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座谈会演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座谈会演讲稿
篇【1】
“改革开放三十年,办学条件大改变,危房校舍变楼房,现代媒体课堂显。改革开放三十年,教师待遇大转变,月薪几十到几千,医疗保障尽开颜。”这是毛菊观老教师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3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可喜成果,今天,笔者用此来形容通化教育也不为过。
忆往昔,30年前的通化教育事业曾是发展滞慢,举步维艰。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有了第一所新式学堂,1949年辽东省市属中学仅有5个教学班,市属小学54个教学班共145名学生和72名教工的简朴办学条件,1977年,全国恢复了高考。而30年前的我市教育,那是1978年,恰好赶上国家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转折,国家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劳动的观念,对学制、教材、教学时间都作了安排,整顿了教学秩序,恢复了师范院校,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进修,恢复了少先队组织、中学的共青团组织。自此,我市教育事业也步入恢复、调整和发展轨道,百业待兴。那个年月,教育经历着“拨乱反正”和“披荆斩棘”,各级各类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校舍、教学设施、仪器等办学条件和环境都处于落伍、薄弱阶段,与现在相比真是天地之别。
看今朝,30年后的我市教育事业可谓蒸蒸日上,累累硕果!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事业呈现出科学健康的发展态势。目前,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竞相争妍,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齐头并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蓬勃发展。各级各类学校1017个,在校生达到304177名,教职工达30204人的空前规模,实现了历史上的巨大飞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能不为之振奋,为之欢呼!
30年后的通化教育,坚持育人为首,德育为先,全面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控辍工作成效显著,高考成绩逐年提高。2021年秋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2021年秋全市普通高中全部进入新课程。重视教育科研,承担大量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课题。市直中学基本扫除信息技术“盲点”,开通了通化教育信息网。全市建设校园网达到143个,全市中小学微机台数达到18778台,机生比达到1:1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本完成,覆盖率达100%。组织近万人进行“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工程”和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实施“三名工程”,突出抓好“双师型”教师培训和专业课教师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素质和师德水平。
30年后的通化教育,职教发展势头良好,中职发展壮大。加快调整、发展职业教育的层次和布局结构,深化办学体制改革,2021年以来全市职业教育新增建筑面积27647平方米,2021年末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进入省百强校的地区。职业招生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2021年市教育局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加大薄弱校、偏远校的改造和改建力度,“十五”期间,全市共投入资金4亿元,改造薄弱校430所,改造房校舍13万平方米,逐步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积极支持和发展
民族教育。近年来,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教学楼、综合实验楼、留学生公寓、学
生食堂、宿舍楼等,办学条件实现根本性改善。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也得到健康发展。
30年后的通化教育,注重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通过“希望工程”等扶困助学工程,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每一位义务教育段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做好市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工作,使贫困家庭学生得到资助。采取有力措施,认真
解决农民工和贫困子女受教育问题。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一费制”,完善公办高中
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严格考风考纪,确保教育的公平、透明。2021年在全省率先实施“阳光分班、阳光课堂”等阳光工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阳光总在风雨后”,30载教育沧桑巨变,旧貌新颜;30载教育荣誉不断,任重道远。市教育局每年获得的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和荣誉都在20余项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授予“全国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优秀实
验区”等,通化市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市”。
如今,通化教育将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进程,积极实施“科
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
紧密结合,为振兴通化老工业基地,加快小康社会的进程一路前行,再谱新篇!
篇【2】
如今奔三之人,与改革开放同生长,就通过自己的生活,见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
变化。听奶奶说:她们以前吃树皮,过荒年,去远方讨饭过活自己,看看自己,这衣食无
忧的生活,怎一个幸福了得!作为享受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奇特变化,奇迹如雨后春笋般
的出现,叫人像做梦一样穿梭在生活中。
小时侯,收庄稼的过程中经常是没日没夜。割麦是一镰一镰的割,碾场是用牛一圈一
圈的碾,自己当时还小,还没机会参与劳动,但却渴望着赶快长大,好替父母分担一下辛苦。这样的收获,要遇到下雨天,无论是大人,或是小孩,保护麦子不被淋湿就像战士一
样冲锋陷阵,充满着火热的激情。现在想起来,总觉得很刺激,好想挑战吉尼斯记录一样,真是与天斗,其乐无穷啊!过了几年,拖拉机纷纷登场,割麦不在依靠手工,被拖拉机取
代了。有了拖拉机割麦和打场,我们总觉得轻松了许多。
我上初二那年,大型收割机渐渐进入百姓的视野,活跃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这是一
场伟大的收麦变革。只要它在地里溜上一圈吐出就是一仓仓麦子,人们无不欢欣鼓舞。过
去用半月时间没日没夜的辛苦,现在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解决了,太神奇了。
收麦彻底实现了机器化。秋季的玉米收获过程还停留在主要依靠人力,无论掰玉米,
或是砍玉米杆,光玉米叶剌着人的脸和手,就够让人滋辣辣的疼痛的委屈几天,辛苦程度
让人心怵。所以,每次收玉米我就会默默祈祷,啥时候才不用这样辛苦啊?所以,!虽在以
前也听说别的地方已经使用大型收玉米机,打碎玉米杆,很神奇,但始终没有亲眼目睹,
总觉得有点遥远。但今年,我看到了玉米穗在机器仓里出来,不仅掰了玉米,更粉碎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