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山铁铜矿床地质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红山铁铜矿床地质特征
引言:康滇地轴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是我国重要的元古宙铁铜矿床集中分布区,产有大量赋存于元古宙变质火山沉积岩中的Fe-Cu多金属矿床,其中大红山铁铜矿床为该区南部的代表性矿床。

大红山矿床既是大型铁矿又是大型铜矿,两者密切共生,但又各自富集成独立矿体,所以它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就特别引人注意。

三十多年来,人们纷纷提出许多不同的认识,先后有岩浆热液成矿,火山喷发沉积成矿,火山喷发沉积―后期变质改造成矿,火山喷发沉积一多阶段复合改造富集成矿等观点。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前人对矿床地质特征认识,为进一步研究矿床成因及矿区远景区勘查开发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一、成矿地质背景大红山铁铜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滇中中?_坳南端,介于红河断裂与绿汁江断裂所夹持的三角地区。

区内构造运动强烈,处于东〜西向、南〜北向及北〜西向三组主要构造线的交汇地带。

从太古代末期开始,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构造运动在本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所形成的构造线、构造形态和伴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自成体系,相互继承和干扰,致使本区地质构造趋于复杂化,对“大红山式"铁、铜矿的形成、富化和发展变化有着一定的依存关系。

矿床的形成与早元古代的海相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关系密切,在火山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以铜、铁为主,伴随有金、银、钒、钴、镍等元素的矿床。

矿床具有火山喷溢和火山喷发沉积的特点,后期又经历了区
域变质作用的改造,是经过多次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多成因复合型矿床。

二、矿床地质特征
2.1 地层矿区仅出露两套地层,盖层为晚三叠世干海子组及舍资组;基底为早元古代大红山群,是一套古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岩系。

大红山群主要见于大红山矿区及外围东么、河口等地,在矿区内赋存的大红山群地层出露比较完整,自下而上由老厂河组、曼岗河组、红山组、肥味河组及坡头组构成。

矿段内铁、铜矿体产于大红山群曼岗河组、红山组地层中,简述含矿地层如下:
2.1.1曼岗河组(Ptdm):是大红山铜矿的产出层位。

其组成以钠质火山沉积岩为特征,火山岩以凝灰岩为主,全组构成一火山沉积旋回。

自下而上分为四个岩段,下部一、二岩段以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笫三岩段为火山沉积变质的绿片岩段,其间产大型的贫铁黄铜矿体(I号矿体),第四岩段为大理岩。

2.1.2红山组(Ptdh):大红山式铁矿即赋存与红山组地层中,自下至上分为三段。

第一段为浅灰色变钠质熔岩及火山角砾岩,厚大的H1铁矿体产于其中;第二段为绿色片岩,产铁铜共生的山号铜铁矿;第三段为角闪变钠质熔岩,其顶部赋存V号铁矿,下部产有W号铁矿。

2.2 矿区岩浆岩
矿区变质火山岩种类较多,其中较主要的有角斑岩、角斑质火山凝灰岩、角斑质凝灰角砾岩,细碧岩、细碧质凝灰岩等。

次火山岩则有石英钠长斑岩、变斑状辉绿岩、辉长辉绿岩及石英钠长白云石岩等。

综合本区各类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岩石特征,并结合其化学成分特点,可知本区各类火山岩具有以下特点:
①火山岩系总体属细碧―角斑岩系列,为碱中性和碱基性变钠质火山岩。

②火山岩浆属于贫硅、钙,缺钾、镁的碱中性和碱基性的火山熔浆体系。

③根据岩石中的主要矿物成分,钠长石化普遍,Na2O H2O含量甚高,说明火山熔浆进入海水,与海水发生激烈水岩反应,致使火山岩产生强烈的气体与热液作用。

④原岩中磁铁矿广泛而普遍存在,
Fe203+ Fe0 含量高而均匀,多在20%- 28%之间。

这是原岩富含铁质所造成的必然结果,Fe203 —
般均大于Fe0,Fe203/Fe0 比值多大于1,说明其延续时间长,为氧化条件下的产物。

⑤成岩环境及介质中富钠,属区域性富钠区,碱交代普遍,除广泛而普遍见到基性长石被钠长石交代外,辉石均已变为角闪石、纤闪石或透闪石。

⑥辉长辉绿岩及辉绿岩明显切穿火山岩系及多层矿体,说明是成矿后的次火山侵入作用形成,且其含铁量正常,一般低于变钠质火山岩,说明其与铁矿的成因和富化无直接联系。

⑦区内变火山岩中的方柱石全为钠柱石,石榴石均为铁铝一锰铝榴石,角闪石多为长柱状角闪石,它们均与原岩成分有关,系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⑧碱基性火山岩含铜量甚高,对铜的成矿有利;碱中性火山岩铁、钠含量较高,对铁矿生成极为有利。

2.3 变质和蚀变作用
矿区火山一沉积岩系普遍经受了浅〜中等程度的变质,其中
角斑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块状大理岩、石英岩相当于变粒岩或浅粒岩相;细碧岩、绿片岩等相当于绿片岩相中的石英―钠长石― 绿帘石―铁铝榴石岩相。

变质作用主要以区域变质、热液交代变质对各类岩石
有较大影响。

蚀变作用主要表现在变钠质熔岩、凝灰岩及构造带中,主要有硅化、钠长石化、绢云母化,次要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电气石化等
2.4 矿区构造
大红山矿区构造与区域构造基本一致,以东西向及北西向构造最为发育。

近东西向基底构造活动时间最长,而北西向构造则叠加和切割了东西向构造。

可分褶皱与断裂两方面加以说明。

2.4.1 东西向构造(1)区内东西向褶皱构造是含矿系基底构造的
主要型式。

①、底巴都主背斜轴向接近东西,西端有向南偏转之势。

总体上看,背斜两翼比较平缓、对称开阔,北翼倾角(15°〜20。

),南翼略陡(20。

〜35°)。

核部为老厂河组及曼岗河组下段,两翼为曼岗河组、红山组和肥味河组。

背斜出露走向长达9km以上,沿走向往东、往西均被上三叠统所覆盖。

I号铁铜矿的分布受其南翼产状和形态
所控制。

②、大红山向斜
即深部铁矿所分布的储矿向斜,由红山组及肥味河组第一岩段组成。

轴向80° E,其北翼缓而南翼较。

长约2650m宽为400, 750m东端仰起,西端倾伏,西段倾伏角16°〜21°,东段倾伏角41 °。

(2)矿区内东西向断裂较为发育,其规模和延伸也相对较大,主要代表有F1 、F2 等。

①F1断裂:
分布于大红山向斜南面,为深部H1 铁矿的南界。

地表见有
断裂带露头,断裂带倾向南,倾角70°左右。

断裂带内辉长、
辉绿岩,断层角砾岩十分发育。

断裂具有多期运动复合的特征,早期为逆断层或逆平移断层,晚期为正断层或正平移断层。

F1 断裂构成H1铁矿的天然南界
②F2断裂:位于大红山向斜北面,走向北东东,倾向南南东,倾
角为
70°〜85°,断裂有明显的多期活动迹象,沿断裂带辉长辉绿岩、角砾岩,碳酸盐化普遍,钠化退色现象也很强烈,伴随钠化常有不规则状小铁矿体产出。

F2断裂为深部铁矿与浅部铁矿的自然分界。

上述东西向构造,是矿区主要基底构造,为同一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的结果,大红山铁铜矿床产于东西向底巴都主背斜南翼
西端,属层控矿床。

铁矿分布于曼岗河南岸及大红山向斜中,产于红山组地层中;铜矿赋存于背斜南翼曼岗河组第三岩段中;铁铜矿含矿岩系的分布,与东西向古断裂(F1)有关。

2.4.2 北西向构造主要分布于矿区西南,是与北西向哀牢山构造带和红河深断裂方向相一致的构造。

(1)F3断层
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65°,延长达4?N。

使I号含铁铜矿带平均垂直落差200m断裂构造特征明显,断层擦痕及断层角砾岩可见,
具平移活动特征。

由水平擦痕判断北东盘相对北西推移。

F3断裂是划分
I号含铁铜矿带东西段的自然边界。

2.5 矿体特征
本矿床为古海相火山岩型铁铜矿床,矿床规模巨大。

矿段内铁、铜矿体产于大红山群曼岗河组、红山组地层中。

根据矿体产出层位和部位,划分为7个含矿带(I、H、M、W、V、W、叫),其中I、山矿带中的矿体为铁、铜共生矿体;H、W、V 矿带中的矿体为单一的铁矿体两个矿体不具工业价值。

2.5.1 大红山铁矿体特征
大红山矿区铁矿带主要由三个矿带组成,而V、W、%矿体规模较小,远不及前者。

上述三个矿带及其间的所有矿体都是本区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不同阶段、不同环境的产物。

现将主要铁矿体H1 矿组的特征简述如下:
H1矿组南以Fl断层为界,北至F2断层,呈一轴向近东西向延伸的断块倾伏向斜,矿体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矿体倾伏方向南西,南翼陡于北翼,轴部矿体厚大,产状平缓。

总观H1 矿体是一个东高西低、南北翘起、中厚边薄、形似如船形。

矿体产于红山组下部(Ptdh1 )富铁的角斑质火山碎屑岩夹熔岩中,位于大红山向斜底部,受地层,岩性及交叉断裂的复合控制,以富矿为主,贫矿次之。

贫矿与围岩呈渐变关系,富矿与贫矿及围岩界限清楚。

各类矿石在分布上,沿垂向由浅到深赤铁矿增加而磁铁矿减少,沿横向由东向西赤铁矿增加,磁铁矿减少。

其含量变化规律是由浅到深,由东向西,由磁铁矿一赤、磁铁矿一磁、赤铁矿一赤铁矿。

且矿石
越富粒度越粗,且其成分以磁铁矿为主;脉石少,几乎全为石英。

总的来看矿体为高硅,低硫、磷的酸性铁矿石。

2.5.2 大红山铜矿体特征
大红山铜矿体位于铁矿体的下部,产于Ptdm3 石榴黑云角闪片岩夹变钠质凝灰岩段的中上部。

为一铁铜含矿带,铁铜矿体共生。

含矿岩石为石榴黑云钠长片岩(变钠质凝灰岩)、石榴黑云片岩、石榴黑云白云石大理岩、炭质凝灰岩、炭质板岩。

自上而下包含Ic 含铜铁矿体、I3 含铁铜矿体、Ib 含铜铁矿体、I2 含铁铜矿体、Ia 含铜铁矿体、I1 含铁铜矿体、Io 含铜铁矿体等七个矿体。

平面上,I3 、I2 主铜矿体在区段内连续分布,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其他次要矿体断续分布,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

其中I3 、I2 、I1 三个主铜矿体均具有铁铜共生特点,属贫铁黄铜矿型组合。

铜含量的变化特点是:沿走向由西到东,矿体由厚变薄,由富变贫;由以铜为主,变成以铁为主;由以凝灰岩型磁铁为主,变成以大理岩型菱铁为主。

沿倾向,在200〜600m
标高内较厚较富。

矿体的厚度和品位,铁与铜的含量均有正相关关系,即矿体厚度越大,品位越高,而?F 与铜含量有同步消长趋势,铜矿富集时,磁铁品位较高,铜矿变贫时,含铁品位就低,并往往被菱铁矿所代替。

变钠质凝灰岩中含铜和磁铁品位较高,白云石大理岩中,含铜变低,而菱铁矿较富集。

结语:大红山矿床产于大红山群变质火山岩系地层中,受时代、层位、岩性、岩相控制明显,故首先具有层控特征;其次矿床多产于火山
机构及其附近,使矿床除层控之外,并有火山岩控特征;由于火山活动多期次,多旋回性,地幔与热流多次上升成矿(大型工业富矿即是多次火山热液充填,交代的结果。

其主矿体为两个阶段的产物,首先火山喷溢形成富铁凝灰角砾岩及贫矿,后期火山气液沿层交代、充填和富化,形成厚大的富铁矿体),从而形成了铁、铜、金等成矿元素富集的规模大、品位富的成矿系列与矿床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