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信息化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会计信息化指与实现会计工作信息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会计信息化技术开发、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会计信息化的制度建设等。

狭义的会计信息化则一般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因此,会计信息化的进程是伴随着管理信息化及作为其载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一)单项事务处理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数据处理技术和商用小型计算机的出现,将计算机应用的主战场推向了工商管理领域,产生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早期形态——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EDPs)。

此时计算机应用水平低,主要是以DOS环境下的开发工具和小型桌面数据库系统(如dBase、FoxBASE、FoxPro等)为基础开发,并且以单机应用为主,开发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功能也比较简单。

企业主要着眼于利用它来代替部分手工劳动,处理生产与销售记录、工资计算、库存统计等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简单、重复性高的局部经济管理活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因此,EDPs的应用主要体现于解决个别部门局部的计算和管理要求。

EDPs是管理信息系统最早的发展分支,也是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在这一阶段,整体的会计信息系统还没有形成,只存在以模拟手工记账方式为主要功能的相互独立会计核算程序。

(二)部门级信息集成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Windows操作系统良好的操作界面、人性化的设计风格使企业内部越来越多的部门运用计算机来加速业务处理。

当这种部门内部的应用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将各部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进行集成,以使各个应用程序能够共享数据,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且明确责任成为人们开始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比如在生产成本核算、工资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及账务处理等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部门级子系统之间建立联系,实现系统更高层次的集成,自动生成多种会计报表,在这种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AIS)应运而生。

但是由于技术和观念限制,此时的会计信息系统只是企业财务部门专用的信息系统,系统的功能仍局限于会计核算,既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而没有形成能够提供管理信息和决策支持的系统。

会计数据来源被动地依赖于相关业务部门,对数据的处理也只能是事后的统计分析,无法有效地进行事中控制,而且数据采集仅限于对企业会计要素产生影响的经济事件,对于企业供、产、销等相关情况了解不足,事前预测也无从谈起。

(三)企业级信息集成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基于二层C/S结构、三层结构模式或B/S结构,运行在Intranet/Internet的网络环境中信息系统开发,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

大型关系数据库系统(DBMS),如Oracle,SQL-Server,Sybase等后台服务器的采用,使得数据的安全性、系统的稳定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有了长足进步。

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为代表的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迅速发展。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是由美国著名的IT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制造资源计划(Material Resource Planning,MRP-Ⅱ)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其主要内涵是:“打破企业的四壁,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应链”。

ERP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思想,但它必须依赖当代信息技术作为实现其管理思想的载体,将企业和供应商、客户等市场要素结合起来,对企业内部的供应、生产、销售、人事、科研、财务进行整合,实现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综合有效管理与控制。

在ERP环境下,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扩展到支持企业战略管理、业务分析、会计核算、供应链管理、集团财务管理等多各方面,不仅适应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信息需求,而且结合市场变化,及时、准确、细致地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使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事前预测,并进行全过程的计划、执行、控制和分析。

(四)网络信息集成阶段
20世纪末,互联网在全球IT领域掀起了第二次产业浪潮,基于网络资源共享的电子商务(e-business)也刮起一阵旋风席卷全球各地,它不仅打破了国界、距离与时间的限制,而且改变了传统经济业务模式,迫使企业重新定位和思考其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经营渠道。

面对互联网络的冲击和影响,一系列新技术、新设计、新功能被应用到ERP产品之中,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IERP)相继研制并推出。

目前,新一代IERP属于较新的领域,尚处于摸索阶段,但信息技术变革的一日千里,IERP最终将突破传统仅强调供应链集成性的ERP系统,将其应用范围扩展到全世界各个角落。

届时,企业外部关系人,不论是客户或供应商、企业或个人,均可通过Internet访问企业ERP系统,通过针对特定用户需要开发的个性化配置页面,取得决策相关信息。

所有这些信息也将同步输入IERP相关模块进行集成或处理,应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自助服务就可以协助企业快捷地调整内部作业,合理安排供应、生产、销售等各个相关环节。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进程
在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历经20余年,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纵观其发展史,可以大致归纳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初步探索(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最初表现为会计电算化。

以1979年至1981年财政部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的试点为标志。

1981年8月,在该项目试点工作结束时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会计电算化”。

这一阶段,一方面会计理论界开始研究计算机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并逐步建立起会计电算化理论结构模型;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也开始与高校和研究所合作,开始会计电算化相关的应用探索。

但由于计算机技术普及程度低,缺乏相关的人才和硬件条件,绝大多数开发与应用工作都没有取得成功。

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主要局限于易于解决的工资管理和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工作,开发水平低,重复开发问题严重。

(二)核算型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经过初步探索,我国对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有了一定认识,部分参与早期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的人员也积累了相关经验,他们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情况,提出了会计电算化要走通用化的道路。

1988年,中国会计学会在吉林省召开了第一届会计电算化学术讨论会,主题就是会计软件的通用化问题。

1989年,财政部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

这是财政部第一个关于会计软件的指导性文件,其中提出了会计软件的十项标准。

这为会计软件的规范化、通用化和商品化,也为会计软件的评审提出了明确的标准。

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蓬勃发展的轨道,同时,一批专门从事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的公司也相继出现。

这一阶段,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在财务部门使用,是一种部门级的核算型会计软件。

(三)管理型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90年代中期以后在功能上有了很大提高。

由孤立的几个财务模块发展成为具有账务、报表、应收应付、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销售管理、成本管理等各项功能高度集成化的通用模块;在总体设计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系统管理与系统设置,将各模块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业务模式协调统一;由单一的财务部门级应用,发展成为跨越多个部门的企业级会计应用系统;由单纯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即核算型会计软件发展成以管理为核心的面向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财务与购销存业务一体化的ERP系统。

同时,为适应不同规模用户、不同行业会计工作的需要,管理信息系统趋于多元化、
多层次化。

即结合各单位自身的特点和能力,开发适合不同规模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管理软件。

随着Internet时代的到来,可以想见在不远的未来,我国会计信息化进程也必将搭乘全球网络化的国际列车,迈入IERP的全新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