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体系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体系的构建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性要求,认真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德育实践的丰富经验,改革我国高校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创新性地提出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德育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思路,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通过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创新德育实践理念、内涵、手段以及考核评价方式,广泛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31-02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践行“三个紧密结合”,努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青年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这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普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发展能力,不仅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也必将开辟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境界。
一、国内外德育实践开展情况
德育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现代化,大学生德育实践引起了国际社会和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
美国学者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书中提出活动性德育,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和行为习惯为主要任务,并认为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是活动性德育的重要形式。
美国学者杰克逊(p.w jackson)提出隐性德育,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以隐蔽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德及行为方式。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德育改革中提出的新概念“心的教育”,着眼于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尊重生命之心,尊重他人之心,重同情、正义、公正之心,开拓新时代的积极进取之心。
教育对象实践空间的获取与德育的方法手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美国、日本等国家在不断探索实践中,结合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精心选择适当的德育实践空间与实施的方法与手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当前,在我国也越来越多地关注高校德育实践,并将大学生德育实践问题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各高校强烈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探索建立大学生德育实践体系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
但是,从广泛调研和社会反响来看,我国高校的德育实践创新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同时受基础教育阶段以及社会和校内外教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还没有实现德育实践体
系的系统构建,德育资源的整合力还不强,德育的实效性仍然相对较低,还面临着诸如德育主体性的忽视、德育方法的滞后、德育内容与实践脱节、德育的基本途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人才培养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德育实践活动达到的目标及体系的构建
(一)德育实践活动的目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三大战略主题,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遵循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为目标,以实施德育实践为主要载体,以“四大模块”为德育实践考评体系的核心构成要素,以动态平衡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做保障,努力构建系统全面、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德育实践体系,把德育实践融入到课堂教学、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生活与实践等全过程,使我校的本科毕业生普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浓郁的人文精神、良好的文明修养、坚实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广大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就业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创新德育实践体系
1.德育实践创新体系的理念。
德育实践创新体系的理念为:以
人为本、以行立德、以德育智,以智促行,德才兼备。
该理念秉承科学性、继承性、时代性、实践性、前瞻性原则,重视中华民族道德教育优良传统,重视各时期高校德育的优良传统,借鉴西方近代先进德育理念,重视在实践中总结与提炼。
2.德育实践创新体系的内涵。
德育实践创新体系的内涵界定为,其实质是主体参与道德教育活动,它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大学生特定的行为方式为内容,以评价、考核、反馈手段来把握现实中的为人处事,当然它也为一定的动力所激励和指引。
包含:思想品格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法纪品行教育、政治品位教育。
在具体的德育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循实践性、渗透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
在行为活动中培养、考察学生的品德,既强调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又强调其道德行为的实践。
3.德育实践创新体系的实施手段。
一是实施理想信念教育工程,通过开展“两课”学习、红色践履等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诚实守信、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二是实施文明素养教育工程,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习惯等行为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养和行为规范。
三是实施安全健康教育工程,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演练、健康技能训练,提高大学生安全健康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四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通过开展科研立项、技能大赛、科普论文、发明创造等科技创
新活动,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五是实施社团活动工程,通过成立文体类、服务类、学习类、科技类社团,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特长兴趣,提高人际交往和组织领导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是实施社会实践工程,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感恩活动等,培养大学生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道德观,了解认知社会和用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七是实施职业素养教育工程,通过开展职业素养培训和职业拓展训练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职业素养和就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创业意识、丰富创业知识。
八是实施综合素质答辩工程,通过开展德育实践立项、建立档案、学期鉴定、综合素质答辩、成绩评定、计入学分等环节,全面客观地考核评价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以此推动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
4.德育实践创新体系的考核评价。
分为课程成绩、素质教育成果、个性体验心得体会、就业能力考核四个模块,既有横向的、阶段性的考核评价,比如课程或项目结业成绩评定、评定奖学金等,又有纵向的考核评价与激励调整,按照开展德育答辩开题、学期鉴定、综合素质答辩这条主线进行纵向考核和做出毕业结论,其中将就业能力考核列入综合素质答辩中及后期改进两个环节进行考核,最终作为毕业生的德育实践毕业成绩,载入德育实践手册,计入学生毕业成绩单。
(三)建立德育实践成效反馈机制
分为学生认同、教育觉知、社会反馈三个大的方面,不仅对德育相关课程建设做出反馈,促进不断改革创新,更对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专业教学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双重需要,形成高等学校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
【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学院青年才俊培养计划资助。
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增强高校德育实践成效的创新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24100;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三大’教育理念统领下的大学生德育实践体系创新研究”。
】
参考文献:
1.刘华利.实施德育实践“八项工程”提升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8)
2.邵广军.实施德育实践八项工程切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经济师,2011(10)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