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天人合一”看当代生态旅游发展路向

摘要:生态旅游兴起与发展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人与自然协调一致正是生态旅游开展的理论基础。生态旅游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和总结,其中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今生态旅游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蕴含在儒家和道家的生态伦理观中。这些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理念一脉相承。所以,通过分析儒道两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论述,可以探寻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向———以生态伦理为指引,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是指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以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优化生态环境为目的,富有知识性、参与性的专项旅游活动。Higgins认为,生态旅游应该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形式,它对环境影响最小化,而对当地居民带来经济利益最大化[1];生态旅游是一种小规模的替代性旅游形式,这种旅游既能补充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经济收入,又能与当地的自然、文化融为一体(David A·Fennel,l 1997)[2];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包括:规模小,通常由当地居民开发,在相对未受破坏的自然区域观赏、学习和享受自然,以保护环境和维护当地居民的福利为目的,有适当的管理[3]。本质上,生态旅游要求人们回归自然、融入自然。

因此,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是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持。“保护”和“责任”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因素。因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的绿色环保型旅游,故应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因是持续发展的负责任的旅游,故应注重生态教育和管理。由此看出,生态旅游对于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论基础恰与中国传统的—以儒道两家为主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生态文化思想契合。

1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生态文化思想

李约瑟认为:“对中国人而言,自然并不是某种应该永远被意志和暴力征服的具有敌意和邪恶的东西,而更像是一切生命体中最伟大的物体,应该了解它的统治原理,从而使生物能与它和谐共处”[4]。此话是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精辟的总结。不能否认,中国哲学史中的“天人合一”包含丰富、复杂的内容,但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其中的“天”主要是大自然,而“人”就是人类,所以“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人合一”辩证法思想主要在于它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5]。关于“天人合一”,儒家主要是从“天人一体”、“性天相通”、“天人合德”的角度论证。如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说,张载的“民胞物与”说、王阳明的“人与天地万物一体”说以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道家主要是从人必须因任自然,取消人为而合人于天的角度来讲天人合一,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价值取向是要克服我与自然万物的隔离,提升人的道德精神,进而建立适合人类生存的理想社会。道家主张天人合一是从“道通为一”中感受人与自然的融合,“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而与造物者游”,蕴涵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而道家以自然为基点,讲求尊道而行、顺应自然;儒家则主张发挥人的作用力改造自然、人化自然。1·1儒家“天人合一”的价值诉求—人化自然

儒家人合自然的范式在“尊天”的前提下,注重发挥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期人化自然。

《周易·相传》言:“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强调“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天人相通关系。孔子讲“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表现为一种自然运动生化的秩序,而圣人的行为应效法天道。孔子还说“巍巍乎唯天为大”,其中包含对“自然之天”的敬畏,表达了人要顺乎天性、合乎自然,亦即“天人合一”。这标志着哲学伦理学的天人合一时代的发端。《易传》提出天人合德的观念。“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法天时。”很明显,“天人合一”的重心是人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它强调人要以崇敬自然为基础[6]。

但是,儒家“天人合一”同时要求人要发挥主观意志的作用,即人化自然。万幼清和邹珊刚引用《中庸》[7]:“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参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认为这段话显然是启示人们人性与物性是相通的,人要“至诚”才能“与天地参”,与自然和谐共生。儒家提出“仁”,要求“爱人”,进而推及爱自然万物,从而将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统一起来。孟子认为对自然资源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不违农时,谷不胜食也;数罟不入跨池,鱼鳖不可盛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同时,孟子还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仁爱由人扩展到物,天地万物和人类是平等的、合理的,理应受到尊重和保护[8]。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寻道而不二,则天不能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的“天人相分”思想。他强调人有自己的职分,而不应该“与天争职”,主张“治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这并不排斥“天人合一”的观念。其实既肯定人有“与天地参”的主体实践力量,又强调人要顺应自然规律[9]。

西汉董仲舒提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思想。他在《春秋繁露》中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人作为天地的中介和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对自然变化做出响应,以曲成万物。“天人合一”思想到宋明理学时期达到巅峰。宋儒二程指出:“天地之道,不能自成,圣人裁成辅助之。”(《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张载《西铭》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把宇宙的一切生命看成是人类的朋友,由此真正步入天地道德境界。王阳明进一步发挥了仁者“与万物为一体”的泛爱万物思想。他讲“天地圣人皆是一个”,“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10]。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人文主义特征比较突出,其中包含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性来源于天道,因而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人类有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同时,儒家认为人性与天德或天理相通,“与天地合其德”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境界。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朴素的生态观,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增强人的环境意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模式,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启示。

保护是生态旅游最核心的理念。生态旅游的保护特色决定了生态旅游的基本要素是:生态旅游者以自然为友,生态旅游开发者的开发理念应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生态旅游管理者应慎重保护自然。这些观点在儒家的基本理念中得到印证:人化自然。

1·2道家“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顺乎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