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考试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

(正确)
2、德治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

(错误)
3、狭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正确
4、法律信仰最本质、最在的特征,其实是通过法律实现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

正确
5、对一个现代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便不可为。

正确
6、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经过长期酝酿发展形成的,主导国民思想并指导行为方式的精神支柱,可以说是一种哲学体系。

正确
7、东汉时代,把“文化”与“”对举,“文化”的基本涵义便是“文治教化”。

错误
8、对法律产生信仰是一个法治社会的终极标志。

正确
9、有法制一定要有法治,有法治也一定要有法制。

错误
10、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礼治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披上了温情面纱的“人治”正确
二、单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依法治国)致力于通过约束群体的外部行为,建设群体的行为文明,开掘群体的心文明。

3、(孟子)就提出了“民贵君轻” 的思想。

3(老子)是公认的道家创始人。

4、(国家本位)是以国家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法理念。

6、(《法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

7、(等级伦理)是儒家文化的首要特征。

8、(道德)成为立法、执法、守法的基础。

9、(儒家)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10、(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

10 (法治)法治却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

10 一个社会普遍的、大众的(法律信仰)是社会法治化程度的基本指标。

10 (严格依法办事)是养成法治思维最核心的要求。

10 (人治)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的治国理论,占据二千余年封建统治。

10、通过儒家“仁学”思想的总结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向(人本位)转化。

5、“文化”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周易》)
1、儒家认为(人人和谐)对于国家的安定和个人的幸福尤为重要。

2、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向)
6、1985
之首。

7、法律法规再健全、再完备,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执行。

9、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整个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三、多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宗法意识统治的熟人社会里,人们交往只需凭关系,不需要什么事先约定的规则。

血缘关系的远近就是行为依据,(A、别, B、义, C、亲)就是行为准则。

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被列为十大思想家
2、而法治所讲的法除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之外,还包括(A、行政执法, B、司法,
C、动态的立法,
D、守法)
2、法治是制度、精神和文化(A、制度, C、文化, D、精神)的有机体。

2、法治定义就是法的统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A、自由, C、人权, D、)、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

2、(A、法治, C、德治)是一种标本兼治的强国至道,强调和规人与群体的权利、义务和意识行为。

2 (A、平等性, C、应当性, D、公开性)是依法治国的特征。

3、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B、精神, C、物质)的所有成果。

4、儒家的特征是(A、提倡“中庸之道”, B、崇尚礼乐仁义, C、尊奉六经, D、主“德治”和“仁教”,重视伦理道德等)。

儒家推崇的是(A、修身, B、平天下, C、治国, D、齐家)
5、“三教九流”中的九流包括(A、儒家, B、阴阳家, C、道家, D、法家)。

5 大藏经按语系分为(A、巴利语系, C、藏语系, D、汉语系)系统。

5、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是(A、耕作, B、发展、尊重, C、教育,
D、培养)
7、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A、人文精神, C、人文主义)。

7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A、等级观念, B、国家本位, C、宗法意识, D、礼治主义)
8、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必须具备(A、精神, C、制度)两方面的因素。

9、佛教的基本教义有(A、四谛, B、五蕴, C、缘起)。

10 公权力行为一般为(A、行政行为, D、司法行为)。

6、历朝历代为了实现社会秩序稳定化,各有各的治国方针,但总体包括(A、人治, B、德治, C、神治, D、法治. )。

7、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B、道德, C、法律)共同发挥作用。

8、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在政治上主礼治和德治,编订和整理了(A、《诗》, B、《礼》、《乐》、《春秋》, C、《易》, D、《书》)等教材。

9、佛教的基本教义有(A、四谛, C、五蕴, D、缘起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拒不执行。

(错误)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2、法治的生命线是公平和正义。

(正确)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3、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

(正确)本题得 3 分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4、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

(正确)本题得 3 分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5、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正确)本题得 3 分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6、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正确)本题得 3 分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7、公民在宪法上的平等,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错误)本题得 3 分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8、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

(正确)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9、道、德、伦、理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绝不能交替使用的。

(错误)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10、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
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正确)本题得 3 分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二、单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A )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本题得 3 分
A、法家
B、儒家
C、阴阳家
D、墨家
显示答案
2、“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的名言的发明者是( A)。

本题得 3 分
A、阿克顿
B、孟德斯鸠
C、托克维尔
D、卢梭
显示答案
3、在道德规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B )。

本题得 3 分
A、道德畴
B、道德原则
C、道德概念
D、道德规
显示答案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B)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本题得 3 分
A、民法
B、宪法
C、经济法
D、刑法
显示答案
5、“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

”这是革命的先驱(B )说过的一句话。

本题得 3 分
A、独秀
B、
C、廖仲恺
D、大钊
显示答案
6、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D本题得 3 分
A、11月4日
B、9月4日
C、12月4日
D、10月4日
显示答案
7、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B )。

本题得 3 分
A、法律
B、同级政府规章
C、宪法
D、行政法规
显示答案
8、“人权入宪”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

我国在(D )的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的容。

本题得 3 分
A、2002年
B、2001年
C、2000年
D、2004年
显示答案
9、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国家最高权机关制定,规定国家基本制作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有是(C )。

本题得 3 分 A、《中华人民国型法》
B、《中华人民中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国宪法》
D、《中华人民国物权法》
显示答案
10、“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句话出自(A )。

本题得 3 分
A、《论语•述而》
B、《荀子•正名》
C、《诗•小雅•大东》
D、《孟子•尽心下》
显示答案
三、多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表述中,符合集体主义原则的是(ABD )。

本题得 4 分
A、一滴水如何才能使它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
B、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众人所助,虽错必强;众人所去,虽大必亡
显示答案
2、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围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提出的具体要( ABCD)。

本题得 4 分
A、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B、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C、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D、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显示答案
3、中共十七大就提出保障公民“四权”,也有人把这“四权”称为新公民四权。

该“四权”是指(AB)。

本题得 4 分
A、表达权与监督权
B、知情权与参与权
C、表达权与批评权
D、知情权与参政权
显示答案
4、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历来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下列选项中,符合该题意的是(ABD )。

本题得 4 分
A、“公义胜私欲”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显示答案
5、相对地看,廉洁自律的天敌是(BD )。

本题得 4 分
A、爱
B、贪
C、恨
D、欲
显示答案
6、我国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ABC)。

本题得 4 分
A、剥夺政治权利
B、罚金
C、没收财产
D、拘役
显示答案
7、2000多年前,的( B)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而西方的( C)则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 本题得 4 分
A、格拉底
B、非
C、亚里士多德
D、商鞅
显示答案
8、人事相处,有许多较优或较劣的选择性安排。

下列选项中,属于次优类的行为安排是(ABC)。

本题得 4 分
A、以怨报怨
B、以怨报德
C、以德报怨
D、以德报德
显示答案
9、“新法治十六字方针”的容是( BC)。

本题得 4 分
A、科学立法和执法必严
B、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D、有法可依和必究
显示答案
10、2014年10月8日,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三严”和“三实”的基本要求。

其中,“三严”是指( BCD)。

本题得 4 分
A、严以求德
B、严以修身
C、严以律己
D、严以用权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拒不执行。

(错误)本题得 3 分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2、法治的生命线是公平和正义。

(正确)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3、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

(正确)本题得 3 分正确错误
显示答案
4、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

(正确)本题得 3 分正确错误
显示答案
5、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正确)本题得 3 分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6、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正确)本题得 3 分正确错误
显示答案
7、公民在宪法上的平等,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错误)本题得 3 分正确错误
显示答案
8、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

(正确)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9、道、德、伦、理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绝不能交替使用的。

(错误)本题得 3 分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拒不执行。

(错误)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2、法治的生命线是公平和正义。

(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3、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

(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4、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

(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5、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6、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7、公民在宪法上的平等,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错误)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8、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

(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9、道、德、伦、理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绝不能交替使用的。

(错误)正确
错误
10、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
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正确)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法家)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A、法家
B、儒家
C、阴阳家
D、墨家
2、“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的名言的发明者是(阿克顿)。

A、阿克顿
B、孟德斯鸠
C、托克维尔
D、卢梭
3、在道德规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道德原则)。

A、道德畴
B、道德原则
C、道德概念
D、道德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民法
B、宪法
C、经济法
D、刑法
显示答案
5、“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

”这是革命的先驱()说过的一句话。

A、独秀
B、
C、廖仲恺
D、大钊
6、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A、11月4日
B、9月4日
C、12月4日
D、10月4日
7、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同级政府规章)。

A、法律
B、同级政府规章
C、宪法
D、行政法规
8、“人权入宪”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

我国在(2004年)的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的容。

A、2002年
B、2001年
C、2000年
D、2004年
9、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国家最高权机关制定,规定国家基本制作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有是(《中华人民国宪法》)。

A、《中华人民国型法》
B、《中华人民中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国宪法》
D、《中华人民国物权法》
10、“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

A、《论语•述而》
B、《荀子•正名》
C、《诗•小雅•大东》
D、《孟子•尽心下》
三、多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表述中,符合集体主义原则的是(ABD )。

A、一滴水如何才能使它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
B、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众人所助,虽错必强;众人所去,虽大必亡
2、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围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提出的具体要( ABCD)。

A、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B、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C、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D、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3、中共十七大就提出保障公民“四权”,也有人把这“四权”称为新公民四权。

该“四权”是指(AB)。

A、表达权与监督权
B、知情权与参与权
C、表达权与批评权
D、知情权与参政权
4、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历来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下列选项中,符合该题意的是(ABD )。

A、“公义胜私欲”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5、相对地看,廉洁自律的天敌是(BD )。

A、爱
B、贪
C、恨
D、欲
6、我国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ABC)。

A、剥夺政治权利
B、罚金
C、没收财产
D、拘役
7、2000多年前,的( B)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而西方的( C)则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格拉底
B、非
C、亚里士多德
D、商鞅
8、人事相处,有许多较优或较劣的选择性安排。

下列选项中,属于次优类的行为安排是(ABC)。

A、以怨报怨
B、以怨报德
C、以德报怨
D、以德报德
9、“新法治十六字方针”的容是( BC)。

A、科学立法和执法必严
B、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D、有法可依和必究
10、2014年10月8日,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三严”和“三实”的基本要求。

其中,“三严”是指( BCD)。

A、严以求德
B、严以修身
C、严以律己
D、严以用权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在线考试试题及100分答案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拒不执行。

(×)
2、法治的生命线是公平和正义。

(√)
3、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

(√)
4、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

(√)
5、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
6、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
7、公民在宪法上的平等,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
8、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

(√)
9、道、德、伦、理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绝不能交替使用的。

(×)
10、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本题得 3 分
二、单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法家)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A、法家
B、儒家
C、阴阳家
D、墨家
2、“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的名言的发明者是(阿克顿)。

A、阿克顿
B、孟德斯鸠
C、托克维尔
D、卢梭
3、在道德规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道德原则)。

A、道德畴
B、道德原则
C、道德概念
D、道德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民法
B、宪法
C、经济法
D、刑法
5、“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

”这是革命的先驱()说过的一句话。

A、独秀
B、
C、廖仲恺
D、大钊
6、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A、11月4日
B、9月4日
C、12月4日
D、10月4日
7、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同级政府规章)。

A、法律
B、同级政府规章
C、宪法
D、行政法规
8、“人权入宪”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

我国在(2004年)的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的容。

A、2002年
B、2001年
C、2000年
D、2004年
9、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国家最高权机关制定,规定国家基本制作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有是(《中华人民国宪法》)。

A、《中华人民国型法》
B、《中华人民中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国宪法》
D、《中华人民国物权法》
10、“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

A、《论语?述而》
B、《荀子?正名》
C、《诗?小雅?大东》
D、《孟子?尽心下》
三、多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表述中,符合集体主义原则的是(ABD )。

A、一滴水如何才能使它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
B、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众人所助,虽错必强;众人所去,虽大必亡
2、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围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提出的具体要( ABCD)。

A、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B、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C、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D、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3、中共十七大就提出保障公民“四权”,也有人把这“四权”称为新公民四权。

该“四权”是指(AB)。

A、表达权与监督权
B、知情权与参与权
C、表达权与批评权
D、知情权与参政权
4、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历来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下列选项中,符合该题意的是(ABD )。

A、“公义胜私欲”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5、相对地看,廉洁自律的天敌是(BD )。

A、爱
B、贪
C、恨
D、欲
6、我国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ABC)。

A、剥夺政治权利
B、罚金
C、没收财产
D、拘役
7、2000多年前,的(B)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而西方的( C)则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格拉底
B、非
C、亚里士多德
D、商鞅
8、人事相处,有许多较优或较劣的选择性安排。

下列选项中,属于次优类的行为安排是(ABC)。

A、以怨报怨
B、以怨报德
C、以德报怨
D、以德报德
9、“新法治十六字方针”的容是(BC)。

A、科学立法和执法必严
B、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D、有法可依和必究
10、2014年10月8日,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三严”和“三实”的基本要求。

其中,“三严”是指( BCD)。

A、严以求德
B、严以修身
C、严以律己
D、严以用权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拒不执行。

(错误)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2、法治的生命线是公平和正义。

(正确)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3、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

(正确)本题得 3 分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4、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

(正确)本题得 3 分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5、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正确)本题得 3 分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6、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正确)本题得 3 分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7、公民在宪法上的平等,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错误)本题得 3 分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8、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

(正确)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9、道、德、伦、理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绝不能交替使用的。

(错误)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10、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正确)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二、单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A )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本题得 3 分
A、法家
B、儒家
C、阴阳家
D、墨家
显示答案
2、“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的名言的发明者是( A)。

本题得 3 分
A、阿克顿
B、孟德斯鸠
C、托克维尔
D、卢梭
显示答案
3、在道德规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B )。

本题得 3 分
A、道德畴
B、道德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