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区叶榭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松江区叶榭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城市化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我国要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就必须同时提高城市化水平。然而,不得不承认我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让7亿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经验,总结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以城市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和推动区域性的城乡一体化,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必经之路。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调研,探寻郊区乡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促进该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国际论坛上指出: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是促进广大农民的自身发展和公平发展,应当承认和保障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权[。2010年党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曾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的目标都是为了能够实现城乡一体化。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目的

2011年是我国进入“十二五”的第一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表示,“今后不管你生活在东部还是西部,不管你居住在农村还是城市,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2],包括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在“十二五规划纲要”[3中,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单设一篇,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

新华网, 查阅时间:2011年4月.

[2]新农保五年内覆盖城镇..中国日报财经频道,查阅时间:2011年4月.

3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2011年3月16日发布.

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5年中,城乡居民将逐步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目前,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作为一个正在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小镇,透视该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了解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村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情况。同时,笔者试图通过研究第一手资料的调查从中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确定选题后,笔者开始着手于搜集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且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文献资料中获取了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且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文献中提炼出笔者的新观点,形成新认识并提出自己创新的观点。

2.访谈调查法

确定选题后,笔者在叶榭镇范围内对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实践调查,并且通过对城镇居民、乡村农民以及乡镇相关干部的访谈,获取目前实际的发展情况,同时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获取了对本论文有用的信息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归纳叶榭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五、主要概念界定

城乡一体化理论在不同的领域各有不同的论述, 在此仅引用社会学的观点。城乡一体化是“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1而城乡一体化的几个维度,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维度。

第二章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城乡一体化作为促进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的先进理论,从最初的提出乃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经历了较长的时间。

1景普秋、张复明,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进展与动态,城市规划,2003年06期,27—32.

国外城市化起步较早,因此其城乡一体化理论较我国发展的也更快,虽然直接研究城乡一体化理论的较少。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了城市和农村的关系,认为从城乡合一到城乡分离再到城乡差别消失,这一对立统一运动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他认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1]着名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恩格斯面对西方日益激化的城乡矛盾,最早提出了“城乡融合”(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一理论目标,同时指出了要实现城乡融合的两大标志,即在于消除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其最主要的途径即消除旧有的那些分工体系。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关系,指出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寓于乡;第二阶段,城乡分离;第三阶段,城乡融合(一体化)。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之后,不断有学者对城乡融合的概念及规划实践作了有益探索,包括赖特的区域统一体(Regional Entities,即通过建立整体化的,清晰的区域交通网络,在交通轴交叉点形成城镇集聚,构成多中心城镇功能以及相对集中的空地系统)、麦基的城乡混合体(Desakota,在印尼语中,Desa意指城市,Kota意指乡村,麦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亚洲国家的城乡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城乡之间的传统差别和城乡之间的地域界限日渐模糊,城乡之间在地域组织结构上出现了一种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趋向城乡融合的地域组织结构)、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系统(以自然,即森林、田园、动物为中心的地域规划观念,是一种全新的国土规划。在以自然系的农林带,包括渔业在内的生命产业为中心的绿色如茵的田园地带、山区地带,井然有致地配置校园、文化设施、先进的产业和民宅,建设一个自然、学术、文化、产业、生活浑然一体、完全融合的物心俱丰的复合社会)及芒福德的城乡整体规划思想(强调城市规划的主导思想应重视各种人文因素,从而促使欧洲的城市设计重新确定方向)。法国社会家孟德拉斯提出了“城镇和小都市被并入乡村系统”,拯救人们遗忘的乡村等观点。斯卡利特·爱波斯坦(Tscarlett Epstein)与戴维·杰泽夫(David Jezeph)认为发展中国家大都沿袭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1],采取

[1]卡尔·马克思.资本论.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卷1,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245.

[1] Scarlett Epstein, David Jezeph. Development-There is Another Way:A rural-Urban Partnership Development Paradigm[J]. World Development,2001:2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