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新常态派生新机遇新作为呈现新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常态派生新机遇新作为呈现新变化

——《2014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重庆市统计局局长蓝庆华

《2014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如期发布了。统计公报展现了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在新常态下谋求新作为、实现新变化,全市经济平稳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增长

《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6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重庆经济同全国一样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与其他省市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位居全国第1位,高于全国增速3.5个百分点,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增长。

从经济波动幅度看,全年季度累计增速波动幅度在0.1 个百分点以内,总体处于合理范围。从经济增长支撑因素看,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从要素保障看,用电量、交通运输、存贷款余额等指标平稳运行,与经济增长相匹配。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增速放缓适应了调整结构、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

入、保持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就业、居民收入、物价指标处于良好运行态势。

二、区域发展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后,全市相继出台并完善了相关配套措施,各区县也依托自身区位和功能定位要求,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全市各区域初步形成特色发展、差异发展、联动发展新格局,区域发展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2014 年,都市功能核心区服务业发展加快,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了较快发展,渝东北、渝东南两个生态区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生态经济,取得较好成效。《统计公报》显示,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重心的都市功能核心区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2%,占比达78.0%,达到全国服务业先进发达地区的水平。都市功能拓展区加快向“先进制造业积聚区”迈进,产业引领作用凸现,该区域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16.81 亿元,增长21.7%,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9.9%。城市发展新区作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主战场端倪初现。全域工业投资达到2339.83 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56.2%,实现工业增加值2072.59亿元,增长12.5%,占全市工业的40.0%,成为全市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渝东北、渝东南着力“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加快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发展。两个生态区域大力发展草食性牲畜养殖、三峡生态渔业、

特色水果、高山蔬菜、中药材、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渝东北、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第一产业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2.2%,两个区域成为我市牛羊产业主产区,2014 年牛、羊出栏量分别占全市出栏总量的86.5%和87.3%。

三、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升级

《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抓住战略调整的机遇,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我市经济呈现产业结构、增长动力、投资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新变化。

产业结构升级态势明显。《统计公报》显示,随着转方式、调结构的加快推进,重庆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全市三次产业占比为7.4:45.8:46.8,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二三一”优化为“三二一”,转型升级态势明显。

农业由传统的“粮猪”二元结构转向“粮猪菜家禽”四大基础产业和特色效益农业共同发展格局。在全市猪牛羊禽“四肉”总产量中,猪肉占比降至76.6%,牛羊禽肉占比提高到23.4%。水果产量增长9.0%,中药材种植面积增长5.8%。

工业结构向高端化、集群化和绿色低碳化发展。通过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基本形成“5+6+860”电子网络终端产业集群和以长安为龙头的“1+10+1000”国内最大汽车产业集群,全市笔记本计算机产量达6348.84万台,占

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汽车产量达262.89 万辆,首次跃居全国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4 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1%,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5个百分点,创新驱动在工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同时,全市大力培育物联网、机器人、页岩气、直升机、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为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储备新的动力。

以交通物流、金融、信息传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2014 年服务业增长10.0%,占比达到46.8%。新型金融业发展迅速。2014年新型金融业增长17.7%,快于第三产业7.7个百分点。随着重庆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逐渐形成规模,信息网络领域保持高速增长。1-11月,全市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3.5%,连续两年保持超高速增长态势。通过重点实施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保税贸易、大数据云计算、跨境结算等“五大专项”行动,全市对外贸易步入新境界,全年实现824亿美元离岸金融结算,完成1602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

经济增长动力出现新迹象。动力转换是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必然趋势。《统计公报》显示,全市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创新驱动培育新的发展动力,全市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出现新迹象。

经济增长不单单是靠数量扩张、要素投入,而是以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激发发展动力。一是通过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施了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的集群式发展模式,节约了交易成本,提升了效益。目前已形成的汽车和笔电两大产业集群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二是通过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新产品带来新利润,重庆规上工业利润约三分之一是汽车产业贡献的,而汽车产业超过70%的利润靠长安,长安汽车利润主要来源于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提供了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三是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向纵深拓展。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重大部署,扩大向东向西对内对外开放,全年15项共49个开放改革任务全部完成,进出口金额突破900亿美元大关,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不断推进。

从需求角度看,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开始转向投资、消费、出口共同拉动。直辖以来经过多年大规模投资后,随着基础设施、传统产业投资等逐渐饱和,投资逐渐转向具有增长潜力的实体领域。2014年,工业、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8.0%和18.5%,汽车、电子、通用设备等产业投资增长40%以上。从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达到64.8%。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网购、旅游等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逐渐崭露头角。2014年,全市电子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