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段词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低段词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扎实有效:词语教学的本然旨归
——浅谈低段词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词语教学是低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理解力差,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文中的一些抽象性的、概括性的词语等常常难以理解。

另一方面,我们的老师虽然知道词语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忽视词语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导致低段的词语教学出现“以词解词、囫囵吞枣、孤立教学”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让词语在师生们的意识里占有一席之地,并”活起来,欢蹦乱跳”呢?我们不妨尝试以下三条教学策略:
一、入境理解——在情境中触摸词语的温度
张祖庆老师说过:“每一个词语都是富有温度的。

”词语的字面解释后面有着丰富的意
蕴,感情色彩。

如何引领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触摸这么富有温度的词语?情境教学是一线教师们的首要选择。

它能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

尤其对于教学“刻苦”这样抽象化、
概括化的词语有极佳的效果。

1.置身文本语境,融情想象
时值今日,重申斯霞老师所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仿佛是老生常谈,其实不然。

词是成名句、构段、成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不能割裂词与词、词与段、词与文之间的联系,孤立地教学词语,就词解词。

学生学习词语,最好的方法就是置身文本语境,反复涵咏,融情想象,引领学生真正在字里行间走个来回,
《两只小狮子》中“刻苦”一词的教学片断
师:大家都说这只小狮子练功很刻苦,那刻苦是什么意思?
(生说不上来)
师:这样吧!我们先说说小狮子刻苦地练哪些功?
生:小狮子刻苦地练习:滚、扑、撕、咬
(师出示小狮子滚、扑、撕、咬的图片,引导学生边看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大家想想小狮子一天到晚这么练功,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出示说话练习:(选择其中一句说说)
1.它的脚
2.它的腰可能
3.它可能会累得
4.
夏(冬)天,它
生:……
师:是啊,小狮子练功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可它不怕辛苦,不言放弃,,这就叫做“刻
苦”。

你喜欢他吗?敬佩他吗?(指导有感情地读好这句话)
课堂上,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利用移情体验,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小狮子一天到晚这么练滚、扑、撕、咬会遇到什么困难?不自觉地与小狮子融为一体,这样就把抽象化的“刻苦”一词给形象化、具体化了。

脚蹭破了皮也不放弃,累得满头大汗也不休息,腰扭伤也不说苦,这就是“刻苦”。

在情境中,孩子们轻松、真实地感受到了“刻苦”一词的温
度。

一个词语就是一个画面,一种“象”。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他的里说:“所谓象,就是语言文字的三种表现:形象、印象、意象。

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

”这就是告诉我们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想象、联想等方法,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丰富视像,让词语学习从单纯地解释意思走向对词语,对语言的意趣、意蕴的体会上来。

2.结合生活情境,感同身受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

”虽然文本中很多有声有色的词,但这些词往往在学生的心灵里是平面的、静止的,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还是零星的。

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把学生的生活经历组合起来,再现出来,让无声的化为有声的,让静止的变得动起来……
《爱迪生救妈妈》中“团团转”一词的教学片断
师:“大家急得团团转”都会有哪些表现啊?
生:爸爸想救妈妈却无能为力,急得转来转去,一点办法也没有。

生:医生想马上做手术救人,可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

他急得直跺脚,连声说:“怎么办,再不做手术,病情就要恶化了。


师:面对昏暗的灯光,面对着病床上痛苦万分的妈妈,大家急得——(生齐说)团团转。

师:你发生过或看见过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吗?都有哪些表现?
生:老师规定体育课必须穿运动鞋。

有一次,直到上课前几分钟,我才发现自己穿了皮鞋,急得我直跺脚,不争气的眼泪都掉了下来。

生:上回数学考试,我被一道聪明题难住了,左想右想都做不出来,急得我把铅笔都咬坏了。

生:幼
儿园时,有一次爸爸没跟外婆说把我接走了。

外婆以为我被坏人拐走了,急得她到处找我,还差点打110报警。

……
师:着急的原因各种各样,表现也各不相同,但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急得团团转。

案例中的“团团转”一词,上承妈妈病情之急,时间之急、情况之急,下启爱迪生急中生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

紧扣“团团转”,能让学生感受到妈妈的岌岌可危,爸爸的心急如焚,医生的束手无策,更有爱迪生的心如刀绞。

此情此景,应该让学生感同身受、切己体察。

然而文中彼时
之急与学生当下之情,实在是落差过大、间距过远。

因此,缩小情感落差、拉近情感间距就成了教学这个词语的全部枢纽。

于是乎,链接学生的生活体验,点燃学生的情感之源成为架设于文本与学生心灵的桥梁。

词语一旦回归生活,学生的思维就能瞬间被激活,已有的生活体验,情感和经验便会融合,相似的文本语言与熟悉的生活经验就会有机结合起来,在他们的大脑皮层中形成一种“磁共振”。

带给学生的是“急得抓耳挠腮、急得直掉泪、急得想报警”这些活生生的感受,词语教学的魅力便足以显现。

二、联系积累——在串连中拓展词语的广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每一学段词语学习的目标定位。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可见,“积累”是学习词语的重要一环。

《孔子拜师》中“风尘仆仆”这类词的教学片断
师:孔子在拜师过程中,最感动你的是哪一个词?
生:“风尘仆仆”。

因为它写出了孔子当时非常疲惫,旅途非常艰辛。

师:什么是“风尘仆仆”,闭上眼想象孔子当时“风尘
仆仆”的样子?也可说说他步行几千里,一路上是怎样的风尘仆仆?
生:……
师: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生动的画面。

透过“风尘仆仆”这个词,我们看到了孔子的衣衫褴褛、满脸灰尘,看到了——(出示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还看到了——拓展词语: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筋疲力尽、千里迢迢、跋山涉水、餐风饮露、翻山越岭、顶风冒雨、坎坷不平、山高路远、蓬头垢面、披星戴月、孤身一人
师:孤身一人,不远千里,孔子的求学路是那样——(生回答:艰辛、危险、执著……)
“一树一菩提,一词一世界。

”文中“风尘仆仆”这个词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教学时应由此及彼,前后联系。

在学生舒展联想,入境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再适时拓展描写旅途艰辛的一类词,此时,学生由“风尘仆仆”学到了与它类似的一串词、一组词。

看到的是一幅风餐露宿、千里迢迢的求学历程画,读到的更是一首求知若渴、学无止境的颂学诗。

简单的文字符号一下子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有关旅途艰辛的这类词语也在学生心中变得厚实起来,在学生心中有了生命。

就这样,在特定的语境中,紧扣相近词语的内在联系进行教学,由一个词想到一类词,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构关于这个词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记忆,
不仅省时高效,同时还能逐步使语言储备趋向系统化。

三、整合运用——提升词语教学的效度
词语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表现”,简而言之,学生词语学习的最终指向是“学以致用”。

从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看,积累和运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级,如果能创设新的情境,将所学所积累的词语、句子用一用,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就能达到让学生巩固、内化课文语言的目的,实现张志公先生所说的从“输入”到“输出”的“接轨”,凸显语文的工具性。

1.基于文本,在前联后引中运用
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低段的课文虽然短小、浅显,但许多词语之间存在着丰富的联系,利用词语组合的方式,将零散的“词语”串连成线,构建新的语境,不仅可以丰富词语形象,而且能放大词语教学的功能。

如二年级下册《我为你骄傲》一课,笔者在教学新词语“道歉、信封、攒钱、信箱、继续、骄傲”这组词时,发现这些词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根据课文的内容串连到一块儿:“小男孩在打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后,决定卖报纸攒钱,向老奶奶道歉。

当他把信封投到老奶奶的信箱后,心里不再害怕、担心、不自在,而是顿时一阵轻松。

小男孩终于可以继续他平静的生活了。

我们为小男孩的诚实感到骄傲。

”于是,在学习词语的时候,笔者就采用了“整合词语”的方式,把这些单个的词组合成一个
“整体”,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机出示词语,阅读中学词,学词中推进阅读。

因为有主线的串联,所以词语的理解便有依托、有方向,在具体的语境中这些原本孤立的词语因为相互间的联系而变得鲜活、形象,而连词成句成段的方式,在帮助回顾文本内容的同时,更把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蕴含其中,这样的词语积累和运用必然是更加有效的。

2.超越文本,在迁移拓展中运用
基于文本的词语积累是教学中常用的有效策略,但超越文本,在迁移拓展中的词语积累更能检测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凸显词语积累的实用价值。

为学生的有效词语积累打开另一扇窗,看到语言运用的一个新天地。

《世界多美呀》中“ABB”型词语的教学片断
出示了课文一、二自然段,先让孩子们观察文中“黄乎乎、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此类词语的结构,继而进行理解,后出示了迁移练习:
1.公园真美呀!天
的,小草
的,迎春花
的。

2.
真美呀!天是
,麦苗是
,河水是。

3.
真美呀!(

,(

,(
)。

通过渲染,孩子们凭着回忆走进了公园,走进了庄稼,
走进了田野,走进了他喜欢的地方,成功地进行了仿写。

接着,我又让孩子们列举了此类结构的词,孩子们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和我的提示下,说出了不少:黑乎乎、白茫茫、绿油油、白花花、红彤彤、红通通,等等。

我又让孩子们用这些结构的词进行了说话训练,孩子们在前面理解与仿写的基础上,说出了不少句子

1.冬天到了,下起了鹅毛大雪,外面一片白茫茫,真美啊!
2.妹妹的脸像苹果,红通通的。

3.刚出生的小猪眼睛亮晶晶的,皮肤粉嘟嘟的,可爱极了
……
知识学习,要由“识记到理解到运用”,能力训练,要由“模仿到熟练到准确”。

上述案例中,老师先就文本中的“ABB”型词语进行了迁移运用,再进一步进行其它“ABB”型词语的拓展,最后成功进行了此类词语的灵活运用。

当然,对词语进行迁移的手法多种多样。

但无论哪种手法,都应体现易操作、生活气息浓、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

这样的词语教学才能使学生大脑中的“消极词汇”很快地转化为“积极词汇”,才能“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去。

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
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

总之,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因词而异,因文而异,因生而异。

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采用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把机械呆板的词语教学变得妙趣横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把词语学扎实,学厚实,欣欣然走进五彩斑斓的词语世界,感受语言的无穷乐趣,为中高段的口语表达、习作运用夯实基础。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