的重要作品
《毕业歌》 《义勇军进行曲》
《前进歌》 《码头工人》 《新女性》组歌 《铁蹄下的歌女》 《塞外村女》 《卖报歌》 《只怕不抵抗》
1934年由聂耳、田汉、任光、安娥、吕
骥等正式成立了上海左翼剧联音乐小组。他 们积极地介绍和宣传苏联革命音乐和马克思 主义的音乐观,呼吁造就真正能为劳动群众 所接受的大众化的“新兴音乐”。1933年 起,他们有意识地组织革命音乐工作者参加 当时的进步电影和戏剧等活动,为进步电影 和戏剧配乐作曲,如《渔光曲》、《桃李 劫》、《自由神》、《风云儿女》、《都市 风光》、《扬子江暴风雨》、《放下你的鞭 子》、《复活》等一批影片和戏剧的主题歌 和插曲为广大民众所传唱,风行全国。
《金蛇狂舞》运用了隔凡、螺蛳结顶的发展手 法来发展音乐。
猜一猜
这部作品叫什么? 作者是谁?你听完 后有什么感想?作 品描绘了什么?
黄河怒吼 太行巍峨
欣赏《黄河大合唱》
• 1934年3月,冼星海去探望坠马受 伤的青年诗人光未然,25岁的诗人满怀 激情地朗诵了新近创作的《黄河吟》, 冼星海被诗中那澎湃的心潮所打动, 他一把捉过诗稿说:“我能写好它!” 就一口气跑回自己的窑洞。6天后,当 他揉着熬红的眼睛走出窑洞时,一部 划时代的音乐杰作《黄河大合唱》诞 生了。
《怒吼吧,黄河》-----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打败日 本侵略者
拓展与探究
• 1 《黄河大合唱》你有完整欣 赏过吗?你最喜欢那一曲呢?为 什么?
• 2 听一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 河》,跟合唱版的《保卫黄河》 有什么异同?
1《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

《音乐家冼星海》课件

《音乐家冼星海》课件
《夜半歌声》
创作于1936年,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歌曲 ,表达了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
《只怕不抵抗》
创作于1937年,是一首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抗日 歌曲,歌词简洁明了,旋律轻快有力。
05
冼星海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冼星海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 杰出的音乐家之一,被誉为中 国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传承与弘扬冼星海精神,有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推动中国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THANKS
《音乐家冼星海》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冼星海简介 • 冼星海的音乐成就 • 冼星海的生活与人格魅力 • 冼星海的代表作品介绍 • 冼星海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01
冼星海简介
出生背景与家庭
出生地与家庭背景
冼星海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他的父 亲是船工,母亲则是一位贤良的家庭 妇女。家庭贫困,生活艰难。
冼星海的作品在国际上广受赞誉 ,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世界认可

他曾获得苏联最高荣誉“斯大林 文艺奖”,这是中国艺术家首次
获得此殊荣。
冼星海的国际影响力和荣誉不仅 代表了他的艺术成就,也彰显了
中国文化的魅力。
04
冼星海的代表作品介绍
《黄河大合唱》
创作背景
1938年,诗人光未然在延安的黄 河之畔创作了《黄河吟》,冼星 海听后深受感染,便在延安窑洞 的油灯下创作了《黄河大合唱》

内容概述
《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 描绘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 悲壮画卷,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顽
强抗争精神和不屈意志。
艺术特点
作品采用了丰富的音乐形式,如 合唱、独唱、对唱等,以磅礴的 气势、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感为特色。 《在太行山上》创作背景

聂耳、冼星海PPT2

聂耳、冼星海PPT2
人民音乐家
聂耳 冼星海
聂耳
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从1933年起,他正式开 始了自己为左翼电影或戏剧配乐,写插曲等音乐创作生 活.先后写了《开矿歌》、《饥寒交迫之歌》和《卖报 歌》等。 1934年是他创作最旺盛的一年,当时他自称是他的 “音乐年”。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打桩歌》、《打 砖歌》、《码头工人》、《苦力歌》、《毕业歌》、 《大路歌》等等。此外,他还改编整理了《金蛇狂舞》、 《山国情侣》、 《翠湖春晓》、《昭君出塞》等民间 器乐合奏曲。 1935年4月,东渡日本,准备去苏联深造,出国前后 又写了《义勇军进行曲》和《铁蹄下的歌女》。7月17 日因游泳不慎,不幸淹没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的鹄沼 海中,终年不到24岁。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中创作了近300首 音乐作品和大量论文。塑造了无数生动的艺术形象 ,并以他对革命音乐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 乐家”称号。作品有《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 》、《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他在 延安鲁艺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我国音乐艺 术的不朽名作。冼革命方向,全面反映在反帝爱国 斗争中。他不断探索音乐创作与群众的密切结星海 以自己毕生的艺术实践,不懈地坚持了以聂耳为代 表的中国新兴音乐的合,努力创造既有鲜明民族特 点又富于强烈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各类音乐作品 ,为发展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 要贡献。
聂耳的重要作品
《毕业歌》 《义勇军进行曲》 《前进歌》 《码头工人》 《新女性》组歌 《铁蹄下的歌女》 《塞外村女》 《卖报歌》 《只怕不抵抗》
《铁蹄下的歌女》由许幸之作词, 聂耳谱曲,创作于1935年,是电影 《风云儿女》的插曲。歌曲为三部 曲式,旋律悲痛、深情,但又富于 强烈的戏剧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在敌人铁蹄之下歌女们的悲惨境遇 和愤懑的呼声。整个作品蕴含着催 人泪下的悲剧 力量,被誉为我国近 代音乐史上抒情歌曲的典范之作。

《人民音乐家》课件

《人民音乐家》课件

丰富精神世界
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能 够打动人的内心,丰富个 人的精神世界,提高生活 品质。
激发创造力
学习人民音乐家的作品有 助于激发个人的创造力, 培养创新思维和艺术灵感 。
05
人民音乐家的传承与保护
音乐教育的普及
音乐教育是传承和保护人民音乐家的 关键途径之一。通过音乐教育,可以 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传承和发扬人 民音乐家的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多元化,让学生了 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对人民音 乐家的认识和理解。
音乐教育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音乐技能,同 时了解人民音乐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音乐会的举办
举办音乐会是对人民音乐家最好的传承 和保护方式之一。通过举办音乐会,可 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人民音乐家的
《人民音乐家》ppt 课件
• 人民音乐家简介 • 人民音乐家的代表人物 • 人民音乐家的作品 • 人民音乐家的艺术价值 • 人民音乐家的传承与保护
目录
01
人民音乐家简介
人民音乐家
指那些扎根于民间,创作出大量反映人民心声和时代变迁的音乐 作品的艺术家。他们以音乐为媒介,为人民发声,为时代画像。
人民音乐家的特点
提升社会审美水平
人民音乐家的优秀作品能 够引导人们欣赏高雅艺术 ,提升全社会的审美水平 和文化素养。
促进社会和谐
音乐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 凝聚力,人民音乐家的作 品能够增进社会团结和和 谐氛围。
对个人审美的提升
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欣赏和学习人民音乐 家的作品,人们可以培养 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 美情趣。
整理和出版可以与专业的出版社合作,共同推广和宣传人民音乐家的音 乐文化。同时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文献资料数字化保存,方便更多 的人学习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5年4月,东渡日本,准备去苏联深造,出国前后
聂耳与我们血脉相连
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是聂耳在1934年根据传统 音乐《倒八板》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 奏曲. 《倒八板》是将《老八板》的尾部变化 发展作为乐曲的开始部分形成的,故称《倒八 板》在改编中,聂耳运用了传统的“隔凡”、 “螺蛳结顶”的手法,加强了锣鼓欢快的节 奏,速度加快了,突出了欢快的热烈气氛,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 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九个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500公里, 是我国第二大河,流域面积约75万平 方公里。上游多湖泊,含沙量少。中 游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显著增加, 其输沙量约占全河的90%。所以民间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
欣赏《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人,人民
音乐家。出身于贫苦的船工家庭。在中学时开始学 习音乐。1926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小 提琴及作曲理论。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
• 1934年3月,冼星海去探望坠马受 伤的青年诗人光未然,25岁的诗人满怀 激情地朗诵了新近创作的《黄河吟》, 冼星海被诗中那澎湃的心潮所打动, 他一把捉过诗稿说:“我能写好它!” 就一口气跑回自己的窑洞。6天后,当 他揉着熬红的眼睛走出窑洞时,一部
左翼音乐家介绍
任光(1900-1941),浙江人,早年在法国学习钢琴 修理和作曲,回国后从事歌曲创作和电影、戏剧配乐等 工作。其代表作有《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王 老五》等。前期创作抒情婉约,后期创作雄壮坚毅。还 写有中国乐器合奏《彩云追月》(1935年)等。对抗 日歌曲在国内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
套曲,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地反映了时代精神, 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2 冼星海的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富有时代特征,
超越了时代局限,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
整个作品的旋律发展基本上建立在三个基本主题上:
《黄河船夫曲》的主要动机-----象征着斗争和力量
《黄水谣》的主题-----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宽广崇高 和自由奔放
拓展与探究
• 1 《黄河大合唱》你有完整欣 赏过吗?你最喜欢那一曲呢?为 什么?
• 2 听一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 河》,跟合唱版的《保卫黄河》 有什么异同?
人民音乐家
聂耳 冼星海
聂耳
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从1933年起,他正式开 始了自己为左翼电影或戏剧配乐,写插曲等音乐创作生 活.先后写了《开矿歌》、《饥寒交迫之歌》和《卖报 歌》等。
1934年是他创作最旺盛的一年,当时他自称是他的 “音乐年”。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打桩歌》、《打 砖歌》、《码头工人》、《苦力歌》、《毕业歌》、 《大路歌》等等。此外,他还改编整理了《金蛇狂舞》、 《山国情侣》、 《翠湖春晓》、《昭君出塞》等民间 器乐合奏曲。
本课总结
《金蛇狂舞》是作曲家聂耳根据传统乐曲 《倒八板》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 乐曲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船的热 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左翼音乐运动是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
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革命音乐运动。重
猜一猜
这部作品叫什么? 作者是谁?你听完 后有什么感想?作
黄河怒吼 太行巍峨
最杰出的代表作品。该作品完成于1939年3 月。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具有悠 久文明历史的伟大祖国,歌颂了中国人民坚 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描绘了一幅幅中华民族
全曲包括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以朗诵和乐队将各乐章 相连。八个乐章服从于一个主题:抗日、爱国。每个乐章 的音乐相对独立,但是情感发展始终非常紧密、统一。
拓展与探究
1 《金蛇狂舞》运用了那两种发展手法?
隔凡,螺蛳结顶
2 这首作品也许你在初中音乐欣赏课 中欣赏过。今天,作为高中生的你, 由于文化知识及欣赏水平的提高,再
毕业歌
《毕业歌》是影片《桃李劫》 的主题歌,1934年作。鲜明地 反映了当时最迫切的主题—— 唤起同学们走上抗日第一线,不
思考题
❖ 《毕业歌》中多处采用了休止符、丰富的 句式和短句,请问这对塑造音乐形象有什 作用?
❖ 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气魄,造成急速 的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塑造了 一种斩钉截铁的形象,虽有停顿,但其中有
聂耳的重要作品
《毕业歌》 《义勇军进行曲》
《前进歌》 《码头工人》 《新女性》组歌 《铁蹄下的歌女》
▪ 1934年由聂耳、田汉、任光、安娥、吕
骥等正式成立了上海左翼剧联音乐小组。他 们积极地介绍和宣传苏联革命音乐和马克思 主义的音乐观,呼吁造就真正能为劳动群众 所接受的大众化的“新兴音乐”。1933年 起,他们有意识地组织革命音乐工作者参加 当时的进步电影和戏剧等活动,为进步电影 和戏剧配乐作曲,如《渔光曲》、《桃李
张曙(1909-1938),安徽人。1926年入上海艺术大 学音乐科,后入国立音专主修声乐。其代表作有《日落 西山》、《丈夫去当兵》、《打豺狼》、《洪波曲》等。 1938年在桂林死于日本飞机的轰炸中。
吕骥(1909- ),湖南湘潭人。曾在国立音专学习, 30年代是左翼音乐家的早期参加者和重要领导者。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