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了4篇CSSCI后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了4篇CSSCI之后,分享下自己的写作、投稿经验(转)
先做个简单自我介绍: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专工商管理,研究生技术经济及管理,暑假开学研三;研一暑假开始学写论文,已经发表5篇,4篇CSSCI;毕业论文已经完稿,现在正在实习(中午这会无聊了,加上刚发了工资,高兴,和大家瞎侃侃),实习结束开始准备考博。
现在步入正题:
首先,和很多人一样,刚上研究生的时候我也迷茫过。
我是跨专业读的研——说的好听点,是多学科背景;说的不好听点,是半路出家,底子薄,样子花啊!研一开学之后,和人家科班出身的一聊,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压力很大。
想看书,可不知道看什么好,确切的说是无从下手——西经,管理学,这些基础课需要看,另外,还有很多专业课书要看。
没办法,只好去找导师,希望能从导师那得到些建议——事实证明,这点很有用。
导师告诉我:书是要看的,多读书很好,但是没必要全读;精读几本经典专业书,然后以此为发散,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另外,多读读专业类的期刊,了解学科研究前沿和方向。
有了导师的指导,我开始了自己的读书生活,研一基本上是这样度过的。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一点是:学会读书,明确方向。
即选择性的读书,精读和泛读结合,并且要有一定的方向性。
其次,多和导师沟通。
不要认为导师不好接触,也不要认为导师水平不行——任何一个导师都有他的长处,只是一些人一眼就看出来,一些人要慢慢的发现。
我导师我还是很崇拜他的,经常和他沟通。
研一上学期,我是每周五9点准时到他办公室找他谈话,自己最近看的书,遇到的问题,都和他说。
每次,导师都是必答。
当然了,有时简短,有时详细。
不过,我敢说,能像我导师这样每周都很学生聊天的人不多了,我很幸运。
一是导师肯聊,二是我自己主动。
我导师还带其他专业的几个同学,他们2年来和导师见面的次数估计没我半学期的多。
我是脸皮厚,没事了就去,有问题了就去。
呵呵,收获很大。
因此,要告诉大家的第二点是:多和导师沟通,要主动去沟通,导师都很忙,主动定期约学生的导师是少之又少,所以自己一定要主动。
再者,多和其他导师聊。
一个培养机构,导师一般也不少,找几个和自己专业相近,学问做的好的导师,多和他们聊聊,向他们学习做学问的经验,交流一下知识。
要知道:思想的火花是在碰撞中产生的。
研究生这2年,除了我导师,我和2名其他老师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一个是30多岁的博士副教,观点新,思维密接,和这样的人聊天,很有收获。
另外一个是我的计量经济学老师,我研一的时候就请教她问题,研二课程结束的时候开始和她合作做统计局的课题。
和她关系一直不错,一是她没带学生,二是我导师在定量分析这方面不占优势,而她绝对厉害,刚好可以弥补我导师这方面的不足。
这就是我告诉大家的第三点:除了自己的导师,还要和其他老师多交流,但千万注意要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导师之间是很忌讳学生乱串的,自己可别触犯了这点。
第四点是写论文。
我第一次开始写东西是研一下学期,导师教育厅的一个课题,急着结项,就让我做了(他早评上正教,这种课题对他没用),呵呵,我是战战兢兢,总算是完成了吧(当然,他没少修改)。
这次经历可能对我专业知识进步帮助不大(不是我专业的课题),但是我知道了写文章的基本“流程”:首先是有想法(或者叫灵感,感觉,方向吧),然后搜集资料,要大量搜集,不停翻看,发现其中的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东西,否则,自己想当然的写,纯属闭门造车。
第五点是如何写。
很多人苦闷,不知道写什么,我也深有这样的体会。
于是强迫自己去图书馆看书,后来发现看大部头的书不行,要想写东西,有灵感,还是得看期刊,专业的期刊,学科内顶级的专业期刊。
有人曾经开过玩笑:做学问就是追星,要追学科最新的星,赶在最前面,那就是创新,就是研究方向。
暂且不论比喻是否恰当,但是我个人觉得绝对有道理,而且是在自己经历过那样一个过程之后,越发觉得有道理。
这也是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五点:多看专业顶级期刊,而且要看外文的;看期刊,不仅能了解前沿,而且能启发灵感。
第六点是多看教材。
呵呵,不矛盾,这是我反复体会出来的。
刚起步开始的时候,基本经典的,然后扩展知识面,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看专业期刊,有了灵感记下来,要敢动手写,这样才有手感;期刊上面会经常出现一些自己陌生的知识或是名词理论之类的,这时候别轻易跳过去,要翻教材,自己给自己补课,这样才有进步。
也就是“教材——期刊——教材”不停这样的反复进行,并坚持动笔,才有收获。
第七点是记笔记。
到现在,我已经记了2本多笔记了,什么都记,只要是自己敢兴趣的,没事的时候翻翻,挺有意思的。
我有个习惯,是高中养成的,就是记笔记之前,会表上日期,长久下来,就成了一个“日记”:显示日期,然后是当天自己看的书或是杂志什么的。
呵呵,没事的时候,一翻,就能知道自己那天干了什么。
第八点是会修改。
自己的文章,要自己修改。
写好了,不是万事大吉,没事的自己改改,也可以发给导师,让他帮忙改改。
我之前的几篇文章,都是导师帮忙改的,他提出修改意见,我再不停的反复修改,知道他说可以往外投了。
再后来,就是我自己修改,觉得可以了再给导师他,呵呵,后来几次,他基本看看,也不改了。
上面基本是写作的经验,建议大家可以看看王汎森的《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咱们论坛里面有,可以搜搜看,大家写的东西,看着明白,条理还清楚。
下面说说投稿的事情:
首先:永远不要一稿多发,但可以一稿多投。
呵呵,这是我的感觉啊。
一稿多发,就像有个帖子说的那样,是重婚罪;而一稿多投,至多是我同时多相了几次亲。
作为学生来说,一稿多投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最少最少也得一个月,一般以2个月的居多,而且发稿时间特别长,少则3、5个月,多则7、8个月,一年什么的。
想想咱们三年的研究生(有的只有2年),是什么时间开始写论文的?我是研一暑假开始写第一篇文章的,算是比较早的了
(当然,那些牛校的牛人或是其他学校的牛人很多本科,研一都开始写的),咱们这里针对大多数人的情况。
按研二开始写、投,随便被核心拒一次稿都是半年的时间啊!耽误不起。
所以,我的观点是,可以一稿多投,但同时录用了千万别一稿多发!另外,当你水平见长,而且对自己能准确评价的时候,可以试着只投一家,也算是为净化学术氛围出了一份力吧!
其次,可以参考借鉴别人的文章,注明出处,但别做低水平的抄手。
天下文章一大抄,可是,为什么有些是抄袭,有些是创新呢?其实就是是否有新东西进去,这新东西就是自己的劳动。
这是我和那位年轻博士聊天他告诉我的,并且告诉我一开始走学术道路时,一定要对自己严厉,这样才能有成果。
另外,人大的一位博导也告诉过我,做学问,一定要有责任感,不能只为论文而论文,否则会迷失自己的。
呵呵,前面说的都是原则什么的了。
下面说说投稿的一些技巧吧!
在首先之前先说一点:投稿别找中介!除非万不得已!(希望做中介的看见了别生气哦)
首先,要明白,我们的稿子被拒,并不意味着我们稿子质量差,也很可能是我们的文章不合人家期刊的风格。
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点技巧吧!一个好的期刊,一般有自己的风格,比如讲求观点的新颖,重视研究的深度,要求定量的分析等。
我们投稿子的时候,可以先对这个期刊做一些了解,翻看一下过去一年,或是几年他们的目录。
看看他们过去刊发的文章集中在那些方面,最近的集中在那些地方,自己的文章是不是之前他们已经等过类似的(登过的话,如果自己写的可以,那么录用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是不是很他们近期等的热点类接近的。
注意了这些,可能很大的提高自己文章中的可能性。
其次,是项目。
有些期刊重视项目,有项目支持,是课题或者文章的重要性的一个反应吧。
一般来说,级别越高,越说明研究的必要性等,编辑看见的时候就可能会不自觉地产生倾向性。
但不是说,有项目就一定能中,项目只是我们的筹码,关键还得是自己的文章有质量,投的期刊和栏目对头,这时候项目这个筹码的作用才会体现出来。
大家可以考虑下这点,但不要自己没项目去造项目,这种行为也是有悖学术道德的。
再者,就是格式,投稿之前,先看看要投期刊的投稿要求,然后对着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这样也会增加命中率的。
写好文章了,可以单独备份份,这个除了文章,不要有其他的个人信息等东西;选好期刊后,照他们的要求修改,然后投出去。
每次投稿都按这样的顺序来,不仅节省时间,还有的放矢,增加命中率。
还有,就是和导师合著。
不管导师第一作者或是第二作者,有时有个“大牛”压着阵,还是很管用的。
不过,现在有些导师不喜欢自己学生投稿带自己的名字,也是怕惹是非,可以理解。
有些则是“豪夺”,也没办法,这个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呵呵。
最后,这点是我们没法改变的,就是我们的硕士生的身份。
有些杂志,
有个莫名其妙的规定,若是学生投稿,就只发博士以上学历的论文(好像在校老师不受这个限制)。
我有次投《科学管理研究》,请教一个朋友的时候,他告诉,这个杂志一般不发研究生的文章,除非导师放前面,否则希望不大。
遇见这种情况,也是我们没办法的时候,安慰一下自己吧。
谁叫咱还不是博士,只能继续奋斗吧!
投稿这东西,涉及的东西方方面面啊!不仅是我们的文章质量,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这里小做总结一下。
大家都发过论文了吗?说出来晒晒各自的版面费吧,供大家参考下。
另外,最好附上投稿方式、审稿周期、版面费、版面数、自己投稿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杂志的评价等,方便大家交流。
注意:这里并不是攻击谁,贬低谁;收版面费是现状,正常,碰上不收的算是我们幸运;请大家不要怨天怨地。
1、《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电子投资,一篇1000,第一次投稿投给了这里,回复还是比较快的(2周)。
不过,现在想想,回复的快一般是编辑部稿子少的反应,而且这个级别的收1000也算贵了。
发了3个版面,可以通过邮箱电子投稿。
这个期刊没什么风格,符合他们栏目要求就可以。
2、《科技与经济》
他们有自己的网站,可以在线投稿。
这个也算是比较快,将近2个月就审稿结束。
是CSSCI管理类扩展,发了3个版面,不仅没要版面费,呵呵,还倒给了180的稿费。
第一次拿到稿费,开心。
他们比较喜欢有项目的稿子,但要求出示项目证明。
风格和上面的差不多,也是有栏目要求,不过,感觉出来他们的主编还是挺有心的,是冲着高质量杂志办的。
3、《科技管理研究》
纸质投稿,从投稿到审稿结束出结果,一般要2个月的时间。
发出来的时间比较慢,收我了1500的版面费,发了3版,从交过版面费到发出来要7个月。
CSSCI管理类29种核心,但感觉他们每期的杂志越来越厚,文章是越来越压缩,为他们的质量感到担心。
4、《科技进步与对策》
电子投稿,可以在他们的首页上投稿。
一个版面300,外加100的审稿编辑费用,但至少发3个版面,也就是说最低1000块钱。
从收稿到处结果,大概是2个多月,但是他们出的时间特别慢,我去年投的稿子,12月中旬交的版面费,到现在还没出版。
打电话问的时候,说12个月发稿,急着发的话加1000块钱的加急费——真黑,要知道,他们09年可是改成半月刊了啊(到现在我的文章还没发出来)!质量感觉要比《科技管理研究》高点,但是,半月刊的事实说明他们现在也是向钱看齐了啊!
5、《科学学研究》
电子投稿,可以到他们的主页上投稿。
不知道他们的版面费是如何算的,估计是1000+100,3月份的时候投了一篇,6月底最终录用,3个半月的时间,收了1100,估计也是发4个版面。
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审稿周期长,也比较繁琐,从初审到组稿我是用了9个环节。
组版时间也是比较慢,到现在还没通知我安排在了那一期。
以前他们是双月刊,09年正式开始单月刊了,呵呵,我也是冲着
他们这点投的,能中估计也和这点有关,侥幸。
他们的文章题目不一定新,但是要求研究有深度,结论可信。
上面是我亲自投了,并最终发的几个期刊,下面说说其它几个投过的杂志的情况。
1、《工业技术经济》
纸质投稿(好像是,记不清了),一篇文章1000,要2个月的审稿时间,还是比较好中,质量说的过去,一般录用通知上会说明大概的出版时间。
我发在《技术经济与管理》上面的文章往这个投过,中了,但是已经发了,就没理他们,好像是个CSSCI经济类的扩展,想想有点后悔。
2、《改革与战略》
可以投电子稿,去他们的网站上投。
这个比较贵,我投过一篇,2个多月的时间回信,开口要2200,觉得贵,没投。
3、《科学管理研究》
给他们投过2次,郁闷,都是杳无音信,后来打电话问,编辑老师告诉我,别急,还在审稿。
他们的审稿周期特别长,收稿2个月,审稿2个月,也就是说从他们收到稿子到有结果,至少得4个月的时间!还不一定有结果,后来再也没投过。
4、《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自我感觉这个还是可以的,但比不上《科学学研究》,要3个月的时间,一篇文章应该是1000块钱,我当时那篇文章也投了《科学学研究》,就没往这个地方发。
还是比较好中的,文章不一定新,但要求有深度,结论可信。
5、《华东经济管理》
投了好几次,都是没结果,上面的文章比较杂,没固定的风格,感觉应该可以的,可是还是没中,遗憾。
不过,他们在CSSCI管理类核心中排29位,呵呵,也就是最后一位。
6、《现代管理科学》
和上面的差不多,文章一般4000字或是6000字,不一定要深,但要新。
审稿时间一般是1周出结果,投过两次,都是被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