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突破校企合作瓶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5
xx职业教育中心学校xx
我校办学规模大,专业门类全。

学校现有在职教师350人,2010学年注册在校生5300多名,下学年在校学生将达到5500人。

开设有服装设计、商务外语等涉及九大类16个专业,因此毕业生就业面广,涉及行业、企业多。

不同行业、企业对毕业生需求层次也各不相同,有企业大量需要一线技术工人,有企业需要少量技术与管理业务骨干,所在按照学校闭门造车式培养模式,很难适应不同行业、企业实际需要。

为此,学校实施开门办学,多渠道、多形式地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新模式。

一、校企合作——孜孜以求
1.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顶岗实习是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得到应用和提高关键环节。

学校一贯重视这一环节工作。

几年来,学校不断通过走访调研、洽谈,逐步扩大校外实训基地规模。

到2009年底,学校已有由市教育局发文公布并挂牌校外实训基地24家。

合作关系稳定、涉及行业门类广泛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

2.实施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一直是我校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中一棵“常青树”,从“一舟”班到“芽芽”班再到“桐昆”班,订单式培养一路走来。

2008年秋,我校又应乌镇旅游公司要求,与之签了订单培养“乌
镇旅游”班,学校每年为乌镇旅游公司专门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班级。

“乌镇旅游”班学生由乌镇旅游公司承担学费,公司和学校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育教学,毕业后直接到公司相应岗位上岗就业。

3.发挥职校优势,尝试产教结合。

由于有良好服装产业环境为背景,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已有二十多年办学历史,该专业拥有600万元实训设备和二十多人专业课教师,良好软硬条件是该专业发展和提高基础。

为使服装专业技能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于2004年8月投入近70多万元建立了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桐乡市嘉艺服
2 / 5
装研究所”。

服装研究所这一平台建立,大大加强了学校与当地行业企业联系,研究所成立以来,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服装设计、打样及制作等服务,完成新款设计与制作约5000余套件,完成服装配件制作65000多个。

更多在于通过这一平台为服装专业师生提供参与生产实践机会,通过产教结合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得了锻炼和提高。

4.承接企业生产加工任务。

为解决实习实训耗材成本大这样一个实际困难,学校积极向合作企业承接生产加工任务,作为专业技能实训阶段性训练项目。

由于企业生产任务不仅有质量上高要求,还有工时上高要求。

为让学生在校教学实习期间能更好地感受到这两个高要求,在服装专
业教学实习中,我们积极承担部分合作企业小规模生产加工任务。

2009年中完成三个项目数千件产品生产加工任务。

使承接生产
加工任务这一方式在我校服装专业教学中走稳了第一步。

通过承接生产加工任务,不仅增加了学生生产实践机会,也引进了企业生产新工艺、新方法,使全体专业课教师也得到了新学习和提高。

多年来校企合作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学时空与企业生产实际时空错位、教学内容滞后性与生产技术先进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不协调性等成了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效益瓶颈。

问题发现,促使了我们新思考:能否把企业引进学校?
二、筑巢引凤——突破瓶颈
灵活多样校企合作为学校专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也让学校教育教学不断走上新台阶。

但有一个专业发展与生存总让我们一直挂在心上,这就是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我校自2004年秋,为适应桐乡毛衫业用人
需要,开设了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但由于缺乏这方面专业课教师,又缺乏一定实习实训条件,该专业发展总是跌跌撞撞,不见起色,不及时解决问题,这个专业就有可能面临生存问题。

学校经过研究,决定寻找合作企业,使我校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走出困境。

我们对桐乡市衣丽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确认该公司
3 / 5
设计能力在桐乡毛衫行业内确是小有名气,业务量稳定。

经过
多次接触,我们觉得该公司负责人对合作确是抱着十分诚恳态度。

学校经过多次讨论分析,一致认为要打破畏首畏尾保守思想,决定走“引厂进校”路子。

经过几轮商谈后,双方于2008年12月签订合作协议书,2009年1月合作企业第一批技术人员进驻学校。

当我们看到学校机器上制出第一件样衣片时,我们发现我们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有希望了,从双方接触到签约合作我们经历了几个月反复思考与调研,最后才走出了这试水一大步。

三、咬定目标——互利xx
校企双方从合作开始起,始终确定一个目标:合作要互利双赢,这是保持良好持久合作关系基础。

当然校企合作双方所图利是有本质区别,学校以培养人为根本任务,只有更多更好地培养人,学校才有生命力。

而企业以盈利为根本目,只有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利益,才能获得企业发展壮大基础。

双方在相互理解双方关切前提下,互为支撑。

企业为培养人出大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认真进行教学指导、想法设法为学生技能学习提供全力支持,又承担起学校专业课教师培训任务。

学校全力为企业扩大业务创造条件,一方面允许合作企业以校企合作单位冠名开展业务推广宣传,另一方面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前提下,进行样衣生产加工。

良好合作业绩和关系,让学校充满信心,也让企业充满希望。

为进一步满足学生实训需要,也为企业进一步扩大业务量考虑,桐乡衣丽公司于2009年10月投入近200万元购置15台电脑横机,把生产车间搬到学校实训工场。

这一投入大大改善了学生实践环
境,为学生参与专业设计与生产实践提供了更多机会,为该专业长期发展增加了后劲。

筑巢引凤——“引厂进校”校企合作模式,实践证明是可行。

相信通过这样校企合作,我校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一定能成为经得起企业、市场检验地方特色专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从羊毛衫设计与工艺专业引企进校合作初步成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学校把引企进校这一校企合作模式当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中一项重要措施也抓。

学校根据专业发展计划和教学实际需要,进一步推进引企进校工作。

4 / 5
2010年5月,服装专业凭借已有专业设备优势,与嘉兴万得福服装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校内成立了服饰设计与样衣制作工作室。

2011年初又与奥龙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校共同建设汽修专业所需汽车维修实训工厂。

汽修厂场地建设将天本月底竣工,生产车间规划设计与设备设施购置已经进入中期阶段,预计在下半年投入使用。

计划在2012年内学校还将引进一家旅游公司在校内创建旅游服务专业实训门店。

相信引企进校这一合作模式将在我校多个专业人才培养中结出新成果。

四、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思考
1、建立一套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从引进衣丽服饰有限公司共建共享羊毛衫专业实训基地以来两
年多时间里,引企进校在我校毛衫专业教育教学中已经初见成效。

但合作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海里总会遇到生存与发展阻力,为进一步增强共建实训基地生命力,学校需要思考在这个平台基地上,如何引进其他企业以合适形式和内容加入进来,进一步丰富参与专业教学人才资源、学生顶岗实习基地资源和进一步扩大基地建设物质资源,让更多更好企业参与进来,又能适时地分流出去,让校企合作生产实训基地始终充分活力。

校企双方也完全有必要在建立好实训基地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模式基础上,建立一套符合实训基地发展运行机制,从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着手,用明确制度来化解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种种矛盾,在专业教育教学中实现分工与合作良性互动,以保证共建共享专业实训基地有更长久生命力,这也是校企双方共同追求目标。

2、从共同育人到育人与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相结合模
式推进
我校服装专业、羊毛衫专业、旅游专业等校企合作基础比较好专业已经能够较好地实现校企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开发教学项目、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工作,共同育人已经较为顺利。

下一步目标是,制订相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培训、产品研发和企业技术改造等工作,让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企业管理、生产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高,以教师创新思维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职业发展后劲,真正成为企业成长新生力量。

5 / 5
3、积极开展办班进企探索
无论采用哪种校企合作方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引进企业文化,无论设置怎样模拟生产与管理环境,不把学生放置到企业环境中去,学生无法真正有职业人感受。

有条件专业把班级开设到企业去,在企业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是解决职业道德养成、岗位技能掌握最有效、最直接办法。

这种尝试兄弟学校已经有相应探索和成功经历,这也将是我校下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工作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