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的乡—位于遂川县西南边陲,是遂川县茶叶种植第二大乡镇。
近年来,依托茶叶产业优势,按照“引龙头、育大户、建基地、拓市场”的发展思路,不断扩大茶叶产业种植规模,致力增强贫困村、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努力探索依托优势产业加快脱贫的新路子。
目前,全乡茶园面积X万亩,产量X余吨,产值X余万元,全乡近X余人从事茶叶相关行业,X余户贫困户发展茶产业,户均增收X余元。
一、基本情况
一个良好的生态。
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湘赣边界,地势起伏,峰峦叠翠,昼夜温差大,气候湿润多雨,常年云雾缭绕,有山地面积X多万亩,土壤为花岗岩风化而成的微酸性麻沙泥土,疏松肥沃,PH值在X之间,有机含量丰富,极有利于茶叶生长中茶素、芳香物质及各种氨基酸的合成,是得天独厚的宜茶之地。
一个悠久的历史。
XX是XX传统产茶区,种茶、制茶及品茶的历史久远。
当地人工种茶始于明末,盛于清初,至清乾隆时已有规模,晚清的淋洋茶叶专业市场,XX茶叶交易量千余斤。
目前全乡茶园面积已发展至X万X千余亩。
一个独特的品牌。
本乡特产XX牌绿茶具有“外形翠绿披毫、香气清高纯正、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醇厚特甘、回味悠长耐泡”等优异品质,曾多次评为XX省优质名茶,XXXX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是XX最具名气的传统名茶之一。
二、主要做法
一是新建茶叶基地。
XX至XX年,省农业厅帮扶工作组考察我乡地理条件后提出在XX新建X亩茶叶基地,提供扶助资金X万元,并从省茶科所引进技术指导、茶叶新品种,茶叶产量得到大幅提升,农户种植热情高涨。
我乡乘此时机采取农户自建、干部领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共建、与县直单位合建和吸引外商投资兴建等多种形式扩大茶叶基地建设。
重点在XX公路、XX公路和XX公路沿线,南风面景区建设高标准、高产示范基地。
新建集中连片X 亩以上基地X个,其中久营、大淋公路可视范围内分别建立基地X个、X个。
新建集中连片X亩以上茶叶基地X个,其中久营公路可视范围内X个。
茶园面积由X年代的X千余亩增长到X万XX千余亩。
二是扶持龙头企业。
积极引进、培育大企业,引进了XX食品有限公司、XX有限公司、XX 有限公司、XX有限公司等四个龙头企业,创立了“XX”、“XX”、“XX”等XX品牌。
通过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较完善的销售网络,成功扩大了茶叶销售市场,强烈增加了茶农扩大茶叶生产规模的信心。
如梦圆春茶叶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电商扶贫的方式,线上年销往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X余斤销售额达X余万元,线下通过品牌连锁店的形式年销售量达X万余斤X余万元。
三是组建专业合作社。
进一步拓宽产业基地建设模式,组建X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其中县级X个,乡级X个。
如阡陌村世宝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当地零散茶山汇聚成片,形成X亩茶产业基地。
利用干部领建、农户自愿的形式,由政府提供X元扶助资金入股产业扶贫基地组建合
作社,联系贫困户X户,不仅覆盖了全村X户贫困户,还涵盖了XX、XX、XX等X个村的X 户贫困户,合作社每年付给农户租金X元每亩,产茶时雇佣茶农采摘鲜叶以每斤X元回收,年底农户每户分红X元。
四是兴建茶叶交易市场。
我乡虽然茶叶种植面积较广,但缺少固定的茶叶交易场所,茶农采摘的鲜叶大多坐等茶贩上门收取,影响茶农种茶的积极性和收成。
为解决茶叶销售网点少的问题,今年,我乡争取脱贫攻坚指挥部、茶叶局的扶持资金,对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XX 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力量的帮扶,兴建了XX、XX2个茶叶交易市场,为XX村、XX村、XX村等村X余户村民销售茶叶提供了交易场所,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提升了的整体形象,促进乡村振兴。
五是引导贫困户加入。
通过大力宣传,以政府扶助资金补助的方式吸引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由产业基地提供茶叶生产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既为当地农户的茶叶栽培、加工、制作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又为群众解决了茶叶难销的后顾之忧,全乡X个合作社共联系农户X余户,其中贫困户X户。
如深海公司租赁农户土地达X多亩,每年可为贫困户增加土地租赁收入X万元,增加劳务收入X多万元,贫困人口人均可增加X多元,让贫困户有着稳定的土地租金、劳务薪金、经营盈金“三金”。
三、取得成效
农业增效。
2011~2019年9年间,全乡新增茶园面积X余亩,年增加X余亩,特别是我乡重点推进的XX公路、XX公路、XX公路沿线和南风面景区新增茶园X余亩。
农村增彩。
依托茶叶资源,全力打造茶旅结合景点,在主要产茶地全部进行美丽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达到“青山绿水一幅画,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效果。
农民增收。
靠山吃山,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茶叶成为脱贫致富的金叶子和摇钱树。
四、问题及困难
一是总体面积偏小,难以形成主业群。
我乡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XX、XX、XX、XX、XXX等村,且半数茶园面积分散在农户的房前屋后、山脚田边,这样的栽培模式既不利于规范化管理,也不利于机械化作业。
产地的分散,技术的不成熟导致茶叶采摘、加工方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春茶期间,请人采茶和制茶连高价都请不到人,严重制约春茶及全年茶叶产量。
二是品牌宣传不够,销售渠道单一。
我乡虽有XX、XX、XX等茶叶品牌,但是在外知名度不够,优越的品质未被外界充分了解。
究其原因是广告宣传工作基本没有启动,参加省、市举行的展销、联宜、推介等活动也很少,没有发挥狗牯脑优质品牌效应。
茶叶的收购普遍采取入户或定点回收的方式进行,销售方式还是老旧的专卖店、土特产销售点等模式,销售渠道单一。
三是专业人才、技术不足,对茶叶的深加工不够。
目前很多农户就采摘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春
茶。
夏茶、秋茶虽会采摘,但因技术不成熟,人力成本过高的原因生产的很少。
我乡生产的绿茶保鲜期很短只在春茶旺季喝到新鲜茶,而到年末春节消费旺季时,就只能喝上很不新鲜的“老茶”。
四是疫情对茶产业的影响较小。
本地茶叶深耕、除草、施肥均在上年度10-11月份,采摘时间集中在清明前后,生产的茶叶基本在本县销售,因此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小。
五、建议及对策
一是加大茶叶扶持优惠政策力度。
一是出台政策鼓励乡村发掘产业文化内涵,将各产业基地打造成集农业生产、旅游服务、红色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全力打造茶旅结合美丽乡村示范点;二是加大茶叶种植奖补力度,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三是对龙头企业加大政策倾斜,推进产业基地和合作社建设,以龙头企业为“车头”,以产业基地合作社为“站台”,穿针引线、以点带面,新成完善的联贫带贫机制,通过合作社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模式,降低农户种植风险,实现收益稳步提升,保证脱贫的长效。
二是构建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切实推动产品销售。
一是发掘XX品牌价值,延伸子品牌,可以命名为XX等,形成“1+N”的品牌链条模式;二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举办茶叶赛事、建立标准化茶叶交易市场、讲好茶叶故事来浓厚中国茶乡的氛围;三是拓宽销售渠道。
改变传统“专卖店”模式,通过XX网店、直播销售等手段,利用实体店+网络销售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双拳出击,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对接大型企业加大宣传做好消费扶贫采购。
三是寻求技术支持,加大人才与技术的输送。
一是对接XX大学、茶校等高等学校,邀请专业人士从选种、种植、采摘、保存、加工等环节进行指导。
定期举办茶叶种植、茶叶制作技术培训班,培养当地种植能手,成立当地产业技术队伍。
加大电商扶贫培训,对有意向从事电商的农户聘请专业人士对其网店进行装修,对其销售过程进行指导。
二是加大对本地茶种如XX群体种、苦茶等的保护,建立苗圃,节约种植成本、扩大种植面积。
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茶叶品牌。
三是在种植、采摘过程中引进机械化手段节省人力。
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对茶叶加工进行改进,延长茶叶保鲜期,开发新的茶饮品,更深一步挖掘茶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