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酸渣的特性 (1)硫酸渣的粒度不均,且粒度很细,若直接用烧结 或球团。需要进行预处理。 (2)含硫量比一般的矿石高,主要以硫酸盐形式存在, 约70%以上,在而综合利用时必须要考虑硫含量的 影响。 (3)含铁品位不稳定,一般在30%~55%左右。且还 含有部分Cu,Co,Pb,Zn,Ni。不同硫酸厂的硫 酸渣各种元素含量有较大差异。
硫酸渣分类:
硫酸渣的分类是分别从颜色、含铁量、硫含量 磷含量。 颜色:黑渣是以Fe3O4为主要成分;红渣是以Fe2O3为主 成分;棕渣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目前我国许多硫酸厂鼓入 空气过量,致使排出的硫酸渣为红色。
含铁量:富渣是指含铁量高于60%,可以直接或简单处理 可以作为炼铁原料。贫渣,是指含铁量低于40%,其有害 杂质含量很高,如硫和磷。
硫酸渣的利用情况:
硫铁矿除了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之外,硫铁矿的烧 渣还可以用于炼铁和提取有色金属,一种值得开发的二次 资源。国外对硫酸渣的利用非常重视,如日本硫酸渣的利 用率为70%~80%,美国的利用率为80%~85%,德国、西 班牙的利用 率几乎为100%。但我国利用不到50%。
工作详情 工作详情
高炉炼铁对原料的要求很高,铁的品位必须高, 金属杂质含量低。那些优质的硫酸渣可以用这样的 处理方法,一般与铁精粉掺烧炼铁或直接高炉炼铁。 优点:不仅可以解决铁矿原料的不足,还可以降低炼 铁成本,还会解决大量硫酸渣的利用 缺点:因为大多数硫酸渣都是含铁低、含硫高、含 二氧化硅高。进入高炉炼铁前必须进行预处理。
(2)电炉还原熔炼法基本原理是利用钴矿物中各元 素与氧结合能力的差异,用火法冶金工艺将分离钴 及其它元素。其流程是将含钴低的物料配入电弧炉 中高温熔化,控制反应温度和氧化气氛,进行鼓风 吹炼造渣。
湿法工艺 (1)加压浸出法,其具有金属回收率高,反应快 等优点。但对设备要求较高。在高压反应釜中, 以硫酸为浸出剂,氯酸钠为氧化剂,反应后进 入氢氧化钙改善滤渣性能,降低杂质铁的浸出 率,从而钴的回收率。
硫酸渣的危害:
(1)硫酸渣堆放浪费土地。据统计一年产10万吨硫酸厂, 每年就要排放8万吨左右的硫酸渣,大概需要占用80~100 亩土地。 (2)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企业不 得不支付高额罚款,大大增加了经营成本,严重制约我 国硫酸工业发展。 (3)污染水体和土壤。硫酸渣的重金属和含硫氧化物经氧 化生成水溶性硫酸盐进入水体与土地,降低了水体含氧 量;使土地盐碱化。
(5)制备海绵铁
制备海绵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还原法, 试验过程中以无烟煤为还原剂,将混合物装入焙烧 装置于980~1000℃高温焙烧4h,冷却后进行湿式磁 选,磁选使主要杂质S、Si、Ca、Mg等大幅度降低。 还原过程是按Fe2O3——Fe3O4——FeO——Fe的 顺序进行的。
(6)制备聚合硫酸铁 使用硫酸渣制聚硫酸铁工艺流程图如下:
世界钴资源的储量分布
世界的钴资源储量的83%主要集中在古巴、刚 果、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中国的钴资源稀缺, 仅占世界总钴资源的3%左右。
2010年的世界钴消费格局
由左图可知,钴广泛用于电池、 合金、玻陶、石化、磁性材料。
Co的浸出主要有火法工艺、湿法工艺、火法和
湿法相结合。 火法工艺: (1)回转窑硫酸化升温焙烧法,该工艺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是将矿烘干,硫酸化升温焙烧前将钴矿置于 回转窑内,于350~400℃煅烧干燥;第二步将矿拌 酸,将550g/L的硫酸均匀喷洒在矿上;第三步在一 定温度下焙烧。
聚合硫酸铁作用:在除浊、脱油、脱水、 除臭、去除水中COD、BOD。广泛用于 饮用水、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处理方面。
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硫酸的用量不断增长, 我国年产的硫酸渣数量可观。目前我国每年排放 硫酸渣约5000万t,不大部分都未加利用而采用 堆填处理,不仅占土地,还严重破坏环境。但是 硫酸渣含铁量为30~55%,还含铜、钴、镍,锌 等有价金属元素,是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
(2)重选
硫酸渣中含铁成分与脉石矿物有着密度 差异。通过重选设备可以将其奋力。对品位 仅为50%左右的硫酸渣经处理后,可获得品 位为66.86%的铁精粉,整个工艺的回收率为 28.26%。重选的不足之处是一方面由于硫酸 渣中的铁矿物密度比成分相同成分的天然矿 物低,缩小了与脉石矿物的密度差异,最终 影响重力分选指标;另一方面硫酸渣中大部 分脉石矿物与含铁矿物呈包裹或镶嵌结构, 使用重选难以除去。
为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及资源的有效循环 利用,达到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像硫 酸渣这样的二次资源的有效利用,刻不容缓。
3
第三章
回收的工艺
(1)磁选
磁选主要针对硫酸渣中TFe/FeO在4 左右的的黑渣。磁选的优点是简单易行、 投资少,工艺成本低。但是我国磁性渣量 少,大部分为红渣,大多数黑渣采用单一 磁选难以获得较高品位的精矿,且回收率 低。
工作详情
工作详情
硫铁矿在制备硫酸过程中会产生如下反应:
2FeS2(s)= 2FeS(s) + S2 (s)
①
S2 (s) + 2O2(g) = 2SO2(g)
②
氧气过量时 4FeS2(s)+ 7O2 = 2Fe2O3+SO2 ③
氧气不足时 3FeS2(s)+ 8O2 = 2Fe3O4+6SO2 ④
(2)氨浸法,是以氨水或氨盐为浸出剂的浸出过 程为氨浸。其优点是浸出液成分简单,能够选 择性的浸出铜、钴、镍等有价金属,而铝、镁、 钙、铁杂质则不浸出。特别适合氧化矿等碱性 脉石,可解决酸浸法耗酸大上浸出液成分复杂 的问题。
(3)直接酸浸法,是在矿物没有氧化剂或还原剂 的前提下,直接加入硫酸或盐酸或硝酸或混酸 等物质破坏矿物晶格使有价金属溶出的方法。
我的课题:硫酸渣综合利用
报告人:张和 报告日期:2019-12-30
CONTENTS
1 硫酸渣简介 2 利用的途径 3 回收的工艺 4 前景与展望 5
第一章
1
工作详情
硫面面酸临临渣问问简题题介
工作详情
工作详情
硫酸渣,是利用硫铁矿( FeS2 )制备硫 酸时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
起初,硫酸企业制硫酸是用硫磺代替部分 硫铁矿作为制取硫酸的原料。但是我国是一个自 然硫很稀缺的国家,且开采价值不高。后来为了 发展,就大量采用了价格低廉的硫铁矿。
钴是一种由战略意义的金属资源,因为其优良 的物理、化学及机械加工性能(居里点高、熔点高、 硬度大)决定了它在可以生产硬质合金、磁性材料、 高温材料。广泛用于航空、军工、通讯电子等行业。
钴的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式:(1)以类质同象或 包裹于某些矿物中;(2)以吸附形式存在于某些矿物 表面;(3)独立钴矿物的形态存在。
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的背景下, 资源的物尽其用,而且是循环使用,既 使人们渴望,又是一个挑战。
演讲结束 谢谢观看
(3)浮选
浮选是根据硫酸渣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 差异的不用,添加浮选试剂,将含铁矿物分离 出的一种技术方法。
和其他工艺相比,浮选比磁选、重选回收率都 要高。不足之处是工艺条件难以控制,工艺废 水要综合处理才能回用。
(4)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
Co的简介
钴,英文单词为Cobalt,在元素周期表的位于 第Ⅷ副族,原子量58.93。是一种银白色铁磁性金 属,是唯一能增加铁磁化的元素,氧化态有+2、+3 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细菌浸出法,是靠细菌胞内特有的某些物质直接 催化矿物,使其晶格破坏,其中有价金属易与酸反 应转化成可溶性硫酸盐而进入水溶液。优点是与传 统工艺相比,操作简单,无环境破坏。缺点是反应 周期长,浸出速率慢。
(5)还原浸出法,矿物中的三价钴化合物很 难直接溶于硫酸、盐酸等无还原剂的酸类。 还原剂有:亚硫酸铁、亚硫酸钠、亚硝酸 钠、过氧化氢
硫含量:学术界普遍认为,硫含量大于2%为高硫渣,作 为炼铁原料要除硫;硫含量低于0.3%为低硫渣,无需专 门脱硫处理。
磷含量:高磷渣是磷含量高于0.1%,反之则为低磷渣。
2
第二章
利用的途径
(1)用作水泥的助焙剂
硫酸渣主要化学成分为Fe3O4、Fe2O3、Al2O3、 SiO2等。可以代替天然铁矿石用于水泥的助焙剂。加 入助焙剂的主要目的是为降低水泥的煅烧温度,从而 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增强水泥的强度与耐腐蚀性能。 缺点:硫酸渣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需要政策支 持。
(2)制砖 使用硫酸渣制砖是硫酸渣利用的主流手段。许多
硫酸渣使用硫酸渣制成的建筑用砖,经检测达到国家
标准。 缺点:未能充分利用硫酸渣其中各种金属价值。
(3)生产氧化颜料
氧化铁颜料种类繁多,主要铁红、铁黄、铁黑及 透明氧化铁。它们耐酸碱、稳定性好、无毒、成本低 等优点。
(4)生产烧结矿的辅助含铁原料
近15年来,伴随着有色金属冶炼的迅猛 发展,我国的硫酸工业也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 期。截止2014底,我国的硫酸产能能达到 123Mt/a。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国硫 酸产量为88.64Mt。2004-2014年硫酸产能均 为10.74%;硫酸产量年均增长为8.27%。
据统计,目前国内生产的硫酸渣排放量约 在12亿吨,其余作为废物堆放场。
另一种还原方法,固体还原剂
先进行氧化焙烧脱出其中的硫; 然后进行还原焙烧,将钴还原成二 价,还原剂有煤粉、锰粉、硫酸钠。
前景与展望
4
第四章
前景与展望
因为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 替代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也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约95% 能源和85%原材料都依赖矿产资源。其 中二次资源的利用显得越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