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族、国家、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生产全球化。举例而言,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客机,所需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6个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1.5万家中小企业。波音公司所完成的不过是科技的设计、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产品的最终组装而已。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的产品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

———贸易全球化。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各国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并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展,世界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大。

———金融全球化。各国金融命脉更加紧密地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迅速扩展的跨国银行,遍布全球的电脑网络,使全世界巨额资本和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投资全球化。国际投资中资本流动规模持续扩大。1995年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总额达到了2.66万亿美元,是1945年的130多倍。资本流向从单向发展为双向,过去只有发达国家输出资本,现在发展中国家也对外输出资本,包括向发达国家输出。

———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区域经济组织遍及全世界,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许多区域集团内部,都实现了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的自由流通,使得区域内能够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资源组合,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企业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下面让我们分而论之:

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本国经济的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封闭经济由于缺少外部资源、信息与竞争,而呈现出经济发展的静止状态。计划经济体制则由于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对称和激励不足问题,而导致资源配置与使用的低效率。所

以,不管是传统的封闭经济,还是起源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由此而造成的各国在经济体制上的趋同,消除了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以及技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流动的体制障碍,促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众所周知,商品与要素的价格在世界的不同地区是不可能完全相等的。这种地区性差价的存在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而区位优势则为企业提供了进行全球性套利的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正是企业出于套利动机的这种全球性扩张,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

3、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企业的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负盈相关的。即:远距离控制成本低,企业的活动半径就大,从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就高;反之,则相反。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在信息经济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经济的诞生,使得这种成本大幅度下降,以致,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一家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来说,它的活动范围可以达到世界的任何地方。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特征产生于比较。为了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我们就必须将其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行比较。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核心要素是主权国家,一体化的实现是通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公平分配一体化的成本与收益来实现的。

但是,与地区经济一体化不同,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要素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的个人与企业,它是在各国经济体制趋同与信息技术进步背景下,通过企业的跨国投资与全球性套利来实现的。因此,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个自发的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存在谈判的机制,所以,其成本与收益的分配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的。正如我们在国际市场经济中看到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财富分配必定是不均等的。1997年发生在东亚的金融风暴足以证明这一点。

经济全球化的效应

经济全球化的效应主要有二:其一是财富再分配的效应;其二是通货收缩效应。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自发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在市场竞争机

制的作用下,国际竞争力较弱国家的财富必然会被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再分配。

经济全球化的通货收缩效应根源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总供给的增加。例如,当中国、前苏联等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经济转型而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时,尽管世界的总需求增加了,但是世界总供给会增加得更快。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体

制下,这些国家仅仅是在为本国居民而生产,而当它们进入国际分工体系之后,它们将为整个世界而生产,因而其供给必定会随着生产力的解放而增加。随着世界总供给的增加,物价就会下跌,通货便会随之收缩。

但是,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来区分两种不同的通货收缩:一种是因为供给增加而引起的通货收缩,它是属于那种好的通货收缩;另一种则是因为需求下降而引起的通货收缩,它是属于那种不好的通货收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既有好的通货收缩,又有坏的通货收缩。哪种经济体可能面临好的通货收缩?哪种经济体又可能面临坏的通货收缩呢?这将取决于该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的第一种效

应的作用过程中,是属于再分配型的经济体,还是属于被再分配的经济体。例如,在1997年的东亚金融风暴中,东亚国家显然是属于那种被再分配的经济体,因此,它们所面临的通货收缩也就必定是属于那种坏的通货收缩。

几点结论

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从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所以,对于一个已经走上开放经济道路的国家来说,它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全球化的问题,而是如何争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降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成本支付。

2、一国要想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增加获利、减少损失,关键在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3、在竞争力不能迅速提高的情况下,较好的控制方法是控制经济的对外开放度。然而,选择这样的策略是有约束的。我们的观点是: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是抵御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最有效方法

远古以来的人类历史,是一部多样文化发展,即不同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历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各个民族、国家或地区联系的增加,闭塞的、彼此隔绝的历史,愈来愈成为世界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因彼此交往的增加,使其文化在广泛的历史背景下碰撞、交流或交融,更加充满朝气和生机,更加绚丽多彩。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人们都能真切地感觉到中国文化、希腊文化、印度文化、希伯来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