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文化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公益等以“微”为主体的新生事物的迅速传播,微文化应运而生。2016年,微文化首次成为年度热词被公众所熟知。2016年4月,北京交通大学宋守信教授的论文《常态社会微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思考》是我国关于微文化研究的第一篇专业学术论文。随后的几年,微文化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议题,各种相关研究如春笋般破土而出。2016年11月15日,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共同举办了微时代微文化学术研讨会。2016年1月14日,微文化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由此可见,在当今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深刻转型的大背景下,“微文化”正日益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拟梳理自2016年微文化成为年度热词以来这六年间微文化研究的现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微文化研究现状

为了准确和全面地了解当前学界关于微文化的研究现状,我们以2016年—2016年作为研究时段,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以“微文化”作为篇名和关键词,在高级检索条件下分别进行精确检索,得到相关成果238篇。通过删除

重复发表论文、会议报导、书评,排除与微文化研究不相关论文等人工处理后,得到有效期刊论文151篇,硕士论文5篇。因迄今为止未见学术界关于微文化研究的相关专著和博士论文,且考虑到硕士论文的成果部分已反映到期刊论文中,所以本文仅对151篇期刊论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当前微文化研究的现状。

微文化逐渐成为学者较为关注的研究热点

某一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数量及年度分布基本可以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该学科研究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因此,本文对微文化研究论文的数量进行了年度分析,得到表1的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关于微文化研究的期刊论文最早发表在2016年,仅有2篇,这标志着我国微文化研究开始起步。随后两年微文化现象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但研究数量还比较少,只有零星论文,平均每年不到5篇。2016年,随着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微文化研究开始升温,论文迅速增加到24篇,到2016年、2016年则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仅分别出现了2篇和3篇硕士论文,而且期刊论文总量也由2016年的2篇猛增到2016年的73篇。这说明经过6年来的不断发展,微文化已经逐渐成为学者较为关注的研究热点。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文化学和新闻学经过对151篇论文所属学科领域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对

微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文化学和新闻学三大学科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最早有学者关注这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并对其进行了较深入持久的研究,因此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达68篇,占整个研究的45%;其次是文化学领域,占198%;此外,新闻学领域也占较大比重,为165%。

研究内容以概念、特征和影响研究为主

根据以上计量分析,微文化研究近年来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并产生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结合对文献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将2016年—2016年六年间微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微文化的概念内涵研究。厘清微文化的真正内涵,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学者们普遍认为,微文化的概念至今未有定论,还有待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但即使如此,许多学者仍从自身对微文化的理解,从不同的视角对微文化的概念作了界定,归纳起来共有三种。第一种是石裕东、邢起龙在《微文化内涵初探》一文中从文化的概念出发类比出微文化的概念,并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微文化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微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微文化是指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所创造的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导向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而狭义的微文化指的

是一种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后逐渐形成并随着科技的发展迅猛发展的注重个体和微观,以主体性、平等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精神现象。”[1]第二种是以游敏惠、袁晓凤为代表,认为微文化最早发端于微博,可从微博的角度界定微文化,微文化就是指因微博而衍生出来的一切以“微”为特点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第三种是陈业林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界定微文化,认为微文化是多元而分散的社会主体在以数字技术和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公共平台上共同创造、传递、分享和沟通信息而形成的传播文化。[3]此外,张鸿声、郭兴特别指出,微文化既指基于微博这一核心命名的微文化,也指因其形式微小而命名的微文化。但在研究微文化的过程中绝不可望文生义地将新近出现的所有微字头概念都归入微文化,比如:微单、微耳、微针等就是不同领域的某种新技术或者新发明,而非我们所说的微文化。[4] 二是微文化的特征研究。由于对微文化的概念、内涵界定不同,学者们在对微文化基本特征的认识上也存在二特征说、三特征说、四特征说等。陈永斌持二特征说,认为微文化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微主体、强互动和微载体、强效果。”[5] 张春美、陈继锋持三特征说,认为微文化具联盟有三大特征:“从个体微小到群体的强大、网络意见领袖作用凸显、重新确立了直播美学。”[6]周宪则指出微文化具有四个值得注意的特征:“信息构成的高度碎微化,碎微化信息的极

速传递、接收与变异,微文化的海量信息性,信息的高度娱乐化。”[7]

三是微文化兴起的原因研究。微文化的兴起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原因,学者们对此也展开了探讨。于安龙、刘文佳认为微文化的兴起是各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数字化、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是微文化兴起的客观条件;现代竞争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是微文化兴起的社会条件;大学生参与意识增强,表达欲望强烈是微文化兴起的主观条件。[8]王小燕则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微文化兴起的原因:第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第二,手机等移动便携终端的盛行;第三,信息接受习惯的变化;第四,个体表现欲望的增强。[9] 四是微文化的价值研究。如果一种文化没有价值,它存在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关于微文化的价值,大多数学者都予以了肯定,并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具体的阐述。马衍鹏、张果最早指出微文化的价值,以微博为代表的“微文化”传播现象为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发展方向和传播视角。[10]而李峰则认为:“微文化肯定了每一个人的价值,使人们拥有了更多自主表达自己感情思想的空间,获得了更大的话语自由,体现了对人性的信任和对人权的尊重。”[11] 胡纵宇指出微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关注社会与普通人的人生问题,引导人们反思和批判自己的社会生活,建构个体存在的意义和寻求自我认同。”[12]此外,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