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系统安全分析与评.pptx
合集下载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风险评估:评估安全威胁和漏洞对系统的影响程度
03
风险控制:制定和实施安全控制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04
风险监测:持续监测系统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系统安全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01
02
03
安全性:系统抵御 攻击的能力
04
可靠性:系统在正常 运行状态下的稳定性
兼容性:系统与其他 系统的协同工作能力
05
06
易用性:系统对用 户的友好程度
扩展性:系统适应未 来发展的能力
成本效益:系统投入 与产出的比例
评价方法
风险评估:分析系统面临的风 01 险,评估其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安全审计:检查系统是否符合 02 安全标准和规范
渗透测试:模拟攻击者的行为, 03 测试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安全度量:量化系统安全水平, 04 为改进提供依据
误等
安全需求分析
确定系统安全目标:明确系统需要保 0 1 护的资产和信息
分析安全威胁:识别可能对系统造成 0 2 威胁的来源和途径
评估安全风险:评估威胁对系统造成 0 3 的影响和可能性
制定安全措施:根据安全需求和风险评 0 4 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策略
安全风险评估
01
风险识别:识别系统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漏洞
评价结果分析
01
安全等级:根据评价结果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
02
风险分析:分析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其影响程度
03
防护措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04
改进建议:针对系统安全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提高系统安全性
系统安全改进
安全漏洞修复
化工安全工程(9)_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PPT文档共48页

谢谢!
48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化工安全工程(9)_系统安全分析与评 价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PPT课件

4
3.系统综合 系统综合是在系统分析与安全评价的基础上, 采取综合的控制和消除危险的措施,内容包 括: (1)对已建立的系统形式、潜在的危险程度及 可能的事故损失进行验证,提出检查与测定 方式,制定安全技术规程和规定,确定对危 险性物料、装置及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5
(2)根据安全分析评价的结果.研究并改进控 制系统,从而控制危险,以保证系统安全; (3)采取管理、教育和技术等综合措施,对工 艺流程、设备、安全装置及设施、预防及处理 事故方案、安全组织与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 进行统筹安排和检查测定,以有效地控制和消 除危险,避免各类事故。
4)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表 5)工艺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 6)工厂风险分析汇总表; 7)有关装置的更换费用数据。
35
1、工艺控制 项目 a、应急电源 b、急冷装置 c、抑爆装置 d、紧急切断装置 e、计算机控制 f、惰性气体保护 g、操作规程/程序 h、化学活泼性物质检查 I、其他工艺危险分析 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1 2、物质隔离 a、遥控阀 b、卸料/排空装置 c、排放系统 d、连锁装置 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2 3、防火设施 a、泄漏检验装置 b、钢结构 c、消防水供应系统 d、特殊灭火系统 e、喷洒系统 f、水幕 g、泡沫灭火装置 h、手提式灭火器和喷水枪 I、电缆防护 防火设施安全补偿C3
6
第二节 系统危险性分析
一、危险性及其表示方法 1.危险性 指对于人身和财产造成危 害和损失的事故发生的可 能性。险性本身含有许多 不确定的因素。
7
原因:
• 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因素是随机的; • 危险的程度也是难以确定的; • 同装置运行可靠性有关的故障数据资料还不完
备,对于系统危险性的判定还不能提供充分的 数据依据; 对于危险性,应探求用定量的方法加以表述, 即确定危险性的尺度。
3.系统综合 系统综合是在系统分析与安全评价的基础上, 采取综合的控制和消除危险的措施,内容包 括: (1)对已建立的系统形式、潜在的危险程度及 可能的事故损失进行验证,提出检查与测定 方式,制定安全技术规程和规定,确定对危 险性物料、装置及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5
(2)根据安全分析评价的结果.研究并改进控 制系统,从而控制危险,以保证系统安全; (3)采取管理、教育和技术等综合措施,对工 艺流程、设备、安全装置及设施、预防及处理 事故方案、安全组织与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 进行统筹安排和检查测定,以有效地控制和消 除危险,避免各类事故。
4)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表 5)工艺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 6)工厂风险分析汇总表; 7)有关装置的更换费用数据。
35
1、工艺控制 项目 a、应急电源 b、急冷装置 c、抑爆装置 d、紧急切断装置 e、计算机控制 f、惰性气体保护 g、操作规程/程序 h、化学活泼性物质检查 I、其他工艺危险分析 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1 2、物质隔离 a、遥控阀 b、卸料/排空装置 c、排放系统 d、连锁装置 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2 3、防火设施 a、泄漏检验装置 b、钢结构 c、消防水供应系统 d、特殊灭火系统 e、喷洒系统 f、水幕 g、泡沫灭火装置 h、手提式灭火器和喷水枪 I、电缆防护 防火设施安全补偿C3
6
第二节 系统危险性分析
一、危险性及其表示方法 1.危险性 指对于人身和财产造成危 害和损失的事故发生的可 能性。险性本身含有许多 不确定的因素。
7
原因:
• 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因素是随机的; • 危险的程度也是难以确定的; • 同装置运行可靠性有关的故障数据资料还不完
备,对于系统危险性的判定还不能提供充分的 数据依据; 对于危险性,应探求用定量的方法加以表述, 即确定危险性的尺度。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教学课件

安全审计与监控
安全审计
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检查安全策 略和政策的执行情况,评估系统的安全性。
VS
监控与日志分析
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收集和分析系统日 志,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潜在威胁。
应急响应与恢复计划
应急响应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急响应计划,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人。
恢复计划
制定系统恢复计划,包括数据备份、灾难恢复等,确保系统在遭受攻击或故障后能够快速恢复。
CIS Critical Security Controls
01
由美国网络安全联盟(CIS)制定的关键安全控制框架,提供了
针对已知攻击的防御措施。
NIST Cybersecurity Framework
02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制定的网络安全框架,为企业提供
了灵活的指导,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威胁。
企业系统安全实践案例
案例一
某大型银行的安全策略与实践, 重点介绍其如何制定严密的安全
策略和政策,提高系统安全性。
案例二
某电商公司的应急响应与恢复计划, 讲述其如何应对安全事件和快速恢 复系统。
案例三
某政府机构的安全审计与监控实践, 介绍其如何实施安全审计和实时监 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05 系统安全发展趋势与挑战
新技术与系统安全的挑战
人工智能与系统安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确保其在系统安全中的合理应用和防范潜在风险成为重要挑战。
5G技术与系统安全
5G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系统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应对5G环境下的安全威胁和保护数据隐私成为 亟待解决的问题。
云计算安全
数据隐私保护
在云计算环境中,数据隐私保护是关键的安全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加密和访问控制措 施来保护用户数据不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最新8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一、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是采用系统分割的方法,根据需 要把系统分割成子系统或进一步分割成元件。首先逐个分 析元件可能发生的故障和故障类型,进而分析故障对子系 统乃至整个系统的影响,最后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21/2/12
第八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14/54
1.故障类型 故障是指元件、子系统、系统在运行时不能完成设计 规定的功能。并不是所有故障对系统都有影响,只是其中 有些故障会影响系统任务的完成或造成事故损失。元件发 生故障时,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因而呈现不同的故障类 型。例如阀门故障有内部泄漏、外部泄漏、打不开、关不 紧四种类型。
✓ 死亡概率在10-4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其操作为中等 程度危险,应采取改进措施;
✓ 死亡概率在10-5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和游泳或煤气中 毒属同一数量级,人们对此比较关心,也愿采取措施加以 预防;
✓ 死亡概率在10-6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相当地震或天 灾的死亡概率,人们并不担心这类事故的发生;
✓ 死亡概率在10-7~10-8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相当于 陨石坠落伤人,没有人愿为此投资加以预防。(杞人忧天)
2021/2/12
第八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16/54
(2)评点法 在难于取得可靠性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评点法。它 从几个方面来考虑故障对系统 的影响程度,用一定的点数 表示程度的大小,通过计算求出故障等级。 利用下式求评点数,即
CSi C 1C2 Ci
式中:CS——总评点数,0<CS<10; Ci——因素系数,0<Ci<10。
2021/2/12
第八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10/54
2.人的原因 导致事故的人的原因主要是误判断、误操作;违章指 挥、违章作业;精神不集中、疲劳及身体缺陷等。 误操作: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作业人员在操作或处理 异常情况时,对情况的识别、判断和行动上严重失误。 在危险性大的生产作业中,保持作业人员处于良好的 精神状态,是避免事故的重要环节。 3.环境条件 主要是作业环境中的照明、色彩、温度、湿度、通风、 噪声、振动以及由于邻近的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泄 漏弥散等所形成的次生灾害。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是采用系统分割的方法,根据需 要把系统分割成子系统或进一步分割成元件。首先逐个分 析元件可能发生的故障和故障类型,进而分析故障对子系 统乃至整个系统的影响,最后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21/2/12
第八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14/54
1.故障类型 故障是指元件、子系统、系统在运行时不能完成设计 规定的功能。并不是所有故障对系统都有影响,只是其中 有些故障会影响系统任务的完成或造成事故损失。元件发 生故障时,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因而呈现不同的故障类 型。例如阀门故障有内部泄漏、外部泄漏、打不开、关不 紧四种类型。
✓ 死亡概率在10-4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其操作为中等 程度危险,应采取改进措施;
✓ 死亡概率在10-5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和游泳或煤气中 毒属同一数量级,人们对此比较关心,也愿采取措施加以 预防;
✓ 死亡概率在10-6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相当地震或天 灾的死亡概率,人们并不担心这类事故的发生;
✓ 死亡概率在10-7~10-8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相当于 陨石坠落伤人,没有人愿为此投资加以预防。(杞人忧天)
2021/2/12
第八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16/54
(2)评点法 在难于取得可靠性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评点法。它 从几个方面来考虑故障对系统 的影响程度,用一定的点数 表示程度的大小,通过计算求出故障等级。 利用下式求评点数,即
CSi C 1C2 Ci
式中:CS——总评点数,0<CS<10; Ci——因素系数,0<Ci<10。
2021/2/12
第八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10/54
2.人的原因 导致事故的人的原因主要是误判断、误操作;违章指 挥、违章作业;精神不集中、疲劳及身体缺陷等。 误操作: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作业人员在操作或处理 异常情况时,对情况的识别、判断和行动上严重失误。 在危险性大的生产作业中,保持作业人员处于良好的 精神状态,是避免事故的重要环节。 3.环境条件 主要是作业环境中的照明、色彩、温度、湿度、通风、 噪声、振动以及由于邻近的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泄 漏弥散等所形成的次生灾害。
安全隐患风险分析与评价教学课件PPT

*
*
未关紧的机舱门事件
*
*
未关紧的机舱门事件
不是某一特定故障引起的,有许多因素:飞机升空没有适当的座舱压力指示,机长在进入未增压的座舱时没有适宜的个人保护装备。这一事件情节的起因包括座舱门没有关好,航前检查不够和驾驶舱内的座舱压力损失显示不充分。其结果是机长缺氧。
*
*
发动机罩事件
实施系统隐患总体分析就是把系统风险看作潜在的系统事故情节和相关的促因隐患,然后设计出控制措施,将风险消除或控制到可接受的水平。系统平安总体工作组可以在平安检查和总体隐患跟踪和风险化解过程中进行这项工作。
From FAA: Chap7_Integrated System Hazard Analysis
●可靠性预测的可信度是基于原始数据的取样大小的。 要点:了解预测数据的来源,考虑数据的可信度。
*
*
3.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关概念
●对电子部件的可靠性预测可以假设一个用指数表示的失效分布格局。 要点:已有磨损迹象的系统的风险要比没有磨损迹象的系统难于做定量分析。
*
*
4.初步隐患分析〔PHA: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
*
*
一、总体方法
Hazard analysis is the process of examining a system throughout its life cycle toidentify inherent safety related risks. 隐患分析:在系统的寿命周期过程中检查系统识别内在的与平安有关的风险的过程。
评估的步骤
*
*
燃油箱破裂事件
*
*
燃油箱破裂事件
这里有几个与这个事故相关的隐患因素:出现燃料汽化,点火装置出现火花,点火和油箱压力过大,油箱破裂和碎片射出。与这个潜在事故相关的成因及由于导线绝缘老化、使油箱内导线裸露并有着足够的点火能量。其结果是飞机损坏、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三种情况的各种可能组合。
*
未关紧的机舱门事件
*
*
未关紧的机舱门事件
不是某一特定故障引起的,有许多因素:飞机升空没有适当的座舱压力指示,机长在进入未增压的座舱时没有适宜的个人保护装备。这一事件情节的起因包括座舱门没有关好,航前检查不够和驾驶舱内的座舱压力损失显示不充分。其结果是机长缺氧。
*
*
发动机罩事件
实施系统隐患总体分析就是把系统风险看作潜在的系统事故情节和相关的促因隐患,然后设计出控制措施,将风险消除或控制到可接受的水平。系统平安总体工作组可以在平安检查和总体隐患跟踪和风险化解过程中进行这项工作。
From FAA: Chap7_Integrated System Hazard Analysis
●可靠性预测的可信度是基于原始数据的取样大小的。 要点:了解预测数据的来源,考虑数据的可信度。
*
*
3.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关概念
●对电子部件的可靠性预测可以假设一个用指数表示的失效分布格局。 要点:已有磨损迹象的系统的风险要比没有磨损迹象的系统难于做定量分析。
*
*
4.初步隐患分析〔PHA: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
*
*
一、总体方法
Hazard analysis is the process of examining a system throughout its life cycle toidentify inherent safety related risks. 隐患分析:在系统的寿命周期过程中检查系统识别内在的与平安有关的风险的过程。
评估的步骤
*
*
燃油箱破裂事件
*
*
燃油箱破裂事件
这里有几个与这个事故相关的隐患因素:出现燃料汽化,点火装置出现火花,点火和油箱压力过大,油箱破裂和碎片射出。与这个潜在事故相关的成因及由于导线绝缘老化、使油箱内导线裸露并有着足够的点火能量。其结果是飞机损坏、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三种情况的各种可能组合。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02 安全团队成员:包括安
全专家、工程师、运维 人员等,具备丰富的安 全知识和实践经验
04 安全团队协作:团队成
员之间紧密协作,共同 应对系统安全威胁和挑 战
安全培训与教育
01
培训目标:提 高员工安全意
识和技能
03
培训方式:内 部培训、外部 培训、网络培
训等
02
培训内容:安 全法律法规、 安全操作规程、
确定安全目标:明确系统需要保护的资产和需要防范的威胁
02
制定安全策略:根据安全目标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包括访问控制、加密、备份 等
03
实施安全措施:根据安全策略实施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安装防火墙、防病毒软件 等
04
定期评估和更新:定期评估安全策略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调整
安全指标体系
01
05
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减少人为失误
02
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网络流 量,及时发现并阻止攻击
04
安全策略:制定严格的安全策 略,规范用户行为
06
定期更新:及时更新系统和软 件,防止漏洞被利用
安全策略优化
01
安全策略的制 定:根据系统 特点和需求, 制定合适的安 全策略
02
安全策略的实 施:将安全策 略落实到系统 各个层面,确 保系统安全
演讲人
目录
01. 系统安全分析 02. 系统安全评价 03. 系统安全优化 04. 系统安全保障
安全威胁分析
外部威胁:黑客攻 击、病毒感染、网 络钓鱼等
内部威胁:员工误 操作、权限管理不 当、数据泄露等
技术威胁:系统漏 洞、软件缺陷、硬 件故障等
管理威胁:安全策 略不完善、安全管 理不到位等
第三章系统安全分析.pptx

第二节 安全检查表法
概念及内容 安全检查
对工程、系统的设计、装置条件、实际操作、维修等进行详细检查 以识别所存在危险性。
安全检查有厂级普遍性安全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专项设备(设 施)安全检查等,应用十分普遍、广泛。
安全检查内容:
它包括查思想、查管理(“三同时”)、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四不放过”)几方面,具体包括:
安全检查表法内容
安全检查表分析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等对已知的危险 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 判别检查。 A.国内外事故案例;B.本单位经验;C.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的安全部位及防范措施; D.研究成果
第二节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分类
(1)偏离设计的工艺条件所引起的安全问题;(物的不安全状态) (2)偏离规定的操作规程所引起的安全问题;(人的不安全行为) (3)新发现的安全问题。
第二节 安全检查表法
三同时与四不放过
第二节 安全检查表法
概念及内容
安全检查表法
是将被评价系统剖析,分成若干个单元或层次,列出各单元或各层次的危险因素, 然后确定检查项目,把检查项目按单元或层次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格,以提问或现 场观察方式确定各检查项目的状况并填写到表格对应的项目上,从而对系统的安全 状态进行评价。
设计用安全检查表:主要供设计人员进行安全设计时使用,也以此作为审查设 计的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厂址选择,平面布置,工艺流程的安全性,建筑物、 安全装置、操作的安全性,危险物品的性质、储存与运输,消防设施等。
厂级安全检查表:供全厂安全检查时使用,也可供安技、防火部门进行日常巡 回检查时使用。其内容主要包括厂区内各种产品的工艺和装置的危险部位,主要安 全装置与设施,危险物品的贮存与使用,消防通道与设施,操作管理以及遵章守纪 情况等。
《系统安全性分析》课件

评价资料的占有情况
如果被评价系统技术资料、数据齐全,可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 选择合适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反之,如果是一个正在设计的系统、 缺乏足够的数据资料或工艺参数不全,则只能选择较简单的、需要数 据较少的安全评价方法。注明资料不全等字样。
安全评价的人员
《系统安全性分析》
21
第4章 系统安全性分析
《系统安全性分析》
17
第4章 系统安全性分析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① 充分性原则 ② 适应性原则 ③ 系统性原则 ④ 针对性原则 ⑤ 合理性原则
“理应统对分”
《系统安全性分析》
18
第4章 系统安全性分析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系统安全性分析》
19
第4章 系统安全性分析
在秦山核电站一期发现过一些具体的小问题,秦山二期是发生过比较
大的事。秦山二期一个压力容器的加工,它上面加工完了以后检查不合格,
焊接的焊缝不合格,后来再加工一台,焊缝还是很大,随后组织了全国各
方面的力量来讨论、研究,最后国外的最好产品的放进去用。但是由于这
样一个事,整个应该说工期就拖了差不多一年。追加投入的人力、物力在
斯的研究报告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生物杂
志上,报告上显示在切尔诺贝利附近生
活的燕子中,受到核污染而变异的燕子
比例远远大于正常燕子
《系统安全性分析》
13
第4章 系统安全性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秦山核电站,在选点以后它就 应该有安全方面,包括环境方 面的一个评价,选点完了以后, 然后做初步设计,在初步设计 通过之前,必须要通过初步安 全分析报告,初步安全分析报 告通过以后才能正式动工,动 工完了以后到运行之前 ,还有一个最终安全分析报告。
如果被评价系统技术资料、数据齐全,可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 选择合适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反之,如果是一个正在设计的系统、 缺乏足够的数据资料或工艺参数不全,则只能选择较简单的、需要数 据较少的安全评价方法。注明资料不全等字样。
安全评价的人员
《系统安全性分析》
21
第4章 系统安全性分析
《系统安全性分析》
17
第4章 系统安全性分析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① 充分性原则 ② 适应性原则 ③ 系统性原则 ④ 针对性原则 ⑤ 合理性原则
“理应统对分”
《系统安全性分析》
18
第4章 系统安全性分析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系统安全性分析》
19
第4章 系统安全性分析
在秦山核电站一期发现过一些具体的小问题,秦山二期是发生过比较
大的事。秦山二期一个压力容器的加工,它上面加工完了以后检查不合格,
焊接的焊缝不合格,后来再加工一台,焊缝还是很大,随后组织了全国各
方面的力量来讨论、研究,最后国外的最好产品的放进去用。但是由于这
样一个事,整个应该说工期就拖了差不多一年。追加投入的人力、物力在
斯的研究报告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生物杂
志上,报告上显示在切尔诺贝利附近生
活的燕子中,受到核污染而变异的燕子
比例远远大于正常燕子
《系统安全性分析》
13
第4章 系统安全性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秦山核电站,在选点以后它就 应该有安全方面,包括环境方 面的一个评价,选点完了以后, 然后做初步设计,在初步设计 通过之前,必须要通过初步安 全分析报告,初步安全分析报 告通过以后才能正式动工,动 工完了以后到运行之前 ,还有一个最终安全分析报告。
《系统安全分析》PPT课件

38
2.分析步骤
③分析触发事件。 触发事件:危险因素出现的条件事件。 潜在危险因素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有可能引起
事故。例如盛装氢气的容器具有燃烧爆炸的潜 在危险性,而如果容器封闭性很好,不与空气 接触是不会发生事故的,只有氢气泄漏到空气 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才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 事故的发生,所以发生泄漏的原因就是触发事 件。
《系统安全分析》PPT课 件
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
主要内容:
什么是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介绍
2
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
了解系统安全分析的目的、系统安全分 析方法的选择原则
熟悉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功能、 特点及原理
掌握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分析过 程、计算方法,并会对给定条件的系统 进行分析
④安全检查表简明易懂,实施方便,易 于掌握。
22
4.安全检查表的优点
⑤应用范围广,不仅可以用于工程项目 的设计、施工、验收及机械设备的设计、 制造等方面,而且也可以用于在役装置 的日常操作、作业环境、人员行为、运 行状态及组织管理各个方面。
23
5.安全检查表的种类和内容
根据用途和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安全检 查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
第一节 概 述
1.什么是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分析:就是采用安全系统工程
的方法和原理找出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 各种事件出现的条件以及可能导致的后 果,寻求消除和控制危险的对策,最大 限度地实现系统安全。
4
第一节 概 述
2.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多种,可适用于不
同的系统安全过程分析。在危险因素辨 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主要有:
18
二、安全检查表
2.分析步骤
③分析触发事件。 触发事件:危险因素出现的条件事件。 潜在危险因素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有可能引起
事故。例如盛装氢气的容器具有燃烧爆炸的潜 在危险性,而如果容器封闭性很好,不与空气 接触是不会发生事故的,只有氢气泄漏到空气 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才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 事故的发生,所以发生泄漏的原因就是触发事 件。
《系统安全分析》PPT课 件
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
主要内容:
什么是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介绍
2
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
了解系统安全分析的目的、系统安全分 析方法的选择原则
熟悉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功能、 特点及原理
掌握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分析过 程、计算方法,并会对给定条件的系统 进行分析
④安全检查表简明易懂,实施方便,易 于掌握。
22
4.安全检查表的优点
⑤应用范围广,不仅可以用于工程项目 的设计、施工、验收及机械设备的设计、 制造等方面,而且也可以用于在役装置 的日常操作、作业环境、人员行为、运 行状态及组织管理各个方面。
23
5.安全检查表的种类和内容
根据用途和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安全检 查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
第一节 概 述
1.什么是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分析:就是采用安全系统工程
的方法和原理找出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 各种事件出现的条件以及可能导致的后 果,寻求消除和控制危险的对策,最大 限度地实现系统安全。
4
第一节 概 述
2.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多种,可适用于不
同的系统安全过程分析。在危险因素辨 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主要有:
18
二、安全检查表
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89页PPT

6
流程工业的安全分析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下面的内容: ① 流程的危险; ② 以前的事故和最近的事故损失; ③ 工程和行政管理; ④ 工程和行政管理故障后果及影响; ⑤ 定性评估这些后果对职员、公众和环境的影响; ⑥ 装置和工厂现场; ⑦ 人的可靠性。
7
做好流程安全分析应从如下3个主要步骤进行: ① 准备 ② 流程安全分析会议。 ③ 将安全分析结果形成文件。 通过讨论各种安全分析方法,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发生的事故类型? ② 可能发生事故的频率? ③ 事故后果是什么? ④ 事故产生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也就是对生产系统(包括生产 装置、工艺过程、作业环境以及人员)的安全性进行检 查诊断及危险预测的方法。
3
系统安全分析的功用可概括为: ① 能将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通过逻辑图作出 全面、科学和直观的描述; ② 可以发现和查明系统内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 为安全设计、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及防止发生灾害事故 提供依据; ③ 使操作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项防灾控制要点; ④ 可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 ⑤ 便于进行概率运算和定量评价。
4
(2)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
系统安全分析是从安全角度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 行分析,主要分析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 相关关系,通常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
① 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 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
② 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 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风险认识一般应考虑下面的因素 :
① 意外的遭遇;
② 整个结果缺乏人的控制;
③ 不确定的结果;
④ 缺乏经影响; ⑦ 低频率/严重后果的事件; ⑧ 人的原因或非自然的原因。
流程工业的安全分析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下面的内容: ① 流程的危险; ② 以前的事故和最近的事故损失; ③ 工程和行政管理; ④ 工程和行政管理故障后果及影响; ⑤ 定性评估这些后果对职员、公众和环境的影响; ⑥ 装置和工厂现场; ⑦ 人的可靠性。
7
做好流程安全分析应从如下3个主要步骤进行: ① 准备 ② 流程安全分析会议。 ③ 将安全分析结果形成文件。 通过讨论各种安全分析方法,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发生的事故类型? ② 可能发生事故的频率? ③ 事故后果是什么? ④ 事故产生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也就是对生产系统(包括生产 装置、工艺过程、作业环境以及人员)的安全性进行检 查诊断及危险预测的方法。
3
系统安全分析的功用可概括为: ① 能将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通过逻辑图作出 全面、科学和直观的描述; ② 可以发现和查明系统内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 为安全设计、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及防止发生灾害事故 提供依据; ③ 使操作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项防灾控制要点; ④ 可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 ⑤ 便于进行概率运算和定量评价。
4
(2)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
系统安全分析是从安全角度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 行分析,主要分析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 相关关系,通常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
① 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 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
② 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 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风险认识一般应考虑下面的因素 :
① 意外的遭遇;
② 整个结果缺乏人的控制;
③ 不确定的结果;
④ 缺乏经影响; ⑦ 低频率/严重后果的事件; ⑧ 人的原因或非自然的原因。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实例分析ppt课件

1.人员高处坠落 2.高处脱落构件击伤 人员 3.爆破撤除根底伤人
发生可能 性 D B
C
土建阶段
1.塌方 2.脚手架火灾
A D
1.高处坠落守
D
2.落物伤人
B
3.排栅倒塌
B
安装阶段
4.排栅火灾 5.电焊把线漏电
D B
6.乙快发生器爆炸
C
7.III
II
II~III II II
特点及适用范围:由不希望事件 〔 顶上事件 〕 开场 , 找出引起顶上事件的各种失效的事件及其组合。最适用于 找出各种失效事件之间的关系 , 即寻觅系统失效的能够方 式。本法可包含人、环境和部件之间相互作用等要素,加 上简明、笼统化的特点,因此,已成为平安系统工程的主 要分析方法,但需求一定的数学知识。
阀门B故障
少
流量 小
流量计故障〔指示偏高 〕
同"没有流量"的后果
同"没有流量"的措施
操作者调节磷酸量过小
引导词 偏离
可能原因
后果
措施
以及
输送磷 原料不纯 酸和其 原料人口处混入 他物质 其他物质
生成不需要的物质 混人物或生成物可 能有害
定期检查原料成分 定期维护和检查管路 系统
部分
磷酸含 量缺乏
原料不纯
事故树分析方法FTA 定义:是从一个能够的事故开场一层一层的逐渐寻觅引起事 故的触发事件、直接缘由与间接缘由。并分析这些事故缘由 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这些 缘由以及它们的逻辑关系。最后经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 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缘由,为确定平安对策提供可靠根 据,以到达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2.表示方法 (1)危险率
事故频率与损失严重度的乘积称为危险率或 风险率,可表示为:
l 事故频率:根据经验和统计,得出的一定的 时间内危险性可能导致事故的次数;
l 损失严重度:一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的数值。
9
(2)死亡概率:
10
• 死亡概率在10-3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与人 的自然死亡概率相当,操作危险性极高,必 须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 死亡概率在10-4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其操 作为中等程度危险,应采取改进措施;
• 死亡概率在10-5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和游泳 或煤气中毒属同一数量级,人们对此比较关 心,也愿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11
• 死亡概率在10-6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相当地 震或天灾的死亡概率,人们并不担心这类事故 的发生;
18
第三节 故障类型、影响及 致命度分析
故障类型、影响及致命度分析是一种归纳分析 方法,用于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分析。尤其 是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提出所有可能发生的 故障,分析故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判明其对 系统的影响和发生的概率等。这种方法通常分 为两部分,即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和致命度分 析。 。
6
第二节 系统危险性分析
一、危险性及其表示方法 1.危险性 指对于人身和财产造成危 害和损失的事故发生的可 能性。险性本身含有许多 不确定的因素。
7
原因:
l 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因素是随机的; l 危险的程度也是难以确定的; l 同装置运行可靠性有关的故障数据资料还不完
备,对于系统危险性的判定还不能提供充分的 数据依据; 对于危险性,应探求用定量的方法加以表述, 即确定危险性的尺度。
第九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安全系统工程简述 第二节 系统危险性分析 第三节 故障类型、影响及致命度分析 第四节 火灾爆炸危险分析及其应用
-------《化工安全技术》
1
第一节安全系统工程简述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预测和防止事 故为中心,以检查、测定和评价 为重点,按系统分析、安全评价 和系统综合三个基本程序展开。
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及火灾爆炸危险性物质;
安全装置及防护器具的缺陷等因素;
13
2.人的原因
误判断、误操作;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精神不集中、疲劳及身体缺 陷等。
所谓误操作是指在生产活动 中,作业人员在操作或处理 异常情况时,对情况的识别、 判断和行动上严重失误。在 危险性大的生产作业中,保 持作业人员处于良好的精神 状态,是避免事故的重要环 节。
19
一、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是采用系统分割的方法, 根据需要把系统分割成子系统或进一步分割成 元件。首先逐个分析元件可能发生的故障和故 障类型,进而分析故障对子系统乃至整个系统 的影响,最后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
பைடு நூலகம்
1.故障类型 故障是指元件、子系统、系统在运行时不能 完成设计规定的功能。并不是所有故障对系 统都有影响,只是其中有些故障会影响系统 任务的完成或造成事故损失。元件发生故障 时,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因而呈现不同的 故障类型。 不同故障类型所引起的子系统或系统障碍有 很大不同,因而在研究处理措施时应按轻重 缓急区别对待。
• 死亡概率在10-7~10-8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 相当于陨石坠落伤人,没有人愿为此投资加以 预防。
12
二、危险性分析的基本要素
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原因来自于人、物、环三个 方面。为了预防灾难性的事故的发生,就应当 从消除事故主要原因着手,进行危险性分析和 预测。
1.物的原因
设备、装置结构不良,强度较低,磨损和恶化 ;
1.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以预测和防止事故
为前提,对系统的功能、操作 、环境、可靠性等经济技术指 标以及系统的潜在危险性进行 分析和测定。
2
系统分析的程序,方法和内容如下:
(1)把所研究的生产过程和作业形式作为一个 整体,确定安全设想和预定的目标;
(2)把工艺过程和作业形式分成几个部分和环 节,绘制流程图;
14
3.环境条件 主要是作业环境中的照明、色彩、温度、湿度、 通风、噪声、振动以及由于邻近的火灾爆炸和 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弥散等所形成的次生灾害。
15
三、危险性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1.分析步骤 (1)危险性辨识。通过以往的事故经验,或对系统 进行解剖,或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把评价系统 的危险性辨识出来; (2)找出危险性导致事故的概率及事故后果的严重 程度; (3)一般以以往的经验或数据为依据,确定可接受 的危险率指标;
(3)应用数学模型和图表形式以及有关符号, 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抽象化,并将因果关系 、层次及逻辑结构用方框或流线图表示出来 ,也就是将系统变换为图像模型;
(4)分析系统的现状及其组成部分,测定与诊 断可能发生的故障、危险及其灾难性后果, 分析并确定导致危险的各个事件的发生条件 及其相互关系。
3
2.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包括对物质、机械装置、工艺过程及
16
(4)将计算出的危险率与可接受的危险率指标 比较,确定系统的危险性水平; (5)对危险性高的系统,找出其主要危险性并 进一步分析,寻求降低危险性的途径,将危险 率控制在可接受的指标之内。
17
2.分析方法 (1)检查表; (2)危险预先分析; (3)可操作性研究; (4)故障类型、影响及致命度分析; (5)道化学公司化工装置评价法; (6)事故树分析; (7)事件树分析;
人机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内容主要有: (1)确定适用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安全标淮; (2)依据既定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对系统进行客 观的、定性或定量的评价,结合效益、费用、 可靠性、危险度等指标及经验数据,求出系统 的最优方案和最佳工作条件; (3)在技术上不可能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时,应 对计划和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反复评价, 以达到符合最优化和安全标准为目的。
4
3.系统综合 系统综合是在系统分析与安全评价的基础上 ,采取综合的控制和消除危险的措施,内容 包括: (1)对已建立的系统形式、潜在的危险程度及 可能的事故损失进行验证,提出检查与测定 方式,制定安全技术规程和规定,确定对危 险性物料、装置及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5
(2)根据安全分析评价的结果.研究并改进控 制系统,从而控制危险,以保证系统安全; (3)采取管理、教育和技术等综合措施,对工 艺流程、设备、安全装置及设施、预防及处理 事故方案、安全组织与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 进行统筹安排和检查测定,以有效地控制和消 除危险,避免各类事故。
2.表示方法 (1)危险率
事故频率与损失严重度的乘积称为危险率或 风险率,可表示为:
l 事故频率:根据经验和统计,得出的一定的 时间内危险性可能导致事故的次数;
l 损失严重度:一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的数值。
9
(2)死亡概率:
10
• 死亡概率在10-3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与人 的自然死亡概率相当,操作危险性极高,必 须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 死亡概率在10-4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其操 作为中等程度危险,应采取改进措施;
• 死亡概率在10-5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和游泳 或煤气中毒属同一数量级,人们对此比较关 心,也愿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11
• 死亡概率在10-6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相当地 震或天灾的死亡概率,人们并不担心这类事故 的发生;
18
第三节 故障类型、影响及 致命度分析
故障类型、影响及致命度分析是一种归纳分析 方法,用于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分析。尤其 是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提出所有可能发生的 故障,分析故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判明其对 系统的影响和发生的概率等。这种方法通常分 为两部分,即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和致命度分 析。 。
6
第二节 系统危险性分析
一、危险性及其表示方法 1.危险性 指对于人身和财产造成危 害和损失的事故发生的可 能性。险性本身含有许多 不确定的因素。
7
原因:
l 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因素是随机的; l 危险的程度也是难以确定的; l 同装置运行可靠性有关的故障数据资料还不完
备,对于系统危险性的判定还不能提供充分的 数据依据; 对于危险性,应探求用定量的方法加以表述, 即确定危险性的尺度。
第九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安全系统工程简述 第二节 系统危险性分析 第三节 故障类型、影响及致命度分析 第四节 火灾爆炸危险分析及其应用
-------《化工安全技术》
1
第一节安全系统工程简述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预测和防止事 故为中心,以检查、测定和评价 为重点,按系统分析、安全评价 和系统综合三个基本程序展开。
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及火灾爆炸危险性物质;
安全装置及防护器具的缺陷等因素;
13
2.人的原因
误判断、误操作;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精神不集中、疲劳及身体缺 陷等。
所谓误操作是指在生产活动 中,作业人员在操作或处理 异常情况时,对情况的识别、 判断和行动上严重失误。在 危险性大的生产作业中,保 持作业人员处于良好的精神 状态,是避免事故的重要环 节。
19
一、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是采用系统分割的方法, 根据需要把系统分割成子系统或进一步分割成 元件。首先逐个分析元件可能发生的故障和故 障类型,进而分析故障对子系统乃至整个系统 的影响,最后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
பைடு நூலகம்
1.故障类型 故障是指元件、子系统、系统在运行时不能 完成设计规定的功能。并不是所有故障对系 统都有影响,只是其中有些故障会影响系统 任务的完成或造成事故损失。元件发生故障 时,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因而呈现不同的 故障类型。 不同故障类型所引起的子系统或系统障碍有 很大不同,因而在研究处理措施时应按轻重 缓急区别对待。
• 死亡概率在10-7~10-8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 相当于陨石坠落伤人,没有人愿为此投资加以 预防。
12
二、危险性分析的基本要素
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原因来自于人、物、环三个 方面。为了预防灾难性的事故的发生,就应当 从消除事故主要原因着手,进行危险性分析和 预测。
1.物的原因
设备、装置结构不良,强度较低,磨损和恶化 ;
1.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以预测和防止事故
为前提,对系统的功能、操作 、环境、可靠性等经济技术指 标以及系统的潜在危险性进行 分析和测定。
2
系统分析的程序,方法和内容如下:
(1)把所研究的生产过程和作业形式作为一个 整体,确定安全设想和预定的目标;
(2)把工艺过程和作业形式分成几个部分和环 节,绘制流程图;
14
3.环境条件 主要是作业环境中的照明、色彩、温度、湿度、 通风、噪声、振动以及由于邻近的火灾爆炸和 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弥散等所形成的次生灾害。
15
三、危险性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1.分析步骤 (1)危险性辨识。通过以往的事故经验,或对系统 进行解剖,或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把评价系统 的危险性辨识出来; (2)找出危险性导致事故的概率及事故后果的严重 程度; (3)一般以以往的经验或数据为依据,确定可接受 的危险率指标;
(3)应用数学模型和图表形式以及有关符号, 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抽象化,并将因果关系 、层次及逻辑结构用方框或流线图表示出来 ,也就是将系统变换为图像模型;
(4)分析系统的现状及其组成部分,测定与诊 断可能发生的故障、危险及其灾难性后果, 分析并确定导致危险的各个事件的发生条件 及其相互关系。
3
2.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包括对物质、机械装置、工艺过程及
16
(4)将计算出的危险率与可接受的危险率指标 比较,确定系统的危险性水平; (5)对危险性高的系统,找出其主要危险性并 进一步分析,寻求降低危险性的途径,将危险 率控制在可接受的指标之内。
17
2.分析方法 (1)检查表; (2)危险预先分析; (3)可操作性研究; (4)故障类型、影响及致命度分析; (5)道化学公司化工装置评价法; (6)事故树分析; (7)事件树分析;
人机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内容主要有: (1)确定适用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安全标淮; (2)依据既定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对系统进行客 观的、定性或定量的评价,结合效益、费用、 可靠性、危险度等指标及经验数据,求出系统 的最优方案和最佳工作条件; (3)在技术上不可能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时,应 对计划和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反复评价, 以达到符合最优化和安全标准为目的。
4
3.系统综合 系统综合是在系统分析与安全评价的基础上 ,采取综合的控制和消除危险的措施,内容 包括: (1)对已建立的系统形式、潜在的危险程度及 可能的事故损失进行验证,提出检查与测定 方式,制定安全技术规程和规定,确定对危 险性物料、装置及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5
(2)根据安全分析评价的结果.研究并改进控 制系统,从而控制危险,以保证系统安全; (3)采取管理、教育和技术等综合措施,对工 艺流程、设备、安全装置及设施、预防及处理 事故方案、安全组织与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 进行统筹安排和检查测定,以有效地控制和消 除危险,避免各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