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系统ABTest测试

推荐系统ABTest测试
推荐系统ABTest测试

测试

集成测试

自定义算法开发完成后,还需要经过集成测试才能正式上线。集成测试是单元测试的延伸,单元测试验证算法内部的逻辑是否达到目的,集成测试则关注把新开发的算法加入算法流程后,整体表现是否有异常。RecEng中用于集成测试的手段是测试路径。

客户在RecEng中新建了一个算法流程――不妨称之为F――后,默认F是处于“未发布”状态的,这有两层意思:

1.启动离线计算API时F不会被启动

2.F的计算结果无法被推荐API获取

既然1,未发布的算法流程不会被离线计算API启动,所以RecEng在产品界面上提供了手工启动未发布算法流程的按钮。离线计算完成后,RecEng会将F的离线计算结果同步到在线存储,但是由于2,推荐API是无法获取F的计算结果的,测试流程的计算结果目前只能通过RecEng的API调试功能在产品界面上进行观察,目前还不能支持以API的方式访问测试流程的计算结果。

集成测试通过后,客户需要在产品界面上点击“发布”按钮,将未发布的算法流程发布上线,这样才真正进入了生产,上面说的1和2这两条限制都会被取消掉。

另外,有的时候客户可能需要对发布上线的算法流程进行调整,这时怎么办呢?RecEng为每个已经发布上线的算法流程其实都还保存有一份线下测试版,这时客户只需要修正对应的线下测试版即可,按照上面的过程,先调整算法逻辑,然后手工启动离线计算,

再在API调试中观察计算结果。集成测试通过之后,点击“发布”按钮,这时会提示是否需要覆盖线上数据,意思是需不需要用测试流程的计算结果去覆盖之前的生产流程的计算结果,客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判断。

效果测试

集成测试只能验证自定义算法在算法流程中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然而作为算法,仅仅能够正常工作是不够的,效果才是算法的最终目的。RecEng支持以算法流程为单位的A/B Testing,直接对最终效果进行比较,为决策提供参考。

要进行A/B Testing,必须要先明确指标;要计算指标,首先要采集日志。下文从日志采集开始说明。

日志采集

在度量推荐系统的效果时,RecEng只关心和推荐有关的行为。为了和其他无关的行为区分开来,RecEng在每次推荐API的返回结果中都附带有一个Trace ID(该次推荐API返回的所有物品共享这一个Trace ID),客户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把这些Trace ID埋入日志,这样才能利用阿里云推荐引擎提供的效果报表功能,具体埋点和日志的规范细节参见日志埋点规范

Trace ID的埋点有三个原则:

1.在推荐列表展示时,需要把对应的Trace ID埋入推荐列表中所有物品的链接里

2.如果用户点击了包含有Trace ID的物品链接,需要把这个Trace ID带入下一个页面,且要在新页面中所有该物品的链接里都埋入这个Trace ID

3.如果用户点击了不含Trace ID的物品,或点击了包含有其他Trace ID的物品链接,之前的Trace ID失效

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日志中都会有Trace ID信息,Trace ID只负责对RecEng返回的推荐结果进行跟踪。客户网站或应用中大部分的用户行为可能都和RecEng并没有关系,为了更好的刻画用户画像,这些用户行为也是需要上传到RecEng的。

日志埋点完成之后,把日志通过日志API提交到RecEng,日志采集就算完成了。但日志API的功能可不仅仅只限于上传采集的日志。细心的用户可能会注意到,在RecEng的业务配置界面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复选框:

即客户可以通过日志API实现离线数据上传,要实现这个功能,一方面需要在产品界面上打开这个开关;另一方面各种user、item的数据都需要从日志API传上来。和离线上传不同,通过日志API上传user、item数据是增量方式的,每天只需要把新增的数据发送给RecEng即可。

业务配置页中的“自动数据预处理”复选框如果选中了,那么在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会自动启动对前一天数据的离线计算任务。

效果报表

在RecEng中,与效果报表紧密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三个:效果算法、效果指标、效果流程。

效果算法专门用于计算效果指标,其输入和输出表都是固定的,输入表是行为表

(user_behavior),输出表则是指标结果表。效果算法的逻辑比较简单,一般就是简单的统计,或者在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四则运算。麻烦之处在于统计是要有统计口径的,口径包括时间粒度、业务粒度等。

RecEng中所有这些统计口径都是一致的,时间上支持日、周、月三个粒度,业务上支持按场景、按算法流程统计。时间粒度的需求要靠效果算法实现:通常只需要输出当日指标,在周一或每月一号的时候还要额外输出上周、上月的指标。如果效果算法中没有包含对周指标、月指标的计算,RecEng会自动用0填充。业务粒度的需求由RecEng统一实现:RecEng 会将行为表按业务粒度进行拆分之后再交给效果算法去计算,所以效果算法不需要考虑业务粒度的问题。

效果算法以行为类型为参数,不针对具体的行为类型;效果指标则需要明确行为类型。所以效果指标可以理解为效果算法+行为类型的组合。比如专门用于统计PV的效果算法,可以统计任意行为的PV,view,click,consume,都可以;但说到指标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是view的PV,还是click的PV。

效果指标只需要定义即可,选择一个效果算法,明确行为类型就好了。定义了效果指标,我们还需要每天执行一遍效果流程(index_path),把这些指标算出来。效果流程不需要配置算法节点的流程图,只需要选择效果指标就好了,RecEng会自动生成效果流程的流程图,客户可以通过效果计算API启动效果流程。

最后,是关于效果报表的配置,只需要为效果指标选择一个展示图表就好,比如折线图,饼图,柱状图等。效果流程计算完成后,客户就可以在效果报表中看到了。

RecEng默认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效果算法,也预先定义了一些效果指标,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新的效果算法,注册到RecEng即可。

A/B Testing

A/B Testing是常见的效果测试方法,也是RecEng唯一的效果测试的手段。经过前面的准备,现在我们可以获知每个算法流程的效果指标,那么,通过比较不同流程的指标,就可以进行效果优化了。

RecEng允许一个场景下存在多条推荐流程(rec_path),A/B Testing也是针对同属于一个场景的不同推荐流程来进行的,在进行A/B Testing时,同一个场景下的每个推荐流程都会被分配一定的流量比例,这个比例是可以在产品界面中配置的。在执行推荐API时,RecEng第一步就会按照比例随机分配流量,把当前用户分配到某个推荐流程中,然后再执行这个推荐流程的在线流程。RecEng在分配流量时是完全随机的,不遵从任何规则,如某个用户一定要分配到某一条推荐流程中这样的规则。

无论是否开启A/B Testing,客户调用推荐API的参数都是完全一致的,推荐API的参数中只包括场景参数,不需要,也不能指定推荐流程(rec_path),为了在进行效果统计时明确推荐的物品来自哪个推荐流程,所以RecEng在每次答复推荐API时会附带Trace ID,这样才能准确的统计出每个推荐流程的效果指标。

纵观整个流程,使用A/B Testing的工作量主要在前期,日志埋点、配置效果报表,完成了这些之后,使用A/B Testing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系统规格

约束

RecEng不限制客户创建业务(biz)的数目。

规模

RecEng的计算能力取决于公共云MaxCompute(原ODPS)集群规模,现阶段RecEng 支持的典型数据规模在百万级别,即百万用户,百万物品。未来公共云MaxCompute扩容后,RecEng可以支持数据量更大的业务,届时会及时更新在本文中。

性能

RecEng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功能,这里列出的是利用RecEng的默认算法构造的典型场景的性能指标,这些指标也可用于客户在开发自定义算法时参考。

?离线计算时间:<=2小时

?在线RT:<=50ms(不含网络传输时间)

?在线qps:>=10000

?实时日志生效时间:<=5分钟

API说明

RecEng提供7个API供客户用于对接,如下:

1.

启动数据预处理任务API:启动离线任务之前需要执行数据预处理任务。数据预处理任务是针对业务的,数据上传完成后整个业务只需要执行一次预处理任务即可

2.

启动离线任务API:客户把离线数据导入输入表完成后,通过本API启动离线计算。本API 是针对场景的,且只能启动场景中已发布的推荐流程。本API执行成功时除了完成离线计算,还负责把离线计算结果导入在线存储

3.

启动效果计算任务API:客户在完成行为数据上传后可以启动效果计算API。要注意的是行为数据必须要符合RecEng的埋点要求,即埋入Trace ID,否则的话计算是不会成功的4.

查询任务状态API:可查询最近一次启动的离线任务和效果计算任务的状态,共有正在运行,计算完成,运行失败三种状态。客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是否使用本API。

5.

在线获取推荐结果API(推荐API):推荐API集成在终端产品或推荐服务器中,当用户浏览相应页面,如首页或详情页时,可通过推荐API向RecEng请求展示给用户的物品列表。

推荐API是RecEng中最重要的API,通常需要用户ID,物品ID等参数,客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增加参数。如推荐O2O服务时,可以增加用户的位置坐标参数,方便进行位置过滤,优先推荐附近的商家或服务提供者。

6.

在线数据更新API:当客户有新物品上架,或老物品下架,希望能够及时体现在推荐物品中,可以通过本API通知RecEng,实时生效。

系统日志采集API(日志API):日志API用于实时收集用户的行为日志,用于实时修正。

建议每次调用日志API时处理多条日志,压缩后上传,提高性能,节省带宽。通常情况下建议在一次日志API调用中上传100-1000条打包压缩后的日志。日志API除了可以提交日志,客户也可以通过这个API向RecEng提交用户和物品数据,从而可以不再需要离线把数据导入MaxCompute(原ODPS)。

8.

这些API需要客户集成,如前所述,RecEng建议客户端将这些API统一集成在RecEng Client中,通常部署在推荐服务器上。下图展示了一个典型的API集成场景:

图中用不同的颜色表示API的类型。

下方紫色的日志API和红色的数据修正API是实时API,前者用于实时日志采集,后者用于实时修正数据。

?

中间一组蓝色的API(离线数据上传没有API,需要客户自己通过tunnel或DataX工具实现)实现数据上传和离线计算,两个计算跟踪的API是可选的,如果不接入,通过设置告警也能获得任务运行异常信息。

?

?

上方黑色的推荐API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也是业务最关注的,用于获取推荐结果。

?

事实上,推荐API和日志API是可以直接从终端对接到RecEng的,但是这样做的话对未来的扩展性不好;而且从图中也能看到,推荐服务器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数据上传,离线计算,以及数据修正都需要在推荐服务器上发起,所以还是那句话,建议客户把所有对RecEng的访问都集中起来,部署在推荐服务器上。

关于默认流程模板的推荐效果

默认流程模板的效果取决于用户行为的丰富程度,如果用户的行为能够很好的反映用户的偏好,默认流程模板的效果会比较好;当用户的行为很少,不能反映用户兴趣时,默认流程模板效果不会理想,甚至于无法给出推荐物品。这有些类似于冷启动的情形,这时需要客户提供默认推荐策略,通常是热门推荐,即向冷启动用户推荐热门物品。RecEng的预置算法中包括热门物品推荐的算法,客户可直接使用。

默认流程模板会根据用户在过去三十天的行为分析用户兴趣,当客户首次接入RecEng时,通常只导入了最近一天的用户行为数据,这时就会出现上述冷启动的情况。客户可以追加补入历史数据,也可等待数据积累,以丰富用户行为,获得更好的推荐结果。

RESTful接口+微服务

转自:闪购网站Gilt从Rails迁移到Scala

从Gilt迁移到Scala以及Paypali迁移到Node.js,我认为原因有两个,这两个代表了现在和未来的一种趋势:

1. Node.js和Play框架倡导的微服务。

微服务这种架构使得维护拓展方便,打破了原来Java和Rails的铁板一块的整体式系统,这种微服务架构特点是RESTful接口+微服务。而传统Java和Rails是一种“MVC+服务"传统架构,为什么“MVC+服务”容易导致铁板一块的系统呢?MVC 是一种面向前端的模式,当你使用这种组合时,你的重点就不免放在MVC的实现上,“服务”变成一种附加的次要的为MVC服务的架构,而轻量的RESTful接口使得我们重点又会到“服务”上,我们可以专注将我们的服务设计成一种微服务。

从可测试角度看,MVC架构因为比RESTful多了一个页面视图,也就是直接绑定了终端页面,或者说绑定了前端页面,这就难于方便进行后端业务逻辑的测试,见要么TDD死,要么后端MVC死,而对RESTful的URL进行测试,或者对微服务进行测试都是非常轻量方便易观察的,不和具体框架绑定,基本都是纯粹业务。

2. Node.js和Play框架倡导的异步Reactive编程。

异步编程最大的特点是吞吐量大,延迟小,因为没有堵塞,这就容易挖掘现有硬件和操作系统等底层系统的潜力,同样的成本投入,异步系统要比传统铁板一块的同步系

统更能应付爆发式涌潮的瞬间大流量。

基于异步的Reactive编程引入事件驱动概念,是一种自发式Reactor,能够将原来在一个请求中完成的繁重工作分发成并行等多任务方式完成,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可伸缩性,当一台服务器硬件已经挖掘到极致,也就是说这种垂直扩展已经完全挖掘了多核CPU的潜力,可以再通过水平扩展假设多台服务器提升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

这种垂直和水平立体式的扩展能力完全颠覆了传统Rails和Java Spring的顺序编程模型,因为顺序编程方式很容易导致同步堵塞式系统,具体可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da11233476.html,/46372,这个贴虽然使用了Node.JS作为异步编程案例说明,同样也适合Scala的Play框架和Akka的异步Reactive编程。

总之,微服务体现了面向对象的细粒度松耦合原则,发挥了设计上的优势;而异步编程则体现面向函数编程的精确能力,发挥了性能上的优势。一个架构如果兼顾设计与性能两者能不是一种优秀的架构吗?

新闻中心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新闻中心管理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v1.0]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测试概要 (4) 2.1子系统功能分解 (4) 2.2测试内容 (4) 2.2.1 功能测试 (4) 2.2.2运行时间测试 (4) 2.2.3数据库操作与安全测试 (5) 2.2.4错误测试 (5) 2.3 测试举例 (5) 2.3.1功能测试 (5) 2.3.2运行时间测试 (5) 2.3.3数据库操作与安全测试 (6) 2.3.4 错误测试 (6) 3测试结果及发现 (7) 3.1后台管理模块测试 (7) 3.2通讯协议模块测试 (8) 3.3会员注册登录模块 (10) 4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10) 4.1后台管理模块 (11) 4.1.1能力 (11) 4.1.2限制 (11) 4.2通讯协议模块 (11) 4.2.1能力 (11) 4.2.2限制 (12) 4.3会员注册登录系统模块 (12) 4.1.1能力 (12) 4.1.2限制 (12) 5分析摘要 (12) 5.1能力 (12) 5.2缺陷和限制 (12) 5.3建议 (12) 5.4评价 (13) 6测试资源消耗 (13)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的编写是出于测试新闻中心管理系统工程项目,主要通过几个步骤来完成测试的过程。对于检测出来的错误,通过提交给程序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修正;如果出现实在修正不了的问题(比如说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埋下的隐患),依据问题的大小给出评估,从而使管理人和客户有一个认识,得到改变功能设计或者是摒除功能模块甚至是放弃项目的决定。 首先是代码测试。代码测试通过代码编写人员来完成,同时生成记录文档。 接下来是单元测试。主要由程序员和管理人一起进行,进行调整和记录。、 再之后是模块测试。同样有程序员来完成。在前三个测试中程序员起来的作用是最大的。这点值得注意。 最后是系统测试和功能测试。本工程主要分为两个系统,新闻发布系统和会员管理系统。在这个部分生成本测试分析报告。 1.2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新闻中心管理系统 项目任务提出者:聂雄 项目开发者:软件工程开发小组 用户:网民 本项目的程序是使在Windows XP 系统上在客户端以HTML,Javascript,服务器端用asp语言开发软件进行开发的,同时采用微软公司的SQL数据库为开发软件的数据库服务程序。测试主要是在开发者的个人电脑上进行,分别通过本地测试,远程测试来完成。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新闻发布:后台管理,普通管理员和高级管理员可以在此注册登陆,实现新闻发布功能; 会员系统:实现本工程的会员管理功能 1.4参考资料 《实践者之路:软件工程(第五版)》ROGER S.Pressman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念》高等教育出版社 《ASP编程概要》 还有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属于共享资源。

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程大作业 设计题目: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一、成员分工 (1) 二、需求分析 (2) 三、总体设计 (3) 四、详细设计 (6) 五、系统测试 (17) 六、总结 (20) 七、参考文献 (21)

成员分工 我们小组成员共有三名,分别是,为了能按时圆满的完成这次 VC++课程设计,我们小组进行了详细的分工,以确保设计能按时完成。经过周密的考虑和详细的调查最终确定该停车场管理系统需要以下 几个功能模块: (1)需求分析 (2)界面的设计 (3)添加功能 (4)显示功能 (5)查询功能 (6)编辑功能 (7)删除功能 (8)统计功能 (9)保存功能 (10)读取功能 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并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具体爱好做如下具体分工 神 1 具体完成以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 )需求分析 (2 )界面的设计 (3 )添加功能 保存功能 (4 ) 神 2 具体完成以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显示功能 (2)查询功能 显示功能 (3) 神 3 主要具体完成以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编辑功能 (2)删除功能 (3)读取功能

二需求分析 1. 问题描述 定义车辆类,属性有车牌号、颜色、车型(小汽车、小卡、中卡和大卡)、至U达的时间和离开的时间等信息和相关的对属性做操作的行为。定义一个管理类,完成对停车场的管理。停车场的具体 要求:设停车场是一个可停放n辆汽车的狭长通道,且只有一个大门可供汽车进出。汽车在停车场 内按车辆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由北向南排列(大门在最南端,最先到达的第一辆车停放在车场的最北端),若车场内已停满n辆汽车,则后来的汽车只能在门外的便道上等待,一旦有车开走, 则排在便道上的第一辆车即可开入;每辆停放在车场的车在它离开停车场时必须按它停留的时间长短交纳费用。 2. 基本要求 (1)添加功能:程序能够添加到达停车场的车辆信息,要求车辆的车牌号要唯一, 如果添加了重复编号的记录时,则提示数据添加重复并取消添加。 (2)查询功能:可根据车牌号、车型等信息对已添加的停车场中的车辆信息进行查询,如果未找到,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如果找到,则显示相应的记录信息; (3)显 示功能:可显示当前系统中所有车辆的信息,每条记录占据一行。(4) 编辑功能:可根据查询结果对相应的记录进行修改,修改时注意车牌号的唯一性。 (5 )删除功能:主要实现对已添加的车辆记录进行删除。如果当前系统中没有相应的人员记录,贝U提示“记录为空!”并返回操作。 (6)统计功能:能统计停车场中车辆的总数、按车型、按到达时间进行统计等。 (7 )保存功能:可将当前系统中各类人员记录和休假记录存入文件中,存入方式任意。 (8)读取功能:可将保存在文件中的信息读入到当前系统中,供用户进行使用。 3 .系统运行环境 (1)硬件环境。联想双核处理器, 2G内存,2G独立显卡,80G硬盘。 (2) 软件环境。Microsoft Visual C++6 ?0,WindosXP 系统。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用落体法转动实验仪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2) 研究刚体的转动惯量与形状、大小及转轴位置的关系。 三.实验仪器描述 本实验所用NNZ-2型刚体转动实验仪由主机和测量仪表与拉线牵引台辅机及待测刚体球、环、盘、棒等组成。主机包括基础转盘和测量传感器;辅机由转数表和计时表、拉线、悬臂及砝码。 四.实验内容 1.测量基础转盘的转动惯量 2.测量圆环(或圆盘)的转动惯量 3.测双球的转动惯量并用球体验证平行移轴定理。 五.测量及实验步骤

1.测量基础转盘的转动惯量: 将主机上的霍尔传感器输出端插头和电磁铁及电插头,插入辅机的对应插口。将砝码托盘上的挂线穿过悬臂上的滑轮并使其一端固定在转轴上。(1)调节好主机和辅机的高度,使拉线与悬臂轴线平行,为此,悬臂上设有两个定位钉,使拉线通过两个定位钉即可。 (2)打开辅机上的电源开关,这时电磁铁会自动将基础转盘锁住。我们已将转数设为16个脉冲,即测量转2周的转动时间。 (3)绕线与测试准备--测试键-完成测试:主机因电磁铁失电而解锁,砝码从静止开始下落,刚体转动2周后,电磁铁自动吸合,重新锁紧转动的刚体,并显示刚体转动2周的下落时间。绕线键-主机解锁,重新绕线,绕线合适位置后完毕按下准备键,仪表全部数据归零,做好测量准备,主机(转动刚体)通过电磁铁被锁紧;按下测试键,再次测试转动2周的时间。 这里要特别强调,绕线到合适位置的含义。因为我们要测出刚体完整转动2周的时间,霍尔传感器给出开始和结束讯号的位置就必须是同一位置,这是减少误差的重要环节。 (4)测试在砝码托盘上放200g砝码,然后点按一下测试键,电磁铁失电,砝码带动刚体作匀加速转动,计时仪表开始计时,当刚体转动2周结束

停车场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停车场管理系统应用软件 需求分析 1. 引言 IT 行业的高速发展让计算机技术深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在各个领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帮助人们减少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房地产行业日益兴盛,越来越多的停车场散布在城市里,停车场中来往的车辆与日俱增,对停车场的管理也就是非常重要。本讨论组结合此次的课程设计开发以下的停车场管理系统,使停车场里的车辆能得到有序并且相对全面的管理。 2. 数据流程图分析 2.1. 数据流程图基本符号: 数据接口 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 数据流 2.2. 入场停车与出场取车。 2.2.1. 入场流程图: (1)入场 根据系统提示的停车场的现有信息控制车辆的入场,停车场在有车位切卡被识别的情况下方能停车。 (2)停车 指定停车位置提示给用户。 2.2.2. 出场流程图: (1)收费 根据车辆信息,卡的类型以及停车的时间等依据收费标准计算收费额度实施审核通过

收费环节。 (2)出场 交费之后在出场的相关信息提示下完成停车管理过程。 3.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的作用就是给数据流程图上的每个成分以定义与说明。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加上数据字典。能给出一个具有详细的、具体的文字内容与图形的系统逻辑模型,形成一个完整的说明。 基于本系统的规模较大,数据字典的内容繁杂等原因,现只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给予说明。 表1、1用户名 表1、2密码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如果就是派生属性则用虚线椭圆表示。 联系:联系也称关系,信息世界中反映实体内部或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就是指组成实体的各属性之间的联系。 4.2. E-R 图及基本符号:

配光曲线测试

配光曲线测试的定义: 它是指光源(或灯具)在空间各个方向的光强分布。配光曲线测试的表示方法: 配光曲线测试一般有三种表示方法:一是极坐标法,二是直角坐标法,三是等光强曲线。 A、极坐标配光曲线: 在通过光源中心的测光平面上,测出灯具在不同角度的光强值。从某一方向起,以角度为函数,将各角度的光强用矢量标注出来,连接矢量顶端的连接就是照明灯具极坐标配光曲线。如果灯具是有旋转对称轴,则只需用通过轴线的一个测光面上的光强分布曲线就能说明其光强在空间的分布,如果灯具在空间的光分布是不对称的,则需要若干测光平面的光强分布曲线才能说明其光强的空间分布状况。极坐标配光曲线B、直角坐标配光曲线: 对于聚光型灯具,由于光束集中在十分狭小的空间立体角内,很难用极坐标来表达其光强度的空间分布状况,就采用直角从配光曲线表示法,以竖轴表示光强图I,以横轴表示光束的投角,如果是具有对称旋转轴的灯具则只需一条配光曲线来表示,如果是不对称灯具则需多条配光曲线表示。直角坐标配光曲线C、光强曲线图: 将光强相等的矢量顶端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光强曲线,将相邻等到光强曲线的值按一定比例排列,画出一系列的等光强曲线所组成的图称为等到光强图,常用的图有圆形网图,矩形网图与正弧网图。由于矩形网图既能说明灯具的光强分布,又能说明光量的区域分布,所以目前投光灯具采用的等光强曲线图都是矩形网图。 配光曲线仪(分布光度计)Type CGoniophotometry,用于对灯具的空间光强分布、光通量、灯具效率、照度分布、光度特性等数据进行评估。由于配光曲线(分布光度)是影响灯具品质的重要因素,所以这项测试对于场地距离、温度、光线等均有严格要求,而我们的配光曲线(分布光度)实验室按照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标准建立,可充分满足GB/T.7002-2008、GB/T 9468-2008、GB/T24824-2009、GB/T24907-2010、CIE 69、CIE 70、CIE84、IESNALM-75/79、EN13032-1、美国能源之星(半导体照明)、欧盟灯光源能效法规等标准列明的测试要求。灯具制造商只需联系我们,即可获得检测、认证、咨询、整改等一式服务,全面提升产品品质,应付市场需要我司一直致力为工商业界提供高质素的检测认证服务,并透过与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的合作扩大互认网络,我们现已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德国认可委员会(DAkkS)、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及美国通讯联邦委员会(FCC)等国际认可机构的认可资格。 配光曲线它是指光源(或灯具)在空间各个方向的光强分布。其测试结果是判断灯具能效和利用的重要数据,一般国外专业卖家在进行灯具采购时,配光曲线一般要作为基本参数提供。 积分球是:光度测量用的中空球体。在球的内表面涂有无波长选择性的(均匀)漫反射性的白色涂料。在球内任一方向上的照度均相等。 目前大部分大中型灯具制造企业均自配置有积分球设备,但主要用于产品设计的数据参考和简单报告。如需被认可配光曲线报告,仍需要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通过专业设备和计算软件形成正规的报告格式。 流明,光通量的单位。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cd)的点光源,在单位立体角(1球面度)内发出的光通量为“1流明”,英文缩写(lm)。 简单来说,就是指蜡烛一烛光在一公尺(1 公尺 = 1 米)以外的所显现出的亮度。一个普通40瓦的白炽灯泡,其发光效率大约是每瓦10流明,因此可以发出400流明的光.。 常见光源的大致光效(流明/瓦)

停车场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停车场管理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08软件工程(2) 20081344082 张伟东

1引言 1.1编写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私家车越来越多,而车位却十分紧张。在市区内有很多空间没有被充分利用,大多车辆是停在路边或者简易停车场,缺乏管理,这样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街道的拥堵。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大量的现代化大规模的停车场会被投入使用,但管理方面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1.2项目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停车场管理系统 项目开发者:某软件开发小组 用户单位:某公司 大体框架: 智能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 智能通道管理系统 闭路监视系统(CCTV) 消防安全系统(FA)和保安系统(SA) 1.3定义 一级错误:不能完全满足系统要求,基本功能未完全实现 二级错误: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实现,且没有更正办法(重新安装或重新启动该软件不属于更正办法)。 三级错误: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实现,但存在合理的更正办法(重新安装或重新启动该软件不属于更正办法)。 四级错误:使操作者不方便或遇到麻烦,但它不影响执行工作功能或重要功能。 五级错误:其他错误。 回测:产生测试错误或缺陷的测试项由软件开发人员进行修改调试正确后,由软件测试人员再次进行的针对该测试项及其相关项的测试。 1.4参考资料 钱乐秋等,《软件工程》,青还大学出版社;

张害藩,《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珊等,《数据库原理及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2.1项目名称 项目中文简称:停车场管理系统 2.2测试项目 2.3测试方案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整个过程采用自底向上,逐个集成的办法,一次进行单元测试,组装测试,测试用例的设计应包括合理的何不合理的输入条件。 2.4测试结果 3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实验2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2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实验中的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仪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实验中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改变转动力矩? 3.实验中刚体转动过程的角加速度如何测得? 转动惯量是描述刚体转动中惯性大小的物理量,对于绕定轴转动的刚体,它为一恒量,以J表示,即 ∑= i i i r m J2 式中,m i为刚体上各个质点的质量,r i为各个质点至转轴的距离。由此可见,物体的转动惯量J与刚体的总质量、质量分布及转轴的位置有关。对于几何形状规则、对称和质量分布均匀的刚体,可以通过积分直接计算出它绕某定轴的转动惯量。对于形状复杂或非匀质的任意物体,则一般要通过实验来测定,例如,机械零件、电机的转子、炮弹等。 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有多种实验方法,主要分为扭摆法和恒力矩转动法两类。本实验介绍用塔轮式转动惯量仪测定的方法,是使塔轮以一定形式旋转,通过表征这种运动特征的物理量与转动惯量的关系,进行转换测量。该方法属于恒力矩转动法。 转动惯量是研究、设计、控制转动物体运动规律的重要参数,实验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高校理工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转动惯量仪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2.研究作用于刚体上的外力矩与角加速度的关系。 3.验证转动定律及平行轴定理。 二、实验仪器 IM-2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仪及其附件(霍尔开关传感器、砝码等)和MS-1型多功能数字毫秒仪。 三、仪器介绍

1.滑轮 2.滑轮高度和方向调节组件 3.挂线 4.塔轮组 5.铝质圆盘承物台 6.样品固定螺母 7.砝码 8.磁钢 9.霍尔开关传感器 10.传感器固定架 11.实验样品水平调节旋钮(共3个) 12.毫秒仪次数预置拨码开关,可预设1-64次 13.次数显示屏 14.时间显示屏 l5.次数+1查阅键 16.毫秒仪复位键 17.+5V 电源接线柱 18.电源GND (地)接线柱 19.INPUT 输入接线柱 20.输入低电平指示 21.次数-1查阅键 图4-3-1 IM-2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仪和MS -1型多功能数字毫秒仪结构示意图 IM-2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仪主要由绕竖直轴转动的铝质圆盘承物台、绕线塔轮、霍尔开关传感器、磁钢、滑轮组件、砝码等组成。 样品放置在铝质圆盘承物台上,承物台上有许多圆孔,可用于改变样品的转轴位置。绕线塔轮是倒置的塔式轮,分为四层,自上往下半径分别为3cm 、2.5cm 、2cm 、1.5cm 。磁钢随转动系统转动,每半圈经过霍尔开关传感器一次,传感器输出低电平,通过连线送到多功能数字毫秒仪。传感器红线接毫秒仪+5V 电源接线柱,黑线接电源GND (地)接线柱,黄线接INPUT 输入接线柱。 MS -1型多功能数字毫秒仪通过预置拨码开关预置实验所需感应次数。每轮实验开始前通过复位键清0,直到输入低电平信号触发计时开始,次数显示屏从0次开始计时,直至达到预置次数停止。计时停止后,方能查阅各次感应时间。 四、实验原理 1. 任意样品的转动惯量测定 设转动惯量仪空载(不加任何样品)时的转动惯量为J 1,称为系统的本底转动惯量,转动惯量仪负载(加上样品)时的转动惯量为J 2,根据转动惯量的可加性,则样品的转动惯量J x 为 21x J J J =- 2. 系统的转动惯量测定 1)刚体的转动定律 刚体绕定轴转动时,刚体的角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矩成正比,与刚体的转动惯量成反比,这个关系称为刚体的转动定律。 M J β= 利用转动定律,测得刚体转动时的合外力矩及该力矩作用下的角加速度,则可计算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停车场管理系统

实验二停车场管理 班级:A0712 学号:12 姓名:冷清淼成绩: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一、问题描述 设停车场是一个可停放n辆车的狭长通道,且只有一个大门可供汽车进出。在停车场内,汽车按到达的先后次序,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假设大门在最南端)。若停车场内已停满n辆车,则后来的汽车需在门外的便道上等候,当有车开走时,便道上的第一辆车即可开入。当停车场内某辆车要离开时,在它之后进入的车辆必须先退出停车场为它让路,待该辆车开出大门后,其他车辆再按原次序返回车场。每辆车离开停车场时,应按其停留时间的长短交费(在便道上停留的时间不收费)。 设计要求: 1.模拟上述管理过程。要求以顺序栈模拟停车场,以链队列模拟便道。 2.从终端读入汽车到达或离去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三项: (1)是“到达”还是“离开”; (2)汽车牌照号码; (3)“到达”或“离开”的时刻。 3.与每组输入信息相应的输出信息为:如果是到达的车辆,则输出其在停车场中或便道上的位置;如果是离去的车辆,则输出其在停车场中停留的时间和应交的费用。 二、算法说明 1.数据结构说明 (1)用到两个堆栈:一个为车场栈;另一个为临时栈temp typedef struct NODE{ CarNode *stack[MAX+1]; int top; }SeqStackCar; /*模拟车场*/ (2)一个队列结构,存储便道车辆信息:

typedef struct Node{ QueueNode *head; QueueNode *rear; }LinkQueueCar; /*模拟便道*/ 2.算法说明 (1) 功能模块说明:停车场管理系统含有三个模块,即:车辆到达、离开、列表显示 停车场系统车辆到达 车辆离开列表显示 3 2 1 图1 (2)以模块为单位分析算法 1、“到达”模块:到达时有两种情况,即车场是否满,未满则直接进入停车场;满时,到便道等待。如图2。 车辆到达 停车场是否满 结束 进入停车场 进入便道 是 否 图2

性能测试测试方案

性能测试详细测试方案 、八、- 前言 平台XX项目系统已经成功发布,依据项目的规划,未来势必会出现业务系统中信息大量增长的态势。 随着业务系统在生产状态下日趋稳定、成熟,系统的性能问题也逐步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每天大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行业公司业务增加时,系统能否经受住“考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性能测试来给出答案。 1第一章XXX系统性能测试概述 1.1 被测系统定义 XXX系统作为本次测试的被测系统(注:以下所有针对被测系统地描述均为针对XXX系统进行的),XXX系统是由平台开发的一款物流应用软件,后台应用了Oraclellg数据库, 该系统包括主要功能有:XXX 等。在该系统中都存在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操作以及日报、周报、年报的统计,在本次测试中,将针对这些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的查询、统计功能进行如预期性能、用户并发、大数据量、疲劳强度和负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检查并评估在模拟环境中,系统对负载的承受能力,在不同的用户连接情况下,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以及在预计的数据容量中,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用户数。1.1.1 功能简介 主要功能上面已提到,由于本文档主要专注于性能在这里功能不再作为重点讲述。 1.1.2 性能测试指标 本次测试是针对XXX系统进行的全面性能测试,主要需要获得如下的测试指标。 1、应用系统的负载能力:即系统所能容忍的最大用户数量,也就是在正常的响应时间中,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多的客户端的数量。

2、应用系统的吞吐量:即在一次事务中网络内完成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事务是用户某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 3、应用系统的吞吐率: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据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数据量。 4、T PS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事务或交易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5、点击率:每秒钟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HTTP青求数。 5、系统的响应能力:即在各种负载压力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也就是从客户端请求发起,到服务器端应答返回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网络传输时间和服务器处理时间。 6、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即在连续工作时间状态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即在连续工作时间段内没有出错信息。 1.2系统结构及流程 XXX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体系结构跟本次性能测试所采用的体系结构是一样的,交易流 程也完全一致的。不过,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本次性能测试的硬件平台跟实际生产环境略有不同。 1.2.1系统总体结构 描述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硬件组织体系结构、网络组织体系结构、软件组织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组织体系结构。 1.2.2功能模块 本次性能测试中各类操作都是由若干功能模块组成的,每个功能都根据其执行特点分成 了若干操作步骤,每个步骤就是一个功能点(即功能模块),本次性能测试主要涉及的功能 模块以及所属操作如下表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测试 报告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1.引言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测试总结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应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的管理以及维护的软件。可以方便的管理学生信息,维护以及修改学生信息。 项目背景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多,信息复杂度增加,十分有必要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完成学生信息的管理,修改及维护。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当今高校是十分有必要的。 用户群 使用于学校。

基本定义 五类测试错误类型。 A类:严重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 ?由于程序所引起的死机,非法退出 ?死循环 ?因错误操作导致的程序中断 ?功能错误 ?数据通讯错误 B类:较严重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 ?程序错误 ?程序接口错误 C类:一般性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 ?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 致) ?打印内容、格式错误 ?删除操作未给出提示 ?与日常生活不符 D类:较小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

?界面不规范 ?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 ?错误操作未给用户提示 ?提示窗口文字未采用行业术语 参考资料 [1]《编程思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测试概要 测试目的: 在于为执行测试提供用例,指导测试的实施,查找分析缺陷,评估测试质量并执行测试用例后,需要跟踪故障,以确保开发的产品适合需求。 测试声明:测试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任务: 1、寻找Bug; 2、软件各种属性的组合程度良好; 2、避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缺陷; 3、衡量软件的品质;

转动惯量的测定

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刚体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 (2)观测刚体的转动惯量随其质量、质量分布及转轴不同而改变的情况,验证平行轴定理。 (3)学会使用通用电脑计时器来测量时间。 【实验原理】 1. 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 根据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有 M =J β (3.3.1) 只要测定刚体转动时所受的总合外力矩M 及该力矩作用下刚体转动的角加速度β,则可计算出该刚体的转动惯量J 。 假设以某初始角速度转动的空实验台转动惯量为J 1,未加砝码时,在摩擦阻力矩M 的作用下,实验台将以角加速度β1作匀减速运动,即: -M =J 1β1 (3.3.2) 将质量为m 的砝码用细线绕在半径为R 的实验台塔轮上,并让砝码下落,系统在恒外力作用下将作匀加速运动。若砝码的加速度为a ,则细线所受张力为()T m g a =-。若此时实验台的角加速度为β2,则有a =R β2,细线施加给实验台的力矩为2()TR m g R R β=-,此时有: 2μ12()m g R R M J ββ--= (3.3.3) 将式(3.3.2)、(3.3.3)两式联立消去M 后,可得: 2121 ()mR g R J βββ-=- (3.3.4) 同理,若在实验台上加上被测物件后系统的转动惯量为J 2,加砝码前后的角加速度分别为β3与β4,则有

4243()mR g R J βββ-=- (3.3.5) 由转动惯量的叠加原理可知,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J 3为: 321J J J =- (3.3.6) 测得R 及β1、β2、β3、β4,由式(3.3.4),(3.3.5),(3.3.6)即可计算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 2. 刚体转动角加速度β的测量 实验中采用XD-GLY 通用电脑计时器,记录下遮挡次数和相应的时间。固定在载物台圆周边缘的两遮光片,每转动半圈遮挡一次固定在底座上的光电门,即产生一个计数光电脉冲。计数器记录下遮挡次数和从第一次遮挡光到其后各次扫光所经历的时间,即是第二次扫光时,计时器计下的时间t 1是从第一次挡光开始载物台转动了π弧度所经历的时间;即第三次扫光时,计时器计下的时间t 2是从第一次挡光开始载物台转动了2π弧度所经历的时间…;第k+1次扫光,计时器计下的时间t k 是从第一次挡光开始载物台转动了k π弧度所经历的时间。初始角速度为0,则对匀变速运动,测量得到任意两组数据(k m ,t m ) 、(k n ,t n ),相应的角位移m , n 分别为: 201 π2 m m m m k t t θωβ==+? (3.3.7) 201 π2 n n n n k t t θωβ==+? (3.3.8) 从式(3.3.7)、(3.3.8)两式中消去0,可得: 222π()n m m n n m m n k t k t t t t t β-=- (3.3.9) 由式(3.3.9)即可计算角加速度。 3. 平行轴定理 理论分析表明,质量为m 的物体围绕通过质心O 的转轴转动时,其转动惯量J 0最小。当转轴平行移动距离d 后,围绕新转轴转动的转动惯量为

智能化停车场管理系统组成及施工方法【最新版】

智能化停车场管理系统组成及施工方法停车场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管理中心 管理控制中心由高性能工控机、打印机、停车场系统管理软件组成,管理控制中心负责处理进、出口设备采集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控制外围设备,并将信息处理成合乎要求的报表,供管理部门使用。该部分主要用得的接口转换器一般是485转换卡,TCP/IP 集线器,光纤转换器,停车场卡授权器等设备. 入口设备 进口设备由图像抓拍系统、智能补光、道闸、停车场出入口控制机,车辆检测器,自动发卡系统,远距离读卡设备等组成,主要负责对进入停车场的内部车辆进行自动识别、身份验证并自动起落道闸;对外来车辆进行发卡,抓拍记录进入时间、车辆信息并自动起落道闸。该部分有时候需要安装停车场管理系统车位显示屏系统,还有的需要安装停车场诱导系统! 出口设备

出口设备由图像抓拍系统、智能补光、道闸、停车场出入口控制器,车辆检测器,远距离读卡设备,临时计费器等组成,主要负责对驶出停车场的内部车辆进行自动识别、身份验证并自动起落道闸;对外来车辆进行计费,收费后自动起落道闸。 工作原理 固定卡用户车辆进入停车场时,入口控制机主动检测到车辆的进入,并检测卡是否有效。如有效,则道闸开启,车辆便可开进停车场,摄像机并抓拍下该车辆的照片,并存储在管理电脑。车辆离开停车场时,出口控制机自动检测到车辆的到来,并判断所持卡的有效性。如有效,则道闸开启,并触发出口摄像机对车辆进行抓拍,车辆便可离开停车场。 临时卡用户车辆进入停车场时,从入口控制机领取临时卡,入口摄像机抓拍下该车辆的照片,并存储在电脑里,控制器记录下该车辆进入的时间,联机时传入电脑。离开停车场时,入口控制机能检测到是临时卡,提示司机必须交费,临时车必须将临时卡交还保安,并需交一定的费用,经保安确认后方能离开。 说完了原理,那咱们说说施工。按先后顺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

性能测试测试方案

性能测试详细测试方案 前言 平台XX项目系统已经成功发布,依据项目的规划,未来势必会出现业务系统中信息大量增长的态势。 随着业务系统在生产状态下日趋稳定、成熟,系统的性能问题也逐步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每天大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行业公司业务增加时,系统能否经受住“考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性能测试来给出答案。 1第一章XXX系统性能测试概述 1.1被测系统定义 XXX系统作为本次测试的被测系统(注:以下所有针对被测系统地描述均为针对XXX系统进行的),XXX系统是由平台开发的一款物流应用软件,后台应用了Oracle11g数据库,该系统包括主要功能有:XXX等.在该系统中都存在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操作以及日报、周报、年报的统计,在本次测试中,将针对这些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的查询、统计功能进行如预期性能、用户并发、大数据量、疲劳强度和负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检查并评估在模拟环境中,系统对负载的承受能力,在不同的用户连接情况下,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以及在预计的数据容量中,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用户数。 1.1.1功能简介 主要功能上面已提到,由于本文档主要专注于性能在这里功能不再作为重点讲述. 1.1.2性能测试指标 本次测试是针对XXX系统进行的全面性能测试,主要需要获得如下的测试指标。

1、应用系统的负载能力:即系统所能容忍的最大用户数量,也就是在正常的响应时间中,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多的客户端的数量。 2、应用系统的吞吐量:即在一次事务中网络内完成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事务是用户某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 3、应用系统的吞吐率: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据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数据量。 4、TPS: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事务或交易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5、点击率:每秒钟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数。 5、系统的响应能力:即在各种负载压力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也就是从客户端请求发起,到服务器端应答返回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网络传输时间和服务器处理时间。 6、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即在连续工作时间状态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即在连续工作时间段内没有出错信息。 1.2系统结构及流程 XXX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体系结构跟本次性能测试所采用的体系结构是一样的,交易流程也完全一致的。不过,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本次性能测试的硬件平台跟实际生产环境略有不同. 1.2.1系统总体结构 描述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硬件组织体系结构、网络组织体系结构、软件组织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组织体系结构. 1.2.2功能模块 本次性能测试中各类操作都是由若干功能模块组成的,每个功能都根据其执行特点分成了若干操作步骤,每个步骤就是一个功能点(即功能模块),本次性能测试主要涉及的功能模块以及所属操作如下表

实验题目停车场管理系统

实验题目:停车场管理系统 设计者王莉,谭潇沸 一、要解决的问题 停车场是一条可以停放n辆车的狭窄通道,且只有一个大门汽车停放安到达时间的先后依次由北向南排列(大门在最南端,最先到达的第一辆车停在最北端)若停车场已经停满n辆车,后来的汽车在便道上等候,一旦有车开走,排在便道上的第一辆车可以开入;当停车场的某辆车要离开时,停在他后面的车要先后退为他让路,等它开出后其他车在按照原次序开入车场,每两停在车场的车要安时间长短缴费。要求:以栈模拟停车场,以队列车场外的便道,按照从终端输入的数据序列进行模拟管理。每一组数据包括三个数据项:汽车“到达”或“离去”信息、汽车牌照号码、以及到达或离去的时刻。对每一组数据进行操作后的信息为:若是车辆到达,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的内或便道上的位置:若是车辆离去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的停留时间和应缴纳的费用(在便道上的停留时间不收费)。栈以顺序结构实现,队列以链表结构实现。 二、算法基本思想描述 由于停车场是一个狭窄通道,而且只有一个大门可供汽车进出,问题要求汽车停车场内按车辆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由北向南排列。由此很容易联想到数据结构中的堆栈模型,因此可首先设计一个堆栈,以堆栈来模拟停车场,我设计用顺序存储结构来存储停车场内的车辆信息,并给车辆按进栈顺序编号,当停车场内某辆车要离开时,在他之后进入的车辆必须先退出车场为它让路,待该辆车开出大门外,其他车辆再按原次序进入停车场。这是个一退一进的过程,而且让道的汽车必须保持原有的先后顺序,因此可再设计一个堆栈,以之来暂时存放为出站汽车暂时让道的汽车。当停车场满后,继续进来的汽车需要停放在停车场旁边的便道上等候,若停车场有汽车开走,则按排队的先后顺序依次进站,最先进入便道的汽车将会最先进入停车场,这完全是一个先进先出模型,因此可设计一个队列来模拟便道,队列中的数据元素设计成汽车的车牌号,并以链表的形式存储。另外,停车场根据汽车在停车场内停放的总时长来收费的,在便道上的时间不计费,因此必须记录车辆进入停车场时的时间和车辆离开停车场时的时间,然后计算、显示费用情况。 三、详细设计 1. 数据结构的设计 (1)车辆信息的表示 车辆可看成是一个节点,设计成一个结构体,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码,车辆的进站时间和离开停车的时间,定义如下:

XXXXXX系统性能测试方案

XXXXXX性能测试方案 XXXXXX 文档编号:XXXXXX 日期:XXXXXX

文档修订记录 XXXXXX版权所有第2页共15页

目录 1概述 (5) 1.1 项目背景 (5) 1.2 测试目的 (5) 1.3 名词解释及缩略语 (5) 2工作范围及内容 (5) 2.1 测试内容 (5) 2.2 测试方法 (6) 2.2.1 性能测试策略 (6) 2.2.2 性能测试分析 (6) 2.2.3 结果分析方法 (7) 2.3 测试工具 (7) 3系统分析及监控 (7) 3.1 系统分析 (7) 3.1.1 逻辑体系架构图 (7) 3.1.2 硬件环境 (7) 3.1.3 软件环境 (8) 3.1.4 网络拓扑结构 (8) 3.1.5 系统及功能描述 (8) 3.2 系统资源监控 (8) 4测试实施方案 (9) 4.1 测试准备 (9) 4.2 业务抽取,定制用例 (10) 4.2.1 业务分析及抽取 (10) 4.2.2 业务优先级划分 (10) 4.3 构建压力模型 (10) 4.3.1 性能测试策略 (10) 4.3.2 性能需求细化 (11) 4.3.3 定义测试场景 (11) 4.4 测试数据准备 (13)

4.4.1 基础数据构建 (13) 4.4.2 测试数据准备 (13) 4.5 测试脚本开发 (13) 4.5.1 开发方法 (13) 4.5.2 测试脚本列表 (13) 4.6 测试执行和监控 (14) 4.6.1 监控策略 (14) 5角色和职责 (14) 6约束和限制 (14)

1概述 1.1项目背景 XXXXXX。 1.2测试目的 测试的目的和目标是:在XXXXXX提供的测试环境中,XXXXXX运用性能测试工具对信贷业务系统产生模拟真实使用环境的压力负载,重现缺陷发生状态,并监控的客户端和服务器性能指标,最终判断性能缺陷所属系统业务模块。 1.3名词解释及缩略语 2工作范围及内容 2.1测试内容 经初步判断,出现性能缺陷模块为XXXXXX系统的XXXXXX这几个使用频繁且业务处理量大的模块。本次测试的范围为XXXXXX的XXXXXX模块。 XXXXXX日常运行的基本业务为新增、删除、查询、修改等操作。因此将本次性能测试的重点确定为被测模块的新增、删除、查询、修改的典型业务。

BS资产管理系统测试总结报告

BS 资产管理系统测试总结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2.测试参考文档 (1) 3.项目组成员 (2) 4.测试设计介绍 (2) 4.1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 4.2测试环境与配置 (3)

4.3测试方法 (4) 5.测试进度 (4) 5.1测试进度回顾 (4) 5.2功能测试回顾 (5) 6.用例汇总 (6) 6.1 Web端用例汇总............................................................ . 6 6.2移动端用例汇总 (7) 7.Bug汇总 . (7) 7.1 Web端 Bug汇总........................................................... . 7 7.2移动端 Bug 汇总 (8) 8.测试结论 (8)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BS资产管理系统测测试总结文档,主要用于总结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方案,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满足最终需求。 本文档合法阅读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负责人、软件工程师、测试组、系统维护工程师。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BS资产管理系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实现资产的电子化管理,是任何一个企业的需求,通过计算机软件,提高资产管理的准确性方便查询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企业、学校、政府等机构资产急剧膨胀,其结构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医院、企业、学校、政府内部所推行的人事、分配、后勤、财务等改革的深入,不断对资产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电子化的资产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BS资产管理系统是集供应商管理、存放地点管理、资产管理、新增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在网上进行各项管理活动、传递各项管理信息。在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的同时,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管理手段科学化的新型管理系统。 该系统对理顺资产体制、落实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业务实现全面的控制和管理,提升工作效率表现出十分积极的作用,并展现出了强大的作用。 2.测试参考文档

性能测试方案

1.引言 说明测试方案中所涉及内容的简单介绍,包含:编写目的,项目背景、参考文档,以及预期的读者等。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描述××系统性能测试的范围、方法、资源、进度,该文档的目的主要有: 1.明确测试目的范围。 2.明确测试范围和目标。 3.明确测试环境需求,包括:测试需要的软、硬件环境以及测试人力需求。 4.确定测试方案,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5.确定测试需要输出的结果和结果表现形式。 6.分析测试的风险,寻找规避办法。 1.2.项目简介 简要描述与测试项目相关的一些背景资料,如被测系统简介,项目上线计划等。 1.3.参考文档 说明文档编写过程参考引用的资料信息。 2.测试目的、范围与目标 2.1.测试目的

根据项目总体计划明确项目测试目的。常见的测试目的如下(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修改。 本次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 ?测试已完成系统的综合性能表现,检验交易或系统的处理能力是否满足 系统运行的性能要求; ?发现交易中存在的性能瓶颈,并对性能瓶颈进行修改; ?模拟发生概率较高的单点故障,对系统得可靠性进行验证; ?验证系统的生产环境运行参数设置是否合理,或确定该参数; ?获得不同备选方案的性能表现,为方案选择提供性能数据支持。 2.2.测试功能范围 说明本项目需要进行测试的待测系统功能范围,列出被测对象的测试重要性及优先级等,提供一份简要列表。对于交易类功能要细化到每一个交易码;对于页面类功能要细化到每一个发起页面。下面表格供参考,非强制使用。 如果测试目的为方案验证,需要文字列出需要验证的方案项。 明确列出说明本次测试需要关注的测试指标的定义及范围,不需要关注的测试指标也应列出。下面的内容供参考。 本次性能测试需要获得的性能指标如下所列:

资产管理系统测试总结报告

目录 1 引言 (2) 1.1 编写目的 (2) 1.2 项目背景 (2) 2 测试参考文档 (2) 3 项目组成员 (2) 4 测试设计介绍 (3) 4.1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3) 4.2 测试环境与配置 (4) 4.3 测试方法 (4) 5 测试进度 (5) 5.1 测试进度回顾 (5) 5.2 功能测试回顾 (7) 5.3 性能测试回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 ?用例汇总 (7) 6.1 Web 端用例汇总 (7) 6.2 移动端用例汇总 (8) 7 Bug 汇总 (8) 7.1 Web 端Bug 汇总 (8) 7.2 移动端Bug 汇总 (9) 8测试结论 (10) 8.1 整体测试情况总结 (10) 8.1.1 功能测试情况总结 (10) 8.1.2 性能测试情况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0) 8.3被测系统质量总结 (10) 8.4个人收获 (10) 8.5团队收获 (10)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测试总结报告主要有一下几个目的 1.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估 2. 评估测试执行和测试策略是否符合 3. 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得到修复和预防bug建议 1.2项目背景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符合一般企业实际管理需求的资产管理系统,对企业的 资产信息进行精确的维护,有效服务,从而减轻资产管理部门从事低层次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负担,解放管理员的“双手大脑”,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测试参考文档 1. 资产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 2. 资产管理系统测试方案模板 3. 资产管理系统测试用例模板 4. 资产管理系统bug缺陷报告清单模板 5. 资产管理系统测试总结报告模板 3项目组成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