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以《逍遥游》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学院学报
2019年
庄子即庄周,是一位大约生活在战国中期的思想睿智的哲人,据说曾担任安徽蒙城的漆园吏。庄子生前没有显赫的官禄爵位,但他却和道家创始人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一生不为名利所累,努力摆脱世俗烦恼而岌岌于自由。庄子的自由思想成为当代人摆脱现实物欲束缚的清醒剂,更是当代人抚慰心绪、升华灵魂的安神丸。
一、以《逍遥游》为核心的自由世界庄子《逍遥游》中追求自由的哲学思想穿越千年时光隧道,至今仍熠熠生辉。庄子的自由本质上是超越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在无道的社会追求大道,在无常的社会追求常性,在不自由的社会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
(一)在无道的社会追求大道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适逢周王朝礼崩乐坏,周天子失去了拱卫朝廷的诸侯势力,取而代之的是各个诸侯国之间长期的战争与割据,造成连年的祸
乱,民不聊生;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快速发展,以及当时社会对新思想的需要,出现“蜂出并作,各引一端”的“百家争鸣”局面。据史料记载,庄子曾为蒙城小吏,他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和黑暗,选择了辞官归隐。也许庄子做出这个决定的过程是痛苦的,他对这个无道的社会近乎绝望。
作为道家重要代表人物,庄子和老子一样,将“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庄子·大宗师》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不为高,在六极之下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在庄子看来,“道”不仅在时间上“先天地生”,在空间上也在“太极之先”,独立于宇宙之外,存在于万物之先。换言之,“道不仅是独立于宇宙万物之外、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先的真实存在,更是自然万物本身,即道就是自然,是体现于宇宙万物之中的自然法则[1]。庄子在无道的社会探求万物的本原,体现的是他对大道的追求,此本原意义的“道”是可以超
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
——以《逍遥游》为例
何华,严家凤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安徽六安237156;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12)
摘要:庄子的自由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无道的社会追求大道;二是在无常的世界追求常性;三
是在不自由的社会追求精神自由。庄子的自由本质上是一种超越的自由,它超越了现实的困境,超越了生命的无常,超越了世俗认知对自由的固化,进而升腾为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的自由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鼓励人们超越现象之别,寻求事物的普遍意义;洞彻生死之限,保存人之常性;摆脱世俗之缚,追求绝对自由。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自由;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7X (2019)01-0034-04
收稿日期:2018-11-22
作者简介:何华(1974—),安徽六安人,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严家凤(1984—),安徽六安人,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新儒学。
黄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
Vol.21,NO.1Feb.2019
第21卷第1期2019年2月
第1期
越于万物之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存在,庄子对大道的追求表明他决心超越现实困境、追求绝对自由的远见卓识。
(二)在无常的世界里追求常性
庄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不仅社会毫无秩序可言,生命更是毫无保障。这一时代问题不能不引起庄子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而追求常性就成为庄子自由思想的题中之义。所谓“常性”也可以称为本性,即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人的自然本性”。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其自然本性,“彼民之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庄子·马蹄》)追求基本的生活保障,过“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是人的自然本性,也是最基本的权利,但是在庄子生活的时代,这根本上就是一种奢望。
庄子在无常的社会追求常性,体现的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那么,在无常的社会如何实现生命的保存,答案就是尊生保命。现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曾分析研究道家思想的精义,他指出道家追求“无”“无为”,实际上是“否定自然生命的纷驰、心理的情绪和意念的造作”[2]。也即是说,人应当不为外物所限,而要持守心灵的宁静,不让意念过度膨胀。庄子的自由思想与牟宗三的认识是吻合的。庄子要人们放弃物欲而追求精神之乐的观点本身即是顺应自然,保存常性。值得指出的是,庄子不是积极地主动改变命运(因为这是一个无道、无常的社会),而是以安时处顺的态度表达自己对生命的尊重与选择。他说:“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很显然,无拘无束、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才符合人的本性,社会一切人为的制度约束和纷繁复杂的关系都是对人性的戟害,庄子强烈希望卸下这些枷锁,恢复人的常性。
(三)在不自由的社会追求精神独立
面对一个无道的社会,面对生命的无常,庄子不仅追求自然生命的保存,更追求精神的遗世独立,进入到精神绝对自由无待的境界中。庄子把真正得道的人称为“至人”“神人”“圣人”,这样的人已经超越了物欲功名,也超越了无常的命运,而真正进入到逍遥的境界中。要达到这种逍遥自在的境界,就要顺应万物的本性。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谓“无
己”,即指忘掉分别心,超越自我而进入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无功”即是要摆脱纷驰的物欲、心理的情绪和意念的造作;“无名”即不为声名所累,勇于做本真的自我。据记载,庄子的妻子病逝,惠子前去吊唁,却见庄子在那里鼓盆而歌,惠子很不理解。细研庄子的著作,体会他对自然万物的态度,发现:一方面庄子将人的自然生命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因此生命的死亡不过是对自然的回归;另一方面,庄子的行为也显示出他与世俗决裂的惊世骇俗的勇气,决意进入与万物同游的精神境界。
二、庄子自由观的时代价值
历来研究《庄子》便绕不开《逍遥游》,它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概括,深刻地体现了庄子对自由的认识。庄子的自由本质上是一种超越的自由观,它超越了外在现实的困境,超越了生命的无常,超越了世俗认知对自由的固化。庄子的自由是一种人生智慧,它虽然诞生于两千多年前,但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超越现象之别,寻求普遍意义
庄子在无道的世界追求大道,这个道是具有本原意义的,因为只有本原意义的道才是无待的,没有差别的;只有超越了万物之间的差别,才能洞察宇宙万物的本质,才能明了生命的真谛;而只有洞彻生命的真谛,才能摆脱“人为物役”的束缚,获得身心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虽然庄子的思想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他所体悟出的真理却具有永恒价值,因为无论任何时代,人们只有看清事物的差别,明澈现象背后的本质,才能参赞化育。因此说,对“大道”的追求是庄子自由思想形成的根基,而这“道”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存在。庄子以及后世学习研究庄子者,都特别看重《逍遥游》,这个“游”字是庄子对自由的本质把握,正如陈鼓应先生所言:“‘游心’就是心灵的自由活动,而心灵的自由其实就是过体‘道’的生活,即体‘道’之自由性、无限性及整体性”[3]。显然,对道的体悟是庄子自由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洞彻生死之限,保存人之常性
对于中国哲学来说,生命重于一切,尊生保命也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无道、无常的社会只会对自然生命造成戕害。“从人性的真谛便是自然性出
何华,等: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