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 页 发展脉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山 水 田 园 诗
第三章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例1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2· 王昌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首 页 发展脉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概 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诗 歌 发 展

古 体 诗 近 体 诗
古体诗 乐府诗 绝句
四言:出现最早
五言:成熟于汉代 七言:成熟于唐代
五言 七言 五言 七言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律诗


又称“诗余”“长 短句” 调有定格,句有定 数,字有定声,以 两宋成就最高。 又称“词余”,以元 代成就最高。
首 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两 类 美 女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唐 代 仕 女
首 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审 美 标 准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宋 代 美 人
首 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审 美 标 准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 唐代文化:丰盛、 热烈、光彩照人 • 宋代文化:清瘦、 典雅、略带病态
第三章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初唐
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准 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 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 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 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和建 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 容埋没的功劳。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 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 白、杜甫。
文 化 比 较 六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 唐人的生活:自由开放 胡、汉、南、北各种文化高 度融合的时代 文化背景 • 宋人的生活:严肃、拘谨 宋朝的社会背景和理学兴 起,“存天理,灭人欲”的规范 上一页 • 唐人的悲伤:甜蜜的幽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初次人生展望时的少年维特式的烦恼,始终弥漫着青 下一页 春的气息 返 回 • 李泽厚《美的历程》:“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 叹息,总是轻盈”。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 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 文 依旧笑春风。” 粉红色的回忆,淡淡的怅惘 化 • 宋人:表面不愁,心里更愁 辛弃疾《丑奴儿》: 比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 较 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七 却道‘天凉好个秋’!”
首 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文 化 比 较 三
• •
张 旭 狂 草
米 芾 书 法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 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文 化 比 较 四
• 唐人:舞剑,公孙大娘《剑器舞》气势 磅礴,刚劲有力——宋人吹箫,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千回百转、呜呜咽咽,令人黯然神伤 • “剑气”(阳刚)与“箫心”(阴柔) 成为中国文学的两大风格趋向 • 唐人:喝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 热烈奔放、令人陶醉的感性世界 • 宋人:茗茶——理性的享受、人生的感 悟 • 唐人是浪漫的诗人,宋人是典雅的智者
首 页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 唐人:心胸开阔 首 页 •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山 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文化背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上一页 • 宋人:感情有节制的含蓄表露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下一页 • 苏轼《江城子· • 唐人:友情深厚 返 回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 文 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高适《别董大》:“莫愁前 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化 比 • 宋人:友情淡漠 • 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 较 意。”“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不须 八 携酒登楼,问有谁,共我斟。”
第三章来自百度文库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 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 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 主义。 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 而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 创作方法,建立各自的艺术风格,从各方面 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把浪漫主义 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 是唐代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 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派的最杰出的代表。
首 页 文化脉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初 唐
第三章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审 美 标 准
了,她的美让老人们肃然起敬” • 侧面描写的手法——共同的审美标准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 一、以肥硕、端庄、雍容为美: 《诗经· 硕人》健美:“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 兮。”——杨贵妃——薛宝钗:北 方大家闺秀式的美 • 二、以苗条、清瘦为美:湘夫人; 西施——赵飞燕、洛神——梅妃— —林黛玉:南方小家碧玉式的美
首 页 发展脉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初 唐 四 杰
第三章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盛唐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 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 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 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
首 页
发展脉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盛 唐
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 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 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 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 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文 化 比 较 五
• 唐人:喜欢牡丹花 李正封 :“国色朝 酣酒,天香夜染衣。” 杨贵妃——牡 丹花 • 宋人:喜爱梅花 林逋《山园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陆游《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 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孤芳 自赏、远离尘嚣、遗世独立的人格魅力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太阳、月亮
• 唐人:苍茫辽阔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 间。”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宋人:寂寞清冷 姜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冷月无声。”
首 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山、水
• 唐人眼里的山:雄伟壮丽 杜甫《望岳》:“会当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 • 宋人眼里的山:幽冷孤寂 姜夔《点绛唇》:“数峰 清苦,商略黄昏雨。” • 唐人眼里的水:“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 云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宋人眼里的水:“一勺西湖水”
首 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文 化 比 较 二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 宋:米芾、米友仁父 子水墨写意山水画含 蓄缥缈、空淡朦胧 “米家山水”;马远 (一角)《寒江独钓 图》,夏圭(半边) 《松溪泛月图》—— 有无相生的哲学辩证 法;一角山河的安逸, 残山剩水的凄凉;郑 思肖无根兰——国破 家亡的痛苦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一、年年岁岁花相似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共通之处
概 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二、似曾相识燕归来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融会
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与 流 行 歌 曲
唐 诗 宋 词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不同时代 特征
第一章
首 页 概 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送 孟 浩 然 之 广 陵
首 页 发展脉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李 白 与 杜 甫
第三章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王维:《山居秋暝》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幅清新朴实的农家风景画,呈现在读 者面前。诗人将恬静乐观的生活情趣, 诚挚亲切的友情,纯朴浓郁的农村风俗, 熔为一体,表现出和谐的美。
第一章
首 页 概 说




诗 歌 表 现 情 感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 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 成文,谓之音。—《毛诗序》
第一章




首 页 概 说
古希腊人对诗的定义:
模仿的艺术。 诗 歌 再 现 印 象
唐时明月宋时风
—走进唐诗宋词
目录




首 页 目录
一、诗歌概说
二、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三、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四、诗歌鉴赏的理论基础
各 领 风 骚 数 百 年
第一章




首 页 概 说
诗歌发展的历史
1、诗歌是最早出世的文学
发 展 历 史
2、诗歌的起源实在不是一 个历史问题,而是 一个 心理学问题: 人类何以要唱歌作诗?
米芾山水
首 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文 化 比 较 二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 • 书法 唐:轻盈华美,潇洒婀娜 张旭、怀素 狂草奔放不羁;颜真卿正楷笔画端庄肥 厚,充满浩然正气 宋:瘦金体书法枯茎瘦骨,老气横秋。 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 芾、蔡襄更加注重规矩、法度 舞蹈 唐:健舞:《秦王破阵舞》 宋: 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 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返 回
孤帆远景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越 调
第一章
首 页 概 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一 剪 梅
李 清 照
回目录
返 回
流 行 歌 曲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 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 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 成,养在深闺人不识。天生丽质难自 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梅妃,江彩苹,福建莆田人。风神楚 楚,清瘦苗条,淡妆素雅,特别喜爱 梅花 :“梅精” • 杨玉环:“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 滑洗凝脂”、“云鬓花颜金步摇”、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 色。”
造型艺术 • 唐:唐三彩:万紫千 红总是春 • 宋:瓷碗:宋代典雅 文人淡泊宁志的情怀, 纯净的心田
首 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文 化 比 较 一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 唐:李思训、李道昭父子金碧山水雍容 华贵、绚丽辉煌;吴道子佛像绘画 “吴带当风”;韩干画马雄健肥硕—— 热烈奔放的气质和精神 吴 道 子 “ 绘 衣 画 带 当 风
诗的起源有两层原因, 一是模仿的本能,二是 求知所生的快乐,……
—亚里士多德《诗学》
第一章
首 页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 文人诗歌—“三 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 “高岑” 、“新乐 府”“小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排律
散曲
小令 套数
杂剧
剧曲
传奇
第一章
首 页 概 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1、《诗经》的“颂”原训“舞容”, 颂诗是歌舞的混合。 2、《诗经》的“风”及其重章叠唱 3、古诗中“兮”“噫”的运用 4、“乐府”的形成和发展 5、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 6、关于词
歌 乐 舞 同 源
第一章
首 页
首 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引 子
第二章
首 页 文化背景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秦罗敷的美:“日出 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 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 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 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荷马史诗》中海伦的美:——“海伦进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