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Deco——现代都市高层建筑的经典风格

ArtDeco——现代都市高层建筑的经典风格
ArtDeco——现代都市高层建筑的经典风格

【ArtDeco——现代都市高层建筑的经典风格】

■ArtDeco装饰艺术风格应用广泛

ArtDeco风格,又被译作装饰艺术派、装饰艺术风格、摩登风格等。

ArtDeco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行于全球的一种装饰艺术设计风格,以严明的轮廓、几何的形体、阶梯状的造型、新材料的运用为其特点。

由于ArtDeco风格在造型艺术中采用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线条硬朗;大胆采用钢铁、玻璃等新材料,运用豪华的装饰来提升设计品味;色彩构成上强调强烈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系,彰显时代的特征。因此作为一种时髦的装饰艺术,其在各类讲究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流行于建筑、家具、珠宝等产品的设计中。

在除建筑的其他产品领域中,许多知名品牌的手表都有ArtDeco系列,如:康士丹顿、DIOR、浪琴表等。在汽车设计、装饰、家具设计上更是经常应用ArtDeco 艺术装饰。2005年时装界曾有一种“ArtDeco装饰主义”的时尚,成为回归女性及贵族风格、重视服装细节装饰性的一种幽雅而实用的情调设计。

上世纪20年代被称为“爵士时期”,20年代美国的ArtDeco风格建筑象征美国本土现代建筑的自由与独立。当时的爵士乐摇摆的节奏、炫目的光影与俱乐部、酒吧建筑内的曲折线条装饰相映成趣,形成20年代多姿多彩的都会生活剪影。故ArtDeco风格建筑也被称为“爵士现代主义建筑”。

■起源于法国,兴盛于美国,发展于上海的ArtDeco建筑

ArtDeco建筑通过新颖的造型、艳丽夺目的色彩以及豪华材料的运用,成为一种摩登艺术的符号。ArtDeco建筑风格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

ArtDeco建筑风格起源于1925年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当时的语义是“最豪华”。法国博览会临时展示馆的看似传统又具创新的建筑风格,结合了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让象征着资本主义摩天大楼成为现实。法国博览会向人们展示的ArtDeco建筑风格,在思想与形式上反对“新艺术”运动的矫饰,鲜明地反对古典主义与自然主义及单纯手工艺形态,主张机械之美的现代设计,以新的装饰替代旧的装饰,在造型与色彩上表现现代内容,显现时代特征。

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成为都市发展的主角。但是夸张失调的柱式、笨重繁复的线条,在高耸的建筑上显得矫揉造作。相反,ArtDeco适应变化,易于应用,其峻郎的形象,高耸的造型,一时成为美国最流

行的建筑风格,遍及公寓、办公楼、车站、工厂、剧院、博物馆,甚至教堂、纪念碑、桥梁等几乎每一种类型的建筑。在纽约,摩天大楼视作财富象征和炫耀实力的手段,20世纪30年代纽约的摩天楼代表着ArtDeco的顶峰,使其成为世界ArtDeco艺术的中心。

上海在20世纪20年代初到30年代出现了建筑业的繁荣时期,上海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的老建筑,绝大多数建造于该时期。而ArtDeco建筑占据了这一建筑高潮时期的主导地位。

上海最早的ArtDeco建筑可追溯到汇丰银行大楼的内饰,1925年诺曼底公寓更是ArtDeco的惊艳登场。上世纪30年代,上海刮起了一股ArtDeco风,从国际饭店、福州大楼、上海大厦,到国泰电影院、百乐门、美琪大戏院,以及衡山路附近的一些高级公寓,涉及多种功能的建筑形态,并成为继纽约之后ArtDeco

风格建筑最多的城市。

这些建筑不同于其他的古典建筑风格,呈现出现代简洁的街屋面貌,构成上海“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一大要素。

今天,ArtDeco以新的表现形态、新的科技手段,重新出现在上海的城市建设中。这一轮ArtDeco建筑风潮的热度甚至有超过上世纪30年代的趋势。上海ArtDeco 建筑的最新代表是高科技派的金茂大厦,融合高科技与装饰风味于一体;最具特色的便是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内的中庭,一个从56层起共33层楼100多米的高镂空的中庭。其外,外滩的光明大厦、浦东CBD的浦发大厦、新天地的翠湖天地二期等一大批有影响的优秀Artdeco建筑问世,使上海仅次于纽约,成为现存ArtDeco建筑总量第二位的城市,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ArtDeco建筑的“圣地”之一。

■ArtDeco源于经典,但并非新古典主义

曾经看到一家著名的香港建筑设计公司的一个项目方案设计文本,将ArtDeco

建筑与新古典主义建筑混为一类建筑形式,向开发商建议。

事实上,ArtDeco是从新古典主义过渡到现代主义的一种艺术风格。其既有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影子,又具有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要素——工业化建筑的表现形式。

ArtDeco建筑在整体布局上讲究古典秩序感,如强调对称、追求宏大的气魄,横三段纵三段的立面构图等。古典秩序感使ArtDeco风格持续了新古典主义中宏伟与庄严的特点。

ArtDeco建筑也有来自古典主义的造型元素。如其在拱券、柱式、雕塑等在立面设计上的运用,源自古典主义的装饰题材和图案。但是ArtDeco的雕塑和浅浮雕比起新古典主义更加样式化,趋于几何和简化,更具现代感,并且往往被赋予全

新的题材。

ArtDeco建筑通过变形、简化、几何化处理,将古典装饰转变成了摩登装饰。因此ArtDeco不能等同于新古典主义。

■多元文化的ArtDeco

ArtDeco是一种包容艺术,并在其装饰艺术中有所创新。ArtDeco从许多流派运动和文化中吸取灵感,如新艺术运动、包豪斯、立体主义。它既强调摩登、革新以及与机器生产的结合,同时又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因素,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ArtDec的难以述说性,也源于其多样化的包容性。

ArtDeco思想来源于多元文化,如新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立体主义等等。

ArtDeco文化具有综合性,其既有从欧洲古代文明中继承的传统形式如古希腊、古罗马风格,又引入其他文明如古埃及、古代中国、古代日本、非洲原始部落艺术、美洲玛雅文化、古巴比伦等。如:意大利未来主义表达的对新世界的向往、对新生活充满热情,体现在ArtDeco的装饰要素上有太阳的光芒,闪电的纹样等;俄国构成主义将结构当成是设计的起点;立体主义是美术史上的一次革命,体现在ArtDeco上主要是强调几何图形和多点透视。洛杉矶萨蒙轮胎橡胶公司大楼采用了古巴比伦的造型形式;好莱坞中国剧院借鉴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形式。

ArtDeco表现内容颇具灵活性,ArtDeco风格的装饰内容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灵活变换,从而为不同的对象和目的服务。这种包容性使其具有很好的弹性,可容纳看起来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东西,将其统一于ArtDeco范畴中,从而遍及全球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艺术风格。

有学者发表了《ArtDeco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指出虽然ArtDeco是从欧美输入的建筑风格,但传入中国不久便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小木作装修、局部装饰、简化元素等方面加以运用,逐渐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笔者在上海重庆大厦的装饰上,明显地步看到中国装饰元素。

高层建筑的常见结构形式及特点

高层建筑的常见结构形式及特点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由纵梁、横梁和柱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是梁和柱刚性连接而成骨架的结构。框架结构的优点:强度高,自重轻,整体性和抗震性好,柱网布置灵活,便于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施工简便,较经济;框架结构的弱点:抗侧移刚度小,侧移大;对支座不均匀沉降较敏感等。根据分析,框架房屋高度增加时,侧向力作用急剧地增长,当建筑物达到一定高度时,侧向位移将很大,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远远超过竖向荷载产生的内力。一般适用于10层以下、以及10层左右的房屋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又称框剪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指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作为竖向承重结构的多(高)层房屋结构体系。它是在框架纵、横方向的适当位置,在柱与柱之间设置几道钢筋混凝土墙体(剪力墙)。在这种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受力,剪力墙承担绝大部分水平荷载,框架则以承担竖向荷载为主,这样,可以减少柱子的截面。剪力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平面布置的灵活性。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则充分发挥框架和剪力墙各自的特点,既能获得大空间的灵活空间,又具有较强的侧向刚度。所以这种结构形式在房屋设计中比较常用。这种体系一般用于办公楼、旅馆、住宅以及某些工艺用房。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一般用于25层以下房屋结构。

剪力墙结构,是由纵向、横向的钢筋混凝土墙所组成的结构,即结构采用剪力墙的结构体系。墙体除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外,还对房屋起围护和分割作用。剪力墙结构优点是整体性好,侧向刚度大,适宜做较高的高层建筑,水平力作用下侧移小,并且由于没有梁、柱等外露构件,可以不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缺点是由于剪力墙位置的约束,使得建筑内部空间的划分比较狭小,不能提供大空间房屋,结构延性较差。因此较适宜用于宾馆与住宅。全剪力墙结构常用于25~30层结构。 筒体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围成侧向刚度很大的筒体的结构形式。筒体在侧向风荷载的作用下,它的受力特点就类似于一个固定在基础上的筒形的悬臂构件。迎风面将受拉,而背风面将受压。筒式结构可分单筒、筒中筒体系、桁架筒体系、成束筒体系等。筒体可以为剪力墙,也可以采用密柱框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数量不同的筒。筒体结构多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公共建筑中。筒式结构则用于30层以上的超高层房屋结构,经济高度以不超过80层为限。

现代中式高层住宅的立面设计与细节

现代中式高层住宅的立面设计与细节 1 `立面设计传统与时尚 1、指导思想 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理念,传统与时尚相互交融,力求表达一种传统元素的现代美。 2、中式表现特点 ①色调的传统性; ②传统元素的现代表现力; ③建筑与景观小品的延续与融合。 3、中式表现手法 居住区的中式建筑风格及景观环境是由居住区中各幢建筑的中式外立面形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是居住区环境的直接外在表现。对于住区居民首先接触的便是它的建筑形象和景观环境,新中式高层建筑特色体现在取用传统文化符号,有机地应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依托原生地形地貌布局围合,通过庭、院、街、巷等建筑手法打造空间平衡,以小桥流水,亭台阁榭,竹林小径等传统造园手法修饰景观,营造出户户通透明亮,户户有景,古韵悠长,步移景随的现代生活空间,单体的设计与住宅区规划并重,将之融于城市环境,成为大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优雅、宜人的人文环境。 4、建筑立面设计表现 建筑立面是建筑物的外衣,是直接反映建筑物优劣的一种外在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筑立面的设计模式和色彩是吸引消费者目光的源泉; 2、建筑立面的接受度是影响楼盘价值的主要因素; 3、建筑立面的环保性和材料的耐用性是楼盘的买点来源。 “三段式”建筑立面发展由来已久,从建筑结构上看,没有太大的改变,主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建筑材料、技术、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三段分上段为屋顶; 现代的连续窗和墙身成为中段;下段含门厅、建筑基座、门、小品、架空层等。 因人的视线的可识别性,建筑的一、二层墙身及架空层是最适宜表现风格的部位,底层架空及门厅等公共空间是灵活发挥的地方。墙身部分因主要为住宅的使用功能部位,其特定的繁琐功能限制了设计。作为第五立面的屋顶设计虽然越来越成为关注点,但因建筑高度与视线的矛盾问题,其风格设计受到很大影响。作为中式元素重点之一的大坡屋顶的设计难度很大,建筑高度越高屋顶的形式就越无法体现,所以加强山墙及细部、楼电梯间的外立面设计,是高层中式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法。 综上所述,对于高层建筑而言,中式风格的体现应重点在以下部位: ①单元门厅中国人居非常讲究门庭和入户方式的设计,强化入口空间层次, 体现中式住宅的归属感。

artdeco建筑风格特点

从渊源上来说,它起源于巴黎,风行于上世纪30年代的纽约、上海,诞生了众多国际性的地标建筑,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图腾,如纽约帝国大厦、上海锦江饭店、百老汇等。中央原著之所以采用Art Deco风格,不一定有将那个时代复古的、海派的,具有人文情怀的优雅元素在建筑中得到体现的设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借助Art Deco这一经久不衰的建筑风格为项目注入高贵、典雅、内敛的人文气质。 Art Deco最初的盛行伴随着新一代富裕阶层的诞生,这些新贵渴望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确立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中央原著的缔造者,合正或许希望它能超脱于深圳早期的豪宅产品,树立一个城市精英人群尊贵、典雅的人文居所形象,因此在立面风格、入户方式、细腻景观等节点设计上,都有意引入了Art Deco 风格。中央原著Art Deco建筑形态的出现,它将颠覆深圳传统建筑形态的固有模式,引领深圳新古典奢华主义建筑风格。以本人观察,中央原著Art Deco风格表现在以下方面: ⊕纵三段的立面构图,强调对称,营造一种古典秩序感。 ⊕采用阶梯状层层跌落的造型处理。错落有致的坡屋顶、屋檐的浅色描边使得建筑更加精神和雅致。 ⊕建筑立面用竖向窗带组织,纵向颜色深浅分明,整体轮廓高耸挺拨,形成建筑高贵内敛的艺术气质。 ⊕景观大量运用水系,以喷泉、雕塑、鲜花、名贵树种、石材等为元素,项目整体抬高6米,营造皇家宫庭式台地园林。 Art Deco建筑风格起源于1925年于巴黎举行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在纽约得以发扬光大,它介于新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既摩登时尚又不至于太过激进,是古典对称和现代简约的完美结合体。该风格趋于几何的挺拔竖向线条、强调对称、干净利落、大块渐成的风格,金字塔状的台阶式构图形成强烈的视觉感受和独特的韵律感,表达了高端阶层一直追求的高贵感,摩登的形体又赋予古老的、贵族的气质,代表了一种向上的欣欣向荣的力量。 Art Deco建筑风格始终是城市豪宅的首选。在美国,它叫公园33号;在伦敦,它叫海德1号;在上海,则集中了占全球总量第二的Art Deco建筑,从30年代的和平大饭店、锦江饭店、百老汇到现在的顶级豪宅翠湖天地,都是Art Deco 建筑的典范;在北京,从最早成为众多明星大腕青睐的棕榈泉国际公寓到成为中国“隐领者之宅”的2009年豪宅销冠龙湖唐宁ONE,都是Art Deco建筑风格的代表作。 Art Deco风格经过转化运用于其它领域,如今生活中Art Deco风格无处不在,许多国际著名品牌如卡地亚、LV、Hermes、施华洛世奇等都有Art Deco 风格的运用。

ART+DECO建筑风格汇总

产品库专题报告 ART DECO建筑风格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此报告仅供客户内部使用, 未经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 限公司的书面许可,其它任

ART DECO建筑风格汇总 Art deco 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物的高耸、挺拔,给人以拔地而起、傲然屹立的非凡气势,体现出工业革命技术革新所带来的不断克服地心引力而达到新的高度,表达出不断超越的人文精神和力量。通过新颖的造型、艳丽夺目的色彩以及豪华材料的运用,成为一种摩登艺术的符号。 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成为都市发展的主角。但是夸张失调的柱式、笨重繁复的线条在高耸的大楼上显得矫揉造作。相反,Art deco适应变化,易于应用,潜在的巨大象征能力,高耸的造型,使纽约成为了世界Art deco艺术的中心。 Art deco也被称为装饰艺术,回纹饰曲线线条、金字塔造型等埃及元素纷纷出现在建筑的外立面上,表达了当时高端阶层所追求的高贵感;而摩登的形体又赋予古老的、贵族的气质,代表的是一种复兴的城市精神。这种艺术风格在美国大行其道,并最终发展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力量。 上海,堪称Art deco建筑的圣地之一。最早Art deco建筑可追溯到汇丰银行大楼的内饰,1925年诺曼底公寓更是Art deco的惊艳登场。上世纪30年代,上海刮起了一股Art deco风,从国际饭店、福州大楼、上海大厦,到国泰影院、百乐门、美琪大戏院,以及衡山路附近的一些高级公寓,涉及多种功能的建筑形态,并成为继纽约之后Art deco风格建筑最多的城市。 这些建筑不同于其他的古典建筑风格,呈现出现代简洁的街屋面貌,构成上海“万国建筑博览”的一大要素。 Art deco最新代表是高科技派的金茂大厦,合高科技与装饰风味于一体;最具特色的便是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内的中庭,一个从56层起共33层楼高镂空的中庭。目前包括上海绿地、和记黄浦、泰江置业等20来家开发商正研究并营造Art deco风格的建筑群。 ARTDECO在中国的雏形

高层住宅的新_中式_设计理念_滑际珂

项目位于天津市至塘沽的轻轨站附近;西邻虎丘路,东北侧临近月牙河和快速路,南侧为规划的中山门四号路。占地5.54hm2,总建筑面积14.4万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4.24万m2,公建建筑面积1600m2。容积率2.6。 规划布局 本项目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与城市肌理及空间形态的相容性,建筑布局考虑几个关键因素。首先,由于项目紧邻城市东南半环高架快速路,从城市视点上应体现组团式组合关系,并且建筑的顶部的组合错落为城市空间轮廓线构成应贡献出精彩段落。其次,与相邻街区建筑融合,避免突兀生硬。再有,充分利用场地地形,兼顾本项目内部的组团关系和易辨性及归属感。因此,规划上考虑到虎丘路为中山门社区的内部道路,以及西侧为4~6层条形住宅,为了协调虎丘路的道路尺度,将最低的18层布置在虎丘路一侧,并使建筑方位与道路垂直,强调城市肌理的延续关系。而沿南侧四号路,建筑从1栋18层板式到3栋26层点式一字排开,城市景观在错落和形体对比中得到丰富。在项目东侧塔式高层布置随月牙河及快速路的弧形建筑朝向顺应变动,将精彩的立面呈现在城市环境中。由此,总体14栋建筑的布局被朝向和序列关系自然分成内部两个围合组团,内部空间的串接由中央景观大道承担,为了使高层住区的居民感觉更亲切,在中央大道的南端连接社区主入口的地方以两层高的会所建筑过渡,给回家增添了特定的情趣。至此,规划中建筑的高度从南向北依次为18,26,28,30层,在入口以较低的2层过渡和连接。 小区内主要交通性道路为周边式道 路,中央大道以人行为主,最大限度做到 人车分流。鉴于原有用地东部有一些原 生树木,因此通过楼座的布置,地下车库 布置在西侧小高层下,保留了大部分原 生树木,成为小区承载历史文脉及景观 的一部分。小区内部路网沿周边式布置, 方便汽车与人流的分离。主要停车在地 下车库,并集中布置。自行车利用楼座地 下空间,方便小区居民就近停放。由于用 地狭小,景观布局集中在中央轴线,与楼 间景观渗透融合。 与传统形式的对接 建筑界中与传统形式的结合一直在 形似与神似之间热论。我们认为形似、神 似是建筑学在文体意义上的讨论,应更 回到建筑学的本体上讨论,即基本上的 点、线、面、体,色彩、光线、材料。在 建筑造型设计中对传统符号的提取与变 形,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放大。传统山 墙、马头墙的穿插、组合,以及更具现代 构成特点的风格窗纹等,在格调竹境项 目中利用现代的构成手法结合居住建筑 的功能特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高层住宅顶部正面墙面上大块回格 窗的处理,让人联想到高大的四合院正 房多扇通透的花格门窗。在这里处理意 象的追寻和用现代建筑材料表达传统语 汇既是设计中的难点,也是巧妙构思的 精彩之处。如用工字钢演绎的山墙脊线, 用双层钢管交错排列演绎的“瓦屋面”, 用铝合金方通组焊演绎的花格窗棱,在 形似与神似之间寻找恰当的契合点。 山墙被作为体现中式感受的重点而 处理,不仅用挺拔的工字钢线条修饰山 墙的顶部,而且将很高的山墙面作为衬 板,不断重复具有传统“中式”特征的山 花园窗,花格竖窗,以强化符号的手法强 化人们头脑中对传统中式建筑的回忆, 而材质又是现代的铝合金方通“编织”, 形成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变换。 与传统空间的对接 在会所的单体设计中,会所弱化体 量,分散为3个单体,围合了2个庭院, 首层架空,布置水景、廊道、室外楼梯把 2个庭院,首层和2层廊道有机的组织起 来,底层空间连续渗透。庭院更接近传统 民居的空间尺度,使高层社区和城市之 间有了一个适宜的缓冲空间,起到了欲 扬先抑的作用。 以强化入口空间层次体现中式庭院 住宅的归属感。现代高层住宅的入口几 乎都强调公共空间的气氛,重视室内的 金碧辉煌和豪华。而传统中式住宅是从 大门进入庭院,通过这个过渡空间后再 进入厅堂。就此形成室内外空间的穿插 和分明层次关系,也给居者一种心理的 铺垫和暗示。设计通过围墙的过渡,使建 筑本体与入口的衔接处与周边景观及空 间的连接,并通过压低为一层高的院墙 入口,降低回家的人对高层入口尺度的 压迫感,从院墙门入口进入小型封闭庭 院,再从庭院进入公共大堂,近似于四合 院从街道或胡同回家的空间层次感觉。 这种处理通过划小尺度及园林景观的作 用,强化体现“中式”意境的感觉。■ 高层住宅的新“中式”设计理念 滑际珂1龚立君2 作者单位:1 天津中天建建筑设计事务所(天津,300074) 2 天津美术学院(天津,300141) 收稿日期:2010-02-08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0.3 77建筑学报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高层建筑是社会生产的需要和人类生活需求的产物,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强轻质材料的出现以及机械化、电气化在建筑中的实现等,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简要论述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现状;趋势 前言 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起点高度或层数,各国规定不一,且多无绝对、严格的标准。它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地震强度、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电梯的设置标准以及防火的特殊要求等很多因素有关。如在美国,24.6m或7 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日本则为31m或8 层以上;英国为等于或大于24.3m;在我国一般8 层以上的房屋就需要设置电梯,对10 层以上的房屋就有提出特殊的防火要求的防火规范,因此我国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将10 层及10 层以上的住宅建筑与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称为高层建筑。从结构受力性态的角度来看,8 层以上的房屋,风和地震等水平荷载或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起控制作用,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将10 层及10 层以上或高层超过28m 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结构高度超过100m 时,称为超高层建筑。 1高层建筑的特点 建筑结构需同时承受水平和竖向的荷载或作用。低层建筑结构通常抵抗竖向荷载为主,水平荷载(如风荷载)或作用(如地震作用)的影响较小,它所产生的内力和位移较小,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在低层建筑结构中,竖向荷载往往就是设计的控制因素。但在高层建筑结构中,较大的建筑高度造成了完全不同的受力情况,水平荷载不仅是主要荷载的一种,跟竖向荷载共同起作用,而且往往还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因此,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若高层建筑结构的抵抗侧向变形能力或侧向刚度不足,将会产生过大的侧向变形,不仅使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而且会使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附加内力,会使填充墙、建筑装修和电梯轨道等服务设施出现裂缝、变形,甚至会导致结构性的损伤或裂缝,从而危及结构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因此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不仅要求结构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要求结构有合理的刚度,使水平荷载所产生的侧向变形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同时,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高层建筑还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使结构在可能的强震作用下当构件进入屈服阶段后,仍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即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除了上述的结构受力特点之外,高层建筑还具有建筑功用上的特点。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优美的高层建筑犹如艺术品,成为城市的一道道绚丽景观;建筑同时是时代跳动的脉搏,高层建筑占地面积小,符合了地价昂贵时代的需求,它可以节约建设用地或获得更多的空闲地面,以作为绿化等环境用地,并因向高空方向发展而缩短了城市道路和各种管线(如给排水管线等)的长度,减少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当然,大量高层建筑的建设,也会给城市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人口会密集化而造成交通拥挤问题;城市局部热场发生不利的变化以及地质的沉陷、消防的复杂化等问题。综合高层建筑的上述受力特点可知,与低层结构不同,高层建筑结构在强度、刚度和延性三方面要满足更多的设计要求。抗侧力结构的设计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 2 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 随着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剧增,造成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房紧张,地价昂贵,迫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由多层发展为高层。19 世纪末期,开始出现了现代形式的

几种常见的建筑风格

几种常见的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 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以下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建筑风格,正是它们在房地产领域或多或少的运用,使一个城市拥有了更加丰富的表情。 1.地中海风格建筑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后来这种建筑风格 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建筑风格所蕴含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N0.2 意大利建筑风格(Italian Style) 意大利建筑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以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次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14世纪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运动,随之资产阶级的象征——市政厅、行会大厦、广场与钟塔等建筑兴起,这就是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建筑风格。这种建筑并没有简单地模仿或照搬希腊、罗马式样、它在建筑艺术、规模和类型以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次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著名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建造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始,这座建筑对边12.2米,高达107米,成了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有名的圣彼得大教堂也是这个时期建

造。各种拱顶、碹廓,特别是柱式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构图的主要手段,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独创精神。 “巴洛克“建筑史17世纪意大利建筑衰退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它突破了欧洲古典、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的常规,采取了双柱或三柱为一组的节奏不规则跳动的形式,开间变化很大,突出垂直分划。墙面作为深色的壁案,有意造成出奇反常的新形式,并且喜欢大量使用壁画和雕刻,常常将人体雕刻渗透到建筑中去,以显示富丽堂皇的形象。流行于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式风格,一般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平面,红瓦缓坡顶,出檐较深,檐下有很大的托架(Bracket,也称牛腿)。檐口处精雕细凿,气势宏大,既美观又避免雨水淋湿檐口及外墙而变色,使外观看上去始终保持鲜艳亮丽没有污浊。普通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朝向花园的一面有半圆形封闭式门廊,落地长窗将室内与室外花园连成一体,门廊上面是二楼的半圆形露台。 意大利建筑的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又贴近自然的脉动,使其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其中铁艺是意大利建筑的一个亮点,阳台、窗间都有铸铁花饰,既保持了罗马建筑特色,又升华了建筑作为住宅的韵味感。尖顶、石柱、浮雕等,彰显着意大利建筑风格古老、雄伟的历史感。 N0.8 新中式建筑风格(New Chinese Style) 中国传统的建筑主张“天人合一、浑然一体”,居住讲究“静”和“净”,环境的平和和建筑的含蓄。中国传统的建筑主张“天人合一、浑然一体”,居住讲究“静”和“净”,环境的平和建筑的含蓄。无论是写意的江南庭院,还是独立组团的四合院,都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讲究居住环境的稳定、安全和归属感。 新中式建筑在沿袭中国传统建筑精粹的同时,更注重对现代生活价值的精雕细刻。同单纯的仿古建筑不同,新中式建筑着力提高的舒适度,比如在设计中更多考虑私密性,增

建筑欧式风格之artdeco风格

Art Deco演变自十九世纪末的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当时的Art Nouveau是资产阶级追求感性(如花草动物的形体)与异文化图案(如东方的书法与工艺品)的有机线条。Art Deco则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以较机械式的、几何的、纯綷装饰的线条来表现,如扇形辐射状的太阳光、齿轮或流线型线条、对称简洁的几何构图等等,并以明亮且对比的颜色来彩绘,例如亮丽的红色、吓人的粉红色、电器类的蓝色、警报器的黄色,到探戈的橘色、及带有金属味的金色、银白色以及古铜色等等。同时,随着欧美帝国资本主义向外扩张,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与马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图腾,也都成了Art Deco装饰的素材来源,如埃及古墓的陪葬品、非洲木雕、希腊建筑的古典柱式等等。这种最早出现在法国博览会临时展示馆,看似既传统又创新的建筑风格,结合了钢骨与钢筋混凝土营建技术的发展,让象征着资本主义教堂的摩天大楼成为可能,并且于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的大城市里得到了实践场域。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克莱斯勒大厦(Chrysler Building)与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其共同的特色是有着丰富的线条装饰与逐层退缩结构的轮廓。除了这些举世闻名的建筑物外,在其它类型的建筑物,无论是私人或公共建筑、纪念性或地域性,都可以看见Art Deco的影响,如方盒状的公寓、巨型的发电厂与工厂、流线型且充满异国色彩的电影院、金字塔状的教堂等等,都因其寓意式的装饰或花纹状的浮雕而被称作Art Deco建筑。 编辑本段风格特征 ARTDECO建筑风格 “ArtDeco ”,即是艺术装饰风格,发源于法国,兴盛于美国,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成为都市发展的主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 水平荷载对结构的影响大,侧移成为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对一般建筑物,其材料用量、造价及结构方案的确定主要由竖向荷载控制,而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高宽比增大,水平荷载(包括风力和地震力)产生的侧移和内力所占比重增大,成为确定结构方案、材料用量和造价的决定因素。其根本原因就是侧移和内力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长。 楼(屋)盖结构整体性要求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共同工作特性主要是各层楼板(包括楼面梁系)作用的结果,由于楼板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很大,变形较小,故在高层建筑中一般都假定楼板在自产生平面内只有刚体位移(仅产生平动和转动),而不改变形状,并忽略楼板平面之外的刚度。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任一楼层高度处,各抗侧力结构都要受到楼板刚体移动的制约,即所谓的位移协调,这时抗侧刚度大的竖向平面结构必然要分担较多的水平力。 高层建筑结构中构件的多种变形影响大。在一般房屋结构分析中,通常只考虑构件弯曲变形的影响,而忽略构件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影响,一般是因为其构件的轴力和剪力产生的影响很小。而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由于层数多、高度高,轴力很大,从而沿高度逐渐积累的轴向变形很显著,中部构件与边部、角部构件的轴向变形差别大,对结构内力分配的影响大,因而构件中的轴向变形影响必须加以考虑。 结构受到动力荷载作用时的动力效应大。根据结构本身的特点不同,

如结构的类型与形式,结构的高度与高宽比,结构的自振周期与材料的阻尼比等的不同,结构受到地震作用或风荷载作用时,产生的动力效应对结构的影响也不同,有时这种动力效应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房屋的破坏。 扭转效应大。当结构的质量分布、刚度分布不均匀时,高层建筑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扭转作用,扭转作用会使抗侧力构件的侧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各个抗侧力结构构件(柱、剪力墙或筒体)所受到的剪力,并进而影响各个抗侧力结构构件及其他构件的内力与变形。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的扭转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必须重视结构的整体稳定和抗倾覆问题。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重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结构的抗倾覆能力,防止结构发生整体失稳的破坏情况。 当建筑物高度很大时,结构内外与上下的温差过大而产生的温度内力和温度位移也是高层建筑结构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关于artdeco风格

自 2005 年末起,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在全球复兴并渐渐在大都会中流行,在中 国也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ART DECO 以其兼容并蓄的宽容视野和灵活自由的创作方式 使设计获得了极大的空间, 也因此使人们在全球化的今天可以在融汇多元文化和多种艺术思 想的背景下,设计出多姿多彩的家居生活。 整个 20 世纪,很多设计思潮的兴起都和 ART DECO 装饰艺术运动有关,可以说 ART DECO 是一场至今尚未结束的艺术运动。它的每一次风行都伴随着新一代富裕阶层的 诞生,这些新人群渴望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确立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当他们既不想回归 传统, 也不愿意陷入冰冷的机器或网络世界里时, 这时 ART DECO 就成了一种极佳的语言。 如今,ART DECO 在中国又露端倪,其设计带来的创作自由使这种风格的作品起点之 高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在中国流行过的设计风格。而且 ART DECO 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今 日全球化的社会环境相当契合,人们对 ART DECO 的兴趣其实是对多种生活趣味的热爱终 于可以同时实现的欣喜。 而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魅力所在吗? 为什么是 ART DECO? 著名的美术史学者沃尔夫林认为“美术史就是一部装饰设计史”。 装饰作为一种美化人们 生活的物质形式,不仅仅是各种色彩、线条、体块等元素的堆积,更重要的乃是人类文化的 产物,也是人类精神和思想的承载。所以,艺术发展史上各种风格主义的出现和消亡在某种 程度上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价值观的发展史。 20 世纪初,在大工业迅速发展、商业日益繁荣的形势推动下,仍然留恋手工业生产的 新艺术运动已不能适应普遍的机械化生产的要求。 当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者英国人莫里斯正 在质疑工业生产方式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甚至反对工业产品的时候, 许多设计师却在寻找另 外一种符合现代生活特征的装饰形式。 他们并不反对工业生产方式, 然而同时怀念手工业产 品的精致和新艺术风格所体现出来的装饰性和自然性, 所以他们试图探索出一种能够符合工 业生产的新艺术形式。 1925 年法国的“世界艺术装饰和工业博览会”象征了这一“装饰艺术”风格的成型。在欧 洲,它更多体现在工艺设计、家具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上,而财力雄厚的美国把它应 用于建筑设计上建造摩天大楼,从而将这一风格在全球推广。30 年代建成的纽约第三高楼 洛克菲勒大厦就是将其风格阐释得淋漓尽致的杰出代表。 所有艺术风格的成长都在被不断运用的过程中,经一代又一代设计师们反思而不断丰 满。如今,人们在对刚刚逝去的现代主义、极简主义带来的冷漠和无视人的使用功能的反思 之后,开始重新审视环境和产品使用过程中人的精神感受。特别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人们趋 向于设计一种生活方式,设计一种能让居住者“触摸”到的空间感受,同时强调要以人为本, 创造一个感性、生动的精神氛围。在这样的风潮下,人们从过去的风格中寻找设计灵感,从 风靡 20 年代装饰主义的高贵典雅、到后现代主义的个性鲜明都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设计中。 ART DECO 的无限魅力,就在于对装饰淋漓尽致的运用,且不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能在其 中出现新突破。

高层建筑有哪些基础形式及特点

高层建筑的上层结构载荷很大,基础底面压力也很大,应采用整体性好、能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建筑物容许变形要求并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根据上部结构类型、层数、载荷及地基承载力,可以用单独柱基、交叉梁基础、筏型基础或箱型基础;当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以采用桩基或复合地基。 1 筏型基础 筏型基础也称为板式基础,多用在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情况。一般有两种做法:倒肋形楼盖式和倒无梁楼盖式。倒肋形楼盖的筏基,板的折算厚度较小,用料较省,刚度较好,但施工比较麻烦,模板较费。如果采用板底架梁的方案有利于地下室空间的利用,但地基开凿施工麻烦,而且破坏了地基的连续性,扰动了地基土,会降低地基承载力;采用倒无梁楼盖式的筏基,板厚较大,用料较多,刚度也较差,但施工较为方便,且有利于地下空间的利用。采用此种形式的筏板,应在柱下板底或板面加墩,板底加墩有利于地下空间的利用,板面加墩则施工较为方便。因此选择施工方案的时候应考虑综合因素。 2 箱型基础 当地基极软切沉降不均匀十分严重时,采用筏形基础,其刚度会显得不足,在上部结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敏感时尤其如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箱型基础就较为合理。 箱型基础是由底板、顶板、外围挡土墙以及一定的内隔墙组成的单层或多层混凝土结构。箱型基础刚度大、整体性好、传力均匀;能适应局部不均匀沉降较大的地基,有效地调整基地反力。由于地基面积较大,且埋置深度也较大,挖去了大量土方,卸除了原有的地基自重应力,地基承载力有所提高,建筑物沉降减小。由于埋深较大,箱型基础外壁与土的摩擦力增大,增大了基础周围土体对结构的阻尼,有利于抗震。但是箱形基础的内隔墙较多,支模等施工时间较费,工期较长;在使用上也受到隔墙太多的限制。 3 桩箱和桩筏基础 在浅层地基承载力比较软弱,而坚实土层距离地面又较深的时候,采用其他类型的基础就不能满足承载力或变形控制的要求。这是应当考虑采用桩基础。 桩基础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桩基承台,二是桩基本身。桩承台的作用是将上部荷载传给桩,并使桩群连成整体,而桩又将荷载传至较深的土层中区。桩基承台一般可利用筏形基础的底板或箱形基础的底板。这时称这种形式的基础为桩筏基础或桩箱基础。 桩的类型应根据工程地质资料、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指标等因素确定。桩按受力性能来区分,有摩擦桩和支承桩两种。按施工方法区分,有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在桩基平台面积确定的情况下,不同桩径、不同的桩基持力层会有不同的单桩承载力,桩的平面随之也可以确定。当箱形或筏形基础下桩的数量较少时,桩基布置在墙下、梁板式筏形基础的梁下或平板式筏形基础的柱下。桩距应尽可能的大,在充分发挥单桩承载力的同时,还能发挥承台土反力作用,以取得最佳效果。

美国建筑风格

ART-DECO建筑风格探讨

ART-DECO的源与流

ART-DECO建筑的起源什么是ART-DECO? ? Art Deco风格,又译作装饰艺术派、装饰艺术 风格、摩登风格等,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此后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迅速传遍欧美,波及世界各地。 ? Art Deco被确定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其起点应 追溯到1925年巴黎举行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 博览会。 ? Art Deco一方面暗示了装饰艺术派的历史根 源——1925年巴黎博览会,另一方面概括了这一风 格特点:装饰,而且是艺术的装饰。 ? Art Deco从许多流派运动和文化中吸取灵感,如 新艺术运动、包豪斯、立体主义。它既强调摩登、 革新以及与机器生产的结合,同时又保留了许多传 统的因素,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诸多领域产生 深远影响。 ?从巴黎开始诞生时的鲜明、活跃、优雅的阶段到后期美国Art Deco奔放的流线形分支, Art Deco风格被人们视为“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装饰风格“。 纽约克莱斯勒大厦闪闪发光 的不锈钢尖顶成为ARTDECO 的象征 史蒂文森为1925年巴黎博览 会设计的展馆

ART-DECO与新古典主义的关系 新古典主义因素在Art Deco风格的早期阶段影响较大。 ?在整体布局上内在的古典秩序感。如强调对称、追求宏大的气魄,横三段纵三段的立面构图等。这在许多Art Deco建筑上是很常见的。古典秩序感使Art Deco风格持续了新古典主义中宏伟与庄严的特点,这有利于满足资产阶级炫耀其财富力量的需要。 ?来自古典主义的造型元素。如拱券、柱式、雕塑 等在立面设计上的运用源自古典主义的装饰题材和图案。但是Art Deco的雕塑和浅浮雕比起新古典主义更加样式化,趋于几何和简化,更具有现代感,并且往往被赋予全新的题材。 ?通过变形、简化、几何化处理将古典装饰转变成摩登装饰,在Art Deco风格的建筑设计中屡见不鲜。新古典主义美学是以形的简洁和对庄严的考虑为准则的。相比之下,Art Deco风格中的古典秩序感并不十分严格,有时甚至是非常自由的。克莱斯勒大楼上的不锈钢雄鹰标志,古典的手法以摩登的方式再现 Art Deco大楼形体虽然摩登,却流露出古典主义的序列感

高层建筑的发展

第一次高层建筑时期(1890~1900 年) 一、工业革命后建筑技术成就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欧洲和美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这时期,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高速增长。为了在s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建筑物不得不向高空发展。另一方面,钢结构的发展和电梯的出现则促成了多层建筑的大量建造。 19世纪初,英国出现铸铁结构的多层建筑(矿井、码头建筑),但铸铁框架通常是隐藏在砖石表面之后。1840年之后的美国,锻铁梁开始代替脆弱的铸铁梁。熟铁架、铸铁柱和砖石承重墙组成笼子结构,是迈高层建筑结构的第一步。 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具有横向稳定能力的全框架金属结构。幕墙概念产生,房屋支撑结构与围护墙分离。在建筑安全方面,防火技术与安全疏散逐步提高。六十年代,美国已出现给排水系统、电气照明系统、蒸汽供热系统和蒸汽机通风系统,1920年代出现空调系统。由于乘客电梯的出现,建筑突破5层的高度限制(徒步可行的登高距离)。1845年奥迪斯在纽约举办安全电梯展览。奥迪斯令人信服地演示他的发明,切断缆绳,电梯箱仍安全地悬挂在半空中。1857年在纽约城百货公司安装了第一台蒸汽驱动安全电梯。18世纪70年代,蒸汽电梯被更快的水力电梯取代。1890年奥迪斯发明了现代电力电梯。 1870 年后,高层建筑的技术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纽约公正生命保险大厦被认为是高层建筑的早期版本,因为除了高度和结构外,它采用了几乎全部必需的高层建筑技术元素。建筑采用装饰性的法国双重斜坡屋顶,虽只有5层,但高度达到130英尺,并且在办公楼中首次使用电梯。可以说它是电梯建筑或原始高层建筑的最早实例。1871年芝加哥发生火灾,建筑中铁部件的失败教训促成了建筑防火设计的进步。建造者开始在铁梁和铁柱外面覆盖面砖,并应用空心砖楼板,提高金属骨架的耐火性能。1879年,威廉·詹尼设计第一拉埃特大厦,这个七层货栈是砖墙与混凝土混合结构。1880 年巴黎建起高312m 的埃菲尔铁塔,1889年工程师埃菲尔在铁塔的斜腿上使用了双轿箱的水力电梯,其中一部能到塔顶。终于在1885年,真正的高层建筑诞生了--10层高的芝加哥家庭生命保险大楼建成。从此高层建筑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蓬勃发展。二、高层建筑发源地--芝加哥 1820年芝加哥只是一个遥远的湖边小镇。但在南北战争后城市迅速发展,40年后成为 美国开发西部的前哨和航运与铁路枢纽,铁路延伸1.77万公里,每天进出75趟客运列车。 这时期城市人口高速增长,城市发展恶性膨胀,规划、建筑质量低劣。 然而,1871年10月8日夜,芝加哥的城市发展戏剧化地停止了。当晚8时左右,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农家牛篷里,一只母牛踢倒了一盏油灯,牛篷随即起火,在风力作用下,火势不断扩大、漫延,最终越过两道河流,一直烧到芝加哥的市中心。48小时之内,烧毁房屋18000幢,使10万人无家可归,300 人被烧死。大型商业建筑和政府建筑中的所谓防火构造设施成为悲剧性的笑话。火灾中,外露的铸铁被熔化,熔化的铁水使火焰不能到达的地方起火。火灾后芝加哥的建筑防火变得谨慎和严密,重建计划开始考虑使用防火材料和技术,而不是从前的木材和裸露的铸铁。大火过后,城市重建十分迫切,因而也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大规模的重建有利于合理规划,有利于发展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也有利于电梯的发明与改良。由于城市土地昂贵,建筑向高空发展比购买更多的土地更为经济。在建筑技术上,由于采用钢框架结构,结构自重减轻,稳定性提高在筑可以建得更高。电梯广泛使用,使5层以上的建筑成为实用。以上各种因素结合起来,促成了高层建筑的诞生和发展。 1880年后的十余年间,芝加哥取得高层建筑发展史上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美国其它城年起持续多年经济萧条的影响而无重大建设。大量的建筑设计任务吸引了一1873市由于受. 批有才华的建筑工程师(也是建筑师)聚集到芝加哥,如:·詹尼(设计第一栋高层建筑--家庭生命保险公司大楼)·布思海姆(设计信托大楼一第一个采用大面积玻璃外墙) ·鲁特(设计蒙

高层建筑的特点有哪些

高层建筑的特点有哪些 要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首先需要了解高层建筑的特点,通常而言,高层建筑的主体规模较为庞大,楼层通常在9层以上,高层建筑一般具有复杂的功能,可以用作住房商用等,建筑内部的系统也较为复杂,建设要求指标较高,对施工方的建设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其中,高层建筑的特点有哪些?下面是带来的关于高层建筑的特点有哪些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建筑规模大,成本高。高层建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周期。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较大,需要施工方进行详细的计算,对建筑成本做好预算,确保项目投资能够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其次,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方要统筹各个部门的施工进度,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计划,这由施工方的项目投资所决定,项目投资较大则使用质量较高的材料。无论施工方式竞标方还是自主施工方,对前期的成本投入都要做好预算,要确保项目投资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地基设置较深,施工难度较大。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面建筑较多,真个建筑的重量较大,今年

来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坚固的地基不仅能够很好的支撑上层建筑,对抵抗自然灾害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地基施工时,不仅要考虑到地基的坚固问题,还要考虑到综合利用问题,现代高层建筑通常会设置多层地下室,地下室可以用作商用或者停车场。对地基施工周期要做好预算,不能只专注于地标建筑的施工,地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建筑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高层建筑最大的特点是高度大,当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为阿联酋的哈利法塔高达828米,这些高度都在不断的挑战着工程的极限,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也不断的增强,温度也越来越低。除了自然因素建筑的造型也影响着施工,要保证建筑造型同时还要抵御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增加了施工难度。作业空间的限制,施工设备使用率降低。高层建筑是采用垂直向上的方式建造的,低层建筑可以采用与底部面积同样的方式进行扩展,而高层建筑则采用逐级减小的方式进行建造,这样可以保证较大的作业面积。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可行性,施工原材料的运输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垂直升降机或者起重设备进行运输,同地面施工相比,运输方式较为复杂,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工期时间长,受自然气候影响大。高层建筑施工量大,施工周期较长,工程作业要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随着季节的变化,雨雪对高层建筑施工和人员安全的保证都带来了一定

高层建筑特点

高层建筑特点 1、建筑结构复杂 (1)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如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楼,主体建筑高155米,共55层。(2)周围有裙房。按规定主体建筑至少留有1/4边不设裙房,裙房内设有锅炉房、变压器室、配电间、厨房、餐厅、仓库等。(3)形式与结构多样,形式有四方形、塔型、阶梯形、凹形、人形等。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筒体等。(4)竖井、管道多。有电梯井、电缆井、楼梯井、管理井等,有排风管、水管、电线管道等。竖井、管道是火灾蔓延的重要途径。(5)用电设备多。如各种照明灯具,电冰箱、电视机、电梯、自动空调、自动窗帘等。 2、功能复杂,人员密集 (1)高层建筑用途广泛。高层建筑分为住宅楼、宾馆、办公楼、百货楼等。经常聚集较多的人员。(2)功能多样。有些高层建筑,同一幢大楼有多种功能,有办公室、会议室、卧室、文娱室、图书室、小卖部、维修室、变(配)电室、锅炉房、厨房、餐厅、机房、仓库、车库等。一些高级宾馆还有宴会厅、歌舞厅、咖啡厅、酒吧间、展览厅等。人员密集,火灾时更容易导致伤亡。 3、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 (1)高层建筑内可燃装饰材料多,如可燃材料吊顶、塑料墙布、墙纸、窗帘等,有些管道、电缆的隔热材料也是可燃材料。这些材料在燃烧过程中能放出大量的热和可燃气体,以及带有毒性的烟气,威胁人员

安全,同时能加快燃烧速度,发生爆燃。(2)室内陈设的可燃物品多。如化纤地毯、壁毯、挂画及床、沙发、桌椅等生活用品。一般住宅楼的火灾荷载密度约35-60kg/㎡,高级旅馆达45-60kg/㎡。 4、消防设施完善 高层建筑内一般都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如防火分隔设施、安全疏散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防排烟设施等,为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art deco

Art Deco Art Deco演变自十九世纪末的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当时的Art Nouv eau是资产阶级追求感性(如花草动物的形体)与异文化图案(如东方的书法与工艺品)的有机线条。Art Deco则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以较机械式的、几何的、纯綷装饰的线条来表现,如扇形辐射状的太阳光、齿轮或流线型线条、对称简洁的几何构图等等,并以明亮且对比的颜色来彩绘,例如亮丽的红色、吓人的粉红色、电器类的蓝色、警报器的黄色,到探戈的橘色、及带有金属味的金色、银白色以及古铜色等等。同时,随着欧美帝国资本主义向外扩张,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与玛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图腾,也都成了Art Deco装饰的素材来源,如埃及古墓的陪葬品、非洲木雕、希腊建筑的古典柱式等等。 这种最早出现在法国博览会临时展示馆,看似既传统又创新的建筑风格,结合了钢骨与钢筋混凝土营建技术的发展,让象征着资本主义教堂的摩天大楼成为可能,并且于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的大城市里得到了实践场域。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克赖斯勒大楼(Chrysler Building)与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其共同的特色是有着丰富的线条装饰与逐层退缩结构的轮廓。除了这些举世闻名的建筑物外,在其它类型的建筑物,无论是私人或公共建筑、纪念性或地域性,都可以看见Art Dec o的影响,如方盒状的公寓、巨型的发电厂与工厂、流线型且充满异国色彩的电影院、金字塔状的教堂等等,都因其寓意式的装饰或花纹状的浮雕而被称作Art Deco建筑。 总之,Art Deco的装饰有下列几个主要的特征: 1.放射状的太阳光与喷泉形式:象征了新时代的黎明曙光。 2.摩天大楼退缩轮廓的线条:二十世纪的象征物。 3.速度、力量与飞行的象征物:交通运输上的新发展。 4.几何图形:象征了机械与科技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5.新女人的形体:透露了女人赢得了社会上的自由权利。 6.打破常规的形式:取材自爵士、短裙与短发、震撼的舞蹈等等。 7.古老文化的形式:对埃及与中美洲等古老文明的想象。 8.明亮对比的色彩。 Art Deco 的特色就是大量运用了鲨鱼纹、斑马纹、曲折锯齿图形、阶梯图形、粗体与弯曲的曲线、放射状图样等等来装饰,是现代艺术、设计上的一种运动与风格。 Art Deco 虽然是现代装饰艺术上的一种运动,但同时也影响了建筑等许多其它方面。这个运动的名词是起自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第一届”艺术装饰与现代工业博览会” (the 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 s),但是Art Deco 并不是由这个展览起源的,它其实是1920年代早期就在欧洲流行的一种风格,受到了非洲、埃及、墨西哥印地第人原始艺术、维也纳工业组织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