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四性及综合保障业务平台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备四性及综合保障业务平台问题
2011年05月19日20:31中国经济新闻网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王可在2011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
返回直播专题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我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装备四性及综合保障业务平台问题,一个是业务现状及问题,第二,国内外技术现状和趋势,第三,需求的分析,第四是总体方案,第五,是重点技术工具介绍,第六,是一些案例。

开始的时候,鉴定一下演讲的技术范围。

大家可能都知道,装备的可用性、可信性以及综合保障是很大的范畴,但是我们今天就想局限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企业上,就是设计研制装备的企业角度来分析四性及综合保障问题。

我们这里讲的四性是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安全性,其实是远远不止的,从我们工作重点来说局限在四性,还有环境适应性、系统稳定性,对于民用的涉及到经济性、舒适性,对于军工企业来说,这四性最重要的。

综合保障分两块,一块是保障性,一个是技术服务性,保障性主要为了解决保障性的设计、分析,
以及保障资源的研制,技术服务,主要就是一些维修服务、备件服务、训练服务等其他服务,这是今天讲的范围。

大家知道四性和综合保障,目标不用说了,主要就是为了提高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对于不同行业不同种类的装备,战略完好性有很多的指标,我们不用细讲了。

那么基于这些目标,围绕目标,我们四性及综合保障的需求集中在这几部分。

第一,就是研制单位,如何落实用户提出的,本身单位提出的综合保障的要求,这就涉及到总体所,分总体所,以及成品单位、配套单位、生产工厂方方面面的问题。

第二个需求,就是各个单位必须给使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保证使用单位使用好,对维修单位提供支持,保证能对装备进行及时的、有效的维护维修,同时大家也知道,装备的综合保障费用现在是越来越高,从国外到国内,如果不好好控制的话,都是挺难以承受的。

另外,就是装备综合保障或者四性综合保障的领域内,技术手段与设计、产品、组装手段差距非常大,这是一个挺大的缺陷,我们四性综合保障涉及的手段,真正能匹配我们的主装备的设计手段。

除了需求之外,看一下目前国内研制单位的实行的现状,对于装备研制单位来讲,四性综合保障来说,首先就是需求及指标管理,下面就是四性的设计和分析,然后是保障性的设计,保障性的分析,以及保障资源的研制,最后,就是技术服务。

目前刚才说的各种业务,在装备研制的论证方案、研制定型、部署使用各个阶段,重点都是不一样的,大家看到这是一个时间延续的大走势图,上面是对于总体单位,下面对象分总体单位或者成品单位,这里面有很多配合关系,有总体单位做四性设计的时候,需要分总体单位配合,总体单位做保障资源的时候,也需要成品单位、分总体单位的保障与支持。

在这里,有非常繁杂的业务流程,对四性部分,业务流程我们分出一些局部来看,设计因素非常多的,这是综保方面的设计流程和局部,这是技术服务的业务流程,主业务流程。

总的来说,我们装备研制单位的现状,可以是这几点。

就是说技术水平落后于主装备的设计水平,第二,设计能力受到很多技术手段的限制,还有一个就是设计成果对产品设计、主装备的设计影响很小,对四性及综保来说,很大一块必须要影响主装备的设计,因为主装备带来的缺陷,往往是后面装备保障所不能弥补的。

问题在哪里,刚才提的是现状。

有五项。

第一,我们认为缺少四性及综保的平台,第二,四性、综保工作与主装备设计比较脱节的,第三,一般总体单位缺乏对分总体或者成品单位的监控和沟通,第四,缺乏很多工具,第五,缺乏标准和规范及检查手段。

比如说设计工具来说,试验工具来说,大家通行的认可,对于设计工具CAD、CAE的应用情况来说,有一个PDM管理,试验来说,采集评估工具来说,下面有一个PDM,对于综保方面,很多单位有工具,但是下面的支撑平台没有,这是一个巨大的缺陷,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的。

进一步的问题,就是数据的分散,形成很多信息孤岛,利用率比较低,第二,来自外厂、用户、其他试验场所的数据收集能力很差,没有办法收集数据,因为没有数据平台;第三,还是刚才各位专家说的,试验领域是这样,综保领域也是
这样,知识传承上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于没有数据平台,由于缺乏中间的数据平台,所以使得在综保设计里面的很多工具没有办法连串起来,就没有办法建立比较完整规范的业务流程,同时由于业务流程建不起来,使得本来应该业内认可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要求的问题,没有办法通过设计总的库手段,真正体现在各个设计环境,对设计环境进行控制和要求。

第二个现状,就是四性综保与设计脱节,对于主装备设计工作不清楚,不了解技术现状,阶段、机械、版本、评审手段、评审过程怎样的,四性及综保方面了解都比较少,就是相互之间是隔离开的。

第三个现状,就是缺乏对成品配套单位的监控,这不用说了,因为没有这个系统,任何信息难以全面获取成品状态信息,就没有办法监控成品单位的设计工作质量。

最后出了问题,大家互相推诿。

带来的问题,就是没有基础的数据,由于没有成品或者分系统的基础数据,使得全系统的数据可靠性、保障性的综合难以达成,现在目前有很多型号里面,四性的指标都是人为的成分居多,科学的成分往往是缺乏的。

第四的现状,缺乏四性的综保工具,在很多环节,虽然买了一些工具,但是这些工具水土不服,有些不好用,有些不够,就是缺乏标准。

四性及综保的领域,国标有很多,但是标准在任何一个单位贯彻都打了非常大的折扣,更多是依靠人的经验和试测试水平。

对于技术的现状及趋势上,根据分析以后,现在目前在四性综保里面,平台化、集成化、智能化仍然是非常典型的趋势,对于技术手段来说,我们总结出来的内容,就是要让四性及综保进行全周期覆盖、全资源集成、全系统协同,全数据管理,全系统协同就是从各个单位来说,上级单位、研制单位、分总体单位都能够进行全面的协同,全数据管理包括三大类数据,四性、综保、服务数据都能够管理起来。

下面就是需求分析,把前面的问题,现状、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我们总结出,对于四性及综保有这么几点需求,第一实现以业务工作的信息化,实现四性综保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协调一致,第三,设计与技术保障服务一体化,用户任何反馈的信息,能够迅速定位到设计过程中的某些部门,某些环节,甚至某些文件和数据上。

最后这个平台要能满足集成及扩展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用户角度,对于总师来说,方便监控四性综保业务进程,对主管来说,整合工具和业务流程规范化,对于四性具体工程师来说,最大的烦恼,如何把自己设计的一些要求、规范、大纲真正贯彻到产品设计过程中,对于综保方面,就是比较高效的编制综保资源,同时收集用户使用故障,用户使用装备和装备发生故障的信息,有一个基础的共性要求,要全周期的支持四性,就是全生命周期支持,然后把四性综保融合起来,保证一致性和符合国标、国军标。

我们不断提到标准和规范的意义,在综保里面,每个环节都有标准,从1000到5000的系列标准,我们都要开展研究,同时使标准真正贯彻到系统里。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瑞风公司提出了四性对综保解决方案,就是基于统一的四性及综保平台,整合多种资源,就是把多种软件工具、手段、数据整理起来,在产品设计环节,就是PDM环境支持下,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四性及综保环境,首先基础的数据平台,再上面就是产品设计环境的支持下,就是PDM环境支持下,把各个数据融合起来,这个平台称之为LDM,用于国外的综合保障,我们取LDM 作为我们技术领域或者平台的代名词。

在需求指标管理里,提供需求指标的收集管理,提供需求跟踪能力,对四性设计里,对四性设计规划、准则、要求以及各分系统的四性设计,以及对系统级别的四性综合分析评估,对于保障性分析及综保方案里,就包括了任务抛面等,对资源保障,就是资源规划等,最后,就是对于技术服务部分,包括信息的收集,故障闭环流程,还有其他故障诊断、训练资源。

对外,有一些外围的,对于成品单位,在四性设计部分,在综保设计部分,都有很多的衔接关系,对于用户更多的就是把综保的资源发送给用户,由用户建立综保,真正建立起来,同时有信息反馈回来,最后通过整个系统服务,提出一些系统改进问题,从各个环节问题收集出来,对设计产生影响,整个主业务流程就是这样的。

和单位主装备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论证方案、研制、试验运行和使用国防军工系统,定位的几个通行的过程来说,对于装备来说,一般基于PDM
核项目管理还有其他环境,上面架构各种设计管理工具,包括TDM试验平台。

对于综保来说,四性及综保来说,包括需求、四性设计、保密分析等手段,中间通过LDM,就是四性及综保平台进行衔接,和PDM构成一个非常紧密的衔接关系,通过PDM把产品结构信息、技术状态信息各个方面,输送到LDM来,通过这一点衔接PDM所有的关系。

同时有一些最重要的文档信息、结果信息都反馈回PDM,就是在我们产品主装备设计、图纸技术文件设计等很多重要内容,都是来自四新及综保设计领域,构成完整的PDM系统。

我看一下四性综保业务平台的组成,系统组成情况,刚才我们说了,现在分成三块,第一块,是四性及综保数据管理平台,就是LDM,这个结构是这样的,第二块,就是四性及综保设计业务的工具级,真正执行四性及综保业务的,工具级包括四性分析、保障性分析,以及各种保障资源的研制。

第三块,技术保障服务工具级,主要就是单位对用户提供一些技术服务的各种手段,除此之外,还有和产品设计环境、单位管理环境进行衔接,包括项目管理、产品数据管理、需求管理,最后和用户以及成品配套单位进行衔接,成品配套单位在设计方面,提供一些保障性的衔接,成品方面的技术数据,使用单位就需要反馈装备使用情况以及故障情况,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四性及综保业务的组成。

整个系统都建构在一个四性及综保平台之上,建立在LDM基础之上,有了LDM,所以使得业务流程能串起来,数据能融合起来。

刚才说的是系统的组成,功能组成,真正的系统在各个单位运行起来,是什么应用模式呢?大家可以看到,各个单位一般都有自己的主门户,单位有业务、流程、产品数据等管理,在这个框架之下,我们的综保业务,首先在LDM平台上构建业务门户,在这个框架下,把刚才提到的各种专业模块嵌入到环境里,保证这套系统和单位已有的信息系统融成整体。

使用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不符合用户的管理习惯,都有很大的问题,我们提出4层应用的
模式,专业工具软件、专业任务面板、业务门户、数据库浏览等,面对专业数据、任务信息、专业综合信息、全部信息的管理,用户在一般使用过程中,进入到系统入口点,就是这个业务门户。

四性及综保业务系统和整个单位的系统有什么关系?因为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必须和单位本身业务信息化系统集成,这部分闪烁的部分就是基于LDM
各种系统,需要和PDM系统,相当于PDM系统上的子平台,或者分专业平台,同时和项目管理流程及很多方面,都有很重要的管理。

本单位的主门户能进入到四性及综保,其他的OA工具都在这个环境里有一些融合的关系。

从数据的部分来说,就是我们提出的思路就是,对于一个单位的PDM或者主的数据库来说,应该管理的是最核心的、最重要的产品数据结果和重要的技术状态信息,而对于像四性及综保来说,管理更多的是业务过程的信息以及专业性的信息,就是包括四性设计的专业信息,综保资源方面的专业信息,有很多专业信息现在的PDM负担太重管不了,就是这些数据管理定位,综保本身的数据都是来自四性及综保工具的。

在这个技术方案体系内,有很多技术,我们就挑出几个重要的给大家汇报一下。

刚才说到四性综保数据平台,下面就是四性综保设计业务工具,可靠性、维修性、虚拟维修验证、保障性分析及保障性方案,第四,保障设备研制规划管理。

综保数据平台,大家已经看到结构了,在数据平台上,能融合和本单位的系统,以及用户单位、配套单位进行一些衔接。

数据模型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整体结构,因为必须保证把四性和综保数据模型融合起来。

基础功能,就包括了刚才说的最底层的使用模式里,对四性及综保信息浏览查询显示,各种功能界面,中间查询能力还提供局部和全局查询能力,类似在单位的四性及综保提供百度式的权威检索工具。

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业务框架部分,LDM里面,我们刚说LDM分两大块,一个是数据库部分,第二,业务框架及工具部分,业务框架说了操作模式,用户从
门户进来看到的日常应用数据,从业务门户里可以基础信息浏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