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益生菌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益生菌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报告

【完整版】

决策精品报告洞悉行业变化

专业˙权威˙平价˙优质

报告目录

第一章益生菌行业研究方法、意义 (7)

第一节益生菌行业研究报告简介 (7)

第二节益生菌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8)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发展现状、特征、阶段研究 (10)

第一节益生菌概述 (10)

一、益生菌的定义和功能 (10)

二、益生菌引领健康趋势 (10)

第二节2018年益生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一、全球益生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二、我国益生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2)

三、亟须联合推动行业标准和监管 (12)

四、益生菌产业应用更加理性与科学 (13)

五、菌种的本土化与产业化加速 (14)

六、新西兰将成为益生菌领域重要投资地域 (15)

第三节2018年益生菌行业市场情况分析 (16)

一、我国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16)

二、下游应用以功能性食品为主 (16)

三、国内电商平台膳食补充剂被外资品牌占据 (16)

四、益生菌产业角逐转向细分市场 (17)

五、消费升级下,差异化的益生菌产品将更受欢迎 (17)

第四节2018年第十三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召开及最新动态 (18)

一、益生菌分会平台效应凸显 (19)

二、益生菌产业发展迅猛 (19)

三、益生菌研究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 (20)

四、益生菌行业需将科研牢牢把握 (20)

五、大会看点 (21)

(一)益生菌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21)

(二)益生菌、肠道菌群与疾病预防 (21)

(三)益生菌的开发与应用 (22)

(四)益生菌的安全性评价与管理 (22)

(五)益生菌类食品法规新动向 (23)

第五节2019-2025年我国益生菌行业发展前景 (23)

一、益生菌产业的未来 (24)

二、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4)

三、品类差异化促产品升级 (26)

四、产品升级+高科技 (27)

五、低糖化成趋势 (27)

六、儿童益生菌产品受市场欢迎 (29)

第三章2019年中国益生菌行业面临的挑战、问题、瓶颈 (30)

第一节2018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存在的问题 (30)

一、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加工度较低 (30)

二、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竞争力弱、效益欠佳 (30)

三、企业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创新不足 (31)

四、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治理监管缺乏长效机制 (31)

五、食品工业与上下游产业衔接不力,食品工业竞争力提升受限 (32)

六、不同行业品牌成熟度差距大,城乡市场的开发力度失衡 (32)

七、管理机构多而散,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33)

八、食品工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难度大 (33)

九、中国食品安全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第二节2018年中国益生菌行业面临的挑战 (35)

一、来自社会对食品安全认知的挑战 (35)

二、我国食品产业公信力直面挑战 (35)

三、食品健康新需求的挑战 (36)

四、科学技术是一大挑战 (36)

五、环境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挑战 (36)

六、监管方式的挑战 (36)

七、自媒体时代高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36)

八、法规体系不完善带来的挑战 (37)

九、食品安全问题治理与监管创新的挑战 (37)

第三节2018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存在的瓶颈 (37)

一、多小散乱的行业秩序 (37)

二、战略能力亟待提升 (38)

三、品牌塑造滞后 (39)

四、食品安全-行业头上的一把利剑 (39)

五、滞后的食品人才培育 (40)

六、高品质食品有效供给不足 (40)

七、企业组织结构亟需优化 (40)

八、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41)

九、行业技术水平较低 (41)

十、管理、技术人才缺乏 (41)

第四章环境分析:2019年中国益生菌行业PEST环境分析 (42)

第一节我国益生菌产业发展面临形势 (42)

一、国际食品产业面临形势 (42)

二、国内食品产业面临形势 (42)

第二节政策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43)

一、2018年我国宏观政策思路 (43)

二、益生菌行业监管体制与主管机构 (44)

三、益生菌行业的主要政策 (44)

四、益生菌对行业促进政策 (45)

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52)

第三节经济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53)

一、2018年国际经济形势 (53)

二、2018年国内经济形势 (53)

三、中国经济趋势展望 (54)

第四节益生菌行业社会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56)

一、人口结构和人口红利的变化 (56)

二、收入分配的变化 (59)

三、品位/生活风格、生活方式的改变 (61)

四、消费习惯的变化 (61)

五、中国人口大迁移趋势 (63)

第五节益生菌行业技术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64)

一、国内行业技术水平 (64)

二、食品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65)

三、“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65)

第五章2019-2025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预测 (82)

第一节2019-2025年益生菌行业消费需求前景预测 (82)

一、中国经济进入消费主导模式 (82)

二、消费者越来越处于商业活动的中心 (82)

三、全民进入崭新的消费时代 (82)

四、新的消费形态正在逐渐形成 (84)

五、消费人群变化趋势及消费特点 (84)

(一)中产阶级重塑消费市场格局 (84)

(二)富裕阶层推动消费升级加速 (86)

(三)80/90新生代群体崛起,更加追求个性化消费 (87)

(四)90/00数字新生代在消费品质方面有更高的标准 (88)

(五)老龄人口的增长将产生新的需求 (88)

六、个性化产品与服务将成为主流市场的新取向 (89)

七、消费者将会追求愈加丰富的体验形式 (90)

八、中国消费者行为仍将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 (91)

九、注重健康已成为突出趋势 (92)

十、消费者圈层化 (92)

十一、其他两大潜在不利场景及其对消费的影响 (92)

(一)“中等收入陷阱”场景 (93)

(二)“向内转”场景 (93)

第二节2019-2025年益生菌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预测 (95)

一、益生菌市场发展前景 (95)

二、益生菌市场发展机遇 (96)

三、消费升级带来的机遇 (97)

四、转型升级带来的重大机遇 (98)

五、由“大”向“强”转型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99)

六、创新带来的机遇 (99)

七、新型产融结合带来的机遇 (99)

八、+服务带来的机遇 (100)

九、智能+蕴藏无数机会 (100)

十、内生式增长带来的机遇 (101)

十一、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 (101)

十二、区域市场扩张带来的机遇 (101)

十三、“一带一路”的新格局带来的机遇 (102)

十四、强化品牌战略带来的机遇 (102)

十五、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带来的机遇 (102)

十六、新兴细分行业市场机遇 (102)

十七、更多小而美的小众市场带来的机遇 (103)

第六章2019-2025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发展建议与对策 (104)

第一节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发展思路与方向 (104)

一、基本原则 (104)

二、基本思路 (104)

三、发展方向 (107)

四、科技创新的思路 (108)

五、政策措施 (111)

六、保障措施 (113)

第二节2018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发展建议分析 (115)

一、强化食品质量安全 (115)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15)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115)

四、实施“三品”战略。 (116)

五、延长食品产业链条 (116)

六、加速推进两化融合 (116)

七、建立低温冷链体系 (117)

第三节2018年中国益生菌行业企业发展对策分析 (117)

一、质量变革 (117)

二、效率变革 (117)

三、动力变革 (118)

四、加速产业链整合 (118)

五、协同创新发展,进行系统变革 (119)

七、重构供应链,推进商业模式转型 (119)

八、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智慧益生菌业 (119)

九、加快技术创新来驱动益生菌的数字化转型 (120)

十、激发出新技术的真正效能 (120)

第四节2018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安全形势及治理对策 (120)

一、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日臻完善 (121)

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不断优化 (121)

三、食品安全风险治理面临六大挑战 (122)

四、六条路径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治理 (124)

五、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应措施 (125)

第七章盛世华研总结 (127)

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127)

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127)

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128)

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129)

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29)

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29)

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29)

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30)

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30)

六、小结 (130)

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131)

第一章益生菌行业研究方法、意义

第一节益生菌行业研究报告简介

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行业研究是揭示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报告,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壮大,起着越来越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本益生菌行业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综合采用桌面研究法、行业访谈研究法、市场调查研究法、历史资料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我国益生菌业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并重点分析了益生菌行业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益生菌行业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该领域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投资布局等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

相信通过本报告对益生菌行业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梳理,您对行业的了解和把控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将为您经营管理、战略部署、成功投资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价值,也为您抢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的保证。

与此同时,报告中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体系、知识体系、决策体系以及方法论等丰富内容,让您在了解行业的同时,也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节益生菌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真实原则

只有真实的信息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实是研究分析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在做研究中,需要辩证的去对待信息,需要大致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尤其是对于过多的二手信息,我们需要筛选和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

2、全面原则

行业研究需要坚持全面原则,所谓的全面指信息搜集的全面性、分析过程与方法的全面性、思考的内容的全面性等等,只有做到全面思考与分析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结论。

3、客观原则

能够客观与准确的描述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不易,但做研究需要谨记研究的客观是基础,是能够为投资者做决策的前提条件。

4、逻辑原则

条理与逻辑清晰是行业研究的灵魂,没有逻辑的研究最多只能说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毫无价值。只有在大的逻辑框架下,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观点支撑,才算是一个好的行业研究报告。

5、思辨原则

行业研究要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未来必然性的结果,且在不断被验证中,是一个很有挑战的工作,行业研究的成果要经得起推敲。世界是可知的,所有结果,都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数据也是结果,要把人的研究,特别顺着产业从下游向上游逻辑顺序。

二、研究方法

本益生菌行业研究报告综合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倒推法和穷举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益生菌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本报告主要研究方法有:

1、历史资料研究法

历史资料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和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的状况,并依照这种一般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并节省费用;缺点是只能被动地囿于现有资料,不能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只要是追溯事物发展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从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来认识它,更有助于较为全

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该行业,并把握它的发展脉搏。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技术,也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形式,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访查、访谈获得资讯,并对此进行研究。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的群体的最佳方法。当然,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即所谓的二手资料分析方法,这样可以节约费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并且研究者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获得解释,适合对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时采用。缺点是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和访问者的技巧和经验。

3、归纳与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发现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模式会存在。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者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察,归纳法则是从观察开始。

在演绎法中,研究的角度就是用经验去检验每一个推论,看看哪一个在现实(研究)中言之有理,从而获得理论的验证。而在归纳法中,研究的角度则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试图得到某种模式或理论。由此可见,逻辑完整性和经验实证性两者都不可或缺。一方面只有逻辑并不够;另一方面,只有经验观察和资料搜集也不能提供理论或解释。

4、比较研究方法。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人的行为产生,没有普适的法则套用,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发现差别、解释差别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现象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影响结果的因素和作用机制,探寻哪些因素在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5、倒推法和穷举法结合。首先假设有N种可能的结果,假设A结果发生,倒退A结果发生会有哪些具备条件,如果目前条件不具备,即可排除A结果。通过不断筛选,得出最大可能性的判断。同时,正推穷尽法和二叉树三叉树结合,与倒推法配合。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发展现状、特征、阶段研究

第一节益生菌概述

近年来,益生菌这一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其功能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随着消费升级,益生菌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期,同时也为我国食品工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表示,益生菌及肠道菌群的研究正成为医学、营养学、食品科学等学科交叉、深度互融的前沿与热点研究领域,益生菌及其相关产品也将更多惠及百姓。

一、益生菌的定义和功能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自1857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从牛奶中分理处乳酸菌开始,人类探索益生菌的脚步从未停止。1935年,乳酸菌饮料“养乐多”的问世,标志着益生菌开始走向产业化。目前,益生菌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的益生菌产品,其中酸奶、普洱茶等食品都是益生菌类食品。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益生菌对人体的有益功能逐步被发掘。益生菌已被证明的核心功能是改善人体胃肠道的健康,包括平衡肠道菌群、缓解肠道炎症、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等症状。最近的研究又发现益生菌具有缓解代谢综合征、调节神经系统等功能。

二、益生菌引领健康趋势

在食品营养与健康趋势的预测中,“消化健康”连年上榜,其代表产品——益生菌及发酵食品是热点之一。杜邦营养与健康市场策略经理莫小燕介绍,人们一直在追求消化健康,这是20多年来消化健康趋势得以持续的最强驱动力。新的科学研究强调微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研究它是如何影响整体健康的。在消化健康趋势中,一个产品可以拥有的最大市场优势就是提供一个明确的消费者可以很快看到、感觉到的健康功效。

在中国,益生菌的认知及其对应功能的市场需求高涨。有数据显示,益生菌在中国1—3线城市的认知率达72%,益生菌食品饮料在中国1—3线城市的认知率达70%,益生菌膳食补充产品在中国1—3线城市的认知率为20%。中国以消化健康为主要定位的市场规模2016年达322亿元,年平

均增速18%。

莫小燕介绍,发酵食品历史悠久,有益健康,风味良好而独特。发酵食品依赖天然微生物对食物中的糖及淀粉进行发酵来创造口味、质构及其他产品特性,这个过程可产生有益的酶、B族维生素等,有利于提高人体对营养素的利用程度,还能获得更长的食物保存期。

益生菌果蔬汁是将益生菌加到新鲜果蔬汁中,确保货架期内有足够的活菌数。乳酸菌发酵果蔬汁是利用乳酸菌发酵作用,提高果蔬汁酸度,改善口感和风味,同时获得更多发酵产物,从而改善原有果蔬汁营养健康价值。还有一种益生菌瓶盖,把益生菌储存在特制的瓶盖中,饮用时拧开瓶盖,益生菌自然落到果汁中。益生菌饮料的开发产品多样,益生菌与果汁的结合将为果汁饮料带来新契机。

第二节 2018年益生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全球益生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人体肠道系统中约有500-1000种细菌,这些细菌可分为有益菌、有害菌与中性菌三大类。其中具有调节人体稳态作用的被称作益生菌,它们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促进蛋白质的分解与矿物元素的吸收。

益生菌对于健康的调节作用具有全球性共识,益生菌相关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与流通也一直保持较好势头,产品形式也因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而变化。根据产业分析公司GIA数据,2005年至今全球益生菌产品市场的增长率约为10%-15%,是全球高速增长行业之一。

2017年全球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360亿美元,亚太地区占全球益生菌消费市场的近半壁江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2016年消费数据显示,亚太地区占比高达47%,其次是欧洲22%(西欧15%、东欧7%)、北美16.5%和中东6.5%。

在全球益生菌行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亚太地区整体市场规模表现抢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数据显示,亚太地区益生菌消费规模占全球规模的份额进一步扩大,高达47%,其次是欧洲22%(西欧15%、东欧7%)、北美16.5%和中东6.5%。

图表:全球益生菌市场地区结构(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

二、我国益生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对益生菌的认知水平逐年上升。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的调查显示,受访消费者中有94.6%的人认为益生菌产品是健康食品;对益生菌食品有需求的消费者占到49.8%。然而,目前经常购买益生菌产品的人群仅有19.9%,而愿意消费更多益生菌产品的人群比例达40%。

目前,益生菌产品已成为食品产业健康转型的先行军与探索者。从益生菌产品的形式看,包括发酵乳制品、饮料、药品、膳食补充剂、糖果零食、口腔护理品、日化用品等众多产品;从产品的功能诉求看,包括促进肠道健康、免疫发育、营养代谢、情绪管理、肝脏疾病、口腔健康、妇科健康等各个方面。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保健食品中心后台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份,我国已批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企业共计43家,其产品数量为60个,约占已批准国产保健食品总数的0.36%。目前,我国有8类属29种益生菌被卫生部允许添加到食品中,可用于婴儿食品的有6种,而目前日本厚生省认可安全的益生菌有65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可的益生菌菌种有40种。

中国科技部始终高度重视我国益生菌产业科技发展与支撑能力建设,在“十一五”、“十二五”以及目前的“十三五”期间都部署安排了多项重大和重点项目,促进了益生菌的基础研究发展和产业化升级,鼓励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菌种、发酵剂及益生菌食品的市场化,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益生菌制品加工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三、亟须联合推动行业标准和监管

我国益生菌行业发展面临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行业标准缺乏、生产厂家过度夸大和盲目追捧益生菌的功能、市场混乱、产品的体感无法得到保证等。要共同加强益生菌产学研的密切合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益生菌功效的研究;其次是推动益生菌个性化和多样化;再有就是要联合推动行业标准和监管。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秘书长邵薇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食品工业重要原料,食品用菌种已广泛应用于乳制品、肉制品、调味料、发酵蔬菜等各类食品。目前,我国食品用菌种以“名单制”的模式进行管理。为了进一步规范对食品用菌种的管理,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国家卫生计生委自2013年开始制定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障此类产品的安全性。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菌种》的标准制定项目任务2016年已下达,学会作为该标准的制定单位之一,正积极收集行业相关数据,深度参与标准文本的撰写,在这次大会前夕还召开标准工作组会议,讨论了标准文本的撰写工作。

四、益生菌产业应用更加理性与科学

“科学研究与消费者青睐支撑着益生菌产业稳健增长。”邵薇指出,随着益生菌、乳酸菌与人体健康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肠道微生物、乳酸菌、益生菌、益生菌与代谢产物、肠道微生物与人体衰老、感染、代谢、肥胖、癌症等相关性研究已成为该领域内专家学者的研究主题,历年的相关文献发表数量也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邵薇认为,产业界对于益生菌的应用更加科学与理性。一方面是理念的转变——从“炒作”概念到注重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菌种的用量、功效有了更明确的要求,说明产业界正在从浮夸走向务实,从肤浅的概念创新转向关注自身产品营养与健康诉求,追求差异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务实推进企业的健康转型。另一方面,表现在应用的扩大——过去10多年来乳制品是益生菌最大的载体,80%以上的益生菌主要应用于乳制品,近年来保健食品、固体饮料、营养棒等产品成为了益生菌新的增长点,多家保健食品企业在益生菌产品上发力。

“菌种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也让我国益生菌产业发展有了"底气",邵薇说,如江南大学与光明乳业共同签署《植物乳杆菌CCFM8610菌株授权使用协议》,共同延深产业化应用;南昌大学谢明勇团队的“果蔬益生菌发酵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拓宽了产业化领域。同时,本土化与国际化有效对接,相互补充,相互借势。如杜邦与江南大学达成意向合作,借助国际公司的网络优势,助推国产菌株的产业化和国际化。

邵薇表示,益生菌产业就像一棵快速成长中的小树,需要时间体验积累和延伸,行业只有不断

充实自己,才能基业常青。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王喆在致辞中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对肠道健康和肠道微生态重要性认识不断加深。随着这股研究热潮,益生菌产业步入了新的时期,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乳酸菌饮料为代表的益生菌产品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正成为众多企业实现健康诉求、寻求差异化竞争的产品高地。

王喆谈到,科技部始终高度重视我国益生菌产业科技发展与支撑能力建设,在“十一五”“十二五”以及目前的“十三五”期间都部署安排了多项重大和重点项目,促进了益生菌的基础研究发展和产业化升级,努力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菌种、发酵剂及益生菌食品的市场化,加强了我国益生菌制品加工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五、菌种的本土化与产业化加速

在益生菌与肠道微生态研究领域,科技界运用分子生物学、宏基因组学、益生菌基因组学等领域的技术和方法,深入研究消化道微生物或益生菌与宿主营养代谢、免疫、生长发育、健康、疾病以及产品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特别是通过肠道宏基因组,发现有价值的微生物功能基因,并加以挖掘、开发和利用,这已成为近年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此次研讨会上,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杨瑞馥研究员介绍了从病原到致病共栖菌谱角度增进对健康的新认识,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丁钢强所长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来对益生菌与人体健康研究的进展等内容进行了报告。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益生菌与老年人群的健康关系也备受关注。日本养乐多本社中央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奥村刚一研究员就干酪乳杆菌代田株(LcS)与降低老年人群感染风险以及对压力应激性腹部症状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享,杜邦营养与健康事业部的专家分享了益生菌对于老年人免疫健康的功效最新研究成果。

此外,科学家们还在积极探索益生菌与人类情绪的“魔性关系”。随着“菌脑肠轴”概念的逐渐浮现,包括肠易激综合征、忧郁、自闭症、慢性疲劳等神经心理领域,都将是益生菌市场的新目标。会上,来自台湾阳明大学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蔡英杰教授以近年发表之精神益生菌PS128为例,讲述精神益生菌之作用机制,以及应用在舒缓忧郁症、肠躁症、巴金森氏症病症之研究。

研究发现,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群长期食用的发酵乳是不同的,其中的益生菌种类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研究益生菌的多元化和本土化意义重大。如何选出适宜国人的益生菌菌株并商业化,将是我国未来益生菌行业的研究重点之一。

国外菌种产业界在菌种筛选、培育以及产业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其后端产业化应用方面的技术优势,值得我国相关研究机构与企业借鉴。

当前,益生菌除了被应用于乳酸菌饮料、酸奶、泡菜之外,在休闲食品和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益生菌产品的日趋多元化,需要的是扎实的科研为其夯实基础,如何疏通益生菌研究与产业多元化的有效对接之路,是当下诸多研究机构与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会间,陈卫教授围绕如何建立益生菌研究与产业化对接的有效平台分享重要观点。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和与会者一同分享了近年来在干酪乳杆菌(LCZ)新功能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南昌大学副校长谢明勇也分享了益生菌在果蔬技术方面的成功实践。蒙牛集团低温事业部产品研发总监孙健就企业介绍了LC-37副干酪乳杆菌在乳酸菌饮品中的应用研究。

六、新西兰将成为益生菌领域重要投资地域

2018年3月新西兰益生菌领域迎来了一笔投资。昨日,营养健康产品生产商培芝公司宣布,该公司此前投资1000万新西兰元建设的新西兰一期工厂将于今年6月投产,预计年产益生菌5000万条。目前培芝正计划追投1亿新西兰元扩建新西兰公司,增加罐装生产线,预估产能扩大8-10倍。

欧睿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益生菌产品(包括补充剂与益生菌酸奶)市场规模约36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约455亿元,预计2022年增长到896亿元,益生菌补充剂市场已经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乳业资深分析师宋亮表示,从去年情况看,营养保健品市场发展很快,整体市场容量大概有3000亿元,今年会继续延续高速发展的态势,性价比高的保健品,特别是一些功能性比较强的营养品仍然有很大的消费需求。“具体而言,益生菌饮料目前市场约有300亿到400亿元的规模总量,固体益生菌的总量大概有十几亿元的份额。由于竞争非常激烈,液体益生菌饮料这块出现小幅下降趋势,而固体益生菌产品增长比较明显,特别是针对婴幼儿的益生菌,每年市场消费量同比增速大概能达到15%。”

目前,在国内益生菌市场已经有多家竞争者。除了以益生菌起家的合生元以外,国产奶粉品牌君乐宝也在去年12月推出了旗下益生菌品牌产品。连王老吉药业也推出益生菌产品,主打杜邦菌种以及OTC的产品属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乳业,未来新西兰也将成为益生菌领域重要投资地域。“在新西兰建厂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