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性质详细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基机理很好地解释了甲烷的卤代反应,但无法说明卤素对 甲烷的反应活性顺序,因此,需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一个反应能否进行或进行难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应物和 产物之间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一般比吸热反应易进行。它的 产物的能量比反应物能量低,产物稳定性好。 标准状态下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能量差称为反应热ΔH 。 其数值可由键的离解能估计。
乙烷的重叠式构象 能 量 最 高 的 最 不 稳 定 构 象
重叠型分子中,由于C上H与H之间的距 离比较近,斥力大,因此能量高,分子 不稳定。
交叉式构象最稳 定,重叠式构象 最不稳定。
扭转能:构象之 间转化所需的能 量
乙烷不同构象的能量曲线图
二 丁烷的构象
正丁烷沿C2和C3之间的σ键键轴旋转有四种典型构象。
透视式
H H H H H
H
重叠式(顺叠式)构象
交叉式(反叠式)构象
HH 0° H H H H
Newman投影式
H H
H 60° H H H
重叠式(顺叠式)构象
交叉式(反叠式)构象
乙烷的交叉式构象
能 量 最 低 的 最 稳 定 构 象
交叉型分子中,由于C上H与H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斥 力小,能量较低,分子比较稳定,为乙烷的优势构象。 二者的能量相差约为12.6kJ· mol-1
CH3 H H CH3 H H
HCH3
H3C
CH3 H H H H
H3CCH3 H H H H
H H3C
H H
对位交叉式 (反错式)
排斥作用最小, 能量最低
部分重叠式 (反叠式)
邻位交叉式 (顺错式)
全重叠式 (顺叠式)
排斥作用最大, 能量最高
丁烷的对位交叉式构象
丁烷的部分重叠式构象
丁烷的邻位交叉式构象
锯架式(透视式) 透视式表示从斜侧面看到 的乙烷分子模型的形象
C H
伞形式(楔形式)
H2 H2 H2 H2 H2 H2
纽曼投影式
表示前碳
表示后碳
该方法是从C-C单键的延长线上观察化合物分子,投影
时以圆圈表示C-C单键上的碳原子,由于前后两个碳原
子重叠,纸面上只能画出一个圆圈。前面碳上的三个
C-H键可以从圆心出发,彼此以120度夹角向外伸展的 三根线代表,后面C上的三个C-H键,则用从圆周出发 彼此以120度夹角向外伸展的三根线代表。
在乙烷分子中固定一个甲基,使另一个甲基 沿C-C 键键轴旋转,两个甲基中的氢原子 的相对位置就会不断改变,产生各种不同的 构象。其中有两种典型构象,一种叫做交叉 式构象(反叠式antiperiplanar) ,另一种叫做 重叠式构象(顺叠式构象synperiplanar) 。
H H H H H H
其他烷烃的卤化 -伯,仲,叔氢原子的反应活性
乙烷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产物,而丙烷能生成两种一氯代产物
丙烷的氯化反应:
CH3 CH2 CH3 + Cl2
光 25℃
取代伯氢 43% 取代仲氢 57%
CH3
CH2 CH2Cl
CH3
CH CH3 Cl
伯氢与仲氢活性之比
仲氢 57/2 4 伯氢 43/6 1
•沸点(bp)
直链烷烃的沸点一般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碳 原子数相同 时,含支链多的烷烃沸点低。
• 熔点(mp): 直链烷烃的熔点随分子质量的增加
而增加。一般含偶数碳原子烷烃的熔点通常比含
奇数碳原子烷烃的熔点升高较多。
• 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小于1
随分子量的增加逐渐增大,烷烃
• 溶解度:
烷烃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一 根据键的离解能数据估计反应热
(一)甲烷氯代反应的反应热:
CH3-H + Cl - Cl
键能(kJ/mol) 435 243
→
Cl - CH3 + H - Cl
349 431
断裂键需吸收的能量:435 + 243 = 678 kJ/mol (ΔH > 0)
形成键放出的能量:-(431.0 + 349 = -780 kJ/mol (ΔH < 0) 反应热 ΔH = 678 - 780 = -102 kJ/mol
三 过渡状态和活化能
(一)过渡态:
CH3-H + X· [CH3---H---X ·# → · 3 +HX → ] CH
(二)活化能Ea: 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最低能量。
CH3 H Cl 过渡态
能量
Ea=17KJ.mol
-1
逆反应活化能高, 逆反应难进行。
CH3 + HCl
CH4 + Cl
H = +4KJ.mol
异丁烷的一元氯化反应:
取代伯氢 CH 3
CH3 CH3
64%
CH2Cl C H CH3
光 C H + Cl2 25℃ CH3
CH3
取代叔氢 36%
CH3
C Cl
CH3 叔氢与伯氢活性之比为: 叔氢 = 36/1 = 36 ≈ 64/9 7.1 伯氢
5 1
氢原子被卤化的次序(由易到难)为:
叔氢>仲氢>伯氢
Ea 17 KJ.mol-1
CH3 + HCl
Ea =8.4 KJ.mol-1 + Cl2
CH4 + Cl CH3Cl + Cl 反应进程 甲烷的氯代反应,链增长阶段能量变化图
H=105.4KJ.mol
-1
四 甲烷卤代反应的各步反应热ΔH(KJ.mol-1)
反应 (1) X-X → 2x· (2) CH3-H + X· → F2 +159 -130 -293 -423 Cl2 +243 +4 -106 -102 Br2 +192 +69 -101 -32 I2 +151 +140 -83 +55
• 若将氯气照射后,在黑暗中放一段时间,然后与甲烷混合,反应不发生。
• 每吸收一个光子,就可生成几千个氯甲烷分子。
结果:1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或加热时,才能反应。且反应复杂。
2 反应条件直接作用于氯气,由此引起反应。 3 只需少量的能量,就能发生大量的反应。
一 卤代反应机理: 游离基(自由基)链反应
CH4 >1200℃ C + 2H2
CH3 CH3 600℃
C2H4 + H2
CH4 + C + H2
可以增加 汽油的得 量,但对 提高质量 不理想。
CH3
CH2 CH2 CH3 500℃
CH3CH3 + C2H4
催化裂化:
四 烷烃的取代反应
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一)卤代反应
自由基反应“三步 曲”:
链引发; 链增长; 链终止
三 甲基自由基的结构
Csp2 H 1200C H C H
甲基C: SP3杂化 甲基自由基C: SP2杂化
四 自由基反应反应条件 一般可被高温、光、过氧化物催化;一般在气相或
非极性溶剂中进行。烷烃的氧化和热裂化为自由基
反应。
第八节 甲烷卤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反应热,活化能和过渡态
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
R
H + X2
hv or heat R X + HX
+ 热
烷烃卤代反应一般指 氯代和溴代, 而氟代剧烈(爆炸性反
应), 碘代很难直接发生。
卤素反应的活性次序为:F2 >Cl2 > Br2 > I2
CH4 + F2
CH3F + HF
H = -427kJmol-1
强烈放热,引起爆炸.其他烷烃氟化时,还发生C-C键断裂
第四节 烷烃的构象
烷烃的构象异构体
有机分子中由于围绕 C-C 键可以自由旋转,
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的相对位置
不断发生变化,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
这种仅仅由于围绕单键旋转而引起的分子中原子或
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方式称为构象异构体。
H H H C
H C H H
H H C H H H
结论: 甲烷的氯代反应比溴代反应快得多
二 甲烷与氯气链反应各步的能量变化
(一) (二) Cl Cl → 2 Cl· ΔH = 243 kJ/mol 243 Cl·+ CH3-H → · 3 + H-Cl ΔH = 4 kJ/mol CH 435 431
(三) · 3 + Cl-Cl →Cl-CH3 + ·Cl CH ΔH = - 106kJ/mol 243 349 结论 :1 (一)是链引发,需要吸收相当大的能量,氯代反应 虽为放热反应,但只有加热或光照下,反应才能开始。 2 反应热恰好等于(二)(三)能量之和,说明链反应能量变 化由链增长决定。 3 在反应(二)中,只需4 kJ/mol的能量即能进行,可实验表明 必须提供17 kJ/mol的能量。因为化学反应需要较高能量的粒 子的有效碰撞,才能克服范德华斥力,而发生反应。
溴代反应遵循同样的规则,但相对活性差别
很大叔:仲:伯 为 1600 :82 :1
第七节 甲烷的氯代反应历程
[实验事实]:
• 甲烷和氯气在室温下和暗处可长期保存而不起反应
• 在暗处,若温度高于250℃时,反应立即发生,难以控制,产物种类多。
• 在室温有紫外光的照射下,反应立即发生,难以控制,产物种类多。 • 若将Cl2先用光照射,然后迅速在黑暗中与甲烷混合,则发生氯代反应。
第六节
一 氧化反应
(一) 燃烧反应
烷烃的化学性质
CH4 + 2O2 燃烧 CO2 + 2H2O + 891 kJ mol-1
CnH2n+2+ 3n+1/2 O2
燃烧
nCO2 + (n+1)H2O + 热量
(二) 催化反应:可部分氧化为醇、醛、酮、羧酸等含氧化
合物。
MnO2 107~110℃
R CH2 CH2 R' + O2
(二)甲烷溴代反应的反应热: CH3-H + Br-Br → Br-CH3 + H-Br
键能(kJ/mol) 435 192 293 366
断裂键需吸收的能量:435 + 192 = 627 kJ/mol (ΔH > 0) 形成键放出的能量:-(293 + 366) = -659 kJ/mol (ΔH < 0) 反应热 ΔH = 627 - 659 = -32 kJ/mol
(一)反应机理(反应历程):描述反应物如何逐步变成产 物的过程。 (二)链反应:一般来说,分为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 三个阶段。 烷烃的氯代是一个链反应,也叫连锁反应。
二 甲烷卤代反应机理
生成自由基,可见光波足以
引发
消耗旧自由基,生成 新自由基,反复循环
吸热多,不易进行
简单规律:如果反应的机理相同(相似),可通过反应的 能量判断反应的难易
CH4 + Cl2 漫射光
CH3Cl + HCl + 100kJ mol-1
甲烷的氯化较难停留在一氯化阶段:
CH3Cl + Cl2 漫射光
CH2Cl2 + Cl2
CH2Cl2 + HCl CHCl3 + HCl CCl4 + HCl
漫射光 漫射光
CHCl3 + Cl2
产物为四种氯甲烷的混合物,氯气过量时主要得到四 氯化碳,甲烷过量时主要得到一氯甲烷。
CH4 + Cl2 CH3Cl + HCl H = -105.8 kJmol-1
反应进行较快
CH4 + Br2 CH3Br + HBr H = -31 kJmol-1
反应能缓和进行
CH4 + I2 CH3I + HI H = +54 kJmol-1
在室温下无明显反应
例 甲烷的氯代反应
在漫射光或加热的作用下,甲烷发生氯代反应:
室温时的相对活性为
5:4:1
练习
根据上述比例可以预测某一烷烃在室温下氯代时 所得产物异构体的得率。
CH3 CH CH CH3 2 2 Cl 2
hv
CH CH 2CH2CH2Cl
3
CH3CHClCH2CH3 72%
28%
1 氯丁烷 伯氢的总数 伯氢的相对活性 6 1 3 2 氯丁烷 仲氢的总数 仲氢的相对活性 4 4 8
-1
反应进程 甲烷与氯自由基反应的Ea
CH3
H Br 过渡态
逆反应活化能低, 逆反应易进行。
Ea= 75KJ.mol CH3 + HBr
-1
能量
H = + 67KJ.mol CH4 + Br CH4 + Br CH3 + HBr
反应进程
甲烷与溴自由基反应的Ea
CH3 H
Cl CH3 Cl Cl
E
丁烷的完全重叠式构象
正丁烷不同构象的能量曲线图
长链烷烃的构象
己烷的结构
小结:
构造异构:由于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而引
起的异构现象。 立体异构:由于原子在空间Fra Baidu bibliotek排列不同而 引起的异构现象。若各异构体之间可通过 键旋转转化,则为构象异构,否则为构型
异构。
第五节 烷烃的物理性质
• 状态
一般C4以下的直链烷烃是气体,C5-C17的烷烃是液体, 大于C17的烷烃是固体。
RCOOH + R'COOH + 其它羧酸
二 异构化反应
适当条件下,直链或支链少的烷烃可以异构化为支链多的烷 烃。
CH3 CH2 CH2
CH3
AlCl3, HCl 95~150℃,1~2MPa
CH3
CH CH3 CH3
三 裂化:
热裂化:烷烃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分子中的碳碳
键或碳氢键发生断裂,生成较小的分子,
乙烷的重叠式构象 能 量 最 高 的 最 不 稳 定 构 象
重叠型分子中,由于C上H与H之间的距 离比较近,斥力大,因此能量高,分子 不稳定。
交叉式构象最稳 定,重叠式构象 最不稳定。
扭转能:构象之 间转化所需的能 量
乙烷不同构象的能量曲线图
二 丁烷的构象
正丁烷沿C2和C3之间的σ键键轴旋转有四种典型构象。
透视式
H H H H H
H
重叠式(顺叠式)构象
交叉式(反叠式)构象
HH 0° H H H H
Newman投影式
H H
H 60° H H H
重叠式(顺叠式)构象
交叉式(反叠式)构象
乙烷的交叉式构象
能 量 最 低 的 最 稳 定 构 象
交叉型分子中,由于C上H与H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斥 力小,能量较低,分子比较稳定,为乙烷的优势构象。 二者的能量相差约为12.6kJ· mol-1
CH3 H H CH3 H H
HCH3
H3C
CH3 H H H H
H3CCH3 H H H H
H H3C
H H
对位交叉式 (反错式)
排斥作用最小, 能量最低
部分重叠式 (反叠式)
邻位交叉式 (顺错式)
全重叠式 (顺叠式)
排斥作用最大, 能量最高
丁烷的对位交叉式构象
丁烷的部分重叠式构象
丁烷的邻位交叉式构象
锯架式(透视式) 透视式表示从斜侧面看到 的乙烷分子模型的形象
C H
伞形式(楔形式)
H2 H2 H2 H2 H2 H2
纽曼投影式
表示前碳
表示后碳
该方法是从C-C单键的延长线上观察化合物分子,投影
时以圆圈表示C-C单键上的碳原子,由于前后两个碳原
子重叠,纸面上只能画出一个圆圈。前面碳上的三个
C-H键可以从圆心出发,彼此以120度夹角向外伸展的 三根线代表,后面C上的三个C-H键,则用从圆周出发 彼此以120度夹角向外伸展的三根线代表。
在乙烷分子中固定一个甲基,使另一个甲基 沿C-C 键键轴旋转,两个甲基中的氢原子 的相对位置就会不断改变,产生各种不同的 构象。其中有两种典型构象,一种叫做交叉 式构象(反叠式antiperiplanar) ,另一种叫做 重叠式构象(顺叠式构象synperiplanar) 。
H H H H H H
其他烷烃的卤化 -伯,仲,叔氢原子的反应活性
乙烷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产物,而丙烷能生成两种一氯代产物
丙烷的氯化反应:
CH3 CH2 CH3 + Cl2
光 25℃
取代伯氢 43% 取代仲氢 57%
CH3
CH2 CH2Cl
CH3
CH CH3 Cl
伯氢与仲氢活性之比
仲氢 57/2 4 伯氢 43/6 1
•沸点(bp)
直链烷烃的沸点一般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碳 原子数相同 时,含支链多的烷烃沸点低。
• 熔点(mp): 直链烷烃的熔点随分子质量的增加
而增加。一般含偶数碳原子烷烃的熔点通常比含
奇数碳原子烷烃的熔点升高较多。
• 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小于1
随分子量的增加逐渐增大,烷烃
• 溶解度:
烷烃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一 根据键的离解能数据估计反应热
(一)甲烷氯代反应的反应热:
CH3-H + Cl - Cl
键能(kJ/mol) 435 243
→
Cl - CH3 + H - Cl
349 431
断裂键需吸收的能量:435 + 243 = 678 kJ/mol (ΔH > 0)
形成键放出的能量:-(431.0 + 349 = -780 kJ/mol (ΔH < 0) 反应热 ΔH = 678 - 780 = -102 kJ/mol
三 过渡状态和活化能
(一)过渡态:
CH3-H + X· [CH3---H---X ·# → · 3 +HX → ] CH
(二)活化能Ea: 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最低能量。
CH3 H Cl 过渡态
能量
Ea=17KJ.mol
-1
逆反应活化能高, 逆反应难进行。
CH3 + HCl
CH4 + Cl
H = +4KJ.mol
异丁烷的一元氯化反应:
取代伯氢 CH 3
CH3 CH3
64%
CH2Cl C H CH3
光 C H + Cl2 25℃ CH3
CH3
取代叔氢 36%
CH3
C Cl
CH3 叔氢与伯氢活性之比为: 叔氢 = 36/1 = 36 ≈ 64/9 7.1 伯氢
5 1
氢原子被卤化的次序(由易到难)为:
叔氢>仲氢>伯氢
Ea 17 KJ.mol-1
CH3 + HCl
Ea =8.4 KJ.mol-1 + Cl2
CH4 + Cl CH3Cl + Cl 反应进程 甲烷的氯代反应,链增长阶段能量变化图
H=105.4KJ.mol
-1
四 甲烷卤代反应的各步反应热ΔH(KJ.mol-1)
反应 (1) X-X → 2x· (2) CH3-H + X· → F2 +159 -130 -293 -423 Cl2 +243 +4 -106 -102 Br2 +192 +69 -101 -32 I2 +151 +140 -83 +55
• 若将氯气照射后,在黑暗中放一段时间,然后与甲烷混合,反应不发生。
• 每吸收一个光子,就可生成几千个氯甲烷分子。
结果:1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或加热时,才能反应。且反应复杂。
2 反应条件直接作用于氯气,由此引起反应。 3 只需少量的能量,就能发生大量的反应。
一 卤代反应机理: 游离基(自由基)链反应
CH4 >1200℃ C + 2H2
CH3 CH3 600℃
C2H4 + H2
CH4 + C + H2
可以增加 汽油的得 量,但对 提高质量 不理想。
CH3
CH2 CH2 CH3 500℃
CH3CH3 + C2H4
催化裂化:
四 烷烃的取代反应
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一)卤代反应
自由基反应“三步 曲”:
链引发; 链增长; 链终止
三 甲基自由基的结构
Csp2 H 1200C H C H
甲基C: SP3杂化 甲基自由基C: SP2杂化
四 自由基反应反应条件 一般可被高温、光、过氧化物催化;一般在气相或
非极性溶剂中进行。烷烃的氧化和热裂化为自由基
反应。
第八节 甲烷卤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反应热,活化能和过渡态
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
R
H + X2
hv or heat R X + HX
+ 热
烷烃卤代反应一般指 氯代和溴代, 而氟代剧烈(爆炸性反
应), 碘代很难直接发生。
卤素反应的活性次序为:F2 >Cl2 > Br2 > I2
CH4 + F2
CH3F + HF
H = -427kJmol-1
强烈放热,引起爆炸.其他烷烃氟化时,还发生C-C键断裂
第四节 烷烃的构象
烷烃的构象异构体
有机分子中由于围绕 C-C 键可以自由旋转,
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的相对位置
不断发生变化,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
这种仅仅由于围绕单键旋转而引起的分子中原子或
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方式称为构象异构体。
H H H C
H C H H
H H C H H H
结论: 甲烷的氯代反应比溴代反应快得多
二 甲烷与氯气链反应各步的能量变化
(一) (二) Cl Cl → 2 Cl· ΔH = 243 kJ/mol 243 Cl·+ CH3-H → · 3 + H-Cl ΔH = 4 kJ/mol CH 435 431
(三) · 3 + Cl-Cl →Cl-CH3 + ·Cl CH ΔH = - 106kJ/mol 243 349 结论 :1 (一)是链引发,需要吸收相当大的能量,氯代反应 虽为放热反应,但只有加热或光照下,反应才能开始。 2 反应热恰好等于(二)(三)能量之和,说明链反应能量变 化由链增长决定。 3 在反应(二)中,只需4 kJ/mol的能量即能进行,可实验表明 必须提供17 kJ/mol的能量。因为化学反应需要较高能量的粒 子的有效碰撞,才能克服范德华斥力,而发生反应。
溴代反应遵循同样的规则,但相对活性差别
很大叔:仲:伯 为 1600 :82 :1
第七节 甲烷的氯代反应历程
[实验事实]:
• 甲烷和氯气在室温下和暗处可长期保存而不起反应
• 在暗处,若温度高于250℃时,反应立即发生,难以控制,产物种类多。
• 在室温有紫外光的照射下,反应立即发生,难以控制,产物种类多。 • 若将Cl2先用光照射,然后迅速在黑暗中与甲烷混合,则发生氯代反应。
第六节
一 氧化反应
(一) 燃烧反应
烷烃的化学性质
CH4 + 2O2 燃烧 CO2 + 2H2O + 891 kJ mol-1
CnH2n+2+ 3n+1/2 O2
燃烧
nCO2 + (n+1)H2O + 热量
(二) 催化反应:可部分氧化为醇、醛、酮、羧酸等含氧化
合物。
MnO2 107~110℃
R CH2 CH2 R' + O2
(二)甲烷溴代反应的反应热: CH3-H + Br-Br → Br-CH3 + H-Br
键能(kJ/mol) 435 192 293 366
断裂键需吸收的能量:435 + 192 = 627 kJ/mol (ΔH > 0) 形成键放出的能量:-(293 + 366) = -659 kJ/mol (ΔH < 0) 反应热 ΔH = 627 - 659 = -32 kJ/mol
(一)反应机理(反应历程):描述反应物如何逐步变成产 物的过程。 (二)链反应:一般来说,分为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 三个阶段。 烷烃的氯代是一个链反应,也叫连锁反应。
二 甲烷卤代反应机理
生成自由基,可见光波足以
引发
消耗旧自由基,生成 新自由基,反复循环
吸热多,不易进行
简单规律:如果反应的机理相同(相似),可通过反应的 能量判断反应的难易
CH4 + Cl2 漫射光
CH3Cl + HCl + 100kJ mol-1
甲烷的氯化较难停留在一氯化阶段:
CH3Cl + Cl2 漫射光
CH2Cl2 + Cl2
CH2Cl2 + HCl CHCl3 + HCl CCl4 + HCl
漫射光 漫射光
CHCl3 + Cl2
产物为四种氯甲烷的混合物,氯气过量时主要得到四 氯化碳,甲烷过量时主要得到一氯甲烷。
CH4 + Cl2 CH3Cl + HCl H = -105.8 kJmol-1
反应进行较快
CH4 + Br2 CH3Br + HBr H = -31 kJmol-1
反应能缓和进行
CH4 + I2 CH3I + HI H = +54 kJmol-1
在室温下无明显反应
例 甲烷的氯代反应
在漫射光或加热的作用下,甲烷发生氯代反应:
室温时的相对活性为
5:4:1
练习
根据上述比例可以预测某一烷烃在室温下氯代时 所得产物异构体的得率。
CH3 CH CH CH3 2 2 Cl 2
hv
CH CH 2CH2CH2Cl
3
CH3CHClCH2CH3 72%
28%
1 氯丁烷 伯氢的总数 伯氢的相对活性 6 1 3 2 氯丁烷 仲氢的总数 仲氢的相对活性 4 4 8
-1
反应进程 甲烷与氯自由基反应的Ea
CH3
H Br 过渡态
逆反应活化能低, 逆反应易进行。
Ea= 75KJ.mol CH3 + HBr
-1
能量
H = + 67KJ.mol CH4 + Br CH4 + Br CH3 + HBr
反应进程
甲烷与溴自由基反应的Ea
CH3 H
Cl CH3 Cl Cl
E
丁烷的完全重叠式构象
正丁烷不同构象的能量曲线图
长链烷烃的构象
己烷的结构
小结:
构造异构:由于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而引
起的异构现象。 立体异构:由于原子在空间Fra Baidu bibliotek排列不同而 引起的异构现象。若各异构体之间可通过 键旋转转化,则为构象异构,否则为构型
异构。
第五节 烷烃的物理性质
• 状态
一般C4以下的直链烷烃是气体,C5-C17的烷烃是液体, 大于C17的烷烃是固体。
RCOOH + R'COOH + 其它羧酸
二 异构化反应
适当条件下,直链或支链少的烷烃可以异构化为支链多的烷 烃。
CH3 CH2 CH2
CH3
AlCl3, HCl 95~150℃,1~2MPa
CH3
CH CH3 CH3
三 裂化:
热裂化:烷烃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分子中的碳碳
键或碳氢键发生断裂,生成较小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