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成区面积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研究

基于建成区面积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研究
基于建成区面积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研究

中国大陆城市主城区人口排名

中国大陆城市主城区人口排名榜 排名省内排名市区名称08市区常住人口(万) 08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万)其中外来人口分布地域面积统计排名依据地域组成1 上海市1750 1230万 340 1000KM 2(2007年上海常住人口1858万人,户籍人口1378.86万人,来沪流动人口约660万人 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一部+真新新村街道 数据2:1750 1360万 370 1600KM 2(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大部+真新新村街道 2 北京市 1600 1020 300 1160(2007年,北京市户籍人口达到1213.3万人,外来人口419.7万人城镇人口达1379.9万人 06建成区面积1182平方公里中心建成区面积770平方公里,原规划城区面积1042平方公里) 8区 3 粤1 广州市 1020 680 195 920(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规划2010年广州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将扩大到1000平方公里,并以新区建设为主,抽疏老城区的人口。届时广州的城镇人口将从2005年的601万人增加到1040万人 2010年全市总人口1290万,其中市辖10区1090万。在空间分布上,中心组团总人口715万,城镇人口662万;番禺组团总人口255万,城镇人口218万;花都总人口120万,城镇人口90万)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2街道)+萝岗区街道(传统城区) 数据2:广州市 1020 860 300 1400 (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大部(沙湾以北)+萝岗区街道+佛山黄岐街道 4 天津市960 570 8 5 1150 (截至2007年,天津市城镇化率已达76.31% 2007年,城镇人口为850.89万人 0 6 中心建成区面积5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是指外环绿化带围合的范围。中心城市由中心城区和滨海城区及多个组团组成规划2010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6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5万人中心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56平方公里)中心6区+近郊4区一部分(外环以内) 5 鄂1 武汉市960 570 120 1100(07非农业人口610万,武汉市市区人口660万07中心建成区面积5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服务人口 2020年为475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为390平方公里,都市发展区服务人口2010年为795万人)中心6区+洪山大部+东西湖

山东各个城市面积及概况

山东各个城市面积及概况 2008-11-21 14:54统计 (排名按土地面积大小,排名后的数字为官网公布的本市土地面积,单位平方米) 一.17184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东连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南邻江苏。地跨东经117度24秒─119度11秒,北纬34度22秒─36度22秒,南北最大长距 22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161公里,总面积17184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 临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和鲁东丘陵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而南,有鲁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控制着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流域为中心,北、西、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扇状冲积平原。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各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山地集中分布在沂水、沂南、蒙阴、平邑、费县、莒南等县。地势较高,一般海拔400 米以上。山地植被比较茂密,是林果业、畜牧业的主要基地。丘陵主要分布于山区外围,沂水、沂南、莒南、兰山、苍山、临沭、郯城、平邑等地都有分布,以沭河以东分布最广,一般海拔200米─400米。丘陵地带的土壤砂性大,适耕性好,土层较簿,保水肥能力差,适宜发展防护林和林,是花生、地瓜、玉米、黄烟等作物的的主要产地。平原有沂沭河冲积平原、山间沟谷平原、涝洼平原。沂沭河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沂水南部、沂南东部、河东、兰山、罗庄、苍山、郯城。临郯苍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粮食和蔬菜主要产区,素有“粮仓”之誉。山间沟谷平原主要分布在费县、平邑中部,蒙山前平坦谷地,蒙阴、沂南、沂水等县的山间沟谷之中,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多种小麦、玉米等作物。涝洼地平原主要分布于苍山和郯城南部,土壤粘重,排水不畅,易涝,多种小麦、水稻、蔬菜等作物。 临沂之最 1、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最早一批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重点保护单位。

最新全国城市一二三四五六线分布

商务渠道部组织构架图: 商务文员大区经理大区经理 合同管理员 招商经理招商经理 大区经理、商务经理出差标准: 出差:交通费+市内交通费+住宿费+补助 交通费:4h以内路程优先选择火车出行(特殊情况部门领导特批); 4h以上路程可选择高铁出行(只可二等座,其它形式超出自行承担); 机票:机票价格不超出二等座高铁价格可选择飞机出行;超出自行承担; 特殊情况情况特殊申请。 市内交通:市内交通费用每天标准50元,超出自行承担。如特殊情况需特殊 像部门领导申请报备。 注:所有报销不许有虚报情况出现;一经发现本次报销不予报销;虚假报销情况严重者可扣一定罚款辞退。 住宿费:1线、省会城市标准不超300;2线城市标准不超220元; 3线城市以下不超出160元;

补助:一线城市补助80元/天、二线城市补助60元/天、三线以下城市40元/天。 注:所有报销为实报实销,不许有虚报情况出现;一经发现本次报销可不予报销; 虚假报销情况严重者可辞退。 中国一(省会)二三四线城市排行榜 一线城市 北京全国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国经济中心 广州经济发达,中国第三大城市 深圳经济发达、特区城市 天津重要经济大港 二线城市、省会城市 西安区域中心(新一线) 杭州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南京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济南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长沙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福州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郑州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石家庄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太原经济强市、地级市省会 合肥地级市省会 南昌地级市省会 南宁地级市省会 昆明地级市省会 成都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武汉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哈尔滨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沈阳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长春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重庆直辖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岛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大连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宁波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厦门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苏州经济强市、中国地级市经济最强市 佛山经济强市

中国城市面积排名

中国城市面积排名 一.中国城市、副省级城市、特别行政区辖区,总面积排行榜。 1 重庆:82300.00平方公里 2 哈尔滨:53775.00平方公里 3 大庆:22161.00平方公里 4 长春:20532.00平方公里 5 丽水:17300.00平方公里 6 北京:16800.00平方公里 7 杭州:16596.00平方公里 8 盐城:14983.00平方公里 9 大连:13237.00平方公里 10 沈阳:12942.00平方公里 11 成都:11939.00平方公里 12 温州:11784.00平方公里 13 徐州:11258.00平方公里 14 青岛:11026.00平方公里 15 天津:11000.00平方公里 16 金华:10918.00平方公里 17 淮安:10072.00平方公里 18 西安:9983.00平方公里

19 台州:9411.00平方公里 20 宁波:9365.00平方公里 21 衢州:8836.50平方公里 22 宿迁:8555.00平方公里 23 苏州:8488.00平方公里 24 武汉:8406.00平方公里 25 绍兴:8332.35平方公里 26 济南:8177.00平方公里 27 南通:8001.00平方公里 28 连云港:7444.00平方公里 29 合肥:7266.00平方公里 30 广州:7263.00平方公里 31 扬州:6638.00平方公里 32 南京:6421.00平方公里 33 上海:5800.00平方公里 34 深圳:2050.00平方公里 35 厦门:1638.00平方公里 36 香港:1101.00平方公里 37 澳门:25.80平方公里二.中国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特别行政区辖区版图面积排行榜位次城市名称级别隶属关系面积(平方千米) 1 重庆市省级中央82300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高清版: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高清版: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高清版: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公布,台湾地震断层最多最多,山东东北部有零星分布.中国地震断层探清看看你所处的省市有没 有地震危险: # 中国地震断层:国内21个大城市断层带摸清已有准确位置(图)

中国地震断层 什么是地震断层, # 地震断层是指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带。又称地震断裂。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显 示,在地震断层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都相对严重。如果建房时避开地震断层,就能有效地预防地震伤亡。研究人员已经呼吁立法禁止在地震断层建筑房屋。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它的分布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严格地依照断裂运动发生的。从这个观点说,地震直接与断裂运动有关。人类历史时期的地震活动,对整个地质时期来说,虽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无论是历史地震还是现代地震,都属于地壳运动阶段中的最新活动。 # 为何中国地震断层多,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等几个板块相接的地方,至少有495个中国地震断层带。如果将中国地震断层带很详细地勾画出来,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的破坏。到2020年左右,中国内地存在的主要地震活动带将全部被勾画出来,精确的地震区划图将作为建造房屋的新标准。地震断层是指近代大地震造成

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中国地震断层带。又称地震断裂。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显示,在地震断层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都相对严重。如果建房时避开地震断层,就能有效地预防地震伤亡。研究人员已经呼吁立法禁止在中国地震断层建筑房屋。 #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开始在人口集中的21个大城市进行了地层活动断层带的研究,并且将研究成果绘制成图。研究显示,中国至少有495个地震断裂带,现在所研究出的地震断层分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到了2020年,中国内地所存在的主要地震带将被全部勾画出来,那个时候可根据这个中国地震断层图表有效地建立预防地震的措施。 #

国务院中国城市规模排名

国务院中国城市规模排名 2012年6 月,国务院公布中国城市规模排名,把大城市分为三类,分别是:大都会城市、特大中心城市和准特大中心城市。大都会城市有: 1上海 2北京 3广州 4武汉 5天津 6 沈阳 7成都 8重庆;特大中心城市: 9西安 10哈尔滨 11 南京 12长春;准特大中心城市: 13大连 14青岛 15苏州 16 济南 17杭州 18 昆明 19深圳 20无锡。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通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增长,原有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已难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等新形势要求。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有利于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通知》明确,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与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相比,新标准有四点重要调整:一是城市类型由四类变为五类,增设了超大城市。二是将小城市和大城市分别划分为两档,细分小城市主要为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细分大城市主要是实施人口分类管理的需要。三是人口规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小城市人口上限由20万提高到50万,中等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20万、50万提高到50万、100万,大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50万、100万提高到100万、500万,特大城市下限由100万提高到500万。四是将统计口径界定为城区常住人口。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通知》要求,新标准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实施,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的与城市规模分类相关的政策、标准和规范等要按照新标准进行相应修订。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及原因分析_吕作奎

8 1 2008(6)现代城市研究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及原因分析 A Revisit of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Cities: The Case of China吕作奎 王铮LV Zuo-kui WANG Zheng 文章编号:1009-6000(2008)06-0081-07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吕作奎(1983-),男,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级研究生,研究方 向为区域经济模拟与DSS; 王铮(195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科学 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经济计算、地理计算、区域科学与管理。 引言 城市体系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 相互关联的、起不同职能作用的、不 同等级的城市所组成,因而具有一 定的规模结构[1]。在一个区域或国 家,由于各城市的条件各不相同,城 市之间会形成不同的职能分工,同 时也形成不同大小的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分布是指某区域(国 家、地区等) 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 次分布。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目的 是探讨区域内城市从大到小的序列 与其人口规模的关系,揭示区域人口 在城市中的分布特征[2]。不同规模的 城市在区域上的分布存在一定规律。 位序-规模法是在城市规模分 布研究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理论方 法,它是从城市规模和城市规模位 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内的 城市规模分布。最早是1913 年奥尔 巴克(F.Auerbach)发现五个欧洲国 家和美国的城市人口资料符合下面 公式所示的关系: (1)式中:是一个国家的城市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是第i位的城市的位序;K是常数[3]。随后许多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修订和发展。Zipf(1949)对发达国家的城市规模分布进行研究,他认为城市的位序和规模之间呈现出理想的直角双曲线关系,后来发展成著名的城市Zipf规则。Zipf (1949)认为城市的大小不仅符合帕累托分布,而且帕累托指数等于1,相应的A是城市体系中规模最大城市的人口[4]。Zipf认为的这种城市规模分布是位序-规模规则中的一个特例。中国也有很多学者对位序-规模规则进行运用和完善。严重敏、宁越敏(1980)用全国城市的详细人口资料,对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进行 了位序-规模规则的检验。王法辉

中国土壤分布表格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土壤名称分布地区形成条件一般特征 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 西双版纳和台湾岛 南部,大致位于北纬 22°以南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年平 均气温为23~26℃, 年平均降水量为 1600~2000毫米。植 被为热带季雨林。 风化淋溶作用强烈, 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 流失,铁、铝残留在 土中,颜色发红。土 层深厚,质地粘重, 肥力差,呈酸性至强 酸性。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 广东的南部,福建的 东南部,以及台湾省 的中南部,大致在北 纬22°至25°之间。 为砖红壤与红壤之 间的过渡类型。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气温较砖红壤地 区略低,年平均气温 为21~22℃,年降水 量在1200~2000毫 米之间,植被为常绿 阔叶林。 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 砖红壤,颜色红。土 层较厚,质地较粘重, 肥力较差,呈酸性。 红壤和黄 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 地区以及四川盆地 周围的山地。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气候温暖,雨量 充沛,年平均气温 16~26℃,年降水量 1500毫米左右。植被 为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黄壤形成的热量 条件比红壤略差,而 水湿条件较好。 有机质来源丰富,但 分解快,流失多,故 土壤中腐殖质少,土 性较粘,因淋溶作用 较强,故钾、钠、钙、 镁积存少,而含铁铝 多,土呈均匀的红色。 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 化,土层呈黄色。 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 到大巴山和长江,西 自青藏高原东南边 缘,东至长江下游地 带。是黄红壤与棕壤 之间过渡型土类。 亚热带季风区北缘。 夏季高温,冬季较 冷,年平均气温为 15~18℃,年降水量 为750~1000毫米。 植被是落叶阔叶林, 但杂生有常绿阔叶 树种。 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 铝化作用的特点,又 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 特点。呈弱酸性反应, 自然肥力比较高, 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 岛。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 寒冷干旱,年平均气 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 烈,还产生较明显的 淋溶作用,使钾、钠、

中国城市市区建成区面积排名

中国城市市区建成区面积排名 意义:该指标测量的是城市的实际开发程度。 定义:已集中开发、并拥有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行政区域面积。 注: 1 数据引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中国城市年鉴2004》 2 本排名选取中国大陆GDP总量排名前100位城市进行“市区建成区面积”排名 3 城市数据统计范围不包含县、县级市 1北京 1180平方公里 2广州 608平方公里 3上海 550平方公里 4深圳 516平方公里 5天津 487平方公里 6南京 447平方公里 7重庆 445平方公里 8成都 386平方公里 9杭州 275平方公里 & 10沈阳 261平方公里 11大连 248平方公里 12东莞 246平方公里 13哈尔滨225平方公里 14武汉 216平方公里 15西安 204平方公里 16佛山 200平方公里 17济南 200平方公里 18汕头 191平方公里 19唐山 187平方公里 20昆明 185平方公里 21无锡 180平方公里

23长春 171平方公里 24郑州 170平方公里 25乌鲁木齐 169平方公里26淄博 164平方公里 27吉林 163平方公里 28福州 160平方公里 29包头 150平方公里 30苏州 149平方公里 31合肥 148平方公里 32青岛 146平方公里 33烟台 145平方公里 34大庆 144平方公里 35兰州 141平方公里 36石家庄141平方公里37鞍山 136平方公里 38长沙 135平方公里 39岳阳 128平方公里 40贵阳 128平方公里 41南宁 125平方公里 42洛阳 121平方公里 43呼和浩特 120平方公里44抚顺 118平方公里 45温州 114平方公里 & 46宁波 110平方公里 & 47潍坊 110平方公里 48临沂 108平方公里 49本溪 107平方公里 50珠海 106平方公里

中国土壤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中国的土壤类型繁多,但它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化,各占有一定的空间。土壤类型在空间的组合情况,作有规律的变化,这便是土壤分布规律。它具多种表现形式,一般归纳为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域性等分布规律。 1.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 中国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域,表现为自南向北随气温带而变化的规律,热带为砖红壤,南亚热带为赤红壤,中亚热带为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为黄棕壤,暖温带为棕壤和褐土,温带为暗棕壤,寒温带为漂灰土,其分布与纬度基本一致,故又称纬度水平地带性。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域,表现为随干燥度而变化的规律,东北的东部干燥度小于1,新疆的干燥度大于4,自东而西依次为暗棕壤、黑土、灰色森林土(灰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其分布与经度基本一致,故。这种变化主要与距离海洋的远近有关。距离海洋愈远,受潮湿季风的影响愈小,气候愈干旱;距离海洋愈近,受潮湿季风的影响愈大,气候愈湿润。由于气候条件不同,生物因素的特点也不同,对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必然带来重大的影响。 2.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中国的土壤由南到北、由东向西虽然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但北方的土壤类型在南方山地却往往也会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知道,随着海拔增高,山地气温就会不断降低,一般每升高100 米,气温要降低0.6℃;自然植被随之变化,因而土壤化。土壤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叫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由低到高的垂直分布规律,与由南到北的纬度水平地带分布规律是近似的。 土壤的垂直分布是在不同的水平地带开始的,所以,各个水平地带各有不同的土壤垂直带谱。这种垂直带谱,在低纬度的热带,较高纬度的寒带更为复杂,而且同类土壤的分布,自热带至寒带逐渐降低。 山体的高度和相对高差,对土壤垂直带谱有影响。山体愈高,相对高差愈大,土壤垂直带谱愈完整。例如,喜马拉雅山具有最完整的土壤垂直带谱,由山麓的红黄壤起,经过黄棕壤、山地酸性棕壤、山地漂灰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直至雪线,为世界所罕见。 3.土壤的地域分布 前面讲的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性分布,都是明显地为生物气候条件所制约。而在同一生物气候带内,由于地形、水文、成土母质条件不同以及人为耕作的突出影响,除了地带性土类外,往往还有非地带性土类分布,而且有规律地成为组合,这便是土壤的地域分布。例如: (1)在红壤地带除了有红壤外,由于人为耕作的影响,往往还有水稻土分布。以江西省新建县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例,红壤只分布在地势高的部位,由于遭受侵蚀,出现了红壤性土(粗骨红壤);由于人为耕作,出现了耕种红壤(或红壤性水稻土)。而地势较低的地方和有些坡地的梯田,大都为水稻土。由于成土母质、地形部位和排灌条件的不同,水稻土中又有二泥田、沉板田、黄泥田、泛田和冷浸田之分。二泥田分布于河谷平原,田块较大,成片分布;沉板田分布于较陡的坡地,田块窄长,为梯田;冷浸田分布于狭谷,田块不大,排水不利,分布零星。

全中国各大城市及贵州城市建成区面积排名

全中国各大城市、县、区建成区面积排名(市区面积) 2014-03-08 1:上海市建成区面积 1563 平方公里---直辖市 2:北京市建成区面积 1268 平方公里---直辖市 3:广州市建成区面积 700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4:深圳市建成区面积 661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5:天津市建成区面积 605 平方公里---直辖市 6:东莞市建成区面积 590 平方公里---地级市 7:杭州市建成区面积 551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8:南京市建成区面积 502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9:苏州市建成区面积 411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10:武汉市建成区面积 408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11:成都市(含郫县双流县)建成区面积 406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12:沈阳市建成区面积 399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13:宁波市建成区面积 395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14:佛山市建成区面积 373 平方公里---地级市 15:无锡市建成区面积 372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16:西安市建成区面积 359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17:青岛市建成区面积 337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18: 大连市建成区面积 318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19:济南市建成区面积 310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21:郑州市建成区面积 294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22:重庆市建成区面积 278 平方公里---直辖市 23:昆明市建成区面积 269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24:石家庄市(含鹿泉正定)建成区面积 265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25:合肥市(含肥东肥西县)建成区面积 263 平方公里 26:乌鲁木齐建成区面积 251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27:厦门市建成区面积 245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28:哈尔滨建成区面积 234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29:长春市建成区面积 222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30:南昌市(含新建南昌).建成区面积 222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31:太原市建成区面积 205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32:临沂市建成区面积 202 平方公里---地级市 33:长沙市建成区面积 190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34:包头市建成区面积 180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35:福州市建成区面积 177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36:呼和浩特建成区面积 176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37:温州市建成区面积 155 平方公里---地级市 38:昆山市建成区面积 150 平方公里---县级市 39:汕头市【含潮安县城】建成区面积 147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40:南宁市建成区面积 143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41:唐山市建成区面积 140 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中国各地土壤类型

中国各地土壤类型 秦为胜qws196810提供 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而土壤类型也多,在空间分布上既有水平地带分布规律,又有垂直分布规律,纵横交错,独具格局。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是由湿润海洋性与干旱内陆性两个地带谱构成。东部沿海为湿润海洋性地带谱,两部则为干旱内陆性地带谱,而在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带则有过渡性土壤地带谱。所以,土壤水平地带在我国境内发育是比较完整的,在亚欧大陆上也颇具特色。 在秦岭、淮河以南属亚热带至热带地区,由于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气温和雨量自北而南递增,土壤带基本上随纬度变化,自北而南是黄棕壤、红壤和黄壤、砖红壤性红壤和砖红壤。但由于区域地形的影响,故使土壤带在同一地带内也产生分异。在中亚热带,由于湘鄂山地地势较高,云雾多,雨量大,则以黄壤为主;在云贵高原,由于东面和西南受海洋性季风的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湿润,而高原的中心则具有比较干热的高原型亚热带气候特点。因此,云贵高原的土壤水平分布有别于亚热带的东部地区,在黔中高原(贵阳)一带分布黄壤,而滇中高原(昆明)一带则为红壤,往西至下关逐渐过渡至褐红壤,继续往西南,在芒市则分布砖红壤性红壤。 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广阔的温带。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主要为棕壤;在长白山地区由棕壤逐渐向暗棕壤过渡;在大兴安岭北部林下可见灰化土的发育。在松辽平原,在草甸草原植被下有黑土与白浆土发育。 上述我国东部土壤地带分布规律基本上与纬度带相一致,即由南而北依次为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灰化土。 由于我国暖温带至温带地区十分广阔,正好又位于季风交替地区,土壤的分布规律与亚欧大陆西部迥然不同。由于夏季湿润气团活跃,气温普遍升高,且湿润多雨;而冬季盛吹西北风,干燥而寒冷,气温普遍下降。水热条件由东南向西北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作东南至西北向更替。在暖温带的土壤演替顺序是,由东部的棕壤向西北演变为褐土、黑垆土,进入半荒漠地带则演变为灰钙土,再向西延伸至亚欧大陆的干旱中心,即演化为棕漠土。温带的土壤分布则是另一种情况,从东北北部松辽平原的黑土、白浆土起,土壤的分布基本上作东西向排列,愈向西气候逐渐干旱,则又相继出现黑钙土、暗栗钙土、栗钙土、淡栗钙土以及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上述两种由湿润向干旱土壤顺序排列的情况,使在大兴安岭南端、赤峰、阴山、桌子山及贺兰山一带,土壤分布模式发生弧形偏异。在暖温带干旱中心的南疆塔里木盆地,土壤为棕漠土,而温带干旱中心的准噶尔盆地和阿拉善高原则以灰棕漠土和灰漠土为主。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实证研究_闫永涛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9)05-0014-05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实证研究 闫永涛 冯长春 〔摘 要〕 选择1994-2004年中国城市规模位于前200位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分别采用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借助于分形理论进行研究发现,无论是从人口规模还是从用地规模来看,中国城市规模的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外来人口的增加和2000年之后城市规模的加速增长使城市发展表现出向高位次城市集聚的倾向;但由于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比较成熟,其基本特征并没有因时间、外来人口和城市规模的变化而改变;高位次城市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认为如何更好地识别城市的实际规模,促进城市的理性增长和城市规模结构的健康优化,是中国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位序—规模”法则;分形;城市体系〔中图分类号〕 F 299.21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闫永涛(1981—),男,汉族,河南漯河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规划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冯长春(1957—),男,汉族,山西安泽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土地利用。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5026)———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资源环境基础研究。〔收稿日期〕 2008-06-25〔修回日期〕 2008-09-29 一 引言 自1913年奥尔巴赫提出“位序—规模”法则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城市规模分布规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许多经验性研究表明,“位序—规模”法则可以较好地刻画国家和区域城市规模分布的规律,这一法则对于判断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前 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2] ,对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位序—规模”法则已成为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重要理论模式之一。在“位序—规模”法则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创造性的观点。近年来,一些 学者也运用分形理论对城市规模分布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位序—规模”法则,借助于分形理论,分别采用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对中国1994-2004年城市规模位 于前200位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规模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研究。以人口表征和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城市规模分布是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对中国的城市规模结构进行更为深入的解释。此外,在进行以人口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研究时,考虑到市区非农业人口指标的缺陷,首次补充了以“五普”“市人口”表征的城市规模分布研究,并进行比较,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规律。  总第166期 城市问题2009年第5期  D OI :10.13239/j .bjss hk xy .cs wt .2009.05.007

我国土壤类型及分布

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红壤和黄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 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 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暗棕壤: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寒棕壤(漂灰土):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 褐土: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 黑钙土: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 栗钙土: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是钙层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 棕钙土: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是钙层土中最干旱并向荒漠地带过渡的一种土壤。 黑垆土: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形较平坦的黄土源区。 荒漠土:内蒙古、甘肃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区,面积大。 高山草甸土: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脉。 高山漠土: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 济南市土壤类型依地形、水文、气候、植被、母岩、母质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及人为生 产活动的影响,在全市范围内由南到北、从高到底,依次分布着显域性土壤棕壤、褐 土,隐域性土壤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风砂土6个土类,13个亚类,27个土属, 72个土种。 一、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是在暖温带湿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下形成的地 带性土壤。全市共有39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壤面积的9.1%。集中分布于长清、 历城、章丘三县南部砂石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200~988.8米之间。此土体通体无 石灰反应或表层有微石灰反应,PH值为6.5~7,一般呈微酸性,有明显的的淋溶作 用、粘化作用和生物积累作用。在酸性岩山区,从上到下分布着两个亚类:(一)棕壤 性土是棕壤发育处于最年幼阶段的亚类。分布于济南市南部由酸性花岗岩、片麻岩等 组成的低山、丘陵的中上部,母质为酸性岩的残、坡积物。土壤的主要特点是层薄质 粗,一般厚度仅10~30厘米,下部为半风化的母岩。土壤呈微酸性,无石灰反应,颜 色随岩性不同而异,质粗砾多,孔隙大,疏松,不抗旱,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贫瘠, 是山地丘陵区最瘠薄的土壤。土壤无剖面发育,只有在荒草坡或林地有厚约5~10厘 米的草根层(A层),其下即为母岩的半风化物(C层),故剖面构型多为A-C型。因山 高坡陡,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一种侵蚀类型的土壤。现状一般是林地与荒草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2城市等级和空间分布含解析

专题12 城市等级和空间分布 考题解析 【高考真题1】36.(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5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6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6分) 【答案】(1)(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解析】(1)读材料可知,鲁尔区目前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说明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特征是城市数量多,计算可知平均每座城市10万人,城市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鲁尔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图例可知,建成区连片,说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近,区内城市分布密集。 考点精讲.

【知识框架】 【知识要点拓展】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的划分 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类型: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 特大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城市人口在50万~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城市人口在20万~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城市的服务范围 (1)服务范围:城市接受的服务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范围,也称服务地。 (2)特点:一个城市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其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但是这个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可能来自服务范围之外。 3.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4.城市等级体系特征 (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等级较高的城数目较相距较 相距较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的。(【特别提示】()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1 2()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图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从人口规模看中国城市的分层

中国规模最大的40座大城市:北京第一,成都第三,武汉第四! 城市帝国 17-11-0711:34 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发展非常迅速,以至于城市的基本数据变化非常快,城区人口、城区常住人口、建成区面积等数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各个城市自己公布的数据也是标准不一,水分很大!比如郑州号称建成区达60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525万,这比十年前几乎增长了一倍!明眼人想想都不太可能!而这种情况,在很多二三线城市中普遍存在! 今天小编就根据城市出行数据,做出来一份最准确的中国城市规模排行榜!人是城市的最基本单位,人在城市内的流动,决定着城市的边界!所以以人为基础元素的城市规模最真实可靠! 1-5名: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 北京城市格局更大,呈放射状像四周蔓延,而上海主要集中在黄浦江两岸。 成都城市格局和北京很像,但周边还有一些卫星城没有完全连接起来,但城市格局已经形成,不出意外会是未来第三大城市! 武汉呈现出一江两岸特征,汉江不明显,城市沿长江分布,规模巨大! 广州比想象的小,城市规模比北京小了接近二分之一! 6-10名:佛山、东莞、深圳、杭州、苏州 佛山城市规模比想象的大的多,无下辖县市,全市分为五个区,呈点状分布!

东莞全市无下辖市县区,市政府下就是镇政府,所有区域几乎全是市区! 深圳市规模较小,但密度明显比佛山、东莞高很多。 杭州以老城区为中心,跨江发展,城市也颇具规模。 苏州城区有点像一架飞机,周边卫星城很多! 11-15名::天津、西安、南京、重庆、郑州 天津城市规模比想象的小很多,滨海新区人烟稀疏,人口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 西安像是小一号的成都,但是城市放射度几乎没有,像一只缩起来的乌龟。 南京也在跨江发展,但人口还是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城市周边密度相对较低。重庆比想象的小很多,看来所谓的中心城区850万人水分很大。 郑州明显是一座极速扩张的城市,摊子铺的很大,但郊区非常分散,密度很低! 16-20:沈阳、青岛、大连、合肥、长沙 沈阳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很高,城市向南北发展,但扩张的速度比较慢。 青岛主要分为两部分,北部的中心城市,南部的黄岛,胶州湾西岸几乎还没开发。 大连也是分为两部分,因为大连是由原大连和抚顺合并而成,两部分规模都不是特别大。

中国城市面积排名

2012中国城市面积排名 1:上海市建成区面积1563平方公里---直辖市2:北京市建成区面积1268平方公里---直辖市3:广州市建成区面积700平方公里-----较大的市4:深圳市建成区面积661平方公里---较大的市5:天津市建成区面积605平方公里---直辖市6:东莞市建成区面积590平方公里---地级市7:杭州市建成区面积551平方公里---较大的市8:南京市建成区面积502平方公里--较大的市9:苏州市建成区面积411平方公里---较大的市10:武汉市建成区面积408平方公里---较大的市11:成都市(含郫县双流县)建成区面积406平方公里---较大的市12:沈阳市建成区面积399平方公里--较大的市13:宁波市建成区面积395平方公里---较大的市14:佛山市建成区面积373平方公里---地级市15:无锡市建成区面积372平方公里---较大的市16:西安市建成区面积359平方公里--较大的市17:青岛市建成区面积337平方公里---较大的市18:大连市建成区面积318平方公里---较大的市19:济南市建成区面积310平方公里---较大的市20:常州市建成区面积307平方公里---地级市21:郑州市建成区面积294平方公里---较大的市22:重庆市建成区面积278平方公里---直辖市23:昆明市建成区面积269平方公里---较大的市24:石家庄市(含鹿泉正定)建成区面积265平方公里---较大的市25:合肥市(含肥东肥西县)建成区面积263平方公里---较大的市26:乌鲁木齐建成区面积251平方公里---较大的市27:厦门市建成区面积245平方公里---较大的市28:哈尔滨建成区面积234平方公里---较大的市29:长春市建成区面积222平方公里---较大的市

中国土壤分布规律教案资料

中国土壤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中国的土壤类型繁多,但它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化,各占有一定的空间。土壤类型在空间的组合情况,作有规律的变化,这便是土壤分布规律。它具多种表现形式,一般归纳为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域性等分布规律。 1.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 中国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域,表现为自南向北随气温带而变化的规律,热带为砖红壤,南亚热带为赤红壤,中亚热带为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为黄棕壤,暖温带为棕壤和褐土,温带为暗棕壤,寒温带为漂灰土,其分布与纬度基本一致,故又称纬度水平地带性。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域,表现为随干燥度而变化的规律,东北的东部干燥度小于1,新疆的干燥度大于4,自东而西依次为暗棕壤、黑土、灰色森林土(灰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其分布与经度基本一致,故。这种变化主要与距离海洋的远近有关。距离海洋愈远,受潮湿季风的影响愈小,气候愈干旱;距离海洋愈近,受潮湿季风的影响愈大,气候愈湿润。由于气候条件不同,生物因素的特点也不同,对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必然带来重大的影响。 2.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中国的土壤由南到北、由东向西虽然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但北方的土壤类型在南方山地却往往也会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知道,随着海拔增高,山地气温就会不断降低,一般每升高100 米,气温要降低0.6℃;自然植被随之变化,因而土壤化。土壤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叫土壤的垂

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由低到高的垂直分布规律,与由南到北的纬度水平地带分布规律是近似的。 土壤的垂直分布是在不同的水平地带开始的,所以,各个水平地带各有不同的土壤垂直带谱。这种垂直带谱,在低纬度的热带,较高纬度的寒带更为复杂,而且同类土壤的分布,自热带至寒带逐渐降低。 山体的高度和相对高差,对土壤垂直带谱有影响。山体愈高,相对高差愈大,土壤垂直带谱愈完整。例如,喜马拉雅山具有最完整的土壤垂直带谱,由山麓的红黄壤起,经过黄棕壤、山地酸性棕壤、山地漂灰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直至雪线,为世界所罕见。 3.土壤的地域分布 前面讲的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性分布,都是明显地为生物气候条件所制约。而在同一生物气候带内,由于地形、水文、成土母质条件不同以及人为耕作的突出影响,除了地带性土类外,往往还有非地带性土类分布,而且有规律地成为组合,这便是土壤的地域分布。例如: (1)在红壤地带除了有红壤外,由于人为耕作的影响,往往还有水稻土分布。以江西省新建县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例,红壤只分布在地势高的部位,由于遭受侵蚀,出现了红壤性土(粗骨红壤);由于人为耕作,出现了耕种红壤(或红壤性水稻土)。而地势较低的地方和有些坡地的梯田,大都为水稻土。由于成土母质、地形部位和排灌条件的不同,水稻土中又有二泥田、沉板田、黄泥田、泛田和冷浸田之分。二泥田分布于河谷平原,田块较大,成片分布;沉板田分布于较陡的坡地,田块窄长,为梯田;冷浸田分布于狭谷,田块不大,排水不利,分布零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