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根治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4 癌肿直接侵犯其他器官或组织结构 ,和(或)穿透脏腹膜。
N 区域淋巴结
N11-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4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M 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结肠癌 分期
TNM分期:பைடு நூலகம்
Ⅰ期 T1-2N0M0 ⅡA期 T3N0M0 ⅡB期 T4N0M0 ⅢA期 T1-2N1M0 ⅢB期 T3-4N1M0 ⅢC期 任何T、N2M0 Ⅳ期 任何T、任何N、M1
结肠癌根治术
治性切除术
——右半结肠根
病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 并有上升的趋势。
病因 饮食与致癌物质:高脂肪 、高蛋白、低维生素、低纤维 素。 结肠的慢性炎症:溃疡性 结肠炎、Crohn病。 遗传因素: 癌前病变:家族性结肠息 肉病、结肠腺瘤性息肉。
因
病
病理与分型 1.大体分型: 溃疡型:最常见,瘤体中心凹陷,边 缘有结节状围堤样凸起,向肠壁深层生 长并向周围浸润。 菜花型:亦称肿块型癌。呈半球状或 蕈形肿块,向肠腔内突出,表面易坏死 、脱落、出血,向肠壁浸润浅,预后较 好。好发右侧结肠。 浸润型:癌肿沿肠壁各层浸润,伴纤 维组织增生,质硬,易引起肠腔狭窄及 肠梗阻。多发生在左侧结肠。
总结
• 无瘤技术要点: • 1、术前禁止灌肠; • 2、进腹后护皮; • 3、封闭肿瘤; • 4、探查要轻柔,注意顺序;
• 5、结扎肠管; • 6、高位结扎血管; • 7、建立“瘤区”,切除标本后更换器械; • 8、冲洗腹腔: 43 ℃蒸馏水
CME 手术操作的技术要点
• 保证脏层筋膜完整的锐性游离; • 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清扫; • 中央血管的高位结扎; • 联合脏器的扩大切除。
适用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 部癌。
范 围 包 括 末 端 回 肠 20cm 、 盲 肠 、升结肠、右半横结肠及其系膜 和淋巴结。
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 术前准备:
• 饮食:术前3~5半流食;术前1 ~2天流食
• 导泻:术前3天口服番泻叶; 术前1天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 解质散
• 口服抗生素:术前1天口服抗 生素
四、游离肠管,分离脏壁层筋膜
• 切开侧腹膜,游离回盲部及升结肠—切断右侧大网膜、肝结肠韧带、右膈结肠韧带, 游离肝区及右侧横结肠—由右侧向中央方向进行,游离胰头、十二指肠(Kocher 手法)和 肠系膜直至肠系膜上动脉的根部。
• 注意肿瘤的封闭。
五、切除标本、重建消化道
• 切断回肠—端侧吻合回、横结肠—闭合横结肠残端—移除标本(置于“瘤区”,更换 器械)—浆肌层加固—关闭系膜裂孔—放置引流、关腹。
腹部隐痛、大便习惯改变、 大便性状改变,进行性贫血、消 瘦、乏力者;
Ⅰ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 史;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辅助检查: 乙状结肠镜、纤
维结肠镜 X线钡剂灌肠 腹部B超 CT MRI 肿瘤标记物CEA
CT仿真内窥镜
治疗
原则: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 治疗。
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在内 的两端距肿瘤边缘10cm的肠段, 及其系膜,清扫区域淋巴结。 右半结肠切除术:
手术步骤
• 一、切口:右侧经腹直肌切口或旁正中切口入腹,注意护皮。 • 二、探查:顺序由远及近,先探查肝、脾、胃、盆腔、肠系膜根部及肿瘤两端肠管;
最后再探查原发肿瘤及受累脏器。注意肠系膜内三组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三、高位结扎血管,彻底清除淋巴结
• 向外牵开升结肠—切开系膜根部浆膜—与根部分离并切断、结扎回结肠动静脉—清扫 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病切断、结扎升结肠动静脉—于结肠中动脉右支根部切断并 结扎。
• 麻醉与体位:
• 仰卧位,全麻
全结肠系膜切除(CME)
• 概念:与直肠周围存在的 解剖平面相似,在结肠周围 也存在由胚胎发育形成的 明确的解剖学平面。脏层腹 膜由直肠向上延伸,覆盖左 侧的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直 至胰腺的后方,包被十二指 肠、胰头、盲肠、升结肠及右 侧肠系膜根。基于以上解剖 学特点,德国学者于2009年 首次提出CME的概念,即在 直视下连续锐性分离,将脏 层筋膜层从壁层分离,获得 被脏层筋膜层完全包被的 整个结肠系膜,保证安全地 暴露并结扎供血动脉起始 部。
理
2、组织学分类:主要为腺 癌,少数腺鳞癌(肛管)
管状腺癌:最常见。 乳头状腺癌: 粘液腺癌:恶性程度高。 印戒细胞癌: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 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腺 癌
粘液 癌
扩散和转移
直接浸润:向三个方向浸润扩散, 即肠壁深层、环状浸润和沿纵轴浸润 。
淋巴转移:是主要转移途径。分 为四组:①结肠上淋巴结;②结肠旁 淋巴;③中间淋巴结;④中央淋巴结 。
晚期肝转移、腹腔种植转移、远处淋巴 结转移肝肿大、黄疸、腹水、锁骨上淋 巴结肿大、直肠前凹肿块、恶液质。
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表 现:
全身症状(乏力、消 瘦、低热),贫血,腹部 肿块为主要表现。
左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
肠梗阻、便秘、腹泻 、便血等症状为主。
诊断
诊断方法:病史+体征+辅助检 查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下列表 现
血行转移:沿门静脉转移至肝, 也可转移至肺、骨和脑等。
种植转移:最常见为大网膜的结 节和肿瘤周围壁层腹膜的散在砂粒状 结节,亦可溶合成团块,继而全腹腔 播散,产生腹水。卵巢转移。
临床分期
T 原发肿瘤
T1 癌肿侵犯粘膜下层。 T2 癌肿侵犯固有肌层。 T3 癌肿侵透固有肌层抵达粘膜下层, 或浸润未被腹膜覆盖的结直肠周围组织。
术后处理主要归功于广大辛苦工 作的姑娘们,谢谢你们!!!
感谢下 载
临床表现
腹痛:早期症状之一。 排便习惯改变:早期症状。大便频或便 秘,便秘腹泻交替,血便、黏液便、黏液 血便。 腹部肿块:升结肠、降结肠肿块多固定 ,横结肠、乙状结肠肿块有一定活动度。 肠梗阻:作为首发症状就医者不少见, 其中以老年患者为多。 全身症状:
慢性失血,肿瘤坏死感染及毒素吸收 贫血、乏力、消瘦。
N 区域淋巴结
N11-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4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M 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结肠癌 分期
TNM分期:பைடு நூலகம்
Ⅰ期 T1-2N0M0 ⅡA期 T3N0M0 ⅡB期 T4N0M0 ⅢA期 T1-2N1M0 ⅢB期 T3-4N1M0 ⅢC期 任何T、N2M0 Ⅳ期 任何T、任何N、M1
结肠癌根治术
治性切除术
——右半结肠根
病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 并有上升的趋势。
病因 饮食与致癌物质:高脂肪 、高蛋白、低维生素、低纤维 素。 结肠的慢性炎症:溃疡性 结肠炎、Crohn病。 遗传因素: 癌前病变:家族性结肠息 肉病、结肠腺瘤性息肉。
因
病
病理与分型 1.大体分型: 溃疡型:最常见,瘤体中心凹陷,边 缘有结节状围堤样凸起,向肠壁深层生 长并向周围浸润。 菜花型:亦称肿块型癌。呈半球状或 蕈形肿块,向肠腔内突出,表面易坏死 、脱落、出血,向肠壁浸润浅,预后较 好。好发右侧结肠。 浸润型:癌肿沿肠壁各层浸润,伴纤 维组织增生,质硬,易引起肠腔狭窄及 肠梗阻。多发生在左侧结肠。
总结
• 无瘤技术要点: • 1、术前禁止灌肠; • 2、进腹后护皮; • 3、封闭肿瘤; • 4、探查要轻柔,注意顺序;
• 5、结扎肠管; • 6、高位结扎血管; • 7、建立“瘤区”,切除标本后更换器械; • 8、冲洗腹腔: 43 ℃蒸馏水
CME 手术操作的技术要点
• 保证脏层筋膜完整的锐性游离; • 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清扫; • 中央血管的高位结扎; • 联合脏器的扩大切除。
适用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 部癌。
范 围 包 括 末 端 回 肠 20cm 、 盲 肠 、升结肠、右半横结肠及其系膜 和淋巴结。
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 术前准备:
• 饮食:术前3~5半流食;术前1 ~2天流食
• 导泻:术前3天口服番泻叶; 术前1天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 解质散
• 口服抗生素:术前1天口服抗 生素
四、游离肠管,分离脏壁层筋膜
• 切开侧腹膜,游离回盲部及升结肠—切断右侧大网膜、肝结肠韧带、右膈结肠韧带, 游离肝区及右侧横结肠—由右侧向中央方向进行,游离胰头、十二指肠(Kocher 手法)和 肠系膜直至肠系膜上动脉的根部。
• 注意肿瘤的封闭。
五、切除标本、重建消化道
• 切断回肠—端侧吻合回、横结肠—闭合横结肠残端—移除标本(置于“瘤区”,更换 器械)—浆肌层加固—关闭系膜裂孔—放置引流、关腹。
腹部隐痛、大便习惯改变、 大便性状改变,进行性贫血、消 瘦、乏力者;
Ⅰ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 史;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辅助检查: 乙状结肠镜、纤
维结肠镜 X线钡剂灌肠 腹部B超 CT MRI 肿瘤标记物CEA
CT仿真内窥镜
治疗
原则: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 治疗。
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在内 的两端距肿瘤边缘10cm的肠段, 及其系膜,清扫区域淋巴结。 右半结肠切除术:
手术步骤
• 一、切口:右侧经腹直肌切口或旁正中切口入腹,注意护皮。 • 二、探查:顺序由远及近,先探查肝、脾、胃、盆腔、肠系膜根部及肿瘤两端肠管;
最后再探查原发肿瘤及受累脏器。注意肠系膜内三组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三、高位结扎血管,彻底清除淋巴结
• 向外牵开升结肠—切开系膜根部浆膜—与根部分离并切断、结扎回结肠动静脉—清扫 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病切断、结扎升结肠动静脉—于结肠中动脉右支根部切断并 结扎。
• 麻醉与体位:
• 仰卧位,全麻
全结肠系膜切除(CME)
• 概念:与直肠周围存在的 解剖平面相似,在结肠周围 也存在由胚胎发育形成的 明确的解剖学平面。脏层腹 膜由直肠向上延伸,覆盖左 侧的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直 至胰腺的后方,包被十二指 肠、胰头、盲肠、升结肠及右 侧肠系膜根。基于以上解剖 学特点,德国学者于2009年 首次提出CME的概念,即在 直视下连续锐性分离,将脏 层筋膜层从壁层分离,获得 被脏层筋膜层完全包被的 整个结肠系膜,保证安全地 暴露并结扎供血动脉起始 部。
理
2、组织学分类:主要为腺 癌,少数腺鳞癌(肛管)
管状腺癌:最常见。 乳头状腺癌: 粘液腺癌:恶性程度高。 印戒细胞癌: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 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腺 癌
粘液 癌
扩散和转移
直接浸润:向三个方向浸润扩散, 即肠壁深层、环状浸润和沿纵轴浸润 。
淋巴转移:是主要转移途径。分 为四组:①结肠上淋巴结;②结肠旁 淋巴;③中间淋巴结;④中央淋巴结 。
晚期肝转移、腹腔种植转移、远处淋巴 结转移肝肿大、黄疸、腹水、锁骨上淋 巴结肿大、直肠前凹肿块、恶液质。
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表 现:
全身症状(乏力、消 瘦、低热),贫血,腹部 肿块为主要表现。
左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
肠梗阻、便秘、腹泻 、便血等症状为主。
诊断
诊断方法:病史+体征+辅助检 查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下列表 现
血行转移:沿门静脉转移至肝, 也可转移至肺、骨和脑等。
种植转移:最常见为大网膜的结 节和肿瘤周围壁层腹膜的散在砂粒状 结节,亦可溶合成团块,继而全腹腔 播散,产生腹水。卵巢转移。
临床分期
T 原发肿瘤
T1 癌肿侵犯粘膜下层。 T2 癌肿侵犯固有肌层。 T3 癌肿侵透固有肌层抵达粘膜下层, 或浸润未被腹膜覆盖的结直肠周围组织。
术后处理主要归功于广大辛苦工 作的姑娘们,谢谢你们!!!
感谢下 载
临床表现
腹痛:早期症状之一。 排便习惯改变:早期症状。大便频或便 秘,便秘腹泻交替,血便、黏液便、黏液 血便。 腹部肿块:升结肠、降结肠肿块多固定 ,横结肠、乙状结肠肿块有一定活动度。 肠梗阻:作为首发症状就医者不少见, 其中以老年患者为多。 全身症状:
慢性失血,肿瘤坏死感染及毒素吸收 贫血、乏力、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