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补贴政策的必要性与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补贴政策的必要性与案例分析
“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粮食问题与农民问题。
农业补贴就是对农业进行的补贴,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和农产品的公共品特征,因此对农业的补贴不仅具有经济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重大的社会实践价值。从主体来讲,补贴行为的主体是政府,而政府之所以要干预经济活动,是因为存在市场失灵,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补贴正是政府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补贴的客体而言,农业本身的特殊性也使对农业的补贴具有了特殊意义。我们知道,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粮食的消费,而粮食产品的特征是:具有生产的非竞争性与消费的排他性,粮食的生产只能通过农业获得,而对粮食的消费却会影响到其他人对粮食的消费,对于这样的“准公共产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硬性约束,也必然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另一方面,农业又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的产业,首先,农业生产对环境与气候的依赖性直接影响了粮食的产量,甚至会决定某些农产品的生存问题;其次,农业生产对价格反应的迟滞性也给农产品的交易带来了市场风险;再次,相对于工业部门而言,农业部门生产率低、比较效益低的产业特征,也决定了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最后,加入WTO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农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复杂。正是农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农业生产经营本身所具有的风险性,以及农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农业客观上需要财政支持。
农业补贴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广义的农业补贴,即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性或转移性支出,由于其中的较大部分不会对产出结构
和农产品市场发生直接显著的扭曲性作用,一般被称为“绿箱”政策。另一种是狭义的农业补贴,如对粮食等农产品提供的价格、出口或其他形式补贴。
近几年来在粮食增产的同时,江西省出台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引导粮食价格合理回升;在全面减免农业税的基础上,推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三项补贴使农民直接和间接收益30多亿元,经过对江西省吉安市曲濑乡的60户农户进行的调查表明:1、粮食产量增幅较大,户均增粮食100.1千克,2、农机补贴效果不明显,3、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尽管从政府拿到了补贴,但是化肥、农药、薄膜、种子等投入品的价格也不断上涨,加大了种粮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