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减排难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节能减排难点分析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能源也就变得十分有限,人均占有率相当低,加之中国依旧属于发展中国家,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能源利用率也较低。长此以往,我国将面临能源危机。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推行节能减排理念首当其冲,笔者在文中对其难点及应对策略简要分析。
关键词:节能减排;建筑节能;难点;对策
1建筑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林立,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了优质的环境。然而修建这些建筑必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尤其是在人口愈来愈多的未来,我国将会面临巨大的能源压力。对此,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路径方法来降低能源消耗,在建筑领域实现节能减排,为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出自身的力量。
2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难点分析
在建筑领域内推行节能减排理念虽然能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但是从现实来看,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其在近几年尤其能够明显体现出来。
2.1建筑节能减排应用意识较薄弱
在建筑方面,我国每年能源的消耗量巨大,再加之许多建筑并未合理修建,因此都难以符合节能减排的标准。许多地区将原有的高大建筑拆掉,修建全新的高大建筑,表面上看着更漂亮、更华丽了,但是实际上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完全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内涵与目标。而在有些发达国家中,许多建筑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外观十分古旧,但是只要尚能安全使用就一般不会被拆除,其符合了节能减排的意义。诸多西方发达国家愈发在现代社会中看重节能减排这一问题,并由政府牵头进行了大量实际的节能减排推广工作,这是我们应该向其学习的地方。反观国内,群众的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多数人连“绿色建筑”的涵义都一问三不知。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应当将建筑节能理念在社会中推广,加强其在群众中的宣传力度。
2.2建筑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法规措施不完善由于建筑节能理念进入我国时间较短,且发展进程缓慢,国家在近几年才颁布了关于建筑节能的法规制度,但是其也并未对地方建筑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虽然不少地方政府都宣传着建筑节能减排的口号,但大多数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表面上说着节能,而实际上并没对其重视或者实施效果不佳。
2.3建筑节能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
“绿色建筑”这个词语对于许多群众来说都太过于陌生,因此人们缺乏对绿色建筑的基本认知,这对宣传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要从最基本做起,先让人民群众认识绿色建筑,再来推广建筑节能这门新技术,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3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优化对策
目前,我国人均能源占有率低,而且能源利用率也较低,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能源危机。在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让建筑行业成为节能减排的“生力军”,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能源消耗,减小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
3.1加强节能技术研发推广
如今我国的绿色建筑越来越多,在近几年的上升趋势越来越明显。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新技术种类越来越多,在许多方面都实现了巨大突破,并相继获得了国内外大奖,这在建筑节能之路上是必不可少的。而专业人士也应当结合国内建筑行业形势,加快节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工作,从而让建筑更加适合如今的环保趋势。
3.2采取经济激励措施,提高建筑节能的积极性
为了促进我国的建筑节能,提高大众对建筑节能的积极性,我国在2012年制定了一项新的政策,即对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给予不同的奖励,而许多大城市也相应制定了各自的绿色建筑的补贴政策。当然这种政策并不是盲目颁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政策正在朝着合理化、稳定化、标准化移动。另一方面,我国正在减免税收,鼓励大众购买节能产品,增加对节能设备的需求,这些都可促进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3.3理顺部门管理体制,形成建筑节能减排合力
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建立合适的管理体制,其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建筑节能在各个方面的顺利进行,各级政府也已经达成共识,共同建立一个合适的管理体制体系,明确建筑体制在发展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同时政府也在制定和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共同为建筑节能的发展而做出贡献。另一方面,要想实现建筑节能,仅仅依靠单方面操作的话是很难完成的,这就需要各个领域联手合作,势必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管理方面,需要建立一个权威的监管机构,才有更好的执行力和推动力;在技术方面,其实并不需要一些高端昂贵的技术,既然是节能减排,只要技术合理、科学,成本不高就可以,这样不仅降低建筑的成本,还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正好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特点。
3.4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力度,完善建筑节能体系的建立
建筑节能这项新技术发展也需要合理的宣传力度,即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可以通过媒体的方式进行传播,告诉群众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增加群众对建筑减排的理解和认识,让群众认识到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自身的利益。同
时政府也要提高对建筑节能的认识和理解,将建筑节能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讨论研究,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建筑节能体系。
3.5加快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
可再生资源是目前公认的优质能源,其产生的污染小,而且可再生,因此也称其为“清洁能源”。在建筑方面,可利用许多可再生资源进行施工。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在建筑行业内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数量较少,这明显不符合我们所提倡的建筑节能理念,因此要不断提升核心技术水平、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技术人员素质,才能实现在建筑中大比例地使用可再生资源,体现节能的特点。
3.6细分建筑使用主体,形成建筑节能减排共识
在公共建筑方面,要加强建筑节能减排管理,随时对公共建筑里的节能减排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政府也可以通过新旧媒体对建筑节能减排进行传播,甚至可以创办专门的建筑节能减排节目,提高人民群众对建筑节能减排的认识和理解;另外,也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加大人民群众对建筑节能减排的认识,例如学校可以每周开设一节专门的建筑节能减排课程,增加学生对其的认识与了解,让学生从小认识建筑节能,同时也为建筑节能减排方面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4结语
我国在建筑节能减排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该领域内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而为了响应国家环保的号召,各个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要通力合作,管理者需要对建筑节能减排有着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制定合适的法律法规,建立合适的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宣传建筑节能理念,让人民群众加深对其的理解与认识;而群众也要服从政府部门在建筑节能方面的管理,同时要学会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和政府部门为共同的节能减排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李佐军,赵西君.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难点与对策[J].江淮论坛,2014,02:5~9+2.
[2]朱道斋.建筑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3]刘麟德.我国建筑能耗现状、节能减排规划设计及可再生能源利用[J].水电站设计,2009,04:107~112+118.
[4]叶祖达.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经济激励政策体系分析[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2,04:18~23.
[5]杨宇林.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节能减排政策研究———建筑领域[J].辽宁建材,2011,08: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