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领导讲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领导讲话
同志们:
20XX年,在总行党委正确领导下,全行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从业人员以完善风控体系、健全合规文化、保障稳健运营为主线,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闯路子、强素质、抓成效,在夯实管理基础、完善内部控制、改善资产质量、支持业务发展等方面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行员工很关注,监管部门很认同,总行党委很满意。

在此,我代表总行党委向大家说上一声辛苦了。

“风控为本、合规优先”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经营理念。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过去一年的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总结经验;深入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整合资源;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模式,提振信心;贯彻全行经营工作会议精神,谋划未来。

下面,我先就全行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讲三点意见,王小明、吴英剑总经理再分别就今年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一、20XX年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的简要回顾
去年,全行风险管理干部员工充分发扬了能吃苦、会战斗、敢胜利的精神力量,在风险管理体制上进行
了大胆探索,夯实制度体系基础,推进技术改造创新,引导信贷结构调整,加快了由单一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向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过度的进程。

截止去年末我行逾期贷款亿元,较年初下降亿元,降幅%。

逾期率%,较年初下降个百分点,完成全年计划%;非应计贷款亿元,较年初下降亿元,降幅%,信贷资产质量较以前年度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扎实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强化信贷风险监控,提升管理效率。

重点在风险识别和现场检查上下了大工夫,强化信贷过程管理和结果控制,及早发现风险隐患,提前制定防控举措;二是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工作,提高风险管理质量。

陆续制定涵盖主要业务领域的19项管理制度,提高了风险管理的覆盖面;三是部署组织风险疏理工作,全面梳理内部控制流程,准确评估风险状况,制定风险政策,建立内部控制长效机制;四是创新了信贷业务停复牌管理办法和信贷档案集中管理办法,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抓手。

内控合规条线的同志们也勇于克服困难,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完善内控基础为合规体系建设着力点,致力于打造合规文化,努力丰富管理内涵,打了几场诸如案防大检查等硬仗,并逐步健全覆盖全行各项业务和管理领域的合规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了两
个机制,即与外部监管机构密切沟通机制和内部机构的迅速反应机制;二是完善了三个流程,即合规审核流程、知识产权管理流程、中介机构准入和后评价流程;三是强化了四方个面,即文化建设、反洗钱、案防和评级工作,努力打造积极进取的合规文化,督导全行端正经营理念。

在商业银行三大主要风险中,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非系统性重要银行,主要面对的是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就吉林银行来说,这两大风险的责任部门即风险管理部门与内控合规部门任务艰巨繁重,而这两大体系全行从业人员总共才配备106人。

虽然人手紧、任务重,但大家不甘于人后,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代表,在人总行、银监会等部门的争先创优活动中,两个条线都有干部获得了全国性表彰,为我行争了光、添了彩,这充分说明过去一年,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两个系统不仅履职优秀,而且自身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效。

二、当前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问题
大家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亮丽成绩单后的挑战还很多。

还在进一步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加大了风控难度,还不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与机制制约着全行战略转型步伐,还不完善的合规文化难
以支持全行运营升级和管理深化。

这一切都有待我们直面研究,努力适应,积极谋划,主动作为。

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1、宏观经济全面进入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期
20XX年我国GDP增速%,从1978年起,维持了33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年平均增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

我们认真审视33年的发展特征可以发现,我国经济首先依靠的是投资推动,因此货币始终供不应求,大量的投资形成超过市场消费所需要的过量生产能力,产生大量的库存,经济发生梗阻,往往产生通货膨胀。

其次依靠出口拉动,在外贸起步期,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这对国内经济拉动能力有限;在现阶段,一般贸易开始占据主要位置,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幅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位置愈加重要,汇率升值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大量流动性强的外资涌入,人民币外汇占款上升,又诱发通货膨胀。

培育消费拉动能力虽每年都在强调,但见效缓慢。

这些年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劳动力无限供给、资源、环境无限供给两个必要条件之上的。

XX年之后一直还在蔓延深化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逼迫我们必须调整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因为人口红利趋于结束、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接近极限,生产成本结构必须重构,各经营要素重要
性也要重新排序,经济未来运行的特征将发生重要变化----潜在增速必然下降。

刚刚召开的两会宣示了这一天的来到,总理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增速定于%,是8年来首次低于8%,也低于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的%。

总理工作报告当天,国际主要股指和期指都应声下跌。

经济增速目标降低意味着我国将腾出空间、拿出精力解决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问题。

对银行来说,一方面提供了新的转型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则提出了严峻挑战,主要体现为社会对公融资需求下降,传统信贷市场萎缩,以及现有融资项目出现不确定性,导致信贷风险进入集中暴露期。

银监会公布的数据表明,去年四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较三季度均环比上升。

不良贷款余额由三季度末的4,078亿元增至4,279亿元,上升幅度为%;不良贷款率由三季度末的%提高至%。

这是XX年以来首次出现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升”。

如果我国经济在今后几年增速持续低于6%,而结构调整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突破,宏观经济就不太乐观了,中小商业银行就会面临寒冬。

2、金融监管趋紧,市场竞争深化
金融开放、融资渠道多元、利率市场化、监管趋紧这是几年来不绝于耳的声音,XX年有些声音将变为
具体的挑战。

经营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银行业服务的要求更加严格、监管压力更加繁重,这是尚福林主席对金融行业,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经营环境的预判。

就监管而言,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修订的新监管标准将于今年下半年在我国银行业全面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市场纪律和外部监管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对资本约束,在方法技术和管理程序上更加严密精细;城市商业银行屡屡爆发的金融案件,不断揭示中小商业银行内控能力的不足,进而带来更加严格的监管压力;去年,吉林银监局对我行开展了五级分类偏离度检查,检查的严格尺度前所未有,年末我行被动调整亿元非应计贷款进入不良,计提拨备对全行利润产生了巨大影响。

上个月末,银监会监管二部又针对中小商业银行开展了贷款质量检查,旨在摸清中小商业银行真实贷款质量,督促建立“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的长效机制。

据我们推断,此次检查,监管部门要将我行所有非应计贷款全部划入不良范围,我行资产质量面临严峻考验;银行业的社会关注度近来也持续升温,被划入暴利垄断行业,认为银行业收费过高的社会舆论一浪高过一浪,“整治不规范经营”活动在此背景
下出台了。

就市场竞争而言,融资渠道多元、利率市场化其实已在我们身旁,债券市场繁荣、理财产品分流存款、影子银行规模膨胀等都是具体例证,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已不容忽视;近年来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省成立分行,推动银行同业的竞争从资源、市场、人才的竞争逐步向管理、理念、创新的竞争深化。

目前,国内银行业利润水平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未来将很难重现过去两年30%左右利润增速的辉煌。

可以预判,XX年银行净利润增速将会下降,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都有可能提高。

我行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工作压力巨大
1、不良贷款偏离度压力巨大
吉林银行自XX年末成立以来,在累计清收处置不良贷款亿元和核销亿元的前提下,我们还有不良贷款亿元,真实的不良贷款率为%,而全国城商行的平均不良率仅为%。

虽然20XX年逾期贷款和非应计贷款实现了大幅下降,但全行信贷资产质量仍不容乐观,不良贷款释放工作面临较大压力。

年末,账面不良贷款控制额亿元、非应计贷款余额亿元,偏离度亿元。

调整行的不良贷款,经过几年的释放和化降,偏离度逐渐变小。

发展行的非应计贷款总量快速上升,需要引起
全行的密切关注。

2、贷款到期压力巨大
20XX年,全行成立后逾期贷款控额亿元,17家分支机构中只有5家实现了成立后逾期贷款零余额,有3家机构的成立后逾期贷款控制额未完成指标、2家机构的成立前逾期贷款控制额未完成指标。

XX年1月末,全行本金逾期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亿元,本息逾期贷款较年初增加亿元。

以上列举的数字,都是摆在我行信贷质量管理工作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XX年,全行共有亿元贷款到期,其中首发贷款到期亿元、非首发贷款亿元,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置好这429亿到期贷款,仍然是我行今年贷款质量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3、案防压力巨大
去年,我行内部几笔逾期贷款暴露出了一些违规事实甚至是违法事实。

导致风险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合规意识缺乏,引发操作风险,甚至出现了长期内外勾结,而且大家还习以为常了。

在总行调查案件过程中,有的分支行领导还认为受处罚的涉案人员是无辜的。

这种思想的存在给案防工作带来很大障碍。

今年是我行发行次级债的关键年,案件一旦出现就可能“一票否决”,将直接导致全年经营计划的颠覆。

我行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尽管4年多来,全行上下在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工作下下了不少力气,但我行毕竟脱胎于多次重组的城市信用社,内部管理上还打着深刻的粗放式烙印,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还有偏差、管理体制还欠健全、管理基础还显单薄、管理机制还不顺畅。

1、管理理念还有偏差
在我行相当部分干部员工中,“风险管理能力是核心竞争力”、“风控为本,合规优先”等商业银行基本理念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并未深入人心,在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这两个方面都还很不够。

有些分支机构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在客户准入方面不能执行最基本的贷前调查程序,未能深入分析借款用途、准确测算现金流量、全面掌握负债情况、合理评估还款能力,盲目相信大企业集团的光环,强调第二还款、忽视第一还款,对借款人的贷款资金使用不进行持续跟踪,通过小企业、个贷拆分公司贷款,甚至故意隐瞒借款人关联关系,逃避集团授信,为了成功放贷协助借款人造假。

以上问题说明有些同志在工作中既不瞻前,也不顾后,没有把审慎经营摆在突出位置上,不愿意建章立制,或有章不循,不敢负责,以人情代替制度,乃至受私欲影响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动作,归根结底是经营管理思想
不够端正,直接导致经营上短视、管理上粗放。

2、管理体制还欠健全
我行现行风险管理体制难以应对市场与监管的双重压力。

风险管理部门的全面牵头职责不清晰,管理范畴基本仅限于信用风险的监测和处置;内控合规部门肩负操作风险管理责任,但其在全行的公司治理机制中、在全行的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明确;授信审批部门实行了垂直独立管理,成效较为明显,但信贷审批的办法依据多头,既有本部门制定的,也有市场条线制定的,还难以科学体现统一法人意志;独立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IT风险等还存在较大的管理盲点。

3、管理基础还显单薄
当前管理基础单薄突出地表现在政策制度和人才队伍两个方面。

就风险与合规管理政策制度看,一是覆盖面还远远不够,没有构成体系,达不到全流程管理更不用说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二是执行不到位,“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替换型执行、“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的选择性执行、“阳奉阴违”的象征性执行、“虎头蛇尾”的敷衍性执行比比皆是;三是对政策制度的后评价不够,没有按照动态管理的要求,及时有效的评价政策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

风险与合规人才队伍的主要特征是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激励约束机制不活。

从总量上看,除吉林分行单设了合规部外,其他分行只设有风险管理部,统一履行风险管理、内控合规2项职能,全行共配备人员106人,其中还包括分支机构部分事联系审计和法律事务工作的员工。

从质量和机制上看,素质参差不齐、进出不畅、活力不足。

相对于近千亿规模、5万笔的信贷资产以及大量的风控盲点领域,现有的人才队伍难以适应,力不从心。

今年总行把抓2个条线的队伍建设提到日程上来,在绩效考核中专门设立了具体考核指标,强制推动各分支机构着手解决风险管理、内控合规条线的人员配备问题。

20XX年末占我行资本净额1%以上的客户贷款余额为亿元,较XX年上升亿元;对应客户数为140个,较XX年减少了14个,单户贷款平均余额增加了亿元,大额贷款有进一步集中趋势。

这也显示出信贷业务方向不清晰,风险管理的基础仍然很脆弱。

4、管理机制还不顺畅
一方面,风险、内控管理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之间的传导机制薄弱,风险、内控管理部门制定的管理政策、提出的管理意见、揭示的风险问题不能有效的传导至业务部门;业务部门对于自身的风险隐患,基
本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管,其结果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总行风险管理部、内控合规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传导机制不够通畅,总行的管理要求分支机构落实走样、打折扣或者干脆不落实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个别机构的合规管理岗位形同虚设,对本机构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缺乏主动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对于自身发现的风险信息和风险隐患,不及时上报总行,往往到了盖不住的时候,才不得已暴露,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每每都成了“事后诸葛亮”。

管理机制体现着银行的管理效率和对风险的敏感性,我行XX年开始大量投放贷款,资产质量的考验到今明年就真正来到了。

自去年末到本月,我行逾期贷款,尤其是首发逾期贷款快速反弹,这个信号很不好。

这说明这几年,我行风险管理理念不牢固,信贷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当部分贷款贷前调查不完整、不真实;贷款审查揭示不充分、不准确;贷后管理不落实、不到位;风险监控不精细、不连续。

面对新的形势和主要问题,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始终把质量效益作为业务发展的前提,把从严治行作为防范风险的根本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