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3篷精蔗黼蓁

震像‘‘细菌

璺日本战争索赔

嚣、这一诉讼仍疲

星此,原告代

镑协会主席吴溢

径害者要求的只・32・不是“赔偿”。军票是先人被迫用私人的积蓄换来的,受害者将一代接一代地追讨下去,决不罢休。

日本在近代侵华战争中均发行使用过军票所谓“军票”就是“军用手票”的略称。它是日本为了采购军队作战时所需物资或占领地区经营时使用的一种没有保证的货币。

日军在侵略战争中大量使用军票,通过发行军票这一“炼金术”掠夺占领地区居民的财产。

日军使用军票的历史由来已久。自1894年甲午战争开始,在每次侵略战争中,日军都曾强制发行各种军用手票。

在近代日本侵华战争中,所发行军票的简要情况大致如下:、

甲午战争军票。明治27年(1894年)发行,为可当做白银使用的银两票,五种面额。日军在旅顺、威海、天津等地登陆时带入我国,主要流通在河北省、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部分地区。战争初起时计划发行量为270万两,约折合380万元日本银元。因战争提前结束,实际发行量约合100万日本银元。甲午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赔款白银23150万两。日本政府获得这批赔款后将所发军票全部回收。

日俄战争军票。明治37年发行,随着中国使用银元而改为银元票,六种面额。总发行量达到2亿元,主要流通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战后,截止明治39年8月,由日本正金银行正金纸币回收军票1.5亿元,使得设在中国东北的正金银行支店成为实际上的“满洲中央银行”,从而占领中国的金融市场。

出兵侵占青岛时的军票。日本对德国宣战后,即发行大正3年(1914年)军票,六种面额。

总发行量为118l万余元。在我山东境内行用。到 万方数据

香港对日索赔协会主席吴溢兴向媒体诉说军票之苦

昭和2年(1927年),由正金银行用正金纸币回收1165万余元。

早期日本军票均为直型,图案大同小异。一般正面印有“军用手票”、双龙双凤图案、汉字书写的面额和“大日本帝国政府”字样;背面中间花团印有警示说明文字,下盖“大藏大臣”印章。

上述三种军票因为发行量小,流通面窄,回收较为彻底,实物目前均难以见到。

全面侵华战争中发行使用的各种军票

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为实施“以战养战”的战略方针,1937年11月5日,日军柳川平助中将率第10军在杭州湾登陆时,携带着一批专门为在占领区内使用的“军用手票”。这批昭和12年版(1937年)由“日本内阁印刷局制造”的军票,日本史学界称其为“甲号票”。甲号票印制粗劣,没有印制数量编码,分拾钱、伍拾钱、壹圆、五圆、拾圆五种面额,属于早期型的竖式票,票面图案与早期军票大同小异,这批军票的总发行量约为300万日元,主要流通在浙江省沿海地区。这批军票因发行量不大,流通面窄,目前已不多见。

最初,军票只限于军事费用的支付。随着占领区的扩大,日本内阁决定将军票当作一般货币在我华中、华南等地区全面流通,并不断增大发行量。继甲号票后,1938年又发行了乙号票和丙号票。因军事急需,乙号票是利用日本国内行用的旧“日本银行兑换券”涂去行名,加盖“军用手票”字样,并印上与甲号票相同的说明,作军票行使。乙号票只有壹圆、伍圆、拾圆三种面额。3种面额均用黑色为票图主色;票面主图分别为日本历史人物武内宿祢、菅原道真与和气清磨肖像。乙号票主要在上海流通。

丙号票是利用乙号票3种面额的旧钞版,挖掉行名,加盖“大日本帝国政府”红字所印制的军票,与乙号票的面额、票幅、图案、刷色完全相同。乙号票主要流通在江苏省和华南部分地区。

侵华战争在扩大,军费猛增,日本政府只有滥印军票来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1939年6月又印发了一套用龙、风为主要票面图案的新军票——丁号票。丁号票共7种面额。票面印“大日本帝国政府军用手票”,票背印有与甲号票相同的说明警示文字。丁号票全部没有印量编号。主要流通在我国华中地区。

1940年又印发了戊号票,也在华中地区流通。戊号票和丁号票的票幅、图案、刷色基本一样,只是去掉了“军用手票”四字,只有“大日本帝国政府”,并在票面加印了代表发行数量或批量编码,完全作为普通货币在占领区内行用。又在丁号票的基础上增发了百圆大钞和直形小票“贰厘五毛”成为9种面额。

据1940年日本正金银行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杭州湾登陆起到1939年底止,只甲、乙、丙、丁四批军票的总发行量已高达3429590000元,回收销毁不足469100000元。可见这批军票散落中国民间数额之巨。

1944年日本侵略军已是强弩之末。在战争后期,日本侵略军为了应急,将旧钞版带到占领地印制了一种面棕绿背红的百圆钞,为丙号异式百圆钞,史称为“现地刷”。这三种百圆钞图案上均为日本古代圣德太子肖像。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先后占领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印尼等国,并在各国分别发行了大量军票,这些军票也有部分流人中国

・33・ 万方数据

的占领区。如1942年4月,日军从缅甸入侵,占领了我国云南德宏全境和腾冲、龙陵地区。沦陷期间,日军为了“以战养战”,在腾冲成立“大东亚低利银行”,发行日军在缅甸期间所用的军用卢比纸币,面额为1分、5分、10分、1/4卢比、1/2卢比、1卢比、5卢比、10卢比、100卢比(1卢比=100分)9种。票型均为横式,正面均有中文篆字“大日本帝国政府”和对应的英文、面额值及中文篆字“大藏大臣”印文等,加盖有代表缅甸的红色英文字母B及代表版别的其他红色英文字母。

军票给香港人民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通的剩余额约为12亿日元。军票从此就变成了毫无价值的废纸。

(本文部分资料得到了军品收藏家沈克尼先生、宁夏钱币学会张志超先生大力支持,谨表感谢。相关图片请见本期中插彩页)

在亚洲太平洋战争中,军票给被侵略国家和地

区造成的损失,以日本的军政统治一直持续到最后

的香港最为严重。

日军于1941年12月占领香港,翌年1月开设

总督府开始军政统治。在货币方面,开始时港币和

军票同时流通,至1943年5月则下令禁止使用港

币,强迫香港居民把自己所有的港币到香港的台湾

银行分行或横滨正金银行分行全部换成军票。

据日本专修大学教授坶井义雄的研究报告《崩

溃时期的日本军政——香港1943—45》统计,日本

军政当局通过发行2500万日元的军票,把战前在

香港流通的1.6亿港元中的l亿港元搞到了手,还

把香港上海银行保管的1.9亿港元据为己有,合计

共捞到2.9亿港元,并使用这笔资金在澳门和广州

等地采购战略物资。

日本战败时,剩余在香港的军票总额约为19

亿日元以上。战后不久,被日军销毁或被英军没收

的军票,估计约为7亿日元。因此,估计在市场内流在香港居民手中成为废纸的日本军票遗存数量惊人

・34・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