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公共关系学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关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活动、组织广告、公益广告、首因效应、非公众、专项公共关系活动、访问法、伯尼斯、公共关系状态、展览会、社会型公共关系、名品战略、公共关系、公关危机、公共关系观念、组织形象、开放组织活动、网络公关
二、单项选择题
1、宣传型公关的效果侧重于()
A.提高组织的知名度 B.加强与公众之间的情感 C.提高组织的美誉度
2.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状态。
A.社会关系
B.社会舆论
C.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
D.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
3、知名度是()
A.社会评价好坏程度的指标 B.表示关系好坏的尺度C.评价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4、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c )。
A. 公共关系意识 B.公共关系观念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策划
5、()是指组织以自身的名义发布广告,在社会上率先发起某种活动,
或提倡某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
A.响应广告
B.征求广告
C.组织广告
D.公益广告
6、展览会的类型,属于按项目分的是( d )。
A.宣传展览会 B.室内展览会C. 露天展览会 D.专项展览会
7.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逐次写出是()。
A.倒金字塔结构、
B.并列结构、
C.顺时结构、
D.金字塔结构
8、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a )。
A.从事实出发 B.从专家意见出发 C. 从理想出发 D.从利益出发
9、高美誉度、低知名度属于公共关系的()状态。
A、最佳、
B、较为稳定、安全
C、不良
D、恶劣
10、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 c )。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C. 《有效的公共关系》 D.《原则宣言》
11.赞助活动是指社会组织以不计报酬的捐助方式,出资或出力支持某一项社会活动、某一种()。
A、家庭事业
B、社区事业
C、个人事业
D、社会事业
12、()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
A媒介公众 B、社区公众 C、消费者公众 D、名流公众
13、7.潜在公众,属于按以下哪一类公众分类法进行分类的()。
A.按所属关系、
B.按发生关系的时序
C.根据重要性程度
D.根据态度
14、交际型公共关系的特点是()。
A 主导型、时效性强、范围广
B 灵活而富有人性,效果直达情感层次
C 能有效地使人际沟通达到“行动”层次 D是一项日常的工作,能造成一种宣传攻势
15、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交往,其适合的交谈距离是()。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交距离
D、公共距离
16、组织与公众沟通的比较权威的途径就是运用()。
A 公共关系广告
B 人际传播
C 网络
D 大众传播
17、优秀的公共关系人员性格上应具备的特征是()。
A、开朗、有耐心、能宽容
B、实事求是
C、公正无私
D、创新能力
18、处于整个CI的最高层的是()。
A理念识别系统 B 视觉识别系统 C 行为识别系统 D 组织识别系统
19、()是一个组织集中发布新闻、扩大社会影响、搞好媒介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
A、开放日活动
B、赞助活动
C、新闻发布会
D、产品展销会
20、把重点实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是()。
A 倒金字塔形
B 并列结构
C 顺时结构
D 金字塔结构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择答案中,选择二至五个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公关广告与商品广告的差异在于()。
A 直接目的不同
B 根本目的不同
C 内容不同
D 发布方式不同 E、应用范围不同
2.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
A、形象观念、
B、互惠观念
C、公众观念 D.、传播观念
E、协调观念
3、危机事件的特点是()。
A 突发性
B 协调性
C 紧迫性
D 不可变性
E 危害性
4. 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程度,可将公众划分为()。
A、非公众
B、首要公众
C、次要公众
D、边缘公众
E、顺意公众
5编制公共关系预算的具体方法包括()。
A 会议讨论法
B 目标作业法
C 销售额提成法
D 领导决策法
E 实报实销法
6.宣传型公共关系的具体形式有()。
A.发新闻稿
B.公共关系广告
C.印刷内部刊物和资料
D.演讲和表演
E.举行会议
7、公共关系人员的品德应该包括的内容有()。
A 实事求是
B 公正无私
C 勤奋努力
D 乐于助人
E 光明磊落
8.具体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过程包括()。
A.确定公共关系目标
B.调查公众状态
C.选择公众 D .选择公共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