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教学工作的重点是研究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问题。
只有紧紧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才能完成教育培养人的任务。
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决定着课堂教学转变的方向和性质;教师的教育智慧与专业才能决定着课堂教学转变的质量和深度;教师的敬业精神是实现课堂教学转变的内在动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实现课堂教学转变的心灵支撑;教师的先进经验和实践后的正反思考是实现课堂教学创新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
语言方面:优美、幽默、简洁、准确
教态方面:优雅、适度、大方、得体
板书方面:重点突出、脉络分明、字体秀美
提问方面:启发性、深刻性、全面性
评价方面:客观、全面、多元、激励
以上几个方面是老师课堂基本素质的反映,也是课堂本身的最低要求。
结合我对教学的认识,对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提几点看法:
1.要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名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富有职业修养的教师。
教师课堂教学中对于每个环节的把握,对于每个问题的设计,对于每次课堂生成的处理,不仅
与自己的教学经验有关,也与自己的理念、思想、见识等有关,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本人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一位专家曾说过:教师的素养胜过任何最好的教学方法。
2.要有教学的热情和激情
教师一定要有教学激情,一定要有年轻的教学心态。
教学心态是否年轻,教学热情是否高涨,与年龄无关,与个人的教学修养和教学素质有关。
走进教室,不管你原先的心情如何,全身心的投入会使你得到最好的释放,你的教学激情会感染学生,学生也会逐渐回报学习的激情,回报听课的热情。
3.要即时反馈
很多学生学习不好,与课堂上强化不够,反馈不及时,没有得到即时矫正有很大的关系。
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练习时间,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留给学生一定的内化空间。
通过思考、练习、内化、再思考,让学生能真正把书本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方法结合起来,对旧有的知识重新建构,转化成自己内在的一种知识和能力。
4.关注学生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的设计、理论支撑、建构主义的核心就是适应。
课堂教学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怎样解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兴趣。
这就要求:第一,课堂上不能盲目守旧。
;第二,不能过分操练。
如果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才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学习。
5.关注学生的成功
有一种兴趣是由成功而引发的。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并及时表扬,学生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不断感受到老师的鼓励,不断感受到同学的欣赏,会越发增强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对那些过分自以为是的学生用较难的问题适当打击一下之外,最好还是多给学生以成功的感觉,让学生不断地感受到跳一跳便能摘到葡萄。
其次,我们教师还应该有十问:
一问:马上要上课了,我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准备好?
目的性和计划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细致地分析学情,准确地拟定教学目标,并对学生多种可能的反应做出相应的预案。
二问:今天的课堂上,我的教学组织情况怎么样?
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不高,均是由于组织教学的意识不强、能力欠佳造成的。
所以,教师尤其要学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价与改进,每次上完课都应该反复追问,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
三问: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被我充分调动起来了吗?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堂上引发、引导、指导学生活动的主角。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因素。
四问:课堂上,我尊重、激发、引导学生了吗?
让学生愿意学习、自觉学习、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
尊重学生的学习,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实际、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学习的不同方式。
五问:今天这节课上,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收获?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能否让学生取得多方面的成绩和成就,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每次上完课,教师都应该在改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合作技能、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思考,扬长避短,以求让学业生获得更大提高。
六问:今天我上课时有激情吗?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与延续的场所,应该充满着责任、希望。
只有教师的激情才能带动学生的激情,充满激情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师生也会因此充满阳光。
所以,教师每次上完课,都要对自己进行激情追问。
七问:我的教学设计今天落实得怎样?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一种事先预设,包括教学目的的确定,以及为了实现这些目的而对学生状况的分析、对教材的处理、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顺序和教学问题的安排等。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八问:这节课的教学得失在哪里?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此反思应成为教师的工作常规。
九问:我明天的工作和任务有哪些?
这应该是教师每天晚上的必修课:列出第二天的工作安排,提醒自己每两天逐一落实。
十问:今天我快乐吗?
只有快乐的教师,才会有快乐的心态,才会有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
因此,教师应该每天都以良好的心态去工作、学习、生活。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思考总结,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3)加强方法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学生学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认识水平,解决别的问题。
”先生的一席话,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实在的指导意义。
从方法学习和掌握的角度来看,过去采用”题海战术”,无非是想通过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并让他们自己去”悟”出相关的方法。
这当中,教师的作用是教解题,而非指导方法,所以我们评价它是”事倍功半”的,不可取的方法。
”学”和”习”是不同层面的特殊关系,”学”是为了”习”,丰富了知识、丰富了方法;”习”进步扩展了”学”的外延,结果是巩固了知识、熟练了方法、提高了
能力,”学”就更有兴趣,也”学”得更好。
因此,判断学生学得怎样,不要简单地看学生做了多少道题,对了多少道题;而是要看他们学到了什么方法,会解决什么问题,多少问题。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学生”学”和”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