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题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题答案

第一章文化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的勤劳、善良、团结等品质属于( B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行为文化2.我国各族人民在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的( C )A.阶级性B.时代性C.民族性D.地域性3.中华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是( A )A.农耕经济B.海洋经济C.游牧经济D.商品经济4.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谁创立于什么时期( B )A.商纣王商代B.周公西周C.孔子东周D.秦始皇秦代5.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建立在( B )之上。

A.姻亲关系B.血缘关系C.朋友关系D.君臣关系6.诸子百家的兴起,其目的主要在于( C )A.彰显个人才华B.争取统治地位C.救时之弊D.获得一官半职7.玄学追求的是( A )A.放任旷达的生活旨趣B.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C.长生成仙的人生理想D.普渡众生的人生志趣8.理学家以天理遏制人欲,个人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约束,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从而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 D ),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A.开放包容B.天人合一C.和合精神D.气节与德操9.“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 B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0.在致力于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应确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这体现了( A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1.我们做事情求大同存小异,兼容并包,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讲求胸襟与格局,这些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深受( C )思想影响。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2.我们自小就立志高远,自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不甘人后,面临困境能从容勇敢面对,这样的人生态度体现了( D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3.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句话体现了( D )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安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安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安大学延安大学第一章测试1.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应该是从有了观念形态意味的天命神权思想开始,即就是()。

答案:殷商时期2.周代统治者宣称要得“民心”,就必须施行“德政”,因而提出了“敬德”的思想,具体内容有()。

答案:敬天;保民3.()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4.强调重人道而非天道的学派有()。

答案:法家;儒家5.()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后世以儒为主的文化模式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

答案:董仲舒6.明清之际,以()为代表的一批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答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7.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史前开始的。

答案:错8.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5个阶段,即萌芽期、奠基期、定型期、发展期和转型期。

答案:对9.五行学说最早见于《春秋》。

答案:错10.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姓”的造字结构反映的是汉族先民的()风俗。

答案:群婚2.在古代,“姑”不可能包括对下列哪种人的称呼?()答案:侄女对伯母的称呼3.“昏”是“婚”字的古字形,这个字的本义是()。

答案:黄昏4.在魏晋以前,()穿裙装。

答案:男人和女人5.古代有所谓的“右衽”和“左衽”,右衽就是()。

答案:左领压住右领6.探究汉字,可以发现许多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

答案:对7.“姓”的形体结构记录了女性在维系宗族血缘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答案:对8.“娶”的形体结构暗示了在古代婚姻中,女子通常是作为战利品被战胜国的成员掠夺来作为妻子的。

答案:对9.《韩非子 ·六反》:“天饥岁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

可见“嫁妻”不是“卖妻”。

答案:错10.襦是汉代百姓的日常下身服饰。

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中国节日文化的形成与下面选项不符合的是()。

答案:宗教活动2.脤膰之礼在先秦是指天子将祭祀社稷宗庙的祭肉赐给同姓之国,使相互关系更加密切。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

A:韩非子 B:孔子 C:墨子 D:老子答案:孔子2.下列不属于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是()。

A:创新转化 B:兼收并蓄 C:全盘吸收 D:注重甄别答案:全盘吸收3.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落实在政治上是“以民为本”,即民本思想。

()A:对 B:错答案:对4.秦汉时期文化大发展及大融合,奠定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A:对 B:错答案:错5.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文化类型是()。

A: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B: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C: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D:西部高原宗教文化答案: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第二章测试1.被后人称之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

A:《尚书》 B:《诗经》 C:《礼记》 D:《易经》答案:《易经》2.下面哪位人物是宋明理学的代表()。

A:牟宗三 B:孔子 C:朱熹 D:董仲舒答案:朱熹3.《论语》是孔子编纂的一部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

()A:对 B:错答案:错4.“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的思想理念。

()A:错 B:对答案:对5.下列属于儒家代表人物的有()。

A:孔子 B:董仲舒 C:孟子 D:庄子答案:孔子;董仲舒;孟子第三章测试1.以下被称为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是()A:《天工开物》 B:《山海经》 C:《易经》 D:《黄帝内经》答案:《山海经》2.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A:司马迁 B:孟子 C:荀子 D:班固答案:司马迁3.《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精彩纷呈,其艺术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A:雅俗共赏,良莠同在。

B: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C:常用用谶语式的表现手法。

D:众体兼备,丰富多样。

答案:雅俗共赏,良莠同在。

;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众体兼备,丰富多样。

4.《西厢记》中的红娘虽然是一位“小人物”,但她性格立体饱满,具有不畏强权的反叛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3)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5)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5)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6)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7)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7)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8)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8)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2)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15)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15)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

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

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

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

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

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

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

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

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

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

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

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习题集(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习题集(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习题集一、填空题11.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发轫于(),形成于西汉,并经后来历代的不断巩固、强化和完善,而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

2.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忽视功利,虐杀了(),使社会呈现僵化而有秩序的状态。

3.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

中国文化又具有以“求治”为目标的()。

4.中华民族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总体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5.以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外靠以专制王权为核心的行政力量,内靠以()为纽带的宗法关系,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

6.宗法传统,使中国文化归于以()为目标的“道德型”。

7.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

8.()是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9.中国传统科技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二是经验性。

10.强调()在人生、社会和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

11.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哲学逻辑上,重辩证逻辑而轻()。

12.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思维内容及方法上,其重心和运思的特征是人,是人与人的关系,它所注重的是()问题。

13.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尚仁、崇()、重节三方面。

14.明清时期,理学作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受到了封建王朝的大力提倡。

明清两朝皇帝都把朱熹( )作为科举取士的准则。

15.范缜的(),对佛教唯心主义的神灭论进行了尖锐而有力的批判。

范缜从理论上冲击了佛教思想,并丰富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16.整个唐代诗歌以浪漫主义与()精神为主流,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17.书法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三国时钟繇创真书(楷书),东晋时()使字体更为活泼而富有生气,他也因之被称为“书圣”。

18.文艺理论有曹丕的《典论.论文》、晋陆机的《文赋》、梁刘勰的()将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魏晋南北朝文士的推动下,中国文学终于摆脱了依附儒学的附庸地位,蔚为大观。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传统》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2.《诗》、《书》、《礼》、《易》、《乐》、《春秋》3.《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道德经》、81章5.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澈、曾巩6.民族、民权、民生7.民主、科学8.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9.经、史、子、集10.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11.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12.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13.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14.徐光启15.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16.金、木、水、火、土17.风、雅、颂二、名词解释1. 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提出关于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理念。

2. 道统论是韩愈提出的按照佛教“法统”建构起来的自尧舜以至孔孟的儒家仁义之道的传授系统。

3. 老子提出的哲学命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道作为天地万物的规律和法则,体现出自然而然的状态。

4. 宋明理学中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强调心为本原的儒学流派,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

5.二十世纪一十年代,以《新青年》为主要舆论阵地,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以反对旧伦理,建立新道德,反对文言文,主张白话文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启蒙运动。

6.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包括儒、墨、道、名、法、阴阳诸家,体现了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涉及天人、名实、常变、古今、义利、善恶等方面,是古代哲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7.晚清张之洞提出的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的关于中西古今关系的文化理论。

8.孟子发挥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的以民贵君轻、王霸之辨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学说。

9.孔子提出的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偏不倚的常道的辩证思维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企业班)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企业班)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企业班)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传》的作者是______参考答案:孔子2.朱熹认为,卦辞是__________所作,爻辞是周公所作。

参考答案:文王3.流行于商朝的易名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归藏易4.乾卦代表自然界的_________参考答案:天5.坤卦象征__________参考答案:地6.八卦中阴爻叫做__________六7.《周易》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伏羲氏###周文王###孔子8.《十翼》即《易传》,是对《周易》作注释的著作,著作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说卦》、《序卦》、《杂卦》等,共有七种十篇,故称《十翼》。

参考答案:《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9.《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小序》中说“: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音员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故《易经》对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________、音乐、文化、环境、民俗影响极为深远。

参考答案:儒家###道家###医学###军事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_____________。

这是古人对我们每个人提出的要求,希望既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又有宽广的胸怀。

参考答案:君子以厚德载物11.陶渊明是东晋浔阳柴桑人,即现在的()省()市人。

江西;江西省###九江;九江市12.古人很看重名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发生在他做()县县令的任上。

参考答案:彭泽;彭泽县13.我国第一个大量抒写田园生活悠然自得之乐的著名诗人是(),由此开创了我国诗歌史上的“田园山水派”,继之者有谢眺、谢灵运、王维、孟浩然。

参考答案:陶渊明;陶潜14.“一语在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是()对陶渊明的评语。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答案绪论1【单选题】(1分)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正确2【单选题】(1分)《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正确3【单选题】(1分)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正确4【多选题】(1分)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

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B.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

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C.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第一章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以仁为本B.以人为尊C.以民为贵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夫妇有别B.君臣有义父子有亲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D.“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第二章1【单选题】(1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2【单选题】(1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自我修养)4【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共性)中寻找5【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6【单选题】(1分)天的涵义包括:(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单选题】(1分)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董仲舒)8【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9【单选题】(1分)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仁礼的统一)10【单选题】(1分)荀子提出过:(制天命而用之)第三章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史官)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清虚卑弱)3【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无神论)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推己及人)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治人事天莫若啬)6【多选题】(1分)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D.《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7【多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BCD ) A.道法自然B.反向思维C.祸福相依D.相反相成8【多选题】(1分)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ACD)A.不妄为B.不作为C.不多为D.有所不为9【多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 CD ) 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C.“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10【多选题】(1分)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AB ) A.天之道,利而不害B.弱者,道之用C.天道酬勤D.忠恕之道第四章1【单选题】(1分)“佛”意思是什么?(B)A.庙里的塑像B.智者、觉者C.传说中的人物D.神仙2【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B)A.中国B.古印度C.尼泊尔D.泰国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D)A.公元前6世纪秦代C.三国时期D.西汉末、东汉初4【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B)A.少林寺B.白马寺C.南华寺D.普救寺5【单选题】(1分)“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2022年中国传统文化西安大学第四章答案

2022年中国传统文化西安大学第四章答案

2022年中国传统文化西安大学第四章答案一、选择题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a妇女穿的头饰叫做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来源于一个叫做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据明显的边线,其中“中岳”所指的就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3. 北方人年夜饭必须通常都必须过节,其象征意义就是:c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4、四书包含:《论语》、《大学》、《孟子》、_b_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5.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c)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6、“青梅竹马”源自以下哪个典故(a)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a_a、西林寺b、东林寺c、庐山d、龙虎山8、孔子是哪国人_b_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韩愈b.欧阳修c.曾巩d.柳永10、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a)a.21b.23c.24d.2511、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a、红茶;b、绿茶;c、黄茶;d、黑茶12.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13、七月七日长生殿,_c_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见何必曾相恋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14、耳环最完整的促进作用就是(b)a、女性身份的象征b、约束女性的行为c、装扮作用d、表示女性已婚1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就是指:(c)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16.唐代诗人中别称作诗鬼的诗人就是:b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17.“天言、神知、我言、子知”,最早就是汉代人杨震说道的,他说道这句话的目的就是为了:a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18、“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于以下哪部作品_a_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19、在古代大一统时期,具有领土最少的朝代就是_b_a、清b、元c、唐d、宋20、以下不属于八大菜系的就是_c_a、山东菜系b、四川菜系c、赣菜系d、湘菜系21、人的器官中的肾脏就是形成人体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下四种中药里对肾脏存有好处的就是(c )a.人参b.陈皮c.桑椹d.陈皮22、卢沟桥上大小石狮子存有(d)只a. b. c. d.23.“阳关大道”原是所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24.我们常说道的“鸿雁传书”源于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25.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26.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喝什么?b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27.我国传统则表示次序的“天干”共计几个字?ba 8b 10c 12d 1428、“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于哪部作品_a_a、《红楼梦》b、《陈涉世家》c、《烈女传》d、《三国志》29.秦始皇攻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为:b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30.我国就是茶叶的故乡,绿茶就是最古老的品种,就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小的第一小茶种,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知名的绿茶?d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31、长城的长度为_a_a、公里b、公里c、公里d、公里32、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a.隋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宋朝33、戏剧中的"戏胆"就是指: aa、主要角色或者关键性情节b、贯穿性道具或贯穿动作c、演员的精彩表演34.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就是:b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35.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就是指多少岁?ca 60岁b 岁以上c 80---岁d 70岁36.以下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就是:da《牛郎织女》 b《孟江女》 c《白蛇传》 d《山海经》37.我们用“羞花”去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b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38.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就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39.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111中国传统建筑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四大石窟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2(《营造法式》)是北宋颁发的由李诫编修的我国第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及技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著。

3、中国建筑的主要类型包括(都城建筑、寺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

4、(恒山悬空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

5、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经历了从(印度佛教)艺术风格向中国佛教建筑风格转化的过程。

6、园林的主要创作途径包括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

7、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

8、中国以古典私家园林著称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古城是(苏州)。

9、隋唐以前,寺庙的建造以佛塔为中心,隋唐以后,(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

10、北京的(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11、中国古代七大古都包括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安阳)。

12、中国古典建筑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建筑群以、(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为主。

13、中国古典建筑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

14、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唯一木塔,是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

15、在中国古代后期的建筑发展历程中,(明)代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为后世所沿用。

16、(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建于隋炀帝年间,至今1400年,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17、(五台)山形成了国内唯一的一处由青庙、黄庙并居一山共同讲经说法的道场,被誉为中国佛教的缩影、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

18、古代都城的结构布局特点往往是自内而外分为(宫城)、皇城、郭城。

19、(窑洞)是陕北地区的特色民居建筑类型。

20、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二、选择题1、山西五台山上的( A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文化传统 第四套习题 (附答案版)

中国文化传统 第四套习题 (附答案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四套习题一、填空题1.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可以称之为人化。

2. 《易传》共有七篇,包括系辞传、彖传、象传、文言、说卦、杂卦、序卦。

3. 《周易》一书内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筮占之书,也是一本哲学书,亦或者是一本历史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进取精神,坤卦则代表道家的柔顺精神。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民族凝聚和民族复兴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指儒家、道教、佛教。

9. 宗法制形成于西周,秦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有差等之爱,墨家之爱是指兼爱。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存在三教合流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儒道互补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及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辞、变、象、象四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人文主义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文化特征或个性。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层次结构,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为人文主义。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

它是一种国家学说,提倡和谐,追求道德,以群体为主。

21.传统思维方式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1.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____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1、 中国古代玉器的演进经历了哪几种形态?反映出怎样的思想变 化?
2、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发展反映了哪些丰富的文化内容?P149 3、 青铜器折射出哪些文化现象?P152 章六 1、 试谈你对中国传统教育人文特色的理解。
2、 试比较中国古代官学与私学的异同。 异:1、官学稷下学宫,汉代教学形式:经师大班讲课与学生课外进修
1、 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 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 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 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 谷物种类 北粟南稻 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粟 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稻是野生稻 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伦理道德理论的思想家和教育 家。他主张“仁”,他认为这是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的准则。例 如孔子提到仁者爱人和忠恕之道,强调调节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应该 双方按照忠恕原则,相互尊重。从这些例子看出,孔子所说君子等都是 从伦理道德方面说的。中国道德学说提出多种道德规范,这和孔子都有 密切关系。孔子把做人的道德品格摆在重要的地位,认为一个人处理事 情不能违背道义原则。孔子在指出仁实际上是各种美德的总称的同时, 又把此价值标准成为道。例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朝闻道,夕死 可矣”。孔子的这些道德标准和精神,对我国道德教育有开创之功。
4、 中国佛教与道教的思想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P131 132 道教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健全了自己的思想体系。道教建立初期就曾 利用佛教的某些教义编造道书,模仿佛教的某些戒规来制定道教的科 仪。例如老君五戒,佛教有神通,道教有五通。 道教不仅吸收了佛教的某些制度,而且吸收了佛教的某些理论。道教 本身只讲究不死,成仙,但是由于佛教“轮回转生”能增强宗教力量对人 们心灵的控制,对人们的丑恶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道教学者就 假托真人之口把佛教轮回转生之说引入道教。 章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考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考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后题答案一、填空题1.团圆节2.苏轼3.月亮4.长寿5.“辟邪翁”6.百家争鸣7.大自然;人类;互相理解,结成友谊8.仁;礼;中庸9.和而不同10.重和谐;主张中庸11.汉字12.大汶口文化时期13.陶文14.商代的甲骨文15.隶书16.气势.意态.韵律17.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等18.笔.墨.纸.砚19.尖.圆.齐.健20.线条.结构.墨色21.人物画22.山水画23.青绿山水24.水墨山水25.以形写神.形神兼备26.一年四季27.冕旒28.花钿妆29.天揖30.维吾尔族31.宫殿建筑32.明33.四合院34.川35.印度36.乌龙茶37.取.沏.端38.凤凰三点头39.尝茶.闻香.观汤40.盖.碗.托41.营养42.淮扬菜43.尝鲜44.饺子45.苏东坡二、单选题1-5 CCABA 6-10 CCADD 11-15 CDDAD 16-20 BCCAB 21-25 ACCAB 26-30 ABACD 31-35 BBBAC 36-40 BABCD 41-46 CDBCBD三、多选题1-5 ABD ABCD BC AC ABC6-10 ABCD ACD ABCD ABCD ABCD11-15 ACD BCD AC CD ABC16-20 ABD ABCD ABCD AC ABC21-25 ABD ABC ABCD ABCD ABCD26-30 ABC ABD ABCD BC BCD31-35 ABD BCD BD ABCD BCD36-40 CD AB ABC ACD ABCD41-45 ABCD ABD ACD ACD ACD四、判断题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五.简答题1.拜月、赏月、吃月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答案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答案第一章

Unit 1 Traits of Chinese CultureWarm-up Activity1.Appreciate the movie clips of different peoples’ talking about Chinese culture.1) Speakers in the movie may be from the following places: Scotland, China, England, Europe, Russia based on their English speaking dialects and their facial features and even their hair etc. 2) Cultural traditions, the artistic aspects, so lantern making, kite making, Zodiac, New Year celebrations, the wishing tree, a dramatic experience, a musical experience, a historical experience, some aspects of modern studies, some aspects of business education, The Chinese lanterns, chopsticks, Tai Chi, the calligraphy, the art, the Beijing opera masks.2. Discuss the question after reading the following story.Reference for the discussed questions:A Chinese would politely tell the waiter that it was immoral to put a fly in the coffee-cup and that it was against the doctrines of Confucius. Such are the expressions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nations.Section A. Cultural Treasures:Task1.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a. The rat, the ox, the tiger, the rabbit, the dragon, the snake, the horse, the goat, the monkey, the rooster, the dog, the pig.b. Because the cat got up so early that morning and he became sleepy on their way of swimming across the river by riding on top of the ox’s back. He was pushed into the water when crossing the river. Then the cat arrived dripping wet in 13th.c. The month, rather than the year, of one's birth (referred to the following reading)plete the following tasks after eading the passage brackets.1):十天干:甲jia乙yi丙bing丁ding戊wu乙ji庚geng, 辛xin壬ren癸kui 十二地支:子zi丑chou寅yin卯mao辰chen巳si午wu未wei申shen酉you 戌xu亥hai2):丙戌,丁亥,汉族,彝族,黎族,傣族,维吾尔,吉尔吉斯,图腾3):Rat: 23:00 ~ 1:00 named Zishi, when rats are most active in seeking food.Ox: 01:00 ~ 03:00 named Choushi, when oxen begin to crush the food, regurgitating to the mouth slowly and comfortably.Tiger: 03:00 ~ 05:00 named Yinshi, when tigers hurt their prey more and show their ferocity.Rabbit: 05:00 ~ 07:00 named Maoshi, when the jade rabbit is busy pounding herbal medicine on the Moon according to the tale.Dragon: 07:00 ~ 09:00 named Chenshi, when dragons are hovering in the sky to give rain.Snake: 09:00 ~ 11:00 named Sishi, when snakes are leaving their caves.Horse: 11:00 ~ 13:00 named Wushi, when the sun is high above and other animals are lying down for a rest, while the horses are still standing.Goat: 13:00 ~ 15:00 named Weishi, when goats urinate frequently.Monkey: 15:00 ~ 17:00 named Shenshi, when the monkeys are lively.Rooster: 17:00 ~ 19:00 named Youshi, when roosters begin to go back to their coops.Dog: 19:00 ~ 21:00 named Xushi, when dogs begin to carry out their duty of guarding the houses.Pig: 21:00 ~ 23:00 named Haishi, when pigs are sleeping sweetlye. The task of filing the appropriate terms in the blank can be of great help to thisquestion.4)Section B. Cultural Knowledge CardingTask 1. Try to guess the Chinese equivalents for the following words or terms underlined in the passage below.a. plateau, plain and basin 高原丘陵和盆地b. Qinghai-Tibet Plateau 青藏高原c. the Roof of the World 世界屋脊d. highlands 高地e. Sino-Nepalese border 中国-尼泊尔边境f. the Kunlun and Qilian Ranges 昆仑山和祁连山脉g. Hengduan Mountains 横断山脉h. Yuannan-Guizhou, Loess and Inner Mongolian Plateaus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i. Tarim, Junggar and Sichuan Basins 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和四川盆地j. the Continental Shelf 大陆架k. unfathomable seas 深不可测的大海l.impassable valleys and jungle 难以翻越的大山深谷和难以穿越的丛林m. continental culture 大陆文化o. subcultures and unintelligent dialects 子文化和难以理解的方言p. an uneventful life of the simple rhythmical pulse of nature一种无戏剧性大事的、平和的、自然纯朴的生活,一种顺应大自然节律的生活q. this self-contained and self-sufficient farming culture 这种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r. China’s arable land 中国的可耕地s. god-forsaken 被上帝遗弃的或老天没有惠顾的Task 2. Questions for thought and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passage above.1)2)3)Reference:Physical environment helps shape culture. Man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interact in a triangle. Man is conscious, dynamic and intelligent. He is raised above the environment, “dominating the non-human world”. He works on the environment to create culture, but he is never completely free from it. On the contrary, he is just a miserable part of the biosphere, bound up to a certain extent. He has to follow nature and work within its possible limits. The culture he created likewise has to be conditioned by the physical world.c. Answers can be referred to the supplementary readingsd. openTask 3. What are the Chinese versions for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Do you know theorigination of these sayings? What may be implied in each of them? Are they still practical in today’s life?1)Rise with the sun to work, retire with the sun to rest. Farm the land for food, sink a well for water. What has heaven got for me?Chinese version: “日出而作,日落(入)而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

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

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

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

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

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

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

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

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

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

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

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

神农氏结绳为治,刻画符号是文字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字的先驱,刻画在史前的骨器、玉器、陶器上,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很难或不可能释读,基本用于记事。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刻画符号更接近事物形象。

龙山文化发明了文字诞生可靠证据,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显然脱离了刻画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

文字中除有象形字还有会意字。

黄帝之史官仓颉“初造书契”。

商周时的巫师们也会以已出现的文字作为垄断神权的手段。

3、关于龙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哪些说法。

P41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做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

身如蟒蛇是先民对蛇的恐惧而崇拜,以它作为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期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

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做的研究认为所有迹象都可用天文学观点加以解释。

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章二1、试简述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的、无目的的大自然。

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P49二、天道自然的观点三、天人相分的观点四、天人交相胜2、试简述中国古代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P57内容:一、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

二、关于“有对”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圆圈的观点(变易之学的核心)三、关于对立双方必有一方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P63特点:变易之学主要特点是注重运用,而非纯哲学理论。

一是用在思想方法上,反对片面性,主张全面性。

另一个是运用于社会实践生活领域,即运用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各个方面。

3、试论中国古代会通之学的内容和意义。

P68.会通之学:就是融会与贯通、咀嚼、消化各种文化和思潮,吸收对我有用的东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鲜明特征。

会通之学善于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各学派之间和学派内部的都有,贯穿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始终。

善于融会、吸收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影响各门具体学科,如天文学,医学等。

善于融会外来文化为我国现实环境所用,帮助我国各领域不断进步。

章三1、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道德型文化?P74-78伦理道德精神渗透于中国史学、文学和一切人文文化之中。

孟子认为一个人即使不能治国平天下,也不能放松个人的道德修养,仍然要承担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义务。

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伦理道德理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主张“仁”,他认为这是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的准则。

例如孔子提到仁者爱人和忠恕之道,强调调节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应该双方按照忠恕原则,相互尊重。

从这些例子看出,孔子所说君子等都是从伦理道德方面说的。

中国道德学说提出多种道德规范,这和孔子都有密切关系。

孔子把做人的道德品格摆在重要的地位,认为一个人处理事情不能违背道义原则。

孔子在指出仁实际上是各种美德的总称的同时,又把此价值标准成为道。

例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的这些道德标准和精神,对我国道德教育有开创之功。

2、中国史学中的道德人文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传统美德,史学特色,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和艺术3、请以诗歌和戏曲为例,简要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道德人文精神。

P107古诗探讨诗心诗眼诗情和诗才,这些正是道德人文精神的反应。

诗心是古诗歌中与自然界社会万事万物息息相通的,忧乐与共的仁民爱物之心,如《悯农》的诗心“农夫犹饿死”揭露了封建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的暴敛苛征的剥削。

诗眼指是人独具的慧眼,摄取不同的诗材去写诗如陆游的《追感往事》是议论时事的,不仅回忆南渡之初的旧事,更是在指斥当时的主和派当权者。

诗情:诗缘情而绮靡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诗情是强烈的真挚的、有典型性的,如《声声慢》中“怎一个愁字了得”表达出作者面对“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感叹戏剧p105章四1、试述佛教中国化的过程。

P120佛教始创于印度,以四大为空,以追求精神解脱为最高目标。

佛教是西汉末年经中亚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佛教中国化,一方面指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佛教中国化从两汉之际已经开始,到隋唐时期臻于成熟。

按照其中国化程度可分为格义、玄化、儒化几个阶段。

两汉到三国两晋时期,佛教始传,为了克服文化语言障碍,当时佛学者多采用格义的方法翻译佛经介绍教义。

南北朝玄学盛行,佛学也逐渐与玄学合流。

隋唐时期,在新儒学思潮的推动下,佛教各个宗派相继形成,从此实现并完成了佛学的中国化,即儒学化地过程。

佛学的儒学化,从形式到内容与儒学融会贯通,是佛儒一体化。

中国佛教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儒家的心性说改造了印度佛教的佛性说,把佛从外在的偶像变成了人内心信仰。

从佛向人的转移是佛教中国化成熟的标志。

在价值观点上,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特别是儒学更以“经世”为用。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就逐渐被注入儒家的价值观,不断地从出世间就解脱乡不离世间求解脱方向发展。

例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思想。

在艺术观点上,中国佛教造像、造塔都是从印度传入但有其自己的风格。

佛教中国化,另一方面是指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的融合,其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会通精神。

总趋势是佛教各宗派与禅宗的融合。

2、简述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P123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古代特有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取西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经学、墨家等宗教或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

道教与经学有一定文化渊源,经学对道教的影响贯穿于两汉的始终,经学各派对道教的形成都有影响,许多今文经学家精通方术。

3、简述佛教道教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P136.3中国佛教学者客观、实事求是地输入和整理印度佛教文化的成果也输入了印度语文、佛教艺术、医学、天文、数学、哲学,为中国传统文化开辟一条新路印度佛教造像和开凿石窟的风气也为中国僧俗所借鉴,莫高窟、云冈、龙门石窟越南、朝鲜、日本的佛教都是由中国传入的,加强国家间友好往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对哲学的影响:促进了逻辑思维的发展,佛教中佛性和儒家的性善、尽善等相融合。

2)、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封神演义》、《西游记》很多情节出自佛经故事。

3)、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石窟的开凿、佛塔寺塔的修建4)、对汉语的影响:促进音韵学发展,很多日常用语来自于佛教语汇,如刹那、清规戒律等。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对历代王朝政治生活的重要影响:唐朝借提高道教地位推行清静无为的方针,曾发生四次大的灭佛事件,许多农民起义和道教有关(黄巾起义)。

§2、对科学(化学、医学、养生学)的贡献:强调“生道合一”,与长生必须安神固形,性命双修。

有很多养生术,如外丹、内丹、夫妻、胎息、服饵、辟谷、导引。

气功:来自道教内丹学,以吐故纳新、除欲净虑为要旨。

§3、道教对民俗生活的影响:不断造神:龙王、土地、关帝、碧霞元君、送子娘娘推广神仙信仰: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吕祖、真武大帝,很多活动转化为民俗,如三月三,妈祖诞。

§4、道经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探讨人和宇宙的关系,探究宇宙和人类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

§5、道教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道教仙话演变出民间故事,形成传奇文学,如八仙传说。

则借助了道教的境界。

§6、对民族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强调与人为善,讲天地良心,相信善恶报应;听天由命、谨小慎微、因循守旧;道教养生及气功有助于养成心境平和、心胸宽阔、淡薄纯净的心理状态。

对建筑学也有影响总结: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

4、中国佛教与道教的思想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P131 132道教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健全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道教建立初期就曾利用佛教的某些教义编造道书,模仿佛教的某些戒规来制定道教的科仪。

例如老君五戒,佛教有神通,道教有五通。

道教不仅吸收了佛教的某些制度,而且吸收了佛教的某些理论。

道教本身只讲究不死,成仙,但是由于佛教“轮回转生”能增强宗教力量对人们心灵的控制,对人们的丑恶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所以道教学者就假托真人之口把佛教轮回转生之说引入道教。

章五1、中国古代玉器的演进经历了哪几种形态?反映出怎样的思想变化?2、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发展反映了哪些丰富的文化内容?P1493、青铜器折射出哪些文化现象?P152章六1、试谈你对中国传统教育人文特色的理解。

2、试比较中国古代官学与私学的异同。

异:1、官学稷下学宫,汉代教学形式:经师大班讲课与学生课外进修相结合,还有分班教学的形式,建立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完备,唐朝有了专门的机构:国子寺、国子监2官学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主要是表现教育目的、对象和内容等方面有统一的规定性私学在办学方针、内容和方法上往往享有相对的灵活性和自由独立性,较少政治干预和思想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