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营销与管理

文化产业的营销与管理
文化产业的营销与管理

第一章 文化产业和市场营销在本章中,我们将对文化产品营销的显著特征做全面的剖析。第一节内容中,我们将通过探讨文化企业(Culture Corporation)的概念、在社会中的定位、文化创作者在文化企业中的作用以及各自在产品周期中的目标来了解文化企业。然后具体分析什么是导致文化企业之间产生差异的因素,确认文化领域和文化产业的区别。

在第二节内容中,我们将回顾市场营销自创立、发展到分化、扩展的历史,重点讲述文化产业市场的营销;随后我们还将通过对比传统的营销模式和适应现实环境的文化产品营销模式,以便明确其差异性。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还会对营销模式的每一种要素进行广泛的论述。

第一节 文化企业概述

在文化产业链中,文化企业(Culture Corporation)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社会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的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文化企业究竟有哪些作用呢?其自身又是怎样一种情况?本节将详细讲述。

一、文化企业的概念

对文化企业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文化产品创造、组织生产和市场销售的企业组织。在文化企业概念的认知上,一直存在着狭义(Narrow)和广义

(Generalized)之分,如表1-1所示。

表1-1 文化企业的狭义和广义概念

狭义概念狭义观点认为,文化企业是生产、制造文化产品并对其进行销售的专业性机构。如图书出版企业、艺术表演团体、画廊和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遗产所在地等

广义概念广义概念上的文化企业除上述方面,还可涵盖文化产业(电影业、影音业、出版业及工艺美术业)和传媒业(广播、电视及报纸期刊)

根据企业的性质不同,文化企业又分为以下几类,如表1-2 所示。

表1-2 文化企业的种类

文化教育机构和补习企业如大学、各类专业补习学校和补习机构等

纸质文化出版传媒企业如图书、报纸、杂志出版与发行企业

电子传媒企业如电台、电视台、网络等,以电子方式传播文化的企业

影视表演艺术企业如影视剧企业、民间艺术表演组织等

工艺美术文化企业如工艺品和美术的创作、生产、销

售以及各个环节的组织和企业

续表

历史古迹、藏品、宗教文化机构如历史古迹、博物馆、古董藏品、纪念品、历史名人故居、教堂寺庙等

园林景观、奇趣创意企业如园林景观设计和奇石、怪木收集制作等

根据企业经营的性质不同,文化企业又分为以下几类,如表1-3所示。

表1-3 按经营性质划分的文化企业的种类

创意型文化

企业从事原创性文化生产的企业。如影视公司、图书出版公司等

销售型文化

企业从事文化产品的推广与营销的企业。如图书发行公司、书店、影音制作发行公司、影视发行公司等

复制型文化

企业从事文化产品批量复制业务的公司。如图书印刷公司、影音冲洗复制公司等

二、文化活动的职业分类

从超越传统学科的分类来看,文化从业者可以按照各自从事的职业予以分类,如表1-4所示。

表1-4 文化活动的职业分类

创作人员文化创意策划与创作人员。如图书策划人、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舞蹈编排家、作曲家、画家、雕塑家、设计家等

设计人员参与文化活动设计的人员。如展会设计、艺术品设计、影视制作设计、舞台设计、排版设计、装帧设计、图文设计等

管理人员从事文化活动的管理人员。如图书展会负责人、影视剧导演、演艺团经理等

其他参与人员凡是文化活动需要的其他参与人员,都在此列。如图书编辑、营销人员、影视演员、展会工作人员等

三、文化企业的特征与作用

文化企业的特征与作用如表1-5所示。

表1-5 文化企业的特征与作用

文化企业的特征(1)文化创作人员在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企业经营产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文化企业的作用(1)相对于文化产品,文化企业可发挥不同的作用,这些作用涵盖设计、生产、再生产、分销或者储存产品(图1-1为文化企业运营功能流程图)

(2)文化企业行使一个或多个功能要取决于企业的任务;各种不同的组合都是可能的,因为它的任务决定行使这些功能的数量

图1-1 文化企业运营功能流程图

四、文化企业之间的差异

文化企业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有差异就有不同的分类分析和总结,以及各个分类之间的关系与关联。以下是文化企业的分类分析与关联分析。

1.文化企业的分类标准(Classification Criteria)

由于在规模、结构、功能、学科分类方面的不同,文化企业之间理所当然地存在着差异。按照特定的标准可将它们分为以下四类,如表1-6所示。

表1-6 文化企业的分类标准

企业对目标任(1)我们把以产品为中心和以市场为中心的文化企业置于同一系统的两种类别。一家文化企业可能由于其存在的理由从而以产品为中心进行定位

务的定位(2)在这一连续性的系统另一

端是以市场为中心来定位的文化

企业,它们关注的焦点是支撑它

们的市场。介于这两种之间的其

他文化企业则有着各种各样的自

身特色

文化产品的生产形式(1)不打算进行再复制的唯一产品(原型或模型产业)。如原创艺术品

(2)利用原型或模型在同一时间内制造出大量复制品的产品。如图书、影音产品等

文化企业的经营性质文化企业的经营性质通常分为创意型文化生产企业、复制型规模化文化生产企业、销售型文化企业。以此确认它们到底是以市场为中心还是以产品为中心

文化企业规模根据文化企业的生产规模来划分。一般来说,创意性文化企业的平均规模最小,复制型文化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大,销售型文化企业处于中间状态

2.文化企业不同经营属性之间的象限(Quadrant)分析(如图1-2 所示)

第二节市场营销渊源与发展

市场营销(Marketing)是文化产业和社会大众之间的连接过程,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文化产业服务于社会大众。

图1-2 文化企业象限分析

注:四个坐标方向代表四种纯粹性产品方向;四个象限代表四种不同倾向的文化企业类型。

参考数据:Francios Colbert.Marketing Colture and The Arts.Canada,2001.(本书在原图的象限图中

添加了说明文字)

一、市场营销的定义

市场营销的目的是使文化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达到最优化,并能够最大程度地相互满足。

“市场营销”这一概念起源于西方社会,其定义在各种关于市场营销的著述中也是有出入的,如表1-7所示。

表1-7 市场营销概念

美国营销协会出版的《营销学术语辞典》营销是能够满足个体和组织交换目的的方案制定,以及实施创意、定价、促销并且在理念、商品和服务方面进行分销的过程

英国CAM基金及

营销学会出版的《营销学基础和实践》营销是有效确认、参与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管理过程

营销概念基本上反映了四大要素,即消费者需求、需求的满足、文化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利益最优化。

最优化和最大化之间的区别重点为:最优化是在寻求获得最高利润的同时,要充分顾及文化企业组织机构或各种环境因素,而最大化过程则尽量创造可能产生的最大利润。

二、市场营销的形成与发展

营销学作为一门学科,与全球工业化物质水平提高同步发展,并且还作为贸易发展的一个成果展现,如表1-8所示。

表1-8 市场营销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早期的简单营销在商品流通的早期,由于消费水平不高,生产量也不大,简单的商品分销系统足以应对市场。近代工业化的进程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现状

工业化进程中的竞价营销20世纪初,制造成本由于生产线工序的发明而得以降低。因此,制造商和商店的规模得以扩展。文化企业打破基于制造成本的定价惯例,制造商认识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在增长,消费者不仅希望商品能够满足

其实用要求,还要能满足其品

味要求

续表

营销理论的形成大约1910年前后,“营销”一词的含义开始超越分销或贸易的概念。直到20世纪20年代,第一批营销研究资料和教材出版。此时期关于零售、销售和广告技巧的出版物相继登场

现代的品牌营销制造商采用广告手段在其消费者中培养品牌信誉,为的是想让他们的零售商或者批发商使用这些品牌,以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而作为回报的是连锁零售店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店家品牌,可以以低廉的价格销售这些全国性品牌的商品

三、现代营销学的诞生

现代营销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时间不长,但在历史进程中具有鲜明的阶段性,这和整个社会生产力或是社会经济有一定的同步性,如表1-9所示。

表1-9 现代营销学诞生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的某个时期以产品和销售为焦点的观念发生转变,它开始转移到以消费者为基础的营销观念层面,这一转变预示着现代营销学时代的来临。营销管理被认为是一个包含分析研究、制订方案以及实施三部分的过程

1948年詹姆斯·库里顿首次采用“综合营销”这一表述来描述包含在任何营销决策中的关键要素的组合

库里顿将这些要素分成两组

(1)市场力(Market Power):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贸易行为、竞争

者的地位和行为、政府行为

(2)营销要素:产品设计、价格、

销存货、促销、服务、实地调查及

分析研究

续表1960年麦卡锡将营销组合要素归纳成4P,

即 “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

1945—1960年为了更加了解消费者群体,营销专家深入研究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运用这些知识去了解个体和集体消费者的行为。由于20世纪60年代采用最新的定量化及计算机分析方式,从而衍生出丰富的数据和信息。因此,尽管营销学始于经济理论的应用,但随着它不断汲取其他学科知识,营销学发展得更加丰富完善,最终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70年代营销从综合化和标准化转向专门化,与此同时,“社会营销”随之出现。社会营销的概念:“(营销)组织机构的任务是决定消费需求、欲望和目标市场兴趣之所在,并且通过保证或增加消费者及社会福利的方式,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有效、更加有力地将这种预期的满足送达”至此,营销学已经达到专家们在特定经济领域中得以研究,营销观念不断得到扩散,并且在全新的领域(人事、政治实体、社会事业和各种组织机构领域)得到新的应用的层面

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和80年代营销扩展到服务行业和“头脑”产业亦即智力行业。这一时期也是慈善营销的开端,同时营销观念通过整合,首次进入文化领域

20世纪90知识营销观念逐步确立。知识营销利用有效的知识传播手段和方式,把企业拥有的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信息(产品信息、专业科研成果、经

年代至千禧年间营管理思想、优秀的企业文化等)传达给潜在的消费者,使其逐渐对企业的品牌和产品有所认知,并最终将潜在的消费者转化为实际消费者

四、文化产品的营销

1967年,著名的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在《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控制》一书中第一次正式地对文化产品营销概念作出阐释,同时这也是学术机构首次提出有关文化产品营销的概念。愈来愈多的文化机构和文化生产企业开始意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1.不同观点的文化产品营销思想

随后,一批专门论述文化产品营销的著作出现,这些集中论述文化管理和营销的教材,展现出一些游离于传统营销理念的新营销思想,如表1-10所示。

表1-10 不同观点的文化产品营销思想

迪格雷斯(Digeleishi)文化产品营销的基本目的是将适宜数量的消费者,以适当的形式,通过文化创意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藉以设计出有市场潜在需求的文化产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与实现文化企业目标可相提并论的最好的经济收益

莫科瓦(Mokewa)文化产品营销并不仅仅只是让创意设计人员策划一个创意或设计一件产品,更重要的任务是将文化产品的最新创意传达给消费者,让更多的消费者分享创意

赫斯曼赞同关于文化产品营销的传统概念,亦即将市场需求的满足当作产品的存在理由的这种观念,不

赫斯曼(Hesiman)能适用于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创意。事实上,赫斯曼认为文化创意产品具有其存在的自身原因,因为它们没有必要满足除创意者自身所需的其他需求

2.文化产品营销的三个细分市场

基于产品和市场交换得以满足的理念,赫斯曼(Hesiman)提炼出三个细分市场(Market Segments)层面。这三个细分市场是依据文化产品的创意性导向和目标来确定的,如表1-11所示。

表1-11 文化产品营销的三个细分市场层面

文化产品的个体创造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创造性的活动被认为是自发产生的,个体创造者的目的只是为满足个体需求而表达自己

包含同行或由同一层面的专家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这里同行指的是其他的文化产品设计人员、评论家、学科领域里的专家;而创造性的活动被认为是使那一层面的专家适应环境,亦即创作者在特定环境中寻求认同

公众市场的文化消费活动把普通公众分为几个亚群体,由此文化产品的创造活动被认为是由商业因素或者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市场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的首要目标是使经济收益最大化

第三节文化产品的营销模式与管理文化产品在性质与形态上全然不同于其他物质性产品。文化(文学、艺术、设计等)创意产品能够多次性地使用,特别是精神产品还能够无穷性地享用,并且其价值愈使用愈高,其增值速度也就愈快。而物质性的产品则恰恰与文化产品相反。既然文化环境的现实与其他纯粹商业或工业环境的现实存在着很大差异,那么其营销模式也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这种差异。

一、传统营销模式

在传统营销模式(The Traditional Marketing Model)中,描绘商业或工业企业状况的各种模式中,营销要素必须被认为是一个从“市场”环节开始的序列,如表1-12所示。

表1-12 市场序列(Market Sequence)

企业要满足市场需要文化企业要努力去满足消费者中存在的需求

根据市场回馈信息调整生产结构文化企业使用由营销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来评估这种存在的需求,并在了解现有资源和总体任务的前提下,评估它自身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

组织营销随后文化企业采纳营销组合的四要素,并且对它们进行调整,以便对潜在消费者产生预期的效果,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传统营销模式的序列顺序:市场→信息系统→文化企业→营销组合→市场。因而,市场既是过程的起点,也是终止点,如图1-3所示。

图1-3 传统营销模式序列图

二、文化产业市场的营销模式

虽然文化产品的营销模式保留了和传统营销模式同样的要素,但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文化企业的营销过程却有所不同。因此,传统的营销模式并不能充分地反映文化消费环境的现实。正如我们知道的,其营销过程开始于文化企业的内部,始自产品本身。表1-13为文化产业市场的营销模式。

表1-13 文化产业市场的营销模式

定位市场细节文化企业要尽力确定市场中的哪些细分市场因素会对其产品感兴趣

定价与营销一旦潜在消费者得以明确,文化企业就会为它的顾客群体开始安排其他三个要素,即价格、渠道和促销

在这一类型的文化企业中,营销顺序将是

营销顺序文化企业(产品)→信息系统→市场→信息系统→文化企业→营销组合→市场

该过程起点是产品,而终止点则是市场

图1-4为文化企业的营销模式。

图1-4 文化企业的营销模式

参考数据:Francios Colbert.Marketing Culture and The Arts.Canada,2001.

这种“由产品到顾客群体”的渠道在文化消费市场领域是真正具有典型意义的,同时它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文化企业的营销活动。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某些文化企业基本上是以市场为中心,对其他目标而言,它们更倾向于追求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营销模式对它们来说就是最合适的。

三、文化企业及其营销管理

营销战略的决策总是要符合文化企业的任务和目标,这些决策也要充分考虑到该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状况。表1-14为文化企业营销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的五个步骤。

表1-14 文化企业营销管理的五个步骤

分析研究首先,市场人员通过观察相关市场,审视文化企业的目标及资源,以便进行具体的情况分析

目标设定通过对市场的分析,设定出适合于当前形势的营销目标

制定计划在制定计划阶段,营销人员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战略层面(产品定位、竞争者的反应、最合适的分销渠道)和更多的操作层面(销售人员会议、在适当的时间及地点分发广告数据等)

实施和监督实施:营销计划的执行或实施要求文化企业所有成员进行熟练而有效的协调,同时要求文化企业所有部门都要积极参与进去

监督:监督是用来比较实际效果和预期目标的,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修正其中的不当之处

评价总结当一个方案实施完成后,要对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进行总体评价和总结,这是文化企业积累管理经验的重要程序。找出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发挥所长,避免失误,并以此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管理文化

四、文化企业营销模式要素

文化企业在成功的营销模式下,进行市场实践的过程中,要实现诸多营销要素的有机结合,配比显得尤为关键。那么在营销模式中,究竟有哪些不可或缺的要素呢?这些要素在营销模式中又能发挥怎样的功用呢?表1-15为营销模式的五个要素。

表1-15 营销模式要素

市场市场是表现消费者对商品、服务、理念有所期望和需求的营销场所。有需求和期望的想法及意图,也就有市场营销的基础,这是营销战略的关键所在。按照消费者兴趣和需求,市场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市场层面或者消费环节

(1)多样化销售方式:产品的制作是为满足潜在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文化企业要在竞争中突出自己,其所提供的商品不能用单一的销售方式

(2)定位不同的消费群:通过营造不同的市场层面,它就可以确认欣赏其产品特征的由个体组成的消费者群体

市场营销战略不可能凭空获得,很多外在的包括文化企业和市场在内的环境中

环境有多方面的限制性因素,影响着市场、文化企业,以及所有的组织机构

(1)竞争因素

竞争常常被定义为“部分可控制变量”,也就是说,即使竞争对手的战略不能被直接影响或削弱,但仍然会有其他许多可以施加影响的方式

(2)存在于宏观环境中的变量

文化企业对于竞争还能有些许的控制,但是宏观环境中的变量通常被认为是“不可控制的可变要素”

(3)宏观环境中的五大要素

人口统计要素、文化要素、经济要素、政法要素和技术要素等

营销信息

系统营销信息系统依赖于三个关键的要素

(1)内部信息

“内部信息”数据是指可获得的有关企业

自身内部的所有信息

(2)由私营企业和政府机构所发表的第

二手信息

“二手信息”一词是用于描述由公共机构

和专门发行研究报告的私营企业出版的

信息数据,公共机构包括有关当局统计

处、研考会、文化建设委员会或者县市

文化中心、社教馆等部门

(3)企业自身收集到的信息

续表

营销组合每一种营销战略都具有相同的四大要素,即价格、产品、渠道和促销。综合起来,4P就构成所谓的“营销组合”

可控制变量较之被称为“部分控制变量”的竞争要素,或者被认为是“不可控制变量”的宏观环境,我们将营销组合的要素称作“可控制变量”

以上就是营销中的各种组成要素,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市场、环境、营销信息系统、营销组合以及营销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时间和企业特性,所有这些营销要素,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高度和谐,才能形成成功的营销过程;否则不论在哪个点上出现偏颇的失误,都有

可能造成营销的失败。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文化鉴赏能力,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掌握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文化政策法规,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较强的文化理解力、领悟力,有敏锐的经营管理意识,具备较强的创意、决策、组织、策划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化市场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适应在各类文化企业以及政府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及相关企业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市场营销、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基本要求: (1)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掌握中外文化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中原文化历史及发展,具有较强的文化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2)系统学习文化遗产学、博物馆学、文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以及会展、旅游等相关知识。 (3)熟悉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经营、管理和活动运作知识,掌握相关的文化政策和法规,熟悉知识产权法律。 (4)初步掌握科学合理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与社会服务意识,能够进行专业的社会调查分析,具有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训练。 (5)初步具备使用外语文献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扎实的文化经营和管理技能。 (6)培养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沟通、策划、组织、管理等能力。 三、学制、学分、学位 1.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弹性学制年限为三至六年。允许学生在三年内完成学业提前毕业。在特殊情况下,经学校批准,也允许学生延长学业,但最迟不能超过六年完成学业。

2.学分: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基本单位。最小为0.5,原则上以18学时折算为1学分,实践(实验)课以32学时折算为1学分。学生所修课程考核合格,即取得相应学分。 3.学位: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50学分。毕业生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有关规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发给学位证书。 四、课程方案 根据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需求,为了培养既懂文化又懂文化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经营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文化产业管理和策划方面的人才,我们设计的人才培养课程方案基本思路如下。 1.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大众文化导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与产业文化、艺术概论等。这一课程群主要为学生奠定文化学方面的坚实基础,使学生明了文化的规律与特质,熟悉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并引导学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学科方面的学习,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2.文化经济学类课程。如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市场学、文化创意学、文化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等;这一课程群主要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通晓文化产业的运作过程及规律,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经营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营销与策划、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各类文化产业专业管理等;这一课程群主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从事文化产业具体的市场营销、品牌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分准备。 4.实践类课程。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增大实践性的内容、增加实践性的教学时间,突出专业调研、文化企业考察等方面的活动内容。利用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文化企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深入文化产业的社会实践,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对上述课程系统的学习,尤其是原理教学、大量案例教学和相对充分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策划与管理的理论研究,

组建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可行性报告

组建××××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可行性报告 一、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的必要性 1、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的需要。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文化产业将迅速发展,并成为国内的支柱产业;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产业将成为输出性产业。目前,我省人均GDP已经接近800美元,且居民收入水平连年持续提高,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快速增加,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省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因此,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带动作用,企业投资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的需要。 2、整合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需要。云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文化和一定实力的现代文化;同时,经过多年的投入,也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文化资产。但是,我省文化产业尚处在起步、探索、培育和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的手段,产业总体规模偏小,项目带动作用不强,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较低,经济效益欠佳。因此,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是以资本为纽带,整合我省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类型资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需要。 3、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需要。我省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很大,但是文化企业尤其是民营文化企业承贷能力严重不足,抵押、担保等瓶颈问题突出,投、融资渠道不畅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

颈,强烈呼唤来自市场方面的金融支持。因此,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是引导、聚集、整合社会资金,扩大对文化产业投资的需要。 4、文化体制、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自2003年中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我省顺应文化体制改革趋势,在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打造了一批文化艺术精品(杨丽萍的《云南印象》、《云南响声》等均在国际上引起较大反响并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较明显。但是,与文化体制改革目标和市场发展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另外,财政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手段仍显单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不够,没有可支持的文化产业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因此,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既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引进财政支持方式的必然要求。 5、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化战略需要。近几年,在全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大好的背景下,我省国有企业发展迅速,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积累快速增加,部分企业特别是资源型企业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烟草业、旅游业、治金化工等行业均排在全国同行业前列。但是随着资源消耗的加快,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关系今后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其中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并且在我省正在迅速成为支柱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发起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投资文化产业,是我省大中型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化战略的可行方式。

跨部门营销中的项目管理_结合企业的案例分析

2009年11月第7卷第11期项目管理技术 PROJECT MANAGEMENT TECHNOLOGY 0 引言 A企业始建于19世纪,总部设在美国,生产、销售多种类型产品,是非常典型的跨国公司。A企业拥有三个事业部生产和销售不同的产品,但却服务于同一市场价值链。为了应对市场需求,A企业在20世跨部门营销中的项目管理 ——结合企业的案例分析 陆歆弘1 余斌2 (1.上海大学房地产学院,上海 201702;2.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444) 摘要:针对多事业部企业中跨部门营销团队的管理难点,提出项目管理的思想和工具是管理这种跨部门营销团队的有效方法。为了应对市场对产品整合的需求和企业节约资源的需求,建立一支跨部门的营销团队是有必要的。而在A企业中,这种跨部门营销团队的实际运行困难也说明跨部门营销团队的管理值得研究。市场营销和项目管理有很多共通之处,项目管理中的目标管理、WBS、界面管理、矩阵式组织结构、沟通管理、进度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法对于跨部门营销团队的任务管理都是适用的。关键词:跨部门营销团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收稿日期:2009-08-16 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在企业原有的组织架构中逐步建立了一支跨部门的市场营销团队,该团队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是通过把现有各产品事业部的产品资源进行整合,为市场和客户提供系统产品解决方案,同时促进各产品事业部销售收入一起高速增长。 经营权完全收回。 (2)政府把水坝作为权益入股项目公司,对水坝和电站的建设经营共同负有责任。政府参与其中,可为柬埔寨政府带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 从投资人角度来讲,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同时启动TOT项目与BOT项目,仍可以通过TOT特许协议经营已建项目,并在BOT项目特许期一开始就有现金流入,而无须支付任何费用。 4 结语 在柬埔寨国家基础设施存量少、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对于一对一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入BOT和TOT项目融资模式加以混合应用,以项目换项目的方式融资,为合理科学地引进社会投资者提供了新方法、新模式,也为其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敏正,王松江.BOT项目实施指南[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 社,2002. [2] 王松江.TOT项目管理[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3] 王守清,柯永建.特许经营项目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8. [4] 孔素民.BOT、TOT融资模式之比较评析——以经济分析法 学为视角[J].阴山学刊,2005(1):69-73. [5] 冯锋,张瑞清.公用事业项目融资及其路径选择——基于 BOT、TOT、PPP模式之比较分析[J].软科学,2005(6):52-55. [6] 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卢有杰,王勇,译. 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7] 杰克?吉多,詹姆斯 P 克莱门斯.成功的项目管理[M].张金 成,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8] Dennis Lock.Project Management[M].Aldershot:Gower Publishing Limited,2005.PMT

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现状与趋势 魏鹏举 【专题名称】文化创意产业 【专题号】G01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原文出处】《前线》(京)2014年10期第43~46页 【英文标题】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作者简介】魏鹏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逐步进入了一个战 略发展期。所谓“战略发展期”有三层涵义:整体经济的高速增长托起了文化消费的大盘;高速增长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结构转型使文化产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产业对社会资本产生了显著的吸引力。 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现状特征 国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中央政府提出的新经济增长观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中国的金融业则面临着 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互联网金融崛起等因素导致的新竞争时代的到来,资本亟待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新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各类资本的目标。 各种因素都在促进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兴盛,这一场文化资本“盛宴”的主要特征有如下 三个方面: ——政府投入力度持续加强,带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2012 年,全国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51 亿元,比上年增加358 亿元,增长18.9%。2007 年以来,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年平均增长16%,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5%,表明近年来财政文化投入力度在逐步加大。 针对文化产业的各级政府投资都在不断加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 年中国文化 及相关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6257 亿元,是2005 年的 5.6 倍,年平均增长近28%。其中,国家预算资金837 亿元,是 2005 年的 8.1 倍,年平均增长近34.9%。在地方政府层面, 文化产业是许多地方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新经济增长点,对于文化产业 的投入往往更积极,力度也更大。以北京为例,从2006 年开始,每年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项 资金有 5 亿元人民币,从2010 年开始,每年增长到9 亿多。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每 一年全国各级政府的各类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支出总规模超过100 亿元,这个趋势还在继续。 财政部的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1 年的规模是34 亿元,2012 年增长到了48 亿元。 随着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政府投资的绩效问题日益受关注,创新投入方式,改善投资机制,示范和带动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这将成为政府投资的重要任务,贷款贴息、后 期奖励、引导投资、组合投资等模式会成为各类政府专项资金、投资基金等改进绩效的主要 方向。 近年来,为促进文化企业与金融体系的对接,文化部积极开展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 推动文化产业信贷融资发展。据统计,仅2011 年部行合作框架内的重点信贷项目就达97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文化学、管理学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产业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部门特别是会展业和企业从事文化产业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2、具备较好的文化产业管理基础知识以及良好的理论素养,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管理新理念,了解本学科相关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形成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整体性思维方法。 3、初步掌握科学合理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能够进行专业的社会调查分析,具有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4、初步具备使用外语文献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扎实的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技能。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宽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健康高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意志品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三、主干学科 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课程简介:管理学原理是本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知识体系,能综合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在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 2、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简介:中国文化概论主要阐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方法;概述关于文化的概念及结构;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状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质以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主要讲授儒、释、道、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主要思想内容,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 导读:本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目标,以扎实的文化传播理论知识为培养基础,以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灵活的市场营销思维为培养核心,突出策划和创意综合能力的培养,为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广告行业培养具有创意和创新能力的较高层次的综合管理人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文化学、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交流史,产业经济学、管理心理学、文化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文化管理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公共事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公共部门公共关系、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艺术基础、美学概论、世界文化简史、民俗学、宗教文化概论、广告学、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地理学、出版管理学、文博基础、影视产业概论、文化旅游概论、动漫与数字产业概论、管理文秘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管专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能在宣

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的综合管理层中,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也能到海关、银行等部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管理及文化投资咨询等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四年规划 初入大学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一就进行职业规划,从一开始就不走弯路。 大学一年级 重点:明确大学四年的专业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生活、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1、真正明白读大学,读什么,怎么读; 2、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方向; 3、建立学习新模式:大学的学习属于典型的“自助式学习”。 学什么,怎样学,完全由大学生自己决定,你可以完全按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去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爱好,跨学科,跨专业的去学。大学学习新模式的特点:是紧紧围绕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方向,有目的的、主动地、有选择地学习和积累知识、能力; 4、制定大学生活、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步骤。 大学二年级 重点:修炼职业人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根据大一制定的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从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入手,开始主动的积累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 张伟周鲁柱 【内容摘要】文化产业投融资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投融资存在的问题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方面,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投融资空间,比如需求空间、内容空间、规模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投入不足,投融资效率低,投融资渠道缺乏。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既有政府管理理念的落后、文化产业政策的不健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有投融资客体(文化产品或服务)科技含量低等。为解决这种矛盾,笔者提出建立“国民结合、以国资为引导、以民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对策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生产,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或服务。但精神文化产品的发展取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投融资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加大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应当成为今后进行精神文化生产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空间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对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明显不足,实现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供求均衡还有较大的空间。 1、需求空间 目前,我国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巨大的缺口①。据统计,从需求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人均GDP 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该是44%,城乡居民平均文化需求应该在个人消费中占18%,总量应该是10,900亿元; 2010年达到人均GDP1,6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应为33%,城乡居民平均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应占20%,实际需求总量应为20,100亿元; 2020年达到人均GDP 3,0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30%,城乡居民平均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应占23%,实际需求量为42,400亿元。从供给角度来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实际供给量是5,300亿元,距离以上的预测需求量10,900亿元还有5,600亿元的缺口,如果继续以目前10%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仅能达到29,460亿元,距离以上计算的预测需求42,400亿元的缺口将达到12,94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我国要满足个人文化实际需求,从当前到2020年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至少达到每年13%,即由现在的5,300亿元到2020年的42,400亿元。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到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产业,在实现资本增值的同时,也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2、内容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眼界大大开阔,形成了对各种新文化内容的强大需求。但我国文化产业提供的文化产品或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据上海市社会科学院调查,越是收入在中等以上的家庭,越是对目前休闲娱乐生活的质量表示强烈的不满意,认为家庭休闲活动的质量大大落后于物质消费、情感生活质量,观看演出和参加文化娱乐的机会也非常少,特别是消费比较前卫的都市白领群体更觉得适合他们的演出更少。因此,文化产业在实现内容空间的过程中,可以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投融资空间。 3、规模空间 我国的文化企业与国外的大型跨国文化企业集团相比差距很大。比如,当今世界全球性商业传媒企业由9大传媒巨头把持,其中最大的传媒集团时代华纳1年的销售额为排名第50

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doc

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 单 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 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 又是一年高考时,哪些大学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定是广大考生相当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快车教育为大家整理的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大学名单,总共130所学校,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 序号院校名称1北京印刷学院2中国传媒大学3北京电影学院4唐山师范学院5邯郸学院6山西财经大学7内蒙古师范大学8大连工业大学9牡丹江师范学院10上海应用技术学院11华东政法大学12南京艺术学院13浙江农林大学14浙江工商大学15黄山学院16宿州学院17福建农林大学18闽南师范大学19赣南师范学院20山东大学21济南大学22曲阜师范大学23济宁学院24山东艺术学院25河南大学26信阳师范学院27洛阳师范学院28武汉轻工大学29湘潭大学30湖南师范大学31暨南大学32广东财经大学33广西师范学院34西南大学35四川文理学院36贵州大学37安顺学院38云南大学39云南艺术学院40西安理工大学41宝鸡文理学院42西安音乐学院43新疆艺术学院44宁波工程学院45成都大学46中华女子学院47商洛学院48浙江传媒学院49长春大学50河北经贸大学51山东女子学院52西安外事

学院53南昌理工学院54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55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56厦门大学嘉庚学院57山西大学商务学院58长春建筑学院59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60上海视觉艺术学院61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62四川传媒学院63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64济南大学泉城学院65贵州师范学院66首都师范大学67中央财经大学68天津音乐学院69石家庄学院70太原理工大学71内蒙古大学72内蒙古财经大学73吉林艺术学院74同济大学75上海师范大学76江苏师范大学77常熟理工学院78浙江师范大学79安徽师范大学80安徽财经大学81淮南师范学院82福建师范大学83江西师范大学84江西财经大学85中国海洋大学86齐鲁工业大学87临沂大学88山东财经大学89河南中医学院90河南师范大学91南阳师范学院92商丘师范学院93黄冈师范学院94吉首大学95湖南商学院96华南师范大学97广西师范大学98广西艺术学院99重庆三峡学院100西南民族大学101贵州师范大学102贵州民族大学103云南师范大学104西藏民族大学10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06咸阳师范学院107陇东学院108山东工艺美术学院109厦门理工学院110三江学院111池州学院112广西财经学院113呼和浩特民族学院114仰恩大学115湖南涉外经济学院116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117河北传媒学院118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119武汉工商学院120阳光学院121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122大连艺术学院123吉林动画学院124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125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126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127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128聊城大学东昌学院129四川文化艺术学院130山东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问题的探讨

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是当今世界的一个趋势,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创意产业显然已成为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对经济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想要发展,离不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在我国,投融资问题仍是限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1998年英国首次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文化创意产业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的产业,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来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许多专家学者都对这一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义,然而却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三种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版权型、以英国为代表的创意型和以中韩为代表的文化型。我国在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具体阐述了文化创业产业的形态和业态,指出现阶段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综合上述观点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可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集文化、创新和科技于一体的,具有“一动、二低、三高”(即动态性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科技含量高、渗透性高、附加值高)的新型产业集群。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的主要方式 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21世纪的朝阳行业。其投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政府的财政投入 政府的财政投入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上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近年来,我国设立多项资助计划和专项基金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14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关资金208.07亿元,比2013年增加26.39亿元,增长率为14.53%。 (二)民间资本融资 民间资本融资有着快速、灵活的特点,但也存在着趋利性和盲目性的弊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看中文化创意产业这块沃土,将民营资本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来,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进驻文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三)国外资本投融资 外资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市场上的地位举重若轻。外资的进入给文化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充足的资本促使文化创意产业快速稳步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1年已公布投资者的202起投资事件中,外资投资机构参与其中的108起投资事件,占总投资事件54%。从投资比重来看,投融资事件涉及美元规模为488889.69万美元,占投融资总规模的76.17%。 (四)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及就业趋势解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及就业趋势解读 张凯 摘要:第一,文化产业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目的,以创新为前提、的一种现代意识形态的专业;第二,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直处于佼佼者的地位;第三,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发展就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一词最近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下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一、文化产业的存在意义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和就业 1.文化产业的存在意义 “文化产业”这个词最早在20世纪初的英国提到过。但是在当时文化产业仅仅是代表文化产品的生产,贮存以及销售,更多的是为了发展经济,还并不是一种意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也深深地影响的人们的生产生活。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文化产业也渐渐地和“文化软实力”一词相关联,成为国与国竞争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说文化产业等同于“文化软实力。” 2.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就业前景 我国“十二五”规划后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植下开始茁壮成长起来。目前已经有多所高校设置学科来发展文化产业,例如:中国文化史、文化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政策等。“文化产业”这一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这样的设置为以后的发展和就业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和就业渠道,在行政职能管理部门中也能有一个很好的出路,甚至在以后的高校或者国家科研事业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文化产业学科在我校的设置和发展 我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隶属于音乐学院,为我们学习音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学校设置的文化史、管理学这些课程中文产业学科的设立为他们提供了更专业的管理方法。 可以说文化产业存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或许我们不会发觉但我们不能否认我们每天都在和它接触。我相信文化产业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广大人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其生命力会愈发强大,慢慢地成为除经济和政治外又一大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 二、文化产业在我国的价值以及认知程度 1.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植和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也越来国际化。文化产业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政府清晰地认识其重要性,近年来加大对教育为主的文化产业扶植和支持,孔庙在世界大范围的建造;中俄文化年,中日中韩的歌友交流会等这些无疑对我国的文化事业是很好的补充,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改变和发展文化产业,像我国在“十五”期间拟投入40亿元开发软件产业,使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对接又提供了可能。 2.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和潜在危机 据统计,我国每年文化消费可达4800亿元,但是我们实际份额却只有1800亿元。原来我国虽是世界第一引资大国和消费大国,但这些资本都是国内人民消费国外文化产品带来的效应,并不是我国独立的产品,所以也不存在我国巨大的文化市场消费了,而这些也是国外人士投资所看重的。两个数字代表了不同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文化市场的巨大潜在力,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通过合资、参股方式大量注入国际文化资本是对我国文化发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简介 一、专业背景 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兴的一项产业,该产业主要包括:广电影视、演艺娱乐、文化贸易、网络游戏、报业出版等。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综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该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朝阳产业”、“21世纪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文化产业”正式成为政府的政策目标并大力倡导,肇始于1997年的英国。彼时,英国政府为应对经济衰退,特别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2002年,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做了一个关于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报告使文化产业开始进入中国政府决策层的视野。2004年,教育部率先批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几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此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高校中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2006年1月,国

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从这一界定出发,我们把本专业解读为“1、3、7”三组数据,即“一个专业”、“三大领域”(文化产品生产领域、文化产品经营领域和文化设备制造领域)和“七大文化行业”。这七大文化行业具体是: ●纸质文化产品的出版、制作、发行,如书籍、报纸、刊物等。 ●电子文化产品的出版、制作、发行,如广播、影视、互联网等。 ●娱乐服务,如各种文艺表演服务等。 ●旅游文化服务,如旅行社、风景名胜、纪念地(馆)等。 ●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文博、会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 ●为文化、娱乐产品提供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广播电视设备、

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f7471818.html, 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分析 作者:董扬 来源:《北方经济》2014年第05期 文化产业融资是指经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经营发展目标而采取各种融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文化产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有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以下简称IPO)和私募股权融资(PE,以下简称PE)。 自2010年3月中宣部、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文化产业中的各项金融扶持与创新举措明显加快。2012 年,为全面发展文化产业,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各项利好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金融体系,积极引导、鼓励投资者对文化企业的资金投入。众多投资机构纷纷涌入文化产业,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文 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长高6.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已经达到3.48%,按照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加0.2%,而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达5.5%。 2013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 济支柱性产业,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8亿元,比2012年增加 41.18%。统计局数据显示,文化传媒的财政拨款为636,828.28万元,占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额的92.7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类型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不断扩展,资金不断充裕,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其投融资体系建设也迎来新的机遇。全国各大银行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所投资规模涵盖了互联网、文化旅游、影视制作、网络游戏等各类型文化行业领域。其中,中国工商银行2013年对其投资金额高达1442亿元,比上一年度新增约330亿元,增幅达30%,是全行业中融资增长最快的领域。而其他一些商业银行也表示出对文化企业的青睐。在第二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峰会上,民生银行分别为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大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华夏视听环球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春秋永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贷款总额高达10 亿元。此外,民生银行还进一步与合作企业签订战略协议,建立专门的金融服务团队,为所合作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资金融通需求提供专项服务。 一、文化企业IPO上市情况 IPO上市(即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是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可以依托资本市场中强大的融资平台,持续获得资金支持,从而不仅实现价值增值,还能够提高企业知名度及公司声誉。 2013年,由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暂时关闭IPO市场,近800多 家企业排队等待上市。清科数据统计显示,共有80家中国企业先后在境外资本市场完成

【全套】房地产销售经典典型案例分析

房地产销售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经济适用房销售案例 XX花园销售案例 一、案例简介 XX花园是北京市首批19个经济适用房项目之一,首期推出三栋塔楼工747套,于2000年6月10日正式开盘销售,到2000年7月31日。51天时间共售出442套,占首期推出总套数747套的59.17%,平均每天售出8.7套。真正实现了持续热销、持续高温效应,其销售速度在北京经济适用房中名列前茅。 XX花园的成功销售,为北京房地产增加了;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已经被业界称为北京继今日家园、天通苑、回龙观之后第四个最火暴的经济适用房楼盘。 XX花园作为一个经济适用房项目,价格比天通苑、回龙观高出1000余元,项目本身特点原来并不突出,户型比较陈旧,能有火暴的销售业绩殊为不易。 二、营销策划思想 1、根据XX花园的品牌定位,进行一系列的品牌设计、塑造与包装,包括品牌标识、楼书、DM宣传页、销售中心、展板、工地围墙,并就XX花园的品牌定位对销售人员进行全方位的销售培训。采取“全场紧逼”销售法,实行目标考核,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基础管理。以崭新的面貌和过硬的基本功面对客户。 2、与装修公司合作,针对AI户型作最具渲染力的装修设计: 包括室内环境设计,将室外绿色风景融入居室;凸现AI户型的景观价值;作全新概念大起居室大厅设计;展现商住户型的伸缩性概念。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展现AI户型的全方位空间价值。 3、与XX城建物业管理公司合作,重点展现国有物业公司的信誉、实力、承诺、服务水平、管理措施、收益细则等,让客户买放心房。 4、为客户提供装修菜单服务。 5、宣传以“产学研”打造精品为理念,引入对XX花园品牌塑造模式的讨论。以学校的名义邀请新闻单位探讨房地产人才的培养模式,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出人才、出精品、推出住宅产业化、房地产品牌化。 三、工作时间表(5月15日—6月10日) 1、5月19日初步确立总体销售方案 2、5月20日总体方案修订、细化、落实

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分析资料讲解

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分析 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分析 文化产业融资是指经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经营发展目标而采取各种融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文化产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有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以下简称IPO)和私募股权融资(PE,以下简称PE)。 自2010年3月中宣部、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文化产业中的各项金融扶持与创新举措明显加快。2012年,为全面发展文化产业,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各项利好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金融体系,积极引导、鼓励投资者对文化企业的资金投入。众多投资机构纷纷涌入文化产业,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长高6.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已经达到3.48%,按照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加0.2%,而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达5.5%。 2013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8亿元,比2012年增加41.18%。统计局数据显示,文化传媒的财政拨款为636,828.28万元,占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额的92.7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类型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不断扩展,资金不断充裕,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其投融资体系建设也迎来新的机遇。全国各大银行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所投资规模涵盖了互联网、文化旅游、影视制作、网络游戏等各类型文化行业领域。其中,中国工商银行2013年对其投资金额高达1442亿元,比上一年度新增约330亿元,增幅达30%,是全行业中融资增长最快的领域。而其他一些商业银行也表示出对文化企业的青睐。在第二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峰会上,民生银行分别为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大业传媒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参考书目整理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参考书目整理

一、系列类: 1.《北大文化产业》著者:陈少峰 2.《北大文化产业评论》著者:叶朗 3.《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著者:向勇 4.《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由上海交大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主办 5.《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著者:张晓明 7.《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二、综合类: 1.《创意产业经济学》著者:理查德?E?凯夫斯,新华出版社,2004年 2.《全球化的文化动力》著者:[美]亨廷顿,新华出版社,2004年 3.《文化产业》著者:赫斯蒙德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著者:[加]弗朗索瓦·科尔伯特,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2年 5.《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著者:胡惠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6.《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国新文化变革:1998-08》著者:胡惠林,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9年 7.《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著者: 胡惠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8.《文化投资学》著者:胡惠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9.《文化政策学》著者:胡惠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10.《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著者:胡惠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1.《产业界面上的文化之舞》著者:花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文化金矿——全球文化产业投资成功之谜》著者:花建,海天出版社, 2003年 13.《文化产业竞争力》著者:花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大趋势: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著者:冯子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15.《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著者:冯子标,商务印书馆,2005 16.《北大讲坛: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机遇》著者:向勇,金城出版社,2010 17.《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著者:陈少峰,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 18.《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著者:祁述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 19.《跨世纪的文化变革》著者:金元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文化市场学——中国当代文化市场的理论与实践》著者:刘玉珠、柳士 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21.《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著者:严三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制度环境》著者:戴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 23.《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著者:申维辰,山西教 育出版社,2004年

文化产业投资与运营策略研究

文化产业投资与运营策略研究 一、文化及文化产业概览 在研究文化产业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下什么是文化。据《词语字典》:“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台湾《国语字典》中解释“人类社会由野蛮到文明,这中间大家努力所得的成绩,表现在各方面的,像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他们的综合体叫做文化。” 因此文化的内涵可谓包罗万象,在此,我们以台湾知名建筑学者汉宝德对文化的进一步阐释来认识,文化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 广义的文化包括:现代文明社会——科学技术为核心、民主制度为支柱;现代人的意念——过往生活习惯与生活习俗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地方的生产方式与产物;地方所流传的庆典等活动;少数民主的文化;生活中的通俗文化——流行的衣食住行的风貌。 狭义的文化包括:文化是一种教养;文化是一种品位;诗文创作与欣赏;艺术创作与欣赏。 基于以上对文化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文化产业了。首先,文化产业与精英/偶像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有关,如影视作品中的明星效应,再如沈从文之于凤凰、茅盾之于乌镇、鲁迅之于绍兴;其次,文化产业与价值诉求有关,在此可以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个是Beatles乐队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工业社会积累起的巨大社会财富,社会开始膨胀,开始拒绝承认各种“权威”,在此背景下崇尚理性、勇敢以及天真的生活态度的Beatles乐队迅速崛起,成为一场革命;再举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厦门曾厝垵为何一夜之间火了起来?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后社会心理对闲逸、小资生活的诉求有关,而厦门又是著名的旅游休闲城市,对鼓浪屿的小资需求已外溢到曾厝垵,可见小资需求是多么庞大!

因此文化产业的特点常常表现为:价值取决于创意质量而非生产成本,举电影产业的例子,小制作照样有好口碑和高票房,而创意的关键在于抓住社会心理的向往,把握社会心理的价值诉求,利用精英/偶像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再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所售产品COPY的成本低,传统产业我们卖1000套房子需要造1000套房子,而卖1000张电影门票却不需要拍1000部电影或将电影放映1000遍,卖1000本书只需要COPY1000本书而不需要创作1000本书,所以版权问题一直是文化领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文化产业与宏观经济 观察文化产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我们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观察。 纵向的观察,从历史的角度看,每一个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居民财富积累的阶段,均是文化产业较为繁荣的阶段。欧洲文艺复兴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后,商品经济繁荣、社会财富积累,事业成功的富商、作坊主、银行家阶层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当前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提升、社会财富积累、居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产生,创新、创意和追求个性受到鼓励,文化产业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横向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繁荣一般会带来文化输出。远一点的例子,如中国瓷器的西传,中世纪的贵族视若珍宝,中国的英文也因此成为“China”,近一点的例子,上世纪80~90年代港台流行音乐、影视明星席卷大陆。 当下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我们的文化生活正在经历从被输出到开始对外输出。在通俗文化领域,港台明星开始到内陆发展,某知名台湾访谈节目甚至停播。在高雅文化领域,“十二五”期末,我国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95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5年9月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携《锁麟囊》《白蛇传》登上了美国林肯中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