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艺术特点 • 大量运用双关、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 微妙的心理描写,如《高高山上一树槐》。 “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 问女儿望啥子哟,我望槐花几时开”。
• 6)儿歌 • 关于反映儿童生活的歌谣。我国古代称之 为“孺子歌”、“童子歌”、“小儿语” 等,“五四”时才采用“儿歌”称谓。这 里的“儿歌”与“童谣”是不同义的,童 谣大多是成人处于某种政治目的而创作的 教儿童传唱的时政谣语,形式风格也与一 般儿歌不同,多为时政歌。 • 儿歌包含有三方面的内容:
• 3)民间歌谣的起源 • 有关民间歌谣的起源国内外有十几种观点,这里我们仅介 绍国内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 歌谣产生于劳动,以鲁迅的“杭育杭育派”理论为代表。 • 歌谣产生于自然,以罗香林、罗根泽的“自然流露”理论 为代表。 • 歌谣产生于模仿,以董每勘为代表。 • 歌谣产生于巫术,以王国维、蒋祖怡为代表。 • 歌谣的产生与心理有关,以朱光潜为代表。 • 我们认为:民间歌谣的产生,与原始人的节奏和音调的感 觉有着直接的关系,节奏感和音调感是原始诗歌产生的中 介或最直接的因素。
• 艺术特色 • 音乐性长于文学性,具有鲜明的音乐感; • 一领众和,领唱在先,齐唱在后重复,领 唱或齐唱构成二声部或多声部。
• (2)仪式歌 • 以劳动生产、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表现 内容,并在其相关意识上演唱的口头韵文 作品。它包含有三方面的内容:
• 一是劳动生产。有关劳动生产的仪式歌有 二种情况:它或是在生产劳动活动进行中 举行的仪式上吟唱的歌谣,如《上梁歌》; 或是在生产劳动的前后及中期举行的某种 祈祷仪式上吟唱的歌谣,如《伊耆(qi)氏 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 作,草木归其泽。”
第二节
民间歌谣的类型
• 钟敬文的分类法 • 他在《民间文学概论》中采用与周作人相同的标 准,将周作人“生活歌”中的“职业劳动的歌” 另立一项为“劳动歌”,将其不太明确的“滑稽 歌”更名为“时政歌”,将其叙事歌另外立项, 实行“六分法” • 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儿歌 • 我们遵循钟先生的意见进行讲解。
• 二是已婚男女的私情和偷情。 • 他们或是旧情萌发,或是另接新欢,或是 寡妇新爱。 • 丢落子私情咦勿通,弗丢落个私情咦介怕 老公。宁可拨来老公打子顿,那舍得从小 私情一旦空。(《山歌》) • 看见心肝有情意,枕上丢妻来联仪。 (《岭东情歌集》)
• 三是尼姑思春 • 小小尼姑进庵堂,手拿佛珠儿泪汪汪。女 孩削发真个苦,正在青春不配郎。怨声爹 来怨声娘,大不该将女儿送在庵堂!天天 要念观音佛,夜夜思想那少年有情的郎。
• 一是抚慰歌谣,它大多是大人在小孩睡觉 或摔跤时所唱,大多伴有动作。小孩有时 也模仿着唱。 • 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 “拨弄拨弄消消,不让妈妈知道……”
广东“月光光” 月光光照地塘虾仔你乖乖训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罗阿爷看牛要上山冈 哦哦哦...... 虾仔你快高长大罗帮手阿爷去看牛羊 哦哦哦...... 月光光照地塘虾仔你乖乖训落床 听朝阿爸要捕鱼虾罗阿妈织网要织到天光 哦哦哦...... 虾仔你快高长大罗耕田撒网就更在行 哦哦哦...... 月光光照地塘虾仔你乖乖训落床
《撒帐歌》(广西):妇女向洞房的床上撒枣、 栗子、花生等。同时唱: “撒帐东,床头一对好芙蓉; 撒帐西,床头一对好金鸡; 撒帐北,儿孙容易得; 撒帐南,儿孙不打难…… 五男二女,女子团圆: 床上睡不下,床下打铺连。 床上撒尿,床下撑船。” 赞美新人夫妇和美,祝愿他们多子多福。

上头时梳头婆边梳边说喜话,在澳门一 般的喜话都为三句:一梳梳到尾,二梳白 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 • 船民、渔民,又有另一首相对详细的 “上头谣”:一梳梳到夫妻从头到尾,二 梳梳到夫妻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夫妻儿孙 满地,四梳梳到夫妻荣华富贵,五梳梳到 四条银笋尽标齐。
• 农民生活歌有两个层次的内容: • 一是在封建社会的盘剥下,农民们的痛苦呻吟。“穷人头 上三把刀:租子重,利钱高,苛捐杂税多如毛。穷人眼前 三条路:逃荒、上吊、坐监牢。”(苏北) • 一是对封建剥削的揭露和反抗。“地主的斗张着口,穷人 血汗往里流,阎家凶恶如狼虎,吃尽了穷人不吐骨。” (山西)而〈十二月长工歌〉不仅揭示了地主残酷剥削、 农民处于痛苦深渊的黑暗现实,而且表现了长工们的觉醒 和强烈的反抗情绪,“腊月长工腊月中,喊一声老板娘子 不要凶,走你大门一把锁,走你后门一把火,再过三天来 望望,要你跟我长工一般穷。”
• 二是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如揭露性的,主要是谩骂与诅咒 像夏桀统治残暴,便有“夏日曷(he)丧,予及汝皆亡。” (《尚书· 汤誓》,中国民间文学史上第一首时政歌谣); “大蔡小蔡,破坏天下;大惇小惇,殃及子孙。”(《续 通鉴纲目》,大蔡小蔡,指蔡京、蔡卞;大惇(dun)小惇, 指章惇、安惇。章惇和蔡京先后任宋哲宗和徽宗时的宰相, 他们各自伙同蔡卞、安惇结党营私,祸国殃民。 • “二蔡一惇,必定沙门;籍没家财,禁锢子孙”(《大宋 宣和遗事》) • “大惇(dun)小惇,入地无门;大蔡小蔡,还他命债。” (《大宋宣和遗事》)
• 一种是歌颂的,这主要是新时代的时政歌, 如”武山的大米兰州的瓜,疼不过老子爱 不过妈,亲不过咱们的共产党,好不过人 民当了家。“
• 四是对社会风尚的揭露和颂扬 • 如揭露的,”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 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 鸡。”(《抱朴子· 审举篇》) •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后汉书· 五行志》) • 如歌颂的,
• 艺术特色 • 爱憎分明,时代感强 • 句式自由,语言精炼、犀利,常反话正说, 多用谐音和隐语。
• 4)生活歌 • 有关反映劳动人民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 家庭生活状况的歌谣,这类歌谣题材广泛, 数量众多,其中农民生活歌可以说“是劳 动人民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方面的代表, 妇女生活歌可以说是“家庭生活”的缩影。
• 艺术特色: • 感情真挚 • 语言朴素
• 5)情歌 • 关于反映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歌谣.它包 含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 六口茶
• 一是青年男女的相亲相爱,一般与初识、相恋、相思、盟誓, 有的有反抗等过程。 • 相恋:清早赶牛去犁田,犁田犁到田中间;见妹打伞田边过, 黄牛挨打几多鞭。(广西) • 傻俊角,我的哥!和块黄泥捏咱两个。捏一个儿你,捏一个儿 我,捏的来一似活托,捏的来同在床上歇卧。将泥人儿摔破, 着水儿重和过,在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 妹妹身上也有哥哥。 • 相思:想你想你真想你,请个画匠来画你;将你画在月琴上, 哥抱月琴如抱你。(贵州) • 盟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 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反抗:“生爱恋来死爱恋,官司打到衙门前,脱头恰似风吹帽, 坐牢好比坐花园。“
• 2)民间歌谣的类型 • (1)劳动歌 • 以劳动生活为题材的韵文作品,包括秧 歌、田歌、车水歌、船歌、樵歌、采茶歌、 渔歌、牧歌、猎歌、夯歌及各种号子。其 内容表现在三方面:
• 一是与劳动生产紧密结合,并在劳动生活过程中诵唱,歌声 与劳动节拍极为和谐,其中劳动呼声为组成词句的必要部分。 它或唱劳动过程的具体情景——呼声与动作词句;或者是鼓 舞劳动情绪——急促的劳动呼声和鼓动性词句,如《见滩号 子》;或者是协调劳动——与劳动节奏相适应的劳动呼声的 反复,如《打地基歌》。 • 一是与劳动生产本身没有直接关联,往往以现实生活为题材, 以爱情生活或历史故事为歌唱中心,但它是在劳动过程中唱 的,偶尔也加进去一些劳动呼声,如陕北的《脚夫调》 • 一是表现劳动动作和过程的。如《弹歌》:“断竹,续竹, 飞土,逐肉”,描写了制弓打猎的过程。《诗经· 芣苡》中采 野菜的种种动作。
• 2)民间歌谣的范围 • 至于哪些是民间歌谣?在我国有三种意见: • 第一种意见认为:民间歌谣即为民间一切压韵的文字, 包括城市的“时调”、“小曲”、流氓的淫词滥调、佛婆 劝善等韵语。 • 第二种意见认为:民间歌谣包括民间谜语、民间谚语 等韵文作品。 第三种意见认为:第一种意见强调了不健康的内容, 第二种意见强调了形式特点,因之,民间歌谣应是除一、 二种意见外的韵文作品。 现在基本上采用的是第三种意见,我们认为对于第一 种意见应具体分析,不应以“内容不健康”而一概排斥在 外,它有一部分内容可划入民间歌谣。
• 如赞颂性的,宋代的范仲淹和韩琦在抵御 西夏进逼中守边有功,便有“军中有一韩, 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 惊破胆。”(《谈苑》)
• 三是对政治集团的评价。时政歌对政治集团的评 价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揭露性的,如“评事不 读律,博士不寻章。糊心宣抚使,眯目神圣皇。” (《武后长寿中民谣》,评事掌刑狱而不熟悉法 律,博士管古今咨询而不翻检书籍,抚使糊里糊 涂,皇帝双目昏暗,忠奸不辩。) • 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一扫光 • 军阀梳子梳,豪绅篦子篦,甲长排头刀子剃,收 款委员来剥皮
民间歌谣
第一节 民间歌谣的概念及范围
• 1.民间歌谣的概念

民间歌谣,一般认为它是民歌和民谣的
总称。《毛诗故训传》中言:“曲合乐曰 歌,徒歌曰谣。”

这种对歌和谣的解说,在后代形成四种理解: 一是指”乐“为乐律,即符合于乐律可唱的为” 歌”,不符合于乐律只诵不唱的为谣。一是指 “乐”为乐器,即有丝竹管弦等乐器伴奏的为 “歌”,没有乐器伴奏的为“谣”。一是指“徒” 为步行,即徒歌为“行而歌之。”一是指“徒歌” 为谶语,即谣专指“童谣”。还有一种看法认为: 歌具有较大的主观抒情性,谣具有较大的客观描 述性。现在趋于一致的看法是第一种理解。据此, 我们认为:民间歌谣是一种具备独特节奏、韵律 等艺术形式,具有歌唱和吟诵特征的抒情性韵文 作品。
• 二是家庭生活.有关家庭生活的仪式歌为 在人生仪礼和祭祀仪礼,主要者为婚礼和 丧礼上所吟唱的歌谣.婚礼上的仪式歌有 哭嫁歌、上轿歌、撒帐歌”一把栗子有把 枣,小的跟着大的跑。“及贺喜歌”帽儿 光光,今夜做个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 个娇客。“(《水浒传》);丧礼的仪式 歌有丧歌,有的地方称“哭经”。
• 十八岁大姐嫁个七岁郎 说他郎,郎又小 说他孩儿不叫娘 替他脱鞋抱上床 半夜三更哭叫娘 年纪小,困睡长 一觉睡到大天亮 二人去抬水 一头低来一头仰 行路君子胡思想 不是母子就是孽障 若不看着公婆待我好 毁不杀你小东西 算你活的长
• 三是妇女对媒人的不满,如南充的《骂媒 人歌》:“一张帕子两边花,背时媒人二 面夸。一说婆家有田地,二说娘家是大家。 又说男子多聪明,又说女子貌如花。一张 嘴叽哩呱,好似田中青蛤蟆。无事就在讲 空话,叫儿叫女烂牙巴。日后死在阴司地, 鬼卒拿他去捱叉。” • 黑老鸹(gua)来叫喳喳,背时媒婆烂嘴巴, 把她骨头当柴烧,用油把她心来炸。
• 妇女生活歌有四个层次的内容: • 一是公婆虐待儿媳及童养媳的。“叫鸡公, 尾巴长,做人媳妇真正难,早早起来要问 安,走进厨房泪没干,厨房有冬瓜,问问 公婆煮是蒸?公公说要煮,婆婆说要蒸, 蒸蒸煮煮不中公婆意,拍起桌椅骂几声, 三朝打断两根夹木棍,四朝打烂九条裙。” (湖南衡山)
• 二是童养媳,尤其是等郎媳的痛苦生活和不 满情绪,如“廿岁大姐十岁郎,夜夜睏觉抱 上床,说他夫来年太小,说他儿来不喊娘, 等到郎大姐已老,等到花开叶已黄。” (浙江余姚) • “十八大姐周岁郎,每天每晚抱上床。睡 到半夜要奶吃,劈头脑,几巴掌:‘只是 你的妻,不是你的娘。”
• 三是社会生活。有关社会生活的仪式歌多 为在战争、迁徙前后的有关仪式上吟唱的 歌谣。
• 艺术特点: • 格调固定 • 演唱场景固定
• 3)时政歌 • 有关某些政治历史事件和政治人物及社会 风尚评价的歌谣。它一是揭露性的,一是 歌颂性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 一是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如有关李自成的 歌谣:“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 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有关外国侵略的 歌谣:“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