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201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结果公示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201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结果公示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2016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结果公示

市政工程

学术型

序号考生编号姓名报考专业代码报考专业全称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综合成绩备注1106116017080044范晓玮081403市政工程39375.8877.24学术型2106116017080084刘成琳081403市政工程38477.0676.93学术型3106116017080174张晓媛081403市政工程39273.3475.87学术型4106116017080067金凡081403市政工程37774.5674.98学术型5106116017080100罗超081403市政工程37773.8074.60学术型6106116017080059黄俊081403市政工程36774.7574.07学术型7106116017080182赵翔081403市政工程38570.4973.74学术型8106116017080128王翀081403市政工程38569.1873.09学术型9106116017080152杨茜081403市政工程36371.5672.08学术型10106116017080061纪中旭081403市政工程37269.6072.00学术型11106116017080072李霜081403市政工程36970.1671.98学术型12106116017080191朱诗慧081403市政工程36969.4371.61学术型13106116017080026陈笑越081403市政工程34969.7869.79学术型14106116017080031陈宇航081403市政工程34669.9069.55专业型15106116017080148徐斐081403市政工程36865.2869.44专业型16106116017080023陈卫佳081403市政工程36765.3669.38专业型17106116017080076李业盛081403市政工程39060.3669.18专业型18106116017080133王卿081403市政工程33171.0468.62专业型19106116017080060黄小钰081403市政工程35266.2068.30专业型20106116017080178赵劲翔081403市政工程32771.1668.28专业型21106116017080018卜凡081403市政工程34965.7667.78专业型22106116017080087刘洁081403市政工程34965.7667.78专业型23106116017080172张强081403市政工程35863.5867.59专业型24106116017080090刘小波081403市政工程35963.1867.49专业型25106116017080107强班班081403市政工程36162.5667.38 26106116017080190朱赣081403市政工程35164.5067.35 27106116017080157游俊勇081403市政工程35763.1067.25 28106116017080137位文强081403市政工程34863.4066.50 29106116017080085刘存081403市政工程33764.5665.98 30106116017080096卢明阳081403市政工程33564.5465.77 31106116017080125田丹081403市政工程34158.46 32106116017080064江书琪081403市政工程34857.84 33106116017080132王林林081403市政工程34856.74 34106116017080017宾灯辉081403市政工程32556.04 35106116017080101马闯081403市政工程32453.86 36106116017080099吕志超081403市政工程34253.69 37106116017080138魏向阳081403市政工程32153.12 38106116017080175张亚星081403市政工程32552.56 39106116017080117宋莉莉081403市政工程32452.38 40106116017080041邓茗月081403市政工程32351.24 41106116017080068靳玉叶081403市政工程332缺考42106116017080163翟学棚081403市政工程334缺考43106116017080040邓华健081403市政工程320缺考44106116017080159喻旭081403市政工程342缺考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学术型

序号考生编号姓名报考专业代码报考专业全称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综合成绩备注1106116017080216胡睿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5889.2080.40学术型2106116017080282汪昕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6487.3280.06学术型3106116017080223黄屹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7681.9278.56学术型4106116017080206杜超军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5685.6078.40学术型5106116017080258龙天河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8578.6077.80学术型6106116017080278陶邯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6582.0077.50学术型7106116017080219黄浩天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7079.3276.66学术型8106116017080220黄胜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4783.0076.20学术型9106116017080319张众杰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4483.6076.20学术型10106116017080194蔡其聪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3484.2075.50学术型11106116017080213何佳泽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4382.4075.50学术型12106116017080323郑焱文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2685.2075.20学术型13106116017080308张桉康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4082.1275.06学术型14106116017080234李博铮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6776.4874.94学术型15106116017080276孙鱼铭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2084.8074.40学术型16106116017080284王飞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6774.6874.04学术型17106116017080212何成陈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5177.1273.66学术型18106116017080311张宏杰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4378.0073.30专业型19106116017080316张秋蕾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2580.4072.70专业型20106116017080274司雪丽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6671.2072.20专业型21106116017080224吉羽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5174.2072.20专业型22106116017080294吴永谦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4273.6071.00专业型23106116017080273石枘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2576.8070.90专业型24106116017080218胡熠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3873.8070.70专业型25106116017080233李波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2975.2070.50专业型26106116017080208段洋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4371.2069.90专业型27106116017080320赵镜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5967.0069.40 28106116017080298谢娇艳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4569.3269.16 29106116017080257刘育辰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2572.6868.84 30106116017080307袁琳琳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3570.0068.50 31106116017080239李萌蒙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2967.2066.50 32106116017080300熊颖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3864.4066.00 33106116017080296伍文杰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2466.2065.50 34106116017080268彭秀英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4162.6065.40 35106116017080230阚玉红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2865.1265.36 36106116017080297肖响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2066.6065.30 37106116017080217胡义来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4559.0064.00 38106116017080211韩阳丽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2662.2063.70 39106116017080251刘钦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2062.4063.20 40106116017080261罗良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44缺考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术型

序号考生编号姓名报考专业代码报考专业全称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综合成绩备注1106116017080385孙耀芳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7880.4078.00学术型2106116017080367陆振飞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5782.6077.00学术型3106116017080391王笑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5882.2076.90学术型4106116017080356李世博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5380.6075.60学术型5106116017080345黄娟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5580.0075.50学术型6106116017080404徐军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4180.6074.40学术型7106116017080405徐明芝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7274.4074.40学术型8106116017080378潘雨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7673.2074.20学术型9106116017080343胡春艳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6775.0074.20学术型10106116017080430郑良秋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4179.2073.70学术型11106116017080335邓婷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4478.4073.60学术型12106116017080406徐芯渝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4079.0073.50学术型13106116017080337丁世林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6075.0073.50学术型14106116017080394夏璇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5376.4073.50学术型15106116017080410薛盛强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3979.0073.40学术型16106116017080418叶倩倩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5774.6073.00专业型17106116017080336邓歆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4475.4072.10专业型18106116017080396肖臺辉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4275.0071.70专业型19106116017080412杨光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4873.6071.60专业型20106116017080384孙梨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4873.4071.50专业型21106116017080371马新月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7066.6070.30专业型22106116017080342郭威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2475.4070.10专业型23106116017080368吕改艳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3872.6070.10专业型24106116017080346江俊南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2474.2069.50专业型25106116017080380邱谦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3172.4069.30专业型26106116017080422游智谋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4170.0069.10专业型27106116017080426张冰瑶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3870.6069.10专业型28106116017080326车丽君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4768.6069.00专业型29106116017080403徐佳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3470.8068.80专业型30106116017080362刘达鑫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2672.0068.60 31106116017080331陈雪玲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4168.8068.50 32106116017080420尹秀宇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2870.6068.10 33106116017080360李燕真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3568.8067.90 34106116017080363刘高洁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5963.0067.40 35106116017080332程剑雄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2864.0064.80 36106116017080353李宸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2363.6064.10 37106116017080417杨紫博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2961.0063.40 38106116017080341付楠楠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0964.4063.10学术型,少骨39106116017080358李欣阳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2261.2062.80 40106116017080414杨蓉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3258.40 41106116017080389王芮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4657.20 42106116017080349蒋雪银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2651.80 43106116017080357李婷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326缺考

生态学

学术型

序号考生编号姓名报考专业代码报考专业全称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综合成绩备注1106116017070008王月71300生态学41384.9383.77学术型2106116017070007王新阳71300生态学40679.8080.50学术型3106116017070009吴小琪71300生态学37978.9777.38学术型4106116017070003康丽71300生态学37783.1379.27学术型5106116017070012杨术芳71300生态学37470.0072.40学术型6106116017070010吴雪71300生态学37370.672.6学术型7106116017070002贾黎明71300生态学36968.371.05学术型8106116017070004马志龙71300生态学2846460.4学术型,少骨9106116017070011武帅楷71300生态学409缺考

专业型

市政工程方向

序号考生编号姓名报考专业代码报考专业全称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综合成绩备注1106116517080567涂倩倩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7474.7874.79专业型2106116517080595徐健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7374.8674.73专业型3106116517080642仲怡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6474.8073.80专业型4106116517080600闫正乾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8868.8673.23专业型5106116517080536罗亮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973.3872.59专业型6106116517080584王永琪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9067.1672.58专业型7106116517080578王韬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473.4472.12专业型8106116517080468费亦凡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7469.1071.95专业型9106116517080453陈世红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871.4071.50专业型10106116517080616张超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870.9671.28专业型11106116517080559孙德尚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7763.6069.50专业型12106116517080526刘霜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566.9868.99专业型13106116517080487胡欣逸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6663.9268.56专业型14106116517080558苏一鸣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865.0268.31专业型15106116517080624张进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7960.1267.96专业型16106116517080649朱熠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6762.5067.95专业型17106116517080549曲雯琪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664.3267.76专业型18106116517080609于青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564.3467.67专业型19106116517080591向冰彦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662.8067.00专业型20106116517080585魏庆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560.9665.98专业型21106116517080556水晓天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7458.40 22106116517080678张斌085229环境工程领域35456.54 23106116517080553沈玉令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651.76 24106116517080563覃丽燕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270少骨,缺考

专业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方向

序号考生编号姓名报考专业代码报考专业全称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综合成绩备注1106116517080437王豪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9887.0483.32专业型2106116517080442刘洋伶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40583.4082.20专业型3106116517080448李婧亚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6689.2881.24专业型4106116517080449孙晓静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7382.2078.40专业型5106116517080458郭敏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085.4877.74专业型6106116517080478肖隆明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8876.9277.26专业型7106116517080479郭美晨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382.6076.60专业型8106116517080504李帅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6677.2075.20专业型9106116517080506陈戴威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178.8074.50专业型10106116517080510张陈诗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6076.7274.36专业型11106116517080527曹军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677.2074.20专业型12106116517080562陈铭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369.5270.06专业型13106116517080572张旭佳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068.9269.46专业型14106116517080592陈攀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7163.4868.84专业型15106116517080618邓凯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5257.72 16106116517080628李杰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362缺考

专业型

环境工程方向

序号考生编号姓名报考专业代码报考专业全称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综合成绩备注1106116517080673肖柏林085229环境工程领域36376.8074.70专业型2106116517080674熊伟085229环境工程领域35674.0072.60专业型3106116517080651陈丽085229环境工程领域34872.8071.20专业型4106116517080657荆慧娟085229环境工程领域31869.6066.60专业型5106116517080675许娜085229环境工程领域33066.6066.30专业型6106116517080677余文杰085229环境工程领域32064.864.4专业型7106116517080650陈诚085229环境工程领域36258.8 8106116517080663鹿媛铮085229环境工程领域34954.4

重庆大学---2008-2009-06级高电压技术_A答案

重庆大学 高电压技术 课程试卷 2008 ~2009 学年 第 2 学期 开课学院: 电气学院 课程号: 6000490 考试日期:16/5/2009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1分/每小题,共10分) 1. 下列各项中与电晕放电无关的是 A 。 A .均匀电场 B .自持放电 C .进线段保护 D .电能损耗 2.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与极性效应无关的是 B 。 A .空间电荷 B .非自持放电 C .电晕放电 D .正负50%放电电压 3. 直流电压分别作用于以下四种距离均为10 cm 的气体间隙时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A 。 A.针(+)—板(–) B.针(–)—板(+) C.针—针 D.球—球 (球径50cm) 4. 均匀电场中的同一间隙, 当介质为 B 时其沿面工频闪络电压为最高。 A .空气 B .石蜡 C .玻璃 D .陶瓷 5. 通过绝缘电阻的测量可发现电气设备绝缘的缺陷是 D 。 A .气泡 B .杂质 C .分层脱开 D .瓷质绝缘表面污秽 6. 工程上直流高电压电压值的测量不能采用 C 。 A .球隙 B .电阻分压器 C .电容分压器 D .静电电压表 7. 电力工程中电气设备最常见的耐压试验是 B 耐压试验。 A .直流 B .工频交流 C .雷电冲击 D .操作冲击 8. 雷直击110kV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时的耐雷水平大约是 D 。 A .3.5kV B .3.5kA C .7kV D. 7kA 9. 变电站中变压器到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气距离与 D 。 A.侵入波的幅值成反比 B.避雷器残压成正比 C.变压器的冲击耐压值成反比 D.侵入波陡度成反比 10. 不带高压并联电抗器的空载长线路沿线工频电压的分布按 B 。 A.直线规律 B.余弦规律 C.正弦规律 D.指数规律 二、 填空题(1分/每小题,共30分) 1.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途径主要来自气体(空间游离)和 电极(表面游离)。 2. 解释气体放电机理的基本理论主要是 汤逊理论 和 流注理论 。 3. 非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放电电压应该进行 温度、湿度 及气压(海拔高度) 的校正。 4. SF 6气体具有优异的 绝缘 性能和 灭弧 性能而被广泛用于高压电器中。 5. 电压作用下介质的基本电气性能有 极化 、 电导 和 介质损耗 。 6. 电气设备中固体介质不仅电气上要起 绝缘 作用而且往往还要起 机械 作用,固体介质的击穿除了 电 击穿和 热 击穿外主要是 电化学 击穿引起 的。 7. 可用 球隙 、 静电电压表 和 分压器+低压表 对交流高电压进行测量。 8. 多级冲击高电压的产生原理是先对电容器 并联 充电, 然后利用点火球隙 的 放电再通过电容器 串联 放电来实现的。 命 题人:刘渝根 组题人:刘渝根 审题人:司马文霞 命题 时间 : 2009.5 教 务处制 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封 线 密

重庆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考研经验

考研,我的观点是:量力而行,考一个自己考的上的学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面非常广,就业也不错,值得你们为之努力。重大热动初试复试成绩比是一半一半,初试是保证你能去复试,290的分数线确实不高,但是一个高的初试成绩可以让你受到好导师的青睐,所以,初试好好努力,很重要。初试时,目标必须明确,珍惜时间,不要彷徨!你做的事是在改变你的命运,永远要记住这一点! 初试不想多说什么,英语每天都要看,别上来就老是背单词背单词别的都不顾了,英语真题重要!政治最好早看最好暑假就看,买本风中劲草,开始的时候先不要背,只看!辅导班的不要了吧,真心感觉没用,网上下载视频看就行(我报了政治和数学)。数学,今年的数学对我来说很难,玩不了啊,我数学又不是特别好,你们要重视,今年难可能明年就简单了,复习的时候要中基础,我最后2个月才开始做真题,感觉时间不够用,数学这种棘手的科目还是早下手的好!**的辅导老师张宇的课确实不错,网上有视频!专业课,考传热或者工热,不管你是选传热还是工热都差不多,去年传热比工热难,今年工热比传热难,但是总体而言,差不多!专业课其实很简单,真题最重要。必须保证真题的每一道你都得会,因为有重题。金胜才系列考研辅导书有全国大约20所学校的初试真题,建议做做。胡小平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的一本传热学辅导也不错,题不在多,关键是你必须把握真题的出题规律。(我正在准备整理传热学真题答案,另外还有几年的传热学辅导,你们可以联系我)复试是最让人彷徨的了。初试成绩一出,同学们都在忙着联系导师。老师的回复基本上都是“欢迎你报考我们的研究生,录取情况看复试情况及学院安排”。一个外校的,初试成绩不高就不要指望老师直接说要你,重大的老师一般都不会说要谁的,保证了公平,这一点很不错!所以,即使是没有老师给你回复也不要紧,最终成绩出来了,当天找老师也行!我们是25号晚上笔试,18号的时候改了复试通知,加了听力和能源动力装置基础(大杂烩,咱专业的所有方向都有,建议提前看)。22号又变了。改成传热工热流体必考,能源动力装置(锅炉原理(含燃烧学),制冷原理,自动控制),报核专业的考核原理与技术。重大考的全,建议涉猎一定要广,重视锅炉原理,燃烧,制冷,传热,工热,流体!今年有约28个985.211的调剂过来的,录取了不少!他们基础好,复试表现比较好! 今年的录取是出来成绩后考上的同学填导师,专硕以后是没有导师的,专硕也上3年。很公平,老师不参与招生!重大今年是第二年招专硕,好多事上都没经验,正在摸索,专硕报的是动力工程,不是照顾专业!150左右人复试,21个报专硕的全部录取,学费全免。116个学术录取54人,前40名免学费,55到66名调剂到专硕,55,56,57免学费!刷了很多人,应该一年比一年多,所以,各位加油哈。。。 推荐阅读: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手册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老师名单及简介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老师名单及简介 刘和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技术支持专家;重庆大学—美国德州仪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主任;重庆大学—美国微芯公司PIC单片机实验室主任。 赵霞,博士,副教授。主讲“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专业英语”及Power System Analysis全英文硕士课程;从事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电力系统风险评估及新能源接入方面的研究。 杨丽君,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大型电力变压器内绝缘老化机理及寿命预测、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抗干扰技术、绝缘材料改性等方面研究。 韩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重庆市教委和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奖励各1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20余篇),培养研究生30余人。 李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系主任。

周雒维,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IEEE高级会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首届电力电子学科学术带头人;《电路原理》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电工技术学报》、《电源技术学报》、《电源技术应用》等杂志编委;2002-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USA 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亚洲联络人。 王正勇,电力电子与新技术系老师,主讲电路原理1.2。曾担任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其毕业设计方向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与研究等。 张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主持“国家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创新性实验”项目1项,参加国家及省部级教改项目4项;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两次荣获重庆大学教学效果好前50名教师称号;2008年荣获电气工程学院“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获得重庆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廖瑞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高电压输配电装备安全与新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 城市规划专业排名第一名:同济大学,原同济大学建筑系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同年,同济大学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国内首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当时的名称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设立都市计划教研室。1956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1960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成立城市规划系。1986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1992年设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土点,含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住房和社区发展、城市发展历

史与遗产保护、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八个研究方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点,并设有一个博土后流动站。 第二名: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创建于1927年,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建筑教育基地。著名建筑家、建筑教育家杨廷宝、刘敦桢、童寯教授生前长期在此任教,从事学术研究,为建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城市规划专业以城市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理论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规划师和规划高级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和修养。本专业注重规划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训练,注重开放性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xx 年本专业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获A级优秀。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建筑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含有建筑设计

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和美术学等学科,六个博士点、七个硕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一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学院的专业图书中心藏书量居全国建筑院系的前列。拥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GIS中国培训中心。 第三名: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沿袭于当初的建设部直属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79年在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开办了城市规划专业,至1983年共招收了5届共5班城市规划专业学生170人。1985年2月,武汉建材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在校三个班搬迁至武汉城建学院新校园,并成立武汉城建学院城市规划系,下设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1993年武汉城建学院系部调整,风景园林系撤销,并入城市规划系;城市管理系撤销,其中城市管理专业的部分城市规划专业教师并入城

基于场地分析的校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有关校园滨水绿地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姓名:陈睿 班级:景观建筑设计01班 学号:20102493 成绩:

目录 前言................................................................................................................................. - 3 - 一、校园滨水景观现状描述..................................................................................................... - 4 - 二、场地分析............................................................................................................................... - 4 - (一)区域位置分析........................................................................................................... - 4 -(二)区域交通分析........................................................................................................... - 5 -(三)区域周边用地性质分析........................................................................................... - 5 -(四)区域周边规划解读................................................................................................... - 6 -(五)区域周边景观资源分析........................................................................................... - 7 - 2.5.1自然资源.............................................................................................................. - 7 - 2.5.2 人文资源............................................................................................................. - 7 - 2.5.3 人工景观资源。................................................................................................. - 7 - (六)区域内部现状分析................................................................................................... - 8 - 2.6.1 内部交通系统..................................................................................................... - 8 - 2.6.2 内部用地性质分析............................................................................................. - 8 - 2.6.3 区域内部景观资源分析..................................................................................... - 8 - 2.6.4 区域使用人群分析及定位................................................................................. - 9 - 2.6.5 区域场地高程分析............................................................................................. - 9 - 2.6.6 区域内已有建筑及构筑物分析......................................................................... - 9 - 2.6.7 区域内视线及天际线的分析............................................................................. - 9 - 三、场地评分(S.W.O.T分析法) ............................................................................................. - 9 - 3. 1、优势(strength)....................................................................................................... - 9 - 3.1.1 资源优势............................................................................................................. - 9 - 3.1.2 区位优势............................................................................................................. - 9 - 3.2劣势(weekness) ........................................................................................................ - 9 - 3.2.1 南湖沿岸缺少亲水平台的设立......................................................................... - 9 - 3.2.2滨水沿岸景观及人工设施的设置过于死板...................................................... - 9 - 3.2.3南湖水环境的“先天不足”............................................................................- 10 - 3.3机遇(opportunities) .............................................................................................- 10 - 3.3.1 学校处于基础设施的高速建设的阶段...........................................................- 10 - 3.3.2校园文化氛围的深入和发展............................................................................- 10 - 3.4挑战(threats) .........................................................................................................- 10 - 3.4.1是否能够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 10 - 3.4.2 大学学生的普遍“宅”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影响...........................................- 10 - 四、主题确定.............................................................................................................................- 11 - 4.1区域内情况 ..................................................................................................................- 11 - 4.2场地内情况 ..................................................................................................................- 11 - 4.3 使用者情况 .................................................................................................................- 11 - 五、功能确定.............................................................................................................................- 11 - 六、总平面图的确定.................................................................................................................- 11 - 七、分区详细设计.....................................................................................................................- 12 - (一)区域一.....................................................................................................................- 12 -(二)区域二.....................................................................................................................- 12 -

高电压技术领域的院士

高电压技术领域的院士 徐士高 高电压技术专家。山东黄县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1943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著作有《变压器油问题》、《变压器油的混合问题》、《链条炉排锅炉的燃烧与改装》、《先令电桥和介质损失与电气设备的检验》等。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郑健超 郑健超(1939.10.6-)高电压技术专家。广东省中山市人。1963年2月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1965年9月该校研究生毕业。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高电压外绝缘、防雷和高电压测试技术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系统阐明了温度、压力、湿度对外绝缘强度的联合作用,为改进放电电压的气象修正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主持了我国航天工程的防雷试验研究,为保障运载火箭和发射场的防雷安全提出了重要改进措施。曾负责一系列有关绝缘子机电性能的研究课题,为超高压交直流线路绝缘子的国产化和质量改进做出了贡献。是我国第一台6000千伏户外式冲击电压发生器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近年来曾主持或参与了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电力系统故障电流限制技术和输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成果。参与了我国能源、核电发展战略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清泉 雷清泉(1938.7.23 -) 绝缘技术专家。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地区。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哈尔滨电工学院教授。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它科研课题12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利用热激电流技术研究绝缘高聚物中的电子运动规律、评定其耐电老化特性和指导材料的改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且达到了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发明了共缩聚制备新型省醌黑高聚物粉末材料的新方法,发现了新的导电规律,制成了原始创新的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解决了国际上半导电高分子粉末材料在传感器领域长期未获应用的多项技术难题,成为此领域的开拓者,为推进其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型传感器与大庆的采油电泵机组配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奖惩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转化——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

浅析奖惩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转化 ———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 □陈志军杨丽清 【摘要】后进生是目前高校普遍客观存在的一类特殊的群体,教育转化后进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总是把后进生当作受批评的对象是有失公允的,也不利于后进生的真正转化,只有认真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从而培养后进生自信心,指导后进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转化后进生的具体措施,奖惩并用,对后进生的转变以及成绩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对高校教育教学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奖惩;激励;宽容;感化;后进生 【作者简介】陈志军,男,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学院院长助理 杨丽清,女,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管理学院总支书记 根据对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学生构成的调查了解,后进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其表现主要有:专业方向不明确、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有较浓厚的厌学情绪;对班级、院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表现冷淡、消极,对集体漠不关心;对学校的管理不适应、甚至有抵触情绪;存在不同程度的各类违纪现象等。后进生的存在及其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消极态势,如果不能及时得到修正,显然是有悖于高校教育宗旨和培养目标。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一)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角色转换不成功。由于家长不在身边,辅导员也不可能像高中老师那样整天督促他们,而他们也没有及时从高中那种被安排和督促的状态中走出来,很难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学习,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管理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后进生。 (二)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进取心。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上了大学终于可以轻松了,始终沉浸于苦高中耍大学的想法,失去了努力方向,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了进取心,放任自我,随波逐流。 (三)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目前,笔者所在的电气信息学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课程难度大,专业不好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思想和厌学情绪。 (四)网络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了一个美妙而神奇世界,网络游戏的冲击,使其在虚拟的世界里极力地去实现所谓的“目标”和“理想”。部分学生长时间沉迷于网吧,引发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中迷失了自己。笔者所在的电气信息学院曾有一名学生因长期扎根在网吧,最后不得已退学。 二、后进生的心理学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动机发动行为并作用于环境时,它的结果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得到奖励,另一种是受到批评。奖励是通过赞许和肯定,是受奖励者为以前取得的成绩而感到自豪,并为今后进一步奋斗提供源泉,最终形成“见贤思齐”的社会效应;惩罚是通过批评和否定,使受罚者感到内疚,进而知错能改,形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社会效应。奖惩激励在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中一直被广泛地运用。如奖学金制度;淘汰(试读)制度;每年的评优(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随时可能会出现的批评、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 目前各高校推行的奖惩机制,其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但在促进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方面却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抓两头、带中间”在实践中,经常和奖先惩后划上等号。对适应高校现行管理机制的、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层层奖、重 6.胡晓武,汪金山,李斌.学校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 7.姚蕾.对当今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的沉思[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 8.万国华,杨小勇,王碧怡.生命———体育教育的本真回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 9.李双辰,陈志.高等学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刍议[J].华北电力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10.杨继滔.对学校体育教学基本任务的再认识[J].丽水学院学报,2008 11.程传银,邹兰.纵论我国近现代主要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其历史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 12.潘绍伟.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学体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 13.郭太玮,潘绍伟.关于大学体育课程领域目标结构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 14.袁海强,左新荣.试析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与“育人为本”之融合[J].北京体育学校学报,2004 · 131 ·

重庆大学光电学院EDA复习试卷汇总

EDA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2. 基于EDA软件的FPGA/CPLD设计流程为:原理图/HDL文本输入→________→综合→适配→__________→编程下载→硬件测试。 A. 功能仿真 B. 时序仿真 C. 逻辑综合 D. 配置 3. IP核在EDA技术和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提供用VHDL等硬件描述语言描述的功能块,但不涉及实现该功能块的具体电路的IP核为__________。 A. 软IP B. 固IP C. 硬IP D. 全对 4. 综合是EDA设计流程的关键步骤,在下面对综合的描述中,_________是错误的。 A. 综合就是把抽象设计层次中的一种表示转化成另一种表示的过程。 B. 综合就是将电路的高级语言转化成低级的,可与FPGA / CPLD的基本结构相映射的网表文件。 C. 为实现系统的速度、面积、性能的要求,需要对综合加以约束,称为综合约束。 D. 综合可理解为,将软件描述与给定的硬件结构用电路网表文件表示的映射过程,并且这种映射关系是唯一的(即综合结果是唯一的)。 5. 大规模可编程器件主要有FPGA、CPLD两类,其中CPLD通过_______实现其逻辑功能。 A. 可编程乘积项逻辑 B. 查找表(LUT) C. 输入缓冲 D. 输出缓冲 6. VHDL语言是一种结构化设计语言;一个设计实体(电路模块)包括实体与结构体两部分,结构体描述___________。 A. 器件外部特性 B. 器件的内部功能 C. 器件外部特性与内部功能 D. 器件的综合约束 7. 电子系统设计优化,主要考虑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功耗(即面积优化),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即速度优化);下列方法中________不属于面积优化。 A. 流水线设计 B. 资源共享 C. 逻辑优化 D. 串行化 8. 进程中的信号赋值语句,其信号更新是_________。 A. 立即完成 B. 在进程的最后完成 C. 按顺序完成 D. 都不对 9. 不完整的IF语句,其综合结果可实现________。 A. 时序逻辑电路 B. 组合逻辑电路

《高电压技术》课程标准v

《高电压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高电压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从事电力系统设计、运行、电气设备安装、绝缘试验、检修、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等所需的高电压技术知识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可以学到高压电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又可以满足企业提出的把岗位技能融入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要求,使学生达到企业所需求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本课程在第六学期开设,其前导课程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电力系统分析》等。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电力设备绝缘性能、试验方法和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处理电力系统中过电压与绝缘这一对矛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参与工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

(一)总体目标 通过高压电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压电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与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使学生具备成为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从而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全面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高电压下气体、液体以及固体绝缘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掌握绝缘电阻、吸收比的测量原理,接线、测量方法以及测量 结果的分析判断; ●掌握泄露电流试验的原理,接线、微安表的保护、实验结果的 分析判断; ●掌握高压西林电桥测量介质损失角正切的原理,消除干扰因素 影响的措施,注意事项及分析判断的方法; ●了解局部放电测试原理; ●掌握交流耐压试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接线及试验方法; ●掌握直流耐压试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接线及试验方法; ●了解冲击耐压试验; ●掌握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产生原因;

开设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开设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油大学 [天津] 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理工学院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辽宁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江苏] 江苏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 [福建] 集美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 洛阳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焦作工学院、郑州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化工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南大学、长沙电力学院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五邑大学、湛江海洋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西] 广西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工业学院 [贵州] 贵州工业大学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 甘肃工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d5755643.html,/wenwen/wenwen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d5755643.html,/wenwen/new/242015864.html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生涯人物访谈报告(优秀)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xxx 学号:xxx 班级:电气xx班 2015年4月20日

生涯人物访谈人物简介 访谈时间:4月8日18:30—19:30 访谈方式:面对面交流 人物姓名:xx 工作单位:国网xx江北供电公司 岗位及职务: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指挥班班长 前言: 在2014年学院举办的暑期实践活动中,我有幸可以通过此次机会到国网xx 江北供电公司实习,并且在电力调度指挥中心进行的为期45天实习中,很幸运的认识了部门管理汪班长。于是通过电话询问并确定了可以进行访谈的时间,在访谈过程结束后,我受益匪浅,这不仅让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一个更明确的方向,同时也懂得了自己在大学里面应该怎样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更加看清了当代高等教育给与我们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似乎更应该去了解一下自己周围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形势,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进入社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应对社会就业形势的巨变,让自己在茫茫人海中占有一席之地。 访谈主要内容 1.请问你是怎样决定自己的职业的?你做了哪些准备? 答:在进入国家电网工作前我是在部队担任职务,任职期限满以后部队可以分派我们到自己家乡工作,同时因为当时有亲戚在江北供电局工作然后就委托家里人

帮忙为我争取到了在国家电网工作的机会。我记得当时挺年轻气盛的,干劲十足,估计是为了自己以后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吧,我在得知自己可以去工作以后在网上查找了很多与电网相关的资料等,还时常请教在电网工作的老前辈关于工作上面的问题。在多年的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以后,如今也是担任了电力调度中心抢修指挥班的班长,我很感谢年轻时候对自己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如果以前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我相信自己也还只是一个小职员。 2.您认为这个工作一开始要求什么技能,知识?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还求什么? 答:最开始要求的技能还是比较基础的,大概就是熟悉一些电脑办公软件,然后知道并熟悉公司的运作流程,学会对平时的工作进行总结。后期要求的技能就比较专业化一点了,我要掌握电工及电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班组建设组织能力等。除了专业知识,电力工作人员最需要具备的技能要有:一、很强的安全意识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二、对集体、对群众都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三、具备默契的、和谐的团队精神。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知识:安全生产知识、操作规程知识等。要知道在进入企业前的一个月培训期间必须要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最后安全生产知识考试中必须要获得优异的成绩后才方可被公司录用,所以除了专业知识外,这些安全知识也是十分看重的。 3.目前行业从事此工作要求什么样的教育和培训背景? 答: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企业文化等教育和培训,同时也要具备同其他工作人员正常沟通交流的能力。 4.工作中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我从事的电力调度抢修指挥工作,每天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江北片区哪些线路会存在断电或者抢修的工作,然后分派任务给部门工作人员相应任务,去及时解决市区群众提交的事故抢修情况,最后就是需要向上级领导提交前一天的工作情况。除了每天的日常工作,我还要负责自己班的班组建设,主要内容就是定时召开班组会议以及创建班组独特文化等。

重庆大学建筑考研复习指南

重庆大学建筑考研复习指南(四方手绘) 关于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地处山城重庆,建筑学主要分为建筑学学硕和建筑学专硕,相对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考试难度相对低,在建筑老八校中的考研性价比也较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本科专业。建筑学专业创办于20 世纪30 年代,本科与硕士均通过评估,经过80年的发展与建设,特别是近年来“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项目的建设,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及博士 后研究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拥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国家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6个学历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3个本科专业。 4系1所:建筑系、规划系、风景园林系、技术系、历史研究所 代表:刘家琨汤桦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5755643.html, 重庆大学建筑学专硕与学硕的异同 建筑学学术型硕士[081300] 建筑学专业型硕士[085100] 建筑学学硕: 本科为非建筑学和建筑学的同学都可以考取,要求比建筑学专业硕士高一些,考取的同学大多为跨专业的同学,一般毕业时颁发工学硕士学位,但本科为建筑学的同学或者建筑学本科通过评估的同学在研二的时候可以申请建筑学硕士学位,经过考核后也可以拿到建筑学硕士学费,学硕的研究生期间以论文发表为主。 建筑学专硕: 本科为建筑学的同学可以考取,重庆大学建筑学专硕不允许跨专业的同学报考,毕业时颁发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以跟导师做项目为主。 不同处总结: 1.分数线不同,一般情况下学硕略高; 2.毕业时颁发学位不同; 3.报考资格不同; 重庆大学建筑学招生人数及报录比总结 纵观2011到2017重庆大学建筑学初试分数线,为310到330之间,分数相对其他建筑老八校不算高,但阅卷尺度较为严格。招生人数一般控制在三个班,两个建筑学专业硕士班,一个学术型硕士班,总人数一般为70人左右,其中专硕与学硕保研各10人左右。 2014年建筑学招收专业硕士56人,学术硕士31人,总计87人; 2015年建筑学招收专业硕士50人,学术硕士28人,总计78人; 2016年建筑学招收专业硕士45人,学术硕士26人,总计71人;

重庆大学电气学院认识实习优等报告打印版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实习报告 摘要 2012年9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组织了2010级同学参加认识实习,从而使同学们对电力设备的生产及电力的生产和配送产生直观的认识,以便于后期学习的开展,本文详细记录了本人在认识实习期间的收获与心得,在本次认识实习中,本人共参观了九龙电厂、重庆大学主教学楼、巴山变电站、重庆ABB 变压器有限公司、重庆电机厂等五个场所,同时接受了两次视频学习,在文章中,包含了本人对每个场所的概况介绍,实习过程和收获,实习小节等三个部分。并在最后进行了本次实习认识的总结,提出进一步加深自身基础理论学习,同时更好地将理论结合实践学习的想法。 关键字:认识实习概况介绍总结理论结合实践

目录 目录 1、实习目的及性质: (3) 2、实习内容: (3) 3、实习日程: (4) 4、参观过程: (4) 4.1、实习动员大会 (4) 4.2九龙电厂 (5) 4.2.1九龙电厂概况 (5) 4.2.2实习过程及收获 (5) 4.2.3实习小结 (7) 4.3重庆大学A区主教 (7) 4.3.1主教概况: (8) 4.3.2实习过程及收获: (8) 4.3.3实习小结 (9) 4.4 巴山220KV变电站 (9) 4.4.1 巴山220KV变电站概况 (9) 4.4.2实习过程及收获 (9) 4.4.3实习小结: (10) 4.5教学录像观看 (10) 4.5.1实习过程及收获 (11) 4.6重庆ABB变压器有限公司 (13)

4.6.1重庆ABB变压器有限公司概况 (13) 4.6.2实习过程及收获: (13) 4.6.3实习小结 (14) 4.7重庆电机厂 (14) 4.7.1重庆电机厂概况 (14) 4.7.2实习过程及收获 (15) 4.7.3实习小结 (15) 5、实习总结: (15) 6、参考文献: (16) 1、实习目的及性质: 现场认识实习为重庆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必修实践教学环节,在同学们掌握基础课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观生产企业、听取学术讲座和观看教学录像片,结合工程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各种主要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电能的生产和输配方法、电气设备的控制与检测方法,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通过现场实习,让学生学习工厂工作人员的优良品质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初步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仪器、仪表和设备,熟悉企业的生产、运行和管理等情况,培养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勤奋学习、树立为我国电气工程发展作贡献的思想品质和业务素质。 2、实习内容: 1、学习和了解主要电气设备(含建筑电气设备)的种类、名称、结构、作用、和主要参数。 2、学习和了解变电站主控制室和开关的作用和布置方式,电气主接线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