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文素养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古诗文素养的培养
摘要:古诗文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与核心。作为一名小学生,应从小就开始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古诗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要掌握160篇(段),但是经调查,小学生掌握的达不到标准。培养小学生的古诗文素养,使他们热爱中国文化,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分析了小学生古诗文素养的现状,探讨了小学生古诗文素养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古诗文;素养;策略一、提高小学生古诗文素养的意义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经、离骚、汉赋、唐诗、宋词等等,这些古典诗文历经了几千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从小开始诵读这些古诗文,提高他们的古诗文素养,使他们从小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从而培植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优秀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可见,让学生识记、背诵一定量的古诗文,已是时代对师生的要求。但是这些古诗,对于要提高小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师,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去努力。二、小学生古诗文素养的现状吉林省前郭县教师进修学校一位网名叫斓竹的老师在2006-2008年曾作过小学生古诗文学习的调查,对象是乡中心校、村小、城镇学校不同年级(主要是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12个班级共238名学生和24位语文教师。从斓竹老师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不高。即使对古诗文有兴趣的学生,主要也是认为学习古诗文能够增长知识。学生掌握古诗文的量也很少,与《新课程标准》中的第2学段的50篇(段)和第3学段的60篇(段),特别是小学六年160篇(段)相距甚远。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的缺失,人们更愿意学习英语等实用的东西;语文教材(人教版)本身编入的古诗少,总共只有62篇,占《新课程标准》要求的38.75%;教师对学生古诗的课外补充太少,学生主动去学习的也并不是很多,从数量上来说,也无法达到要求;调查还发现,教师掌握古诗人均28首,最高40首,最少才13首,比学生掌握的还少;教学方法上,教师秉承传统,以讲解为主,要求学生掌握字、词、句的意思,对学生引导得少,不关注学生对诗情、意境的品味。三、提高小学生古诗文素养的策略1、创设文化氛围,加强环境熏陶⑴、创设学校的文化教学氛围:我们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教室外的走廊上都张贴古代诗人的画像和他们的名句,教师可以从这里入手,让学生背诵这们诗人的一些诗文;还可以在黑板报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首或一段古诗文,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⑵开辟家庭古诗文诵读的阵地。在农村小学,家长并不
是很重视孩子的学习,特别是他们认为和考试成绩无关的东西。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利用家长会的契机,教师要号召每个家长在家里也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古诗文学习的环境。家长可以在家里与孩子一起学习古诗文,特别是一些家长自己的文化素质也不是很好的,可以趁这个机会,与孩子一起学习,使自己也得到提高。2、营造开放课堂,开阔古诗文视野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她有一定的难度。在古诗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入手,拓展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经典古诗文,供学生诵读积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⑴创设导语情境。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如万小兵老师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时开篇导语,就以深情的叙说,把学生带进诗境,奠定全课的情感基调:“乡愁,是游子心中永久的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乡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的乡愁。那么诗人王安石的乡愁是什么呢?”学生在万老师的引导下,带着这样一种思乡的情感,开始学习这首古诗,学生就更能够品味诗的诗意诗情。⑵教一篇背数篇。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入手,拓展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经典古诗文,供学生诵读积累。我常教一篇并且启发学生背数篇。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就让学生再背诵同类的作品如《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让学生再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再去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书》。由学习过的,深入到没学过的,学生去读、去背,而且津津有味。⑶诵读古诗,体会诗情诗意古诗的特点就是平仄讲究、声调和谐、对仗工整、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意境深远,而这些特点必须通过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到。诵读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我国传统教育主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理解诗意,更好的方法不是教师的诠释,是学生自己的理解,这样他就能够用获得的能力去读懂更多的古诗,而不仅仅是“这一首”。而经典诵读,应在“涵泳”二字,讲究入境入情,视文字如水,视心如鱼,沉静其间,游弋其中,方可得之。⑷注重课前、课后,拓展和延伸课堂①课前收集:古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要体会诗情和意境更难。这就需要学生去进行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比如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诗人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诗人当时的遭遇。了解了这一些,就有助于学生对诗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②课后延伸:一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要学好一首古诗,学透一首古诗,时间是不够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我们在课堂解决了问题,但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又要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拓展和延伸。把传统的一节课结束的句号改成问号或是省略号,让学
生的知识在课外得到延伸,情感得到延续。3、注重课外积累,积淀满腹诗书⑴广泛阅读。中国的古诗文浩如烟海,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去涉猎,去搜集、整理、积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去广泛阅读,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⑵大量诵读。古典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六个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这么大一块面包如何“吃”?我们采取化整为零,分而化之的方法。教师每天把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抄在黑板上,学生用自己的古诗摘抄本摘抄下来,利用早读、午间以及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进得行诵读,以达到积累的目的。4、开展有趣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学以致用”,读书不是为了读而读,应把外部的获得通过学生主体的消化吸收,成为内部的知识积累,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个体的语文素养。教师应铺设平台,开展精彩纷呈而又实实在在的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天地,领略古诗文的魅力,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审美和创造能力的具体做法。⑴古诗文背诵比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成功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求就特别强烈。”因此,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各种诗文背诵竞赛。比如举行“背诵小能手”的比赛,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看谁背得最多。再比如,背诵同诗人的古诗(如李白的),看谁积累得最多。还有背诵同一题材的古诗,描绘春天的,描写边塞的等等。⑵吟诵表演。好的朗读,是学生充分感受诗歌魅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适当举行一些古诗词的朗诵会和评议会,表演自编古诗词短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⑶诗配画活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历来是诗画不分家。诗配画活动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我选用《忆江南》、《草》、《静夜思》、《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绝句》等古诗,让学生为诗配画。学生在为诗配画的过程中,不仅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而且还使学生对诗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诗的境界,在于它可以在无数的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却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和情趣中汲取新鲜生命。”提高小学生的古诗文素养,让“诗”浸润孩子们的心灵,丰厚他们的情感世界,积淀他们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1]黄莉莉.江山代有才人出.小学语文教师,2006(12):15-17 [2]朱光潜.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3]王秀娟.古典诗歌教学要突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4 [4]斓竹.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2008-04-9 [5]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