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帮扶工作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街道帮扶工作总结
根据省、市、区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今年是我街道帮扶浸潭镇桃源社区的第二个年头。
现将20**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桃源社区位于浸潭镇的西部,离圩镇27公里,x368线穿过。
全社区有21个村民小组,共有946户村民,总人口4074人,有劳动力2071人。
贫困户92户301人,其中有劳动力的贫困户47户共210人,其他为低保户和五保户。
在当地政府、帮扶单位、桃源社区和贫困户的共同努力下,XX 年投入万元(其中帮扶到村万元,帮扶到户万元);累计总投入万元(其中帮扶到村万元,帮扶到户万元)。
截止XX 年底,桃源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元,47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脱贫率达100%。
二、扶贫工作措施
(一)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法”、“一村一策”。
驻村工作组和社区干部对每一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重点摸清桃源社区存在的困难、急需解决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对贫困户分类管理,重点扶持其优势项目。
(二)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使贫困户掌握更多科学
的种养技术,提高自身致富能力。
我街道分别于XX年5月12日和XX年10月14日在桃源社区举办了两期种养技术培训班,分别请了XX市种养专家和XX县科协的老师为桃源社区贫困户讲解家禽养殖和沙糖桔果树种植技术要点,共有130多人次参加培训,共发放培训资料150多份。
(三)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维修农田基础水利设施。
今年年初桃源居委属下庙江居民小组水圳因常年失修,渗水严重,如不及时维修将影响100亩水田春耕耕作。
驻村工作组了解情况后,及时向街道反映,划出8000元资金,使维修工程及时开工。
最终水圳在帮扶单位和当地政府的努力下实现“三面光”。
(四)协助当地政府,制定贫困户危房改造规划,有序推进危房改造工作,100%完成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造工作。
根据上级有关危房改造的计划和贫困户实际情况,有序推进危房改造。
XX年48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列入危房改造计划,至今年底,投入危房改造资金143万元,完成危房改造48间,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五)加强桃源社区班子组织建设,提升班子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社区村级活动阵地“五有”的建设,完善了各种制度上墙,召开社区工作会议,广开言路,避免“一言堂”,听取社区干部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强班子团结。
二是组织村和社区干部参观考察,拓宽视野。
XX年10月13
日驻村工作组带领居委2位负责人两次到祖庙街道参观学习,学习先进社区管理和发达地区农村工作经验,并参观了兴牧公司的农场,学习现代化农业产业的经营和运作。
通过参观学习,开阔了社区干部的视野,树立产业扶贫的新理念。
(六)加大劳动力就业转移力度。
在桃源社区设立《劳动力专业就业招聘信息栏》,将佛山的招工信息常年在社区公示,转变贫困户观念,想方设法为有意外出就业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渠道。
(七) 关心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密切与贫困户联系。
一是自从街道落实了“责任到人”的措施后,街道有各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先后赴桃源社区居委会探望对口帮扶的49户贫困户,并带去了约合万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给贫困户送去了真情和温暖。
二是驻村工作组制作了《扶贫工作联系卡》派发到每一户贫困户,将驻村干部手机号码、街道的扶贫工作监督电话向贫困户公布,拓宽与贫困户沟通渠道,自觉接受贫困户监督。
(八)开展扶贫助学活动。
XX年12月下旬,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向部分品学兼优的贫困户子女发放500至900不等的助学金。
三、“长短结合,以长为主”,实施产业扶贫,构建脱贫长效机制。
(一)根据贫困户种养意愿制定立竿见影的短期扶持措
施,短期内迅速提高贫困户收入。
我们对贫困户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根据每一户的种养意愿和客观条件,选定了鸡、鹅、鸭、果蔬等扶持项目,并通过举办免费培训班,提高贫困户种养技能。
统计结果51户(2户外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中有23户选择养鸡,2户选择鸡、鹅混养,4户选择养鹅,12户果农选择化肥农药,8户因外出打工等原因无种养意愿。
累计投入20多万元为贫困户购买生产资料,并向农户承诺,若农户销路有困难,我们将帮助解决。
这些短期措施对提高贫困户收入是立竿见影的,贫困户有了收入,尝到甜头,树立“我要富”的观念,更加能接受和配合扶贫工作,解决了“扶志”的问题,为“造血式”扶贫提供“志力”保证。
(二)以“造血式”扶贫为目标,解决脱贫持续性问题。
除了上述短期措施,我街道坚持走产业扶贫路子,通过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建立脱贫持续性。
桃源社区种植的经济作物以砂糖桔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砂糖桔种植户加入发展,砂糖桔面临着供求失衡的市场风险,我街道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坚持产业扶贫,一方面巩固和提升砂糖桔产业,一方面着手谋划较好发展前景的产业项目。
经与XX市兴牧公司协商,决定在桃源发展水蜜桃种植项目,据了解,这是目前广东第一家种植水蜜桃的农业项目。
XX年4月26日我街道引入的XX市兴牧公司与桃源社区签订《桃源社区水蜜桃种植示范基地合作合同书》,标志桃
源社区产业扶贫项目落成。
桃源社区水蜜桃种植示范基地是探索构建“公司+基地+农户+销售”的产业扶贫模式,建立长效扶贫开发机制,以实现产业带动脱贫。
该项目投资主体是XX市兴牧有限公司,通过租用桃源社区土地,兴建水蜜桃种植示范基地,项目计划总占地200多亩,首期45亩,约1575棵,该项目我街道投入20多万元,公司已投入50多万元。
项目投产后,预计3年挂果,5年丰产。
丰产期每棵桃树产果300斤,首期丰产后年产值约280多万元。
200亩基地全部建设完成后,可吸收贫困户50人进入基地务农。
目前1千多棵水蜜桃树苗长势良好,部分贫困户和农户已对种植水蜜桃表现出极大兴趣,表示要随基地一同种植,项目的示范作用初见成效。
水蜜桃种植项目,每年为社区集体经济带来稳定收入。
(三)成立扶贫互助社和专业合作社。
XX年7月份按照市区统一部署,分别召开了桃源社区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扶贫互助社成立大会。
我街道向“两社”投入30万元,大力帮助“两社”向正规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
⑴建立浸潭镇第一家专业合作社网站。
通过互联网向外界展示和推荐在一个没有工业污染的环境中种植的产品;通过互联网让合作社农户更好地了解外面的市场发展情况,根据市场变化决定发展项目;⑵培训合作社农户种植技术,发展绿色农业,向“标准化种植”这一
目标发展。
⑶不定期召开合作社社员座谈会。
建立交流的平台,让最好、最新的信息得到最大化传播。
通过两社的“专业帮扶、互助发展”的运作模式,让贫困社区、贫困户在产业发展、市场开发、发展资金方面得到有力的支持。
四、XX年工作设想
20**年,我街道一方面将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为村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继续坚持产业扶贫,依托成立的互助社和合作社,建立“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形式,形成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通过项目带动,改变传统扶贫模式,实施“造血式”扶贫,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扶贫成效,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增收的持续性,顺利完成省验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