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先进县创建汇报

中医药先进县创建汇报
中医药先进县创建汇报

以创建促发展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中医特色品牌

----渭源中医医院创建全省中医药先进县工作汇报

渭源县中医医院

(2015年12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迎来了省卫计委创建全省中医药先进县工作评审领导和专家来我院检查指导工作,这既是对我们开展创建工作的检阅,也是各级领导对医院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在此,我代表渭源县中医医院全体职工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我院工作的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将虚心接受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检查指导,希望多提宝贵意见。现将我院开展创建全省中医药先进县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医院基本情况

渭源县中医医院创建于1984年6月,是一所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30829.39平方米,包括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康复楼、后勤保障楼、制剂楼六部分。医院编制床位350张,实际开放床位400张,设8个职能科室、23个临床医技科室和8个住院病区。核定人员编制54人,现有职工242人(在

编128人,临聘114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正高级1人,副高级9人),中级职称32人;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46人,大专59人。现有定西市名中医3名,市县级拔尖人才、领军人才3名,五级师承教育县级指导老师4名。医院拥有西门子螺旋CT、飞利浦彩超、腹腔镜、鼻胃镜、碎石机、500mA双床双球管X光机、CR、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40多台(件)。2014年共诊治门诊病人122884人(次),住院病人7385人(次)。今年1-11月份共诊治门诊病人119108人(次),住院病人8771人(次),业务总收入3602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81%、31.99%、24.93%。床位使用率75.8%,床位周转次数22.52次,人均住院日9.1天,人均门诊费用81.30元,人均住院费用2875.58元。

二、主要创建举措

(一)及早谋划,精心准备

2012年以来,我院把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作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来抓,结合“中医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二级中医医院持续改进”,创建“平安医院”、“三好一满意”等活动,从医德医风、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功能设施等方面入手,狠抓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为了使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取得明显实效,我院多次组织科室负责人到甘肃省中医院、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兰州市中医院、天水市中医院、通渭县中医院参观学习,学习借鉴上级医院和兄

弟医院在创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动员全院力量积极开展工作,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加强领导,靠实责任

为确保我院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的顺利进行,我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各科室主任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在全院形成“多管齐下、统筹兼顾、分级负责”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创建工作格局。

(三)制定方案,把握标准

按照《渭源县建设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渭源县中医医院建设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医院与各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了《创建目标责任书》,印发了《创建工作职责任务分解表》和《创建目录》,对创建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员,做到内容明确、标准统一、目标一致。

(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院领导班子将日常督导与持续改进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抓

手并贯穿于始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倡导“四动”(动眼、动口、动腿、动脑),推行“四不漏”(不漏项目、不漏措施、不漏督查、不漏整改),采取看、听、查、问、评、比等多种方式对

全院专业学科建设、医疗护理质量、病历处方书写质量、中医药文化建设、创建资料等进行全程跟踪督导,实行阶段目标任务“限时办结制”,确保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不走过场并达到预期效果。

(五)正视问题,认真整改。

医院不定期召开评析会议,认真剖析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适时提出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重点加强对软件资料、运行病历、三基培训、科室管理、核心制度等方面的整改,做到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三、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创评情况

2012年以来,我院多次召开院委会和职工大会,对评审二级甲等医院进行充分酝酿,进行思想发动,及时动员安排,形成全院上下一盘棋、科室协调配合、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2013年年初,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二甲评审工作进行重点安排和任务分解,及时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办公室,从临床抽调业务素质高、责任性强的医护人员8人,组成了二甲办公室,由分管医务科的副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二甲创建达标工作。同时,制定了《渭源县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进度质量和时限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并结合《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从医疗质量、医疗文书书写以及软硬件建设等方面积极准备,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力争

使评审工作顺利完成。进一步健全了首诊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交接班制度、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处方管理制度等,规范了医疗行为。

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2013年5月10日至12日,在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甘培尚和省中医院副院长赵继荣的带领下,组织专家完成了对我院的二甲评审工作,我院顺利通过了达标评审。

四、创建工作重点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就医环境

2012年,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我院进行整体搬迁。新建医院按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规划建设,总投资1.01亿元,2012年12月份开工建设,2014年12月28日顺利搬迁并投入使用。医院搬迁后,就医环境和服务流程得到了显著提升,业务范围也有了进一步拓宽,我院住院床位由原来的240张增加至400张,开设内儿科、普外科、骨伤科、妇产科、脾胃病、糖尿病科、针灸科一科、针灸科二科、康复科等八个住院病区,对门诊诊室也进行了分科细化,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专科优势,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关于加

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全面推动我院各项改革、引导和促进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把握形式和发展趋势,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具有中医特色优势,中医药发展方向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鼓励和考核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重要指标,认真组织实施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相关项目。为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进一步夯实基础。

(三)规范科室设置,优化就医流程

1.规范科室名称。按照国家中管局《关于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重新规范全院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导向标识标牌。

2.优化就医流程。采取增设专职导诊人员,科学布局并实行分区诊疗,建立医疗支持中心等措施,以方便群众就医。

3.坚持依法执业,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我院严格按照上级核准科目和范围执业,在岗人员均有执业资格,符合率为100%。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学习,通过请院外、院内专家举办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学术讲座等形式,营造学术氛围,培养职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良好风尚,做到依法行医。医疗安全保障有力。

(四)注重人才培养,建设中医药人才梯队

1.队伍建设。医院领导班子4人,全部为中医药人员。主要

职能部门负责人7人,全部为中医药人员。全院现有执业医师58人,中医执业医师35人,占全院执业医师的60.3%;药学专业技术人员11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7人,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63.6%。全院护理人员82人,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82人,达到100%。

2.人才培养。近三年来,我院选派30多人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消化内科、心内科、骨科、麻醉、护理、超声医学等专业,选派1人到西京医院进修学习胃肠外科专业,选派4名医疗卫生骨干赴浙江中医药大学参观学习,选派3人参加了全省健康工具包师资培训班,选派120余人参加了省内短期学术会议及各类培训班。拓宽了新业务,为医院培养了留得住的人才。同时接收大中专毕业实习生52人,卫生院进修学习28人。

3.师承工作。2012年以来,我院聘请市二院原院长、影像科主任医师、退休专家宋国余每月来院开展一周的影像诊断和示教,定期邀请兰大二院专家协助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邀请省人民医院外科专家协助开展腹腔镜手术,邀请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肠镜专家每月定期到我院指导开展肠镜诊断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我院放射科、眼科、普外科和脾胃病科人员的业务水平。2010年启动全县第一批师承教育工作以来,我院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师承教育计划,在院内确定了3名确有专长的中医药指导老师,每位指导老师带6名徒弟,于2013年底全部验收合格出师。2014年以来,在总结第一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院又确定了

在中医专业领域确有专长的3名指导老师,每位指导老师带3名徒弟,力争通过三年的传、帮、带,把继承人培养成医院业务骨干。

4.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我院把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的有效捷径,常抓不懈,制定了培训计划,每月定期开展以“西学中”、疾病诊断标准、中医适宜技术、医疗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临床业务技能。2012年以来,每月组织院内中医药骨干,对本院西医临床执业医师进行《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内科学》等基础知识和《渭源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处方》、《渭源县中医院院内中医实用验方》的学习培训,参学率达到100%。三年来,对全县各医疗机构从事中医药服务的254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针灸、推拿、蜡疗、熏蒸、中医正骨等21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达到了96%以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对全院临床医疗技术人员每年开展两次全员培训,保证每人掌握15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

5.岗位“大练兵”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每年由医务科和护理部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开展2次中医药知识技能竞赛,并进行拔火罐、刮痧、静脉输液、中药熏蒸等技术比武。并制定了处罚办法,对三次考试成绩在后三名的临聘人员实行解聘,正式人员调整工作岗位。2012年6

月份选派10人参加由县总工会和卫生局举办的全县护理人员岗位技能比武,荣获“全县护理技能比武大赛团体二等奖”和个人三等奖。8月份选派3名康复科医师参加定西市中医推拿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个人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名的好成绩。通过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在全院营造了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

6.人才梯队建设。2009年以来,我院先后引进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生15人,大专生10人,填充了部分专业领域的空白,而且为今后医院的发展储备了人才,使专科人才梯队初步形成。目前,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已成为医院的中坚力量,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正在逐步形成。

(五)加强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

医院临床科室均制定并实施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本院病案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病案进行抽查,对诊疗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控。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按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设备配臵标准,各科室合理配臵应用中医诊疗设备,积极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各项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积极使用中药饮片及中成药。门诊中医药使用率达到70%以上,住院中医药使用

率达到100%,中医药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60%。门诊中医处方合格率在95%以上,住院病案甲级率达到90%。

(六)强化重点专科建设

近几年来,我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专科强院”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三名战略,精心打造中医专科品牌。眼科、针灸科、脾胃病科、疼痛科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宽,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深受患者信赖,在县内具有明显的优势。去年以来,医院在做大做强眼科、针灸科、脾胃科、疼痛科的同时,成立了糖尿病科,被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今年着力抓好糖尿病科、针灸科等重点专科建设,加大对糖尿病科、针灸康复科等重点专科的投入,并抓好专科带头人及继承人的选拔培养工作。医院多次组织重点专科专病科室主任到省内、外医院参观、学习,借鉴、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为专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科室分设临床学科专业组,确定中医优势病种15个,并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中医诊疗(护理)方案,能开展中医诊疗服务项目50多项。同时通过我院积极申报,2013年省中医药学会批准我院为小针刀培训基地并授牌。通过加强专科建设,我院专科优势逐渐凸显。

(七)开展基层指导与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我院设立了基层指导科,有专人负责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业务指导工作,与全县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协议。我院设立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设

施设备完善,充分发挥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医药网顶”作用,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全县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自2012年以来,先后规范化培训县、乡、村医生500多人(次),发放中医药适宜技术资料1000余册。通过培训,使全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了针灸、推拿按摩、熏蒸、药浴、蜡疗、拔罐、刮痧、埋线疗法、中医正骨、小针刀等15项中医适宜技术,切实发挥了中医药在农村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同时建立了长效业务指导机制,每年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和指导。

(八)加强药事管理

我院按照《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加强了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的建设,中药饮片验收制度健全并得到认真执行,建立了中药饮片调剂制度,严格处方审核,调剂复核率100%。制定了煎药室工作制度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化操作程序,严格煎药的质量控制、监测工作,煎药室布局、流程合理,煎药操作方法符合要求。

(九)开展中医辩证施护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医院参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分类确定辩证施护病种10个,实施20余项中医特色护理服务,有效开展药浴、针灸、拔罐等中医护理服务;同时在病区开设中医保健知识宣教栏,免费

发放中医药保健知识宣传单和健康指导处方。加大对全体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力度,护士均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基本操作并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护理人员系统接收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率为100%。

(十)加强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

一是根据《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2012年,我院组织在全院范围内征集院训、院歌、院徽活动,经过反复遴选和修定,确立“仁爱、求实、创新、奉献”为医院院训,提出医院的服务宗旨是“传承创新、厚德济生”,对员工的总体要求是“技术上精益求精,服务上热情周到,信誉上真诚可靠”。确定了《中华医药颂》为医院院歌,设计了医院的院徽,在院内医疗区和各病房悬挂古代名医画像和中草药题材的国画。

二是积极建立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院网站,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网站版面整洁,样式风格非常具有中国风,让人感到中医药的风格,棕色的色彩渲染了中医的古色古香。

三是我院开展了服务礼仪培训,编印了《员工手册》,要求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用语,做到一要有称呼,二要有礼貌,三要用亲切的语言,提倡文明敬语,禁止使用忌语等。

四是为了弘扬中医药文化,突出中医药特色,共享健康和谐,我院自编词曲、自编舞蹈表演的《中华医药颂》节目,分别在

2012年全县中医药拜师大会、全县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和全市卫生系统文艺汇演中进行了精彩演出,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同时,为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激励更多志向高远、医术精湛的中医从业人员,我院组织人员积极搜索历史素材,以渭河历史文化为触媒,根据东汉末年渭水源头名医封衡的历史传说,配合相关部门编排了新编大型秦腔历史剧《渭水医魂》,现已作为“健康甘肃—卫生计生题材剧目”在全省各地进行巡演。

五是大力开展了健康文化墙刷写工作,宣传内容以中医养生保健、常见病的预防、适宜技术、用药安全、急救知识、卫生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为主,参照省上制作的健康文化墙图集内容,按照每一块一验方,每一块一政策,每一块一知识的要求,力求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让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用得上。截至目前,我院及清源镇辖区村卫生室共计共建成健康文化墙340块,共计投入资金10.7万元。

(十一)全面开展健康沙龙进村社活动。

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专家和乡村医生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推动中医适宜技术进家庭活动,广泛普及中医适宜技术、急救知识和健康知识。健康沙龙进村社活动开展以来,我院组织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召集村民相互学习中医适宜技术、食疗方法和健康保健知识,截至目前,共开展中医保健养生知识专题讲座、养生经验座谈交流60多场次,受益村民达12000多人次,共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600余份。

(十二)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及治疗服务

我院“治未病”科成立于2011年年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精神,医院对“治未病”科的建设给予重点支持,“治未病”科从无到有短短三年间,已能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服务,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提供服务。成立三年来,提供中医预防保健体检、咨询服务20000多人(次)。此外,“治未病”科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并积极开展义诊、科普宣传、健康讲座等活动,对“治未病”等中医预防保健理论进行广泛宣传,扩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保健知识的认知面,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有效的防病治病,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体质,从而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以来,尽管医院规模、管理水平、医疗质量、服务能力、特色发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医院基础差、底子薄,创建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医疗设备陈旧老化,大型医疗设备急缺,诊疗手段单一;二是个别医护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三是临床医护人员严重短缺,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医护比例失调,中医执业人员不足,尤其缺乏临床骨干医师;四是

医院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中医药知识普及教育力度、深度均有待加强。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市、县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购臵急需诊疗设备,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医院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改善服务态度。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宗旨意识教育,建立医务人员警示教育长效机制,完善医务人员日常考核、监督、评价制度,切实为患者提供温馨、细致、周到、人性的医疗服务。

三是加大人才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医院急缺人才,合理配臵科室人员结构,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同时,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加强院内人员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综合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医院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首诊医师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手术分级管理、会诊、死亡病例讨论等核心制度,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五是继续抓好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强化督查落实,逐步完成各项指标,全面推进工作进度。

六是进一步规范各项技术操作,对中医药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再学习、再考察,以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中医药先进县创建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建设工程,指标体系概全,标准要求严格。虽然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深知创建只是一种手段,医院发展才是目的。对照标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毫不留情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我们一定会虚心接受、理性看待,并以此为新的起点,相信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改进、持续提高,以创建促发展,巩固和深化创建成果。努力把医院打造成为环境舒适优美、设备设施齐全、技术区域领先、人才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规范、行业作风端正、服务优质高效、中医特色突显的县级综合性中医医院。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渭源期间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汇报

( 汇报材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41507 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Repor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dvanced units of traditional

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县、我镇视察、指导,下面我就xx镇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对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我镇地处xx县西南边陲,全镇面积xx平方公里,共有人口x.x万,全镇设镇卫生院x所,村卫生室xx所。卫生院设定病床xx张,其中中医病房x张。全镇共有医药卫生人员xx人,其中中医药或能中会西人员xx人,中医药人员占卫技人员总数为xx.x%。村卫生室聘用人员xx人,其中中专以上学历xx人,中医和能中会西人员xx人。全镇中医药业务量达总体业务量xx%以上。 二、主要做法 1.建立行政组织体系。 ①统筹兼顾。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到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②成立组织。XX年3月,我县开始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县创建动员会之后,我镇高度重视,立即启动,成立了由镇分管领导为组长,镇卫生、财政、民政、教育、农业、宣传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卫生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③制订方案。根据《xx县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结合镇情,制定了切合本镇实际的创建实施方案。 ④明确任务。对照《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和《检查评估手册》,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科学创建,力求实效。 ⑤落实责任。镇政府与各村及相关部门签订中医药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把中医药工作列为对各村及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定期组织人员对中医药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督导。 2.建立舆论保证体系。充分利用会议、培训班等形式和广播、宣传栏、宣传单等媒介,多渠道、多层次、广覆盖地宣传党的中医药政策、传统优势、发展成果、防病治病常识,宣传创建的目的、意义、标准、内容和要求。今年以来,已累计悬挂宣传条幅xx余幅,制作宣传板块xx余块,出宣传板报近xx期次,印制健康教育指南宣传单和健康教育处方x万余张,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3.建立经费保障体系。为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镇政府在财力困难情况下,全力倾斜中医药事业,其发展经费实行了财政单列,按每人口不低于0.3元的标准,及时足额拨付,有力地保障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4.建立技术支撑体系。镇明确卫生院为创建技术指导部门,要求卫生院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要求卫生院长亲自抓,并明确专人负责创建工作。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工作总结.doc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 划工作汇报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我院在县卫计局的领导、镇政府的支持、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按照《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6〕33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一利民便民为宗旨,扎实开展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中医药工作基本情况 (一)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诊疗情况 1、门诊及住院部医师人数6人,中医执业医师1人,中医助理执业医师1人,占比33.33%。 2、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可开展8类,34项。5个村卫生站中,能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村卫生站有3个,占比60%。 3、中医药门诊总量占总服务量23.7%。 4、2017年度,为辖区212名65岁老年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为辖区128名0-36个月儿童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传授摩腹、捏脊方法以及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四神聪穴等方法。 (二)、中药房建设 进一步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卫生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应按照《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保证中药饮片和煎煮中药的质量;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有关规定,规范医师处方行为,确保中成药类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常用中药饮片约168种,并根据需求不断扩大中药品种。 (三)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情况 我院及辖区卫生站医生均接受基层常见病中医药知识与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二、存在问题 (一)中医药类人才匮乏,从事中医药工作人员不能及时补员,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梯队没有形成。 (二)村卫生站中医药工作发展缓慢,缺乏指导,中医药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与建议 加强对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及时补充鲜鲜血液。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补充中医专科人才。 通过对卫生站医生的培训及方向性引导,是村卫生站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和自身建设,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优质的中医药医疗服务。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的国粹在近代受尽了摧残,在当前世界回归自然的大趋势下,天然药物风靡全球的时代,中医药的发展有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资助中医药的发展,但由于中医药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医学,与现代西医学的思维方式、理论等有很大的区别,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所以,保护、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不得不成为所有中医学子在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地保护、继承中医药文化和发展创新是当前摆在所有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1.加大保护中医药传统文化,将其列入重点保护范畴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在群众圈里面。这也许与他被重视的程度多少有些关系,认为应该是时候将其列入保护范畴。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传统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2.建立中医研究机构与学术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 积极建立于继承中医药文化有关的学术组织,建立中医中药联合会,组织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首先,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医学因素,更重要的是需要有适合的文化氛围。另外,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有别于西医的一整套医学理念。要善于吸纳、学习与交流,才能在不断的丰富、充实与完善中实现新的突破,并保持永恒的生命力与魄力。 3.加强相关学科联合攻击

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义重要和深远,是一项巨大浩繁的工程。因为它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是含有许多人文科学内容的自然科学。它不仅包括了中医药各科知识,而且还涉及哲学、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门学科。联合不同学科对中医药进行研究。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突出重点和主攻方向,有计划的开展所涉及的内容与相关学科联合攻击是继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有效措施。 4.普及中医药传统文化,使其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 我们中医的教育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和魄力,要让中医药文化从孩子时期就得到充分的重视,培养兴趣。喜欢是关键,我们可以将中医的发展史、历史上对中医药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中医的治病理念、等理念写成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小文章放进中小学生的课本里,甚至可以选一些医古文里的优秀篇章作为学古文的教材。经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我相信祖先创造出的中医药灿烂文化,是可以得到尊重、爱惜、并且发扬光大。 5.中医药发展要走自己的路 中医是复杂性科学,中医的科学性是复杂系统的范畴。它的理论体系经历了几千年的验证。 自古以来医药就不分家,悬壶济世就指此而言。因为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离开中医理论指导,那就不是中药了。例如,我们每天吃的各种动植物也被收进了《本草纲目》。如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虽然是我们吃的食品,但它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来治疗某一症候,那就是中药了。现行政策强迫中医中药“离婚”,研究医的不重视药,研究药的不重视医;中医中药分家管理就脱离了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例如,安宫牛黄丸中有朱砂,而朱

中医科建设工作报告

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工作汇报自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建设以来,我院认真对照《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积极开展创建工作。现将我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成立组织狠抓落实 我院成立了以院长衡晓玲为组长,副院长王富强为副组长,成员有中医科人员李金岭,张美霞,王俊萍,郑利彬,韩彦召。并成立了村卫生所基层中医指导领导小组,由院长衡晓玲、副院长同志王富强亲自授课。小组成员认真对照《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积极开展创建工作,明确责任,任务落实到人,分工负责,定期汇报工作完成情况,是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二.加强中医科和中医康复理疗科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 我院完善了各种创建资料,充实中医科人员及设备,并成立了中医科,中医康复理疗办公室,积极联系装修公司高标准装修中医科病房,现我院已成立中医病房120平方米,病床15张,已投入使用。增加中药饮片种类,提高中药饮片质量,规范制定中药房、中药库的各项管理制度,成立了煎药室,为广大患者免费煎药。 三、加强中医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居民中医知识知晓率。 我们多次开展了中医药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为广大群众防病治病提供知识储备,特别是针对传染病、流行病的宣传,是患病率明显

下降。同时对老年人宣传养生保健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对慢性病患者关于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知识的宣传,大大提高了他们防治疾病的信心;对孕产妇的中医保健及婴幼儿的科学喂养等知识的宣传,响应了国家优生优育的政策。并加强我院中医文化建设,采用壁画形式向村民展示中医药知识,中医名医及医家解析,并建立中药百草园,现有中药品种十余种,使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晓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积极完善中医科人员及资料建设 现我院从事中医医务人员共七名,医生五人,护士一人,药师一人,并引进当地名中医一名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提高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应用。根据上级方案将中医处方,中医病例的规范化书写列入日常工作中。各种中医科文字资料建设已完成60%左右,主管资料建设的工作人员正在积极建设中。 六.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部分硬件设施尚未到位。近期内配备到位。仍有40%文字资料建设尚未完成,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及对村卫生所完成情况与资料要求仍有差距。我院将在近期内加班加点完善资料,查漏补缺,提高进度,在局党委规定时间内更好的完成中医科建设。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

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上级部门《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江苏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指导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积极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以优质服务和中医特色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发挥我院在盐都区中医药服务网络的龙头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工作。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为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我院进行了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中医医疗设备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医院接建病房楼2597平方米,基中标准化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已投入使用;三、四楼手术室、产房,正在装修。门诊楼的辅助用房,接建220平方米,部分用于开展磁共振项目,该项目已经省卫生厅审核许可;部分用于数字化接种门诊。变压器由原来的160KW,增容到400KW。在病区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区,门诊设置了综合治疗室。重新规范全院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导向标识标牌。未病堂、百草堂设计装修风格有鲜明的中医特色。 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我院疼痛科为市级重点专科,肛肠科、糖尿病科为区级重点发展学科。疼痛科注重中医特色,对该科病症坚持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

中医药工作总结

中医药工作总结 中医药工作总结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现将一年来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了《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我院独具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 二、开展医院文化建设 (一)价值观念体系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1、发展战略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确定了科技兴院,树立品牌,患者之上,关爱生命发展战略,

不断强化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充分体现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 2、确立了文明行医、亲情服务、廉洁自律、人诚勤和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的服务。 3、医院宗旨坚持真诚关爱、信守承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4、医院精神弘扬医院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立业、博爱济世精神,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 5、院歌:集中集体智慧,编写了院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中医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希望,要团结自强,拼搏向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用爱心点燃生命的太阳。 (二)行为规范体系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我们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守则》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科室文化。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促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中医馆建设总结

XXXXXX中医馆建设总结 2015年XXXXXX在省中医药管理局、县卫生局指导下,开展中医馆建设,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通过中医诊疗区域的整合改造、建立中医服务区,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并将原有的中医人员、资源进行全面整合,设立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开设中草药房,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项目,宣传推广中医专家及中医适宜技术。目前,开设了二个中医科,中医特色康复科,治未病科,开展拔罐,刮痧,熏洗等系列服务。目前有主治中医师1名,执业中医师2名,配备现代化的煎药系统。开馆以来为辖区居民提供中药饮片服务,理疗康复服务。已经形成了“因为有需求,专家愿意来服务;因为效果好,病人乐意来诊疗”的良好互动局面。 中医,是我国的国学,理论与实践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理念相结合,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中医适宜技术是发展传统中医的重要战略,既遵从医改要求,又能推进中医向前发展,既能满足社区居民对健康需求,又能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务。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康复、治疗方面具有简、便、廉、验、效的优势,中医养生保健在群众中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和群众基

础。为此,我们通过建设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为辖区居民建立动态健康档案的基础上,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慢病患者等为重点服务人群,以“医患合作互动、健康自主管理”的服务模式,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特色的养生、预防、保健、康复、治疗工作,引导居民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构建了中医特色“未病先防”体系。 在保健方面,针对不同体质制定相应的中医保健方案,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疾病预防、食疗药膳、情志调节、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经络按摩等养生保健活动,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放不同体质的中医保健处方,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工作。在康复方面,康复患者在接受系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在专家指导下,运用针灸、推拿、拔罐、肤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等技术和中药熏蒸、腰椎颈椎牵引器、针灸电针仪、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设备进行康复治疗。极大的提高了康复效果,有效地缩短了康复疗程。在慢病管理方面,针对社区管理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中风等慢性病人,制定适合社区慢病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运用中草药和针灸、刮痧、理疗等中医技术,实施中医特色个性化慢病指导、慢病干预和慢病治疗,降低慢病的发病率及疾病的致残、致死率。 2016年我中医馆引进了中医体质辨识软件,中医体质辨识告

中医药工作推进工作总结

中医药专项推进工作汇报 根据广饶县卫计局《广饶县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专项推进行动实施方案》(广卫计字〔2014〕60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认真做好中医药工作专项推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 医院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我院中医院专项工作计划,将中医药工作纳入2015年重要工作议程,研究解决我院中医药工作的实际问题,研究制定中医药参与全院会诊、病例讨论、卫生应急等医院管理制度,为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提供制度保障。 二、加强中医药服务管理 (一)制定中医医疗质量控制措施与方法,严格执行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中医药技术标准规范,建立中医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并与绩效挂钩。 (二)医院职能科室及药剂科加强中药质量的控制与监测,规范中成药、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严格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煎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建立中药临床使用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三、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素质 1.制定中医药人才配置、梯队建设方案及人才培养计划。在职称晋升、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到中医药人员与西医药人员

同等待遇。 2.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强化中医药基本功、提升中医药临床技能,加强对西医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开展中西医交流与协作。 3.医院积极派出各科临床医师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中医药培训班及学术活动。组织开展西医人员和中医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指导非中医人员合理应用中成药,积极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 四、加强中西医临床协作 1.中医科与其他临床科室之间建立协作机制,将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医院各临床科室。中西医共同参与病例讨论、中西医共同参与卫生应急、中西医相互学习交流等制度;针对中医药治疗有优势的病种或优势环节,明确中医药参与治疗的方案。开展临床协作,整合中西医各自优势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解决治疗难点,提高临床疗效。 2.针对临床上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都不明显的疑难病、急危重症等疾病,中医科与其他临床科室之间进行联合攻关,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以及中药的研发等。 五、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 结合临床需求,积极开展多学科参与的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积极投入研究经费,以保证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设施、设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改善中医药服务条件,保证中医药科室与其他科室同步发展。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 作总结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王家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总结 为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切实加强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积极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以优质服务和中医特色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工作。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为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卫计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召开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动员工作会。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院进行了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中医医疗设备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广

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医院于年初改建门诊楼用房200平米,集中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区,门诊设置了中医诊断室、中医康复科、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室、针刀埋线室等。重新规范中医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标识标牌及宣传栏。 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我院中医康复科注重中医特色,对该科病症坚持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同时根据临床经验,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标本兼顾,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病、肩周炎等病症,临床效果确切,受到广大患者好评。我院开展“治未病”服务,将服务对象从疾病人群扩大到“未病”、“欲病”、“已病”人群。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医院影响力。通过健康宣传、健康管理服务等多种方式,将服务半径从院内扩大到社区、农村和家庭,充分显示出开展“治未病”服务的综合实力和指导作用,大大提高了我院的影响力。 3.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医院质量和效率,满足医务人员工作需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院已使用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门诊、病房全部使用电子处方及电子病历。 三、加强中药饮片管理及使用 我院严格严格执行规范中药房相关管理制度,中药饮片全部由正规渠道购进,对每味中药饮片都进行验收入库并做好记录,每季度对中草药养护一遍,保证了药品质量。 鼓励使用中草药,医院将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治疗率、中医优势病种治疗率纳入科室综合考核目标。培育中医临床优势病种,力推中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总结完整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 馆建设总结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总结 2016年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省中医药管理局、市、区卫计委指导下,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建设,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结合我中心工作实际,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工作落实到位 根据省、市、区中医工作要求,我们首先成立了以xxx 院长为组长的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制定了规章制度、具体实施意见。三是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把手”责任制,把中医工作与职工的工作考核密切挂钩。四是将任务到头、责任明确,分级指导,层层负责,使该项工作落实到处。 二、摸清家底,建档建账,准确掌握中心中医药服务现状 为积极配合省、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项目工作顺利开展,我中心开展了中医药基本情况摸底工作,认真落实单位技术资源情况、科室设置情况以及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建立健全了中医工作台

账,准确掌握了中医药资源的现状,为中医创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通过中医诊疗区域的整合改造、建立中医服务区,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并将原有的中医人员、资源进行全面整合,设立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开设中草药房,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项目,宣传推广中医专家及中医适宜技术。目前,开设了二个中医科,中医特色康复科,开展拔罐,刮痧,熏洗、中医推拿等系列服务。目前我中心有副主任中医师2名,执业中药师2名,中医理疗师2名,中医推拿师2名。配备现代化的煎药系统。 开馆以来为辖区居民提供中药饮片服务,理疗康复服务。已经形成了“因为有需求,专家愿意来服务;因为效果好,病人乐意来诊疗”的良好互动局面。 中医,是我国的国学,理论与实践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理念相结合,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中医适宜技术是发展传统中医的重要战略,既遵从医改要求,又能推进中医向前发展,既能满足社区居民对健康需求,又能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务。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康复、治疗方面具有简、便、廉、验、效的优势,中医养生保健在群众中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和群众基础。为此,我们通过建设中医特色社区卫生

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茶埠卫生院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2011年10月

茶埠卫生院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我院在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统一安排部署下,以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保障,以卫生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中医药工作,狠抓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并且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指导和居民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宣传,不断提高临床医师的中医诊疗水平和社区居民的中医保健意识,现就中医药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茶埠镇位于岷县北部距县城7.5公里212国道旁,全乡总人口24313人,辖19个行政村,6670户,以种植粮食,洋芋,中药材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1446元。茶埠卫生院位于茶埠镇沟门村临街,面积96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职工总数14人,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内科主治医师1人,中医执业医师1人,中医保健按摩技师1人,共卫助理医师1人,口腔助理医师1人,执业护士2人);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人7,中专学历5人。开设床位12张。 主要开展的业务有:中医临床、针灸、康复、理疗、中西医结合临床、西医临床、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口腔等。能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有:普通针刺、温针、电针、灸法、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牵引、磁疗、敷贴、手指

点穴、梅花针、捏脊、手法复位、中医正骨等30余项。 二、医疗、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9月底,治疗门诊1170人次,中医诊疗300余人次,占门诊诊疗人次的25.64%。住院治疗271人次,中医诊疗59余人次,占住院人次的21.18%;业务总收入37万元,其中药品收入占15.47%(其中1-5月份无中医药收入)。 三、创建了中医科 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了中医科 (一)设立了1个中医诊室、1个中医针灸室和1个康复理疗室。设备配备有: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计算机、针灸器具、火罐、电针仪、艾灸仪、六合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器、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等设备。 (二)设置了中药房,配置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品种在内的中成药100种和中药饮片300余种。设备有: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小型粉碎机、小型切片机等。 (三)设置了煎药室,配备有煎药机、高压消毒锅和冷藏箱。 四、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一)年初我院制定了乡村医生培训制度,乡村医生每月到卫生院上班培训7天,举办了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3次,参加培训6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将中医药收入纳入职工年底考核,积极参加“西学中”培训,规定每位临床医生中医药

中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总结

中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 作总结 篇一:XX年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半年工作小结 二O一四年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工作半年工作小结 XX年是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攻坚之年,**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紧紧围绕巩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医人员培训、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知识竞赛等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了中医药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使全县的中医药事业得到稳步发展。现将我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工作任务 为提升我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我县卫生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工程已纳入对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年度目标考核。通过局党委成员和机关干部分片包院的办法,督促和指导该项工作的开展,各医疗机构也落实了专人负责,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查缺补漏,为圆满完成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 **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县中医院为依托建立推广基地,以基层指导科为推手,以全国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为助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中央财政补助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形成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积极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与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相结合,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卫生实施、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巩固了治未病工作,以县中医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中心为龙头基地,逐步延伸至全县各乡镇、村组;聘请专家担任治未病工作顾问;成立县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工作组,指导各医疗机构开展治未病项目,通过治未病深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内涵。上半年全县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4365人次;发展太极拳、太极剑传统运动会员2070人;天灸疗法服务4315人次;提供培土益气服务3786人次。 三、完善中医服务网络,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县基层乡镇卫生院中医馆项目实施情况工作总结

县基层乡镇卫生院中医馆项目实施情况工作总结 为打造全县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药服务特色的乡镇卫生院中医馆,X年,X县卫健局全面实施乡镇卫生院中医项目,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保障,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诊疗健康扶贫服务,X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项目实施进展顺利。 现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X县总面积X平方公里,辖X镇X乡,X个行政村。X 年,总人口X.X人,其中农村人口占X.X%,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贫困县。 自项目下达后,县卫健局、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十分重视,及时成立了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由县卫健局中医股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组织实施,组织全县X所卫生院根据卫生院中医现有条件,针对中医馆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论证,拟定项目实施计划,按相应标准全面推进项目建设。 X县有县级中医院X所,乡镇卫生院X所,乡镇卫生院有职工人,其中正式职工人,公益性岗位人,临聘人

员人。有资格证人员人,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人,临床执业医师人,护师人。辖区内X个行政村全部建有标准化卫生室。 X所乡镇卫生院设有门诊诊疗室、药房、治疗室、新农合办公室、慢病管理及健康档案室、免疫规划室、妇幼保健室、卫生监督协管、中医室、B超室、化验室、心电图室、财务室、党建室等科室,卫生院承担辖区内群众的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以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重点人群的管理等公共卫生工作。 二、项目实施的效果 X、中医馆建设。 结合房屋布局和环境绿化美化,以综合楼一楼业务用房作为中医馆,从内部装潢、诊疗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装修装饰,诊区内诊桌、诊凳、器械柜、屏风、按摩床、治疗椅等体现中式风格,装修体现中医元素;中药房突出中药元素,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装修完工,投入使用,建成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X个。 X、中医药人才培养。 加大村医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让中医适宜技术走进千家万户,为卫生院中医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使辖区村医现已基本掌握X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X、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工作总结

中医药工作总结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卫生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现将一年来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了卫生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我院独具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 二、开展卫生院文化建设 (一)价值观念体系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二)、发展战略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确定了科技兴院,树立品牌,患者之上,关爱生命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充分体现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 (三)、确立了文明行医、亲情服务、廉洁自律、人诚勤和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的服务。 四、医院宗旨坚持真诚关爱、信守承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五、医院精神弘扬医院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立业、博爱济世精神,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 六、精神要求:中医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希望,要团结自强,拼搏向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用爱心点燃生命的太阳,集中集体智慧,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七、行为规范体系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我们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守则》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建设富

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方案为认真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继承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振兴中医事业,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切实做到简、便、廉,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原则 (一)集中设置。中医药服务科室集中设置,布局流程符合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诊疗区域。 (二)特色突出。装饰装修采用中式风格,突出传统文化特色,注重人文关怀,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 (三)方法多样。采取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熏洗、足浴等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开展中医药综合服务。 二、主要工作任务目标 (一)主要目标 1、集中规范建设中医药科室及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坚持中、西医相结合,中、西医并重的办院方向,不断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2、拓宽乡镇卫生院利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服务领域,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防病治病,着重培养中医执业医师,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组织进修培训,培养年轻中医药工作继承人。

3、90%以上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并纳入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范围,使受到培训的乡村医生掌握3至5种适宜的中医药技术与方法。 4、通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建设,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项目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报销范围。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积极运用中医药的诊疗技术,将中医药服务有机地融入到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中,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二)主要工作任务 1、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老年人和儿童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国家要求。 2、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3、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其中中医药内容的宣传栏4期以上/年、健康咨询5次以上/年、讲座6次以上/年,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健教文字资料和3种以上中医药音像资料/年。 4、广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报刊(电视、广播)传播媒体、医院健康教育专栏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宣传手册》等有效载体宣传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简便有效方法。装饰装修采用中式风格,体现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行为规范体现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现将一年来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了《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我院独具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 二、开展医院文化建设 (一)价值观念体系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

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1、发展战略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确定了“科技兴院,树立品牌,患者之上,关爱生命”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充分体现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 2、确立了“文明行医、亲情服务、廉洁自律、人诚勤和”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的服务。 3、医院宗旨坚持“真诚关爱、信守承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4、医院精神弘扬医院“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立业、博爱济世”精神,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 5、院歌:集中集体智慧,编写了院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中医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希望,要团结自强,拼搏向上,

宜城市中医医院2015年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情况汇报

宜城市中医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情况 汇报材料 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将建成一批“中医特色优势突出、疗效水平地区优先、科学规范有序发展”的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硬件建设、设备投入、分配奖励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在建重点专科科室建设及医院的发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科管理 我院现有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五个,其中皮肤科、脑病科为湖北省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专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为襄阳市中医医院重点建设专科。 重点专科是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突出中医特色,把专科做大做强是医院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好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和管理,医院成立了由主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财务科、院办、设备科负责人组成的重点专科领导小组,重点中医专科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重点专科日常管理工作,人事、财务、设备对重点专科建设提供保障。 我院按照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医院“传承光大中医,建设名院、名科、名医,实施科教兴院工程”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医院的发展目标。在医院管理体 系中建立了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各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将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业务职称晋升与下乡对口支援考核工作挂钩。医院狠抓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医院班子坚持常态化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医疗骨干,采

用传、帮、带模式整体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在保证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重点攻克和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诊疗水平和能力,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重点专科的中医特色得以彰显。科室对重点病种实施单病种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专科医生收治优势病种病人,病床使用率明显高于其它临床科室。加强重点专科科室人才建设,专科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合理;派出专科人员参加进修及学术交流30多人次。使他们了解专科的新技术和科室新进展。医院投巨资购置了核磁、大型生化分析仪、彩超等检查检测设备,为重点专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为了突出中医特色,医院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对科室中医处方、中医病历、病房中医治疗率、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及中医技术项目进行考核。制定了《宜城市中医医院中医技术项目奖励办法》,对针灸、刮痧、电针、中药贴敷、推拿等中医项目进行单项奖励,促进中医技术项目的开展,提高中医治疗率。今年脑病科病房中医治疗率达到70%,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达到90%以上。 为了重点专科的发展,医院制订了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及继承人选拔实施方案。我院1990年12月成立“邱二姑皮外科研究所”,在邱氏弟子的参与下,对其临证医案进行整理,集体编著发行了《邱二姑皮外科疗法》一书。2012年9月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积极申报建设邱氏中医外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在继承邱氏中医外科疗法的基础上,与现代治疗方法相结合,又研制出止痒散、汗斑散、清热合剂、苦参洗剂等制剂共8种剂型、20多个品种。制定传承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我院确定邱氏中医外科疗法第一代传承人为李仁凤、刘尚全、关祥娥、程玉香4人。关祥娥程玉香自小由邱氏言传身教,在邱氏中医外科疗法的继承和发扬上颇有建树。李仁凤、刘尚全二人均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是院级知名中医。带教周期为3年,本周期为2013-2015年,由刘尚全带教沈艳峰医师,下一个周期计划带教2名医师。在传承过程中,因为疗法临床疗效显著,我院年青医师信中医、爱中医热情高涨,已有多人申请学习邱氏中医外科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