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媒体行业中的应用》的文献综述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媒体行业中的应用》的文献综述摘要:BIM技术被誉为建筑行业的革命性信息化工具,目前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未来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必定是对新技术的应用。
本篇文章主要提出了BIM技术应用在建筑行业的影响,BIM技术是对工程项目建设全程的动态跟踪,亦是对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信息数据的集成与信息共享。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媒体行业;数字媒体一、引言当前,数字媒体技术在数字绘画、插图、雕塑、音乐、声音设计、动画和游戏设计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数据可视化和跨界创作等趋势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发展。
然而,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教育变革、行业影响等挑战与机遇。
数字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艺术设计的创作方式,还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
本文旨在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正文一、数字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数字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能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丰富的表达方式。
通过数字绘画、插图、雕塑、建筑设计、摄影、影像处理、音乐、声音设计、动画和游戏设计等领域的应用,艺术作品能以更丰富、更多样的形式呈现。
数字媒体技术为艺术创作带来了创新和扩展的可能性,提高了创作过程的效率性和便捷性,增强了艺术作品的互动性、体验性和传播性,使艺术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数字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一)数字绘画和插图数字绘画和插图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日益普及。
借助数字绘画软件和绘图板,艺术家们能够更加灵活地创作和编辑作品,实现更为精确的线条和色彩表达。
数字插图已在诸多出版物和广告中频繁出现,成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数字技术,插图创作效果更为丰富多样。
(二)数字雕塑和建筑设计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雕塑和建筑设计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
《直播带货的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3100字》
直播带货的影响因素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一)网络直播概述网络直播是一个新型的互联网社交方法,它将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在不同的传输平台上同步收看视频内容。
网播平台也将成为一个全新的社会媒介。
它主要包括了现场游戏、影片或电视节目。
而互联网直播视频则吸收和延伸了互联网的优点,使用视频实现互联网直播视频。
可以在互联网上发表关于产品说明的内容、有关会议、背景说明、方案评估、在线调研、对话和访谈、在线培训等。
使用直观、快速的网络,具有良好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强烈的互动以及无局限的领域特点,从而有助于有效划分受众,提高了活动网络的推广效率。
在现场直播后,可在其他时间继续与读者进行点播回放,有效地延长现场直播的时间和空间,并为现场直播内容的最大值提供完整的播放。
Hamilton(2014)则以Twitch等游戏直播网站为例,他们认为网络角色主要是为满足主播与观众的不同娱乐需要,而使用即时互动的虚拟场景。
为了流量,也为了引起更多的人关注;为了观众,他们想学习游戏,欣赏主播,通过现场直播平台和其他听众通信。
网络直播表示视频内容的生成和普及同时发生。
在网络直播的概念中,网络直播是利用双向循环过程的信息发送方法,是与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同步地生成和公开信息的方法。
Hui(2019)分析了网上直播的开发状况和特征,整理了网上直播受欢迎的理由。
本文介绍了一种有效利用抖音直播的方法,提出深度耕和内容,再现品质内容的商业价值。
为了让用户获得更好的现场直播体验,请按移动应用的利用率,加强对语音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的投资,引领着今后抖音的发展。
Joel(2018)认为,大众媒体的娱乐特性减少了人们的文化品味,为了让市民喜欢上下流的形式和内容,制作了过度消费的现场表演。
同时,消费者主义和面包娱乐也破坏了传统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
(二)直播带货直播带货,是指在线商品的显示、咨询、Q&A、购物指南,以及使用现场直播技术进行销售的新服务模式。
有线电视网络直播IP化技术方案李惠嫦
有线电视网络直播IP化技术方案李惠嫦发布时间:2021-09-18T03:20:22.92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6期作者:李惠嫦[导读] P播出平台是利用IP技术将直播信号传输到用户端的系统。
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江门新会分公司广东江门 529100摘要:IP播出平台是利用IP技术将直播信号传输到用户端的系统。
目前,贵州、吉林、安徽等多个省份的广电网络公司已开始建设IP播出平台并研发纯IP机顶盒。
IP化的直播平台协议灵活,适用性强;没有复用加扰调制等设备,平台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纯IP机顶盒终端不用配置高频头和智能卡,采购成本低;接入分配网多为无源设备,维护成本低;可以满足酒店等企业用户“更愿意接受只接入网线就可以实现电视直播、宽带和互动功能”的需求,IP直播平台和纯IP机顶盒已成为直播平台建设和终端研发的趋势。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直播;IP化;技术方案引言IP化播出以虚拟技术为基础,有利于控制物理服务器配置,从而使物理服务器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CPU应用能效得到有效提高,硬件运行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IP化播出能够构建起软件、硬件协调运行方案,降低播出现场事故率和误差率。
能够实现系统自动扩容,实现了系统即插即用功能,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和规模进行持续扩充。
计算网络在高带宽环境下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深度融合,降低延时周期,从而增强系统可靠性,还能够提供更多形式的资源计算场景。
IP化播出有利于资源的按需分配,实现资源的动态调配,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
1架构现状与IP化升级建设目标当前,广电电视平台架构中数字广播电视平台仅能提供基于HFC网络的直播服务,互动电视业务平台仅能提供基于HFC网络的点播服务,而IP视频平台主要提供基于IP网络的点播服务,同时可服务内网用户和外网用户。
全电视业务IP化,最合适的方向为通过IP化互动电视提供全终端的IP化收视功能。
全电视业务IP化后。
新媒体环境下关于网络直播研究的文献综述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方法与数据 来源有限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 研究和案例分析上,缺乏大 规模的定量研究和对比分析 。此外,研究的数据来源也 有限,主要来自一些大型的 网络直播平台。
行业规范与监管 不足
虽然网络直播行业得到了快 速发展,但行业规范和监管 还存在不足。一些直播平台 存在低俗内容、侵犯版权等 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 。
研究意义
01
深入探讨网络直播的发展现状 和趋势
02
分析网络直播面临的机遇和挑 战
03
为网络直播的规范发展提供参 考建议
02
研究综述
研究现状
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涉及各个年龄 段和群体
网络直播技术不断发展,直播形式和互动方 式不断创新
直播平台数量增加,覆盖领域广泛
网络直播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娱乐、教育、 商业等多个领域
网络直播技术的现状
目前,网络直播技术已经成为了新媒体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体育赛事、娱乐演出等领域。
网络直播技术应用场景
01
02
03
新闻报道
网络直播技术可以用于新 闻报道中的实时视频传输 ,让观像在现场一样观看比赛, 同时还可以进行实时互动 和交流。
娱乐演出
网络直播技术可以让观众 在线观看演出,同时还可 以与演员进行互动和交流 。
04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直播的 发展趋势与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直播的发展趋势
1 2 3
直播内容多样化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直播的内容 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包括娱乐、教育、新闻、 体育等多个领域。
直播互动性增强
通过弹幕、点赞、送礼物等方式,观众与主播 的互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使得直播更加有 趣和吸引人。
清远有线数字电视业务支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12934#55文献标识码.55文章编号#""6 76"!!#!"##$"$ 7"!1$ 7"$
%开发与应用%
清远有线数字电视 业务支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戴康宁翁宏全
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清远分公司广东 清远 8##8#9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 的建设目标是在一个 平台上实现多种业务的管理和计费* 要将所有业务整 合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进行管理&首先必须理清各个
作者简介戴康宁#19" 75 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数字电视平台互动电视平台建设维护工作翁宏全#141 75 男工程 师主要从事电视信号传输机房设备应用维护工作
清远广电现有模拟(数字(宽带(互动电视 2 大系 统&需要把 2 个不同的独立系统的业务和授权统一在 同一 .<== 平台* 总体设计方案'分析原有 2 个系统 的数据结构&将所有库表分为 $ 类&一类是程序实施割 接的&如客户数据(地址资源(订购关系等库表&一类是 可以直接通过在新系统中配置的&如产品(操作员代 码(用户群代码等&一类是不需要割接的&主要包括旧 系统的一些日志记录&如客户历史缴费记录(历史业务 记录(历史工单记录等&这部分数据如有需要可以在旧 系统中查看&新系统上线后&原有系统与新系统并行运 行一段时间后原系统终止运行&但旧系统只提供查询& 不能在其上办理业务* 本方案设计还包括异常恢复考 虑&即系统割接上线不成功的回退方案*
DVB-H移动数字电视综述
移动数字 电视标准
与 大多数 新技术 一样 ,当前世 界
节 目内容 。目前 , 电视 正在迎 来它的另
一
个全新 的发展阶段 : 移动数字 电视 。 移动数字 电视 ( T )将有史 以来 DV
是本 文探 讨 的重点,其采用独 立的无 上 存 在 几 种 不 同 的移 动 数 字 电视标 线 电广播 网络来传 输广播 电视 内容 。 准 。这些 标准包括 由行业协 会组织 开
ev e, c - MB MB业务如今 上述 三种传播 方式的完美整合 不 sri )称作 TD 。D 并正在欧洲及 仅 能够实现最佳 的用户体验 ,而且还 在韩 国已投入商业部署 , D B 能为蜂窝运营 商带来创收机遇 。运 营 亚洲 其它地区 (A 网络 大多是现成 进 商可 以面 向广大用 户提供广播 电视节 的) 行试运行 。
开 始使 用 20 年 下半 年欧 洲 06
意 大利 ( I 20 年6 T M) 6 月 0 20 年 第四 季度 美国 。 06
免 费 于 20 年 4 月 S D e 预 订 20 年 5 20 年 晚些 时候 06 —M 05 06 可使用 月:TO — MB 免 费 20 年 05
1 月 0
诺 基亚 三 星 L 西 门子 N C P G E MC
代无线移动 电话需求 的主要 推动 因 素,因为消费者希望 将通信和 娱乐全
部整合 在同一 个设备中。 在移动 D V价值链的各个层面 , T 电信运 营商、 手机供 应商 、 基础设施所 有者 、 内容提供商 、 广播公司及半导体 供应 商 都 在 不遗 余 力 地 持 续加 大 投 入, 而且这也是合情合理 的。 根据分析
霪蘩
欧堋 美国 中国 台湾 国大陆 布 ) 新加 坡
IPTV播控平台综述
统计分析:存储终端用户的运营数据,如订购记录、观看记录、浏览记录、开机记录等。 提供基础的统计分析功能,并可扩展定制满足各种统计分析需求。
DRM:提供试点地区内容源的加密和密钥管理。并与认证鉴权计费服务器配合完成密钥授 权功能,需要在终端设备集成DRM客户端。
14
IPTV集成播控省分平台功能
EPG服务系统:EPG服务系统直接为终端用户提供EPG浏览、交互服务。支持分布式部 署,可平滑扩展支持大规模用户,支持高可靠性部署。 认证鉴权计费服务:认证鉴权计费服务提供终端用户的认证和业务鉴权功能,并接收处理 来自EPG侧的用户订购请求,可生成订购话单。支持分布式部署,可平滑扩展支持大规 模用户,支持高可靠性部署。 用户管理:进行终端用户的开户、销户、产品套餐转换、产品订购、产品退订、产品状态 变更等管理。提供操作界面对用户进行维护性管理,提供实时接口方式与电信 BOSS/CRM系统对接。 推荐系统:根据系统配置的影片关联关系,向EPG送推介影片 详单转换输出:负责收集、转换、输出系统的各种运营数据,如用户订购记录、观看记录、 浏览记录、开机记录等。输出的数据可供BOSS系统用作计费依据或供统计系统进行统计 分析。 网管系统(NMS):为试点地区集成播控分平台的所有网元的提供配置管理、告警管理、 性能统计等网管功能
央视 中影
…
全国性内容 平台
YNTV
IPTV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
中央平台 开放的系统平台架构,方便的接入全国 性的内容和增值业务应用。 地方平台
北京本地 IPTV传输
北京 IPTV 集成播 …… 控分平台
…
试点地区 IPTV 集 成播控分平台
省级平台直接管理用户,实现本地化运营。 本地内 方便不同地域内容的引入,增加了IP电视 容平台 的产品特色,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体 现中国地域文化特色。
IPTV技术综述
实 时 节 目主要包 括 : 星节 目、 卫 闭路 电视 节 目以
计算机 ( C 作 为主要终端 , P) 通过互联 网协议 (P I) 来提供包括电视节 目在 内的多种数字媒体服务及 其增值业务的技术 。宽带接入用户可 以有两种 方 式享受 Ir 服务 : P Ⅳ 计算机或者 网络机顶盒 + 普通
( 兰州 军区政治部文 化工作站 , 甘肃 兰州 7 00 ) 3 0 0 摘 要: 随着 网络 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 , 多媒体信息在 网上 的传输 越来越 重要 , 1, 术 以其互 动性和按需 观看 I 、技 P
的特性在宣传 、 育 、 教 娱乐等 工作 的开展方 面都深受部 队官兵 的喜 爱。主要 描述 了 I l 系统 及主要 的 IT P P V技术 。
第2 7卷
第 l 期 8
甘肃 科技
G nu S in e a d T c n lg a s ce c n e h oo y
, . 7 Ⅳ0 1 0 2 f .8
Se 2 1 p. 01
2 1 年 9月 01
IT P V技 术 综 述
芦 亚平 , 霞 , 李 王 宁
5 实时网络传输技术 , ) 完善的网络 I P点播与网 络I P广播功能 ;
6 灵活智能的内容分发与调度 , ) 网络带宽利用
播业务分开传送 , 以提高传输效率和保证服务质量。 可以建立专门的组播业务传送网络 , 这种专用的网
络 可 以是物理 上 的 , 可 以是 逻辑 上 的 , 者是新 建 也 前
图 1 IT P V系统组成
2 统一集中的系统管理平 台, ) 真正实现各应用
系统之间的无缝结合 ; 3 支持多种软硬件平台、 ) 多种流媒体格式和多 种终 端 的接 收、 播放 , 如 , e ie M E 微 软 例 Ra t 、 P 、 l m
IPTV业务综述
营商带来更多的收益。
在拥有固定用户群后,广泛开展增值业务,用业务抓住当前客户,吸引潜在客户,提高ARPU,实现利润最大化,成为近期运营商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整个宽带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RollingStream系统的推出,给运营商广泛的业务空间拓展提供了保证,其全分布式体系架构以及单/多播、TCP/UDP、高效编解码技术的成熟运用,极大降低了对宽带网络的流量冲击,通过片源的实时SWITCH,提高片源的利用率以及发布效率,使用户能以最快的速度,从最接近用户的POP点获取所需的内容信息,提高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RollingStream系统是UT斯达康自主开发的基于宽带IP网络的视频、多媒体流业务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该平台能够在宽带网络上为用户提供视频点播、电视点播、实时电视,时移电视,按次付费收看、远程教育、网络游戏、可视电话和会议电视等新的增值业务。
运营商可以在RollingStream平台基础上,提供交互式信息服务,让老百姓通过互动电视、宽带网络,获取日常生活各种即时需要。
同时,可以提供广泛的广告业务,提高企业与用户之间直观、生动的信息交流,用最节约的广告经费,产生最大的广告收益。
RollingStream系统已经在日本SBB提供百万级规模网络,在中国国内的哈尔滨、泉州、上海、浙江等众多地方也开展了超过数十万用户级别的商用网络,具备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可靠的可实施步骤。
1项目背景IPTV业务作为融合大趋势下的产物,不仅能够满足江苏电信业务创新的需求,而且可以为江苏电信转变经营思路,实现战略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切入点,最终促进江苏电信综合业务提供能力的提升。
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为提高江苏电信宽带IP网络价值和业务竞争力,积极、稳妥地推进IPTV业务的发展,江苏电信进行本次IPTV系统的扩容建设。
2项目建设目标及规模IPTV系统建设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大容量、高性能、易维护、有QoS保证的电信级IPTV系统,具体目标有:(1)卖方根据江苏公司实际建设的系统容量要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OVT有线电视互动平台解决方案
东方广视数字电视互动平台方案介绍北京东方广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二OO八年七月目录1.概述 (4)2.方案特点 (4)3.BROADCABLE™双向传输解决方案 (6)3.1.关于BROADCABLE™双向传输技术 (6)3.2.网络适应性 (7)3.3.与其他接入技术对比 (9)3.4.BROADCABLE™技术 (10)3.5.工程可行性 (10)3.6.应用成本 (11)4.ULTRAMEDIAES™互动业务平台解决方案 (12)4.1.系统架构 (12)4.1.1.系统接口 (12)4.2.软件体系架构 (14)4.3.互动系统原理 (17)4.3.1.机顶盒与前端的双向通信原理 (17)4.3.2.系统寻址与网络区域划分机制 (18)4.3.3.互动点播基本流程 (19)4.3.4.时移电视基本原理 (20)4.4.系统可靠性 (21)4.4.1.主备、集群方式 (22)4.4.2.系统监控 (23)4.4.3.数据库访问 (23)4.5.系统扩展性 (24)4.5.1.网络设备的扩展 (24)4.5.2.前端互动软硬件的扩展 (24)4.6.开放的应用接入接口 (27)5.互动机顶盒与互动中间件 (27)5.1.互动中间件软件结构 (27)5.2.互动中间件的特点 (29)5.3.互动中间件的集成与服务 (29)6.有线电视互动业务 (30)6.1.视频点播(VOD)业务 (30)6.2.时移电视(TIME-SHIFT-TELEVISION)业务 (30)6.3.精彩回顾 (31)6.4.卡拉OK业务 (31)6.5.互动广告业务 (32)6.6.互动广告业务 (32)6.7.彩票业务 (32)6.8.在线投票业务 (33)6.9.互动信息浏览 (33)6.10.电视购物 (33)附录1 BROADCABLE TM产品系列 (34)附录2 ULTRAMEDIAES TM产品系列 (36)1.概述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的改变,广播电视体系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模拟”向“数字”转换。
多屏互动专利技术综述
多屏互动专利技术综述作者:汤茂飞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4期一、引言多屏互动是指基于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协议、闪联协议,通过WIFI 网络连接,在手机、PDA、TV 等不同多媒体终端之间进行多媒体内容(音频、视频、图片)的传输、解析、展示、控制等一系列操作,是一种时下悄然兴起的技术。
多屏互动的出现,很好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过去需要在不同屏幕上分别搜索和获取的内容,现在可通过多屏互动技术方便地从一台设备分享到另一台设备,从一个屏幕分享到另一个屏幕。
本文从专利文献的视角对多屏互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与多屏互动技术相关专利的申请区域,国内外的发展情况,重要申请人的分布。
另外,本文通过列举利用技术综述辅助审查的实际案例,帮助审查员在审查实践中利用技术综述定位并找出最相关的现有技术。
二、专利现状分析笔者在选择专利文献的同时在CNABS 库中以关键词:多屏互动、三屏互动、多终端、节目共享进行检索,并对分类号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分类号为H04N21/436、H04N21/435,通过对检索的156 篇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专利历年的申请量以及主要申请人作了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多屏互动技术在2009 年开始兴起,申请量逐年大幅递增,而且国内的“康佳“、“长虹”、“TCL”、“创维”、“海信”、“海尔”等智能电视产商以及“中兴”、“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占据了多屏互动专利申请量的大半壁江山。
三、技术分析及其发展概况多屏互动主要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1)终端之间通过网络直接进行通信互动:通过建立电视机与其他智能终端的连接,通过机顶盒实现电视机播放的节目可以以无线通讯的方式发送至移动终端,即,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收看电视节目;另一方面,在移动终端上收看的电视节目为了在电视机上放大显示或共享,亦可以发送至智能电视用以显示播放。
(2)通过中间服务器实现终端之间的互动:通过设置中间服务器作为终端之间通信和互动的中介,将请求和内容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便在终端之间顺利地传输。
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详细讨论了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包括信号传输、内容分发、互动服务等方面。
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广播电视行业实现了信号的高质量传输和广泛覆盖,提供了更多的内容选择和个性化服务,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最后,本文总结了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技术,广播电视工程,信号传输,内容分发,互动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和深化。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逐渐融入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受限于地理位置和传输介质,而网络传输技术的引入打破了这些限制。
通过IP传输技术,广播电视内容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通过互联网传输到用户终端,实现了高清、超高清等高质量的观看体验。
同时,网络传输技术也提高了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观看广播电视内容。
流媒体技术的兴起和点播、直播服务的普及,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观看的内容,实现了个性化的观看体验。
同时,社交媒体和互动平台的整合也为用户提供了参与和互动的机会,使观看广播电视成为一种社交和参与的体验。
一、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网络技术的定义和分类网络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相互连接,通过数据传输和通信协议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技术。
网络技术可以根据其覆盖范围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等。
1.2 网络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网络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首先,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广泛的信息传输和共享,使得数据和资源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和设备之间进行快速的交流和访问。
牡丹江数字电视综合互动平台搭建及双向网建设
1对当前全国数字电视 三网融合发展 的思考 目前全 国的有线 电视服务提供商都在 向用户 提供 三网融合( 视 频、 数据 、 音 ) 语 业务。只有对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体验和可靠 的服务 是 留住用户 的最好办法 。设计一个能提供三 网融合服 务的网络 , 除 了需要对现有 网络 的性能和实际条件进行评估外 , 还需要对部署三
网融合业务 所需 的准备条件进行评估 。一是从前 端平 台信 号质量 、 标 准性 、 兼容性等方面考虑 ; 二是从双 向传输 网络 的经 济性 、 可靠性 等方 面考虑 , 只有这样运营商才能够成功的部署和维护三 网融合业 务。 牡丹江数字 电视三 网融合综合互 动平 台及 双向网的建设 主要从
以 上 两 方 面 考虑 。
2三网融合下的牡丹江 综合互动 电视平 台及业务规划 二 ‰ 鬯 21 . 三网融合下的综合互 动电视平 台规划 211 .. 先进的平 台架构 : 具有统一的业务管理 平台 、 开放的业务 图 1系 统 整体 架构 图 开发接 口、 统一的业务接入门户 、 通用 的标准 的协议 、 新业务 的低成 本 开发 , 要求遵循基于 I P协议 的格式。21 .. 2丰富 的业务支撑 : 支持 视频服务器 。 . d 视频服务器 ( ie evr : V doS re)视频 的存储备份及分发 , . S: B 多业 务运营 , 即可支持 视频类业务如 电视广播 、 视频点播 等基础业 在系统容量扩展时可能会分层部署。e O S认证 计费信息的统一 务, 又可 支持家庭娱乐 、 资讯 服务 、 远程医疗等增值业 务 , 还可 以支 收集 、 处理 。fq Pn 1: . 户( 0 a)交互 电视平台的门户 即人机界面是平台 j ' 持 时移 电视 、 视频通讯 、 语音 、 数据等未来 三网融合类业务 。21 灵 的重要组成部分 , .. 3 它提供统一的用户访问界面 。门户中整合各种现 活的、 低成本的部署 : 易部署 , 密度高 , 低能耗设计 , 降低运营生命周 有业务和资源以及各种应 用提供商提供 的增值服务 , 系统 中提供 将 期成本 。高扩展性 、 插板式架构 , 随着业务增长增加相应板 卡 , 以保 的所有服务向用户展现 , 用户只需在门户中进 行选 择即可到达感 兴 护在原有 投资基础上实现系统平滑 升级 。21 .. 4标准化 的结构与技 趣的服务 。g . 应用 服务器 ( p l ao )提供各种增值 服务 , A pi tn : ci 如互 联 电 电视 银 行 、 电视 游 戏 、 视 彩 票 、 上 营 业 厅 等 电 网 术 : 台在设计时需充 分参照 国际标 准 、 平 国家标准 以及相 关的行业 网 电 视 、 视 网站 、 标准、 企业标准。 在体 系结构 、 目源格式 、 节 流媒体传输 、 存储技术等 等 。hI A 负责将视频服务器推送 的 I . Q M: P P视频 流调制 到 H C的 F 方 面采 用标 准化设计 。21 .5高安全性 、 . 高可靠性 : 动电视业务系 相应频点 , 过同轴方式发送 到机顶 盒接收 , 互 通 在业务量足够大 的情 统平 台的安全保 障包括 : 用户控制 、 终端控制 、 源控制 、 信 业务控 制。 况下将被 I P网络直连方式取代 。. i 机顶盒 (T : S B)用户接收数字电视 同时互 动电视业务系统平 台通过各个层面的系统冗余 , 保证系统 的 的终端 , 同轴线接收数字广播信 号 , I P通道( 以是 广电宽带 网、 可 电 安全 可靠 。21 .. 6可管可控 、 可维护性和可运 营性 : 业务 系统平 台配 信宽带网 , 也可 以是 E C 收发 回传信息 、 O) 互联 电视视频和各种双向 合 网管 系统 和 B S O S系统 , 使业 务可 维护 、 可运 营的 同时做 到业务 内容 。 4三 网融 合 下 的 牡 丹江 双 向 网建 设 规 划 和 内容 的可管可 控。网管系统需具 有 网络管理 、 设备 管理 、 中配 集 置 、 向业 务管理 、 中监控 、 面 集 终端管 理等功能 , 与第 三方 网管能够 如何利 用新技术 构建符合 “ 三网融合 ”要求 的多业 务运 营网 很好地兼容 , 分工协作 , 是前端平台 的统一运维中心。 络, 是我们 向“ 网融合 ” 三 时代迈进 的首要一步 , 同时也是至关重 要 22牡丹江综合互 动电视平 台业务规划 . 的一步 , 这需要我 们对未来业务 的需求 有准确的预测 , 对技术 的发 互动 电视平 台系统 能够实现标清 、 高清等 数字 电视业 务 ; 实现 展有准确的把握 ,同时还要考虑尽可能地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 所 多种 视频点播 业务 ; 现时移 、 P R等多种 业务应 用 ; 实 NV 实现文本 、 有这些因素都要体现现在 网络规划 、 设计 之中。结 合牡丹江 实际情 双向网建设规划下行通道利用现有 HF C网络通过 IQ M实 现 PA 游戏 、 广告 、 证券等交互业务 ; 实现简单的 C /P的接入 。系统还能 况 , PS 支持在 线支付 、 应用下 载 、 自助 服务 、 电视博客等业务 , 后续 扩展各 数据下传 , 上行采用 E O + A P N L N或 E O + O P N E C方案 。 4. 域 l 设 1城 碉建 种 C /P的接人 , PS 支持视频 通讯业务 , 实现 三 网融合 及全业务 的支 持。 411 . 城域机房部署规 划 : . 城域机房划 分为三类 : 核心机房 、 聚 汇 机 房 、 人 机 房 。41 接 .2城 域 网分 层 结 构 :. 域 核 心 层 , . a 城 城域 核 心层 3牡 丹 江 综 合 互 动 电视 业 务 平 台建 设 牡丹 江综合互动 电视 平台系统总体技 术原则 为支持 “ 个 中 是城域网的骨干核心 , 一 其主要作 用是完成大颗粒业务在整个城域 网 心, 多个边缘 ” 即支持分级分 布式部署模式 。平 台系统架构应实现 高层的交换 、 , 传输 , 以及与省骨干传输 网的对接 。b城域 汇聚层 : . 城 灵活的 、 可伸缩 的三级部署 。支持 总前端 的集 中式部 署 , 支持 “ 中心 域汇聚层是城域网的中间层 , 主要作用是完成接 入层业务流量 向 其 +分 中心 ” 中心 +节点” 或“ 的二级分布式部署 , 支持“ 中心 +分 中心 上 的 汇 聚 以 及 核 心层 业 务 流 量 向下 的分 发 , 以及 同层 业 务 的交 换 。 c. +节点 ” 的三级 分布式部署 , 支持这几种方式的混合 部署模式 。 城域 接入层 : 城域接 入层 由全 城划分 的所 有接入域 构成 , 其主要 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系统结构 :在中心节点建设系统 中心平 台, 作用是 完成最终用户 的接入和汇聚 。 作为整个系统和业务的起点 。平台包括 后台管理系统 、 目内容采 节 42双 向接入 网建设 . 集、 视频 服务器 、O S 务管理 系统 、 务 P a l应用服务器 ( BS业 业 o a、 互联 421 . 基本 原则 :. . a线路改 动最少原则 , 一个优 秀 的双 向 网改造 网 电视 、 电视 网站 / 彩票 / 银行 )I A 、 Q M等 。 P 方案必然是 一个对现有 网络改动最小的方案 ,只有做到这一点 , 才 互动平 台位 于总前端 , 是整个 系统的运营 中枢 , 台管理 系统 能最大程度的保护现有投资 , 现出广电双向网改造 的特色 b节 后 体 . O e S em: pn t a 包括 S M和 B S两部分 。其主要功能模块有 : r R M 约骨干光纤资 源原则 , 在进行双 向网改造 中 , 应尽量 采用分前端 和 a R 完成对 I Q M 资源的统一调度 和管理 。b M : . M: S P A . S 负责 小区机房分别接人 的方式 , B 以实现节约骨干光缆 资源的 目的 。c . 方 会话的建立和管理 、 视频服务器 的访问 、 和计 费系统 的授权接 口。c 便施工与维 护的原则 ,广 电双 向网改造要避免重新建立一张网 , . 要 节 目采集 : 责将 实时视频信 号采集 、 负 编码 、 压缩 、 转码并分类输 人 在一张网上 实现多重业务 ,同时要求原来有 线电 ( 下转 3 8页)
江苏省市县互动电视业务平台接入系统方案
( J i n h u R a d i o a n d T V S t a t i o n , J i n h u 2 1 1 6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t e r a c t i v e T V i s t h e f u t w r e t r e n d t e l e v i s i o n b u s i n e s s d e v e l o p me n t . T h e p a p e r wi l l t a k e J B C N i n t e r a c —
p l a t f o r m, c o v e r e d b y t h e e d g e I P Q A M s y s t e m c o n s t i t u t e s a c o m p l e t e i n t e r a c t i v e t e l e v i s i o n s y s t e m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On t h e Ci t i e s a n d Co u n t i e s i n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I n t e r a c t i v e
Te l e v i s i o n Pr o g r a m S e r v i c e Pl a t f o r m Ac c e s s s y s t e m
三 网融合 背景下探 析 物联 网的应 用研 究 [ 2 ] 刘 湘.
云计 算是 网络发 展 的 必 然 结果 , 而 三 网 融合 也 是 势在 必行 。云计 算与 三 网融合 的结 合能 够推 动 中 国经 济 的快 速 发展 , 提 高 国 民收 入 。那 么 云计 算就 是一 个
数字媒体技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数字媒体技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门涵盖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学科,其广泛应用于数字内容的创作、处理、传输和展示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技术在娱乐、教育、广告、医疗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对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的数字媒体技术主要集中在电影和电视领域,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数字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数字媒体技术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社交网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数字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与算法1. 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是数字媒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压缩、增强和恢复等方面。
其中,图像压缩算法在数字图像传输和存储中起着关键作用,常用的压缩算法有JPEG和PNG等。
2. 音频处理技术音频处理技术主要涉及音频编码、音频增强和音频合成等方面。
在音频编码方面,常用的算法有MP3和AAC等,它们能够将音频信号压缩存储并保证一定的音质。
3. 视频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是数字媒体技术中最复杂的领域之一,主要包括视频编码、视频切割和视频特效等方面。
著名的视频编码算法包括H.264和HEVC等,它们在视频压缩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和优秀的视觉效果。
三、数字媒体技术在娱乐和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在娱乐和文化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为游戏和电影等领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增强现实技术让用户能够与虚拟和现实世界进行互动。
此外,数字媒体技术还促进了数字音乐、数字电影和数字艺术的发展,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表达和创作方式。
四、数字媒体技术在教育和科研领域中的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在教育和科研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和教育游戏,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知识,并获得更加丰富和深入的学习体验。
基于P2P的IPTV技术应用综述
多媒体技术,宽带网络技术和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 催生了IPrv服务的广泛应用旧1。与模拟电视/数字电视相比, IPlV可以为用户提供基于内容的互动业务,让用户在节目的选 择和时间的控制上有更多的自主权。传统上通过Intemet提供 电视广播服务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架构。然而随着观看 节目的用户数目的增加,服务器端的带宽往往成为限制系统服 务能力的“瓶颈”。P2P技术在文件分享和网络电话VolP(Voice
IPIV系统可提供直播和点播两种服务模式。由于前
者的实现相对简单,首先得到‘r快速发展。受到CoolStreaming 成功的鼓舞,P2P流媒体直播技术和业务发展迅速。仅以中国 为例,就出现了多款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直播软件,如 PPLive、PPStream、TVAnts等。以用户最多的PPLive为例,它采 用的是Synacast系统,其核心是一套完整的网上视频传输和运 营支持业务平台。目前的P2P流媒体直播可以给用户提供稳 定、清晰的电视节目,一般不会出现播放停顿的I'口j题;具有内网 穿越功能,保证了内网用户的使用;使用高出【J带宽的服务器支 持百万级的用户同时在线;具有认证、计费平台。 同直播领域相比,在流媒体点播领域P2P技术的发展速度 相对缓慢。点播业务对交互性的需求很高,使得实现过程较为 复杂。2000年美国普渡大学实现的GnuStream系统是在Gnute- lla网络基础之上的第一个P2P准点播系统,该系统也使用了网 状多播的策略。此后,P2P点播技术在适用于点播的应用层传 输协议技术、底层编码技术以及数字版权技术等方面都有重要 进展。其中值得一提的有2002年提出的P2Cast协议和2003年 提出的CollectCast协议(用于PROMISE系统)。目前实用的 P2P点播系统已经进入了商业应用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开放性的重要性 2、数字互动电视系统框架结构分析 3、传输信道的选择 4、信源编码标准选择 5、平台规模分析及规划设计 6、互动式机顶盒及客户端方式分析 7、SMS客户管理及计费系统 8、与CA条件接收系统的集成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二、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开放性的重要性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 综述
2020/11/21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一、前言
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遭遇到来自资本市场、 市场环境、业务运营等方面的困境,还没有找 到一种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的、可盈利的商 业模式。哪种业务模式是广电“后平移”时代 的赢利业务呢?答案是:互动应用是“整体平 移”后的唯一盈利途径。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互动电视业务是利用宽带网络和广电HFC网络,以家用电视机+机 顶盒作为主要收视终端,通过互联网络协议来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 内的多种互动式数字媒体服务。它能够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数字媒体 服务、选择节目的自由、与运营商的实质性互动以及丰富的应用内 容。除视频类业务外,在互动平台上能够集成多种互动类视频和数 据有机结合的应用(如时移电视(TimeShift),网络录像机 (nPVR)、卡拉OK、虚拟电视、电视邮箱、教育类、游戏类、个 人信息等)。对广电网络来说,这意味这巨大的市场机会。通过向用 户提供互动电视业务,除了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之外,还能够带 动数字电视平移和宽带接入业务的发展。
(2)码流格式和速率选择 MPEG-2 MP@ML的传输码流是目前数字电视普遍采用的节目格式, 常用的节目速率一般选择为3.75Mbps(使用CBR)。随着高清电视 节目的出现,点播节目的码流速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3)基本模块输出带宽 目前世界主流视频服务器都采用GE或者多口DVB-ASI(例如2x4口)的 输出。通常情况下,一个基本输出模块的能力为: GE: ≈ 900Mbps 2x4Port-DVB-ASI ≈ 1200Mbps 因此,高性价比的并发流数目选择可以根据基本输出模块的能力向 上堆叠增长。例如:当采用GE为视频流输出模式、3.75Mbps单码流 速率时,一个模块的最低并发流能力为240个。
•
交互服务架构ISA(Interactive Services Architecture)是美国
有线运营商时代华纳从1997年为以VOD为代表交互式服务提出的网
络框架结构。
•
通过几年多业务平台的试运营,时代华纳意识软件是网络和后台
管理灵活性的关键。所以通过定义一系列开放的软件接口标准,使多
个软硬件的供应商可以基于统一的接口标准开发产品,大大减小了业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2.4 VOD架构的选择---采用开放架构的优势
开放性的具体要求:符合国际、国内和行业内有关标准:整个系统符 合ISA架构,采用支持HTTP、RTSP和DSM-CC控制协议。提供标准 开放的协议接口。
良好的互操作性:使关键部件松耦合,从而满足系统中不同设备供应 商之间的设备互动,不被任何设备供应商所制约,不被任何系统供应 商所忽悠。
户。
为什么不采用MPEG-4格式?
节目编码质量不如MPEG-2; 节目资源匮乏; 终端设备价格高昂(比MPEG-2机顶盒高很多); 专利费用高昂,运营成本高,欧美各国采用较少。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六、平台规模分析及规划设计
6.1视频服务器总并发流输出能力需求分析 (1)点播率分析及并发码流规划 视频服务器的总并发流输出能力直接和整个互动数字电视系统服务的 规模有关。一般情况下,可根据互动点播的总用户数10%的来测算用 户并发点播率的,系统在运行初期还有可能会超过10%,如系统规模 定为支持2万户互动点播用户,则须建设2000个并发码流的系统。
负责业务提供所需的资源管理及分配。
•
ISA架构给系统中每个模块的扩展和升级留有空间,如计费系统
可以由现在的单向业务收费为主逐步升级为支持交互业务和实时计费
的系统,而无需改变其在ISA框架下与其他模块的接口。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三、互动数字电视系统框架结构分析
互动数字电视系统的组成 视频服务器系统、 VOD业务管理系统、 前端数字电视调制和网络传输系统 互动信息回传系统、 节目内容采集编辑系统、 客户管理/计费系统SMS、 EPG信息处理系统、 条件接收系统、 互动式机顶盒系统组成。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HFC-VOD下行信号流程:
VOD-server响应点播请求,将单节目传输流(SPTS)封装成 UDP包经IP骨干网络传输至IP-QAM,IP-QAM完成解封装并将多 个SPTS流复用成多节目传输流(MPTS),MPTS流经IP-QAM调制 输出RF信号经HFC传输到STB。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硬件组成
系统关键:下行码流传输方案、视频服务器/存储体方案(经 济、安全、扩容、可靠性)、频点规划、IPQAM扩容/管理、核 心交换网络设备选型等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四、传输信道的选择
4.1 系统包含两个传输通道:广播通道和数据 通道
4.1.1 广播通道 用于音/视频节目传输,保证节目量计算存储容量及存储安全冗余需求分析
(1)基本存储容量计算 目前视频服务器的存储能力都是以TB为基本单位的。以3.75Mbps的
码流为例,一个TB的容量存储节目的计算如下: 一个小时的3.75Mbps的码流存储为:
3600秒×3.75Mbps/8 =1.6875GB 一个TB的存储能够容纳(不考虑其它开销):
IP解决方案----IPTV; Cable解决方案----HFC VOD 。
IP解决方案
Cable解决方案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HFC VOD与IPTV的比较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HFC VOD的优点
1. 点播码流采用3.75M的MPEG-2TS流,图象质量远高于MPEG-4的 传统以太网IP点播。
图 VOD系统CMTS双向回传通道示意图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五、信源编码标准选择
为什么采用MPEG-2格式?
国家标准,技术成熟,风险小; 节目资源丰富,业务易开展; 设备技术成熟,系统价格低廉; IP-QAM的大量采用,解决了网络带宽瓶颈问题。 使用现有的准双向数字电视机顶盒,发展用户的门槛较低,便于大规模发展用
2.1 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的开放性是广电网络互动业务的基础
除VOD视频点播业务外,在互动平台上还能够集成多种 互动类视频和数据有机结合的应用,未来预知的业务如:
时移电视(TimeShift) 网络录像(nPVR) 卡拉OK 虚拟电视 电视邮箱 教育类 游戏类 支付系统等。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硬件发展与软件发展互不约束; 新业务的开发不受系统平台的制约; 系统各模块之间接口开放、符合相关标准 。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2.2 VOD系统架构选择---Cable VOD技术发展历程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2.3 平台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 音视频支持侧; 流媒体传输侧; 运营支持系统侧; 网络管理系统侧; 机顶盒终端侧。
2. 前端可利用原DVB平台的MPEG-2信源,无需进行MPEG-2至 MPEG-4的转码。
3. 相比全城全网进行IP网络升级,更换支持IP组播的交换机, IPQAM方式只需在需要开通业务的分前端架设设备,前期投入小, 随着业务的增加,扩容相当方便,只需在分前端增加IPQAM设备。
4. STB为符合DVB标准的通用产品,无需采用目前价格较高的双模 STB。
务推出的时间。ISA的成功应用更进一步证实了开放接口和TCP/IP服
务器/用户端技术的强大产业化力量。
•
ISA架构中定义的主要模块是业务管理系统BMS和会话及资源管
理系统SRM。BMS在不同的软硬件产品间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开放的
连接。它在交互应用、内容管理、VOD信息和计费系统、系统资源管
理SRM之间建立联系,保证了供应商的中立性和接口的开放性。SRM
5. 点播时为每个用户开通3.75M的单独通道,相比以太网“尽力而为” 的点播机制,QoS有保证。
6. HFC专网点播,网络安全性能高。 与IP数据网络相比,HFC对于大量下行传输具有先天的优势(特
别是IPQAM产品逐渐成熟),所以说,Cable解决方案----HFC VOD,是广电网络在HFC网络实现互动电视下行媒体流传输的最 佳方案。
利润回报。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在项目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系统建设方案设计中,确定系 统的开放性体系结构、业务网络传输方式、信源编码方式、 并发流和存储方案、以及互动机顶盒、客户端方式的优选 对整个项目的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分几个方面对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进行简要的介绍。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综述
广电网络发展互动电视业务的优势:
互动电视是一项极具市场前景的增值应用。广电网络在 发展互动电视业务上具有先天优势,首先广电网络拥有大 量的潜在消费群体——电视用户;其次,广电网络一般都 建有有线电视网络和宽带IP网络,能够通过发挥HFC和IP 网络的特点,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最完善的视频服务; 广电网络还具有丰富的节目资源且没有政策上的束缚。总 之,发展互动电视能够充分利用广电网络现有网络资源, 以增值运营带动宽带接入,将可以为广电网络带来丰厚的
1000GB/1.6875GB=593小时 当考虑快进、快退等索引播放需求,考虑节目数据存储的冗余备份的
二、数字互动电视业务平台开放性的重要性
在建设VOD业务系统时,往往会把自己的思路绑定在具体的业务上面, 其实广电网络现在最缺的就是一个开放的增值业务互动平台,一旦有 了这么一个平台,想开发什么样的增值业务都可以,每个业务的开发 和推出不需要改动平台原有的任何部分,只需要在前端增加调度新的 业务即可。 反之,如果把宝押在一个一个的单独业务上面,今天全力开发A业务, 明天全力提供B业务,为了一个业务要做一系列的工作,成功不成功 还另说,这种做法很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