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

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的设计151:

.概念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设计;

下面就从这三个层面分别介绍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

2.5.1概念模型设计

进行概念模型设计所要完成的工作是:

<1>界定系统边界

<2>确定主要的主题域及其内容

概念模型设计的成果是,在原有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较为稳固的概念模型。因为数据仓库是对原有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和重组而形成的数据集合,所以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设计,首先要对原有数据库系统加以分析理解,看在原有的数据库系统中“有什么”、“怎样组织的”和“如何分布的”等,然后再来考虑应当如何建立数据仓库系统的概念模型。一方面,通过原有的数据库的设计文档以及在数据字典中的数据库关系模式,可以对企业现有的数据库中的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是面向企业全局建立的,它为集成来自各个面向应用的数据库的数据提供了统一的概念视图。

概念模型的设计是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的设计,因此建立概念模型时不用考虑具体技术条件的限制。

1.界定系统的边界

数据仓库是面向决策分析的数据库,我们无法在数据仓库设计的最初就得到详细而明确的需求,但是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需求还是摆在了设计人员的面前:

. 要做的决策类型有哪些?

. 决策者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

. 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 要得到这些信息需要包含原有数据库系统的哪些部分的数据?

这样,我们可以划定一个当前的大致的系统边界,集中精力进行最需要的部分的开发。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界定系统边界的工作也可以看作是数据仓库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因为它将决策者的数据分析的需求用系统边界的定义形式反映出来。

2,确定主要的主题域

在这一步中,要确定系统所包含的主题域,然后对每个主题域的内

容进行较明确数据仓库建模技术在电信行业中的应用的描述,描述的内容包括:

. 主题域的公共码键;

. 主题域之间的联系:

. 充分代表主题的属性组。

2.5.2逻辑模型设计

逻辑建模是数据仓库实施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它能直接反映出业务部门的需求,同时对系统的物理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这一步里进行的工作主要有:

. 分析主题域,确定当前要装载的主题;

. 确定粒度层次划分;

. 确定数据分割策略;

. 关系模式定义;

. 记录系统定义

逻辑模型设计的成果是,对每个当前要装载的主题的逻辑实现进行定义,并将相关内容记录在数据仓库的元数据中,包括:

. 适当的粒度划分;

. 合理的数据分割策略;

. 适当的表划分;

. 定义合适的数据来源等。

I.分析主题域

在概念模型设计中,我们确定了几个基本的主题域,但是,数据仓库的设计方法是一个逐步求精的过程,在进行设计时,一般是一次一个主题或一次若干个主题地逐步完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对概念模型设计步骤中确定的几个基本主题域进行分析,一并选择首先要实施的主题域。选择第一个主题域所要考虑的是它要足够大,以便使得该主题域能建设成为一个可应用的系统;它还要足够小,以便于开发和较快地实施。如果所选择的主题域很大并且很复杂,我们甚至可以针对它的一个有意义的子集来进行开发。在每一次的反馈过程中,都要进行主题域的分析。

z.粒度层次划分

数据仓库逻辑设计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决定数据仓库的粒

度划分层次,粒度层次划分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量和所适合的查询类型。确定数据仓库的粒度划分,可以使用在粒度划分一节中介绍的方法,通过估算数据行数和所需的DASD数,来确定是采用单一粒度还是多重粒度,以及粒度划分的层次。

3.确定数据分割策略

在这一步里,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分割的标准,一般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数据量〔而非记录行数)、数据分析处理的实际情况、简单易行以及粒度划分策略等。数据量的大小是决定是否进行数据分割和如何分割的主要因素;数据分析处理的要求是选择数据分割标准的一个主要依据,因为数据分割是跟数据分析处理的对象紧密联系的;我们还要考虑到所选择的数据分割标准应是自然的、易于实施的:同时也要考虑数据分割的标准与粒度划分层次是适应的。

4.关系模式定义

数据仓库的每个主题都是由多个表来实现的,这些表之间依靠主题的公共码键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主题。在概念模型设计时,我们就确定了数据仓库的基本主题,并对每个主题的公共码键、基本内容等做了描述在这一步里,我们将要对选定_的当前实施的主题进行模式划分,形成多个表,并确定各个表的关系模式。

用关系型数据库来实现数据仓库信息模型时,目前较常用的两种建模方法是所谓的第三X式(3NF,即Third Normal Form)和星型模式

Star-Schem司,我们将重点讨论两种方法的特点和它们在数据仓库系统中的适用场合。

4.1什么是第三X式

X式是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的基本理论,一个关系模型可以从第一X 式到第五X式进行无损分解,这个过程也称为规X化(Normalize)。在数据仓库的模型设计中目前一般采用第三X式,它有非常严格的数学定义。如果从其表达的含义来看,一个符合第三X式的关系必须具有以下三个条件:

1.每个属性的值唯一,不具有多义性;

2.每个非主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整个主键,而非主键的一部分;

3.每个非主属性不能依赖于其他关系中的属性,团为这样的话,这种属性应该归到其他关系中去。

我们可以看到,第三X式的定义基本上是围绕主键与非主属性之间的关系而作出的。如果只满足第一个条件,则称为第一X式;如果满足前面两个条件,则称为第二X式,依此类推。因此,各级X式是向下兼容的。

4.2什么是星型模式

星型模式是一种多维的数据关系,它由一个事实表(Fact Table)和一组维表(Dimension Table)组成。每个维表都有一个维作为主键,所有这些维则组合成事实表的主键,换言之,事实表主键的每个元素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