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的论文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贾探春人物分析
姓名
学号
所在分校
指导教师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制
贾探春人物分析
内容摘要:贾探春,贾府三小姐,在《红楼梦》中是一个“补天式”的出色人物,作者在书中给予其“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高度赞赏。

她有才干、有眼光、敢作敢为,是一个关注家族命运,富有忧患意识的大观园中的女“政治家”。

本文从形象、性格、才能、心理、结局五个方面分析了贾探春这一人物。

关键词:《红楼梦》、贾探春、形象分析
《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

她在十二钗正册排位第四,紧次于钗、黛和元春;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又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始终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她有着姑娘的尊贵体面,却又因庶出的身份处境尴尬;她是行将没落的侯门闺秀中的一个改革者。

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了他对封建家族的期望。

一、贾探春的形象
(一)见之忘俗的神采
贾探春早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就与迎春、惜春一起出场。

一出场,作者就有意识的轻轻“点”了一笔,使她脱颖而出:当宝玉欲送“颦颦”二字为黛玉之表字时,探春便问“何处出典?”又道“只恐又是杜撰。

”短短一两句话,却适时突显出她的不同。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 这是作对探春的描述,也是探春留给黛玉的印象。

一样的妆扮,探春却能给黛玉留下“见之忘俗”的深刻印象。

黛玉进贾府时探春的年纪也应不大,于是这“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就愈发显出她的不寻常。

(二)他人眼中的探春
贾府是个钟鸣鼎食的大家族,人物众多,关系纷乱复杂。

探春在王熙凤眼里是个臂膀,说她“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

” 平儿也说探春“二奶奶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怕他五分” 。

可见王熙凤对她是抱着赞赏的态度。

王夫人对探春的态度,书里也是借王熙凤之口说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

” 以王熙凤的玲珑剔透,对王夫人心理的揣摩还是较贴切的,重要的是之后她又说:“按正礼天理良心上论,咱们有他这个人帮着,咱们也省些心,与太太的事也有益。

” 这一段话将王夫人的心理揭示的更准确,探春于王夫人来说,虽然乖巧、能干,最多却只是个“有益”之人,若说真心疼爱,除了宝玉却再无第二个了。

贾母对探春的感情在第四十回“两宴大观园”里有过表示:“贾母笑道:‘我的这三丫头却好,只有两个玉儿可恶。

回来吃醉了,咱们偏往他们屋里闹去。

’” 这话里的感情色彩很是分明,探春的出众确实使她比别人好些,但肯定仍敌不过宝黛。

其他兄弟姊妹里,宝钗赞她聪敏细致,黛玉对她的“改革”也颇为赞同,并且说:“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

虽然叫她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

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

” 宝玉也素跟她亲厚,说她“干了好几件事……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
邢夫人对迎春说:“你是大老爷跟前的人养的,这里探丫头是二老爷跟前的人养的,出身一样,你娘比赵姨娘强十分,你也该比探丫头强才是。

怎么你反不及他一半!” 虽然是责备迎春之语,却也侧面体现出了探春在大家眼里的不一般。

二、贾探春的性格
贾府的女儿们因为得到贾母的疼爱,都在大观园中供养,却又有着千差万别的性格,探春举止大方,胸襟阔朗,没有迎春的懦弱,没有惜春的孤僻,没有凤姐的贪婪,没有宝钗的圆润,和湘云一样具有男子性格,却不想湘云那么大大咧咧的不修边幅。

(一)聪明细致、考虑周全
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贾母迁怒王夫人,在场的人谁也无法辩解,“探春有心的人,想王夫人虽有委曲,如何敢辩;薛姨妈也是亲姊妹,自然也不好辩的;宝钗也不便为姨母辩,李纨,凤姐,宝玉一概不敢辩,这正用着女孩儿之时;迎春老实,惜春小,因此窗外听了一听,便走进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 这一段描述,不仅凸显探春的勇于出头,又足见其心思之缜密,各方面都考虑的很周全。

果然这一段话犹未说完,贾母便平息了怒气,这场风波也就此化解。

第五十七回中特从宝钗眼中写邢岫烟佩戴着探春赠予的碧玉珮。

岫烟家道贫寒,又因为自身性格娴静拘谨,在贾府中并不受重视,在姐妹中也默默无闻。

而此时的探春开始理家,
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本该是忙到不可开交,却连佩饰这样一个细微末节的地方都注意到,难怪宝钗感发道:“他见人人皆有,独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

这是他聪明细致之处。


(二)严禁豁达、积极有为
第四十回“两宴大观园”,补写秋爽斋的陈设,实际上也是对探春性格的侧面诠释。

从探春闺房的布置上看,与众姐妹有着明显的不同:“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 ,以此高旷开朗的气象反映探春的独具胸襟,更是借大理石坚硬的质地表明探春坚强的性格。

这种“事无不可对人言”正是源于探春的自律。

她对丫鬟的管教很严格,所以她的丫鬟从没有过什么毛病。

她用膳时“众媳妇皆在廊下静候,里头只有他们紧跟常侍的丫鬟伺候,别人一概不敢擅入……只觉里面鸦雀无闻,并不闻碗箸之响”试问贾府的当家老爷少爷们,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她让厨房做一道油盐炒枸杞芽儿,特意单拿出五百钱。

这样的严于律己,坦坦荡荡,真正是无不可言之事。

同样是庶出的女儿,探春却不同于迎春的懦弱不问世事,凡事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

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迎春房里的丫鬟媳妇们吵闹不休,她自己充耳不闻,反而是探春一到那里便问:“刚才谁在这里说话?倒像拌嘴似的。

” 庚辰双行夹批在此写道:“瞧他写探春气宇。

” 此后探春又说道:“我和姐姐一样,姐姐的事和我一般,他说姐姐,即是说我。

” 继而三两句话辖制住了那生事的媳妇,又找来平儿施压,迅速的解决了迎春的烦难。

芦雪庵联诗的时候,探春联了一句“色岂畏霜凋,深院惊寒雀” ,这一句也充分表现了她勇于出头的性格。

(三)不图富贵、清新质朴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都是复杂多样的,探春自然也不例外。

她既有着刚强激烈的一面,也有恬淡静仪的一面。

王昆仑先生就评价探春“不庸俗、不纤细、无脂粉气” 。

二十七回中写探春攒下几个月的零用钱,托宝玉买些玩意儿,不是什么“金、玉、瓷器、没处搁的古董、绸缎……”而是要“柳枝儿编的小篮子,竹子根儿挖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子儿……”,并且明确指出要“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 。

这一派质朴清新,才更显出探春的清丽不俗。

再有秋爽斋雅致的内饰,“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

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联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都表明他不图富贵,淡雅清逸的性格。

在第七
十一回,探春更是说“倒不如小人家人少,虽然寒素些,倒是欢天喜地,大家快乐。

我们这样人家人多,外头看着我们不知千金万金小姐,何等快乐,殊不知我们这里说不出来的烦难,更利害” 这样的话来,与二十七回遥相呼应。

三、贾探春的才能
探春作为贾府中庶出的女儿,虽有尊重体面,地位却不高。

如此,能得到王夫人的重用,在凤姐养病的时候暂替理家,探春的才能可见一般。

(一)组织才能与诗才
大观园中热热闹闹的诗社活动使众姊妹的才情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是对每个人的才能、性格等方面最好的诠释,而这一活动的发起人却是探春,让人不得不认同她的组织能力和追求风雅的心。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探春送给宝玉的花笺上明显指出是“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

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

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

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

” 细看探春花笺里这句“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 果然体现出她不让须眉的高志,好一个探丫头,前面谦逊恭谨,是礼节所需,后面一个转折,就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不由得想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词人——李清照。

“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是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对李清照的评价,这与探春花笺里的语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文才上,探春虽然不及宝钗和黛玉,但也有其不凡的一套。

第三十八回作菊花诗里有这样一段“探春走来看看道:‘竟没有人作《簪菊》,让我作这《簪菊》。

’又指着宝玉笑道:‘才宣过总不许带出闺阁字样来,你可要留神。

’” 她选中了没有人做的题目,还特意警示宝玉“不许带出闺阁字样”。

佳句“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中的“短鬓”、“葛巾”,显然是指男子装扮,果然没有半点闺阁字样,末联“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又再次点明探春之不俗。

当然,正如王昆仑先生所说,结社只不过“是探春具有组织才能的一点侧面表现而已” 庚辰本回前评也写到:“结社出自探春意,作者已伏下回‘兴利除弊’之文也。


(二)理家之才
王熙凤病了,探春的理家开始了,从腼腆的小姐变成严厉的管家人,皆因探春是因在其位,必谋其政。

果然“只三四日后,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

” 探春在大观园里大刀阔斧的“改革”起来。

首先是排难,是一个“大管家娘子”吴新登媳妇给她出了
个难题。

探春和贾环的生母赵姨娘之弟,赵国基死了。

他的身份是如此尴尬,贾府当赏多少银子呢?吴新登媳妇故意不说往例,不出主意,为难探春,结果是探春查明旧账,按照旧例,秉公办理,赏银二十两。

既指斥了吴新登媳妇的胆敢故意刁难,也不避免生母赵姨娘的当面冲突。

其次,她蠲免了宝玉、贾环、贾兰以上学的名义,实际上作为袭人、赵姨娘、李纨零花的月钱。

这两件事虽然涉及范围不宽,但已惊动了各方面,更引起凤姐和平儿的警惕,凤姐这样对平儿说:“……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

如今俗语说‘擒贼必先擒王。

’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辨,你只越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

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强,就不好了。

” 可见,这个向来无所畏惧的凤辣子对探春也有所畏惧,于细微之处看出她这个小姑子管家的能力与过己之处。

在凤姐有意退让的情况下,探春又提出了影响面比较大的节约和对大观园新的管理方案。

第一件是把每个姑娘每月重支的头油脂粉费二两银子都免去了,因为他们已经有了月银,另一件便是探春看了他家奴才赖大家花园的管理办法,引入了“承包大观园”。

处于闺阁之中的女孩儿,能用她所学到的、想到的一切,来挽救这个看似兴盛,实际上正在倾倒的家。

不管是不是有效,这份执着和用心,都让人感动。

蒙古王府本的脂批写到:“探春看得透,拿的定,说得出,办的来,是有才干者,故赠‘敏‘字。


四、贾探春的心理
探春曾经沉痛地对众人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我乱说的。

” 这种遗憾始终伴随着她的生命。

(一)庶出带来的自卑
探春的出生是她的悲剧之一。

探春是贾政之妾赵姨娘所生,在封建大家庭中,庶出是件很不光彩的事。

这对于这个自视甚高的小姐,恐怕要算她“先天的不幸了”她从在娘胎里就被注定了和自己生身之母身份地位的矛盾。

年纪越长,这种矛盾越觉明显。

庶出在大家族是一个常见却又敏感的字眼,探春对于这一点也是相当在意的。

她曾经跟宝玉说:“兄弟姐妹跟前,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

” 其实恰是因为太知道了,才说这话。

可见“庶出”是扎在探春心上的一根刺,一直使她生活在敏感的阴影当中。

探春是最要强的,她极力想隐藏这种低人一等的身份,她想逃避,偏偏几次三番的被生母提出来,因此她说:“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故意的表白表白。


因此,探春庶出的身份让她处处要强,也处处自卑。

(二)地位给予的尴尬
王熙凤也曾十分赞赏的说道:“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

”但即便探春如此努力,仍然如履薄冰,举步维艰。

这自然和她庶出的身份有关系。

作者借王熙凤之口说出探春在贾府的艰难地位,她向平儿说:“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 当平儿质疑“难道谁敢小看她,不与别的一样看待么?” 时,凤姐就把当下一些人婚配挑正庶的话讲出来,还说“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跑出这样天悬地隔的的两个人来,我想到那里就不服!” 英雄惜英雄,凤姐这一段评论可以用“可叹、可悲”来概括。

在这样的情况下,探春自保尚且艰难,更无力扭转贾家的颓败。

她理家的时候,一众下人虎视眈眈,“若少有嫌隙不当之处,不但不畏伏,一出二门还要说出许多笑话来取笑。

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抄捡到秋爽斋的时候,探春“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连王熙凤都要陪着笑脸道歉,王善保家的却不识相的连探春身上都要搜一回,只因为她“一个姑娘哪里就这样厉害起来,况且又是庶出,她敢怎么着?” 于是探春毅然的飞起一掌,打在这个“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 的奴才脸上。

也间接打在那些摧残少女的上层统治者的脸上。

这一回,本该夜深人静的大观园着实鸡飞狗跳了一回。

在这一片混乱之中,探春有一番沉痛的论述:“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辛酸的眼泪和回天乏术的悲痛,痛心疾首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恐怕没人能理解吧。

(二)生母带给的无奈
其实探春对赵姨娘的态度,首先是受到了封建论理教化的影响。

在这个大家族中,探春和贾环是“主子”,生母赵姨娘是“奴才”,如此畸形扭曲的思想却是所有人都认同的。

探春必须认嫡母王夫人做“母亲”,如她所说,她的“舅舅”只能是王夫人的兄弟王子腾,就算认赵家的亲娘舅,也只能叫做“按理尊敬”。

其次,探春对赵姨娘和贾环,甚至包括那位去世的舅舅赵国基,多有一些“怒其不争”的感情。

赵姨娘行事向来欠考虑,不够尊重又常常生事,贾环更是连王熙凤都说他“实在令人难疼” ,而那位亲舅赵国基,探春说的好:“每日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来?”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里探春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太太满心里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务。

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

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呢,连姨娘也真没脸了!” 仔细看来,“连姨娘也没脸”的话不
正是承认自己的生母,并且是向自己的母亲剖析现状,表白心事的恳切之辞吗?
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写探春因为赵姨娘和芳官厮打而动怒,气的说:“‘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伏。

这是什么意思,值得吵一吵,并不留体统,耳朵又软,心里又没有计算。

这又是那起没脸面的奴才们的调停,作弄出个呆人替他们出气。

’越想越气,因命人查是谁调唆的。

” 这一段读下来,不禁要感慨,探春虽然把自己的生母看得透彻之极,却也愿意为她找出一些值得同情的理由,宁可说赵姨娘是耳朵软、没算计、受人调唆,这其实已经是一种护短的心理,怎能说探春忘本了呢!
五、贾探春的结局
贾探春作为《红楼梦》中一个“补天式”的出色人物,她的结局值得推敲。

(一)通行本中高鹗所续结局
在高鄂所续的结局里,探春嫁给了海疆大员的儿子,后来还归府省亲,“众人远远接着,见探春出挑得比先前更好了,服采鲜明……家中多少不顺的事,大家又哭起来。

还亏得探春能言,见解亦高,把话来慢慢儿的劝解了好些时,王夫人等略觉好些” 。

这大抵是续书作者认为探春是黑暗腐朽的统治层中一个“有志、有守、有为”的开朗人物,作者无法违反客观事实和社会规律,写出她挽救贾府的命运,但也不忍心使她埋葬在那坍塌下来的大厦中,而给她一个堪称完美的结局吧。

但若如此,还能把她归在“薄命司”里吗?又如何体现“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的主旨呢?
(二)关于探春结局的看法
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里是这样表现探春的:“……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首判词,写得相当成功,而“千里东风一梦遥”便是措词含蓄而韵味悠长的佳句。

它是探春远嫁,生人作死别的暗示,也就是李白诗“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的意思。

红楼梦曲子里更是有《分骨肉》,云:“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山遥水远,凄凄惨惨,这分明是生离死别一般,如果仅仅是嫁到海疆,且尚可回家探亲,又何来抛闪家园之说,曲名也不必起作《分骨肉》了。

而这种寓意在前八十回也屡次表露。

第二十二回“制灯迷贾政悲谶语”,探春做的灯谜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 这里再次提到清明和风筝的意象,庚辰双行夹批还点明“此探春远适之谶也”。

在七十回里,抓阄填柳絮词,探春的“……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再次印证了探春的远嫁不归。

值得注意的是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探春掷得花签上的“日边红杏倚云栽”,是出自唐代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在作诗后的第二年蟾宫折桂,所以花签上写了“必得贵婿”,原来,探春抽得签中“瑶池仙品”“日边”等都意味着她将成为帝王之妻——王妃。

这和“得贵婿”是一致的,贾府已是公侯之家,只有嫁入比公侯更高的门中,才可以称得上是“贵婿”。

而续书中的她只是嫁给了“镇海总制”的儿子,能称得上“得贵婿’吗?
七十回中大家集体放风筝,探春放的是一只软翅子大凤凰风筝。

凤凰历来都被比做王者之妃,这里也绝不会是闲笔。

探春如果不是远嫁海外,就不会是断线的风筝,而特写凤凰风筝,正是暗示探春日后贵为王妃。

因此,探春虽然是王妃,可她是远离故国在海外做了王妃。

按传统的观念,这正是莫大的悲剧。

探春纵有天高的本事,对自己的命运也是无能为力。

贾府四姐妹元、迎、探、惜四字通常被后人说成是“原应叹息”的意思,不论这是不是后人们的牵强附会,大观园中的姊妹都难逃凄凉的悲剧命运,这是《红楼梦》所欲表现的要点,我们的三小姐探春既然身在红楼,那她的命运也只是悲剧中的一去罢了。

“探”春者,叹春一去不重来也。

【参考书目】:
[1]、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周汝昌:《红楼小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3]、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4]、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5]、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评语:你的论文就可以定稿了。

论文的封面、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字号,正文的行距都已做好,不用再动了。

请在论文打印之前,将全文再认真通读一遍,避免字、词、句、标点符号用错的情况。

付弋轩
2009年11月1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