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 境由心造

相由心生 境由心造
相由心生 境由心造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素手为桨,古琴为舟,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不御铅华白发生,我弹奏《幽兰曲》,听生命之大道自七弦上汩汩而来:境由心造。

《心经》有云:智者调心不调境,愚者调境不调心。孟郊看世界是“出门即有碍,谁言天地宽”,于是便“肠中转愁盘”。白居易看世界是“明月清风自在怀”,于是便“怡然忘机,共君一醉一陶然”。

东坡说“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我也想怀揣初心和生命最初的本真,用一颗孩童的、诗意的心打量这个世界,于琴声中安享岁月静好。

素手弄琴,可以养性情,涤繁襟,释躁心;素手弄琴,可以让我在众人熙熙的世界依旧“沌沌兮婴儿之未孩”;素手弄琴,任这个世界如何风云变幻,在琴声予我的幽境里,与浅滩芦花般的柔美缓缓而拥。

琴为心声,境由心造。

外婆老屋前的那片松林是弄琴的绝佳之处,秋晚日出时分,我时常会把我的古琴搬到松林的小径上摆弄,微风来,松林也飒然作响,松风声每每让我想起嵇康所作的古琴曲《风入松》,那是我尚可企及的境界,“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这曲子总能让我想起那首凄婉欲绝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想起行走在苦难却仍不忘在心中修篱种菊的盲人阿炳,即使苦难无情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即使世界在眸中降临黑色的诗篇,即使命运给阿炳关上了光明那扇门,阿炳也要在自己狭窄的音乐世界推开两扇窗,二泉和三弦天衣无缝,于是青天碧落下,亦有阴晴,苍茫月色下,亦有诗情。外物的繁华和苦难打不破心境的高洁与无暇,当生命行将停止,阿炳留下的《二泉映月》如舍利。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是麻子的脸?还是伊豆迷人的酒窝?林徽因告诉我们答案:“即使处于车水马龙的闹市,也要在心中修篱种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观,《典义》里说:“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便是一种清宁,一种自守,我也想拥有这样的心境,于琴声里坚守神圣的寂寞之境,琴为心声,境由心造,如果可以,愿“岩前挂杖看云起,松下横琴待鹤归”,看这“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 (2012-02-18 09:51:41) 人的本质就是心。心不是指心脏,而是指自我意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特色是敏感易觉,一肯定自我,就同时肯定与自我对立的一切非自我。从自我出发,以意念、语言、符号来取代或消融越来越多的非自我,就是受教育的过程。 受教育未必局限于上学念书,因为学习是人的自然倾向,但是所有的学习中,以个人的定位问题最居关键地位。人生不外乎是一连串抉择的累积,每一次抉择都会牵涉或带动「我在哪里?」与「我要去哪里?」这两个定位问题。于是,生命表现为动态发展、推陈出新的面貌。 「新」未必代表善,它往往只是不同而已。譬如,身体机能的新陈代谢,在少年时固然使人充满希望,但是中年以后则使人忧心忡忡了。日常生活上的变化与趋势,如电视节目花样繁多,层出不穷,但是未必带来什么新意。电视看多了,有提早陷于痴呆症的危险。 因此,一切皆以心灵的自觉为前提。有了自觉,则自我意识与宇宙万物之间,才有建立关系之可能。有了自觉,生命才有真正的新境界,就是成为由价值所塑造的新人。所谓价值,是指人的「知情意」三种潜能所引申发展的成果。勤于求知,可以启蒙解惑,所见皆为真实的一面,所言皆有可靠的根据;乐于抒情,可以点化困境,不以个人遭遇为苦,却能品味无穷美感;勇于实践意志的要求,可以促进人我关系的和谐,集义积善,提升道德水平。 心灵在「真善美」的领域中沉潜涵泳,自然可以变化气质、培养风格。这就是「相由心生」的基本原理。 「相」是外表流露出来的气质风度,从小到大不断在改变,只是这种改变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好像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就换了一副面貌了。古人所谓「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言语乏味」,这是对自己的期许,标准可以订得高一些。若是当成通用的原则,那么三日不读书的人满街都是,又该怎么办? 同样的,有些人奋发图强,造成「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效果。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以「三日」为「多日」,代表一段时期。若有一段时期,念兹在兹,用心于追求某种价值,结果必然有些不同。曹交有心向上,请教于孟子。孟子告诉他:「你穿尧穿的衣服,说尧说的话,做尧做的事,久之就成了尧。你穿桀穿的衣服,说桀说的话,做桀做的事,久之就成了桀。」尧是大善,桀是大恶;为善为恶,全在乎自己的抉择。如何抉择,则是心在负责。 儒家主张「身心合一论」,对于「相由心生」的说法是不会反对的。譬如,孟子认为「观于人者,莫良于眸子」,要了解一个人的好坏,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办法了。因为人的外在行为可以伪装,可以像乡愿一样博得大家的称赞,但是人的内心好坏却会透过「灵魂之窗」而显露。「胸中正,则眸子瞭焉;

中医学角度看“相由心生”

中医学角度看“相由心生” 发表时间:2017-01-09T15:37:59.4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9月第18期作者:蔺振林 [导读] “相由心生”起源于佛语,之所以被大家熟知,便是因为它一语道破了一个人的面相与心境的关系。 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741020 【摘要】“相由心生”起源于佛语,之所以被大家熟知,便是因为它一语道破了一个人的面相与心境的关系。都说如今是个看“脸”的时代,这并不一定说明人们单独“以貌取人”,只看重外表的漂亮。进一步来说,“脸”还包括更深层的信息,体现着一个人长期而稳定的一种“心境”,承载着人的心路经历,修养,气质等,是“神”的具体体现。而祖国的中医理论,也通过“心神一体”“藏象学说”等理论,充分论证了“心”与“身”,“神”与“形”的关系。即人的“心神”对“面相”起了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相由心生;中医理论;形神一体;藏象学说 在佛经中“相由心生”之“相”是指事物的表现形式,与“性(事物本质)”相对;相学中的“相”则是指面相,也概指整个容貌,“相由心生”即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这里的“相”不是指一时相貌的改变,而是长期心境影响而表现出的一种面貌状态。这一点在中医理论上可以得到充分的论证。“相由心生”充分的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脏腑辨证的思想。 一、由“藏象学说”看“相由心生” 藏象学说的“藏”,是指藏于人体内部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运动;“象”指表现于体表的生理病理现象。张介宾《类经·藏象类》注云:“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中医藏象学说指出,五脏各有“外侯”或“诸窍”。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者,气之本,……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肾者,封藏之本,……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罢极之本……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气血……其色苍”,“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秉之本,……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色黄”。 “舌者,心之官”,“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等。“肝……色青,心……色赤,……脾其色黄,……肺…其色白,……肾……其色黑。” 中医认为,人体面貌色泽相合是五脏精气旺盛,气血充盈,荣华于外的象征。 中医藏象学说充分体现了人体“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原则。 五脏六腑功能是如何受“心”的调控呢? 1.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素问·无藏生成》:“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故心的精气盛衰及其功能正常与否,都显露在面部的色泽变化上。 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包括神志活动,都离不开血气的充养,只有当“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各脏腑的“外侯”、“诸窍”才能表现出正常的功能和形态。 2.心“藏神”。心“藏神”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心神正常,则各脏腑功能互相协调,彼此合作,全身康泰。心神通过驾驭协调各脏腑之气以达到调控各脏腑功能的目的,故从心“藏神”的方面来说,心亦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也就是说,五脏六腑的功能及五脏之“外侯”或“官窍”的表现好坏,正常与否,都最终受“心所主”。 因此,由藏象学说来看,人的“相貌”好坏,和内在脏腑功能的好坏有密切关系。而五脏的功能又受“心所主”。所以,“相由心生”在具体形态表象方面与中医学“心”有密切的关系。 二、由“形神一体”看“相由心生”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生命活动的大体来看,人体可分为“形”与“神”两个部分。“形”包括精、气、血、津液等产生一切机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形与神二者相辅相成,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无以活;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脏腑形体官窍中充满了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在脏腑之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下,通过这些精微物质的代谢,产生了生命活动,可以从外在形色、眼神、语言、表情、举止、精神、情志、声息等方面体现出来,而这些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的总称即是“神”。所以,看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不仅要看 “形”,重要的还要看是否有“神”。有神则思维敏捷、反应灵活、面容才能容光焕发,眼神明亮,生动有神,或快乐活泼,或亲切热情,或和蔼可亲,或淡定从容,或坚定勇敢,神思飞扬,或稳重果敢。神不足或神变则思维紊乱、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眼神黯淡,或郁闷压抑,或冷酷无情,或敌对淡漠,或焦虑烦恼,或迟疑怯懦,或思维不清,或轻浮急躁。这些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最突出的表现部位就是面部,即“相”。因此“相”给人的感觉如何,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相”,和“神”有密切的关系,是“神”的外在体现。而“神”又和心有密切的关系。 心“藏神”,主神明。《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主宰着人体的心理活动,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为之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人体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并作出反应,进行心理、意识和思维等复杂的精神活动,实际上是在“心神”的主导下,由五脏协作来共同完成的。《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脏腑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可产生不同的情志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有正常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以心为主的各脏腑功能协调整合的结果。 由此看出,“相”与“神”关系密切,而“神”又为 “心”所藏,为“心”所主,因此说“相”与“心”有密切的关系。这里从“形与神”的关系角度再次说明了“相由心生”的道理。 三、好的“面相”,要从“养心、调心”做起 养心主要包括养心气,心血,调心主要是调养心神。 1.养心气,心血,是因心主血主脉,有生血和运血两大功能。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包括神志活动都离不开血气的充养。只有当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才能具有”好的面貌”。因此,要想有一个健康的面部形态,首先应从预防脏腑疾病入手,避免外邪侵入,避免七情内伤,避免饮食失调,避免劳逸过度,这样才能保证各脏腑在心的调控下功能正

修心的人就是变命的人

修心的人就是变命的人 1、修心的人就是变命的人 到底命运是怎么回事?人有没有轮回生死?我相信有,为什么有人生在贫困人家?有人生在富贵人家?都是有因果的,归根结底因果是源于心地!一切命运随心而转,命是由心生的。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反参——改变命运,同时治疗疾病,一举两得。修心的人就是变命的人。很多高级领导都是修心的人,他能忍。反参就是清除垃圾,时间倒流,收回失去的能量。平静就是时间静止,不染万物,能量不外泄。 真理往往在俗人认为的相反之处。常人好争,“圣人不敢为也”,随和谦让。常人追求美好的东西、美味的食品、爱情……不知道美好伤人。好吃的东西吃过多了,以后就再也不能吃了。真理讲的是心,不能离心找身外的原因。有不染之心才能有不染之身,让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 苦海无边,找不到真理之门,他若真把过去的亢奋心忏悔了不至于这么大悲伤。(实际上佛门的超拔是让你生出忏悔之心,彻底反省自己,重新做人,才会有效。现在的人,多数像做生意那样,总想花钱改自己的命,丝毫不求反省。) 2、更改程序命运 什么叫更改程序改变命运?就是把所有的挫折、打击、不顺、不如意、灾难、疾病……都变做好事理解,这样变命的速度相当快,且能治疗大量疾病。把小人想成佛、菩萨、贵人、父母,过去生怨恨过别人,冤冤相报,错过了一次考试机会,这次冤家聚会,自然力要重新考你一次,经得住,忏悔了,清除了,就都解了。就是让你反省,越恨挫折越大。 这个小人把你的命救了你知道吗?“什么意思?”“你工作那么积极肯干,天天操心负责,他要是不把你蹬下去,你就将得心脏病死于工作岗位。只有这种…魔度?——用挫折打击来度你,让你对工作的执着心放下。”原来伤你也是爱。 有个人当了老板以后能理解:“原来那个单位领导整我是提示我调走,让我发财当老板。原来他是度我,为我带来好处,是我的恩人。” 有人离婚后知道:“以前的丈夫那样待我是为了让我对爱情不那么执着…… 当时吃亏是给未来积福,人们不知道“吃亏是福”的道理。记住,吃亏就是得福。谁在吃亏面前平静,那就像邓小平——三起三落,他能打桥牌去,结果当领袖了。就看你在挫折面前是否平静,越平静灾难越小。如果你在挫折面前怨天尤人,挫折只能越来越大。 灾难既能平衡过去,也能平衡未来,对未来的程序也能更改。当你将要求人办事,还没见面以前怎么念啊?“他是贵人,是好人,是观世音菩萨……”这么念他的善性就真的出来了。你要真把善性发射出来,对方也会报以善性。但常人是相反的,提前想“这人肯定会坑我”越这

相由心生,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二)

相由心生,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二) 文/狼之吻(伟信) 在算命看相中,看面相应用最为普广,每个人的面部最为直白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只需要洞察力就能分析和了解一个人的心里世界。 老话说的好:出门看天色,进门看什么?脸色。连老天爷都有相,长期以来聪明智慧的先人都有给老天爷看相,呵呵。 摸摸你的手,通过一看二摸三感觉,再加以嗅觉和沟通,就能大致判断你的年龄、性别(有点废话)、职业等等。 从长相、手相、站相、坐相、说相、吃相等对我们的精、气、神、进一步挖掘,从而剖析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和思维。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都有听说:夫妻相,这一词。有木有?为什么在一起久了就感觉越来越有夫妻相呢? 这是因为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的长久了,不管是表情、动作、言语、性格彼此模仿,相由心生,时间久了就会越来越像。我赞成,你们赞成否?

其实,我们的生活应该是心随物转的,我们的情绪往往会被外界的环境等因素所影响、所熏陶,曾经看过一个很哲理性的言语讲的是: 水,本无形。当遇到各种客观的环境,就会因环境的不同而显现各种不同的有形,装在杯中就是杯的形状,倒在碗中就是碗的形状,洒在地上 就什么也没有了,我们人呢?看了喜剧就笑,看了悲剧就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试试观察自己的心理状态一天,看看自己的情绪变化是什么原 因引起的,如果你愿意,欢迎来讨论这个话题并留言于我,我们一起探讨,或许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所谓的圣人、智者、悟道者们应该是有做 到了物随心转,一切唯心。我们要相信自己所想的,坚持自己所坚持的目标,当环境不断变化时,试着不受外界的环境影响,当还未开始之 间,能否坚持到自己都相信的结果会出现呢?或许这只是说说而已,

人生天地之间

珍惜转瞬即逝的人生 陈翌昕1331230 包装1班 庄子曾经说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说的是人生极其短暂,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过好现实的生活,过好快乐的生活,过好自己确确实实想要的生活。 世间生灵,终有一死,不要有太大的奢望,也不要过于绝望。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高低贫富贵贱,不必去羡慕别人,着眼于自己与现实。数百年只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若不在人生中好好体会享受一番,而是总沉浸于身外之物,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万事的好坏皆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心态摆正,那么就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若自己的心态出现问题,那么几乎没事都会经历所谓的“大起大落”,到时候人生中总充斥着这样的高峰与低谷,使得人的身心疲惫,难以做好一件事。 .在多年以前,我总是会为一次不好的成绩,一张不及格的考卷,一次落后的排名而沮丧。在现在的大学时代看来,当年那一次次只是茫茫考试中的一次而已,只是那几千分之一,无论成绩的好坏,都已经跟现在毫无任何关系了,它本身就不是那么的重要。放平心态,就没有这样那样的纠结与不安。明天的生活还要继续,人的一生本身就很短暂,不能因为小事情而止步不前,看不到前方的风景。有一些东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没得挽回。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生易老,更应珍惜眼前的生活,不去追求永远都追不到的不现实的梦想。这句话的具体解释就是“悲观还是乐观,要看你自己的选择和认识。简单说,命里有什么无什么,你不去做、不去发现、不去实践行动,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命是什么呢?如果自己不主动不清醒,到时就不是命中怎么安排,而是自己怎样放弃了。根据宗教的认识,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天地为每个人准备的是相同的未来,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不分高下,只是各自的条件不同而走的道路不同。自己选的路无论对错都是自己承担结果,别人无法替代,这就是命运。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句中国古话强调了人的心态与信念对人生活有相当大的影响。 《水知道答案》,第一次读者本书的时候是几年前的时候。当时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那一张张极其精美的水结晶图片,而对书中真正要阐释的内容还没有深刻的理解。今天我很幸运能够观看一个有关《水知道答案》的视频,让我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书中的内容,并获得新的体会与感悟。 记得当初刚读完《水知道答案》,我心中充满疑惑,于是就上网去查找答案。可令我失望的是差评连连,大多数人都评价说这书讲的是伪科学,不值得一读。由于舆论的影响,并且我也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我也认为作者过分强调人的精神力量,进入了唯心主义的误区。然而随着不断地思考,我渐渐发现了《水知道答案》价值所在。除了欣赏那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外,我们更加应该领悟书中宣扬的美德与道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的是,人类的想法与做法时刻影响着世界,人与万物是一体的,不可分离,相互依存的。我们的想法,做法可以影响我们周边的环境和人群,可以影响我们的未来。为此,我必须要慎思慎行。我们要学会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于地球家园之上,我们要学会慎独,决不可认为独处时就可以恣意妄为。其次我们要肯定积极心态对我们作用。在当下的时代中,人的心理对人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就如当我们生病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并始终相信自己能从病痛中康复过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地摆脱病魔。当面对强大对手时,我们要时刻告诉自己,“我真的很不错”,通过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信心,在竞争中越战越勇。为此,积极的心态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学会感恩与祝福。我们要感恩如今我们还能活在世上,感恩能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感恩我们还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感恩我们还能吃饱饭,感恩我们被夺走的并不是所有的一切·····这并不是迷信,并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健康的处世心态。当我们学会了如何去感恩我们还能拥有的一切,我们就不会一味地去抱怨自己失去了什么,就不会终日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当我们能坦然面对生活,对生活充满感激,并能够做到为他们献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时,我们就会忽然发现自己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光明了。 《水知道答案》在告诫着我们要学会去感恩,学会善待我们身边的一切。感谢能让我有这么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相由心生,情由境生(精)

相由心生,情由境生 相由心生,情由境生,爱是一种自律。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为什么说感情反而是一种自律。这就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克制自己的冲动,并不清楚爱情是怎么一回事。这种情况往往很容易堕入情网,但是消停了这么一会以后,往往就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我认为,所谓的情网也就是我们通俗讲的一见钟情,归根到底其实就性吸引。这是一种人类原始基因起的作用,这种类似幻觉的感受,在人类进化心理,本身是一种有助于促进繁衍的机制。但是回到现代文明,我们需要结婚,我们需要组建家庭,往往这个时候,我们很大程度会被现实所束缚。曾经的冲动最后难免被被现实击溃。 当我们学会接纳和适应那个真实的人,终于感觉到,以自己的真实存在于对方的真实的存在,真心相处而生出的爱,才是最踏实、最真切的爱。 我们都崇尚爱情的美好,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大学里见过许多情侣谈恋爱的时候刚开始很甜蜜,可是时间一长就觉得两个人之间有变化,有的能安全度过磨合期,有的则干脆分手了。其实,我自己知道,恋爱也是有不同阶段和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晕轮期 事实上,每个人心中似乎有一个梦中情人的蓝图。也许对自己而言,我们可能是被对方某一点吸引,可能是外貌、可能是谈吐、可能是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开始情感的投入。很多时候我们刚开始总是自 我说服,觉得自己很喜欢对方,感觉这个世界没有对方就要塌下来。她不发一语也和你心有灵犀,就像母亲般慈爱、温柔、善解人意,并给人安全感,也像某位老师那样成熟和亲切。此时,自己可能将完美的另一半的形象投射到伴侣身上,对方也如此,彼此都容易看到对方的好,放大对方的好,想要让对方更好;会对对方有强烈的幻想和欲望,想象和对方在一起的状态,想要拥有对方。这个阶段的人,想到对方、和对方接触的时候往往是兴奋的、渴望的,内心有激情。但是这种激情,很大程度并不是基于

病由心生(上)心情的作用

文浅意深细悟之劝君宽怀莫痴迷病由心造用心灭淡泊人生性自平 浮生蚁居寄苍茫为谁辛苦为谁忙百年坟土醒迷梦心光自在照生涯 ——卷首诗

学习交流QQ:1419325894 序语 偶读友君送来一份网上文稿:《周老师谈心法》,倍觉心怡神爽。许多的观点尽管浅白易知,但却振耳发聩,深深地穿透了现代人昏乱混浊的身心迷局。人啊,现今都在茫乱地流浪着,在人间街头不知所措地徘徊与彷徨。大家相互牵引,共同沉沦。 生命在外射,向着外在的世界贪婪地求索。为了所谓的物质富裕,为了证明与荣耀自我,多少人正在前所未有地疯狂地占有,不择手段地********。一切都在变形,苦痛日益深重。世界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的浮躁与狂乱,虚荣与势利,迷乱与不安。 这个世界生病了! 自然灾害泛滥,年甚一年。 疾病蔓延,花样翻新。 精神痛苦,日新月异。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人类到底怎么啦? 难道表象的繁华真的可以掩盖不该发生的悲剧,金钱真的可以冲刷心中丑陋的罪恶?灵魂的迷失,道德的沦丧,金钱拜物教正在引领现代人走向身心的苦境,迈进病魔的?天堂?。

人文观念的混乱与错失,认知模式的缺陷与偏执,道德教化的沉落与丧失,如滚滚洪灾将现代人卷进到了无尽的悲苦大海,呻吟哮天。 有人说,这是一个心灵沉沦,物欲横流的时代;也有人说,这是一个良知泯灭,道德堕落的时代。 时代在呼唤,您听到了吗?人间在声声呐喊:灵性的救赎和精神的归属!物化的人们,请警觉!请警醒! 病由心生,求医不如求己,治病应先治心。本文作者周老师作为一位智者,针对现代人的错知错见,常识常病,悲天悯人地给出了自己领悟到的良方妙药,希望为天地补正气,为人间送温暖,爱洒苍凉世道。对此,我们深怀敬意! 为了使更多的人们注意到这份文稿,以便让更多的人可以从群魔乱舞的众多病痛之中解脱出来,从迷茫的精神恐惧中超脱出来,我们不揣简陋,冒昧地将这份来历不明,作者不知何方神仙的讲演文稿印刷出来,惠及有缘的人们。殷望可以让众多的人士注意到观念的矫正和心灵的康健,从而使繁痛的身体疾病转化为生命超越的契机:觉醒心灵,灿烂生命。 世界在您心中,一切因您而变。让我们调正自己的观念和心态,厚德载物,利人济世,大爱无疆。 感谢高士周老师! 感谢有缘阅读斯书的广大读者! 感谢助印的众多善人信士们! 常智妙行居士谨识。

相由心生 境随心转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师德师风讲话稿 你心里装着什么,你就会与什么结缘 命由心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由此可见,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相,就结什么样的缘。 心里装着善良,装着宽容,装着真诚,装着感恩,你的生命就充满了阳光。无论遇到任何矛盾,都会首先查找自身的不足加以修正,他人的一切不好,都会在你博大的胸怀中消释。 心里装着他人,你就会凡事先想想别人的感受,就不会一事当先先替自己打算,而是让别人也感到温暖。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关心别人,别人也就想着你,最终,你得到的甚至比你关心别人的付出还要多,可谓:“无私为大私”。 心里装着天地,你就会溶入洪宇之中,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争争斗斗、功名利禄、升降荣辱,一切的一切,都不会遮住你的慧眼。你就会悠然自得,在道法自然中宁静致远,在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中任逍遥,感受生命的美好。相反,心里装着仇恨的种子,它就会在你的生命中生根发芽开花,其结果,骂人先脏了自己的嘴,打人先疼了自己的手,仇恨者先被自己仇恨,最先伤害的是自己。 心里装着嫉妒,装着算计,装着贪婪,你就走不出狭隘、猥琐、自私的影,在自以为是的小圈子里怨天尤人,你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最后作茧自缚成为孤家寡人。

心里装的欲望越多,你的生命就会在虚空的物质世界里疲于奔命。当这些东西渐次踏来,你欲壑难平的追逐,甚至让你在精神世界里迷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到头来撒手人寰,最终只好带着愧疚和遗憾空空的庸碌而去。 想起一个故事。苏东坡与佛印法师是朋友,两人往来甚密,谈玄论道。有一次,东坡到金山寺与佛印法师一起坐禅。坐了一个时辰,东坡觉得身心通畅,内外舒泰,便忍不住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 法师看了一下东坡,点头赞道:“像一尊佛。”东坡一听非常高兴。佛印法师随口也问东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苏东坡揶揄地说:“嘿嘿,像一堆牛粪!”。法师听了,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苏东坡自以为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后高兴地将此事告诉苏小妹,想炫耀一番。没想到小妹冷笑着说,哥哥,今天输的是你,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吗?是明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法师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法师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一句话说得苏东坡哑口无言。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来,说是在迷中,其实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选择之中,就在你的心里。来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学生,随时都在考验着我们!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相,自然就会结什么样的缘,从这个意义上说心与缘是一体的,缘由心定,缘起于心。下一代的兴衰成败,取决于师者的心,所以修心之道乃人生之大道矣!

境由心生_励志

境由心生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妩媚与否不在于客观之认定,而是存乎于方寸之间的感觉,所以抱持着乐观与欢喜的心情,人们便可以感受美妙与璀璨的生命意境。 有一天前往居住在乡下的朋友家作客,他的住家是一栋双并透天楼房,前庭与后院种了许多花花草草,而且也有好几株高出楼房的大树,整体庭园造景呈现简单、朴拙而自然,实在是一处亟为宁静与清幽的住所。 房子前院种植一排东方美人树,其枝枒简单而有层次之中,开满粉红色花朵,看起来真令人感到赏心悦目。 而树丛、花草之间,除了奼紫嫣红的花朵以外,最常见到的客人就是吱吱喳喳的小鸟,有小麻雀、绿绣眼、斑鸠、八哥、白头翁等野鸟,间或飞来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在树干与花朵间追逐与嬉闹,一幅好不热闹的景象。 “能住在这种鸟语花香的环境里,真是无比的闲情雅致呀!”当我以称羡的口吻,向朋友提起真实的感受时,他倒是耸耸肩膀笑着说:“每天清晨在小鸟鸣叫中睁开起床,真的觉得棒极了,尤其在水泥丛林的现代社会里,能拥有此种意境,的确值得珍惜!” 可是他更以微笑的表情接着说:“欣赏大自然的声音,有时候也得视当时心情而定,当心情不错的时候,所听到的鸟叫声,便觉得那是大自然的天籁;可是心情不好之际,却觉得小鸟聒噪的叫声令人烦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燥!” 他的看法的确有道理,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经验,对于事、物的喜好,常常取决于当时心情的好坏;而表现于外的行为,便夹杂着主观的情绪反应在里面,也许心理学家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成熟的,因为受到外在环境影响太大了。 然而每一个人的心情,有可能始终如一吗?是否每一时刻都有好心情?还是每一分每一秒的情绪都糟透了?或许一个懂得情绪管理的人,其心情想必不应该这么极端吧! 因此如果从大格局的角度来看,大自然的运行,和外在环境的变化,应该属于不可抗拒的因素,那么人们要如何获得美好与正面的心情呢?还是要用什么层次来解读“境由心生”的哲理?恐怕是人们在抱怨与发牢骚之前,必须冷静来思考的课题! 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从诗境缘生入手感受古诗词意境美

从诗境缘生入手感受古诗词意境美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块瑰宝。赏析古诗词,经常会强调“意境”一词。那么,何为意境呢?简言之,意境专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组合营造出无穷韵味的诗意想象空间。个别形象是构不成意境的,它必须是以个别形象组合成的整体形象,属于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诗境”顾名思义,就是诗词的意境,诗词创作出来的美好画面以及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在古代诗词中非常突出。因为古典诗词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往往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达最深邃的内容。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隐含在所描绘的事物当中。但是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怎么融合才会呈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美好画面呢?这就不得不先 解决一个概念“意象”。 意象就是指诗歌中带有情味的事物。事物本无情无味,属于自然界最本真纯粹的存在。但在诗人眼中往往是融入了一定感情的,有特定含义的。我们就称之为意象。而我们把这些意象在脑海里堆砌组合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就构造出了意境。简而言之,诗歌的意境就是由多个意象组合创造的整体空间。所以鉴赏诗歌关键还是要从意象、意境入手。有

了意境的美,才有了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的艺术美的标准,意境也就有了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果诗的意境不美,尽管你有美的语言形式、美的音韵旋律,它也不会给人以真正的美感,也不会具有诗的艺术美,从而,也就失去了诗意美。笔者试从古诗词诗境缘生入手,把握古诗词的意境特点,探索古诗词审美教学。笔者认为,古诗词诗境产生主要缘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不自禁惹情思 《文心雕龙?物色篇》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其意是指诗人事先没有准备情思意念,在生活中遇到某种物景,忽有所悟,触动思绪,于是在对物、景进行描写时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了,达到意与景的交融。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这类例子。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阳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显而易见,诗中“闺妇”本无愁,喜妆赏景是其上楼的初衷,怎想煦日春色下杨柳拂拂,惹得她勾起了对上京赶考的夫婿的思念,于是喜淡思浓。这是诗中的人物随景生情。诗人自己也随景生情,达到意境浑融。 比如,崔颢的《黄鹤楼》:“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崔颢本意在登临黄鹤楼远眺,无奈繁盛草木之景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难以自抑。在这类诗中,诗人或者诗中人物的情意都是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 发表于2010-1-9 14:59:26 《无常经》中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 这原本是佛教的一句揭语,但我个人却认为生动的阐述了人的面相随环境、心态而变的历程,即心态决定一切!其实我们每一个个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命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好是坏,都由自己决定;但是自己所呈现出的相,却和自己的心有关。这里所说的“相”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相”即人的相貌,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心胸狭窄之人,本相所呈现出来的也和其心一样;二是“外相”即人能向外所看到的世界,所以有时候一个人的心有多大,其格局也就有多大,事业也就有多大。如同一个老板心里爱越大,动力就越大,能爱多少人,就能赚取多少人心,企业就有多大。最后,“境随心转,有容乃大”,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任何的环境,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对任何环境的看法,即是以抱怨的心态来看环境,还是以负责任的态度来接受环境,我们真以为在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事件都和自己无关吗?如果与自己无关,那为何你会在那个环境中? 生命是短暂的,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下时刻会发生什么,如同人生永远都是现场直播,中间没有彩排,只有珍惜,才能得到一切;只有活在当下,才更会享受生命的美妙。人生的成长,成熟必须经过磨砺才能圆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沧桑怎能真正将幸福把握?相信相由心生,快乐更由心生,美亦由心生! 愿你能在生命的倒影中享受这份自在和轻松!

境 由 心 生

境由心生 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其实是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 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适合你的就是最好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

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 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其实,有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 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抉择与定力 人的一生常处于抉择之中,如:念哪一间大学?选哪一种职业?娶哪一种女子?……等等伤脑筋的事情。一个人抉择力的有无,可以显示其人格成熟与否。 倒是哪些胸无主见的人,不受抉择之苦。因为逢到需要决定的时候,他总是求询别人说:“嘿,你看怎么做?” 大凡能够成大功业的人,都是抉择力甚强的人。他知道事之成败,全在乎已没有人可以代劳,更没有人能代你决定。 在抉择的哪一刻,成败实已露出端倪。

佛法无边

佛法无边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佛曰: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 佛曰:少欲,则少烦。 佛曰:出口即错。 佛曰: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

佛曰: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 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相由心生,心随相转

提起笔,却无心入题。感情一直以来,第一次感觉消逝激情。像大病后留下的后遗症,如大灾后的萧瑟。颓废的六月吸噬了我的血液,让我的灵魂变得干瘪。连续十几天为你颓废不堪,几乎丧失所有意识除了你。今天回想起来,顿发现自己错过了这么多天。这些日子里,没有观察,没有阅读,没有思考,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体验。好像已经死过很久一样。然后当我意识到生命的存在意义,我又死而复生了,对世界充满热爱和遐想。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但是没有昨天的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我。昨天的我已经死去,今天的我依然活着,也许明天会继续活着,但也说不定某一天为了什么迷失自己的生命意义又会死去,然后再醒来。生命的每一天都在把生与死交替变换。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今天的活是曾经的每一天的死亡作为代价的,所以,应当珍惜今天。当爱再次拿起这份沉重的感情时,我似乎达到了另一个高度,不知道是淡然,还是坦然。四月你在犹豫中徘徊,我早已痴迷入了局;五月你在我强大的攻势下屈服,我的激情因为你的屈服更加紧逼;六月你放纵我的热情,我因你放纵过火而几乎瓦解。快乐与忧伤交替,似乎印证了佛祖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之说,当然,我从不把别人的人生感悟来限制自己,只做参考。因为每个人每一物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就算存在各种科学的规律和定律,但有时,不也存在异类、出现奇迹吗?所以世界上确切说是不存在比喻的,再形象的比喻也显得牵强附会了。有时候,随着阅历的增加,见识的丰厚,却往往限制了自己。即知道得越多,便会知道得越少。而我不想为自己设限,不想背负行囊前行,没了洒脱。闲来无事喜欢读为你写的这些文字,虽然粗糙。但不明白当时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激情,而现在让我写是如何也写不出来的。难怪,人们用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来形容此时心不再是彼时心的无奈。而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更加让人潸然泪下。霍金的《时间简史》说,当我们通过时光隧道回到过去,当然这个速度必须超过光速,我们便可以让历史再现,即时空和当时存在的人物和事件具有一致性。那么我想说,心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快乐心、痴念心都在某个特定的时空交叉处定格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只是那些留恋美好回忆者的想象而已。佛家讲究无色无相,目的就是摆脱形形色色外物而变幻的心境造成的大喜大悲,独求一个静和空。只有少数人能够坦然面对没有浮华的世界,大多数人面对没有浮华的世界就会空虚,就会活不下去。浮华毕竟是浮华,漂浮不定,华而不实,造就悲喜人生。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时候又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有时候觉得你会让我幸福一辈子,有时候觉得没有你我会痛苦一辈子。相由心生,心由相转。此一时,彼一时,所有心境都在由外境反照。欢乐时,我们要珍惜当时心境;痛苦时,我们要知道外境在时刻变换,地球在转动,你不会一直在那里倒霉的。虽然很多智慧之语的归属都是平淡与空无,但生活在行走的相与色中,欲望时刻被挑逗着,只要你我心不死,人生就没有结局,也永远不会是平淡。欲望是圆的,人心行走在环形上,每一点都是起点,每一点也是终点。欲望演绎着一场场轮回,平淡之极,为何又不能归于绚烂呢?或许平淡与绚烂本属同一点,平淡只是绚烂的另一种形式罢了。说了这么久,好像没有提到我的爱情,还挺不习惯。师妹,我的心是鲜活的,我仍对你向往执着。我刷新灵魂,再次为你我寻求绚烂。

相由心生,病从心起

第一章 相由心生,病从心起 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

——《寿世青编》 一、当今医学发展的两个困惑 自古以来,健康与长寿就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村夫,无不对其心驰神往。一统江山的秦始皇,曾“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寻仙人求不死仙丹”;三国猛将张飞之威武健壮岂是常人可比,却被诸葛亮写在手心的一个小小“病”字,吓得掩面而泣;《红楼梦》中的贾敬,宁国公贵胄之后,又是丙辰科进士,为了长寿求仙,甘愿抛弃尘世间一切荣华富贵,在都外玄真观修道炼丹,孤灯独影数十年……虽然人都有追求健康与长寿之心,但在生产技术落后、科学知识贫乏、医疗手段不足的古代社会,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面对生老病死,大多数时候只能是徒呼奈何!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的持续进步,人类对疾病的预防和治愈能力已大大增强,寿命也有所延长。在许多闻名于世的长寿村和地区中,不少老者的年龄已经超过100岁甚至达到120岁。但是,就在医疗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旧症新病却依然在毫不留情地夺人钱财、索人性命,很多疾病依然是人类难以攻克的难关,随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如此智慧的人类,面对疾病束手无策的同时,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困惑! 《2016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发布:2016年度中医健康指数60.9分。健康状况居民比例为51%,中间状况比例为31.7%,疾病状况比例为17.2%。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第一位的就是情志:经常感到焦虑情绪的人群中,41.4%处于疾病状况;没有焦虑情绪的人,只有4.1%处于疾病状况。焦虑情绪最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使肝脏功能失调。其中,高收入、高学历的双高人群、一二线城市的女性、居民精神压力更大。 2016年,中央电视台曾报道:我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在全球癌症大爆发中,中国发病率第一;2015年新增429万癌症患者,死亡281万人;预测全球癌症疾病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到2035年或将达到2400万人。我国现在高血压患者2亿人,糖尿病患者1.2亿人,高血脂患者1亿多人,心血管病患者2亿人。各类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22%的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疾病发展态势令人愕然! 这些年在对疾病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这样两个特点:

相由心生,相随心灭

相由心生,相随心灭 “相由心生,相随心灭”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说过的,但是能够真正的理解这句话的又有多少人呢?简单的说其实这句话就说处了“相”与“心”的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算命的人或者是风水大师一般通过面相就能够看出这个人的一生的运势如何,或者是能够预测处这个人的问题。 相:其实也就是我们的面相,当然其实全面一点就是我们整个人的外貌。广西风水大师姜大师曾经告诉过我说,其实通过面相确实是能够看出这个人的好坏还有过去与未来的,同时还能够看出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心:这个不多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的;但是在风水之中所说的心,其实是说我们个人的思想想法,而不是我们的心脏。人家都说心好的话人家会好,心不好的话一看就知道。这个也是老人一直说的话,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 那么心与相是什么关系呢?记得姜泓吉大师大概是这样说的:心其实是控制着相的变化的,也就是说心是相的成立基础;相则是由心来决定的,心好了相也就会好,心不好相也就会变差。记得大概就是这样的说法。 风水之中的“相由心生,相随心灭”也很好的诠释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风水之中的这句全话应该是“心中有相相随心生,心中无相相随心灭”,现在不管是道家还是佛家又或者是其他的经书等等,很多的人都是相信这句话的。虽然简单的这十六个字,但是却说出了我们自身想要变成什么样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姜大师觉得其实在中国的古代之中先贤们花费了自己的一生来研究这个,其实并不是说只是这么一点点的关系而已,而更重要的是古代的风水大师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相”就能够了解到这个人的一切了,这才是最高境界。但是现在却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步了,最多也就是能够通过“相”来简单的预算处这个人的一些事情。 “相随心生,相随心灭”,姜泓吉大师提醒人只要多积阴德少做坏事,这样也很容一就能够把自己的心改变,这样也就能够让自己“相”更好。

仓央嘉措最经典的情诗

仓央嘉措最经典的情诗 导读: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柳枝经风叶未凋,当时愁损画眉鸟。今日重入歌舞地,逢见卿卿又魂销。 3、情到浓时起致辞,可能长作玉交枝,除非死后当分散,不遣生前有别离。 4、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5、仙羽如雪暂徘徊,欲将此身借翼载。不学令威控鹤去,理塘相见即归来。 6、未知来生相见否?陌上逢却在少年。 7、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8、挤进我左侧的人善于**,从我右侧溜掉的人勤于怀旧。谁越过珠峰谁就有力气亲密地敌视我。 9、互相用眼睛煮着对方,谁能把谁放下,走吧走吧走吧。 10、为寻情侣去匆匆,破晓归来积雪中,就里机关谁识得,仓央嘉措布拉宫。 11、侯门一入似海深,欲讯卿卿问鬼神。此情惘然逝如梦,镜花水月原非真。 12、含情私询意中人,莫要空门证法身,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

和汝断红尘。 13、浮云内黑外边黄,此是天寒欲雨霜。班弟貌僧心是俗,明明末法到沧桑。 14、卦箭分明中鹄来,箭头颠倒落尘埃。情人一见还成鹄,心箭如何挽得回? 15、故园迢迢忆双亲,每对卿卿泪满襟。千山万水相追寻,始信卿心胜娘心。 16、盗过佳人便失踪,求神问卜冀重逢,思量昔日天真处,只有依稀一梦中。 17、欲题新词寄娇娘,风吹雨蚀半微茫。我有相思千般意,百磨不灭铭肝肠。 18、西风吹谢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尘泣。情犹未了缘已尽,笺前莫赋断肠诗。 19、忧心悄悄病恹恹,辗转无寐夜阑珊。寸寸相思已成灰,欲亲芳泽总无缘。 20、一自消魂那壁厢,至今寤寐不断忘,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 21、题新词寄娇娘,风吹雨蚀半微茫。我有相思千般意,百磨不灭铭肝肠。 22、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23、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谁的隐私不被回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