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中国古代舞蹈看中国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过中国古代舞蹈看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首先来看先秦时期的舞蹈。西周时期注重“制礼作乐”。“制礼作乐”的“礼”,指的是周初确立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用以区别等级贵贱。它包含了仁、义、智、信、忠、孝、悌、廉等伦理范畴;“乐”在中国古代指的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它以情感为中心,善于协调人际关系。那么,将“礼”的内容赋予“乐”的形式,以“乐”求“礼”,天下大同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西周的“制礼作乐”就是希望通过礼乐的并举促使社会的外在规范化为人们内在心灵的愉悦和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社会情感力量,以至影响整个社会生活,引导群体和谐与社会稳定,最终达到天下大治。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乐舞《咸池》,也让人们在冥冥中体味到了道家思想之境界,而也只有天人合一,才可“道可载而与之俱也”。我们再来看汉代。汉代是封建社会初期的上升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发达,舞蹈在这样良好的条件下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当然,当时盛行的黄老之学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舞蹈的发展。
先是《盘鼓舞》,它是汉代比较普及的舞蹈,特征是舞者踏盘、踏鼓而舞。它在凭借技巧表现情感的同时,还通过独舞和群舞的交替出现营造鲜明的舞蹈意象。东汉文学家傅毅在他的《舞赋》中就有写道:“其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其少进也,若翔若行,若竦若倾”,“兀动赴度,指顾应声。罗衣从风,长袖交横”,“摘
齐行列,经营切拟,仿佛神动,回翔竦峙”,“翼而悠往,暗复辍已。及至回身还入,迫于急节”,“委蛇嫣袅,运转飘忽。”根据傅毅的这段描述我们能够想象得出,舞队首先以整齐的行列和轻盈而来、忽然而往的有致交换作为舞台调度。而后,在行云流水的运动中又突然静止、回身入舞。尾声,舞队散开,舞者布满舞台。其动态纵驰舒缓,犹如风送流云,又似天空中的点点繁星。这种象征性极强的表演无疑展示了汉代人“天人交感”、“两界混成”之宇宙观与星象意识。
还有在此时期的舞像《总会仙倡》,它是以音乐歌舞表演仙人仙兽的一组节目,像人们把自己装扮成动物的样子,用舞蹈的形式创造了一个仙人仙兽共舞、天上人间同乐的和平幸福的理想场景。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总会仙倡》集中体现了汉代的社会主流意识——神仙幻想,同时也折射出了汉代人对人生永恒的希冀与追求。
之后便是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战火频繁,人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许多人深为生命的短暂而感到忧虑,渴望延年益寿甚至不老成仙。并且,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玄学大受欢迎,成为人们发泄对现实不满情绪的渠道。
再者就是唐代。唐代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都很强大。人民思想开化,知识分子充满自信。整个社会处处昂扬着生机与活力。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中国舞蹈也可谓走到了一个辉煌的时代——舞
蹈式样多,种类全,分类细,皆为历史所不能及。那么在这里,本文只选取与论题有关的舞蹈作品进行分析。
唐代的寺院经常有乐舞表演,举行乐舞供佛时,也会选用一些社会上优秀的乐舞百戏节目。像《花舞》、《四方菩萨蛮队》都是这样的节目,且都兼具宗教功能和娱乐功能。
最后则是宋明清时期的舞蹈。宋代从开国君主始、子孙相承的重文尚学的文化环境,决定了宋代人对哲思理趣的追求,同时也决定了整个社会对高雅与博学的审美需求。于是在新时代的召唤下,一种具有高度程式化、能够满足宋人哲思理趣审美需求的舞蹈形式——“队舞”,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队舞”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和道白,增加了舞蹈言理的成分,不少作品还力图注入人文修养的内容,表现对宇宙、人生、历史以及现实的深思和理解。例如《采莲舞》,它通过仙女们下凡采摘莲花而向往凡间生活这一细节,抒发了一种无羁无绊、潇洒脱俗、求雅尚逸的人生态度。
而明清的戏曲舞蹈也可谓中国传统舞蹈的集大成者,承载着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避实就虚、以虚引实,开拓了舞蹈艺术更为广阔的动作意象空间,实为现实生活情感的再现与升华。戏曲舞蹈常以虚拟的动作身段展现环境氛围,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甚至叙述故事情节。例如,它往往利用“走圆场”这一动作来虚拟跋山涉水、千里之行。还有如摘花扑蝶、穿针引线、开门关门等等,都是凭借身体动作虚拟出的意象;
因此,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但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表现:先秦时期儒道
互补、儒道互渗;西汉之时,人们崇尚黄老之学;魏晋南北朝,玄学之风盛行,老、庄道学复兴;至唐代,儒、释、道教并行发展;宋明清时期则注重“理”与“趣”。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