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AFU(α-L-岩藻糖苷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1、血清AFU可以作为血清AFP的良好之互补手段,成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术后随访的敏感而特异的标志物。

2、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血清AFU活性不仅显著高于健康人,而且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胆管细胞癌、恶性血管内皮

血清AFU可以作为血清AFP的良好之互补手段,成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术后随访的敏感而特异的标志物。

3、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血清AFU活性不仅显著高于健康人,而且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胆管细胞癌、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恶性间皮瘤、肝硬化、先天性肝囊肿和其它良性肝占位性病变,对原发生肝癌的诊断阳性率为64-81%不等,特异性在90%左右。阳性率的差别可能与研究对象、样本数、对病症诊断标准的控制及诊断临界值的确定有关。

4、血清AFU活性与性别、年龄以及血清ALT、AST、AKP、5'-NT、GGT、TB、PT、GGP 和ALB等肝功能试验结果不相关,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AFU活性与肿瘤转移与否及分化程度不相关。对原发生肝癌手术切除或化疗后的血清AFU 活性的动态随访,发现AFU活性呈下降趋势,AFU活性的重新升高,提示癌症复发。同时,血清AFU升高,对血清AFP 阳性或是阴性的肝细胞癌均有明显的定性诊断意义,尤其对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值得重视。肝细胞癌手述切除后血清AFU活性动态观察还揭示,测定这一指标有助于对肝细胞癌进行疗效观察和监测术后复发。

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的临床意义-腺苷脱氨酶,ADA

1、腺苷脱氨酶(ADA)是嘌呤核苷代谢中重要的酶类,属于巯基酶,每分子至少含2个活性巯基,其活性能对氯汞甲酸完全抑制。ADA能催化腺嘌呤核苷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再经核苷磷酸化酶作用生成次黄嘌呤,其代谢缓和终产物为尿酸。

2、ADA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以胸腺、脾和其他淋巴组织中含量最高,肝、肺、肾和骨胳肌等处含量较低。血液中ADA主要存在于红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其活性约为血清的40~70倍,T淋巴细胞比B淋巴细胞该酶活性更高。

3、临床意义如下:

一、用于肝胆疾病的诊断 1.急性肝炎患者ADA与ALT均显著升高。乙型肝炎患者ALT的升高大于ADA,而非甲非乙肝炎病人ADA的升高大于ALT,非甲非乙肝炎患者ADA活性极度升高者多易转变为迁延性肝炎。2.慢性肝炎患者ADA 活性均升高,慢性活动型肝炎比非活动型升高更甚。3.肝纤维化、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ADA活性显著升高而ALT不升高,所以同时测定ALT和ADA更具有临床价值。4.阻塞性黄疸ADA不升高,而肝细胞性黄疸ADA活性升高,因此测定血清ADA有助于黄疸类型的鉴别诊断。

二、用于结核性胸膜炎及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1、胸腹腔积液ADA活性测定,可区别胸腹腔积液的性质。结核性胸膜炎及结核性腹膜炎病人胸腹腔积液中ADA 活性明显高于癌症和心衰性胸腔积液中的ADA活性,且积液中ADA/血清ADA的比值大于1,所以测定胸腹水和血清ADA活性及比值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腹膜炎的一项可靠有效的指标。

三、伤寒病1、伤寒病人ADA活性显著升高,明显高于非伤寒的发热患者,ADA 敏感性达100%,特异性92.3%,伤寒发病初期可高于正常人2~4倍,极期及缓

解期仍持续处于高水平,至病程第4周逐渐降低,所以ADA检测对伤寒病的早期诊断很有价值。

四、其它疾病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粟粒性结核、风湿热、溶血性贫血、白血病及部分肿瘤病人,血清ADA可不同程度的升高。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全身各组织细胞ADA活性均缺少。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脑脊液中ADA活性升高,其它脑膜炎不升高,因此脑脊液中ADA活性测定可鉴别结核性脑膜炎。

5'-核苷酸酶(5-NT)检测的临床意义

5'-核苷酸酶全称5'-核糖核苷酸磷酸水解酶(5'-Nucleoticlase, 5'-NU或5'-NT)。广泛分布在肝、胆、胰、肠、心、脑、肺、肾、垂体、甲状腺、前列腺、睾丸等脏器和组织中。定位在细胞膜上,在肝内主要存在于胆小管和窦状间隙内。血清正常参考值:≤10U/L(37℃)

一、临床意义:

⒈5-NT活性增高常见于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胆道癌、胰腺癌、胆道阻塞、胆管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其活性增高可达2~6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⒉5-NT是诊断肝肿瘤非常灵敏的酶学指标。在病变早期,当肝功能、肝扫描和有关肝病检查阴性时本酶活性已明显增高。对于AFP阴性病例,其与AFP互补诊断肝癌的阳性率可达94%。

⒊特异性高,能协助判断碱性磷酸酶(ALP)增设是肝胆系统疾病,还是骨髓系统疾病(如骨癌、骨肉瘤、骨转移癌、佝偻病等)。ALP在肝胆系统疾病和骨骼系统疾病时均可增高。除5-NT除肝胆系统疾病增高外,骨骼系统疾病一般均不升高。

⒋有助于鉴别诊断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后者5-NT明显高于前者。

⒌5-NT已作为肝功能常规项目检查进入临床,将能使临床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肝脏情况,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及临床意义

胆汁酸测定对于诊断下列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2.胃肠疾病

3.引起胆汁酸代谢发生改变的其它疾病在研究各种疾病对胆汁酸代谢的干扰作用时,经常对生物标本进行严格的分级分离,并运用层析技术对各个胆汁酸组分进行详尽的研究。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情况下,如对肝病的筛选,只需对总胆汁酸水平进行简单的酶学测定。本章将集中计论血清总胆汁酸对肝系统疾病的影响,并对临床观察到的大便、胆汁、肠道抽取物等标本中的总胆汁酸病理水平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肝胆疾病中的血清胆汁酸1.急性肝炎发生急性肝炎时,血清胆汁酸浓度急剧升高。通常情况下,发病初期迅速升高并达到峰值的胆汁酸几科与ASAT同时恢复于正常水平。但与其他临床检验指标相比,胆汁酸水平恢复至正常进程比较缓慢,呈渐进状态。几项研究已经证实,血清总胆汁酸对于跟踪检测病毒肝炎病情汁有价值。在急性病毒性肝炎康复期,餐后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是一个最灵敏的检测指标。如果餐后血清总胆汁酸浓度持续升高,说明病毒性肝炎正在向慢性肝炎转化。对处于急性肝炎康复期的患者,血清胆汁酸水平长期升高,则表明患者有可能发生了严重的肝损伤,需要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跟踪监视,并可能需要做肝脏活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